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网络短信市场短评(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1](2021)在《《线上教学实用指南》(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朱丽[2](2021)在《“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即网文生态现状发生了变化,身为其中一环的批评的本体、主体、对象因此发生了转变。因此,传统的网络文学批评框架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具体到网文上,就是要“在场”介入观察,提炼“微时代”背景下最新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状况,观照其对网文文本形态的影响,以及因为同步变迁的网文批评的特征变化,并通过观照这些新媒介中暗含的经验思路与实践渠道,对当下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化的对策总结,从而改善网文批评的滞后、缺位、断裂、脱节等现存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平台观察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社会学的“场域”理论、传播学的“媒介融合”理论、心理学的“效度”理论等迁移到文学学科中,进行移植融合型研究,以解释当前的网络文学生态与批评现状。全文从网络时代的技术更迭出发,以“微时代”大背景观照,透视网文生态的变化下网文批评的新特征。第一章“微时代”网文生态现状”,从媒介生态场域角度切入网文生态场域变化,比较传统网络时代与“微时代”,观照网文生态出现的新变化,揭示网文批评需要更新的背景环境原因。第二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阐述进入“微时代”后,网文批评的对象、主体、本体三大方面上出现的新特征。第三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借用心理学的“效度”概念,针对“微时代”网文批评出现的问题,用网文批评的效度标准来进行判断批评是否有效,并以此提出需要注意的点和改进的措施。通过理清“微时代”生态下网文批评的现状,可以有助于改善网文批评的状态,从而反作用于引导网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改善网文作者的生存环境,促进网文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发展。
苏宝盈[3](2021)在《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自媒体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时代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下的资源和平台方便了教师构建和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自媒体中传播的大众文化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以及不良的写作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习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读写能力。面对自媒体时代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以及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方式的变化,本研究以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重新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进行定位,并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容选择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研究。对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利用自媒体时代下的资源和平台来构建和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本研究认为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将阅读和写作做为整体,合理利用自媒体时代下的平台和资源去创设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来进行言语技能教学,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为读写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读写教学环境的情境性;读写教学过程的平等对话性。结合自媒体时代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此教学模式的特点,本研究将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为激发读写兴趣;立足于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为实现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教材和自媒体两方面来选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教材中发掘可以与自媒体有交集的读写结合教学内容。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认为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与自媒体有交集的内容有阅读鉴赏板块中的部分研讨与练习、部分文体和表达交流板块中的部分写作练习。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媒体,扩充读写结合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择适合用来进行读写教学的自媒体平台。从技术操作层面和需求满足角度来说,本研究认为适合用来进行读写教学的自媒体有QQ、微信和微博。教师还要有效聚焦自媒体资源,例如,新闻热点资源和文化类综艺节目资源等,使这些自媒体资源成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本研究认为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分为四步:导入读写话题、阅读、写作和评价。这些步骤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根据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变化来适当增删和调整相关的步骤。最后,教师在构建和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要注意避免在网络和信息技术世界里迷航;要避免在教学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要解决学生在众多网络信息资源里迷失的问题;要注意处理好此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
