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昭老人印象(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韩团结[1](2020)在《汉代奏议研究》文中认为奏议主要是指臣子上呈君主的官方文书,属于应用型的上行公文。狭义的奏议主要指书面奏议。广义的奏议还包括口头性的奏言,以及被整理后的书面性奏言。本文以两汉奏议为研究对象,分析奏议产生的重要制度——论政制度,对奏议的生成、运作、存储、类别、格式、论政话语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奏议引用“五经”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奏议的文学特色,以及奏议与几种文体之关系,阐述奏议在汉魏六朝时期的收录、流传和经典化问题。除去绪论和结语,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汉代的论政制度与奏议的产生机制。论政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奏议产生的重要机制。本章主要以两汉史料中出现的众多论政案例为基础,首先对“论政”进行释义,列举了论政活动的主要参与形式,然后通过分析论政活动的参与形式归纳出论政活动的三个类型,即奏议论政、召对论政、集议论政,并分别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对论政活动的五个构成要素的考察,发现三个论政类型中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分别对三个论政类型的程序进行了总结,发现它们存在一定的交叉。若议题事关重大,可能需要多轮的论政过程,其程序就会变得异常复杂,使三类论政程序都出现一些变体程序。最后,在三种论政程序及变体程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汉代论政活动的系统程序。第二章,汉代奏议与汉代论政话语。本章主要以两汉奏议为基础,从奏议的作者、文本形态、制作来考察奏议的撰写;从奏议的上奏方式、传递程序、处理程序、下发程序来考察奏议的运作;从奏议的存储地点来考察奏议的存储。汉代奏议主要有章、奏、表、议四类,通过分析其内容,考察它们在功能上的异同。根据奏议丰富的内容,归纳出奏议论政的范围,并将其划分为十大类。然后,通过现存文献、出土文物、遗留碑刻等来考察奏议的书写材料以及文字排列形式,并对章、奏、表、议的格式以及文本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最后,通过奏议的文本内容,总结出奏议中常见的四种论政话语,并详细考察它们在奏议中发挥的作用。第三章,汉代奏议引“五经”考辨。两汉的经学非常发达,汉赋、散文、诏令、奏议等对“五经”的征引也非常普遍。本章主要以奏议的文本内容为基础,系统统计了两汉奏议引用《诗》《书》《礼》《易》《春秋》及“三传”的情况,从不同时期的引“经”数量总结出引“经”的特点。根据奏议引“经”的情况,探讨经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然后,将奏议所引“五经”的内容与今本“五经”逐条比对,将出现的“异文”进行统合并考察其原因。最后,根据奏议引用“五经”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奏议引用“五经”的三种方式。另外,对奏议引用“五经”的目的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四章,汉代奏议的文学特色。两汉奏议文附属于现实政治,“政事”公文的文体属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但是,数量庞大的奏议依旧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学特色。本章主要从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和文体风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两汉奏议普遍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奏议在说理的同时又强化了感染力和说服力。奏议语言总体上呈现出“典雅”的风格,奏议引“经”过程中多次“取义”和“取辞”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由于今古文经学在经文以及阐述经义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以及两者在两汉的发展情况不同,使西汉奏议之“雅”具有繁琐、拘谨、古朴的特点,东汉奏议之“雅”具有简明、通脱、华丽的特点。另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也会影响文人的心态,文人心态的变化又反映在奏议文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风。第五章,汉代奏议与几种文体之关系。奏议的作者不仅写作奏议,大多兼擅众体。因此,奏议文学特色的形成并非孤立,与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存在一定关联。本章通过将汉代奏议分别与汉代政论散文、汉赋、汉颂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诸多共性。汉代奏议与政论散文在讨论问题、文体风格、语言风格方面均表现出了相似性的特点;汉代奏议与汉赋在讽谏功能、关注问题的广泛性方面比较相似,写作手法方面具有互渗性;汉代奏议与汉颂在政治功能、语言风格方面具有相似性,写作手法方面具有互渗性。奏议与政论散文、汉赋、汉颂之间的诸多相似性,对奏议文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六章,唐前汉代奏议的收录与流传。奏议文书经过君主处理完毕之后,原件由官府存储形成档案资料。两汉的奏议数量庞大,且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汉魏六朝的志士仁人持续对其进行的收录和传播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奏议文本经典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从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了两汉奏议在经部文献、史部文献、子部文献、集部文献中的保存情况,并分别总结了各个时期的特点。最后,对奏议在唐前的经典化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其与政治家的欣赏与排斥、史学家的选录与传承、文学家的收录与征引、文选家的筛选与淘汰、文论家的总结与评点密切相关。
李智梅[2](2020)在《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心中的“老大难”问题。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次改革实践,作文教学对指导方式、训练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短小精悍的“微叙事”“微写作”形式。如何利用“微写作”这一新形式为初中作文教学服务,成为一个许多人关注的既新颖又实用的话题。基于此,本论文以本人在近10年的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基础,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综合前贤成果,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问题进行综合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初中生的日常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本章从微写作的历史渊源、内涵、与其它概念的辨析三大方面对微写作的概念进行阐述。微写作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以其灵活交际性、涉及领域和生活覆盖面的广阔性区别于小作文和片段写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微型学习理论、生活化作文理论是微写作教学的理论支撑。第二章是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发现,当前微写作的教学目标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分层学习;教学内容应试化,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模式化,缺少动力培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以上问题为微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提供现实依据。第三章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命题的开发展开讨论。针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学生微写作兴趣低于预期化和教学内容应试化等问题,笔者从教材文本、生活实践和命题形式三方面对微写作教学命题的开发进行探讨,挖掘教材与生活中的命题元素,开拓训练路径,丰富命题形式,以期从命题开发角度解决初中语文微写作“怎么教”的问题,并唤醒和激发学生兴趣。第四章着眼于微写作教学过程的指导。面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目标一刀切、教学内容应试化和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提出从共性问题、主题选择和教学支架三方面对微写作教学过程进行指导,紧紧围绕具体化微写作目标,积极创设微写作语境,设计多样化教学支架等策略,以期从过程指导的角度解决初中语文微写作“怎么教”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微写作教学。第五章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进行探讨。基于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信息进行的分析,针对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微写作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笔者着眼于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这一目标,从课堂常规性评价和交互平台多元化评价两方面对微写作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评价主体、评价平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期从评价方式的角度进一步帮助解决初中语文微写作“怎么教”的问题,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邢宜[3](2020)在《《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文中提出《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是明代文学家、评点家钟惺的《汉书》评点着作,内容宏富,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为中心,通过考察其真伪、版本、体例、评点内容、评点特色,探究钟惺其人的文学理论与史学思想,挖掘《汉书》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展现钟惺的评点成就。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考辨《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真伪,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版本及体例。首先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版本,通过《史怀》《隐秀轩集》与钟惺评点本着作的对比,证明钟惺的作品普遍存在各书内容重复的现象,不能据文字重复推定钟惺的评点本为伪作;其次结合《史怀》与《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二书的刊刻背景与内容,推测《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性质类似于《史怀》中《汉书》部分的草稿。