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国家对水库建设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贝,王霄,刘哲希[1](2021)在《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冲突——基于水电站项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相关项目在当地的影响也受到海内外学者、智库与媒体高度关注。在对项目各领域影响的评估中,关于中国海外基建项目与当地冲突的讨论尚不充分,并缺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具体检验。作者创建了带有地理坐标信息的全球37个国家共106个中国海外水电站项目的新数据集,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多层线性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在微观地理网格层面对2004—2019年中国海外水电站项目与当地冲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于部分西方智库和媒体传达的"中国海外水电站导致当地冲突增加"这一观点,中国海外水电站整体上对所在地冲突的发生起到了缓和作用。这一影响的具体机制与水电站项目带来的当地经济发展有关:随着水电站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民众发起冲突的机会成本与政府治理能力均有提升,经济不平等引发的不满情绪有所缓和,导致当地冲突事件减少。同时,所在国族群和政体等国内因素会弱化水电站项目对当地冲突的缓和作用,因此需要注意防范相关政治风险。
张瑞田[2](2021)在《杨镰的新疆叙事》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4月1日,我在长沙得知:3月31日,杨镰在新疆昌吉因车祸逝世,享年六十九岁。杨镰遇难,是一条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我心头漂浮。一段时间里,总觉得蹊跷,总觉得杨镰还在。有时,我站在地图前,寻找杨镰遭遇车祸的地点,想象着我们一同前往新疆探险的经历。新疆,是杨镰的情结,在十八年的时间跨度里,我们展望新疆,我们前往新疆,
黄健,张记坤,高新萍[3](2021)在《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绿色生态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挥工业资源优势,基于"两山"理论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增值工程的意义和挑战,并以T抽水蓄能电站为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的系统规划,挖掘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多元、生态、低碳发展。
陈善佳,郑琪,戴国涛,蔡赵,黄文涛,李钊宝,朱奕鑫[4](2021)在《珊溪水库库区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珊溪水库库区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分析总结前期遇到的问题,在数据深入挖掘、三维实景展示、智慧化管理上展开思考,为后续库区综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思路和框架,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珊溪水库水源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啸,张新文,戴芬园[5](2021)在《农村水利治理:历史沿革、三维结构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关系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国家安全。我国农村水利治理结构大致经历了建国至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动员+基层运作"、农村税费时期的"国家退出+基层统筹"以及税费改革至今的"市场介入+项目供给"的变迁历程。在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我国农村水利治理变迁主要受到宏观历史情境、治理能力与城乡分立政策以及行为主体博弈互动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农村水利治理的变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与渐进转型的特征,存在着关键节点并呈现出断裂平衡的状况。当前,我国农村水利治理结构应打破新的"历史否决点",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治理结构的再创新。
刘滨[6](2021)在《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文中研究表明
杨研,李发鹏,常远,王建平[7](2021)在《对美国“拆坝运动”的再认识与再思考》文中提出近年来,"拆坝"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多方参与的激烈争论且持续至今。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坝生态影响的关注。文章回望和分析了美国"拆坝运动"的历程、拆坝原因、拆坝评估决策,提出了相关启示,具有现实的参考借鉴意义。
汪宁宁[8](2021)在《从“山上运河”到“圆梦工程”:引洮工程的传播话语空间及其社会记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仲林[9](2021)在《广河康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生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建档立卡户实施的搬迁政策,是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来的扶贫模式,让长期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饮水困难、交通不便、上学难、基础设施差、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山区农民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居住,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搬迁移民的生计方式也随之改变。