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关莹[1](2021)在《论昆曲艺术对白先勇文学写作的影响》文中认为痴迷于昆曲之美的白先勇,其自身的文学写作受到昆曲滋养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长期专注于昆曲的研究与推广。论文聚焦昆曲与白先勇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认为白先勇对昆曲文化的痴迷与他的文学创作是相互影响的,昆曲影响了他的审美追求和文学理想。论文主要内容共三章,分别从昆曲与白先勇的文学情缘、文学写作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章主要讨论白先勇复杂曲折的成长经历和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对他昆曲文化体验的影响。第二章具体阐释昆曲艺术渗透到白先勇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后,赋予文学作品的多重精神意蕴和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昆曲在不同文体中的呈现状态,探究白先勇写作心态及其昆曲复兴思路的变化。第三章讨论昆曲对白先勇文学理想的内在影响和时代意义,认为昆曲在白先勇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内化为作家文化乡愁的重要载体,发起新时期的“文艺复兴”是他重塑国族文化家园的有效途径。论文对白先勇笔下文学与昆曲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传统文化对作家的精神熏陶,以及作家通过现代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这种良性互动关系不仅让作家作品呈现个性化特征,也开拓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梁琚雯[4](2020)在《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文中提出大陆迁台作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历史记忆见证了两岸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亲历感受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悲苦与欢乐,堪称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对抗战本质、苦难境遇和流离经验的历史反思与文学超越态度,对于个体生命意义、集体身份认同和民族精神的确认,突破了传统历史叙述的线性思维,彰显出记忆诉说的丰富建构性。其文学实践也为推动两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纵向演进来看,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大体经历了由“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的过程。论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对其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题的研究意义、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新世纪“回忆录书写热”的现状探析,并对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文化记忆”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一部分:“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体验因主体身份际遇的变迁有着离散境遇下对身份困境的独特感受,家国体验中复杂的历史内涵以及在现实境遇中对大陆和台湾的双重乡愁辩证。抗战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记忆,需由媒介来承载参与,而回忆录以其“记忆交织的文体形式”、“历史回溯的文体风格”、“记忆真实的文体追求”的文体特性作为承载记忆的最佳文体,成为了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经由回忆录的媒介作用,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记忆参与、见证了20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历史。第二部分:“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正是基于作家的后见之明,审视这段“民族抗战史”到底给中华民族、集体以及个人带来了什么?他们反思民族苦难创伤、集体身份困境以及个体命运走向。在其记忆反思的背后,海峡两岸特殊的历史境遇、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为其重塑抗战记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第三部分:“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在其抗战记忆的文学超越中,他们辩证了抗战之于个体、集体以及民族所产生的不同的符号隐喻。其抗战记忆不仅是苦难和流离岁月的生命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象征。因此,在其抗战记忆的隐喻背后,有着强烈的心理诉求。他们的抗战记忆具有实现文化建构的目的,即辩证自我身份定位、寻求国族认同的文化归属,建构这一代人的身份话语,为历史留下可供回忆的生命印记。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归纳文学史意义及局限之处。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美貌[6](2019)在《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曼婷[7](2019)在《余光中旅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人余光中(1928-2017)曾多次去过美国,但有三次较长时间的旅美经历。第一次于1958至1959年,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研究英美诗歌与现代艺术;第二次于1964年至1966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讲学;第三次于1969年至1971年,应美国教育部之邀,于科罗拉多州教育厅担任外国课程顾问及寺钟学院客座教授。