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论文文献综述)
邹晓玲[1](2021)在《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词汇吸收的特点及原因》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启动,两岸语言接触越来越频繁。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台湾"国语"词汇越来越多地进入大陆普通话中。但近年来,两岸词汇交流的天平却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大陆普通话词汇进入台湾"国语"。两岸词汇逐渐由差异走向相互融合。以"中华语文知识库"中的大陆特有词为例,调查其在台湾新闻语料《自立晚报》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词汇的吸收具有鲜明特点:吸收的倾向具有动态性、吸收的进程比较漫长、吸收的程度不平衡。两岸词汇交流天平的变化,归因于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两岸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互联网的推波助澜等因素。
张武玉玲(Truong Vu Ngoc Linh)[2](2020)在《越南语汉越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中越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频繁接触,越南语深受汉语影响。为满足交际需要,越南语多次从汉语借入大量词语,它们被称为汉越词。汉越词是汉语和越南语长期接触的产物,是现代越南语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渗透到越南语词汇的各个层次,并制约着越南语的语体风格。“汉越音”“汉越语”“汉语借词”“汉越词”“汉源词”均是学界沿用的术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观点、使用的术语也不同。本研究以越南语汉越词为研究对象,统一使用“汉越词”这一术语。本文以汉越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面描述汉越词语音、语义、语法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以越南官方出版的不同类型代表性报纸《人民报》《青年报》为语料依据,统计不同领域媒体语言的汉越词出现频率及使用特点;以越南中部城市洞海市为调查地,采用实地观察法、图像搜集法以及访谈式问卷调查法,调查汉越词在城市牌匾用文中的使用情况、市民所持态度和期望,并据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洞海市不同社会特征的调查对象为问卷调查被试,考察洞海市居民和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汉越词的知晓和使用特点,以及相关的语言态度。本研究试图通过以上描写和调查分析,较全面地揭示汉越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现状和特点,弥补以往汉越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汉越词的描写方面。为适用越南语的特点,汉语词借入越南语后经历了语音、语义、构词方式的加工改造,并逐渐定型。汉越词以汉语音译形式为主,既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特点,又在长期本土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语音变体形式;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构词和自造式汉越词方面,其中构词方式以并列复合式和偏正式为主,另有使用汉越语素构造的新词;词义变化主要涉及词义缩小、词义扩大和词义转移;汉越词成语可分为完全音译自汉语成语和汉越成语变体两类,后者主要使用越南语素代替、改造汉越语素或完全使用越南语语素。报纸语言汉越词使用方面。政治、经济类报道中,汉越词使用率相当高,其数量随时事变化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有一定差异;教育类报道汉越词使用的比例高于文化和文艺类报道。与越南改革开放前相比,改革开放后汉越词在政治领域的使用率高于文化和文艺领域。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大量汉越词进入越南语词汇系统,并促进了汉越词的进一步本土化。与此同时,越南语口语和书面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牌匾用文方面。城市牌匾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是城市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多数被试支持牌匾使用越英双文,部分被试认为应当使用越南文单文,少数被试表示接受使用外文单文。多数被试希望牌匾能够“更加国际化”“为顾客提供方便”“代表国家形象”。牌匾中出现的汉越词使用率高达78.8%,体现出汉越词在官方语言使用方面的重要地位。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汉越词使用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大学生不同专业被试的媒体接触和语言使用存在差异,多数被试学习英语,其次是汉语、俄语,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均不高;被试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是社交网络,各类媒体接触以越南语为主。被试对汉越词的认知与使用存在滥用和误用问题;多数被试不能明确区分越南语词和汉越词的使用场景,这在书面语(如报纸、公文、课堂或会议发言)等正式场合较为普遍。本文全面考察了汉越词的结构特点以及不同领域中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汉越词使用的因素,预测了汉越词的发展趋势,为汉越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王伟民[3](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邓永红,刘书琴,巫丽君,温馨,刘慧婷[4](2020)在《客家话传承服务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客家话是我国十大方言之一,分布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9个省区,200多个县市。其中广东省东部、中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和江西省南部地区的客家人聚居最为集中。客家人有"宁丢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传统,但随着现代人口流动加快,强势经济地区的粤方言影响以及卓有成效的普通话推广,客家话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刁晏斌[5](2020)在《论全球华语研究的拓展与加深》文中研究表明时至今日,全球华语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犹有所待,因此应该而且必须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加深。"拓展"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前者主要指覆盖区域与覆盖内容的扩大,而后者则包括相对宏观的对全球华语起源与形成及其扩展分布路径等的考察,以及比较微观的对具体语言项目的显、隐以及发展变化的描写;"加深"则涉及"理论"与"事实"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华语及其研究理论基础的确定与深化、相关理论的应用、建设与创新等,后者则是寻找新的角度及手段,以求对相关语言事实作进一步高清晰度或细颗粒度的考察、分析与描写。上述拓展与加深的共同目标是把全球华语研究做大做强,使之提高到新的水平和层次。
