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稻一样的杂交小麦

像水稻一样的杂交小麦

一、像水稻那样搞小麦杂交(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杰,杨保安,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张建伟[1](2022)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唯一尚未实现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粮食作物,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论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杂交小麦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邓一文,刘裕强,王静,陈学伟,何祖华[2](2021)在《农作物抗病虫研究的战略思考》文中认为全球的农作物每年因为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在11%~30%,大量的化学农药被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人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利用抗病虫基因改良选育作物新品种是控制病虫害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未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不断突破,带动了植物免疫与抗病虫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重点围绕植物先天免疫基本框架和重要农作物与病原菌或害虫的互作研究体系,系统梳理了植物免疫受体的鉴定克隆以及信号通路建立、植物抗病与生长发育平衡调控以及农作物抗病虫基因克隆及互作机制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归纳了植物免疫及抗病虫基础理论对作物抗病虫育种的贡献,提出了我国农作物抗病虫研究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对未来我国农作物抗病虫研究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有效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控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分子技术支撑.

段景颐[3](2021)在《粮食英雄》文中指出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为全世界带来了战胜饥饿的希望。谨以此文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是一个让全国人民心碎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数以万计的群众守候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外,送别袁隆平。众多国家的主要媒体发文悼念袁老逝世。"粮食英雄""亚洲英雄""科学英雄"……袁隆平在帮助全世界人民解决饥饿问题的事业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晨[4](2021)在《始于种子:基因设计彻底改造马铃薯》文中认为几百年来,农户种下薯块收获马铃薯,却不能像水稻那样播下种子收获稻谷。如今,科学家依靠基因组设计育种,从本质上彻底改造了马铃薯,培育出第一代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让它也可以像水稻、玉米、小麦那样用种子繁殖后代。6月24日,《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武威[5](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稻麦籽粒外观品质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储备粮,在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外观品质检测对产品的定等定级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低效率、高误差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近年来,新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正不断取代传统方法。机器视觉技术已被证明在粮食种类识别、籽粒外部特征检测、不完善籽粒分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准确度高。本文首先从图像获取设备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设备在谷物籽粒图像获取中的优劣,总结出适宜的籽粒外观图像获取方法;然后利用传统图像分析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对籽粒图像进行预处理,解决籽粒的分割与计数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稻麦籽粒形态通用检测方法、水稻籽粒外观评测方法、小麦籽粒外观分类方法,实现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稻麦籽粒形态外观品质评测研究,并讨论了小麦加工品质的估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统图像分析技术在单一背景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预处理结果,其中水稻籽粒分割精度高于小麦,籽粒数量增大会增加分割难度,误检率和漏检率均未超过3.5%,运行时间控制在1s以内。深度学习算法在处理复杂背景图像时效果显着,Faster R-CNN模型效果最好,精度高达91%,运行时间在2s以内。对同一目标任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基于图像特征参数的线性模型准确率可达96%,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高达99%,但是在时间成本、训练成本方面,传统图像法优于深度学习法。(2)在稻麦谷物形态特征检测研究中,最小外接矩形法是精度最高的方法,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测量均值偏差分别在0.15mm、0.10mm和0.08以内,标准误均在0.03 mm以内。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籽粒三维检测结果显示,粒高和粒体积的均值偏差分别在0.10 mm和1.00 mm3以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籽粒三维形态指标检测方法。(3)对不同饱满程度籽粒成影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外切矩形面积的比率(AR)和距离比率(DR)。填充颗粒的AR值通常在4以上,但是未填充颗粒的AR值通常在4以下,填充颗粒的DR值在1.8以上,未填充颗粒的DR值在1.8以下。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检测未填充的谷物比使用AR和DR固定的阈值更准确,其中,AR的使用比DR更好。籼稻品种(Indica)的误报率略低于粳稻(Japonica)品种,但籼稻的漏报率略高,漏报率和误报率均未超过5%。