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平面离散曲线序列的三维几何结构识别(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杰[1](2021)在《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构式高支架具有长细比较大、结构相对轻柔等特点,对风荷载的作用非常敏感。在台风区修建跨海大桥时,高耸格构式支架体系除受雷暴、大雾及潮汐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大风、台风侵袭的影响,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均面临巨大挑战。在台风区保证格构式高支架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是桥梁工程界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练岛特大桥新建工程中现浇公路梁桥格构式高支架为研究背景,通过风洞测力试验、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气弹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风荷载作用下格构式高支架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以解决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的风工程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NSYS对四腿和六腿格构式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和时域法对格构式支架模态和顺风向风致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腿单柱支架和六腿单柱支架的前6阶振型基本一致;多腿单柱格构支架前两阶振型的共振贡献比较显着,格构式高支架横桥向的侧向刚度大于纵桥向的侧向刚度;格构式高支架侧边和中线位置存在扭转和平动,而格构式高支架结构在横桥向风向角下的扭转不明显;格构式高支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支架顶部的位移均方根增长幅值约为12%,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格构式高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竖向构件与斜杆,且高支架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斜杆由于扭转效应应力增幅比较明显。考虑上部结构后,四腿与六腿格构式支架的位移都均有大幅减小,表明上部结构的施加有利于结构的位移控制。(2)基于风洞测力试验测得格构高支架在不同流场和不同风向角下的静三分力系数。基于PIV技术,首次对高墩钢管支架模型水平平面流场和竖向平面流场进行流场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单柱和双柱支架的涡心漩涡强度和湍流度,得出风场风向对格构式高支架气动特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格构式高支架在抗风计算时,阻力、升力和扭矩均变化明显,应充分考虑三个方向静风荷载的影响;在45°风偏角时漩涡运动剧烈,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强度最大,导致模型的气动力平均值和脉动值较大;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涡心处漩涡强度和湍动能均比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模型小;格构式高支架各个构件间存在明显的构件干扰,数值模拟时应考虑空间三维特性。(3)根据分段估计法获得格构式高支架的三维设计风荷载,并将等效风荷载施加于四腿和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得到风力等级与格构式高支架各节段位移的相关公式,而后采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DGM(1,1),得出格构式高支架施工拼装阶段在不同风等级作用下的位移,最后拟合出四腿与六腿格构式高支架风荷载等级与施工节段位移的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建筑荷载规范与时域法计算时,各支架结构的位移较实际值偏大,与按等效风荷载计算值接近,采用等效风荷载计算更符合支架位移的变化规律。(4)基于格构高支架1:40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和风向角等各参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格构式支架加速度响应和风速、高度均成正相关,在某些风向角下,横风向的位移响应与顺风向位移响应相当,甚至大于后者。获取风振系数并对扭转响应和扭转风荷载进行分析,左右横风向的角加速度响应基本对称且反相位,支架呈整体扭转,各风速下的扭转角加速度均方根基本都在0度风向角下最大,90度风向角时最小,并且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5)提出采用最优化准则法对格构式高支架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格构式高支架立柱选择4根为最佳,节段长度宜控制在15m以内,且总高度不宜超过70m,立柱间距控制在7m~8m之间;在格构式高支架设计优化过程中,格构式高支架顶层位移限值起控制作用,需要更新节点风荷载时程和等效静风荷载,且节点风荷载时程影响大于等效静风荷载。
钟棉卿[2](2020)在《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养护和旧路改扩建的需求迅速扩大。路面是公路养护及改扩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快速、有效掌握路面几何参数和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路面养护决策、路面大中修养护及改扩建方案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路面几何参数及技术状况评价指标的获取长期依赖于种类繁多的特定传感器和现场测量,其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缺乏统一的数据基准。移动激光扫描(Mobile Laser Scanning,MLS)技术集成激光扫描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姿态测量系统、相机等多种传感器,能迅速采集高精度、高密度的公路三维实景点云数据,为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MLS数据用于公路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构建了“MLS数据组织—路面特征提取—几何状况检测—技术状况检测”的技术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MLS点云数据离散、无拓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LS点云的采集顺序而构建的顺序索引结构Tgrid,该方法可以实现为每个激光点分配一个2维规则索引号,将点云的顺序邻接关系转换为一张Tgrid结点图,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不仅很好地实现了海量点云数据的快速查询,解决MLS点云顺序存储与索引存储间的不一致问题,并能将图像处理方法成功引入到MLS点云数据处理。2、针对某些MLS场景数据文件不包含轨迹数据、无扫描角信息和轨迹文件损坏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点云空间分布特点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重建的轨迹数据与真实轨迹数据的平均误差在1-2个激光点之内。本研究为基于MLS点云的扫描轨迹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3、基于本文创建的Tgrid结构,提出并研究了利用MLS点云数据提取路面特征信息的系统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主要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标记控制的区域生长方法用于路面点云的检测,设计了基于Tgrid结构的联通区域分析和Freeman链码边界检测算法快速提取路面点云轮廓以及道路边界;(2)设计了一种基于点云强度背景反差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筛选路面标线点云,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学形态学方法识别车道线,最终提取了道路中线和轮迹线等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关键信息;(3)通过将提取的道路边界与路面点云在Tgrid结点图上的叠置分析,实现了路面内部点云孔洞的快速、有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路面点云检测完整率达99.67%,与人工标定的道路边界和车道线相比,检测边界的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6.78%和92.91%,车道线检测结果的正确检测率达98.80%,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开展了基于提出的道路中线和MLS密集路面点云获取公路几何状况的研究。设计了利用高精度三维点云检测路面线路曲率、纵坡和横坡等几何状况主要参数的方法;根据曲率和纵坡的变化检测公路的几何线形,并基于连续性、均衡性和坡长三个技术指标评估了既有几何线形的安全性。在一段多弯道盘山公路场景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判定的危险路段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与抽样实测数据比较,纵断面高程误差0.031m,横坡率误差0.33%。5、提出了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和路面车辙等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的系列方法,构建了使用MLS点云自动化检测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的技术框架。(1)设计一种融合三维点云与高分辨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的路面损伤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限制的路面破损背景反差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实现了路面裂缝和坑槽的自动化检测;(2)参考路面检测规范中对常规检测方法采用数据精度和采样率的要求,提出基于轮迹线点云纵断面高程检测路面平整度的方法;(3)研究实现基于轮迹线点云生成精细横断面的方法用来检测路面车辙深度的方法。平整度的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密集点云断面高程计算的平整度标准差σ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结果高度相关,可通过在测试路段上开展相关实验来获取的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将σ值转换为IRI值,从而简化IRI的计算复杂度。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对局部路面车辙深度的最大值进行了抽样检验,基于MLS点云检测的车辙深度误差不大于0.010m。
