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无尽的源头 如何在Flash中制作延长的直线(论文文献综述)
满君[1](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王思特[2](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张艺[3](2020)在《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要阐释的中心内容是“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整合性也就是指设计的一体化。整合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多元共生的有机秩序,使设计的各个层面具有多样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并最终形成多元、弹性、动态的建筑整体。当今城市发展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质,建筑设计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传统建筑设计中割裂各设计层面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了。虽然我国于20世纪末已经提出关于建筑、景观、规划一体化的观点,但是从目前建成的大多数项目中发现,关于建筑室内外整合性设计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上述情况,以建筑室内外形态整合性为研究目标,围绕城市、景观、形态、空间、陈设等层面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本文从专业的角度,在整理、对比、总结国内外关于整合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建筑、景观整合性设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引入大量建筑师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由此证实了在建筑设计中,室内外形态整合性思维的真实存在性。随后通过总结五种不同的整合设计手法来进一步探索在设计中如何建立系统的、科学性的建构逻辑。最终通过实验性设计来检验整合性设计思想下建筑项目的实效性。在通篇论文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终得出室内外形态整合性设计是形成一体化空间的有效途径,提出方法理论研究的后续性和美好期望。对我国目前发展的建筑设计能提供一些借鉴价值和参考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周娟娟[4](2020)在《《建筑十书》的室内设计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西方建筑理论研究之源,《建筑十书》为建筑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依托,从室内设计的诸范畴——空间形态、物理环境、装修及装饰艺术以及设计价值体系方面展开研究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筑十书》中涵盖的室内设计思想。通过对《十书》以及相关研究着述的解读与深入研究,分析书中设计实例与现存的建筑遗址,归纳维特鲁威提出的设计方法与思维方式,分析维特鲁威的设计思想对于室内设计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到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处理工艺,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人民的生活居住的最基本问题,为他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设计方法对帝国后期的设计实践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叉领域的室内设计,既要不断发展学科的自主性,又要不断拓展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发展开放包容的知识体系。《十书》中关于室内设计的讨论涉及了现代意义上室内设计专业领域的基本范畴,形成的设计思想奠定了室内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为设计活动确立的包含“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与“秩序、布置、匀称、均衡、得体和配给”六要素的设计价值体系内在的蕴涵了解决室内设计基本问题的答案。尽管维特鲁威在《十书》中提供的设计方法在解决现代设计问题时已略显过时,面对已经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对于维特鲁威的借鉴要突破他解决问题时制定的具体步骤与方法,需要根据设计实践的现实情况作出积极的创新与灵活的运用。维特鲁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仍旧体现了他的设计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邓强[5](2019)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文中认为三维动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与相关应用领域进行融合,产生了新的媒介形式与艺术类别。三维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结合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本论文围绕20世纪末兴起的三维动画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动画的定义、特征、应用领域及其与造型艺术、电影艺术、传统动画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资料梳理,重点分析了三维动画的技术基础与艺术形式、社会功能与文化形态、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三维动画的维度构成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对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技术与艺术、认知与体验、经济与文化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对三维动画自1972年萌芽至今各个阶段的技术发展、艺术形式、创作流程、代表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通过数据分析法及归纳总结法,以互联网权威数据中心对于全球范围内自1995年至2018年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的数量及票房情况、三维动画出现后历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及获奖情况、中国三维动画创作及生产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从创作时间、创作国家、作品题材、艺术风格、创作特征等进行多角度的比对分析,论证三维动画现阶段的经济、文化与形式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特征。结合创作实践经验,对于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创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强调维度概念在技术、技巧、艺术表现中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联系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个人观点。笔者力求通过本文进行三维动画的创作实践技巧总结及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为三维动画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创作理念和研究思路。