三次旅美,诗人共创作了56首诗歌,集结为诗集《万圣节》(31首,1960年)、《敲打乐》(19首,1969年)、《白玉苦瓜》(前6首,1974年)。相对于台北时期、香港时期、高雄时期的诗歌创作,美国时期是诗人旁采域外文化、融汇中西精华的重要时期,也是促成其精神体认和诗歌风格嬗变的重要转型阶段。第一次旅美,余光中受到异质文化语境的冲击,遭遇了“异乡人”的精神困境,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深入接触促成了诗人本时期诗歌语言的试验;第二次旅美,美国当下的文化思潮、余光中的行旅轨迹对其诗歌风格的转变造成影响;第三次旅美,余光中对美国摇滚乐与大众传播的观照,让其诗歌逐渐走向成熟与圆融。本论文聚焦诗人三次旅美期间的诗歌书写,分阶段考察并分析其诗歌内部演变与诗人精神体认、诗歌外部影响之间的关系,多维度地观照余光中诗歌风格嬗变的原因,探究旅美诗歌在余光中诗歌创作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意义。
王言[8](2019)在《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20-30年代有美国“寻根”潮流,50-60年代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60-70年代有台湾“失根一代”写作,80年代中后期有大陆寻根文学潮流,可见,“根”的重要意义始终贯穿于整个20世纪国内外文学中,“寻根”也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学主题。作为台湾“寻根”小说代表作家的白先勇,其创作中的“寻根”意识受到了世界文学“寻根”主题的影响,是联系台湾与大陆“寻根”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枢纽,也是分析台湾“寻根”文学中所秉承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切口。本论文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梳理台湾文学与国外文学“寻根”意识的联系。美国“寻根”潮流因历史破碎、文化撕裂导致的民族身份危机和产生的迫切自我认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民族性”的书写概念和以本土化身份进入世界文化的合理融入感,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程中的殖民因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唤、对民族自尊心的重建,均呈现出与台湾“寻根”小说类似的背景、目标、内涵,是台湾“寻根”小说诞生的外部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根”的失落,即“寻根”的内在原因。“失根一代”面临着“大陆来台”或“由台去美”的地理困境,离开本土后回国无望、归乡不能、融入无门的精神绝境,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异质社会面前式微的文化窘境,因此迫切需要寻求精神支撑。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根”的找寻,即所寻之“根”的内涵。一是寻“身份”之根,即对能证明个体“我是谁”的“身份”的确证;二是寻“文化”之根,即深蕴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文化之魂;三是寻“文学”之根,即在现代技法的取用之余对传统主题、意境的回归;四是寻“生命”之根,即寻找人物的理想化生命姿态。“生命寻根”也是白先勇“寻根”意识直接区别于其他台湾、大陆“寻根”文学作家的特殊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根”的回归,即归向作为其身体故土的“母体大陆”和作为其精神原乡的“文化大陆”,以及作家在“归根”的游移后,将“旧根”的颠覆和“新根”的重塑作为对“寻”与“归”复杂悖论的解答:在离散中反离散,在寻根中破除寻根,强调一种在地和融入。第五部分主要归纳总结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寻根”小说“失根—寻根—归根—生根”路径的发展过程与积极意义。其根源于母体文化场域的孕育,并最终作用于对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
胡星灿[9](2019)在《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身份也由中国侨民变成马来公民,这一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华文学的归属问题趋于吊诡:从文学的渊源、传承来看,马华文学深受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将之视为中国文学在南洋地区的延展并无不妥;然而,从现代国家的建制、要求而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马华文学,被纳入马来西亚文学版图也是情理中事。所以,在文学传统和政治的差异化标准之下,马华文学的归属渐趋吊诡,并始终未有清晰定论。不仅如此,在新兴国家论述中,马来西亚为打造国族主义,还将非马来文化都排除在国家文化体系之外,而对待用华语书写、传递华人文化的马华文学更是加以约束、宰制。至此,无论是马华作家还是马华文学,都面临着“有国无籍”的尴尬。当然,面对困境,马华作家也尝试着调整创作,并借晚近兴起的全球化浪潮,跳出家国、民族的阈限,书写具有普世性、泛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批作品究竟能否克服此前困境还很难说。可见,在不同语境里,马华文学将面临各种困境。面对困境,马华作家具有针对性地不断调试创作,建构相对坚实的文学主体,以期攻艰克难。这种策略性质的主体性建构历程证明了马华文学主体性绝非铁板一块,它注定要踏上不断建构,又不断延异的未竟之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动态的马华文学主体性入手,探讨在不同困境中,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嬗变。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引入“冲击—回应”视域,将“困境”和“主体性建构”作为互相参照的依据,确保本文能够准确还原主体性建构的思路。对此,本文将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论述:第一,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马华文学是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影响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无法摆脱该系统的影响。