王家东[3](2020)在《机动目标ISAR成像及空间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雷达作为一种能在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定位和识别目标的传感器,一直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技术作为雷达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更加直观精细的刻画目标的结构信息,也一直受到军事和民用的高度重视。ISAR成像作为一种能在远距离获取非合作目标图像的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目标分类识别起了重要作用。ISAR成像的关键条件是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动。而对于远距离非合作目标而言,它们的运动情况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在雷达分辨率不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目标的转动可以看作是均匀转动,通过传统的相位补偿技术,如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就能得到良好的图像。然而当雷达分辨率高的情况下,非合作目标的雷达回波经过运动补偿后可用多分量多项式相位信号表示,如何通过信号处理方法对这种多分量多项式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就成了能否获取高质量高分辨ISAR图像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ISAR图像中包含了目标丰富的结构、姿态、尺寸等信息,如何从ISAR图像中对这些信息提取,为目标分类、识别和编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今ISAR成像技术己发展到较高水平,但对于机动目标ISAR成像和ISAR图像特征提取技术,还是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分为三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了机动目标ISAR成像的时间段选择问题。针对空中飞机目标,本论文第三章提出了一种利用飞机跟踪信息对ISAR成像时间段优化选择的方法。根据飞机飞行时的空气动力模型,建立了飞机姿态(偏航、俯仰、横滚)变化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雷达回波中多普勒的分析可以发现,多普勒的变化与飞机姿态变化直接相关:姿态变化平稳对应多普勒近似恒定。而多普勒的变化决定了ISAR成像质量:多普勒变化越小成像质量越高。这就说明可以通过对目标的姿态角变化进行评估,姿态变化平稳的时间段就是ISAR成像质量较高的时间段。基于以上的结论,所提算法基于雷达跟踪数据,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目标姿态进行估计,并引入姿态角线性度的概念,评估不同时间段姿态角的线性度以实现ISAR成像时间段的最优选择。与传统的基于图像分析和基于多普勒分析的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不依赖于目标的雷达回波,只需要目标的跟踪信息,因此有一定的噪声稳健性。基于仿真与实测数据的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有更稳健的成像时间段选择能力。第二部分研究了机动目标ISAR成像的相位补偿问题。目标的非均匀三维旋转会引起ISAR成像平面(Image Projection Plane,IPP)的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二维空变相位误差。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补偿方法会使ISAR图像严重模糊。另一方面,强噪声对传统的运动参数估计和相位误差补偿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论文第四章提出了一种二维空变相位误差补偿方法。所提方法将目标姿态(偏航、俯仰、横滚)变化近似为二阶形式,推导出飞机目标的二维空变相位误差参数的具体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二维空变相位误差的最小熵优化函数,并采用第三章提出的飞机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对相位误差参数进行粗估计,作为迭代初始值提高迭代搜索的速度和精度。与传统空变相位误差补偿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考虑目标运动整体性的情况下,只需要估计两个相位误差参数,显着的减少了计算量。另外,提出的相位误差粗估计方法提高了最小熵优化搜索的速度和精度,并且使所提算法有更强的噪声稳健性。基于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算法计算量低,在信噪比不低于-15db的情况下都具有良好的相位补偿能力,并且得到的聚焦图像有比传统方法更低的熵值,ISAR图像质量更高。第三部分研究了基于ISAR图像的空间目标物理特征提取方法。卫星目标的姿态和几何特性是卫星活动分析的重要信息。本论文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SAR图像解译的卫星目标绝对姿态和尺寸参数估计方法。所提方法将卫星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级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Pix2pix GAN)的ISAR图像分割方法,将卫星主体从序列ISAR图像中分割出来。进一步,基于ISAR成像的投影理论建立了卫星姿态和尺寸的优化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卫星主体的二维特征,通过求解优化问题,联合估计卫星的姿态和尺寸。传统的基于因子分解的三维重构方法得到三维点分布与真实的三维点分布之间存在未知的旋转,所以只能估计目标的绝对尺寸而不能估计姿态,所提方法能同时估计目标的姿态和尺寸。实验中,利用卫星工具包(Satellite Tool Kits,STK)对天宫和锁眼卫星目标的实际轨道运动和雷达观测视角进行仿真,并在对应视角下采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根据两个卫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模型对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仿真。基于仿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因子分解法,所提算法不仅能同时估计卫星姿态和尺寸,并且尺寸估计更精确。
吕珊珊[4](2020)在《基于数字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条纹投影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测量技术因具有非接触式、高分辨率、高精度、高效率、高普适性、低成本、全场测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船舶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是目前光学三维测量领域科学研究与产品研发的热点。市场上已有的测量产品价格昂贵,且大多采用的是双频外差解相位技术,在图像采集上耗时较长,限制了其在高速动态测量领域上的应用。本文围绕数字条纹投影测量技术中的相位解调、相位差校正和三维测量模型建立等关键技术开展相关研究,探索高效、高精度、成本低的数字条纹投影三维测量方法。在数字条纹投影三维测量中,相位的准确计算是保证系统测量精度的重要前提。标准的N步相移算法对测量环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特性,是目前计算相位的主流方法。然而,根据相移算法得到的相位的取值范围为[-π,π],沿条纹投射方向周期性变化,称之为包裹相位。若想得到绝对相位,则需要对包裹相位所在的条纹级数进行确定。为了满足系统测量高效、高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两种时间相位解调方法:基于双变频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和基于相位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所提的两种方法均只需投射两幅附加的编码图像即可完成包裹相位的级数解码。其中,基于双变频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是对条纹的频率信息进行等周期编码,各个周期的正弦条纹级数与编码条纹频率一一对应。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对相机采集的完整周期的编码条纹的频率进行计算,再结合相位级数在条纹方向上的一致性和在条纹投射方向上的连续性即可实现整个测量区域的相位级数解调。基于相位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则是对条纹的相位信息进行等周期编码,并且通过设计特定的序列对编码条纹的相位进行排布,可提高其最大可解码级数和解码过程的稳定性。在进行级数解码之前,对计算得到的编码图像的连通区域进行识别和分类,可简化编码相位和相位级数的匹配过程、提高相位级数解码效率。搭建测量系统开展不同几何结构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相位解调方法均可以实现相位的准确解调;由于包裹相位与编码条纹的解码区间一致,因此,基于双变频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计算的绝对相位在不同周期条纹交界处不存在2π大小的相位误差,无需再进行相位级数校正过程;采用四个相邻周期的编码数字进行相位级数匹配,使得基于相位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的稳定性更高。