李菲[6](2019)在《画格“事件” ——动画的物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画以画格为基点,通过逐层与逐格的制作形式构成了一套类似于语言学结构的话语体系。在这个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并且以能指的物质特性为基础的符号性体系中,动画的符号-叙事与实景电影以其为建构自身意义的表征系统,成为社会文化层面上的美学再阐述方式。然而,从外在性上来说,这种来自文化表征的方式是无法穷尽动画自身媒介的物质性的,即动画通过画格的秩序排列不仅能够传达和意指叙事层面上“所发生的事”,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在一个有着深度和广度的物质性的维度中。言说和叙事是从这个物质反应流中的一种效果而非全部,我们无法在单一的可见性的体制下穷尽它的可能性,这正是动画自身具有的潜在(virtualite)状态。动画是一种“手绘哲学”,是在人的综合意志统摄下,用非自动机械的方法去结构形象的意愿和能力。人在与动画媒介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了生产指令的发出者,尽管媒介客体带有了人的主观烙印,但“却无法穷尽客体的诸多种类与存在模式”,而“物质性”的意义正在于“存在与思想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因此,“人”在具有自主性的动画语言学结构的生产场域中,实际上是一种生产策略。本文通过对三种生产策略的构型,从“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角度出发,去分析和研究在每一种动画生产策略中,由物质性的关系所产生的症候性,并说明其诱因正是由于动画媒介的物质性所“不自觉地”引发的。本文以观看和生产这对互为关照的关系作为动画物质性研究的切入点,围绕着动画形式与观看之间的演化路径、本体特征与理论构型、生产策略与媒介性的关系,以及动画媒介的症候性在不同的生产机制中的体现等方面展开论述。
孙睿[7](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姜俊[8](2019)在《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文中提出本文着重讨论了发生在德国一个中型古城明斯特的雕塑项目展,并介绍了它作为一个公共雕塑节从1977年到今天的发展历史。首先通过对于1977年第一届和2017年第五届雕塑项目展的切片比较来勾勒一张欧洲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社会的变迁图,并在70年代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转型中重新定位公共艺术和公共雕塑展的形式变迁,以及艺术在社会中职能的转变。本文在分析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成因时,希望将其追溯到更早在欧洲60年代发生的左派政治-美学革命,按照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讨论,审美的革命必定伴随着政治的革命,而政治的革命同样推动对于感性的重新分配,那么当我们在讨论西方当代艺术的变革时:60年代开始了艺术客体向艺术项目的变迁,主客体对立的观看向主客体交融的场域感知变革;我们也不能忘记,60年代的欧洲、德国在政治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即一种对于公民政治参与性的述求,而这场从下至上的政治革命在1986年后推动了 70年代从上至下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即我们所熟知的欧洲民主化进程。这从革命到改革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艺术革命之中:60年代反体制的艺术革命和美学批判在70年代却触发了美术馆和博物馆从内部展开的体制改革。艺术机构通过自我开放反而将“反叛”的前卫艺术纳入它的系统之下,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招安”。70年代在德国的民主化改革中,公共艺术和文化在这个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精英主义转变为大众服务,从而也实现了其自身的社会职能的重新定位。197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的特征在于作品的特定场域性,也就是在地性和项目化。这两个特征我们也将在从6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结构转型中看到。法国社会学家博尔坦斯基将这一转型定义为,从控管福利型向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转型、从科层制结构向项目制结构的范式转换。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体制转变,批量生产变成了差异生产,大众消费变成了小众消费。劳动的组织随之发生变化,科层制变成了更为灵活和扁平的项目制,以适应琢磨不透、变动不居的消费市场。在同一时期艺术上也发生的激烈的变革:自律型艺术客体的创作在同一时期转变为更关涉特定场域的艺术项目,从对普世性主题的选择转于个体性和在地性主题的艺术创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艺术的范式转换同样配合着政治和经济的结构转向:普世主义的大众化生产转向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小众生产。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左派运动推动了70年代的民主化进程,人们能更多地加入到政治决策之中,更平等的参与到文化和艺术活动之中。这种对个性的解放和对特殊性的尊重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等级制度,导致了多元主义消费市场的繁荣,也导向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享乐主义——德国社会学家舒尔茨所谓“体验社会”的形成。拥有创造力和跨界协作的项目制正是使得现代主义单一的艺术展逐渐走向集政治、经济、文化多任务的混合项目——艺术展览变成了艺术的嘉年华,它一方面展现了多元主义的特性、另一方面打开了个体享乐主义的时代。娱乐成为了今天的王道,公共艺术和雕塑节开始遍地开花,和都市更新,旅游重塑、地产增值、大众文化娱乐消费等结合起来。这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明斯特公众从1977年对于雕塑项目展保守和抵制的态度为何在40年后逐渐转变为开放的欢庆。这一审美转变也正奠基于一种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全球主义化。它在宣称尊重地方性的同时正在将保守的地方性消灭,并将其变成一种创意文化经济下的产品。如果说1977年明斯特的美学启蒙展是一种思想解放,那么思想解放所导致的消费解放难道不也正是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吗?