最后介绍《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体例,分文字评语和符号圈点两部分。第二章从文章学的角度分析《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文学评点,从字法、章法、篇法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将钟惺对《汉书》用字分析的角度归纳为关键处、隐秘处、简妙处;其次,将钟惺对章法的偏好概括为起法喜迂回、承法尚巧思、结法重余味;最后对钟惺重点品评的全篇篇法“以客形主法”和照应、伏笔等局部篇法加以分析。第三章从史家笔法的角度分析《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史学评点。前三节将钟惺对《汉书》春秋笔法的评点分为体例、叙事、字句三个方面,并分别加以探究;第四节通过分析钟惺对《汉书》改易《史记》部分的评点,探讨《汉书》有异于《史记》的风格特色;通过分析钟惺对《汉书》所收录汉文结构功能的评点,探究《汉书》对史家叙事笔法的进一步开拓。第四章概括钟惺《汉书》评点的特点,对钟惺《汉书》评点的价值与不足进行定位。首先,钟惺的《汉书》评点思想新颖,观察细致,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情感态度爱憎分明,呈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在评点内容上论史多于评文,重历史因果关系的寻找,有强烈的鉴戒思想;重文章精神的揭示,少特定文法的概括。其次,钟惺的《汉书》评点有助于发掘《汉书》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其独特的风格丰富了明代《汉书》评点的多样性,其评点内容体现了钟惺的思想和倾向,有助于纠正清人对钟惺的片面评价。最后,钟惺的《汉书》评点虽十分细致、新颖,但也有系统性、客观性不足的缺憾。附录部分为《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两篇序言及部分篇目整理。
郭文瑞[4](2020)在《《闲中咏古咏史》校注》文中指出杨叔珨,为阮朝中后期文人,史书无传,亦未见有族谱、家谱、作家年谱或传记传世,几种越南文学史中亦未提及,遑论研究。其生平主要履历及着述,经翻检《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参照其咏史诗集两种不同版本序言与三篇碑文的落款及《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卷四建福元年闰五月条下相关记载,大致可以确定:乂安省琼0)县琼堆社人,建福元年同进士第一名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承佐、乂安省督学,成泰十一年以鸿胪寺卿致仕归乡,在教授生徒之闲,仿效乡贤前黎进士范阮攸、本朝探花阮德公及梅庵公主等人咏写中国历代名贤义士、奸臣佞人、贤妃烈女及悍妇妖姬,于成泰十四年结集,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杨叔珨咏史诗集,现存两个版本。其一,《闲中咏古咏史》影抄本,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收录在一九七一年越南特责文化国务卿府译述委员会出版的《古文丛书》中,《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并未载录,无馆藏编号。其二,《咏史》合集抄本,有杨叔珨自序。现收藏于越南汉喃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号为VHv.1785。两种版本,收录除杨叔珨咏史诗歌外,还附录有三位前贤范阮攸、阮德达、梅庵公主数量不等与杨叔珨同题或近题咏史诗歌。两种版本附录三位前贤的诗作数量与咏题几乎相同(前者仅比者少一首《马援》诗),前者共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二首,后者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一首;但在收录杨叔珨咏史诗作数量、咏题、杨诗与前贤附录的次序、诗歌题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闲中咏古咏史》共收录诗歌七百九十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零八首,后者共收录八百三十二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四十二首;后者比前者多出十七题三十四首诗。前者每页纸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附录三位前贤诗作,下半部分收录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作;后者,则先录杨叔珨诗,三位前贤诗作列在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之后。两者版本的诗歌题注也存在文字差异。杨叔珨的咏史诗集,不仅数量众多,题咏中国历史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从中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展现了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同时折射出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历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杨叔珨的咏史诗,还因多用数量词,喜用比较,擅长化用、语含双关与语带讽刺等特征,因而展现出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形成了浅俗、晓畅、平淡、质朴的艺术风格,因此具有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本文在广泛搜集杨叔珨及附录诗人不同别集版本及相关文献基础上,仔细校勘比对注疏,力图完成一部较为完备的杨叔珨咏史诗集校注本子,以期为今后越南汉文咏史诗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董舒心[5](2018)在《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讨论汉魏六朝婚恋小说,正文分为五章,另加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古典婚恋小说的起源问题。婚恋神话代表了民间故事从源头上对婚恋小说的影响,和婚恋有关的神话传说早在形成阶段就已经蕴含了后世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一些母题。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为代表的杂史文学对于婚恋小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美人题材或者说帝王妃子故事上,这是由史书和杂史的内容决定的。杂传文学以《列女传》《孝子传》为代表,它们模塑和反映了汉代的感情观,汉代不提倡男女深情,而是大力倡导专一贞节和孝道至上的封建女德。汉魏情赋、乐府诗与婚恋小说的产生也有关系,因为婚恋主题是宫廷文艺的内容之一,赋体文学、乐府诗、古小说对婚恋主题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宫廷文艺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也导致不同文体之间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互相影响。第二章考察以异性人神(仙)之间的邂逅和交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神恋”小说,将相关文本分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小说、仙道小说和文人小说三类进行观照。有相当一部分人神恋小说的文本和母题来源于民间故事,按照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纳,可以分为天鹅处女型、螺女型、仙窟艳遇型和仙女下凡型故事四类。六朝道教人士创造的仙道小说中有不少人神遇合故事,其中,西王母下凡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这一时期和西王母仙话有关的小说众多,有些文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但寓意又有所不同。而神女降真故事则以《真诰》中的人神遇合故事为代表,在《真诘》中,神女降真用宿命姻缘来诱导凡人向道求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启迪手段,并体现出上清派强烈的禁欲倾向。六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成于文人之手的人神恋小说,文人作者主体意识对小说的渗透是有过程的,《成公智琼》《杜兰香》等代表了早期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拾遗记》《洞冥记》作为方士小说和文人小说的混合体,其中的宫廷美人故事呈现出明显的向人神恋转化的倾向;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稽神异苑》和《八朝神怪录》是第一批纯粹的文人小说,在艺术手法和主旨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小说都影响重大。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以“女神男人式”占绝大多数,女神主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朝时期民间信仰对女性神只的认识、唐前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神女”文学传统的影响等。第三章讨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人鬼恋小说,人鬼恋小说可以分为“幽婚小说”和“亡魂小说”两类,前者指至少一方为鬼的婚恋故事,人与鬼或鬼与鬼之间的婚恋行为是“幽婚”小说中必备的要素;而“亡魂”小说中的婚恋行为在主人公生前发生,主人公去世后虽然以亡魂的形式参与生者的生活,但通常没有人鬼婚恋的展开。“幽婚小说”按照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可分为登门自荐型、再续前缘型、路遇入冢型和幽冥邂逅型四类,其中有些作品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比如《卢充》《王敬伯》等。“亡魂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可以分为亡魂眷恋型、亡魂告别型、亡魂责罚型和亡魂报恩(仇)型,亡魂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魂魄、情性和生命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死而复生”母题、“人鬼生子”母题和“随葬重现”母题是人鬼恋小说中三个重要母题。“死而复生”母题表现为形体复活和亡魂重返两种形式,前者与房中术和“宝精”思想有关;“人鬼生子”母题具有推进情节发展的文学功能和表达生命意识的文学意义;“随葬重现”母题的产生与汉魏六朝时期盗墓活动的盛行有重要关系,也与古代男女交往方式有关。人鬼恋小说的产生与冥婚民俗、鬼魂信仰和盗墓活动有关,其中女鬼小说多于男鬼小说,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未婚而卒少女对婚姻的需求、传统阴阳观及“阳精崇拜”心理、作者的男性中心立场等。第四章研究的“人妖恋”小说以“精怪化形为人与凡人婚媾”为基本内容,它分为两种类型:“男妖女人式”和“女妖男人式”。男妖女人式小说可以分为男妖摄妇型、假冒骗情型和惑乱闺门型三类,女性在情欲和感情上受到的压抑是“男妖女人式”小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根本上,男妖小说要反映的不是性爱生活,其主题在于家庭伦理的破裂与寻求秩序的重建。“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可分为“女妖登门型”和“男人外出型”两类,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在男人身上发生的身心及感情异动。