苏怡[4](2020)在《多维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统电影行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互联网+电影”的新模式,在“互联网+电影”的新模式下,人们不断提升在电影行业的消费,也更加关注与电影相关的其他娱乐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一批又一批在线社交app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这些平台来丰富自身的生活。现如今我国的电影行业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但是如何在互联网的海量电影数据中筛选出最符合观众期望的信息,就需要格外注重观众的心理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展在线影评有用性的理论研究,同时为用户生成高质量影评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探究多维心理距离及其交互作用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作用效果,来明确更深层次的用户心理特征对于影评有用性的影响。本文以豆瓣电影作为研究平台,以在线影评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用户心理距离对于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多维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影响的基本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有用性度量层面以及心理距离层面两部分,用以探究多维度的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心理距离层面包括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三个方面。随后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假设并建立了多维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影响的研究模型,探究各维度心理距离以及心理距离间交互作用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Python爬虫收集豆瓣影评相关数据,随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逐步得出研究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联系实际提出有效建议。本文的研究是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深层次探索,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引导用户从事高质量影评生成工作,科学提升影评有用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袁璐瑶[5](2020)在《互动剧《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的游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影视行业再添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使互动剧应运而生。互动剧以科技为手段,在形式和内容中融入了相较传统网络影视更多的游戏元素,是一种游戏化的视频。它的出现实现了观众能在虚拟影视中产生出“有意义选择”后的快感,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宿命论”与“偶然性”这一哲学问题。为此,本研究站在“数字化生存”和“游戏化生存”两个时代背景之下,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互动剧《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游戏化的四个方面:游戏思维、游戏行为、游戏精神、游戏设计技术,以及游戏化的效果与意义进行探讨。在研究中论证了“观众首先更多是因被该互动剧的形式而非本身内容所吸引”,肯定了游戏化为这一新类型网络互动剧所带来的创新价值:既能运用“情节闭合式”互动来改变用户与内容的简单连接,又可以通过多种交互设计的运用,将观众变为玩家沉浸其中,产生游戏感与代入感,实现对虚拟身份的认同。如今,互动剧的生产和制作模式大多是与影视剧结合,偶有涉及与网络综艺节目的结合。但都共同遭遇了:类型单一,内容质量不佳,参与门槛过高等问题,尤其在解决“互动剧如何平衡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上,仍未有建设性的理论供以指导。本研究立足当下,愿尝试为互动剧结合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探讨出更多的可能性,以使其在“5G”网络时代全面到来之际,在互联网影视中争得一席之地。
胡友峰[6](2020)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李溪慧[7](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陈晓[8](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提出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墨丁宇[9](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自媒体电影评论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影评论已从传统书籍、报纸和杂志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在传统影评时代,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掌握特定资源的群体手中,如专家学者、电影行业从业者,传统媒体人。随着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发展,获取电影信息门槛降低,受众的电影素养较之以前有所提升,激发了发表言论的意愿,自媒体平台为普通观众提供了发言阵地,促进了传播主体的泛化。这个发展过程对电影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自媒体电影评论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电影评论进行纵向研究,总结出其从论坛影评、博客影评到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发展历程。厘清了电影评论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的发展和变化。