周娴[9](2019)在《建筑·身体·装置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从古希腊的“七艺”开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融合到分化再到融合的演变过程。现代学科的分化发展在表现出多样性的同时,也似乎脱离了同一性,学科之间跨度的增大与层次的加深,使多学科交叉融合显得日益重要。鉴于此,本论文以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跨学科交叉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他们的学习经历及其背景、学术经历及学术成果进行了详细梳理;其次从类型分类的角度,对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跨学科交叉设计做了分类,并对建筑与身体、建筑与装置、建筑与非建筑三类交叉设计作了系统剖析;然后从作品分析的角度,选择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代表性交叉设计作品作了深入分析;最后基于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大学日常生活的非建筑空间为课题,进行了空间设计与建造实验。通过以上研究与实验,期望能够对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跨学科交叉设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为当代跨学科交叉设计提供一个经典范例,以此推动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张长[10](2019)在《日本动画“无影作画”技法的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无影作画”这一二维动画中的特殊表现技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各类作品中的不同使用情况,探讨其独立的美学意义,以及它与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谓无影作画,简言之就是一种在动画绘制过程中不专门为角色添加阴影的做法。这一做法随着近年来细田守和汤浅政明等动画导演的活跃而成为话题。本文通过对无影作画的讨论,使角色阴影这一在动画中极易被忽略的视觉元素成为焦点,进而对“要不要给动画角色添加阴影”及“如何给动画角色添加阴影”的问题做出解答。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准备,分三章节。第一章对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做出了说明。第二章对日本动画中角色阴影的表现技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对不同时期技法演变的纵向梳理,和对当下主流技法与非主流技法之间的横向比较,由此阐明了无影作画在宏观背景下的特殊性。第三章分别从日本动画界的两种具有主导性的美学观念(全动画美学观念和日本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出发,分析了目前人们对于无影作画的两种解释,并指出其各自的不足之处和它们共同的问题——即对角色阴影自身意义的忽略。第二部分为研究主体,包括四个章节。第四章立足于第三章所提出的对两种现有解释的批评,专门讨论了角色阴影(主要指以深色色块为表征形式的角色阴影)这一视觉元素在动画中的独立意义,分别从视知觉心理学和符号学的角度揭示出角色阴影的两种“身份”和与之相对应的功能——深度线索身份(引起立体错觉)和符号身份(意指第三维度)。第五章到第七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逐一讨论了角色阴影以不同身份被隐去时所对应的不同情况:当其以深度线索的身份被隐去时,创作者可能是想在视觉的层面上追求一种扁平的效果,或认为由其所产生的立体感对于叙事而言并不必要;当其以符号的身份被隐去时,创作者则很有可能在借此实现特殊的表意。另外,角色阴影的隐去也有可能与作品的整体意图无关,而仅仅是动画师个人风格溢出于作品的表现。第三部分是拓展与结论。第八章一方面对无影作画的新近动向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一方面将其置于世界动画的宏观视域内进行考察,进而联系我国的创作实际,讨论其对我国动画的启示。结论章对上述各章节内容进行了统一归纳,并对研究的核心问题做出了总体性的回答。
二、寻找无尽的源头 如何在Flash中制作延长的直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无尽的源头 如何在Flash中制作延长的直线(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名探讨 |
2 病因 |
3 病机 |
4 中医药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
4 诊断 |
5 治疗 |
6 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
3 三焦辨证 |