为了符合人类的视觉感知,市场上的数字投影仪在生产的时候都会进行gamma校正,导致投影仪投射出的正弦条纹呈现非正弦特性。因此,根据相机采集的正弦条纹计算的相位相比于实际的相位值存在非线性误差。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方法对投影仪投射的条纹光强直接进行调制或对计算出的相位进行补偿以减小投影仪的gamma效应引起的非线性相位误差。本文针对根据补偿后的相位计算的相位差中仍然存有高频误差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的相位差重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相位差进行多层离散分解。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确定使重构相位差与原始相位差的差值满足所设阈值的稀疏解。最后,基于得到的分解系数及稀疏解计算重构的相位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T-OMP方法重构的相位差保留了原始相位差的有效低频成分,减小了高频误差分量的幅值。利用该方法提取的相位差进行对物体进行三维重构,可有效降低测量误差。在建立条纹投影测量模型时,一方面要考虑模型的测量精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模型标定和样本数据获取的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两种三维坐标映射模型。一种是通过分析系统的几何结构、相机成像及投影仪投射原理先建立像素坐标(u,v)和相位差△φ到Z坐标的映射模型,然后基于Z坐标、相位差△φ和像素坐标(u,v)分别建立X坐标和Y坐标的映射模型。模型中待标定的参数都是与系统结构有关的常数,该测量模型映射关系比较简单,因此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另一种是在理想测量系统映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坐标和成像平面进行一般化建立一般测量系统的相位差-三维坐标映射模型。由于相机的畸变效应,导致建立的测量模型关系复杂,但模型的输入(u,v,△φ)和输出(X,Y,Z)特征都比较明确。因此,选用泛化性能好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网络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测量模型都能够准确实现物体的三维测量;其中,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测量模型结构简单,仅需少量的样本数据即可完成系统的标定;虽然基于ELM网络的测量模型需要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用于系统标定,但普适性更高。本文提出的两种基于少量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在保证解调准确性的同时可减少相机采集图像的时间,为数字条纹投影应用于高速动态测量领域提供了思路。将机器学习方法用于测量系统标定,可简化标定过程、提高测量精度,为新型三维测量模型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刘卫强[5](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激发极化电法勘探(激电法)是一种针对地质体导电性和激电性差异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分支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先后研发了分布式全波形电法勘探仪器设备,激电数据采集效率得到迅速发展,但相应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依然有所滞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分布式激电勘探产生的大规模数据,建立一套初步智能化的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提高激电勘探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分布式激电抗干扰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降噪方法库与统计决策的抗干扰技术。首先实现了三维介质的激电全波形响应正演模拟,通过分析生成的激电全波形理论信号与不同类型噪声干扰特征,提取最能表征时间序列类型的八个时/频域统计分量。继而模拟生成激电信号库与噪声库,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实现机器对时间序列中不同噪声干扰的判断识别。然后,通过学习总结信号处理领域的相关知识,优选并改进五种有针对性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经验模态分解、波形匹配、稳健估计、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等,并集成为一个降噪方法库,供决策系统自动选择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干扰压制。上述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分析与信号处理知识驱动的自动化抗干扰算法。为了克服激电反演成像中常规拟线性最优化算法依赖初始模型、分辨率不足等问题,本文对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样本压缩神经网络算法和自适应聚类分析算法,分别应用于激电勘探数据反演和边界识别。首先通过随机介质模型理论生成电性介质模型样本,通过分布式计算正演产生理论响应,然后用理论模型和响应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为降低数据冗余性,本文将数据压缩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降低输入输出样本维度,提高神经网络反演的速度与精度。为了进一步根据反演结果划分异常体的边界,本文对聚类分析进行改进,根据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和稳健统计,实现聚类数目的自动确定,进而对反演结果进行属性聚类、边界拾取和异常中心定位。上述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激电反演成像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我国西南某铅锌多金属矿区的实测激电数据,获得了超过5000个测点上的高品质激电数据。分析了不同电极极距与不同观测频率下的抗干扰效果,对误差进行了统计;并将抗干扰处理前后的电性扫面和测深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新的反演成像算法,根据实测的全波形数据分别进行了平面激电参数反演、二维电测深反演、三维多剖面反演等处理,并对反演结果进行边界拾取和属性聚类。数据处理结果反映出了测区地下介质电阻率极化率的异常特征,结合测区地质资料推断了成矿有利区,算法效果得到验证。综上,为了提高分布式全波形激电勘探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本文开展了两种综合算法研究,包括:基于降噪方法库与统计决策的干扰压制算法,基于样本压缩神经网络和自适应聚类的反演成像算法。模拟和实测数据的测试表明,新算法可有效提高激电数据质量并增强观测数据对地下异常体的反映能力,同时提高数据处理解释的精度与自动化水平。本文的框架和算法可进一步迁移到其他人工源电磁勘探方法中,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开展。
冯东[6](2020)在《多基线SAR三维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三维成像技术因其可以获取目标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分布和散射特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多基线SAR(Multibaseline SAR,MB SAR)是一种具有多条运动轨迹的SAR三维成像模式,它可以通过利用现有SAR系统进行简单的多基线成像几何扩展来实现三维成像,是一种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SAR三维成像模式。本文围绕MB SAR三维成像模式,针对高质量高分辨率MB SAR三维成像中的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可总结如下:一、研究与分析了MB SAR三维成像模式中的相关理论基础问题。针对多基线直线SAR(Linear SAR,LSAR)和多基线圆周SAR(Circular SAR,CSAR)两种典型的MB SAR三维成像模式,分析了它们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空间分辨率特性。尽管MB CSAR与MB LSAR的方位向运动轨迹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层析向成像模型。因此,MB CSAR实测数据可以用来验证本文后续关于MB SAR层析成像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二、研究了MB SAR三维成像中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问题。在MB SAR三维成像中,层析相位误差是影响最终三维成像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MB SAR三维成像中层析相位误差的来源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接着,针对层析相位误差空不变假设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基于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方法和基于锐利优化自聚焦(Sharpness Optimization Autofocus,SOA)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方法。最后,利用MB SAR实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两种层析相位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三、研究了MB SAR三维成像中的层析向高分辨率重建问题。在MB SAR三维成像中,实现层析向的高分辨率重建是获得最终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结果的关键。然而,实际中由于层析向总基线长度较短,导致层析向的瑞利分辨率较差。