董佳杰[6](2019)在《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各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改革的产物,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俱乐部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更加多元化的体育需要方面显得有些不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温州地区9所高校(不含独立院校)的体育俱乐部进行调查,分析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时又实地考察了上海、深圳两地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吸收借鉴部分成功经验,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背景下,对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加快推动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突破发展瓶颈,以更好地满足在校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主要结论如下:(1)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以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开展的,其主管部门有高校社联、公共体育部,实行的是俱乐部会长负责制;(2)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项目数量偏少,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开展较少;(3)影响俱乐部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休闲体育项目教师比例低;俱乐部主要依靠会费和学校活动经费维系,吸引社会赞助或自主创收的能力弱;俱乐部活动场地多局限在校内,部分项目器材老化及缺乏导致会员满意度不高,而俱乐部发展利用社会场地、器材资源的意识还较薄弱。(4)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有:通过校企合作带动新项目在校内生根落地,同时又注重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内体育项目;积极引入当地社会体育协会的教练或团队,申请调派社体中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补充校内师资资源;鼓励高校体育俱乐部“走出去”,通过校际体育场地共享、合理利用校外公共场地,同时通过拓展商业体育场所的方式拓展俱乐部活动范围;通过引入校外体育公司在校内经营或互联网体育产品的方式丰富器材配给,方便俱乐部日常使用;通过有偿社会服务、吸收部分社会会员、建立俱乐部校友基金会及开发俱乐部无形资产的方式,增加俱乐部经费收入,为俱乐部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建议高校相关部门要在工作上给予体育俱乐部工作更多的重视,保证体育俱乐部能发出独立的声音,要给予俱乐部更多的赞助自由,帮助俱乐部建立与兄弟院校之间和社会体育协会之间的联系,也要积极与学校基建或后勤部门沟通,为引入社会力量创造条件的同时保证校园秩序。
李行健[7](2017)在《深化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促进民族共同语的融合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构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语言文化基础,需要深化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促进民族共同语在两岸的融合与统一。首先要正确定位两岸标准语的相互关系,在"一语两话"的视角下建立全方位的现代汉语通用语的体系。促进两岸语言的融合与统一,也是遏制"语言台独"的有效手段。
骆海琪[8](2017)在《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和中国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加。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也随之出现了。国内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越来越多,可是最终转换为汉语教学师资的、投身到海外教学的人数却不能满足海外的需求。一方面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们却面临着汉语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足或过于老旧等问题。与此同时,移动技术不断发展,APP技术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移动学习成为新时代的一大趋势,APP教育资源让各行业人士看到新的机会,移动汉语学习成为学界的热点和投资商的资金流向。为了迎合市场的汉语学习需求,不断有开发者开发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汉语学习APP,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却参差不齐。汉语APP学习已然是汉语教学界的一大热点,也是汉语发展不可绕过的话题。对汉语APP学习的关注与投入,不断推动汉语APP学习的发展和汉语的传播。目前,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对移动汉语学习,特别是移动汉语APP学习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不断涌出的汉语学习APP,满足的是开发商的商机,还是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呢?移动汉语学习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者或学习模式呢?现有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移动汉语学习的了解,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设想。虽然关注度不断提高,但对汉语学习APP的研究仍然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真正从汉语学习APP使用者和汉语学习者角度分析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笔者列举了研究移动汉语学习情况的意义,以及本文将采用的研究方法,然后梳理了近年来对移动语言学习、移动汉语学习、汉语学习APP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文中移动汉语学习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笔者以访谈和调查问卷形式对汉语学习者进行调查,了解汉语学习者的移动汉语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真实的学习情况,对移动汉语学习这一方式及其所起到的作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调查分析的结果和应用平台上的汉语学习APP情况,挑选了两款汉语学习APP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平台上使用者的文字评价、等级评价等信息,以及问卷调查中学习者的反馈,分析这两款汉语学习APP的优点和不足,为移动汉语APP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本文的调查紧贴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感受,对APP的分析也是从被调查者的实际使用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从更为注重用户体验的角度思考汉语学习APP的使用和发展问题。笔者总结了汉语学习APP以及目前汉语学习者在移动汉语学习方式上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如汉语学习APP对学习者来说主要是辅助作用,学习者在了解APP上存在信息不畅通等。就以上问题和特点,对移动汉语学习和移动汉语学习APP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和思考,期望能够更好地发挥APP作为移动学习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为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者服务。