人妖恋小说中有些妖精原形非常重要,后来发展成妖怪强宗的狐妖就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其“妖媚”的形象特点,而有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虎、蛟等能进入人妖恋小说之中,主要是受到了佛经文学的影响。人妖恋小说中有些独具的母题,如变形、生子、除魅等。变形母题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叙述都非常简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学塑造,不如说是一种巫风弥漫时代下的集体潜意识表现更近实质。此时期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出现不多,但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以妖怪原形为水族的故事居多,这主要是受到了以龙感生神话为代表的水神感生神话的影响。猴妖小说和狐妖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不同民族之间通婚融合的艰难过程。除魅母题则与人妖恋小说的起源直接相关,在巫术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将现实社会中的婚恋问题归咎于妖怪作乱,并邀请方士除魅,就产生了人妖恋故事。第五章讨论婚恋双方都是凡人的世俗婚恋小说,按照主角身份分为宫廷婚恋故事、贵族士人婚恋故事和民间男女婚恋故事三类。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拾遗记》中的相关故事为代表,这三部也是此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史小说。以贵族士人婚恋故事为题材的古小说主要集中在六朝志人小说中,以《世说新语》和《妒记》为代表。《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名士”群体挑战礼教、纯情放任的婚恋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族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提高和局限性。《妒记》以妒妇故事为题材,它的产生有反妒妇的动机和目的。汉魏六朝时期以平民阶层人物为主角的婚恋小说数量比较少,有些叙事甚至不能称之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和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等,此时期对平民婚恋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过志怪小说实现的,特别是“殉情”母题的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都值得挖掘。汉魏六朝婚恋小说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题材,比如“王昭君”故事、“赵飞燕”故事、“绿珠”故事、“秦罗敷”故事、“秋胡戏妻”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成为经典,与艺人群体有重要关系,一些婚恋故事正是通过艺人的演绎和传播才得以成为经典的。附录一对作者和成书时间等存在争议的唐前小说集进行了辨析,附录二收录三篇与美人赋相关的论文,因是与婚恋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案例,故专辟一章,附于文末。
赵婧旸[6](2018)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之下,海洋生态、海洋社会以及人海关系被置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并呈现出愈加复杂的面相。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并置的脉络之下,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数据,通过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以平潭岛钱便澳村为代表的海岛渔村的社会形貌;描述作为经济行为的鲍鱼养殖与其背后所缔结的人群关系、跨岛域网络,讨论鲍鱼养殖如何成为个体和“小地方”因应“大趋势”的方式;并重点研究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核心生产要素;检视社会流动下外来雇工与本地社区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发展之间的悖论等现实议题;省思鲍鱼养殖对地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尽管鲍鱼养殖是本研究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力图透过“物”,来展现微观的地域社会及其中的个体与宏大历史进程和世界体系的连接和交互;探查地域社会与更加微观的个体如何主动回应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现代性进程和社会变迁,而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成为“大历史”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海物,鲍鱼进入食馔清单和主治“明目”的药物历史已久,并随着海/陆之间往来互动的增加以及对背负着“异域”标签的海洋的认知扩展,进入了承载着地方意识的书写传统。鲍鱼采捕作为“海边里人”传统生计方式的一种,在明清之际借力于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成为大宗出口商品,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在时间序列上的承接。然而,鲍鱼养殖之所以在东南海洋社会广受追捧也并非机缘巧合,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鲍鱼养殖正好契合了“以富为尊”和富有冒险精神的海洋社会,由此成为海岛渔村在遭遇村落命运节点与个人生活转折下实现创富梦想的选择。相较于流通、消费来说,生产无疑是鲍鱼养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而技术、资本与劳动力则是其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必须依赖现代水产技术的苗种培育环节,以海上筏笼吊养和绳式挂养为主的成鲍养殖,具有“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双低的特点,家户乃至个人仍是鲍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单位,加上适用海区的有限决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因此鲍鱼养殖尚未脱离小农经营的模式。但是,雇佣劳动仍是对人工有着高度依赖的鲍鱼养殖的重要补充。正是由于外地雇工的进入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使得本地社区在性别问题上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女性开始进入到生产和交易的台前,而非像过去那样在“岸上”从事“幕后”工作。此外,民间借贷的兴盛和常态化的应用成为生产者一一鲍鱼养殖户解决资本问题的重要方式,由此不仅催生了信用评估和借贷体系,而且“友情”借贷(friendly loan)的消失也证明了在鲍鱼养殖业兴起后资本观念所发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鲍鱼”缔造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创富神话的同时,从苗种培育到饵料供应再到成鲍交易的“物”的流动中形成了“人”的连接,并生成了跨岛域网络。由此这个跨岛域网络将在地理上被孤立的闽地海岛连接起来,甚至将其影响半径扩展到了辽、鲁二省,实现了南北的关联。在利益追寻的驱动和资本的运转下,原本在空间上存在的区隔被打破,曾经孤立隔绝的海岛渔村在“鲍鱼”形成的跨岛域网络中彼此联系起来,并在市场的联动下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社会组织架构和传统文化,从而加速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段永升[7](2016)在《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文中认为前人对西汉文学和天人思想的单独研究均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从天人思想的角度去研究西汉文学,进而剖析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至今为止,尚显薄弱。本文以西汉文学为本体,以天人思想作为研究视角,深入全面地剖析了天人思想影响下西汉诗歌、散文和辞赋等文体所呈现出的新风貌及西汉文学与天人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绪论》部分针对该选题的对象和范围、研究现状、意义与方法等做了说明。《结语》部分对文章内容做了总结和概括。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对汉以前及西汉天人思想的发展嬗变做了梳理。其一,是汉前天人思想之嬗变,包括周前的神本位思想、西周时期"天视自我民视"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天人思想的分化等。其二,是西汉天人思想之发展,包括西汉初期的君命天授、顺应天道;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根基、天人感应、阴阳既济、道不变与代更化思想;西汉后期的谶纬神学思想、天人两分思想等。其三,是西汉天人思想之特征,包括天人思想影响的广泛性、天人思想的政治化和社会化特征等。第二部分探究了天人思想与西汉诗歌的关系。其一,介绍了西汉诗歌的创作概况。其二,对天人思想与西汉贵族歌诗的复杂关系进行剖析,包括天人思想与《垓下歌》《鸿鹄歌》、天人思想与《安世房中歌》、天人思想与《郊祀歌》等。其三,对天人思想与其他诗歌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读。第三部分探究了天人思想与西汉散文的关系。其一,对西汉散文的创作概况做了介绍。其二,探究了天人思想与政论散文的关系,包括谶纬叙事与诏令及奏议文、顺天应人思想与政论散文。其三,对天人思想与诸子散文的关系做了研究,包括天人思想与《淮南子》、董仲舒散文、扬雄及刘向、刘歆散文创作的关系。其四,剖析了天人思想与史传散文的关系,包括君命天授思想与《史记》、天人合一思想与《史记》、参天两地的散文构思与《史记》等。其五,对天人思想与其他散文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第四部分探究了天人思想与西汉辞赋的关系。其一,对西汉辞赋的创作概况做了介绍。其二,对天人思想和抒情小赋的关系做了剖析,包括对天命时运的思考、对顺天委命思想的体现、对天命的质疑与怨愤等。其三,对天人思想和散体大赋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包括对顺天应道思想、君权神授思想、以赋法天思想、敬天娱神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等。第五部分探究了天人思想对西汉文学形态的影响。其一,探究了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的相互影响、西汉文学与天人思想的互阐互证。其二,对天人思想影响下西汉文学的特色做了概括,包括西汉诗歌的神学化特色、西汉散文的政治化和借天道言人事特色、西汉辞赋的经学化特色、文学思想的哲学化特色等。其三,对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评价,包括天人思想对西汉文学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