利用19个常规水稻品种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识别结果比水漂法高2.08%。在破碎米粒分割上,边缘中心模板比例法(ECMP)不受粒型的影响,对复杂的米粒粘连情况具有同样的分割效果。籼稻和粳稻检测准确率都随着籽粒数量的减少而增加,200粒比100粒下降了 2.71%,总体准确率均在95%以上。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识别整精米精度最高,误报率和漏报率均未超过5%,随着检测米粒数量的增加,籼稻和粳稻品种的检测精度有所下降,平均相对误差在3.21%以内。在垩白识别研究中,利用米粒中垩白部分与其他部分透光能力不同,垩白区的灰度值与其他部分差别较大,可以准确分割垩白区域,但未去完全的胚芽会影响识别的准确率。利用SVM可实现胚芽、背白、腹白、心白的精确区分,对籼米和粳米垩白进行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8.5%和97.6%。(4)在小麦外观分类研究中,首先分析不同籽粒在红值(r)、绿值(g)、蓝值(b)、麦粒色(w)、色调(Hu)、饱和度(Sa)、亮度(V)、长(L)、宽(W)、高(H)、体积(Vol)、周长(P)、面积(S)、离心率(C)、能量(ASM)、相关(COR)、熵(ENT)、对比度(CON)、一阶矩(u1)、二阶矩(u2)、三阶矩(u3)等21个图像特征上的差异初步确定适宜参数,利用散点图进一步确认最佳参数,以最佳特征及全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对7种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破碎粒与正常粒在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最优特征参数为u1、u2、C、L、H、Vol,最优分类模型为全参数构建的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准确率均为100%,漏报率均为0%,AUC均为1。空秕粒与正常粒在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最优特征参数为ASM、COR、ENT、CON、S、W、H和Vol,最优分类模型为单参数W构建的Logistic模型,准确率均为100%,漏报率均为0%,AUC均为1。杂质与正常粒在颜色、纹理和形态特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最优特征参数为w、Sa、u2和C,最优分类模型为单参数w构建的Logistic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8%和100%,漏报率分别为2%和0%,AUC均为1。当混合识别4种类别籽粒时,最优分类模型为全参数构建的SVM模型,空秕粒、杂质、正常粒、破碎粒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8%、98%、94%,漏报率分别为0%、2%、2%、6%,召回率分别为96%、98%、98%、98%,误报率分别为4%、2%、2%、2%,AUC值分别为1、1、1、0.99,说明模型较为可靠。

程萌杰[6](2019)在《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选用课题组选育的新品种(新品系)及其对照品种进行根系结构、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研究。利用KASP平台、重测序技术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越光、越优16bulk1(越光型)、越优16bulk2(早恢16型)等6个品种(品系)进行了标记开发、育种及机理机制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对于产量而言,根重、总根长、表面积与生物学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总根长、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对于RVA谱特征值而言,主要为:根重与糊化温度,根尖数与消减值,分支数与保持粘度、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单位立方米土壤总根长与最终粘度、消减值、回复值等表现为极显着负相关。2.采用KASP平台和重测序技术对课题组选育的代表性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分析和基因模块解析,鉴定了小站95、小站96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第1染色体的代换片段携带NOG1基因,第5染色体上的代换片段携带Chalk5、GS5、qw5基因。对小站95、小站96、小站97三个近缘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进行了基因组结构分析,小站96在部分性状上向现代品种演化,小站95携带部分高产基因,具有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以小站95作为亲本之一,在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伟27,再与U-1杂交产生强优势的组合津稻294(津优294)。3.对越优16(越光A/早恢16)后代进行了集团选择,选出了越优16bulk1(多系品种)和越优16bulk2(多系品种),越优16bulk1与越光相似(如优质食味)。越优16bulk2比越优16bulk1更高产、抗倒伏、多态性高、异质化,为偏早恢16型,后代可选育出高产类型和优质类型。4.以位于第1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1目标区,以位于第5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2目标区,以位于第2染色体的染色体代换片段作为第3目标区,作为性状控制和性状组合的模型,建立了NOG1、Chalk5、GS5、qw5、优质食味等基因模块,通过对GS5、Chalk5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鉴定与组合,选育出津稻294、越优16bulk1、越优16bulk2等新材料和新品系。5.建立了以常规育种技术(包括创造变异和后代性状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包括基因和QTL聚合、模块育种等)相结合的育种程序。在研究中,正向育种(性状选择优先)和反向育种(基因选择优先)相结合,在育种的定向性和高效性方面做了有力尝试,取得了品种选育和方法探索的双重效果。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张明玉[8](2019)在《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中国甚至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种植面积均在谷类作物中占据首位,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在世界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享有“世界性粮食”的美誉,由此可见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四川省属于西南冬麦区,常年多阴雨天气,空气湿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在这个区域,由于在小麦收获期常常遇到阴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小麦穗萌甚至穗发芽,从而降低小麦的营养和加工品质。