然而,随着马华文学在地化趋势愈演愈烈,马华作家对走出该系统影响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因此,面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干预,马华作家建构了一种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并非被强力塑造,而是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互动拉扯中渐渐地被发现、被营建,因此它的出现是马华作家应对影响的权宜之计,天然就存在限度和不足。第二,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由于建国后的马来执政精英旨在打造一个马来化的“国家文化”体系,因此,马华文学长期被国家层面的霸权话语遮蔽、排除。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文化特征,马华文学不得不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来抵抗文化霸权,由此,马华文学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随之被建构起来。该主体性重在挖掘马来华人/马华文学不同于官方话语的隐蔽语本,以表演式的书写挑衅“国家文化”体系的威权。第三,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文学生产不再是此时此地的行为,因为马华作家也顺时顺势地建构了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仅灵活利用华语语系文学的优势,广泛地向域外华语文学借贷创作资本,以补充马华文学场的资源匮乏;它还想象了一个具有人类普遍主义精神的“文学共同体”,以此超越本土,走出主体困境。经过以上三方面内容的讨论之后,本文在结语部分将总结性地指出三种马华文学主体性并非各自独立、毫无瓜葛,而是相互对话、彼此应和。而“二元思维”是连结三种主体性对话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三种主体性都是在“二元思维”的左右、牵制、驱动下完成建构历程的,因此,这种建构方式容易存在审美盲点,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更易走入板结化的趋势。
王丹丹[10](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二、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论昆曲艺术对白先勇文学写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昆曲与白先勇的文学情缘 |
第一节 昆曲历经沧桑的曲折命运 |
第二节 个体人生经历的昆曲情缘 |
第三节 双重文化影响的昆曲回望 |
第二章 昆曲与白先勇的文学写作 |
第一节 昆曲对小说写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昆曲对散文写作的影响 |
第三节 昆曲对剧本编写的影响 |
第三章 昆曲与白先勇的文学理想 |
第一节 沿着昆曲回归精神家园 |
第二节 沿着昆曲走向“文艺复兴” |
第三节 特殊文学理想的时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以“抗战记忆”切入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 |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 |
1.大陆迁台作家的身份界定 |
2.回忆录的“文史”特征及与传记、口述史的关系界定 |
3.大陆迁台作家的“回忆录书写热”现象探析 |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四)论题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
一、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 |
1.离散语境中的苦难体验 |
2.现实处境中的怀乡体验 |
3.命运变迁中的家国体验 |
(二)回忆录: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 |
1.记忆交织:回忆录的文体形式 |
2.历史回溯:回忆录的文体风格 |
3.记忆真实:回忆录的文体追求 |
二、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 |
1.对战争所造成的苦难与创伤的审视 |
2.对抗战导致的集体身份困境的反思 |
3.对政治影响下个体命运走向的选择 |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抗战记忆的成因探究 |
1.历史追溯:海峡两岸独特的历史境遇 |
2.文化心理: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 |
3.时代环境: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 |
三、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 |
1.“弦歌不辍”:民族精神与中国形象彰显 |
2.“文化中国·地理台湾”:集体身份认同 |
3.“烽火文心”:作家心路变迁与生命见证 |
(二)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背后的建构诉求 |
1.边缘处境中的身份话语建构 |
2.身份困境中的国族认同建构 |
3.人道视域中的生命意义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大陆迁台作家生平简介(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
(二)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出版情况汇总表(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
(三)大陆迁台作家总体分布图 |
致谢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余光中旅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之固体化”——第一次旅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异乡人”的精神困境 |
第二节 现代绘画的熏陶与启发 |
第三节 边缘视角下的意象更新 |