仲秋融[8](2015)在《魏晋公牍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概分七章对魏晋公牍文进行研究。绪论除介绍研究价值、回顾研究历史、点明研究范围、方法与难点外,还涉及对公牍文的界定,及其与尺牍、书牍、档案关系的辨析。第一章从公牍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视角出发,展述在"先秦"、"秦汉"、"魏晋"三阶段中,公文文体的起源,规范与风格的确立,门类与程式的演变等问题。第二章遵循以类相从、选取典型原则,分析"诏策"(诏、诰、策、制)、"教敕"(教、令、敕、戒)、"章奏’"(章、表、奏、议)等的文体功用。第三、四章进入魏晋公文文本研究。第三章分论六类公文主题,即反映传统主题承继与延伸的"求贤举才"、"乞归致仕"类,体现时代主题积累与变迁的"战乱纷争"、"政权禅让"类,以及折射特定主题滥觞与拓展的"弘教向佛"、"闺阁政声’"类。第四章论述阶段性牍风变化,挖掘成因、特点。曹魏、西晋时期多华章俪表,文风趋华,而吴蜀、东晋文书则相对平淡寂寥,文风尚质,兼及魏、吴疏文等公文子类的风格比较。第五章在前述文体、主题、文风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魏晋公文文化内涵,主要针对曹魏陈琳、钟会檄文,孙吴陆逊、薛综疏文,蜀汉诸葛亮教文等,析解其战术精神上起到鼓舞、号召效果,战略精神上有着谋断、指导价值,以及战备精神上发挥养成、教育意义等重要文化功能。第六章探析魏晋公文与作者才情之微妙关系。在具体历史语境下,对比分析"魏氏三祖’"、建安群彦、晋世名臣等才情养成、表现、同异及其对公文创作风格的潜在影响。第七章论述魏晋公文文学演进与相关价值评价。剖析公文文学演进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围绕句式、音韵、辞格等,分析其表现形式。同时,结合文论时评,客观看待魏晋公文源流、文学特征。兼以唐代类书、选本为考察对象,深化对魏晋公文辑录特点、文史价值的认识。
金业焱[9](2015)在《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分析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古代小说的语言艺术、人物塑造手法、叙事风格都受到相术文化的影响。相术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提升了古代小说的文化意蕴。本文的论述旨在揭示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深刻影响,彰显从相术角度研究古代小说的价值。正文共六章。前两章为相术文化研究,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相术的演变、相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作用。第一,中国古代相术的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秦两汉为相术的形成期,这一阶段相术逐步流行起来,在理论上得到初步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相术的发展期,此期相术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相术技艺有了明显进步。隋唐宋为相术的高峰期,此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在相术史上有影响力的相士,相术技艺已经比较完善,相术到达鼎盛。元明清为相术由盛转衰期,这一时期的相术虽然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相术理论也得到总结;但它逐步沦落为江湖术士的骗钱工具,走向衰落。第二,相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反映了古人的命运观、天人感应思想、阴阳五行观念、气化论、审美思想、形神观、善恶观和轮回意识等思想观念;相术在古代社会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对古代的政治、军事、家族、婚姻、人际交往等都有影响。后四章为文学研究,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相术文化与古代小说关系综述、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艺术、人物塑造手法和叙事风格的影响。第一,相术文化对不同时期的小说都有影响,随着相术文化和古代小说的发展,二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到了元明清,相术文化实现了对小说的全面渗透。第二,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语言的色彩美、形式美、狞厉美,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的比喻、夸张、列锦、反讽都修辞手法,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语言的整体组合特征。第三,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受相术文化的影响,作者对小说人物外貌及言行举止的相术化描写,形成了小说人物形象的相术化及类型化特征,并赋予小说人物形象特殊的文化内涵。相术文化不仅有助于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还丰富了小说的文化意蕴。第四,相术叙事是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说叙事有一定影响。在叙事视角上,相术叙事主要采用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的叙事方式,在有的小说中,作者又常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这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心理刻画及故事情节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叙事内容上,古代小说中的相术叙事以独特的内容反映了古人的思想和生活。在情节结构上,相术叙事上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框架起到了支撑作用。在叙事方式上,由于相术在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常具有说明人物品性、命运及政治伦理的功能,对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读者由人物的外貌可以推知故事的发展和作者的某些情感、态度,由此形成了古代小说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即相术化的身体叙事。总之,古代小说中的相术叙事在塑造人物、设置悬念、铺展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相术叙事成为古代小说重要的叙事模式。简言之,相术文化与古代小说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面,相术文化不断渗透到小说中,古代小说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相术文化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特征,相术文化也成为研究古代小说的重要切入点;另一方面,随着古代小说影响力的扩大,古代小说中的相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这促进了相术文化的普及与进步。
袁亚铮[10](2014)在《西汉晚期的社会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汉的统治以元帝为界。此一时期的社会情况可以简单归纳为由于宦官、外戚专权而导致的政治上的昏暗,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和土地兼并的加剧而导致的农民生活的困苦,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西汉政权的覆亡。文学是社会产物,此一时期的文学由于西汉晚期社会情况的变化,在内容和风格上表现出迥异于前期和中期的特征。西汉晚期文学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灾异类涌现。不同于前、中期奏疏的多为王朝统治的献计献策,此一时期的奏疏因自然灾害的频繁和对宦官、外戚斗争的需要多言说灾异,形成了内容和风格独特的灾异类奏疏。在应对西汉晚期灾害等的统治危机中儒家主张实行全面的改革,这些措施体现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关于政治和祭祀改革的奏疏,具体的改革措施虽然收效甚微,但却位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内容充实、形式优美的奏疏,这些带有政论性质的奏疏和史传散文一起确立了西汉散文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为了应对西汉晚期灾害频繁等原因导致了人民生活困苦,这一时期皇室频繁地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以祈福消灾。人民生活的困苦和这些大型的皇室祭祀等活动直接导致了大赋内容上的转变,即此一时期的辞赋开始关注农民生活,祭祀活动的描写亦开始进入大赋,这些都是这一时期社会情况的转变所带来的文学创作上的变化。与奏疏、大赋的变化相一致的是这一时期社会情况的变化亦导致了抒情赋的变化。由于此一时期宦官、外戚的专权给士人带来的压迫感的增强,加上这一时期士人幽处深宫、贬谪异域、国破流亡、迫受伪职的社会情况和个人经历,这一时期小赋的抒情意味很浓。独特的社会情况和强烈的抒情意味推动着抒情方式的发展变化,其抒情方式由此前的借悲悼屈原抒情这种较为单一的抒情方式转变为叙事以抒情、借景以抒情、述史以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这种抒情方式多样化的尝试为汉魏时期诗歌、辞赋创作的繁荣积累了文学经验。这一时期外部社会情况的改变带来的是奏疏、大赋、抒情小赋在内容上的转变,同时社会上的尚理、重文思潮的盛行,文化学术的繁荣等文化、文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亦影响到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比如在尚理、重文思潮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奏疏和辞赋逻辑结构更加严密,语句上对对仗、押韵更加讲究,这些均为此一时期尚理、重文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此外,这一时期的学术风气对文学影响也比较明显,此一时期的学术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学的高度繁荣,其带给文学的影响是引用经、史入文,典雅文风的出现以及文学宗经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士人对知识掌握的深入,单一的经学已经无法满足士人对知识的追求,士人将其目光转向到整个文化知识,对史学、小学、哲学、天文、历法等无一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逐渐形成了博通的风气。这种博通的学风极大地促进了创作方式和文学思想的改变。即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方式由原来的依靠才气,变为现在的依靠学养。在文学思想上除了宗经思想外,由博通学风导致了文学的尚学、尚深、尚用等文学思想的出现。总之,由于西汉晚期社会的剧变而带来了文学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开启和推动了汉魏文学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赵昭老人印象(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昭老人印象(散文)(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关于本论题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汉代的论政制度与奏议的产生机制 |
第一节 论政活动的参与形式 |
一、论政的本义 |
二、私议与公论 |
第二节 论政活动的类型 |
一、奏议论政 |
二、召对论政 |
三、集议论政 |
第三节 论政活动的要素 |
一、时间 |
二、地点 |
三、参与人 |
四、议题 |
五、责任人 |
第四节 论政活动的程序 |
一、奏议论政的程序 |
二、召对论政的程序 |
三、集议论政的程序 |
第二章 汉代奏议与汉代论政话语 |
第一节 汉代奏议的生成要素 |
一、奏议的作者 |
二、奏议的文本形态 |
三、奏议的制作 |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运作和存储 |