如何控制小麦成熟期的穗发芽是目前国际上小麦育种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叶绿素是所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物质,而绿色叶片则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来源,大约69.65%-81.8%的籽粒产量都来源于开花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所以延长小麦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叶片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基础。本研究利用三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为(1):R146×R316(F6:7);(2):偃展1号(YZ1)×J1809(F6:7);(3):川农17(CN17)×绵阳11(MY11)(F8:9)共575个家系,在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农业大学邛崃小麦育种基地。对其穗发芽抗性进行鉴定,研究籽粒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QTL的初步定位,其结果如下:1.采用培养皿种子发芽实验,对(1)、(2)号重组自交系群体共404个家系为材料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计算量其两年的发芽指数GI,所得到的GI值的分布从0.207-0.967。我们将GI值小于0.4的定义为抗穗发芽,0.4-0.8的为中抗,而大于0.8的为容易穗发芽的范围。在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共404个家系中GI值小于0.4的材料一共有63份,0.4-0.8之间的一共有214份,而大于0.8的材料有127份。2.采用A-PAGE电泳的方法对(1)、(2)、(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共575个家系为材料进行了种子醇溶蛋白分析,鉴定是否存在易位。鉴定结果显示,在(1)号重组自交系群体共233份供试材料中,含有1RS/1BL易位的材料有63份,不含1RS/1BL易位的材料有170份。第(2)号材料不含有1RS/1BL易位。然后将1RS/1BL易位情况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RS/1BL易位与GI值没有显着相关。3.选用SSR分子标记对(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两个亲本川农17和绵阳11进行筛选,共得到191个SSR分子标记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以此构建出CN17×MY11重组自交系的遗传图谱,其总长为3203cm,覆盖小麦基因组的21条染色体,分子标记间的平均间隔距离为16.76cm。4.以(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的171个株系为材料,在灌浆期间对新鲜叶片分7次进行取样,用酶标仪分别测定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然后通过公式计算每份材料的叶绿素总含量,得出的结论为:在小麦灌浆期间,旗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均处于逐步上升的阶段,并且在开花后30天左右会达到一个极值状态。除此之外,本研究中检验到1RS/1BL易位并不能决定群体中延绿株系的占比,同时也不会导致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含有1RS/1BL易位的株系的延绿确实会比非1RS/1BL易位的株系稍长一些,即小麦的基因型是决定小麦生理延绿性的主要因素。5.QTL的定位分析采用完备区间作图-加性效应参数:QTL的步移间隔为1.00cm,同时p值的关联阈值为0.001。在小麦灌浆期间,没有在不同时期检测到具有一致性位点的叶绿素含量相关QTL。由此可以推断,控制小麦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是特异性表达的。检测到叶绿素a含量的QTL位于2D、4D和6D染色体上,叶绿素b含量的QTL位于4A染色体上,总叶绿素含量的QTL位于1D、2D、4D和6D染色体上。此外,在小麦灌浆期的同一时期内,在2D、4D和6D染色体上,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QTL位点处于同一位置。

任俊达[9](2019)在《小麦抗赤霉病一个主效QTL的DNA标记定位及验证》文中提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谷类作物,对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麦的生产受到多种病害威胁,尤其是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近些年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毁灭性的小麦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还产生赤霉毒素,严重影响籽粒品质,危害人畜健康。控制小麦赤霉病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寄主抗病性,这种方法具有经济、高效和对环境友好等诸多方面优势。在至今发现的所有抗赤霉病资源材料中,抗性都是由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控制的,还没有对FHB免疫品种。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主效抗病QTL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抗病性遗传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小麦品系AQ24788-83(AQ)对赤霉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性,而小麦品种Luke对FHB感病。便构建了Luke×AQ杂交组合群体,包含1652个高世代(F6:12)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line,RIL)。本文作者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从中随机选取272个RIL群体构建染色体图,另外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FHB抗病QTL鉴定的干扰,选择在植株高度和开花期较一致的154个RIL,测定了它们的DNA标记基因型,构建了含有601个SSR/EST标记位点和38个DArT和SNP标记位点的染色体遗传连锁图;(2)在8种不同的温室和田间环境(河北、山东、河南田间,及内蒙古温室,2015-2017年小麦生长季)条件下,通过单花注射接菌法和喷雾接菌法进行了FHB抗病表型试验;(3)基于染色体连锁图和病情表现型数据,从AQ中发现一个抗赤霉病主效QTL(QFhb.cau-7DL),位于7D染色体长臂上,与其紧密连锁的DNA标记是gwm428,是之前国内外未报道的新的抗赤霉病QTL。它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0.5%—33.5%;(4)用其它3个群体(苏麦3号×AQ,矮抗58×AQ和济麦22×AQ)对该QTL及其标记进行了验证,发现该QTL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中都有效;(5)试验证明QFhb.cau-7DL的作用强度与Fhb1接近,基于gwm428对QFhb.cau-7DL的选择与基于gwm533(Fhb1的紧密连锁标记)对Fhb1的选择同样有效;(6)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从Luke × AQ的1652个重组自交系中筛选获得了一个重组自交系,它含有QFhb.cau-7DL和抗其它真菌病害的多个QTL,并且它具有比较优良的农艺性状(植株高度,开花期,籽粒重量,蛋白质含量)。