郑慧曦[9](2017)在《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泰南洛坤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泰国华文教育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华文媒体发展华文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于华文教育以及华文媒体的专项研究较多,而对两者之间联系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对两者的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对华文媒体的定义,将华文媒体划分为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三种类型,把华文教育者、华文学习者以及华文学习内容都纳入研究调查的范围内,到泰南洛坤府对当地华人进行采访调查,以期对泰国华文教育与华文媒体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通过研究当前泰国社会运用华文媒体发展泰国华文教育的途径,分析其发展前景,然后据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当前对华文教育与华文媒体之间联系的一些研究,以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在泰国南部洛坤府收集到的一些华文媒体资料进行了梳理,对与华文教育相关的华文媒体进行了重点介绍,并介绍了两者在泰国的发展现况。第三章整理了在泰国南部洛坤府采访调查的具体数据资料,分析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第四章是利用华文媒体发展泰国华文教育的建议。最后,第五章为总结全文。
李宇明[10](2017)在《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华语是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大华语拥有多个华语变体,最重要的是大陆的普通话、台湾的国语、港澳华语、新马印尼文莱华语等,北美华语正在形成,欧洲华语略有雏形。大华语的特点与汉民族共同语的推行历史相关,是"老国语圈"和"普通话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各华语变体既与国语/普通话的推广相关,也与它们身处的语言环境相关。大华语存在"继续分化"和"趋近趋同"两种走向,促进大华语"趋近趋同",重在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促进海峡两岸的语言文字协调;第二,推动各华语社区的交流合作;第三,开展全球视角下的华语研究。当前,"大华语"研究还处在"观念萌生、资料搜集"的初始阶段,下面还需要开展大量工作。
二、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词汇吸收的特点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国语”吸收大陆普通话词汇的特点 |
(一)吸收的倾向具有动态性 |
(二)吸收的进程比较漫长 |
(三)吸收的程度不平衡 |
1. 低级引用阶段 |
2. 深度吸收阶段 |
二、台湾“国语”吸收大陆普通话词汇的原因 |
(一)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
(二)两岸语言自身发展规律 |
(三)互联网的推波助澜 |
结语 |
(2)越南语汉越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汉越词的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历史分期 |
三、汉越词研究综述 |
(一) 音系研究 |
(二) 词汇研究 |
(三) 其他研究 |
(四) 以往研究不足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一) 研究内容 |
(二) 调查研究方法 |
(三) 理论依据 |
第一章 汉越词的描写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语音系统 |
二、汉越词的形成及发展 |
三、汉语音保留与分化并存 |
四、汉越词与越南语本族词的语音对应 |
第二节 词汇特点 |
一、词义对应的越南语本族词 |
二、无词义对应的越南语本族词 |
第三节 词义变化 |
一、词义扩大 |
二、词义缩小 |
三、词义转移 |
第四节 词性变化 |
一、词义不变,词性改变 |
二、词义、词性均改变 |
第五节 构词特点 |
一、单音节汉越语素特点 |
二、构词方式 |
三、构词方式变体 |
四、自造式汉越词 |
第六节 汉越词成语 |
一、越南语中的汉语成语 |
二、汉越成语变体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报纸语言汉越词使用调查 |
第一节 《人民报》和《青年报》的汉越词使用 |
一、《人民报》中汉越词的使用 |
二、《青年报》中的汉越词使用 |
三、《人民报》和《青年报》中汉越词使用对比 |
第二节 《人民报》和《青年报》中汉越词的特点和变化 |
一、汉越词的语音变化 |
二、汉越词的词汇变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平省洞海市牌匾用文及汉越词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调查点和调查对象 |
二、问卷结构及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洞海市牌匾用文 |
一、牌匾用文种类 |
二、牌匾用文现状 |
第三节 市民对牌匾用文的态度 |
一、外语学习情况 |
二、对牌匾用文的态度 |
第四节 越南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与洞海市牌匾用文的历史变迁 |
一、越南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 |
二、洞海市牌匾用文的历史变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汉越词使用调查 |
第一节 语言能力调查 |
一、学习外语的种类 |
二、外语能力 |
第二节 语言使用调查 |
一、日常生活语言使用 |
二、专业阅读和写作的语言使用 |
三、语言使用的社会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汉越词的使用现状 |
一、使用领域 |
二、词语选择与使用 |
三、汉越词成语使用 |
四、汉越词使用的语境 |
第四节 语言使用的差异分析 |
一、词语使用 |
二、词义识别 |
三、成语使用 |
四、句子使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语言使用调查结论 |
二、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 |
第五章 汉越词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汉越词使用的总结与反思 |
一、汉越词使用的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民报》文章篇目表 |
附录二: 《青年报》文章篇目表 |
附录三: 越南广平省洞海市民及大学生牌匾用文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洞海市民和大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洞海市学生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后记 |
(3)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
4 本章小结 |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
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
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全球华语研究的拓展与加深(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华语研究的拓展 |
2. 全球华语研究的加深 |
3. 结语 |
(6)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社会力量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1.1.2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 |