4 小结 |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
4 治疗原则 |
5 小结 |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
3 通化方的由来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
病例报告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设计与建筑的整合性思维 |
第一节 建筑形态与景观的整合性思维 |
一、建筑的弱化 |
二、模拟自然 |
三、场地环境融合 |
第二节 建筑内外形态的整合性思维 |
一、形式的统一 |
二、结构的整合 |
三、空间的交融 |
四、材料的调和 |
五、新技术的植入 |
六、色彩协调氛围 |
第三节 建筑形态与城市的整合性思维 |
一、图底关系 |
二、地域特色 |
三、以人为本 |
第四节 整合性思维原则 |
一、区域共生原则 |
二、复合性原则 |
三、以人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整合性思维的优秀案例与建筑师 |
第一节 扎哈 哈迪德 |
一、维特拉消防站 |
二、南京青奥中心项目 |
第二节 丹尼尔·李伯斯金 |
一、犹太人博物馆 |
二、德累斯顿军事博物馆 |
第三节 伊东丰雄 |
一、银色小屋 |
二、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
第四节 BIG事务所 |
一、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
二、Cope Hill垃圾发电厂 |
第五节 弗兰克·盖里 |
一、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
二、古根海姆博物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合性的设计手法 |
第一节 动态构成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
三、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和停车场 |
第二节 线性复构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伯吉瑟尔滑雪台 |
三、苏黎世洛伊申巴赫学校 |
第三节 分形几何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柏林犹太小学 |
三、柬埔寨金边大屠杀纪念馆 |
第四节 仿生拟态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 |
三、国家游泳中心 |
第五节 塑性流动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意大利卡利亚里当代艺术博物馆 |
三、阿布扎比表演艺术中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内外整合性的实验设计 |
第一节 实验目标 |
一、主题确立 |
二、设计概况 |
三、设计目标 |
第二节 设计准备 |
一、城市定位 |
二、场地分析 |
第三节 建造过程 |
一、灵感来源 |
二、形态发展 |
第四节 成果展现 |
一、建筑与城市的整合 |
二、建筑基地的整合 |
三、建筑分析 |
四、效果图呈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对建筑室内外整合性研究的总结 |
二 对建筑室内外形态整合性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建筑十书》的室内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公共空间与住宅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 |
1.1 神庙 |
1.1.1 古典柱式与神庙建筑的基本格局 |
1.1.2 神庙室内的平面形态与空间 |
1.1.3 室内立面构件 |
1.2 公共建筑 |
1.2.1 巴西利卡 |
1.2.2 剧场 |
1.2.3 浴场一般形制与功能分区 |
1.2.4 角力学校的一般形制及功能空间 |
1.3 住宅建筑 |
1.3.1 城市中住宅建筑的布局及功能空间的布置 |
1.3.2 希腊住宅 |
1.3.3 乡村住宅 |
1.4 平面布局与空间形态组织的基本法则 |
1.4.1 功能创造形式 |
1.4.2 均衡源于比例 |
第2章 室内物理环境的营造 |
2.1 建筑选址对于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影响 |
2.1.1 公共空间选址 |
2.1.2 私人建筑选址 |
2.2 风与天体运行对室内空间物理环境形成的影响 |
2.2.1 “风”力作用下的街道布局与房屋规划 |
2.2.2 天体运动影响下房屋朝向及室内采光问题 |
2.3 公共空间中特殊的物理环境营造 |
2.3.1 和声学基本原理在剧场中的运用 |
2.3.2 浴场室内供暖系统 |
2.4 物理环境营造的基本准则 |
2.4.1 “需求”动机 |
2.4.2 空间类型导向 |
第3章 室内界面的装修材料及工艺 |
3.1 室内空间的各种材料基本概况 |
3.1.1 砖、石 |
3.1.2 木材 |
3.1.3 混凝土 |