第二章 “轮转美国”——第二次旅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文化广度:行旅轨迹与山水哲思 |
第二节 精神向度:反叛精神与忧患意识 |
第三节 诗歌维度:节奏与诗 |
第三章 “江湖上”——第三次旅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模仿与酝酿:摇滚乐的影响 |
第二节 成熟与超越:民谣体诗歌创作 |
第三节 大众传播下的诗歌写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梳理 |
1.2 世界文学与台湾文学中的“寻根”主题 |
1.3 台湾“寻根”小说与台湾原乡小说、台湾流散文学 |
1.4 白先勇与第三代台湾“寻根”小说 |
2 “根”的失落 |
2.1 地理困境:从“遗民”到“移民” |
2.2 精神绝境:从“移民”到“遗民” |
2.3 文化窘境 |
3 “根”的找寻 |
3.1 寻“身份”之根 |
3.2 寻“文化”之根 |
3.3 寻“文学”之根 |
3.4 寻“生命”之根 |
4 “根”的回归 |
4.1 身体故土:母体“大陆” |
4.2 精神原乡:文化“大陆” |
4.3 “归根”的游移与“新根”的重塑 |
5 失根·寻根·归根·生根:旧我的蝉蜕 |
5.1 母体文化场域的孕育 |
5.2 文学生存空间的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9)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主题 |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3 研究现状的回顾 |
1.3.1 以“本土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2 以“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3.3 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
1.3.4 以“文学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
第2章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的隐身与显现 |
2.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隐身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2.1.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影响了“马华文学系统”的建立 |
2.1.2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限制了马华文学的创作思路 |
2.1.3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使马华文学的归化之路愈益艰难 |
2.2 再造中国:论马华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加工与改造 |
2.2.1 再造华文:从“去政治”角度思考 |
2.2.2 再造文化:从“马华特质”层面思考 |
2.2.3 再造技术:以“现代主义”角度思考 |
2.2.4 小结 |
2.3 本土的崛起:辨析马华文学“本土意识”的限度问题 |
2.3.1 作为盾牌的本土意识 |
2.3.2 作为商品/招牌的本土意识 |
2.3.3 作为政治规范的本土意识 |
2.3.4 小结 |
2.4 本章结语 |
第3章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论述中的离心与抵抗 |
3.1 “国家文化”论述中离心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3.1.1 附会马华文学的政治意涵 |
3.1.2 限制马华文学的创作题材 |
3.1.3 马华文学抵抗主体与抵抗策略的成型 |
3.2 马华文学的隐蔽语本:以马共书写中的“身体”为例 |
3.2.1 身体与展览的互文 |
3.2.2 身体与解构思维的结合 |
3.2.3 小结 |
3.3 华文学的抵抗式表演:以同志书写的“敢曝”为例 |
3.3.1 马华同志书写的身体表演与敢曝 |
3.3.2 马华同志书写的语言游戏与高级敢曝 |
3.3.3 小结 |
3.4 本章结语 |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与“借势” |
4.1 “全球化”语境中弱势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4.1.1 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马华文学 |
4.1.2 “离境”背景中嬗变的马华文学属性 |
4.1.3 全球语境下吊诡的马华作者身份认同 |
4.2 弱势华语语系文学的跨国主义:以“在台马华文学”为例 |
4.2.1 共谋:处理中国性问题 |
4.2.2 共识:反思在地化问题 |
4.2.3 同构:透视文学的国籍问题 |
4.2.4 小结 |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一个文学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 |
4.3.1 马华文学场域里“文学共同体”的表述与呈现 |
4.3.2 读者的共同体 |
4.3.3 命运的共同体 |
4.3.4 文化翻译与共同体想象 |
4.3.5 小结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结语:反思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与“二元思维” |
5.1 马华文学与先验的“二元思维” |
5.2 “二元思维”下的审美盲点 |
5.3 “超越二元思维”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昆曲艺术对白先勇文学写作的影响[D]. 关莹. 兰州大学, 2021(02)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D]. 梁琚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D]. 林美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7]余光中旅美诗歌研究[D]. 高曼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从失根到生根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D]. 王言.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D]. 胡星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