结论.:发现一个新的抗赤霉病QTL(QFhb.cau-7DL)及与之紧密连锁的DNA标记(gwm428),它的抗病程度与Fhb1接近,它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均有效。我们已经把它与抗其它真菌病害的多个QTL和良好农艺性状聚合在一起,作为抗源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唐昊[10](2018)在《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籽粒性状及延绿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小麦(Tritium aestivum L.)是世界范围内的三大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可以生产出面条,面包,馒头等各种食物,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同时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小麦的表性状进行分析,将会更深入的了解其遗传背景,为小麦的分子标记遗传育种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川农17×绵阳11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和两个亲本为材料,对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籽粒性状及延绿性状进行多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结果:1.选用SSR分子标记对川农17和绵阳11这两个亲本进行了筛选,共有191个SSR分子标记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以此构建的川农17×绵阳11重组自交系的遗传连锁图谱的总长为3203 c M,覆盖小麦基因组的21条染色体,分子标记间的平均间隔距离为16.76 c M。2.采用ICIM-ADD的方法对小麦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有15个降落值的QTL被检测到,分布于小麦的2A、2B、3D、4A、4D、5B、6B和7D染色体上。其中QFn.sicau-4A和QFn.sicau-6B是主效,稳定降落值的QTL,都具有负加性效应并可以导致降落值降低。在3D染色体上存在一个降落值QTL能解释了最大的表型变异。在4D染色体上存在微效降落值QTL并能在两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小麦的SDS沉淀值定位于1B和6B染色体上,其中在1B染色体上Xwmc626-Xwmc31区间检测到一个稳定、主效的SDS沉淀值QTL,其具有正加性效应可以提升SDS沉淀值;在3D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稳定表达的容重QTL。对于小麦的发芽指数,面筋指数,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均没有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稳定的QTL。采用Network2.0软件对小麦的品质性状加性效应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进行了检测,仅检测到一个位于1B染色体上的容重QTL,存在显着的加性效应并具有显着的QTL位点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于小麦的品质性状加性效应QTL间的上位效应研究发现,检测到八对具有上位效应的配对QTL组合。存在五对上位互作效应的降落值QTL,其中3A/4B和3B/5B染色体间的降落值QTL没有在染色体上单独位点表现出加性效应但存在位点间的上位效应;此外小麦的稳定时间QTL间,面团形成时间QTL位点间及面筋指数QTL位点间各检测到了一对具有显着上位互作效应QTL。然而在这些具有上位互作效应的小麦品质性状QTL中,仅有降落值的Qfn.sicau-3B/Qfn.sicau-5B在两个环境中表现出加性×加性上位性×环境间互作。3.在对小麦的籽粒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后,发现4D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稳定且主效的籽粒长QTL。另将籽粒宽的QTL定位于1A、2B和7B染色体上。检测到4D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籽粒长宽比的QTL且能解释11.66%的表型变异。在单一环境下分别检测到5个千粒重QTL,定位于1A、4D、5A、7B及7D染色体上。此外,检测出籽粒宽QTL间(2A/4A染色体间)和籽粒长宽比性状QTL(5A/7B染色体间)存在上位互作效应,且均没有表现出与环境存在明显的互作。4.小麦中1BL/1RS易位可以导致小麦的品质性状降低,对降落值,SDS沉淀值,湿面筋含量表现出极为显着的负效应;对于小麦的籽粒性状影响较小。5.在小麦灌浆期间,小麦旗叶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均处于逐步上升阶段并于开花后30天左右达到极值;此外,1BL/1RS易位并不能决定群体中延绿株系的占比,且不会导致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但1BL/1RS易位株系的延绿持续时间会比非1BL/1RS易位株系稍长,即小麦的基因型是决定小麦生理延绿性的主要因素。在小麦灌浆期间,没有在不同时期检测到具有一致性位点的叶绿素含量相关QTL,由此可以推断控制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是特异性表达的。检测到叶绿素a的QTL位于2D、4D和6D染色体上,叶绿素b含量QTL位于4A染色体上,总叶绿素含量QTL位于1D、2D、4D和6D染色体上。此外,在小麦灌浆期间的同一时期,在2D、4D和6D染色体上,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QTL位点处于同一位置。6.小麦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均存在高度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说明小麦的表型性状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性状稳定性;在单个环境中,小麦品质性状间均没有表现出一致的相关性;籽粒形态性状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但都与千粒重性状呈现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在籽粒形态性状与千粒重性状的选育过程中把千粒重性状作为首要的选育指标;此外,小麦的品质性状与籽粒性状之间存在拮抗效应,即在小麦产量提升的同时,小麦的品质性状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7.通过对小麦品质,籽粒性状及延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后发现一些分子标记与众多小麦性状密切关联,这些分析标记信息将为以后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一些参考。

二、像水稻那样搞小麦杂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像水稻那样搞小麦杂交(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杂种优势表现