本文以广河康家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对康家村搬迁移民的生计方式变迁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搬迁前后的对比分析得出移民搬迁的原因,影响移民搬迁的因素是什么,搬迁后移民的生计方式、社会关系、消费方式、思想观念等有何变化,是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搬迁后还存在哪些问题,同时给出理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田野点概况,对搬迁对象、搬迁范围及搬迁距离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介绍了康家村的基本情况,同时分析了移民搬迁的原因。第二章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收入、消费结构等方面反映了移民搬迁前的生计方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搬迁后移民的生计方式变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第四章通过移民搬迁前后的对比分析,描述了搬迁后移民对于现状的满意程度,搬迁给移民带来的负担及搬迁后的思想变化。第五章介绍了影响移民生计变迁的因素,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康家村的实际情况,对于康家村移民面临的困境通过笔者的一些观点给予合理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对康家村移民的生计变迁研究,更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后续扶持措施,移民生计可持续有所保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强[10](2021)在《河、湖、田、林长制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与绩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一些国家对水库建设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些国家对水库建设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冲突——基于水电站项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论 |
二 既有研究回顾 |
三 中国海外水电站项目对当地冲突的影响机制 |
(一)经济发展机制 |
(二)利益分配不均机制 |
四 研究设计 |
(一)分析单元与双重差分法 |
(二)模型介绍 |
(三)数据与变量选择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3.控制变量 |
五 实证结果 |
(一)假设检验 |
(二)机制检验 |
1.中国海外水电站与当地经济发展机制 |
2.中国海外水电站与利益分配不均机制 |
(三)稳健性检验 |
1.双重差分法识别条件 |
2.安慰剂检验 |
3.反向因果检验 |
六 结论 |
(2)杨镰的新疆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人文学者 |
在新疆的“北京人” |
在北京的“新疆人” |
环游塔里木 |
文明为何湮灭 |
沿着探险家的足迹 |
“新疆绿洲”的忧思 |
(3)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两山”理论 |
2 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增值工程的意义 |
2.1 是贯彻“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
2.2 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2.3 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
2.4 是现代工业创新发展业态的生动实践 |
3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开发情况 |
3.1 开发现状 |
3.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对增值价值认识不足 |
3.2.2 对抽水蓄能电站资源认识不足 |
3.2.3 对开发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的系统规划不足 |
4 T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系统规划 |
4.1 T电站增值工程系统规划内容 |
4.2 开发原则 |
4.3 规划重点 |
4.3.1 建设绿色生态型电站 |
4.3.2 建设文化科普型电站 |
4.3.3 建设数字教学型电站 |
4.3.4 建设康养融合型电站 |
5 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
5.1 现代化要素配置 |
5.2 品牌化营销 |
5.3 管理体系建设 |
5.4 专业化资源整合 |
5.5 财力保障 |
6 结语 |
(4)珊溪水库库区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水库管理数字化转型进展 |
3 珊溪水库库区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索 |
3.1 优化制度为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
3.1.1 安全管理制度 |
3.1.2 平台及设备使用规范 |
3.1.3 指挥中心管理制度 |
3.2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加强涉水涉库数据的深度挖掘及利用 |
3.3 探索构建数字化的三维实景展示平台 |
3.4 增加智慧化管理手段 |
(1)利用平台开展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化交办督办。 |
(2)利用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升执法管理水平和执法资源使用效率。 |
(3)利用平台规范人、车、船管理。 |
(4)利用平台进行在线培训和学习。 |
3.5 完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
3.5.1 监控探头升级与更新 |
3.5.2 库区管理感知手段创新 |
3.5.3 水质监测体系建设 |
3.5.4 平台升级实现多平台互动 |
4 结 语 |
(7)对美国“拆坝运动”的再认识与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拆坝历程回顾 |
1.1 历 程 |
1.2 特 点 |
2 拆坝原因及典型案例分析 |
2.1 总体分析 |
2.2 原因及案例分析 |
2.2.1 生态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安全因素 |