一、奏议的上奏方式 |
二、奏议的宫内传递程序 |
三、奏议的处理程序 |
四、批复性奏议的下发程序 |
五、奏议的存储 |
第三节 汉代奏议的分类、功能和论政范围 |
一、汉代奏议的文体分类及功能 |
二、汉代奏议的论政范围 |
第四节 汉代奏议的格式 |
一、奏议的载体及文字排列形式 |
二、章、表、奏、议的文本格式 |
三、奏议的文本结构 |
第五节 汉代奏议的论政话语系统 |
一、历史话语 |
二、经学话语 |
三、灾异话语 |
四、谶纬话语 |
第三章 汉代奏议引“五经”考辨 |
第一节 汉代奏议引《诗》考辨 |
一、奏议引《诗》篇目分布 |
二、奏议引《诗》与《诗经》学及政治之关系 |
三、奏议引《诗》的方式 |
四、奏议引《诗》的目的 |
第二节 汉代奏议引《书》考辨 |
一、奏议引《书》篇目分布 |
二、奏议引《书》与《尚书》学及政治之关系 |
三、奏议引《书》的方式 |
四、《尚书》“异文”与《尚书》的版本 |
第三节 汉代奏议引《礼》考辨 |
一、汉代的“礼经”之名 |
二、奏议引“三礼”的篇目分布 |
三、奏议引《仪礼》与《仪礼》特点之关系 |
四、奏议引《周礼》及《周礼》与政治之关系 |
五、奏议引《礼记》及《礼记》与政治之关系 |
第四节 汉代奏议引《易》考辨 |
一、奏议引《易》篇目分布 |
二、奏议引《易》的方式 |
三、奏议引《易》及《易》学与政治之关系 |
四、奏议引《易》中的“异文”问题 |
第五节 汉代奏议引《春秋》考辨 |
一、奏议引《春秋》及“三传”篇目分布 |
二、奏议引《春秋》及“三传”的方式 |
三、奏议引《公羊传》与“公羊学”的兴衰 |
四、奏议引《谷梁传》与“谷梁学”的兴起 |
五、奏议引《左传》与《左传》的发展 |
六、奏议引《春秋》及“三传”与今本“异文”之考察 |
第四章 汉代奏议的文学特色 |
第一节 汉代奏议的修辞艺术 |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语言风格 |
一、“雅”的造字原理及含义 |
二、奏议引“经”与奏议典雅风格之关系 |
三、两汉奏议之“雅”的差异性 |
第三节 汉代奏议的文风与文人心态 |
一、疏直激切、纵横恣肆:忧国患民 |
二、典雅醇厚、舒缓有致:端悫畏慎 |
三、骨鲠峻直、锋芒毕露:砥砺名节 |
第五章 汉代奏议与几种文体之关系 |
第一节 汉代奏议与汉代政论散文 |
一、讨论问题的趋同性 |
二、文体风格的相似性 |
三、语言风格的同步性 |
第二节 汉代奏议与汉赋 |
一、讽谏功能的相似性 |
二、关注问题的广泛性 |
三、写作手法的互渗性 |
第三节 汉代奏议与汉颂 |
一、政治功能的近似性 |
二、语言风格的一致性 |
三、写作手法的互渗性 |
第六章 唐前汉代奏议的收录与流传 |
第一节 汉代奏议在两汉时期的收录与流传 |
一、经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二、史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三、子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四、集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五、表现特征 |
第二节 汉代奏议在魏晋时期的收录与流传 |
一、经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二、史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三、子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四、集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五、表现特征 |
第三节 汉代奏议在南北朝时期的收录与流传 |
一、史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二、集部文献中的汉代奏议 |
三、表现特征 |
第四节 汉代奏议的经典化 |
一、政治家的欣赏与排斥 |
二、史学家的选录与传承 |
三、文学家的收录与征引 |
四、文选家的筛选与淘汰 |
五、文论家的总结与评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初中微写作教学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微写作概念界定 |
一、微写作的历史渊源 |
二、微写作的内涵 |
三、微写作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微写作教学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微型学习理论 |
三、生活化作文教育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微写作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 |
一、学生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 |
二、教师访谈内容与结果 |
第二节 初中微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一、教学目标一刀切,忽视学生的分层学习 |
二、教学内容应试化,脱离学生现实生活 |
三、教学过程模式化,缺少对写作动力的培养 |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第三章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命题的开发 |
第一节 发掘基于教材的微写作训练点 |
一、训练目标具体有序 |
二、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三、合理分配写作时间 |
第二节 开拓源于生活的微写作训练路径 |
一、观察与体验生活 |
二、记录与反思生活 |
第三节 激发学生微写作兴趣的多样化命题形式 |
一、课内读写结合式 |
二、课外拓展延伸式 |
第四章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过程的指导 |
第一节 围绕微写作目标,聚焦共性问题 |
一、“叙事平淡”背后的平铺直叙结构问题 |
二、“记流水账”背后的中心思想缺失问题 |
三、“三句话不离考试”背后的选材狭窄问题 |
第二节 积极创设微写作语境,引导主题的方向 |
一、关注家校生活,唤醒微写作的个人体验 |
二、点评新闻时事,促进微写作与时代接轨 |
三、重视阅读感悟,加强微写作的人文关怀 |
第三节 设计多样化微写作教学支架,深化过程指导 |
一、巧用教学支架,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
二、精选教学支架,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
三、转换教学支架,适时紧扣教学关键点 |
第五章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 |
第一节 课堂常规性评价 |
一、学生评改为主 |
二、教师批改为辅 |
第二节 交互平台多元化评价 |
一、教室展示性评价 |
二、平台留言式评价 |
三、视频作品弹幕式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教师访谈表 |
致谢 |
(3)《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真伪及体例 |
第一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伪托考 |
第二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体例 |
一、文字评语 |
二、符号圈点 |
第二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文法评点 |
第一节 字法 |
一、关键处 |
二、隐秘处 |
三、简妙处 |
第二节 章法 |
一、起法喜迂回 |
二、承法尚巧思 |
三、结法重余味 |
第三节 篇法 |
一、完全之篇法 |
二、偏阙之篇法 |
第三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史法评点 |
第一节 由传体见褒贬 |
一、独传之深心 |
二、合传之志意 |
第二节 寓论断于序事 |
一、不置一词 |
二、前后相应 |
三、巧言深思 |
第三节 以微言见大义 |
一、婉言 |
二、直言 |
第四节 《汉书》史法之特色 |
一、端严为上,情致次之 |
二、诏令奏议,皆有作用 |
第四章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特点与评价 |
第一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特点 |
一、别出手眼,纤毫毕现 |
二、简洁明快,爱憎分明 |
三、视角多元,文史兼备 |
第二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价值 |
一、揭示班史深意,凸显《汉书》价值 |
二、展现独特风格,丰富评点之林 |
三、传达钟惺观念,有助正确评价 |
第三节 《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的不足 |
一、细致有余,系统不足 |
二、独特有余,客观不足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闲中咏古咏史》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杨叔珨《闲中咏古咏史》与版本情况 |
(一) 杨叔珨及其咏史诗集考述 |
(二) 《闲中咏古咏史》版本及收录情况 |
二、附录诗人生平与版本简况 |
(一) 范阮攸及其诗集版本 |
(二) 阮德达及其诗集版本 |
(三) 梅庵公主及其诗集版本 |
三、咏史诗与作家的研究现状 |
(一) 越南咏华史诗研究现状 |
(二) 杨叔珨咏史诗集及附录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闲中咏古咏史》的史料价值 |
(一) 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 |
(二) 展现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 |
(三) 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史的折射 |
五、《闲中咏古咏史》的文学色彩 |
(一) 展现了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 |
(二) 形成了晓畅质朴的艺术风格 |
凡例 |
《闲中咏古咏史》序 |
闲中咏古咏史诗集校注 |
咏史甲集(上载附录探花阮公原作、进士范公原作) |
五臣 |
附录 阮德达:咏帝尧 |
五子 |
附录 阮德达:咏太康 |
龙逢 |
附录 范阮攸:龙逢 |
伊尹 |
附录 阮德达:伊尹 |
附录 范阮攸:伊尹 |
傅说 |
附录 阮德达:傅说 |
比干 |
附录 范阮攸:比干 |
箕子 |
附录 范阮攸:箕子 |
微子 |
附录 范阮攸:微子 |
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咏商受 |
夷齐 |
附录 阮德达:夷齐 |
武庚 |
附录 阮德达:武庚 |
管仲 |
附录 阮德达:管仲 |
季札 |
附录 阮德达:季札 |
子方 |
附录 范阮攸:子方 |
老子 |
附录 阮德达:老子 |
庄子 |
附录 阮德达:庄子 |
董狐 |
附录 阮德达:董狐 |
齐太史 |
附录 阮德达:齐太史 |
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咏吴夫差 |
伍员 |
附录 范阮攸:伍员 |
附录 阮德达:伍员 |
申包胥 |
附录 范阮攸:申包胥 |
附录 阮德达:申包胥 |
范蠡 |
附录 阮德达:范蠡 |
陈文种 |
附录 阮德达:陈文种 |
豫让 |
附录 阮德达:豫让 |
附录 范阮攸:豫让 |
吴起 |
附录 阮德达:吴起 |
孙膑 |
附录 阮德达:孙膑 |
荀卿 |
附录 阮德达:荀卿 |
商鞅 |
附录 阮德达:商鞅 |
附录 梅庵公主:商鞅 |
鬼谷先生 |
张仪苏秦 |
附录 范阮攸:苏秦 |
附录 阮德达:苏秦 |
郭隗 |
附录 阮德达:郭隗 |
屈原 |
附录 阮德达:屈原 |
乐毅 |
附录 阮德达:乐毅 |
王烛 |
附录 阮德达:王烛 |
蔺相如 |
附录 阮德达:蔺相如 |
附录 梅庵公主:蔺相如 |
孟尝君 |
附录 阮德达:孟尝君 |
平原君 |
附录 阮德达:平原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平原君 |
毛遂 |
附录 阮德达:毛遂 |
附录 范阮攸:毛遂 |
范睢 |
附录 阮德达:范雎 |
附录 范阮攸:范雎 |
信陵君 |
附录 阮德达:信陵君 |
白起 |
附录 阮德达:白起 |
鲁仲连 |
附录 阮德达:鲁仲连 |
燕丹 |