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概况
    2.1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法杂交小麦体系
    2.2 光温敏两系法杂交小麦体系
    2.3 化学杀雄法杂交小麦体系
    2.4 小麦核基因雄性不育
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的成就和进展
    3.1 建立了杂交小麦利用的基本技术体系
    3.2 培育和审定了一批杂交小麦新品种
    3.3 建立了专业化研究组织和人才队伍
    3.4 杂交小麦高效制种技术不断完善
    3.5 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各类新技术促进杂交小麦研究和应用
4 杂交小麦应用瓶颈和对策
    4.1 现有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4.2 正确认识和利用小麦杂种优势
    4.3 杂交小麦研究面临人才饥荒
    4.4 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研究
    4.5 借鉴杂交水稻和小麦常规育种经验

(2)农作物抗病虫研究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植物先天免疫框架的建立
    1.2 植物细胞膜模式免疫受体研究进展
    1.3 植物胞内免疫受体研究进展
    1.4 防卫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1.5 植物抗病与生长发育的平衡调控
    1.6 植物抗虫研究进展
2 作物抗病虫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建立高效的抗病虫基因分离新技术,加快抗病虫新基因克隆与育种应用
    2.2 作物新PRR受体的鉴定与分离,解析识别与免疫激发的分子机制
    2.3 研究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制,为无抗源病害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4 注重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农作物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2.5 注重作物抗病虫基因的变异与互作研究,为抗病虫基因育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6 解析兼抗多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协同调控机制
    2.7 解析抗病虫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协同调控机制
3 我国农作物抗病虫育种面临的瓶颈与对策
    3.1 我国农作物抗病虫育种中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狭窄
    3.2 可利用的广谱抗性基因少,抗病虫基因利用不合理
    3.3 抗病虫育种效率低,缺乏高效的抗病虫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3.4 新发生病虫害的致病成灾机制不清楚,缺少有效的抗源可利用
    3.5 一些外来病原菌和害虫的入侵,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控制造成巨大的冲击
4 面向2035年抗病虫研究的战略布局
    4.1 新型作物抗病虫基因资源的发掘与育种应用
    4.2 鉴定和挖掘新型作物PRR,解析广谱抗病机制,引领国际前沿
    4.3 创立作物抗病驯化选择与广谱抗性重构新领域
    4.4 建立作物-微生物组(microbiota)互作研究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发展作物病虫害控制新策略
    4.5 发展多抗与高产兼顾的育种新理论与新技术,培育高产多抗(抗病虫抗逆)的作物新品种
    4.6 加强突发性新病虫害的基础研究,建立重大危害物种的预警体系和抗性育种对策
    4.7 针对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开发新的病虫害防控新技术

(4)始于种子:基因设计彻底改造马铃薯(论文提纲范文)

现代育种方法很难用于马铃薯
搬走两大绊脚石
从零开始改造马铃薯
孕育一场马铃薯产业革命

(5)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稻麦籽粒外观品质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稻籽粒外观品质研究进展
        1.2.1 粒形
        1.2.2 透明度
        1.2.3 垩白
        1.2.4 整精米
    1.3 小麦籽粒外观品质研究进展
        1.3.1 粒形
        1.3.2 不完善粒
    1.4 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4.1 图像分析技术概况
        1.4.2 图像分析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1.5 深度学习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1.5.1 数据集介绍
        1.5.2 骨干网络
        1.5.3 检测器
        1.5.4 深度学习框架
        1.5.5 深度学习在农业上的应用
    1.6 机器学习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1.6.1 朴素的贝叶斯
        1.6.2 判别分析
        1.6.3 K最近邻
        1.6.4 支持向量机
        1.6.5 其他机器学习算法
    1.7 籽粒外观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1.7.1 分类分级
        1.7.2 杂质鉴别
        1.7.3 病虫害鉴别
    1.8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图像获取设备及方法
    2.1 基于数码相机的图像获取设备及方法
    2.2 基于扫描仪的图像获取技术
    2.3 基于智能手机的图像获取技术
    2.4 基于双目视觉的图像获取技术
    2.5 小结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及分割技术
    3.1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籽粒图像处理
        3.1.1 试验材料
        3.1.2 图像处理
        3.1.3 评测方法
        3.1.4 籽粒分割准确率
        3.1.5 程序运行效率
    3.2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籽粒图像处理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网络模型
        3.2.3 评估方法
        3.2.4 模型训练与验证结果
        3.2.5 籽粒计数精度
        3.2.6 运行效率
    3.3 图像分析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的比较
        3.3.1 试验设计及图像获取
        3.3.2 图像处理
        3.3.3 评估方法
        3.3.4 不同处理人工校验比较
        3.3.5 线性模型分析
        3.3.6 深度学习模型精度