1.1.3 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能带动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1.1.4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
1.2 选题意义 |
1.2.1 激发高校体育活力 |
1.2.2 推进高校体育发展 |
1.2.3 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
1.2.4 为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提供模式参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1.3.1.1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和功能的研究 |
1.3.1.2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 |
1.3.1.3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综述总结 |
1.4 相关概念的解释 |
1.4.1 高校体育俱乐部 |
1.4.2 社会力量 |
1.4.3 路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效度及检验 |
2.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2.2.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及管理情况分析 |
3.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模式分析 |
3.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情况分析 |
3.1.3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内容情况分析 |
3.1.4 温州高校各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和结构情况分析 |
3.1.4.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数量情况分析 |
3.1.4.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结构情况分析 |
3.1.5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情况分析 |
3.1.5.1 温州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管部门情况 |
3.1.5.2 温州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方式分析 |
3.1.5.3 温州高校对申请成立新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办法 |
3.2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扩充高校体育俱乐部项目和师资的路径分析 |
3.2.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项目开展现状分析 |
3.2.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项目的数量分析 |
3.2.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项目特点分析 |
3.2.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选项的动机分析 |
3.2.3 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引进来,带动项目发展的路径分析 |
3.2.3.1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带动新兴项目在校内生根落地 |
3.2.3.2 以亚运会为契机,积极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3.2.4 通过引入社会师资,达到“以人带项”效果的路径分析 |
3.2.4.1 加强与社会体育协会的联动,引进项目教练或团队 |
3.3.4.2 充分利用当地社体中心资源,申请调派社会体育指导员 |
3.3 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走出去,扩大活动场地范围的路径分析 |
3.3.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场地现状分析 |
3.3.2 加强高校间体育俱乐部的联系,促进校际体育资源共享 |
3.3.3 充分利用校外公共体育场地资源,积极拓展商业性体育场所 |
3.4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解决高校体育俱乐部器材问题的路径分析 |
3.4.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器材现状分析 |
3.4.2 以引进校外体育公司在校内经营的方式,摆脱俱乐部器材不足的困境 |
3.4.3 积极引入互联网体育产品,丰富体育器材的配给途径 |
3.5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拓宽高校体育俱乐部经费来源的路径分析 |
3.5.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费情况分析 |
3.5.1.1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经费来源分析 |
3.5.1.2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所收会费的情况分析 |
3.5.1.3 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会员对收费的态度情况分析 |
3.5.2 以体育俱乐部的有偿社会服务实现俱乐部创收 |
3.5.3 改善俱乐部会员结构,以吸纳社会会员的形式增加俱乐部收入 |
3.5.4 建立校友基金会,为俱乐部提供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 |
3.5.5 充分开发和经营体育无形资产,拓展俱乐部资金来源渠道 |
3.5.5.1 充分利用市场,以冠名俱乐部的方式吸引赞助 |
3.5.5.2 注重开展俱乐部竞赛活动,充分开发可吸引赞助的资源 |
3.5.5.3 以联盟化的方式开发高校间的竞赛表演市场,增加俱乐部经费收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7 致谢 |
8 本人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7)深化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促进民族共同语的融合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一语两话”的两岸语言观定位两岸语言关系 |
二构建“一语两话”语言观下的现代汉语新体系 |
三“共同语言”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坚强纽带 |
四遏制语言台独是两岸语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
(一) 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统一 |
(二) 面对文化台独, 强化对策, 打好中华文化保卫战 |
(8)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个案分析法 |
第二章 移动汉语学习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移动学习 |
二、移动汉语学习 |
第二节 移动汉语学习研究综述 |
一、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
二、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综述 |
三、移动汉语学习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设计 |