如今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电影评论的主要战场。新形式的电影评论反映了当前互联网传播的语境特征,传统的权威话语形式被解体,大规模的、无序的、碎片化的话语形式成为传播的主导形态。通过对自媒体影评的广泛阅读和横向观察,厘清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存在形态,如一句话影评、短评、长评、音频、视频、弹幕影评等各种形态。这些不同形态的影评都有各种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本文通过传播学视角,对具体的电影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具体的电影传播事例进行研究和论证,分析自媒体电影评论对电影传播的控制功能,探究具体电影宣发过程中通过议程设置营造意见气氛、多级传播强化传播效果、打造意见领袖影响传播的电影传播流程。以C·R·赖特的四功能说为指导依据,结合自媒体电影评论自身的特点,总结出自媒体电影评论的传播功能。我国自媒体电影评论发展任重而道远,在自媒体发展初期,自媒体电影评论还存在良莠不齐、话语暴力、红包影评、缺乏深度等问题,对于自媒体乱象问题,国家网信办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自媒体加强了监管,还网络一片净土。除此之外笔者通过研究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影评类自媒体的创始团队,发现其有一个共性,即创始团队很多都来自传统媒体,正因为其在传统媒体的浸润下,具有很高的媒介素养,不论平台如何变迁,生产优质的内容是自媒体电影评论的核心。因此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提升评论主体媒介素养、传统影评人的助力,均是可以促进的自媒体电影评论发展的有效措施。
杨洁颖[10](2019)在《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文中指出在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抗战时期,四川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新新闻》日报作为1950年以前四川报界持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影响范围最广的一份民营报刊。该报在抗战时期致力于抗战的宣传,形成了一套其特有的宣传方法和风格。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四川抗战也做出了贡献,《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经验对新时代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阶级分析与历史分析法、学科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报纸的论述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新新新闻》的抗战宣传。本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五个方面论证《新新新闻》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阶级分析法的指导下对《新新新闻》抗战宣传展开分析。第二部分本文从抗战时期中国抗战宣传报刊为起点,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方式鸟瞰中国报业的发展,阐述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上海、武汉、四川的抗战报刊的情况。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新新新闻》的基本概况,该报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川军阀混战、四川政权统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三个阶段,并从创办与发展、地域特征和影响力勾勒出《新新新闻》的基本面貌,描述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内容,包括对日本侵华野心的揭露以警醒民众团结抗战,对抗战英雄事迹的宣传以鼓舞军民抗战士气,对民众抗战的动员以支援前线抗战,对民众防空防毒的知识普及以减少轰炸损失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主要论证了对《新新新闻》的评价,从历史的角度客观阐述其积极作用与历史局限,又以现实的角度辩证的分析了《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现实意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新新新闻》作为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的重要力量,给军民以正面的舆论引导,促使四川成为前线供给基地;历史局限:主要表现在宣传立场较为多变、宣传侧重正面战场和宣传影响囿于西南;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宣传应坚持党的领导、应以爱国之心办报、宣传需定位清晰、宣传需与时俱进。
二、中国网络短信市场短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网络短信市场短评(论文提纲范文)
(2)“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一)“微时代”的界定 |
(二)“网络文学”的界定 |
(三) “网络文学批评”的界定 |
二、“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三、“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思路 |
(一)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 |
(三)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微时代”的网文生态 |
一、“微时代”网文的生态样貌 |
(一) 文本体裁: 类型小说为主,游戏剧本为辅 |
(二) 消费模式: 付费阅读为主,免费阅读为辅 |
二、“微时代”网文生态的形成原因 |
(一) 媒介场: 网络技术与新媒介载体的迭代升级 |
(二) 文化场: 通俗文学与后现代文化、ACGN二次元亚文化的交融 |
(三) 经济场: 资本平台的读者下沉市场扩容与付费制度的变革 |
(四) 政治场: 净网政策的审核尺度与网文二度改编标准 |
第二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 |
一、“微时代”网文批评的对象特征 |
(一) 个人站长时期: “主站风”长篇网文 |
(二) 公司化竞争时期: “无线风”超长篇网文 |
(三) 版权运营时期: 跨媒介网文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主体特征 |
(一) 学院派的专职批评 |
(二) 编辑系的媒介批评 |
(三) 读者团的粉丝批评 |
(四) 作者群的同行批评 |
