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两课”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运[1](2021)在《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忧患意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其适应国家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应对部分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失等问题。为了增强"纲要"课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针对性,教师应结合教材讲好"国耻""觉醒"和"赶超"的历史逻辑,并尝试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坚持"点""面"结合,用生动鲜活的史料增强忧患意识教育的说服力;二是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来分析问题,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知;三是用新媒体手段设置热点话题,拓展教学时空,积极与学生课下互动;四是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迫切感。
陆春蓉[2](2021)在《基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探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忧患意识有待加强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开展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层面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规律及原则,积极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方向。
谢玉梅[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陈丞琪[4](202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八、九年级新教材中涉及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较多且分散,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香港发生的修例风波,“香港众志”通过“罢课公投”反对涉港国家安全立法,利用初中学生阻碍国家安全立法,为我国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敲响警钟。央视《焦点访谈》也曾披露境外间谍组织通过网络色情利诱一些无知中学生从事间谍活动。初中生年纪尚小,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但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不一定能正确认识国家安全,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不一定能自觉抵制,甚至可能因无知、经不起利益诱惑等原因而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因而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初中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主题,在梳理相关核心概念、本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初中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特别是从教师、教材、教法和评价等方面剖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即: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专业素养,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良好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合力,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评价机制。本文认为,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必须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并在相关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丰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形式,切实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实效。
王洋[5](2021)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高中历史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到家国情怀。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柱,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青少年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事件,历史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蕴藏着传承家国情怀意识的丰富思想资源,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把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厚植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许多环节之中。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担,而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师赖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历史教师应该主导着对于历史教材中家国情怀因素的把握和研究,多维有效的国家情怀教育途径对于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功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增添了许多体现家国情怀的教学素材,教材文本的编写也处处隐含着家国情怀,本文对此进行解读、分析,有利于历史教育者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深入透彻的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力量。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的家国情怀素材以及细节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解读,并在师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见解,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工作在第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有所裨益。
陈作青[6](2020)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文中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传统和深厚的民族精神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渗透着史学家强烈的危机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内容具有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有利于突出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学重点,有利于体现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育价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以中国近代史内容为例,从中国近代史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优势与价值、教学现状和培养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论述了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内涵与特点、教育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二章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析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忧患意识的现状以及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第三章依据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从联系性教学、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赖雪梅[7](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赵癸萍[8](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沈树周,段素梅[9](2013)在《“两课”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院校加强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两课"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材包含着诸多国防教育的知识和素材,"两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整理、挖掘,将国防意识和国防理念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从而践行国防理念,为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小杰[10](2012)在《论高校“两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两课"教学主要是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这两项课程。这两项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意义大和政治导向清晰的特点。因此在高校开展两课教学的时候,需要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师现状,从而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学校内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两课本身的优势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固发展。
二、论“两课”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两课”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
二、国耻、觉醒与赶超:“纲要”课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三个切入点 |
三、“纲要”课教学对大学生忧患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
(2)基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应把握的规律 |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协调的规律。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规律。 |
(三)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规律。 |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导向性原则。 |
(二)坚持现实性原则。 |
(三)坚持整体性原则。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家安全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 |
(三)国家安全意识 |
四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归纳分析法 |
六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一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一)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
(二)提升初中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
二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 |
(一)拓宽初中生国家安全视野 |
(二)培养正确国家安全价值观 |
三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需要 |
(一)涵养初中生的爱国之情 |
(二)巩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立足点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教学能力“有短板” |
(二)教材探索实践“有误区” |
(三)统筹教育资源“不协调” |