附录 阮德达:燕丹 |
荆轲 |
附录 阮德达:荆轲 |
附录 阮德达:高渐离 |
附录 阮德达:秦始皇 |
茅焦 |
范增 |
附录 范阮攸:范增 |
附录 阮德达:范增 |
附录 梅庵公主:范增 |
萧何 |
附录 范阮攸:萧何 |
附录 阮德达:萧何 |
韩信 |
附录 范阮攸:韩信 |
附录 阮德达:韩信 |
张良 |
附录 阮德达:张良 |
附录 梅庵公主:张良 |
樊哙 |
附录 阮德达:樊哙 |
田横 |
附录 阮德达:田横 |
四皓 |
附录 范阮攸:四皓 |
附录 阮德达:四皓 |
曹参 |
附录 阮德达:曹参 |
周勃 |
附录 范阮攸:周勃 |
附录 阮德达:周勃 |
陈平 |
附录 阮德达:陈平 |
王陵 |
附录 阮德达:王陵 |
刘章 |
附录 阮德达:刘章 |
伏生 |
附录 阮德达:伏生 |
贾谊 |
附录 范阮攸:贾谊 |
附录 阮德达:贾谊 |
晁错 |
附录 阮德达:晁错 |
周亚夫 |
附录 阮德达:周亚夫 |
穆生 |
附录 阮德达:穆生 |
董子 |
附录 范阮攸:董子 |
附录 阮德达:董子 |
附录 梅庵公主:董子 |
汲黯 |
附录 范阮攸:汲黯 |
附录 阮德达:汲黯 |
司马相如 |
附录 范阮攸:司马相如 |
附录 阮德达:司马相如 |
朱买臣 |
附录 范阮攸:朱买臣 |
附录 阮德达:朱买臣 |
公孙弘 |
附录 阮德达:公孙弘 |
东方朔 |
附录 阮德达:东方朔 |
司马迁 |
附录 阮德达:司马迁 |
苏武 |
附录 范阮攸:苏武 |
附录 阮德达:苏武 |
霍光 |
附录 范阮攸:霍光 |
附录 阮德达:霍光 |
魏相 |
丙吉 |
黄伯 |
附录 阮德达:黄伯 |
龚遂 |
附录 阮德达:龚遂 |
赵充国 |
萧望之 |
附录 阮德达:萧望之 |
二疏 |
附录 阮德达:二疏 |
匡衡 |
附录 阮德达:匡衡 |
朱云 |
附录 阮德达:朱云 |
刘向 |
附录 阮德达:刘向 |
孔光 |
附录 阮德达:孔光 |
王莽 |
附录 阮德达:王莽 |
梅福 |
附录 阮德达:梅福 |
逢萌 |
附录 阮德达:逢萌 |
龚胜 |
附录 阮德达:龚胜 |
陈咸 |
附录 阮德达:陈咸 |
杨雄 |
附录 梅庵公主:扬雄 |
附录 阮德达:扬雄 |
邓禹 |
附录 阮德达:邓禹 |
冯异 |
附录 阮德达:冯异 |
补录:卓茂 |
严光 |
附录 阮德达:严光 |
马援 |
附录 阮德达:马援 |
附录 梅庵公主:马援 |
董宣 |
附录 阮德达:董宣 |
补录:刘昆 |
刘晨阮肇 |
毛义 |
附录 阮德达:毛义 |
班超 |
附录 阮德达:班超 |
班固 |
附录 阮德达:班固 |
陆绩 |
附录 阮德达:陆绩 |
黄宪 |
附录 阮德达:黄宪 |
附录 阮德达:张纲 |
李膺 |
附录 阮德达:李膺 |
五处士 |
附录 阮德达:卢翊 |
八龙 |
附录 阮德达:华歆 |
郭泰 |
附录 阮德达:郭泰 |
袁安 |
附录 阮德达:袁安 |
杨震 |
附录 阮德达:杨震 |
仇香 |
附录 阮德达:范滂 |
刘宽 |
附录 阮德达:刘宽 |
申屠蟠 |
附录 阮德达:申屠蟠 |
胡广 |
附录 阮德达:胡广 |
董卓 |
附录 阮德达:董卓 |
管宁 |
附录 阮德达:管宁 |
蔡邕 |
附录 阮德达:蔡邕 |
曹操 |
附录 阮德达:曹操 |
荀彧 |
附录 阮德达:荀彧 |
附录 梅庵公主:荀彧 |
孔文举 |
附录 阮德达:孔文举 |
孔明 |
附录 阮德达:孔明 |
庞统 |
附录 阮德达:庞统 |
关公 |
附录 阮德达:关公 |
张飞 |
附录 阮德达:张飞 |
赵云 |
附录 阮德达:赵云 |
严颜 |
附录 阮德达:严颜 |
周瑜 |
附录 阮德达:周瑜 |
张昭 |
附录 阮德达:张昭 |
祢衡 |
附录 阮德达:祢衡 |
张松 |
华陀 |
附录 阮德达:华陀 |
左慈 |
附录 阮德达:管辂 |
司马懿 |
附录 阮德达:司马懿 |
曹植 |
附录 阮德达:曹植 |
姜维 |
附录 阮德达:姜维 |
北平王 |
附录 阮德达:北平王 |
诸葛瞻 |
附录 阮德达:诸葛瞻 |
桃源渔父 |
竹林七贤 |
附录 阮德达:魏明帝 |
咏晋武帝 |
咏怀愍二帝 |
咏孝武帝 |
羊祜 |
附录 阮德达:羊祜 |
杜预 |
附录 阮德达:杜预 |
王浚 |
附录 阮德达:王浚 |
何晏 |
附录 阮德达:何晏 |
裴頠 |
附录 阮德达:裴頠 |
张华 |
附录 阮德达:张华 |
毕卓 |
附录 阮德达:咏陆机 |
张翰 |
附录 阮德达:张翰 |
索靖 |
附录 阮德达:索靖 |
王导 |
附录 阮德达:王导 |
庾亮 |
附录 阮德达:庾亮 |
嵇绍 |
附录 阮德达:嵇绍 |
祖逖 |
附录 阮德达:祖逖 |
刘琨 陶侃 |
附录 阮德达:陶侃 |
温峤 |
附录 阮德达:温峤 |
卞壸 |
附录 阮德达:卞壸 |
石勒 |
附录 阮德达:咏石崇 |
桓温 |
附录 阮德达:桓温 |
殷浩 |
附录 阮德达:殷浩 |
褚裒 |
附录 阮德达:咏孙盛 |
王羲之 |
附录 阮德达:王羲之 |
王猛 |
附录 阮德达:王猛 |
谢安 |
附录 阮德达:谢安 |
附录 梅庵公主:谢安 |
谢玄 |
陶潜 |
附录 阮德达:陶潜 |
刘裕 |
附录 阮德达:刘裕 |
崔浩 |
附录 阮德达:崔浩 |
高允 |
附录 阮德达:高允 |
谢灵运 |
附录 阮德达:谢灵运 |
檀道济 |
附录 阮德达:檀道济 |
袁粲 |
附录 阮德达:袁粲 |
褚渊 |
附录 阮德达:褚渊 |
宗懿 |
附录 阮德达:咏沈庆之 |
昭明太子 |
附录 阮德达:昭明太子 |
陶弘景 |
附录 阮德达:陶弘景 |
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咏东魏高欢 |
萧衍 |
附录 阮德达:萧衍 |
杨坚 |
附录 阮德达:杨坚 |
高颎(音景) |
附录 阮德达:高颎 |
贺若弼 |
附录 阮德达:贺若弼 |
苏威 |
附录 阮德达:苏威 |
王通 |
附录 阮德达:王通 |
薛道衡 |
附录 阮德达:薛道衡 |
杨素 |
尧君素 |
附录 阮德达:尧君素 |
杨义臣 |
补录:王义 |
附录 阮德达:咏唐高祖 |
裴寂 |
附录 阮德达:裴寂 |
房、杜 |
附录 阮德达:房玄龄 |
萧瑀 |
附录 阮德达:萧瑀 |
魏征 |
附录 阮德达:魏征 |
李靖 |
附录 阮德达:李靖 |
薛仁贵 |
附录 阮德达:薛仁贵 |
褚遂良 |
附录 阮德达:褚遂良 |
李世绩 |
附录 阮德达:李世绩 |
狄仁杰 |
附录 阮德达:狄仁杰 |
五王 |
附录 阮德达:五王 |
武攸绪 |
附录 阮德达:武攸绪 |
骆宾王 |
附录 阮德达:骆宾王 |
王勃 |
附录 阮德达:王勃 |
韩休 |
附录 阮德达:韩休 |
姚、宋 |
附录 阮德达:宋璟 |
张九龄 |
附录 阮德达:张九龄 |
李太白 |
附录 阮德达:李太白 |
杜甫 |
附录 阮德达:杜甫 |
孟浩然 |
附录 阮德达:孟浩然 |
郭子仪 |
附录 范阮攸:郭子仪 |
附录 阮德达:郭子仪 |
张巡许远 |
附录 阮德达:张巡 |
南霁云 |
附录 阮德达:南霁云 |
颜真卿 |
附录 阮德达:颜真卿 |
颜杲卿 |
附录 阮德达:颜杲卿 |
段秀实 |
附录 阮德达:段秀实 |
李泌 |
附录 范阮攸:李泌 |
附录 阮德达:李泌 |
陆贽 |
附录 阮德达:陆贽 |
裴度 |
附录 阮德达:裴度 |
韩愈 |
附录 阮德达:韩愈 |
附录 梅庵公主:韩愈 |
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咏元稹 |
李绛 |
李德裕 |
附录 阮德达:李德裕 |
郑綮 |
附录 阮德达:郑綮 |
司空图 |
附录 阮德达:司空图 |
孙供奉 |
附录 阮德达:孙供奉 |
梁震 |
附录 阮德达:梁震 |
王彦章 |
附录 阮德达:王彦章 |
李克用 |
附录 阮德达:李克用 |
李存勖 |
附录 阮德达:李存勖 |
冯道 |
附录 阮德达:冯道 |
陈抟 |
附录 阮德达:陈抟 |
赵普 |
附录 阮德达:赵普 |
曹彬 |
附录 阮德达:曹彬 |
张齐贤 |
附录 阮德达:张齐贤 |
李沆 |
附录 阮德达:李沆 |
吕蒙正 |
附录 阮德达:吕蒙正 |
王旦 |
附录 阮德达:王旦 |
寇准 |
附录 阮德达:寇准 |
种放 |
附录 阮德达:种放 |
魏野 |
附录 阮德达:魏野 |
林逋 |
附录 阮德达:林逋 |
王钦若 |
附录 阮德达:王钦若 |
王曾 |
附录 阮德达:王曾 |
鲁宗道 |
附录 阮德达:鲁宗道 |
韩、范 |
附录 阮德达:韩琦 |
附录 阮德达:仲淹 |
富弼 |
附录 阮德达:富弼 |
唐介 |
附录 阮德达:唐介 |
王德用 |
附录 阮德达:王德用 |
包拯 |
附录 阮德达:包拯 |
赵拚 |
附录 阮德达:赵拚 |
王安石 |
附录 阮德达:王安石 |
司马光 |
附录 阮德达:司马光 |
欧阳修 |
附录 阮德达:欧阳修 |
洛社耆英 |
附录 阮德达:文彦博 |
苏轼苏辙 |
附录 阮德达:苏轼 |
三舍人 |
附录 阮德达:三舍人 |
陈禾 |
附录 阮德达:陈禾 |
邓肃 |
附录 阮德达:范镇 |
童贯 |
附录 阮德达:童贯 |
附录 阮德达:钦宗 |
李若水 |
附录 阮德达:李若水 |
秦桧 |
附录 阮德达:秦桧 |
李纲 |
附录 阮德达:李纲 |
宗泽 |
附录 阮德达:宗泽 |
王彦 |
附录 阮德达:王彦 |
徐徽言 |
附录 阮德达:徐徽言 |
赵鼎 |
附录 阮德达:赵鼎 |
陈东 |
附录 阮德达:陈东 |
张浚 |
附录 阮德达:张浚 |
虞允文 |
附录 阮德达:虞允文 |
胡安国 |
附录 阮德达:胡安国 |
胡铨 |
附录 阮德达:胡铨 |
韩世忠(进退格) |
附录 阮德达:韩世忠 |
岳飞 |
附录 阮德达:岳飞 |
朱弁 |
附录 阮德达:朱弁 |
洪浩 |
附录 阮德达:洪浩 |
附录 阮德达:刘珙 |
陈观 |
张邵 |
附录 阮德达:张邵 |
韩侘胄 |
附录 阮德达:韩侘胄 |
魏了翁 |
附录 阮德达:魏了翁 |
真德秀 |
附录 阮德达:真德秀 |
陈寅 |
附录 阮德达:咏吴璘 |
赵师睾 |
附录 阮德达:赵师睾 |
黄恺伯 |
附录 阮德达:孟珙 |
贾似道 |
附录 阮德达:贾似道 |
张顺张贵 |
附录 阮德达:张顺 |
附录 阮德达:张贵 |
汪立信 |
附录 阮德达:汪立信 |
赵昂发 |
附录 阮德达:赵昂发 |
米立 |
附录 阮德达:米立 |
李芾 |
附录 阮德达:李芾 |
附录 阮德达:姜才 |
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陈宜中 |
陈文龙 |
附录 阮德达:陈文龙 |
张世桀 |
附录 阮德达:张世桀 |
陆秀夫 |
附录 阮德达:陆秀夫 |
文天祥 |
附录 阮德达:文天祥 |
谢枋得 |
附录 阮德达:谢枋得 |
留梦炎 |
附录 阮德达:留梦炎 |
家铉翁 |
附录 阮德达:家铉翁 |
许衡 |
附录 阮德达:许衡 |
吴澄 |
附录 阮德达:吴澄 |
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宋理宗 |
咏宋恭尊 |
咏金哀尊 |
咏元顺帝 |
唐班 |
郑忠 |
咏史乙集 |
嫫母 |
附录 阮德达:嫫母 |
女娲 |
附录 阮德达:女娲 |
湘妃 |
附录 阮德达:湘妃 |
嫦娥 |
附录 阮德达:嫦娥 |
妲己 |
附录 阮德达:妲己 |
姜后 |
附录 阮德达:姜后 |
褒姒 |
附录 阮德达:褒姒 |
西施 |
附录 阮德达:西施 |
附录 梅庵公主:西施 |
越女 |
附录 阮德达:越女 |
卫姬 |
补录:齐姜 |
补录:庄姜 |
补录:共姜 |
樊妃 |
漂母 |
附录 阮德达:漂母 |
王陵母 |
附录 阮德达:王陵母 |
虞姬 |
附录 范阮攸:虞姬 |
附录 阮德达:虞姬 |
附录 梅庵公主:虞姬 |
吕后 |
附录 阮德达:吕后 |
戚姬 |
缇萦 |
附录 阮德达:缇萦 |
卓文君 |
附录 阮德达:卓文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卓文君 |
昭君 |
附录 阮德达:昭君 |
附录 梅庵公主:昭君 |
赵飞燕 |
附录 阮德达:赵飞燕 |
补录:湖阳公主 |
补录:征侧征贰 |
曹大家 |
附录 阮德达:曹大家 |
曹娥 |
附录 阮德达:曹娥 |
二女 |
貂蝉 |
附录 阮德达:貂婵 |
蔡琰 |
附录 阮德达:蔡琰 |
补录:姜叙母 |
补录:二乔 |
补录:王氏 |
夏侯女 |
附录 阮德达:夏侯女 |
补录:甘夫人 |
补录:糜夫人 |
孙夫人 |
补录:张后 |
补录:李氏 |
补录:崔夫人 |
张夫人 |
苏惠 |
附录 阮德达:苏惠 |
绿珠 |
附录 梅庵公主:绿珠 |
潘妃 |
附录 阮德达:齐王高纬 |
冯淑妃 |
张丽华 |
洗夫人 |
萧后 |
附录 阮德达:炀帝 |
朱贵妃 |
十六院夫人 |
姜亭亭 |
红拂美人 |
附录 梅庵公主:红拂美人 |
补录:张尹二妃 |
平阳公主 |
附录 阮德达:平阳公主 |
武后 |
附录 阮德达:武后 |
韦后 |
附录 阮德达:中宗 |
杨贵妃 |
附录 阮德达:杨贵妃 |
李氏 |
附录 阮德达:李氏 |
花蕊 |
附录 阮德达:花蕊 |
苏小妹 |
杜氏 |
附录 阮德达:杜氏 |
雍氏 |
附录 阮德达:雍氏 |
杨太后 |
周氏妻 |
附录:杨叔珨相关材料 |
一、碑记 |
琼瑠重修祠宇碑记 |
东城县东塔社重修神庙碑 |
乂安省琼瑠县青圆总苞厚社庙 |
二、集序 |
《乂安河静山水咏》序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论文 |
致谢 |
(5)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古典婚恋小说的孕育和产生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上) |