三、“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本体特征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载体: 伴随文本、消费行为、评论文章 |
(二) 网文批评的形式特征: 交互对话化、碎片弹幕化、即时资讯化 |
第三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 |
一、效度标准与批评效度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效度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效度 |
(二) 网文批评的构想效度 |
(三) 网文批评的效标关联效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一)自媒体时代 |
(二)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
二、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
(一)激发读写兴趣 |
(二)立足于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 |
(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
(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五)提高媒介素养 |
三、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内容选择 |
(一)从教材中发掘可以与自媒体有交集的读写结合教学内容 |
1.阅读鉴赏板块中部分研讨与练习 |
2.阅读鉴赏板块中部分文体 |
3.表达交流板块中部分写作练习 |
(二)充分利用自媒体,扩充读写结合教学资源 |
1.合理选择自媒体平台 |
2.有效聚焦自媒体资源 |
四、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
(一)导入读写话题 |
(二)阅读 |
(三)写作 |
(四)评价 |
结语:对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
(一)要注意避免在网络和技术世界里迷失的情况 |
(二)要注意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 |
(三)要解决众多网络信息资源下学生的迷失问题 |
(四)要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多维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解释水平理论 |
2.1.1 解释水平理论的本源 |
2.1.2 解释水平理论的发展 |
2.2 技术接受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 |
3.1 心理距离度量指标选取 |
3.2 有用性度量指标选取 |
3.3 控制变量选取 |
3.4 基本模型与研究假设 |
3.4.1 心理距离与评论有用性 |
3.4.2 心理距离多维度交互与评论有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1 数据源选取 |
4.2 数据抓取 |
4.3 数据清洗 |
4.3.1 数据筛选 |
4.3.2 数据审核 |
4.4 文本处理 |
4.4.1 中文语料预处理 |
4.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评有用性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4 心理距离交互分析 |
5.4.1 交互分析思路及数据准备 |
5.4.2 心理距离多重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分析 |
5.4.3 心理距离各维度间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分析 |
5.5 实证结果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互动剧《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的游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互动剧的游戏化实践 |
第一节 影视作品中的游戏化演变 |
一、电影中的游戏化 |
二、综艺节目中的游戏化 |
第二节 互动剧的游戏化探索 |
一、互动剧的发展历程 |
二、互动剧的游戏元素 |
第二章 游戏思维在《头号嫌疑人》中的构建 |
第一节 游戏思维构建节目的内容文本 |
一、游戏内文本:经节目明确绘制 |
二、游戏文本:由玩家任性解读 |
第二节 游戏思维构建节目的内容框架 |
一、节目主体:多视点人称 |
二、节目结构:多视觉角度 |
第三章 游戏行为与精神在《头号嫌疑人》中的流露 |
第一节 多类型游戏行为的结合 |
第二节 游戏精神贯穿节目始终 |
一、遵守规则是必要条件 |
二、表达自由是最终诉求 |
第四章 游戏设计技术在《头号嫌疑人》中的呈现 |
第一节 “交互”设计带来的游戏感知 |
第二节 “沉浸”状态带来的身份认同 |
一、虚拟身份对现实身份的“补偿” |
二、现实身份到虚拟身份的“延展” |
第五章 互动剧游戏化发展的意义 |
第一节 宿命与偶然展开的意义性选择 |
第二节 自我与他我竞争的积极性满足 |
第三节 严肃与娱乐交织的复杂性体验 |
第六章 互动剧游戏化发展的反思 |
第一节 剧作类型缺乏,互动停于表面 |
第二节 创作质量不佳,形式大于内容 |
第三节 参与门槛较高,表现层次尚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标准的审美变异 |
二、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对象的审美变异 |
1.小说类 |
2.杂文类 |
3.剧本类 |
4.微文学 |
三、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主体的审美变异 |
1.学院派批评 |
2.媒介批评 |
3.个体读者批评 |
4.作者批评 |
四、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 |
1.文学批评的不及物状态 |
2.文学批评的空洞化 |
3.文学批评标准的模糊性 |
4.文学批评的以偏概全 |
五、呼唤回归文本的文学批评 |
(7)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4.1.1 大众的喧嚣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9)传播学视角下自媒体电影评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4.1 以自媒体电影评论为研究对象进行细化的专门研究 |
1.4.2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功能 |
1.4.3 基于自媒体电影评论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1.4.4 增加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具体案例研究 |
第2章 自媒体电影评论现状 |
2.1 自媒体电影评论概述 |
2.1.1 自媒体的涵义 |
2.1.2 自媒体电影评论概念界定 |