为了实现层析向高分辨率重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自适应方法(Iterative Adaptive Approach,IAA)和广义似然比检测(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的层析向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AA得到层析向超分辨率聚焦结果,然后利用GLRT进行模型阶数选择,从而得到层析向超分辨率稀疏重建结果。与目前应用较多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层析向超分辨率稀疏重建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不需要进行超参数优化调整,且能以更高的重建效率获得与其相比拟的超分辨性能和估计精度。四、研究了收发分置的多基线双站SAR(Bistatic SAR,Bi SAR)三维成像。收发分置的Bi SAR成像模式相对收发一体的单站SAR成像模式而言,具有隐蔽性强、安全性高以及构型配置灵活等优势。当发射平台或接收平台进行多航过飞行时,可实现MB Bi SAR三维成像。通过对MB Bi SAR三维成像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知,MB Bi SAR三维成像具有与单站模式下的MB SAR相同的层析向成像模型。在同样的层析向分辨率和无模糊成像范围要求下,MB Bi SAR所需的轨迹数量与单站MB SAR相同。为了高效率地获取高精度的Bi SAR二维复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极坐标的双站快速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与双站原始BP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在保持成像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成像效率。在获取了满足要求的Bi SAR二维成像结果以后,层析向的相位误差校正以及高分辨率重建与单站MB SAR相同,可直接采用单站MB SAR相关处理方法。因此,MB Bi SAR三维成像可看作传统单站MB SAR的一种延伸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已利用实测数据或仿真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文中所作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陈真佳[7](2020)在《海上电磁频谱感知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国海洋开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智慧海洋”国家战略目标的快速推进,海上用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较高,使得海上电磁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控变得十分困难。研究海上电磁频谱感知与预测方法对于探索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海上电磁波传播特性、逐步建立海上电磁频谱资源空间分布模型、提出海上电磁频谱资源有效管理新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海上分布式电磁频谱检测网络,从协同能量检测、相位估计和射频I/Q数据分布的多维度信号特征角度研究海上电磁频谱感知方法,并结合计算电磁学方法研究海上电磁频谱分布预测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海上不同目标频段背景噪声差异性较大的特点,结合海上分布式电磁频谱检测方法提出了频率域前向差值算法计算海上背景噪声包络,估计自适应阈值曲线(Adaptive Threshold Curve,ATC),保证在较低错检概率(Pfa)的基础上,降低弱信号的漏检概率(mP)。研究信号源测向误差在分布式协同差值能量检测方法中的影响,相比较平均差值能量检测(Mean Difference Energy Detection,MD-ED)方法,权重差值能量检测(Weight Difference Energy Detection,WD-ED)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性能,能够有效抑制误差突变。随着协同检测节点数量的增加,协同检测结果能够快速地收敛至0.5dBm以内。检测区域越大,初始mP越大。在38 km×38 km的检测区域中,当检测节点的数量达到30个时,系统的协同mP能够快速地下降至3%以内。针对海上接收信号强度波动剧烈导致Pfa和mP较高的问题,结合海上电磁频谱特性研究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环境下的海上弱信号相位估计方法;提出了添加窗口极值(Add Window Extremes,AWE)方法计算相位波形的包络,再次使用AWE方法计算相位极值,估计信号的相位周期。结合四分位间距和相位极值范围分布评估相位包络,提出了以样本相位分位数中值小于0.4 rad或四分位间距大于0 rad作为噪声的判决条件,提高了弱SNR环境下的信号和噪声辨识能力,提高了海上电磁频谱的检测概率(dP)。针对无线信号在海上传播过程中的幅度和相位特征损耗大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将射频I/Q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应用于海上电磁频谱感知;结合射频I/Q分量权重极值和分位数范围研究信号与噪声的边界阈值估计;I/Q分量权重极值方法的0dB SNR弱信号的检测概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具有相对更高的灵敏度,具有更大的有效检测范围。计算二维I/Q分量矩阵中相邻分量的梯度,获得二维梯度矩阵作为调制信号识别的类别矩阵;以样本二维梯度矩阵与类别矩阵的最小梯度累计距离(Gradient Cumulative Distance,GCD)的类别判决为调制信号识别结果;调整模型权重参数之后的总体调制类别识别率提高到了82.75%。以信号特征检测方法替代离散点频谱能量检测方法,提高了海上电磁频谱感知效率,对海上电磁频谱分布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海浪谱模型和天线姿态,提出了基于射线追踪法的海上电磁频谱分布预测模型;将在海上传播的电磁波划分为视距射线(Sight Line Ray,SLR)传播和反射射线(Reflecting Line Ray,RLR)传播;根据海浪谱模型具体描述粗糙海面高度变化,结合信号源位置估计粗糙海面的有效反射面,基于射线追踪法精确估计海上信号源的有效射线分布;以天线姿态和天线方向图描述信号源处向外各个方向辐射的射线初始能量分布,根据射线分布模型、发射功率、海面反射系数等参数,计算海上电磁频谱空间分布;考虑大尺度空间中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率的影响,修正了有效射线分布,提高了海上电磁频谱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根据以上的研究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与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海上分布式电磁频谱检测系统十分适合于复杂海洋环境;结合协同能量检测、相位估计、射频I/Q分布的多维度信号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提高了海上弱信号检测能力和电磁频谱感知能力;结合海浪谱和天线姿态,基于射线追踪法的预测模型能够精确估计大尺度的海上电磁频谱空间分布。
朱广豫[8](2020)在《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电磁仿真已经成为了基础性的科研工具,成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快速精确便捷的求解复杂电磁问题,在科学与工程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问题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增大,现有的电磁计算方法仍然不足以满足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电大尺寸、复杂几何结构、复杂材料特性、复杂电磁环境,电磁问题的求解方式亟待发展新生力量,从而更好的应对这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本课题直面上述挑战,着眼于复杂电大尺寸多尺度电磁问题,重点开展相关分治算法的研究。本文以众多实际应用为大背景,重点着眼于其共性的基础性的层面,发展相应的分治算法。本文力求探究“波动物理”与“分治思想”之间的潜在联系,针对复杂电磁问题的分治算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包括:面向复杂目标的计算复杂度、面向电大尺寸的数值稳定性、面向多尺度问题的计算效率、面向实际问题的算法易用性等等。本文的主要贡献概括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目标的多向多层快速复空间多极子算法(MDML-FCSMA)。总体上,该算法融合了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和多层矩阵分解算法(MLMDA)的基本思想,将高频射线的物理特性以一种系统的完善的方式真正融入到了MLFMA的算法体系之中。具体的,本文算法对MLFMA的各个关键模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泛化。首先,以蕴含蝶形特征的方向性多层结构为框架,以高斯波束转移算子的复坐标延伸为纽带,建立了空域和谱域、电磁量与几何量之间的特定关系,揭示了转移不变量特性。然后,通过将球面插值点与积分点相分离,整个算法采用局部坐标系下球冠区域上的数值积分和全局坐标系下单位球面上的局部插值。最后,获得了“转移驱动型”的算法建立步骤和“方向图局部化”的算法执行步骤。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不同于MLFMA,针对一维线状、二维平面、三维实体类型的电大尺寸目标,本文算法均具有稳定的准线性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误差可控性。2.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大尺寸的数值稳定的多向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MDML-FIPWA)。从算法的效果上来看,先前版本的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ML-FIPWA)在计算电大尺寸目标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数值溢出问题,整个算法是数值不稳定的;相比之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十分良好的数值稳定性,能够十分有效的求解电大尺寸问题。