3.1.4 物质构成的“四元素”说 |
3.2 铺筑地面、顶棚、墙面制作工序 |
3.2.1 铺筑地面 |
3.2.2 顶棚 |
3.2.3 墙体 |
3.3 抹灰工艺 |
3.3.1 抹灰材料的加工工艺 |
3.3.2 顶棚和墙壁抹灰特点及原则 |
3.3.3 抹灰工艺的环境应对策略 |
3.4 材料的空间表达手法 |
3.4.1 材料的自主性 |
3.4.2 材料的空间性 |
笫4章 室内装饰壁画 |
4.1 古希腊与古罗马壁画的基本概况 |
4.1.1 古希腊壁画 |
4.1.2 古罗马壁画 |
4.2 关于维特鲁威“正确的绘画方法”的法则 |
4.2.1 壁画颜料及色彩理论 |
4.2.2 壁画的功能属性 |
4.2.3 “真实性”原则 |
第5章 设计要素与价值体系及其启示 |
5.1 建筑“六要素”及其启示 |
5.1.1 “六要素”的来源与译读 |
5.1.2 空间“形式”要素的暗示与显现 |
5.2 “坚固”“实用”“美观” |
5.2.1 基本内涵 |
5.2.2 “坚固”“实用”“美观”顺序的指导意义 |
第6章 学科的自主性与开放性 |
6.1 构建学科的自主性 |
6.1.1 基本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6.1.2 统筹实践与理论的协调发展 |
6.2 开放性的知识体系 |
6.2.1 开放包容的学习理念 |
6.2.2 统筹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动画发展概述 |
2 三维动画的社会应用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1 计算机三维图形学研究 |
2 三维动画技术及创作流程研究 |
3 三维动画发展历程研究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 |
三 研究对象及目标框架 |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研究的预定目标 |
3 研究的概念框架 |
四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2 研究中拟突破的难题 |
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
1 三维动画的概念综述 |
1.1 三维动画的定义及特征 |
1.2 三维动画的应用领域 |
1.3 三维动画与传统艺术的关系 |
1.3.1 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
1.3.2 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
1.3.3 与传统动画的关系 |
2 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
2.1 三维动画在20世纪的发展 |
2.1.1 20世纪70年代萌芽时期 |
2.1.2 20世纪80年代探索时期 |
2.1.3 20世纪90年代确立时期 |
2.2 三维动画在21世纪的发展 |
2.2.1 2000-2009年发展时期 |
2.2.2 2010-2018年成熟时期 |
2.3 三维动画工具及创作流程的发展 |
2.3.1 三维动画工具的进化 |
2.3.2 三维动画创作流程的确立 |
3 三维动画技术构成及艺术风格流变 |
3.1 三维动画的技术基层 |
3.1.1 三维造型及运动技术 |
3.1.2 三维着色及渲染技术 |
3.1.3 特定对象模拟技术 |
3.2 三维动画的艺术形式变迁 |
3.2.1 技术风格阶段 |
3.2.2 复制现实阶段 |
3.2.3 强化真实阶段 |
3.3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3.3.1 三维动画阶段性特征数据分析 |
3.3.2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的关键问题 |
4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的构成维度 |
4.1 技术与艺术维度 |
4.1.1 传统动画基础上的技术突破 |
4.1.2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美学建构 |
4.1.3 创作流程中的时空维度架构 |
4.2 认知与体验维度 |
4.2.1 视觉真实感与认知经验 |
4.2.2 视觉成像原理与审美心理 |
4.2.3 体验方式的维度限制与扩展 |
4.3 经济与文化维度 |
4.3.1 三维动画的全球化现象 |
4.3.2 视觉文化与肯定的文化 |
4.3.3 本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
5 维度概念在三维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5.1 前期设计中的维度转换 |
5.1.1 概念设计中的绘制与创建 |
5.1.2 模型制作中的编辑与深入 |
5.1.3 造型表现中的形体与结构 |
5.1.4 纹理绘制中的映射与包裹 |
5.1.5 风格界定中的写实与概括 |
5.2 中期制作中的维度控制 |
5.2.1 造型立体感的强化与削弱 |
5.2.2 场景空间感的缩放与变换 |
5.2.3 渲染方式的离线与实时 |
5.2.4 创作过程中的确定与随机 |
5.2.5 动画角色的表演与操控 |