2.2.4 重建违建因素 |
3 拆坝评估决策 |
3.1 政策框架 |
3.2 评估决策主体 |
3.3 评估决策的主要内容 |
4 再认识与再思考 |
4.1 美国“拆坝运动”实质上反映的是水利工程生命周期规律,不宜做过度解读 |
4.2 长期拆坝实践催生了较为完备的水坝管理政策制度,但仍存在水坝管理薄弱、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 |
4.3 生态考量在水坝建设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 |
4.4 美国大坝安全管理相关经验可为我国水利工程强监管提供参考借鉴 |
(9)广河康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生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
一、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
(一)易地搬迁移民的研究综述 |
(二)对生态移民的研究综述 |
(三)甘肃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及广河的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
(一)对生计变迁的研究 |
(二)关于文化变迁的研究 |
(三)对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迁出地 |
一、生态环境 |
二、搬迁对象 |
三、搬迁距离 |
四、搬迁范围 |
第二节 迁入地康家村 |
一、康家村的地理位置 |
二、康家村的民族构成及人口 |
三、对移民的安置模式 |
四、移民的入住情况 |
第二章 搬迁前康家村移民传统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种植+打工”的生产模式 |
二、农畜结合的生产模式 |
三、粗放型的农业生产 |
四、典型的靠天吃饭 |
第二节 传统的生活方式 |
一、居住条件差 |
二、传统的风俗习惯 |
三、交通、医疗、教育条件差 |
第三节 经济收入及消费结构 |
一、经济收入来源 |
(一)农业收入 |
(二)畜牧业收入 |
(三)打工收入 |
二、消费结构 |
(一)生活消费 |
(二)节日消费 |
(三)教育消费 |
第三章 搬迁后康家村居民的生计方式的变迁 |
第一节 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产业模式转变 |
二、以打工为主、农牧业生产为辅 |
三、就业机会多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一、居住环境的变化 |
二、消费方式的转变 |
三、休闲娱乐多 |
四、基础设施健全 |
第三节 搬迁后康家村居民的社会适应 |
一、居住环境的适应 |
二、社会关系的适应 |
三、自我心理的适应 |
第四节 移民搬迁原因 |
一、政府搬迁政策的支持 |
二、贫困是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
三、迁出地的基础条件差 |
四、移民自愿搬迁 |
第四章 康家村居民搬迁前后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搬迁后对现状的满意程度 |
一、对新的生活环境的满意度 |
二、对新的生产方式的满意度 |
三、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
第二节 搬迁后康家村居民的乡愁 |
一、传统的劳动工具别无用处 |
二、原有的生活用品成废弃物 |
三、需重新购置家用设备 |
第三节 搬迁后康家村居民的思想变化 |
一、对国家政策的不了解 |
二、等、靠、要的习惯依然存在 |
三、缺乏提高生计能力的积极性 |
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 |
第四节 影响康家村居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因素 |
一、国家政策的影响 |
二、搬迁后失去可耕种的土地 |
三、传统生计方式的约束 |
四、新的生活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康家村居民生计方式变迁后的困境及再思考 |
第一节 困境 |
一、移民社会关系问题 |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
三、移民对故居家乡的怀念 |
四、心理上自我归属感的缺失 |
五、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再思考 |
一、发挥民族地区优势,改善移民人际关系 |
二、强化培训,倡导移民自力更生 |
三、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生活水平 |
四、完善社区治理制度,培养移民法制意识 |
五、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完整“产业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康家村移民的生计变迁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一些国家对水库建设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冲突——基于水电站项目的实证分析[J]. 黄贝,王霄,刘哲希.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11)
- [2]杨镰的新疆叙事[J]. 张瑞田. 绿洲, 2021(06)
- [3]抽水蓄能电站增值工程规划研究[J]. 黄健,张记坤,高新萍.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5)
- [4]珊溪水库库区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思考[J]. 陈善佳,郑琪,戴国涛,蔡赵,黄文涛,李钊宝,朱奕鑫. 浙江水利科技, 2021(05)
- [5]农村水利治理:历史沿革、三维结构与路径选择[J]. 高啸,张新文,戴芬园. 农村经济, 2021(09)
- [6]约束性放权:地方政府剩余权激励与问责调适[D]. 刘滨. 吉林大学, 2021
- [7]对美国“拆坝运动”的再认识与再思考[J]. 杨研,李发鹏,常远,王建平. 水利发展研究, 2021(08)
- [8]从“山上运河”到“圆梦工程”:引洮工程的传播话语空间及其社会记忆研究[D]. 汪宁宁. 兰州大学, 2021
- [9]广河康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生计变迁研究[D]. 马仲林.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10]河、湖、田、林长制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与绩效[D]. 李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