从问题的本质上来看,通过深入分析格林函数展开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多层结构及其远场条件下的幅度特性,归纳出了对数值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指数因子,阐明了先前的ML-FIPWA出现数值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同时揭示了本文提出的MDML-FIPWA能够维持数值稳定的关键所在。此外,不同于先前的ML-FIPWA,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应对不同类型几何特征的目标时均具有稳定的准线性的计算复杂度。3.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匹配层的多向多层快速同伦多极子算法(MDMLMP-PMLHA)。整个算法以带有完全匹配层(PML)填充的矩形波导为切入点,利用模式表示与射线表示之间的等价转化关系,并借助于方向图函数的插值与外推,最终建立起了“蝶形多极子”类型的快速算法。整个算法的建立不依赖于任何数值积分离散,仅涉及到基本的级数截断与交换求和次序。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电大尺寸目标,该算法具有稳定的计算复杂度和良好的误差可控性。此外,通过揭示算法中内蕴的模式同伦特性,本文给出了认识多极子类型算法的一种独到的视角。同时,该算法还建立了微波工程领域众多经典模型和经典概念之间一个巧妙而具体的联系。4.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电磁多尺度问题高效分析方法(MS-PSG-FFT-ACA)。具体的,借助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框架,构建了一种同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自适应交叉近似(ACA)的混合快速算法。在分析电磁多尺度问题时,相比于此前仅使用FFT进行加速的方法,本文的方法能够在不损失计算效率的前提下维持较低的内存消耗。此外,不同于此前以数值预校正为框架的混合算法构建方案,本文的方法由于受益于解析层面的预拆分,因而可以分别独立的构建辅助笛卡尔网格和八叉树空间分组,相应的,整个算法的建立步骤更加的简单和直接。5.提出了一种复杂电大问题的积分方程黑盒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IE-ODDM-BB)。具体的,基于“元素与并集”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盲几何的区域分解建立方案;同时,引入了一种序列加速收敛方法,极大的提升了算法迭代求解阶段的鲁棒性。不同于先前版本的积分方程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IE-ODDM),本文的方法只需要用于常规矩量法(Mo M)的不含任何分区信息的基本网格(Mesh),整个算法的建立不依赖于目标的几何建模(CAD)步骤。相应的,本文的区域分解方法可以非常直接的加入现有的电磁仿真软件平台之中。此外,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本文的区域分解方法可以在无需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的执行划分与求解。数值实验表明,本文的IE-ODDM-BB-MLFMA能够以显着低于CG-MLFMA(不分区)的内存需求计算典型的复杂电大尺寸电磁散射问题。6.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CP-CFIE-ODDM)。先前的积分方程重叠型区域分解(IE-ODDM)系列方法均是基于电磁积分算子“线性组合”的方程而构建;相比之下,本文的方法首次尝试将IE-ODDM方法基于电磁积分算子“非线性组合”的方程而构建。在应对电磁多尺度问题等具有稠密网格的情形时,采用之前的基于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CFIE-ODDM),其子区内迭代会遭遇潜在的慢收敛问题;相比之下,本文的方法能够始终维持十分稳定的内迭代收敛性,整体上具备更好的鲁棒性。7.提出了一种基于纽曼级数和骨架分解的积分逆算子稀疏表示(SR-IIO-NS-SF)。首先,借助于基函数空间分组,进行矩量法(Mo M)阻抗矩阵分裂。然后,基于近场矩阵的准静态特性和固有的稀疏性,构建了不含远场等效面的层级骨架分解,获得了近场逆矩阵的稀疏分解表示形式。最后,以纽曼级数为大框架,联合近场逆矩阵和原始远场矩阵,并同时利用二者的稀疏表示,将整个积分逆算子离散表示为了一系列稀疏矩阵的“加”与“乘”的组合形式。整个稀疏表示独立于入射右端项,具有直接解法的特征。数值实践表明,相比于共轭梯度法(CG)等典型的子空间迭代法,本文算法的求解过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同时,对于多尺度情形,本文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文的算法为电磁领域高频直接解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切入角度。
付茜雯[9](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指出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宋帅兵[10](2020)在《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高放核废料深地质处置库工程屏障缓冲/回填材料的首选材料,高庙子膨润土自身的渗流特性直接关系到处置库的整体密封性能,进而决定着处置库能否安全有效地将高水平放射性核废料进行长期隔离。事实上,高庙子膨润土的渗流特性直接取决于其内部的微观孔隙空间结构特征。因此,研究高庙子膨润土内部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流体渗流特性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综合运用三维数字模型重构理论、孔隙结构特征表征理论、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理论和孔隙级渗流模拟理论,从微观角度对高庙子膨润土的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渗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综合考虑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三维数字模型重构的精度、效率及经济成本因素,除直接使用CT和FIB/SEM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分别完成纳米级和微米级孔隙结构模型的重构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计算来对统计函数进行更新的改进模拟退火数值重构算法,并随后使用该算法分别完成了纳米级和亚微米级孔隙结构模型的重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模型重构效率,从而使得大尺寸试样的数值重构成为可能。(2)基于灰度图像内部像素点的灰度梯度信息,通过分析像素梯度分布直方图形态及像素类别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具有单峰像素灰度分布图像的全自动孔隙阈值确定和分割算法。该算法较已有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并成功对本文经由物理扫描所得到的不同尺度原始灰度图像的孔隙区域进行了分割提取,其结果与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根据不同尺度图像像素点彼此间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对应和相互转化关系,提出了一种可将高分辨率像素点转化为低分辨率像素点的粗化准则,并进一步建立了一种更加合理的可用于不同尺度图像叠加以构建多尺度模型的融合判定标准。使用该标准,成功实现了不同尺度孔隙结构模型彼此间的叠加融合,得到了能够同时包含纳米-亚微米级孔隙的多尺度模型。(4)通过引入离散空间区域内部孔隙几何形状的最大球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孔径概念的改进孔径分布提取算法,该算法在结果准确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较已有算法均进行了显着的提高。随后,使用该算法完成了对不同尺度孔隙结构模型孔径分布信息的定量化提取表征。同时,构建了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孔隙网络模型,并对其所包含的各类孔隙空间信息进行了定量化的提取表征。分析了不同尺度对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证明融合叠加所得到的多尺度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代表试样内部的真实孔隙结构特征。(5)利用已获得的各类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理论分析了其对高庙子膨润土试样渗流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渗透率间的定量关系。使用上述关系及其他已有经验关系完成了对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试样的渗透率预测,对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关关系仅用于对试样渗流特性的定性评估。(6)基于高庙子膨润土不同尺度下的真实孔隙几何结构模型及相应孔隙网络模型,分别使用有限单元法和单相流模拟法开展了微观孔隙尺度上流体流动传输的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孔隙尺度流体流动机理。对比宏观尺度试样渗透率的实验测试结果,发现融合叠加所得到的多尺度模型的渗透率数值与实验值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使用高庙子膨润土试样内部孔隙结构多尺度三维数字模型、孔隙网络模型及相应各类模型重构-叠加-提取算法的准确性。本论文共有图105幅,表12张,参考文献275篇。
二、基于平面离散曲线序列的三维几何结构识别(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平面离散曲线序列的三维几何结构识别(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结构风工程与结构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结构支架体系研究现状 |
1.2.2 有关风洞试验的相关研究 |
1.2.3 格构式支架风致效应研究现状 |