2.2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传播平台 |
2.2.1 豆瓣 |
2.2.2 微博 |
2.2.3 微信公众号 |
2.3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形态 |
2.3.1 短小精悍的短评 |
2.3.2 图文并茂的长评 |
2.3.3 漫谈的音频 |
2.3.4 多元剪辑的视频 |
第3章 自媒体电影评论传播的发展 |
3.1 传播主体的泛化 |
3.1.1 学院派影评人的转型 |
3.1.2 迷影群体的坚守 |
3.1.3 普通影迷群体的涌入 |
3.2 传播渠道的迁移 |
3.2.1 论坛影评的起源 |
3.2.2 博客影评的发展 |
3.2.3 自媒体影评的繁盛 |
3.3 传播信息的特征 |
3.3.1 传播信息形式的碎片化 |
3.3.2 媒介融合的文本结构 |
第4章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功能 |
4.1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控制功能 |
4.1.1 营造意见气氛 |
4.1.2 “多级传播”强化传播效果 |
4.1.3 塑造“意见领袖”影响传播 |
4.2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批评功能 |
4.2.1 分析阐述电影作品 |
4.2.2 引导观众观影 |
4.2.3 推动电影创作 |
4.3 自媒体电影评论的传播功能 |
4.3.1 环境监视功能 |
4.3.2 社会协调功能 |
4.3.3 教育功能 |
4.3.4 娱乐功能 |
第5章 自媒体电影评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5.1 自媒体电影评论出现的问题 |
5.1.1 情绪化社会与“话语暴力” |
5.1.2 “红包影评人”丧失独立性 |
5.1.3 注意力经济下丧失深度 |
5.2 解决对策 |
5.2.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
5.2.2 提升电影评论主体媒介素养 |
5.2.3 传统影评人的助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报刊抗战宣传的研究现状 |
1.3.2 《新新新闻》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6.1 相关概念界定 |
1.6.2 理论基础 |
2 抗战时期抗战宣传报刊的基本情况 |
2.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报刊情况 |
2.2 上海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
2.3 武汉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
2.4 四川抗战宣传报刊的情况 |
3 《新新新闻》的历史成长与历史影响 |
3.1 《新新新闻》创立与发展 |
3.1.1 《新新新闻》办刊的历史形势 |
3.1.2 《新新新闻》创立与发展 |
3.2 《新新新闻》的地域特征与影响力 |
3.2.1 《新新新闻》极具地方特色 |
3.2.2 《新新新闻》影响力较大 |
3.3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概述 |
3.3.1 《新新新闻》的抗战宣传具有代表性 |
3.3.2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两个阶段 |
4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报道的内容 |
4.1 对日本侵华野心的揭露警醒民众团结抗战 |
4.1.1 揭穿“亲善”谎言,鼓舞民众抗战 |
4.1.2 分析战局,引导民众抗战 |
4.1.3 宣传国共合作,传播抗战思想 |
4.2 对抗战英雄事迹的宣传鼓舞军民抗战士气 |
4.2.1 川军守卫蕴藻滨防线 |
4.2.2 饶国华将军广德殉国 |
4.2.3 王铭章死守滕县报国 |
4.3 对民众抗战的动员支援前线抗战 |
4.3.1 节俭献金,挽救国难 |
4.3.2 动员青年,从军卫国 |
4.4 对民众防空防毒的知识普及减少轰炸损失 |
4.4.1 教授防空防毒战时知识 |
4.4.2 引导民众疏散躲避空袭 |
5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评价 |
5.1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积极作用 |
5.1.1 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的重要力量 |
5.1.2 给军民以正面的舆论引导 |
5.1.3 促使四川成为前线供给基地 |
5.2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历史局限 |
5.2.1 资产阶级报刊,宣传立场较为多变 |
5.2.2 国统区报刊,宣传侧重正面战场 |
5.2.3 发展策略失误,宣传影响囿于西南 |
5.3 《新新新闻》抗战宣传的当代启示 |
5.3.1 宣传应坚持党的领导 |
5.3.2 宣传应存爱国之心 |
5.3.3 宣传需要定位清晰 |
5.3.4 宣传需要与时俱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社会常识》所载武器与毒气防御知识的情况(1933) |
附录 B《防空特刊》所载防空与防毒知识(1935.12) |
附录 C《新新新闻》所载八路军、新四军新闻报道(1931-19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网络短信市场短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线上教学实用指南》(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D]. 杨婷. 西北大学, 2021
- [2]“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朱丽. 山东大学, 2021(02)
- [3]自媒体时代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D]. 苏宝盈.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多维心理距离对在线影评有用性的影响研究[D]. 苏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互动剧《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的游戏化研究[D]. 袁璐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J]. 胡友峰. 中州学刊, 2020(01)
- [7]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8]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9]传播学视角下自媒体电影评论现状研究[D]. 墨丁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成都报刊抗战宣传研究 ——以《新新新闻》为例(1931-1945)[D]. 杨洁颖. 西华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