(四)教育评价方式“欠科学”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学策略 |
一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专业素养 |
(一)了解学生现状,助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
(二)根据初中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特点,制定授课策略 |
(三)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国家安全知识储备 |
二 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
(一)深化初中生对传统国家安全的理解 |
(二)拓展初中生对非传统国家安全的认知 |
三 形成良好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合力 |
(一)优化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家庭环境 |
(二)优化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学校环境 |
(三)优化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社区环境 |
(四)优化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同辈群体环境 |
四 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评价机制 |
(一)强调知情意行动态平衡的过程性评价 |
(二)探索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方式 |
(三)注重实践中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5)《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高中历史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家国情怀及家国情怀素养概述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家国情怀因素与历史意识培养 |
第一节 家国情怀因素的整体解读 |
一、中国古代史版块:形塑民族融合的文化情怀 |
二、中国近代史版块:追求民主理想的革命情怀 |
三、中国现代史版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情怀 |
四、活动课版块 |
第二节 教材涉及家国情怀因素分栏目解读 |
一、导学类栏目的家国情怀 |
二、问题类栏目的家国情怀 |
三、史料类栏目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历史意识培养与家国情怀 |
一、国家认同与家国情怀教育 |
二、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教育 |
三、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教育 |
四、价值认同与家国情怀教育 |
五、多元文化意识与家国情怀教育 |
六、人格培养与家国情怀教育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教育现状 |
一 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访谈 |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 |
二、教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的理解情况 |
三、教师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家国情怀因素解读及运用 |
四、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实践所遇问题 |
第三章 《中外历史纲要(上)》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发挥历史教师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一、增强教师自身学科素养 |
二、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
第二节 注重学生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一、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
二、培养学生的共情意识 |
第三节 充分发掘家国情怀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 |
一、注重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
二、重视与课外资源相结合 |
第四章 基于家国情怀素养意识的历史教学设计——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 |
附录 B 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二)中学历史课程的新要求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与中学历史教学忧患意识培养有关的研究成果 |
1.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培养的价值研究 |
2.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培养的课程资源 |
3.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 |
(二)与中国近代史教学忧患意识培养有关的研究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现状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优势与价值 |
第一节 忧患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
一、哲学中的忧患意识 |
(一)清醒的防范意识与预见意识 |
(二)自觉的危机感与紧迫感 |
(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
二、史学中的忧患意识 |
(一)在传统史学中产生与发展 |
(二)体现了史学的借鉴功能 |
三、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忧患意识 |
(一)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方法与能力 |
(二)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价值关怀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 |
一、屈辱史教育内容 |
(一)近代列强侵华的事件与影响 |
(二)清末自我封闭的心理与政策 |
二、探索史教育内容 |
(一)探索近代化道路的思潮与实践 |
(二)救亡图存的典型人物与事迹 |
第三节 中国近代史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价值 |
一、有利于突出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学重点 |
(一)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学重点 |
(二)忧患意识的教育内容与中国近代史教学重点的一致性 |
二、有利于体现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育价值 |
(一)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教育价值 |
(二)忧患意识的教育目标与中国近代史教育价值相一致 |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一)忧患意识的教育关注从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选择教学材料 |
(二)忧患意识的教育注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呈现教学材料 |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培养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忧患意识的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的设计 |
三、访谈的设计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教学忧患意识教育的调查结果 |
一、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忧患意识的现状 |
(一)学生的忧患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
(二)学生忧患意识认知和行为不相符合 |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 |
(一)忧患意识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
(二)知识性教学为主,学生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 |
(三)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片面 |
(四)忧患意识教育的层次较低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联系性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策略 |
一、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横向比较中感受危机意识 |
(一)中国近代史教学横向联系的价值与目标 |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横向联系的案例 |
(三)中国近代史教学横向联系的方法 |
二、从近代中国相关事件的纵向联系中体验责任意识 |
(一)中国近代史教学纵向联系的价值与目标 |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纵向联系的案例 |
(三)中国近代史教学纵向联系的方法 |
第二节 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策略 |
一、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价值与目标 |
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案例与方法 |
(一)案例 |
(二)方法 |
第三节 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策略 |
一、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价值与目标 |
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的案例与方法 |
(一)借助多媒体,展示历史图像 |
1.案例 |
2.方法 |
(二)借助情景剧,再现历史场景 |
1.案例 |
2.方法 |
(三)借助实践活动,增强感悟能力 |
1.案例 |
2.方法 |
第四节 培养学生忧患意识需要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附录一 :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忧患意识的现状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9)“两课”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育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
(二)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
(三)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 |
二、“两课”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实践 |
(一) 加强国防意识的教育。 |
(二) 加强国防法规的教育。 |
(三) 加强国防理念教育。 |
(四) 加强国防精神教育。 |
1.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
2.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 |
3.爱军尚武精神教育。 |
四、论“两课”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J]. 杨红运. 北京教育(德育), 2021(10)
- [2]基于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探究[J]. 陆春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3)
- [3]新时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谢玉梅. 西南大学, 2021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 陈丞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高中历史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D]. 王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D]. 陈作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8]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两课”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沈树周,段素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03)
- [10]论高校“两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陈小杰. 时代教育, 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