5.3 后期整合中的维度调整 |
5.3.1 后期合成的层体建立 |
5.3.2 视觉重点的组织调整 |
5.3.3 镜头剪辑的时间变化 |
6 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发展趋势 |
6.1 应用领域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6.1.1 社会功能促使视觉风格的突破 |
6.1.2 媒体样式的发展影响实现方式 |
6.2 关键技术发展对创作的促进 |
6.2.1 艺术与技术的衔接 |
6.2.2 创作主体的个人化 |
6.3 尖端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契机 |
6.3.1 交互与生物传感技术实现互动沉浸体验 |
6.3.2 深度学习技术挖掘自主模拟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画格“事件” ——动画的物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物质性”作为一种思考动画的方法 |
第一节 “手绘哲学” |
第二节 画格“事件” |
第三节 动画媒介的物质性 |
一、物的问题 |
二、“人”的问题 |
三、“正题-反题-合题” |
第四节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论文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媒介的“谱系学”: 构建动画主体的客观条件 |
第一节 视网膜后像——主观的视觉与感官的分离 |
第二节 观看的量化 |
第三节 “自治的”静帧图像与机器的客观性 |
第四节 集体的观看方式的转变与新的综合 |
第五节 制作者与观看者的“分裂” |
第三章 动画的语言学结构与物质性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动画的编码体系 |
一、“指涉物的悬置” |
二、动画主体的“意识形态” |
第二节 物质的“流溢”与“Z轴” |
第三节 “镜后”的物质逻辑 |
一、“真实的注视” |
二、动画生产场域中的“拉康模型” |
三、对拉康模型的重新书写 |
第四节 “凹镜-想象界”中的三种意识形态 |
一、标准化生产秩序中的“裂缝” |
二、“正题—反题”——两种动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
三、“合题”——对“符号学架构”的超越 |
第四章 正题: 观影—认同方式的构型与断裂 |
第一节 观看的“位置”与“持存” |
第二节 “主体客体化” |
一、“低科技” |
二、媒介特殊性 |
三、“叙事迷恋” |
第三节 动画的观看机制 |
一、电影院 |
二、“认同” |
三、动画电影中的认同关系 |
四、从“先验”的故事到自动生成的故事 |
第五章 反题: 异质性的“言语”——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问题 |
第一节 “言语”——个体化的符号-叙事策略 |
第二节 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 |
第三节 形式的“觉醒” |
一、新的叙事策略 |
二、动画形式自身的“批判转向” |
第六章 合题:反“符号性框架”的生产策略——以客体为导向的动画本体研究 |
第一节 主体与机器 |
第二节 “非意义化”的生产机制 |
一、“僭越”与“界限” |
二、动画语言学结构中动画角色的“无意识表演” |
三、动画符号-叙事结构对制作主体差异性的否定 |
第三节 “叙事情节、片中片与无意识的隐喻”——直接动画电影制作中的意识与机器的关系研究 |
一、直接动画电影中的情节叙事 |
二、反缝合的“片中片”结构 |
三、无意识的视觉隐喻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4 主要问题意识和章节介绍 |
第一章 艺术与公共 |
1.1 走向公共开放的艺术 |
1.1.1 艺术自律的悖论 |
1.1.2 公共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 |
1.2 在艺术中构建理想的公共性 |
1.2.1 二战后关于公共领域的话语 |
1.2.2 公共生活中的审美判断 |
1.3 小结 |
第二章 今天: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
2.1 综述 |
2.1.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述 |
2.1.2 明斯特城市小史 |
2.1.3 LWL(威斯特法伦-利珀河地区联合会)艺术与文化博物馆的历史 |
2.2 平衡于公共性批判和大众嘉年华之间 |
2.2.1 201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概况 |
2.2.2 艺术的挪用与项目展的起源神话 |
2.2.3 文化与士绅化 |
2.2.4 行为表演与城市历史的活化 |
2.2.5 回归缺失的共同体 |
2.2.6 对卑贱物的消费与对边缘族群的展示 |
2.3 小结 |
第三章 艺术的革命和变奏:特定场域和项目 |
3.1 从艺术的自律性到特定场域性 |
3.1.1 自律性和反自律性 |
3.1.2 极简主义的场域性转向 |
3.1.3 用场所代替空间 |
3.1.4 从室内到室外:大地艺术的场域扩展 |
