一、脑面血管瘤病3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袁心仪,郭虎,张刚,郑帼[1](2021)在《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儿童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具有皮肤、面部、行为特征的53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3例患儿均诊断为癫痫, 以色素脱失斑为线索诊断结节性硬化症28例, 以面部鲜红斑痣为线索诊断脑面血管瘤病5例, 以躯体多毛、消瘦为线索诊断线粒体脑疾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5例, 以毛发稀疏蜷曲、皮肤白为线索诊断Menkes病5例, 以头围大为线索诊断亚历山大病、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戊二酸血症Ⅰ型各1例, 以快乐面容、智力低下诊断Angelman综合征2例, 以刻板手部行为为线索诊断Rett综合征2例, 以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失斑为线索诊断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1例, 以眼距宽、牙缺失为线索诊断1号染色体微缺失1例, 以咖啡牛奶斑为线索诊断神经纤维瘤病1例, 上述病例在上述特征提示下, 经影像学或遗传学检测, 均明确诊断。结论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熟练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皮肤、面部行为特征有利于癫痫病因学诊断。
张静,靳梅,刘康,孙素真[2](2019)在《脑面血管瘤病16例视频脑电图与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的视频脑电图(VEEG)以及影像学(MRI)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及监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16例脑面血管瘤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检查结果,总结其VEEG与影像学表现。结果 16例患儿在VEEG监测过程中监测到临床发作有6例,其中表现为局灶性发作者5例,痉挛发作者1例;发作间期放电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高度失律2例,一种为一侧半球棘波、棘慢波发放。影像学检查多在病变侧出现异常表现,脑萎缩或脑室变小5例,局部静脉影增多增粗5例,动脉远端分支增多增大1例,动脉稀疏减少1例,局部多发异常信号6例。同一患儿有一种或多种表现形式并存。结论影像学检查及VEEG是诊断脑面血管瘤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两者的异常表现大多出现在病变侧,VEEG在监测预后及可能并发癫痫的风险中作用重大。
任剑,刘仕勇,安宁,杨辉[3](2016)在《脑面血管瘤病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总结脑面血管瘤病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8月手术治疗的6例脑面血管瘤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头颅CT、MRI及视频脑电图检查评估,手术切除病灶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软脑膜血管瘤病损脑叶切除术3例,软脑膜血管瘤病变及前颞叶切除术1例,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2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6例均为EngelⅠ级,总体癫痫控制良好。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颅CT、MRI的影像学特征,可明确诊断脑面血管瘤病;继发药物难治性癫痫时,应尽早行癫痫外科治疗,完全切除致痫灶可有效控制癫痫,防止反复癫痫发作对脑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林树楷,隋建美[4](2016)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Sturge-Weber综合征1例》文中研究指明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罕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颅脑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和体征特点可以确诊SturgeWeber综合征,能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现报道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Sturge-Weber综合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
田钧,张兰田,李侠,王彦刚,费舟[5](2015)在《Sturge-Weber综合征四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 syndrome,SWS)又称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encephaotrigeminal angiomatosis)或脑面血管瘤病(encephlofacial angiomatosis)亦称脑-颜面血管瘤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脑血管畸形,主要特点是先天性脑部血管瘤和三叉神经皮肤分布区的毛细血管扩张[1]。近年认为是皮肤、脑和眼的血管异常性疾病。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4例SWS患者,结合文献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岁3个月至53岁,
高新[6](2013)在《脑面血管瘤病1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头痛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8h"于2012年10月20日收入院。患者2012年10月19日劳累后出现头痛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后,头痛无减轻,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于2012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行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枕叶钙化灶",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患者自发病以来,言语欠流利,无吞咽
祝贺[7](2013)在《小儿伴肢体受累的脑面部血管瘤病1例报告》文中认为脑面部血管瘤又名Sturge-Weber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此病临床特点为一侧颜面的血管痣,对侧肢体抽搐、偏瘫、偏盲、智力减退和患侧青光眼。按照Poser等的脑血管瘤病分级方法,此综合征被分为3型。Sturge-Weber syndrome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存在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此病的病变范围及程度各不相同,我院2010年收治一例脑血管瘤病患者体征除颜面、颈部血管痣,右手、右前臂亦可见血管痣且血管痣分布区肢体周径增粗。
张青帝,程艳华,谷艳英[8](2011)在《脑面血管瘤病的CT与MR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面血管瘤病的CT、MRI资料,9例均行CT、MRI检查,其中2例行MRA检查。结果:单侧病灶7例,双侧病灶2例。患者病侧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CT显示7例脑皮质有点片状及脑回样高密度钙化﹑颅骨板障不同程度的增厚,MRI在CT显示钙化区内仅2例显示为T2WI稍低信号,颅骨板障增厚见4例且脑表见管条状丰富血管影;2例MRA示患侧动脉较对侧细小。结论:CT是诊断脑面血管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和MRA有利于显示畸形血管,CT与MR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脑面血管瘤病的诊断。
何涛[9](2010)在《脑-面血管瘤2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面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先天性家族性疾病,1879年Sturge发现癫痫患者的颅面部有血管痣,1929年Weber从颅片上发现脑膜有大片钙化影,故又称
张学斌,林伟[10](2004)在《双侧头面部多神经支配区皮肤血管瘤的Sturge-Weber综合征附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国内首例双侧头面部多神经支配区血管瘤的Sturge Weber综合征的翔实报道。患者右侧大脑半球有明确的病理改变。除双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外 ,同时伴有左侧耳大、枕小神经支配区 ,以及右侧枕大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作者在阐述患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 ,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等进行探讨
二、脑面血管瘤病3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面血管瘤病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脑面血管瘤病16例视频脑电图与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见表) |
二、VEEG与MR I检查 |
三、例举 |
四、治疗及随访 |
讨论 |
(3)脑面血管瘤病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术前评估 |
1.4 手术方式 |
2 结果 |
2.1 术前评估结果 |
2.2 手术结果 |
2.3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6)脑面血管瘤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7)小儿伴肢体受累的脑面部血管瘤病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
2 讨论 |
(8)脑面血管瘤病的CT与MR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扫描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脑面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 |
3.2 脑面血管瘤病病因及病理: |
3.3 脑面血管瘤病CT、MRI表现: |
(9)脑-面血管瘤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患者资料 |
2 讨论 |
四、脑面血管瘤病3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儿童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J]. 袁心仪,郭虎,张刚,郑帼.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0)
- [2]脑面血管瘤病16例视频脑电图与影像学分析[J]. 张静,靳梅,刘康,孙素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12)
- [3]脑面血管瘤病继发性癫痫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J]. 任剑,刘仕勇,安宁,杨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0)
- [4]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Sturge-Weber综合征1例[J]. 林树楷,隋建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 [5]Sturge-Weber综合征四例并文献复习[J]. 田钧,张兰田,李侠,王彦刚,费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03)
- [6]脑面血管瘤病1例报告[J]. 高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02)
- [7]小儿伴肢体受累的脑面部血管瘤病1例报告[J]. 祝贺.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3)
- [8]脑面血管瘤病的CT与MR诊断[J]. 张青帝,程艳华,谷艳英. 吉林医学, 2011(07)
- [9]脑-面血管瘤2例报告[J]. 何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33)
- [10]双侧头面部多神经支配区皮肤血管瘤的Sturge-Weber综合征附1例报告[J]. 张学斌,林伟.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