1.2.4 格构式支架抗风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高墩格构式支架风致响应和扭转效应的有限元计算 |
2.1 引言 |
2.2 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基于子结构的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
2.2.3 六腿格构式高支架有限元模型修正 |
2.2.4 台风区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分析 |
2.3 两种格构式高支架的风致响应计算和比较 |
2.3.1 时频域的计算方法 |
2.3.2 风致响应的计算结果 |
2.3.3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对比分析 |
2.4 台风区格构式高支架按规范计算的风致响应 |
2.4.1 风荷载作用下四腿格构式高支架性能分析 |
2.4.2 风荷载作用下六腿格构式高支架在的性能分析 |
2.5 两种格构式支架的扭转效应计算和分析 |
2.5.1 扭转效应的计算工况 |
2.5.2 扭转角的计算和分析 |
2.5.3 考虑扭转效应与否的杆件内力分析 |
2.6 考虑上部结构的作用 |
2.6.1 四腿格构式支架 |
2.6.2 六腿格构式支架 |
2.7 本章小结 |
3 格构式高支架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测力试验方案 |
3.3 PIV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静三分力系数 |
3.4.2 水平平面绕流场特征 |
3.4.3 竖向平面绕流场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格构式高支架HFBB风洞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HFBB的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
4.2.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 |
4.2.2 基底力谱的分段估计方法 |
4.2.3 基于HFBB试验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 |
4.3 基于HFBB试验结果的等效风荷载计算 |
4.3.1 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
4.3.2 各种工况等效风荷载计算 |
4.3.3 风作用等级与支架各节段位移的公式拟合 |
4.4 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
4.5 台风过程风特性 |
4.5.1 台风概况 |
4.5.2 风场特性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格构式高支架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5.2.1 气弹模型的相似准则 |
5.2.2 模型的制作 |
5.3 格构式高支架模型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 |
5.3.1 风洞试验的流场模拟 |
5.3.2 传感器测点布置 |
5.3.3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
5.4 气弹模型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
5.4.1 加速度信号处理 |
5.4.2 支架的加速度测试结果 |
5.4.3 顺风向和横风向响应的组合 |
5.4.4 基于加速度测试结果的风振系数计算 |
5.4.5 基于加速度计结果的扭转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修正的最优准则法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设计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构优化的有限元模型 |
6.2.1 节点移动对结构变形的影响 |
6.2.2 截面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
6.3 格构式支架设计中的参数影响分析 |
6.3.1 格构式支架钢管直径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6.3.2 格构式支架立柱根数的影响分析 |
6.3.3 格构柱节段长度与总高度变化影响分析 |
6.3.4 格构式支架纵横向间距变化影响分析 |
6.3.5 格构式支架斜撑的影响分析 |
6.4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与极值条件 |
6.4.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6.4.2 库恩-塔克条件 |
6.5 最优准则法 |
6.5.1 最优准则法原理 |
6.5.2 最优准则的修正 |
6.5.3 拉格朗日乘子的求解方法 |
6.6 基于静力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格构式支架结构抗风优化 |
6.6.1 优化数学模型 |
6.6.2 位移与应力约束工况 |
6.6.3 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
6.6.4 位移、应力与临界荷载因子约束工况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几何状况检测研究现状 |
1.2.3 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MLS点云数据特征及索引方法 |
2.1 MLS系统构成 |
2.1.1 MLS系统工作原理 |
2.1.2 MLS系统主要构成 |
2.1.3 MLS系统关键性能指标 |
2.2 MLS点云数据特征 |
2.2.1 单点信息特征 |
2.2.2 邻域特征 |
2.3 点云组织与索引方法 |
2.3.1 Kd-Tree方法 |
2.3.2 Octree方法 |
2.3.3 点云栅格化方法 |
第三章 MLS顺序索引构建 |
3.1 Tgrid顺序索引构建 |
3.2 Tgrid改进的点云数据预处理 |
3.2.1 Tgrid改进的变邻域搜索 |
3.2.2 Tgrid改进的点云去噪 |
3.2.3 Tgrid改进的点云滤波 |
3.3 利用MLS点云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利用MLS点云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 |
3.4.2 MLS点云顺序索引创建 |
3.4.3 Tgrid改进的路面点滤波 |
第四章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特征提取 |
4.1 路面与道路边界提取 |
4.1.1 路面点云提取 |
4.1.2 道路边界提取 |
4.2 车道线提取 |
4.2.1 提取候选标线 |
4.2.2 车道线滤波 |
4.3 车道分割 |
4.4 道路中线及轮迹线提取 |
4.4.1 道路中线提取 |
4.4.2 轮迹线提取 |
4.5 路面点云孔洞检测 |
4.6 实验与分析 |
4.6.1 路面与道路边界提取 |
4.6.2 车道线提取 |
4.6.3 车道分割 |
4.6.4 道路中线及轮迹线提取 |
第五章 基于MLS点云数据的路面几何状况检测 |
5.1 横断面提取 |
5.2 横坡、纵坡与曲率检测 |
5.2.1 横坡检测 |
5.2.2 纵坡检测 |
5.2.3 曲率检测 |
5.3 几何线形提取与安全性评价 |
5.3.1 平面线形提取 |
5.3.2 纵断面线形提取 |
5.3.3 几何线形安全性评价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横坡、纵断面高程检测 |
5.4.2 线形安全分析 |
第六章 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6.1 路面破损检测 |
6.1.1 数据要求 |
6.1.2 基于MLS点云检测路面裂缝与坑槽 |
6.1.3 融合MLS点云与路面影像的路面损坏检测策略 |
6.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6.2.1 国际平整度指标 |
6.2.2 路面平整度标准差 |
6.3 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
6.4 实验与分析 |
6.4.1 路面裂缝与坑槽检测 |
6.4.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6.4.3 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机动目标ISAR成像及空间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ISAR成像发展概述 |
1.2.1 地基ISAR系统 |
1.2.2 海基和舰载ISAR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动目标ISAR成像 |
1.3.2 ISAR图像特征提取 |
1.3.3 关键问题和难点 |
1.4 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ISAR成像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ISAR成像原理 |
2.2.1 成像几何与信号模型 |
2.2.2 ISAR成像的平动补偿 |
2.2.3 ISAR成像的包络对齐 |
2.2.4 ISAR成像的初相矫正 |
2.2.5 ISAR成像的投影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跟踪信息的ISAR成像时间段选择方法 |
3.1 引言 |
3.2 ISAR成像几何与信号模型 |
3.3 最优成像时间段选择 |
3.3.1 目标姿态角估计 |
3.3.2 评估姿态角的线性度 |
3.3.3 最优成像时间段的选择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最小熵优化的ISAR成像运动补偿 |
4.1 引言 |
4.2 ISAR成像几何与信号模型 |
4.2.1 非均匀旋转目标的信号模型 |
4.2.2 二维空变相位误差 |
4.3 最优参数估计 |
4.3.1 基于参数最小熵的优化 |
4.3.2 运动参数的粗估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实验 |
4.4.2 不同信噪比的实验 |
4.4.3 实测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SAR图像解译的空间目标物理特征提取 |
5.1 引言 |
5.2 ISAR成像的投影过程 |
5.3 建立空间目标ISAR成像投影矩阵 |
5.3.1 空间目标雷达观测视角估计 |
5.3.2 空间目标ISAR图像的方位分辨率估计 |
5.4 空间目标姿态和尺寸估计方法 |
5.4.1 基于Pix2pixGAN的ISAR图像分割方法 |
5.4.2 基于OMP的ISAR图像散射中心提取方法 |
5.4.3 基于PCA的卫星主体特征提取 |