一 牵牛织女神话 |
二 禹娶涂山女神话 |
三 伏羲女娲神话 |
四 嫦娥奔月神话 |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下) |
一 感生神话 |
二 “神女”神话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杂史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汲冢琐语》和《穆天子传》 |
二 汉代杂史文学中的婚恋故事 |
三 《西京杂记》《汉武故事》和宫廷爱情故事 |
第四节 汉代杂传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列女传》《列士传》《孝子传》的文体性质 |
二 《列女传》《孝子传》与汉代的感情观 |
第五节 汉魏“情赋”、汉乐府与婚恋小说 |
一 汉魏“情赋”与婚恋小说的关系 |
二 汉魏乐府诗与婚恋小说 |
三 “谈情说爱”的宫廷文艺环境 |
第二章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人神恋小说 |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 |
二 螺女型故事 |
三 仙窟艳遇型故事 |
四 仙女下凡型故事 |
第二节 六朝仙道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六朝小说中的西王母叙事 |
二 《真诰》中的人神之恋 |
第三节 六朝文人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 |
二 宫廷美人题材的人神恋转化 |
三 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 |
第四节 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
一 六朝时的女神崇拜 |
二 小说作者的男性本位 |
三 “神女”文学意象的形成和影响 |
第三章 汉魏六朝人鬼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幽婚”小说 |
一 女鬼自荐型 |
二 再续前缘型 |
三 路遇入冢型 |
四 幽冥邂逅型 |
第二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亡魂”小说 |
一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类型 |
二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死而复生”母题 |
二 “人鬼生子”母题 |
三 “随葬重现”母题 |
第四节 人鬼恋小说及女鬼导向的成因 |
一 人鬼恋小说产生的缘由 |
二 人鬼恋小说中女鬼导向形成的原因 |
第四章 汉魏六朝人妖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上) ——“男妖女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男妖摄妇型 |
二 假冒骗情型 |
三 惑乱闺门型 |
第二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下)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的故事类型 |
二 “女妖男人式”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
三 人妖恋小说中妖怪原形的性别分配 |
第三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妖精类型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狐狸精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虎妖 |
三 人妖恋中的龙与蛟妖、蛇妖 |
第四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变形母题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 |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俗婚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 |
一 《汉武故事》:政治渗透与神异化的凸显 |
二 《西京杂记》:容貌才能等具体细节的补充 |
三 《拾遗记》:接近传奇的小说体式和幻化色彩 |
四 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地记中的宫廷婚恋故事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贵族士人婚恋小说 |
一 《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 |
二 虞通之《妒记》和六朝士族婚姻中的嫉妒故事 |
第三节 汉魏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书写 |
一 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 |
二 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 |
三 六朝志怪小说对平民婚恋生活的侧面反映 |
四 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中的“殉情”母题 |
第四节 汉魏六朝经典婚恋故事的产生和传播 |
一 “王昭君”故事 |
二 “绿珠”故事 |
三 “采桑女”故事 |
余论: 从汉魏六朝婚恋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 |
附录一: 汉魏六朝小说疑目辩证 |
第一节 《神异经》考辨 |
第二节 《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 |
第三节 《汉武故事》的成书年代 |
第四节 《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考辨——《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
第五节 《洞冥记》《拾遗记》成书辨析 |
第六节《述异记》考辨 |
附录二: 汉魏美人赋与婚恋小说之关系 |
第一节 “巫山神女”故事原型新探 |
一 《高唐赋》产生于汉代 |
二 “巫山神女”原型旧说驳论 |
三 楚之云梦非高禖祭典之所 |
四 《高唐赋》主旨和“巫山神女”的现实原型 |
第二节 汉魏“情赋”考论 |
一 “闲情赋”谱系 |
二 “神女赋”谱系 |
三 “好色赋”谱系 |
第三节 论“感甄”故事的产生 |
一 “感甄”故事定型的时间 |
二 甄后形象的神异化 |
三 “感甄”故事情节来源 |
四 “感甄”故事和唐人的“期待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田野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为什么是鲍鱼?——从一个叫做“钱便澳”的渔村说起 |
第一节 村落环境 |
第二节 钱便澳:海岛渔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二号台风”:共同记忆与村落命运的拐点 |
第二章 生产与技术 |
第一节 鲍鱼养殖的生产实践 |
第二节 “脆弱的海上娇客”:鲍鱼养殖的核心技术 |
第三节 “讨咸水钱”人的技术生成 |
第三章 雇工与社会流动 |
第一节 劳动力 |
第二节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遭遇 |
第三节 “四川婆”与“本地郎”:社会流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四章 资本与渔业社会的经济观念 |
第一节 资本与风险:民间借贷的兴起与高价格弹性商品的内在危机 |
第二节 海上新贵的创富神话:一个硬币的两面 |
第三节 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投资故事 |
第五章 跨岛域网络 |
第一节 “物”的流动与“人”的连接 |
第二节 跨岛域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
第三节 发展与保护的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 研究现状梳理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汉天人思想之发展嬗变 |
第一节 汉前天人思想之嬗变 |
一 周前神本位思想 |
二 西周时期:"天视自我民视" |
三 春秋战国天人思想的分化 |
第二节 西汉天人思想之发展 |
一 西汉初期:君命天授和顺天应道思想 |
二 西汉中期:天人感应思想 |
三 西汉后期:谶纬神学和天人相分思想 |
第三节 西汉天人思想的特征 |
一 天人思想影响的广泛性 |
二 天人思想的政治化特征 |
三 天人思想的社会化特征 |
第二章 天人思想与西汉诗歌 |
第一节 西汉诗歌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天人思想与西汉贵族歌诗 |
一 天人思想与《垓下歌》《鸿鹄歌》 |
二 天人思想与《安世房中歌》 |
三 天人思想与《郊祀歌》 |
第三节 天人思想与西汉其他诗歌 |
第三章 天人思想与西汉散文 |
第一节 西汉散文创作概况 |
一 政论散文 |
二 诸子散文 |
三 史传散文 |
第二节 天人思想与政论散文 |
一 政论散文勃兴的原因 |
二 天人思想与政论散文 |
第三节 天人思想与诸子散文 |
一 天人思想与《淮南子》 |
二 天人思想与董仲舒散文创作 |
三 天人思想与扬雄及刘向、刘歆散文创作 |
第四节 天人思想与史传散文 |
一 君命天授思想与《史记》 |
二 天人合一思想与《史记》 |
三 参天两地的散文构思与《史记》 |
第五节 天人思想与其他散文创作 |
一 对"时命"的思考与怨叹 |
二 《黄帝内经》的天人思想 |
第四章 天人思想与西汉辞赋 |
第一节 西汉辞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天人思想与抒情小赋 |
一 对天命时运的思考 |
二 对顺天委命思想的体现 |
三 对天命的质疑与怨愤 |
第三节 天人思想与散体大赋 |
一 顺天应道思想的体现 |
二 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 |
三 以赋法天思想的体现 |
四 敬天娱神思想的体现 |
五 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
第五章 天人思想对西汉文学形态的影响 |
第一节 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之互动关系 |
一 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互相影响 |
二 西汉文学与天人思想互阐互证 |
第二节 天人思想影响下西汉文学之特色 |
一 西汉诗歌之神学化特色 |
二 西汉散文之政治化特色 |
三 西汉散文借天道言人事特色 |
四 西汉大赋之经学化特色 |
五 文学思想之哲学化特色 |
第三节 对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关系之评价 |
一 天人思想对西汉文学的积极影响 |
二 天人思想对西汉文学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魏晋公牍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魏晋公牍文的意义 |
二、古代公牍文研究回顾 |
三、公牍文释义、相关辨析与子类流变 |
四、研究范围、方法与难点 |
第一章 先泰至魏晋公牍文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公牍文的起源 |
一、诞生条件 |
一、甲骨文书阶段 |
三、先秦公文汇编:《尚书》 |
第二节 秦汉时期公牍文的确立 |
一、规范化进程的加快 |
二、权威性风格的树立 |
三、汉牍与"大汉气象" |
第三节 魏晋时期公牍文的演变 |
一、新衍门类:启、笺 |
二、程式化进程:总结与套路 |
小结 |
第二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体功用 |
第一节 诰策 |
一、魏晋诰诏与"施命敷政" |
二、魏晋策制与"封拜赦命" |
第二节 教敕 |
一、魏晋教令与"导民警训" |
二、魏晋敕戒与"诫慎劝示" |
第三节 章奏 |
一、魏晋章表与"谢贺陈请" |
二、魏晋奏议与"按劾执异" |
小结 |
第三章 魏晋公牍文的主题 |
第一节 传统主题的承继与延伸 |
一、"求贤举才":求举不息与纳才之旨 |