        3.3.7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稻麦籽粒形态特征快速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4.1.2 图像获取
        4.1.3 测定项目
        4.1.4 图像预处理
        4.1.5 形态特征检测方法
        4.1.6 统计作图软件
    4.2 不同算法检测效果
    4.3 二维形态特征检测精度
        4.3.1 长度检测精度
        4.3.2 宽
        4.3.3 长宽比
    4.4 三维形态特征检测精度
    4.5 扬麦系列品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发展概况
        4.5.1 在粒长上的发展方向
        4.5.2 在粒宽上的发展方向
        4.5.3 在粒高上的发展方向
        4.5.4 在粒形上的发展方向
        4.5.5 在粒体积上的发展方向
    4.6 小结
第五章 水稻籽粒外观品质评测研究
    5.1 水稻空秕粒检测方法
        5.1.1 材料准备
        5.1.2 图像处理
        5.1.3 籽粒及影子特征计算
        5.1.4 籽粒及其阴影的特征分析
        5.1.5 籽粒分类
        5.1.6 特征值比较
        5.1.7 单个特征值的测量结果
        5.1.8 SVM测量结果
        5.1.9 测量效率
    5.2 水稻整精米率检测方法
        5.2.1 实验设备及流程
        5.2.2 图像预处理
        5.2.3 凹点检测
        5.2.4 凹点匹配
        5.2.5 计算粒长
        5.2.6 计算整精米率
        5.2.7 设备精度
        5.2.8 分割结果
        5.2.9 整精米识别
        5.2.10 整精米率精度
    5.3 水稻垩白检测方法
        5.3.1 试验设备及材料
        5.3.2 粘连米粒分割
        5.3.3 垩白信息检测
        5.3.4 垩白位置确定
        5.3.5 垩白分类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籽粒外观品质评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籽粒图像获取方法
        6.1.3 图像特征参数提取
        6.1.4 机器学习模型算法
        6.1.5 数据处理及作图软件
    6.2 特征差异性分析
    6.3 破碎粒识别
        6.3.1 特征值比较
        6.3.2 精度比较
        6.3.3 最优模型评估
    6.4 空秕粒识别
        6.4.1 特征值比较
        6.4.2 精度比较
        6.4.3 最优模型评估
    6.5 杂质识别
        6.5.1 特征值比较
        6.5.2 精度比较
        6.5.3 最优模型评估
    6.6 混合识别
        6.6.1 特征值比较
        6.6.2 精度比较
        6.6.3 最优模型评估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稻麦籽粒的共性与特性
        7.2.2 谷物外观检测工具的形式
        7.2.3 不同方法准确率的比较
        7.2.4 不同方法运行效率的比较
        7.2.5 深度学习的优势
        7.2.6 外观品质检测
    7.3 本研究创新点
    7.4 存在问题
    7.5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模式植物
    1.2 水稻根系形态与根系结构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与品质育种
    1.4 水稻籼粳分化与基因交流
    1.5 水稻遗传育种学的新进展与新趋势
    1.6 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应用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条件及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2.3 试验数据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根系结构及特征特性
    3.2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产量结构、增产潜力与适应性
    3.3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品质特性
    3.4 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特征与产量、品质特征特性的关系
    3.5 应用靶向测序产生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设计育种
        3.5.1 KASP标记
        3.5.2 利用重测序策略发展新的育种标记
    3.6 应用新型分子标记、育种信息实施模块育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优良品种的根系特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4.1.2 分子设计育种及其相关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品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8)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小麦穗发芽的概况
        1.1.1 小麦穗发芽产生的原因
        1.1.2 环境因素的影响
        1.1.3 易发生小麦穗发芽的地区
        1.1.4 穗发芽的危害
    1.2 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鉴定
        1.2.1 小麦穗发芽的物理鉴定
    1.3 小麦品质性状与穗发芽抗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1RS/1BL易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研究
    1.5 小麦的延绿性状
        1.5.1 小麦的延绿性研究进展
        1.5.2 作物的延绿机制
    1.6 分子标记开发的研究进展
    1.7 QTL间互作效应及QTL定位分析研究进展
        1.7.1 QTL的扫描检测方法
        1.7.2 条件与非条件QTL定位
    1.8 小麦表型性状在多个环境下的稳定性
    1.9 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9.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
        1.9.2 分子标记和性状的关联
        1.9.3 功能性分子标记
    1.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穗发芽的物理鉴定
        2.2.2 重组自交系中1RS/1BL易位染色体的鉴定(A-PAGE)
        2.2.3 小麦灌浆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4 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的穗发芽抗性鉴定分析