5.4.4 卫星主体姿态和尺寸估计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实验数据介绍 |
5.5.2 所提分割算法的表现 |
5.5.3 所提算法的实验结果 |
5.5.4 对比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空变相位误差参数ζ_x和ζ_y的推导 |
附录 B 关于空变相位误差C_x和C_y的推导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数字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条纹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绝对相位解调 |
1.2.2 相位误差补偿 |
1.2.3 数字条纹投影三维测量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双变频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 |
2.1 引言 |
2.2 双变频条纹编码与解码原理 |
2.2.1 编码原理 |
2.2.2 解码原理 |
2.3 双变频编码条纹用于相位解调 |
2.3.1 有效包裹相位计算 |
2.3.2 相位级数解码 |
2.3.3 绝对相位解调 |
2.4 实验与分析 |
2.4.1 实验系统构建 |
2.4.2 表面连续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 |
2.4.3 表面不连续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 |
2.4.4 高度突变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相位编码条纹的相位解调方法 |
3.1 引言 |
3.2 相位编码条纹编码与解码原理 |
3.2.1 编码原理 |
3.2.2 解码原理 |
3.3 编码图像预处理 |
3.3.1 过渡编码数字校正 |
3.3.2 编码图像标记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系统构建 |
3.4.2 复杂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 |
3.4.3 高度突变物体的相位级数解码 |
3.4.4 稳定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相位差重构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WT-OMP的相位差重构原理 |
4.2.1 一维离散小波的多层分解 |
4.2.2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用于信号稀疏分解 |
4.2.3 相位差重构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相位的非线性偏移 |
4.3.2 相位补偿后的相位差 |
4.3.3 WT-OMP提取的相位差 |
4.3.4 三维重构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几何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的条纹投影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
5.1 引言 |
5.2 三维坐标的几何映射原理 |
5.2.1 Z坐标的映射原理 |
5.2.2 X坐标与Y坐标的映射原理 |
5.3 三维坐标的几何映射模型 |
5.3.1 相位差映射模型 |
5.3.2 成像平面映射模型 |
5.3.3 几何映射模型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系统构建与分析 |
5.4.2 系统标定 |
5.4.3 系统测试 |
5.4.4 三维重构实验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ELM网络的相位差-三维坐标映射模型 |
6.1 引言 |
6.2 理想测量系统的三维映射模型 |
6.2.1 相位差映射模型 |
6.2.2 成像平面映射原理 |
6.2.3 理想测量模型 |
6.3 一般测量系统的三维映射模型 |
6.3.1 成像平面一般化 |
6.3.2 世界坐标一般化 |
6.3.3 测量模型一般化 |
6.4 ELM网络用于三维测量 |
6.4.1 ELM用于非线性拟合原理 |
6.4.2 ELM网络用于模型标定 |
6.5 系统标定、测试与应用 |
6.5.1 系统标定与测试 |
6.5.2 系统性能评估 |
6.5.3 三维重构实验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激电法基本原理与最新进展 |
1.1.2 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激电法抗干扰研究现状 |
1.2.2 激电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整体研究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维主轴各向异性介质的激电全波形响应正演模拟 |
2.1 三维正演方法 |
2.1.1 有限体积三维正演算法 |
2.1.2 大型方程组加速求解策略 |
2.1.3 Cole-Cole模型参数估计 |
2.1.4 傅里叶级数分解与合成 |
2.2 算法精度验证 |
2.3 模型响应分析 |
2.3.1 各向异性模型响应计算与分析 |
2.3.2 激电时间序列响应计算与分析 |
2.3.3 不同激电视参数的分辨率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降噪知识驱动的全波形激电自动化抗干扰方法 |
3.1 统计决策与信噪识别 |
3.1.1 激电勘探常见噪声干扰及统计特征分析 |
3.1.2 基于激电时间序列统计决策的信噪识别 |
3.2 降噪方法库的建立与完善 |
3.2.1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用于压制低频趋势项干扰 |
3.2.2 波形匹配法用于短时强干扰剔除与数据挑选 |
3.2.3 稳健统计方法用于压制尖峰脉冲离群值干扰 |
3.2.4 主成分分析与小波分析法用于压制随机噪声 |
3.3 仿真数据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型数据驱动的激电二三维反演成像方法 |
4.1 样本压缩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算法 |
4.1.1 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基本原理与算法 |
4.1.2 输入输出样本数据的压缩重构方法 |
4.1.3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样本生成方法 |
4.2 自适应聚类分析与边界识别 |
4.2.1 自适应聚类分析计算方法 |
4.2.2 二三维图像边界识别效果 |
4.3 仿真数据测试分析 |
4.3.1 激电数据频谱参数反演测试 |
4.3.2 激电仿真数据二维反演测试 |
4.3.3 激电仿真数据三维反演测试 |
4.3.4 神经网络反演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全波形激电勘探实测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分析 |
5.1 激电勘探分布式全波形数据采集 |
5.2 激电抗干扰处理效果与误差统计 |
5.2.1 不同频率/不同极距下抗干扰处理分析 |
5.2.2 激电扫面与测深数据抗干扰处理效果 |
5.3 激电法实测数据反演测试与分析 |
5.3.1 中梯数据激电谱参数反演 |
5.3.2 二维电测深激电数据反演 |
5.3.3 三维多剖面激电数据反演 |
5.3.4 成矿背景及激电数据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器学习算法在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
6.1 基于多尺度分解与波形匹配的可控源电磁抗干扰研究 |
6.2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与自适应聚类的大地电磁反演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
(6)多基线SAR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B LSAR研究现状 |
1.2.2 MB CSAR研究现状 |
1.2.3 MB BiSAR研究现状 |
1.2.4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MB SAR三维成像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MB LSAR成像几何与信号模型 |
2.2.1 成像几何 |
2.2.2 回波信号 |
2.3 MB LSAR三维成像原理 |
2.3.1 层析向聚焦成像原理 |
2.3.2 层析向分辨率与采样要求 |
2.4 MB CSAR三维成像 |
2.4.1 三维脉冲响应函数 |
2.4.2 三维成像处理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B SAR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1 引言 |
3.2 MB SAR层析相位误差分析 |
3.3 基于PGA的 MB SAR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3.1 基于孤立散射体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3.2 基于PGA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4 基于SOA的 MB SAR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4.1 用锐利评价层析向聚焦质量的合理性 |
3.4.2 基于SOA的层析相位误差校正 |
3.5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B SAR高分辨率三维成像 |
4.1 引言 |
4.2 MB SAR三维成像信号模型 |
4.3 MB SAR高分辨率三维成像 |
4.3.1 基于IAA的层析向聚焦 |
4.3.2 基于GLRT的模型阶数选择 |
4.3.3 MB SAR三维成像处理流程 |
4.4 层析向参数估计精度分析 |
4.5 实验结果 |
4.5.1 仿真实验结果 |
4.5.2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B BiSAR三维成像 |
5.1 引言 |
5.2 成像模型 |
5.3 分辨率分析 |
5.3.1 距离向分辨率 |
5.3.2 方位向分辨率 |
5.3.3 层析向分辨率 |
5.4 基于快速BP算法的BiSAR二维成像 |
5.4.1 椭圆极坐标系下的子孔径成像 |
5.4.2 椭圆极坐标系下的子图像采样要求 |
5.4.3 算法实现流程 |
5.4.4 计算量分析 |
5.5 MB BiSAR三维成像处理流程 |