3.1.5 从艺术机构的体制批判到日常空间的意识形态批判 |
3.2 从客体到项目 |
3.2.1 从艺术作品到艺术项目 |
3.2.2 资本主义结构转型:对于市场的回归 |
3.2.3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从科层制到项目制 |
3.3 小结 |
第四章 40年前:1977年明斯特雕塑大展 |
4.1 起源与背景:“里奇之争” |
4.2 1977明斯特雕塑大展的艺术项目部分 |
4.2.1 概述 |
4.2.2 八个特定场域性艺术项目 |
4.3 在审美领域的公共性冲突 |
4.3.1 雕塑大展的立项 |
4.3.2 雕塑大展产生的对抗和争议 |
4.4 介于本土和国际之间的雕塑项目展之父:布斯曼 |
4.5 艺术公共性的转变——从公共启蒙到嘉年华1987-1997 |
4.5.1 198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
4.5.2 1997年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
4.6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美学的革命和变奏 |
5.1 联邦德国政治革命的60年代 |
5.1.1 二战后的时代背景 |
5.1.2 联邦德国学生运动概况 |
5.2 明斯特的1968年:迟钝的地方性、慢半拍的全球化 |
5.2.1 1968年明斯特的学生运动 |
5.2.2 1968年之后的明斯特 |
5.3 文化民主化和公共艺术的变革 |
5.3.1 70年代开始文化艺术机构的民主化 |
5.3.2 70年代开始的城市公共艺术政策 |
5.4 小结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1: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艺术家参加届数列表 |
附录2: 访谈——在公共空间中保卫艺术的“自治”? |
附录3: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1977、2017项目列表 |
致谢 |
(9)建筑·身体·装置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主要经历 |
第一节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学习经历及其背景 |
一、学习经历 |
二、学习背景 |
第二节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学术经历 |
一、迪勒的教学经历 |
二、斯科菲迪奥的教学经历与早期实践 |
三、建筑事务所的创立与发展 |
第三节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学术成果 |
一、主要理论着作 |
二、主要实践作品 |
三、主要荣誉获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类型分类 |
第一节 关于类型分类 |
一、设计类型 |
二、类型分类 |
第二节 交叉设计之一:建筑与身体 |
一、身体思想 |
二、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身体系列作品 |
三、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建筑与身体交叉 |
第三节 交叉设计之二:建筑与装置 |
一、装置思想 |
二、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装置系列作品 |
三、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建筑与装置的交叉 |
第四节 交叉设计之三:建筑与非建筑 |
一、非建筑思想 |
二、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非建筑系列作品 |
三、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建筑与非建筑的交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作品分析 |
第一节 关于作品分析 |
一、设计作品 |
二、设计作品分析 |
第二节 建筑与身体交叉作品 |
一、《重力悬浮的镜子》 |
二、《重构的电视机》 |
三、《虚荣椅》 |
四、《尼古丁/带轨道烟灰缸的咖啡桌》 |
第三节 建筑与装置交叉作品 |
一、《交通》 |
二、《岗哨》 |
三、《门》 |
四、《模糊建筑》 |
第四节 建筑与非建筑交叉作品 |
一、《后退的家:接待室》 |
二、《悠闲住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实验探索 |
第一节 关于实验探索 |
一、实验课题——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跨学科交叉设计 |
二、实验主题——大学日常生活的非建筑空间 |
三、探索目标 |
四、探索方法 |
第二节 非建筑空间的概念确立 |
一、源于身体的概念 |
二、源于装置的概念 |
三、源于非建筑的概念 |
第三节 非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 |