二、"乞身辞归":乞归古制与退隐之意 |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积累与变迁 |
一、"战乱纷争":飞檄羽书与声势之威 |
二、"政权禅让":典则繁牍与文饰之义 |
第三节 特定主题的滥觞与拓展 |
一、"弘教向佛":释情释文与崇教之志 |
二、"闺阁政声":觉醒发声与言政之识 |
小结 |
第四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风 |
第一节 吴、蜀公牍文:质朴平实 |
一、质实成因 |
二、质实表现 |
第二节 曹魏公牍文:由实趋华 |
一、趋变原因 |
二、华风表现 |
第三节 西晋公牍文:多元风采 |
一、程式之风 |
二、谐韵增华 |
三、以情纬文 |
第四节 东晋公牍文:返朴清质 |
一、返朴乏采 |
二、玄介清质 |
第五节 魏、吴疏风比较 |
一、辞藻锋芒 |
二、运笔侧重 |
小结 |
第五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从"魏檄"看魏牍鼓舞士气之用 |
一、魏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
二、"魏檄"鼓舞士气之典型篇目 |
第二节 从"吴疏"看吴牍筹谋战事之功 |
一、吴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
二、"吴疏"筹谋战事之具体表现 |
第三节 从"蜀教"看蜀牍教化育民之效 |
一、蜀牍创作背景及对功能的影响 |
二、"蜀教"文化养成之突出代表 |
第四节 从晋牍看两晋重孝风气 |
一、两晋重孝文化成因与表现 |
二、晋牍阐扬孝风的情理内蕴 |
第五节 从晋牍看两晋兴学潮流 |
一、两晋施教兴学的阶段特征 |
二、晋牍施教兴学的理念举措 |
小结 |
附论 |
一、魏晋公牍文数字夸功与宣传策略 |
二、公牍文与"口占"文化传统 |
第六章 魏晋公牍文与作者才情之关系 |
第一节 "魏氏三祖"才情养成与公文创作 |
一、曹操公文与豪迈通脱之气 |
一、曹丕公文与文雅阴郁之质 |
三、曹叡公文与守正仁恕之性 |
第二节 建安群彦地位局限与运才于牍 |
一、曹植公文与俊逸雅怨之情 |
二、"建安七子"公文与附庸心态、卓越才略 |
第三节 晋世名臣才情同异与公文创作 |
一、傅玄、张华公文与佐谏之才 |
二、陆机、潘岳公文与绮丽之才 |
三、刘琨、庾翼公文与大将之才 |
小结 |
第七章 魏晋公牍文的文学演进与价值评价 |
第一节 魏晋公文文学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文化环境:文笔交织 |
二、创作主体:识广权重 |
第二节 魏晋公文文学演进的表现形式 |
一、句式:从疏散成对到整饬求工 |
二、音韵:从初显气韵到自然和谐 |
三、辞格:从生涩施用到灵活穿插 |
第三节 魏晋公文价值评价与相关问题 |
一、关于魏晋公文的唐前文论评述:《典论·论文》、《文心雕龙》 |
二、关于魏晋公文的唐代流传辑录:《艺文类聚》、《文馆词林》 |
小结 |
结语 |
附录:北方"十六国"公牍文创作 |
一、"十六国"文化环境与创作 |
二、"十六国"公文与地域特色 |
三、"十六国"公文与民族心理 |
四、"十六国"公文的文学气息 |
附表:"十六国"公牍文系年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
(9)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相关研究情况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相关研究情况 |
二、从相字看相术 |
(一) 相字内涵的演变 |
(二) 相字与方术文化 |
(三) 相字与相术文化 |
三、相术界定 |
(一) 方术说 |
(二) 学科说 |
(三) 价值体系说 |
(四) 其它观点 |
(五) 相术的界定 |
四、相术文化界定 |
(一) 相术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二) 相术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三) 相术文化中的行为文化 |
(四) 相术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相术的演变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相术的形成 |
一、相术的最早记载 |
二、先秦两汉相术概述 |
三、先秦两汉相术的特点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的发展 |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概述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的特点 |
第三节 隋唐宋——相术的高峰 |
一、隋唐宋相术概述 |
二、隋唐宋相术的特点 |
第四节 元明清——相术由盛转衰 |
一、元明清相术概述 |
二、元明清相术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相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作用 |
第一节 相术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相术的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综论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相术文化与小说的初步结合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小说中相人的兴起 |
第三节 隋唐宋——小说中相术文化的兴盛 |
第四节 元明清——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全面渗透 |
小结 |
第四章 相术文化对小说语言的影响 |
第一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词的影响 |
一、相术文化与小说词汇 |
二、相术文化与小说语言美 |
三、相术文化与小说语言的意蕴 |
第二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修辞手法的影响 |
一、比喻修辞 |
二、夸张修辞 |
三、列锦修辞 |
四、反讽修辞 |
第三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系统的影响 |
一、相术文化促进了小说人物描写语言系统的完善 |
二、相术文化影响了小说语言的组合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一节 相术对古代小说人物外貌描写的影响 |
一、君王形象的类型化 |
二、将帅形象的类型化 |
三、美女形象的类型化 |
第二节 相术对古代小说人物言行举止的影响 |
一、古代小说中人物的言语 |
二、古代小说中人物的举止 |
三、古代小说中人物的心性 |
第三节 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相术化的文化阐释 |
一、君王相貌的文化阐释 |
二、将帅相貌的文化阐释 |
三、美女相貌的文化阐释 |
四、言行举止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六章 相术对古代小说叙事的影响 |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中相术叙事的视角 |
一、全知视角叙事 |
二、内视角叙事 |
三、全知视角叙事和内视角叙事的结合 |
第二节 相术故事的情节结构 |
一、应验型相术故事 |
二、未应验型相术故事 |
第三节 “相术叙事”的情节结构 |
一、线索型相术叙事 |
二、框架型相术叙事 |
第四节 相术叙事的内容 |
一、前程型相术叙事 |
二、婚姻型相术叙事 |
三、宗教型相术叙事 |
第五节 相术对小说中身体叙事的影响 |
一、身份与功能 |
二、身体与权力及政治 |
三、身体与情欲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西汉晚期的社会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论文的选题:西汉晚期的社会与文学的演进 |
二 研究现状概述 |
三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汉晚期的政治情况与奏疏内容风格的变化 |
第一节 西汉晚期的政治情况 |
一 宦官、外戚的专权 |
二 用灾异言说政治的兴起 |
第二节 儒生政治影响下奏疏内容的变化 |
一 西汉晚期的灾异类奏疏及其特点 |
二 儒生政治影响下的奏疏 |
第三节 西汉晚期奏疏的风格特征 |
一 厚重典雅 |
二 情感真挚 |
三 注重细节 |
四 语气纡徐平缓 |
第二章 西汉晚期的社会与辞赋内容的新变 |
第一节 皇室活动与大赋的祭祀、校猎描写 |
一 频繁的皇室活动 |
二 奢华的上层生活 |
三 皇室活动频繁背景下辞赋中的祭祀、校猎描写 |
第二节 农民生活的困苦与辞赋中对农民的关注 |
一 西汉晚期的农民生活 |
二 辞赋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
第三章 西汉晚期辞赋抒情方式的演进 |
第一节 西汉晚期抒情方式的演进之一:叙事抒情 |
一 叙事抒情在西汉晚期以前的演进 |
二 西汉晚期辞赋中的叙事以抒情 |
第二节 西汉晚期抒情方式的演进之二:借景抒情 |
一 借景抒情手法的曲折发展 |
二 西汉晚期借景抒情手法的回归和发展 |
第三节 抒情方式的演进之三:述史抒情 |
一 西汉晚期辞赋中的述史抒情描写 |
二 述史抒情辞赋描写的特征 |
第四章 尚理重文思潮与西汉晚期文学创作 |
第一节 尚理思想与西汉晚期文学结构上的演进 |
一 西汉晚期文士尚理思想的加强 |
二 西汉晚期文学结构上的演进 |
第二节 重文思想与西汉晚期文学形式上的演进 |
一 社会对文辞的重视 |
二 西汉晚期文学骈俪化趋势的增强 |
第五章 文化学术的繁荣与文学创作的演进 |
第一节 文化学术发展的环境与政策 |
一 对外战争的结束 |
二 帝王的倡导 |
三 西汉晚期帝王的宽仁 |
四 官僚阶层的向学 |
五 士人待遇的改善 |
六 较浓的艺术氛围 |
第二节 经学的新变及博通学风的初步形成 |
一 经学的繁荣及其新变 |
二 士人的切磋交流与博通学风及文士气质的形成 |
第三节 博通学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 引用事类的增多 |
二 引用趋向深入、细致 |
三 用典趋向含蓄 |
四 提炼、化用经典字句 |
第六章 儒家思想与西汉晚期文论 |
第一节 西汉晚期文学思想的宗经倾向 |
一 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成熟 |
二 文章要依经立义 |
第二节 由宗经引发的尚学、尚深、尚用的文学思想 |
一 尚学 |
二 尚深 |
三 尚用 |
第三节 尚辞、尚情的文学思想 |
一 尚辞 |
二 尚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 基本古籍 |
二 今人着述 |
三 期刊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赵昭老人印象(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奏议研究[D]. 韩团结.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D]. 李智梅.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钟伯敬先生批评汉书》研究[D]. 邢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闲中咏古咏史》校注[D]. 郭文瑞.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4)
- [5]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D]. 董舒心. 山东大学, 2018(02)
- [6]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D]. 赵婧旸. 厦门大学, 2018(12)
- [7]天人思想与西汉文学[D]. 段永升.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8]魏晋公牍文研究[D]. 仲秋融. 浙江大学, 2015(07)
- [9]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D]. 金业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10]西汉晚期的社会与文学研究[D]. 袁亚铮.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