        3.1.1 供试材料的发芽指数分布情况
        3.1.2 供试材料中的1RS/1BL易位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3.2 小麦灌浆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3.2.1 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3.2.2 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分析结果
4.讨论
    4.1 1RS/1BL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4.2 小麦延绿性状的QTL定位
    4.3 小麦1B染色体与1RS/1BL染色体易位对小麦延绿性状的影响
5.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小麦抗赤霉病一个主效QTL的DNA标记定位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发展趋势
        1.1.1小麦赤霉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及发展趋势
        1.1.2 小麦赤霉病在中国的发生及发展趋势
        1.1.3 小麦赤霉病世界范围内日趋加重的原因
    1.2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1.2.1 小麦赤霉病对产量、籽粒品质的影响
        1.2.2 小麦赤霉病产生毒素的影响
    1.3 小麦赤霉病病原学
        1.3.1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
        1.3.2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生活史
        1.3.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传播
    1.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1.4.1 生物防治
        1.4.2 农业防治
        1.4.3 化学防治
        1.4.4 抗病品种
    1.5 小麦赤霉病抗病QTL
        1.5.1 小麦赤霉病抗性类型
        1.5.2 小麦赤霉病抗病QTL数量及染色体位置分布
        1.5.3 小麦赤霉病QTL主效及微效的划分
        1.5.4 小麦赤霉病抗病QTL的稳定性
        1.5.5 小麦赤霉病抗病QTL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1.6 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研究
        1.6.1 小麦赤霉病的形态抗性机制和细胞学抗性机制
        1.6.2 小麦赤霉病的生理抗性机制
        1.6.3 小麦赤霉病的分子抗性机制
    1.7 分子标记在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7.1 SSR标记
        1.7.2 SNP标记
        1.7.3 DArT标记
        1.7.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赤霉病上的应用现状简介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小麦品种杂交组合Luke×AQ染色体连锁图的构建
    2.1 试验目的和内容
    2.2 小麦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琼脂糖电泳检测DNA浓度及纯度
        2.3.3 PCR引物的筛选
        2.3.4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6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Fragment Analyzer~TM)
        2.3.7 DArT基因型分析
        2.3.8 SNP基因型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2.5.1 选用引物的质量问题
        2.5.2 本文连锁图与ITMI连锁图之间的比较
        2.5.3 DNA标记位点在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分布问题
第三章 一个抗赤霉病主效QTL在不同遗传背景和多种环境中的表现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1 小麦重组自交系作图群体的构建
        3.2.2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选取和准备
        3.2.3 272个Luke×AQ重组自交系的FHB抗性试验
        3.2.4 154个Luke×AQ重组自交系的FHB抗性试验
        3.2.5 基因型测定、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以及QTL分析
        3.2.6 验证QTL的小麦群体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FHB严重度评价
        3.3.2 连锁图谱和QTL分析
        3.3.3 QFhb.cau-7DL的验证以及与Fhb1的比较
        3.3.4 QFhb.cau-7DL与植株高度和开花期之间关系
    3.4 讨论
        3.4.1 QFhb.cau-7DL的新颖性以及与Fhb1的比较
        3.4.2 QFhb.cau-7DL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中的有效性
第四章 QFhb.cau-7DL与两个农艺性状的关系及与抗其它病害QTL的聚合
    4.1 试验目的和内容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小麦条锈病病情表型试验
        4.2.2 小麦叶锈病病情表型试验
        4.2.3 测定籽粒重量和蛋白含量
        4.2.4 测定不同QTL位点DNA标记基因型试验
    4.3 试验结果
        4.3.1 QFhb.cau-7DL对籽粒重量和蛋白含量没有不良影响
        4.3.2 QFhb.cau-7DL与抗其它病害QTL的聚合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籽粒性状及延绿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文献综述
    1.1 小麦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1.1.1 小麦的降落值及穗发芽性状研究进展
        1.1.2 小麦沉淀值研究进展
        1.1.3 小麦面筋相关指标研究进展
        1.1.4 小麦面粉的粉质特性性状研究进展
        1.1.5 小麦容重性状的研究进展
    1.2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
        1.2.1 小麦千粒重性状研究进展
        1.2.2 小麦籽粒形态研究进展
    1.3 小麦的延绿性状
        1.3.1 小麦的延绿性研究进展
        1.3.2 作物的延绿机制
    1.4 小麦染色体1BL/1RS异位及其对小麦表型性状的影响