一、空间构思 |
二、空间推演 |
三、空间生成 |
第四节 非建筑空间的建造逻辑 |
一、空间材料选用 |
二、空间结构配置 |
三、空间现成品再设计 |
第五节 非建筑空间的成果表达 |
一、设计表达 |
二、建造表达 |
三、设计与建造阐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学科意义 |
二、学术意义 |
三、探索意义 |
第二节 基于跨学科交叉设计实验的反思与展望 |
一、存在问题 |
二、未来发展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日本动画“无影作画”技法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日本动画(アニメ,Anime) |
二、美术和作画 |
三、无影作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对日本动画制作技法的研究现状 |
二、角色阴影表现技法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日本动画角色阴影表现概览 |
第一节 角色阴影表现的历史流变 |
一、战前早期日本动画中的角色阴影表现 |
二、战时赛璐珞动画中的角色阴影表现 |
三、战后东映动画电影中的角色阴影表现 |
四、电视动画的兴起与角色阴影表现 |
五、数字动画时代角色阴影表现的新技法 |
第二节 非主流的角色暗部表现技法 |
一、当前一些非主流的角色暗部表现技法 |
二、无影作画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决定角色阴影表现方式的因素 |
第三章 两种主流美学观念对无影作画的解释 |
第一节 全动画美学与“运动感强化论” |
一、全动画美学的立场 |
二、全动画美学立场对无影作画的解释 |
三、对“运动感强化论”的批评 |
第二节 日本传统艺术与“平面感强化论” |
一、传统艺术美学观念的立场 |
二、传统艺术美学立场对无影作画的解释 |
三、对“平面感强化论”的批评 |
第四章 暗部色块的身份 |
第一节 暗部色块作为深度线索 |
一、暗部色块的视错觉效果 |
二、暗部色块的深度线索功能在动画中的体现 |
第二节 暗部色块作为符号 |
一、暗部色块对视错觉原则的背离 |
二、暗部色块的符号规约性 |
三、暗部色块两种身份间的分歧 |
第五章 无影作画与暗部色块作为深度线索的缺席 |
第一节 无影作画和形式主义美学 |
一、石浜真史的形式主义美学倾向 |
二、无影作画与石浜真史的美学趣味 |
三、无影作画和动画的形式探索 |
第二节 无影作画和朴素叙事 |
一、朴素叙事的界定与朴素叙事的必要性 |
二、朴素叙事与无影作画的相遇 |
三、角色暗部对叙事的影响 |
第六章 无影作画与暗部色块作为符号的缺席 |
第一节 汤浅政明与无影作画 |
一、汤浅政明的“心灵游戏” |
二、汤浅政明的表现技法 |
三、无影作画在汤浅政明作品中的意义 |
第二节 细田守与无影作画 |
一、细田守的“两个世界” |
二、细田守的表现技法 |
三、无影作画在细田守作品中的意义 |
第七章 无影作画与动画师的在场 |
第一节 作画审美的概念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无影作画和松本宪生 |
一、松本宪生及其影响力的形成 |
二、松本宪生的无影作画倾向 |
三、无影作画和松本宪生的追随者 |
第八章 无影作画的最新动向和对当前创作的启示 |
第一节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中的全影作画 |
第二节 无影作画在真人实拍转描电影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世界动画视野下的无影作画 |
第四节 无影作画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寻找无尽的源头 如何在Flash中制作延长的直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D]. 张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建筑十书》的室内设计思想研究[D]. 周娟娟. 苏州大学, 2020(03)
- [5]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维度研究[D]. 邓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6]画格“事件” ——动画的物质性研究[D]. 李菲.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社会转型中公共雕塑的嬗变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研究(1977-2017)[D]. 姜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9]建筑·身体·装置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研究[D]. 周娴.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日本动画“无影作画”技法的美学研究[D]. 张长.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