第一节 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选取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对象汉语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年龄、身份以及国别 |
二、调查对象汉语水平分布 |
三、调查对象学习汉语动机 |
四、调查对象学习汉语主要方式 |
第四章 调查对象移动汉语学习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运用APP学习汉语情况分析 |
一、相关汉语学习APP产品分析 |
二、调查者使用汉语学习APP情况分析 |
三、不使用APP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分析 |
四、使用过APP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分析 |
第二节 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APP的看法 |
一、现有的汉语学习APP所存在的不足 |
二、汉语学习APP应具有的特点 |
三、汉语学习APP的适用对象 |
四、学习者关于汉语学习APP的了解渠道和尝试意愿 |
第三节 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总结 |
一、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总结 |
二、对汉语学习APP开发的建议 |
第五章 以两款智能手机常用汉语学习APP作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两款常用汉语学习APP的选取 |
一、两款常用汉语学习APP的选取 |
二、研究对象的类型 |
三、以选取对象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
第二节 以词典类汉语学习APP Pleco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
一、Pleco的界面以及使用流程分析 |
二、Pleco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
三、Pleco的适用对象以及使用建议 |
第三节 以汉字类汉语学习APP Skritter Chinese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
一、Skritter Chinese的界面以及使用流程分析 |
二、Skritter Chinese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
三、Skritter Chinese的适用对象以及使用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相关学术背景以及本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研究概述 |
第三节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泰南洛坤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
1.3.2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泰国华文媒体的现状分析 |
2.1 华文纸质媒体 |
2.1.1 泰国本土的华文纸质媒体 |
2.1.2 中国对泰的华文纸质媒体 |
2.1.3 华文纸质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2.2 华文广播电视媒体 |
2.2.1 泰国本土的华文广播电视媒体 |
2.2.2 中国对泰的华文广播电视媒体 |
2.2.3 华文广播电视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2.3 华文新媒体 |
2.3.1 泰国本土的华文新媒体 |
2.3.2 中国对泰的华文新媒体 |
2.3.3 华文新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影响力的调查分析 |
3.1 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者的影响 |
3.1.1 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
3.1.2 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
3.2 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学习者的影响 |
3.2.1 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
3.2.2 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
3.3 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学内容的影响 |
3.3.1 对语言教学内容的影响 |
3.3.2 对文化教学内容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运用华文媒体促进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建议 |
4.1 把华文教育的内容作为华文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 |
4.2 把华文教育的对象作为华文媒体传播的首要受众 |
4.3 利用华文媒体的传播特点来推动华文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语及“老国语圈” |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建设 |
第一,白话文替代文言文。 |
第二,建立国语的基本规范。 |
第三,探讨文字规范。 |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族共同语的传播 |
二普通话及“普通话圈” |
(一)普通话的语言文字标准 |
第一,系统定义了普通话。 |
第二,确定了语音、词汇、语法等规范。 |
第三,确定了文字标准和汉语拼音方案。 |
(二)普通话的传播 |
三华语社区的相互影响 |
第一,普通话推广步入法制化轨道,规范汉字颁布集成性标准。 |
第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语言生活信息化。 |
第三,普通话在全球的影响力空前增强。 |
第四,各华语社区正在频繁地相互影响。 |
第五,“新华语观”逐渐形成。 |
四华语变体与大华语发展趋势 |
(一)华语变体 |
1. 大陆的普通话。 |
2. 台湾的国语。 |
3. 香港、澳门的华语。 |
4. 新马印尼文莱的华语。 |
5. 其他华语。 |
(二)大华语的发展趋势 |
五结束语 |
四、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词汇吸收的特点及原因[J]. 邹晓玲.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越南语汉越词研究[D]. 张武玉玲(Truong Vu Ngoc Linh).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客家话传承服务调查[A]. 邓永红,刘书琴,巫丽君,温馨,刘慧婷. 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 2020
- [5]论全球华语研究的拓展与加深[J]. 刁晏斌.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0(01)
- [6]温州高校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的路径研究[D]. 董佳杰. 温州大学, 2019(01)
- [7]深化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促进民族共同语的融合统一[J]. 李行健.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4)
- [8]汉语学习者移动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D]. 骆海琪.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5)
- [9]华文媒体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泰南洛坤府为例[D]. 郑慧曦.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J]. 李宇明.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