    1.5 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1.6 QTL间互作效应及QTL定位分析研究进展
        1.6.1 QTL的位点间的互作效应及QTL的一致性
        1.6.2 QTL的扫描检测方法
        1.6.3 条件与非条件QTL定位
    1.7 小麦表型性状在多个环境下的稳定性
        1.7.1 小麦表型性状稳定性在多个环境下的意义
        1.7.2 性状稳定性统计方法
        1.7.3 小麦性状稳定性研究进展
    1.8 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8.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
        1.8.2 分子标记和性状的关联
        1.8.3 功能性分子标记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及田间试验
    2.2 小麦品质性状表型数据的测定
        2.2.1 面粉的制备
        2.2.2 降落值的测定
        2.2.3 SDS沉淀值的测定
        2.2.4 湿面筋含量的测定
        2.2.5 面粉的粉质相关指标的测定
        2.2.6 容重的测定
        2.2.7 小麦籽粒穗发芽抗性鉴定
    2.3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的测定
    2.4 小麦灌浆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5 重组自交系群体中1BL/1RS易位染色体的鉴定
    2.6 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2.6.1 小麦叶片DNA的提取
        2.6.2 PCR的扩增
        2.6.3 聚丙烯凝胶电泳
        2.6.4 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及QTL定位分析
    2.7 数据的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3.1.1 小麦的品质性状表型数据分析结果
        3.1.2 小麦品质性状QTL定位结果
    3.2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QTL定位分析
        3.2.1 小麦的籽粒形态及产量性状表型数据分析结果
        3.2.2 小麦的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QTL定位结果
    3.3 1BL/1RS易位对小麦表型性状的影响
        3.3.1 川农17×绵阳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中1BL/1RS易位的鉴定结果
        3.3.2 1BL/1RS易位对小麦品质性状,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影响的结果
    3.4 小麦灌浆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分析
        3.4.1 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3.4.2 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QTL分析结果
    3.5 小麦品质性状与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3.6 分子标记与小麦性状的关联结果
4.讨论
    4.1 小麦的重要品质性状
        4.1.1 分离畸变与1BL/1RS易位对QTL定位结果的影响
        4.1.2 小麦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4.1.3 小麦品质性状QTL位点间上位效应及QTL上位效应与环境的互作
        4.1.4 品质性状的QTL位点的一因多效性分析
        4.1.5 作用于小麦品质性状的复杂因素
        4.1.6 小麦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4.1.7 小麦品质性状育种的选育策略
    4.2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讨论
        4.2.1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QTL的多效性
        4.2.2 小麦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加性效应QTL位点间上位效应及QTL位点间上位效应与环境的互作
        4.2.3 籽粒形态与籽粒重量的关系
    4.3 1 \BL/1RS易位对小麦性状影响讨论
        4.3.1 1BL/1RS易位对小麦品质性状,籽粒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4.3.2 黑麦的1RS染色体对小麦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4 小麦延绿性状讨论
        4.4.1 小麦延绿性状的QTL定位
        4.4.2 延绿性状的一因多效QTL位点
        4.4.3 延绿性状QTL在小麦与其他物种间的一致性
        4.4.4 延绿性状与产量增长的关系
        4.4.5 1 \B染色体与1BL/1RS染色体易位对小麦延绿性状的影响
    4.5 小麦品质性状与籽粒形态及千粒重性状间的相关性讨论
    4.6 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4.6.1 与小麦性状密切关联的分子标记及位点
        4.6.2 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像水稻那样搞小麦杂交(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 陈晓杰,杨保安,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张建伟. 种子, 2022(01)
  • [2]农作物抗病虫研究的战略思考[J]. 邓一文,刘裕强,王静,陈学伟,何祖华.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10)
  • [3]粮食英雄[J]. 段景颐. 大自然探索, 2021(09)
  • [4]始于种子:基因设计彻底改造马铃薯[N]. 李晨. 中国科学报, 2021
  • [5]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稻麦籽粒外观品质评测研究[D]. 武威. 扬州大学, 2021
  • [6]不同水稻品种(系)根系结构与稻米产量、品质的关系[D]. 程萌杰.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普通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D]. 张明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小麦抗赤霉病一个主效QTL的DNA标记定位及验证[D]. 任俊达.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10]小麦重要品质性状、籽粒性状及延绿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 唐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像水稻一样的杂交小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