5.6 实验结果 |
5.6.1 BiSAR二维成像 |
5.6.2 MB BiSAR三维成像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海上电磁频谱感知与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2 海上电磁频谱检测 |
2.1 引言 |
2.2 海上电磁频谱特性 |
2.2.1 海浪谱模型 |
2.2.2 天线姿态与接收信号强度波动 |
2.3 海上电磁频谱感知与频谱分布预测 |
2.3.1 射频前端的数据采集 |
2.3.2 电磁频谱感知 |
2.3.3 电磁频谱分布预测 |
2.4 分布式电磁频谱检测网络 |
2.4.1 网络结构 |
2.4.2 电磁频谱数据与协同检测数据交互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背景噪声估计和差值能量检测方法的海上协同电磁频谱感知算法 |
3.1 引言 |
3.2 海上背景噪声包络估计 |
3.2.1 时频域能量检测与空白电磁频谱分布 |
3.2.2 前向差值包络曲线估计 |
3.3 差值能量检测方法 |
3.3.1 基于传播损耗特性的信号测向 |
3.3.2 平均差值能量检测方法与权重差值能量检测方法 |
3.4 实验分析及讨论 |
3.4.1 单检测节点的背景噪声估计方法测试 |
3.4.2 海上协同电磁频谱感知算法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海上弱信号相位检测与电磁频谱感知算法 |
4.1 引言 |
4.2 信号相位包络估计 |
4.2.1 相位窗口极值检测 |
4.2.2 相位极值范围估计 |
4.3 相位极值范围估计与信号检测 |
4.3.1 不同信噪比信号与噪声相位极值范围分布估计 |
4.3.2 基于四分位间距的信号检测 |
4.3.3 频段占用检测 |
4.4 基于相位估计方法的电磁频谱感知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射频I/Q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海上电磁频谱感知算法 |
5.1 引言 |
5.2 信号和噪声的射频I/Q分布 |
5.3 射频I/Q分量权重分布与噪声阈值估计 |
5.3.1 信号和噪声的I/Q分量权重分布 |
5.3.2 权重极值的分布特性 |
5.3.3 基于I/Q分布特性的噪声阈值估计 |
5.4 基于I/Q分布特性的无线信号调制识别 |
5.4.1 不同调制信号源的I/Q分布 |
5.4.2 基于I/Q分量分布的二维梯度模型 |
5.5 实验分析及讨论 |
5.5.1 基于I/Q分布的海上弱信号检测方法测试 |
5.5.2 基于I/Q分布的信号调制识别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射线追踪法的海上电磁频谱分布预测模型 |
6.1 引言 |
6.2 射线追踪法理论 |
6.2.1 关键方法 |
6.2.2 场强计算 |
6.3 PM海浪谱与射线分布预测模型 |
6.3.1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均垂直水平面的情况 |
6.3.2 发射天线倾斜、接收天线垂直水平面的情况 |
6.3.3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均倾斜的情况 |
6.4 大范围空间的海上电磁频谱分布预测模型 |
6.4.1 二维空间预测模型 |
6.4.2 三维空间预测模型 |
6.5 实验分析及讨论 |
6.5.1 二维PM海浪谱的海上射线与电磁频谱分布预测 |
6.5.2 三维PM海浪谱的海上射线与电磁频谱分布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快速算法 |
1.2.2 区域分解 |
1.2.3 直接解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撰写安排 |
1.4 参考文献 |
1.4.1 快速算法 |
1.4.2 区域分解 |
1.4.3 直接解法 |
第二章 面向复杂目标的多向多层快速复空间多极子算法 |
2.1 引言 |
2.2 多层算法框架 |
2.2.1 经典多层结构 |
2.2.2 方向性多层结构 |
2.2.3 进一步的讨论 |
2.3 复空间多极子表示 |
2.3.1 经典转移算子 |
2.3.2 高斯波束转移算子 |
2.3.3 不变量关系 |
2.4 数值积分与球面插值 |
2.4.1 插值点与积分点相分离 |
2.4.2 球冠区域上的数值积分 |
2.4.3 单位球面上的局部插值 |
2.5 算法步骤与复杂度分析 |
2.5.1 算法建立阶段 |
2.5.2 算法求解阶段 |
2.5.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2.6 数值算例 |
2.6.1 算法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2.6.2 面向典型情形的计算和验证 |
2.6.3 进一步的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2.8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面向电大问题的数值稳定的多向多层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 |
3.1 引言 |
3.2 快速非均匀平面波算法基本公式 |
3.2.1 非均匀平面波展开 |
3.2.2 最陡下降路径与数值积分 |
3.2.3 方向图函数外推与插值 |
3.2.4 关于加窗特性的讨论 |
3.3 多层结构与格林函数展开式 |
3.3.1 基于线性远场条件的经典多层结构 |
3.3.2 基于二次远场条件与有效窗的方向性多层结构 |
3.4 数值稳定性分析与参数控制 |
3.4.1 关键模块和分析对象 |
3.4.2 被积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3 最陡下降路径的截断点 |
3.4.4 路径区间上的数值积分 |
3.4.5 外推核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6 方向图函数的幅度特性 |
3.4.7 方向图函数的外推误差 |
3.4.8 总结与讨论 |
3.5 球面样点与算法步骤 |
3.5.1 坐标系和球面样点 |
3.5.2 算法的建立与执行 |
3.6 数值算例 |
3.6.1 面向电大问题的计算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3.8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多向多层快速同伦多极子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格林函数展开式 |
4.2.1 基于完全匹配层的模式级数 |
4.2.2 场点和源点分离表示 |
4.2.3 均匀平面波表示 |
4.3 空谱域方向性多层框架 |
4.3.1 基于等效源的方向性多层算法 |
4.3.2 基于平面波的方向性多层算法 |
4.4 完全匹配层的配置和误差分析 |
4.4.1 完全匹配层复厚度的选择 |
4.4.2 矩形波导复模式级数的特性 |
4.4.3 定向性圆锥的角度量级 |
4.4.4 方向图函数的复平面外推 |
4.4.5 总结和讨论 |
4.5 同伦路径 |
4.5.1 内蕴的同伦路径 |
4.5.2 关于内在联系的讨论 |
4.6 数值算例 |
4.6.1 测试计算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4.8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电磁多尺度问题高效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预拆分格林函数的方法 |
5.2.1 预拆分格林函数 |
5.2.2 传输波相关的计算 |
5.2.3 凋落波相关的计算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数值算例 |
5.3.1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
5.3.2 测试算法的计算性能 |
5.3.3 面向实际目标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5.5 附录1 相关的格林函数表达式 |
5.6 附录2 三阶矩阵解析求逆公式 |
5.7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复杂电大问题的积分方程黑盒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6.1 引言 |
6.2 区域分解策略 |
6.2.1 基于几何模型的区域分解方法 |
6.2.2 面向网格模型的盲几何区域分解方法 |
6.3 基本迭代方案 |
6.3.1 描述基本变量 |
6.3.2 描述基本迭代过程 |
6.3.3 显式扩展矩阵表示 |
6.3.4 外迭代收敛性和鲁棒性问题 |
6.4 序列加速收敛 |
6.4.1 外迭代过程和改进的思路 |
6.4.2 序列加速收敛的安德森加速法 |
6.4.3 强化的区域分解迭代方案 |
6.4.4 相关讨论 |
6.5 外迭代收敛性分析 |
6.5.1 特征值和谱半径 |
6.5.2 收敛特性 |
6.6 数值算例 |
6.6.1 面向强谐振目标的计算性能 |
6.6.2 面向实际电大目标的计算性能 |
6.7 本章小结 |
6.8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7.1 引言 |
7.2 良态积分方程 |
7.2.1 电磁散射模型和基本积分算子 |
7.2.2 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 |
7.3 基于卡尔德隆预条件组合场积分方程的重叠型区域分解方法 |
7.3.1 区域分解算法建立阶段 |
7.3.2 区域分解算法执行阶段 |
7.4 算法步骤的注意事项 |
7.4.1 区域分解与区域边界 |
7.4.2 复合算子的中间空间 |
7.5 数值算例 |
7.5.1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
7.5.2 测试算法的鲁棒性 |
7.5.3 针对实际目标的计算性能 |
7.5.4 相关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7.7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纽曼级数和骨架分解的积分逆算子稀疏表示 |
8.1 引言 |
8.2 积分方程纽曼级数解法 |
8.2.1 积分方程 |
8.2.2 纽曼级数解 |
8.3 逆矩阵的纽曼级数表示 |
8.3.1 原矩阵分解表示 |
8.3.2 逆矩阵级数表示 |
8.4 近场矩阵的骨架分解 |
8.4.1 基本思路 |
8.4.2 单组消元 |
8.4.3 单层消元 |
8.4.4 多层消元 |
8.4.5 近场矩阵分解表示 |
8.5 算法的建立与执行 |
8.6 数值算例 |
8.7 本章小结 |
8.8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心得体会 |
9.3 后续展望 |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Aim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CHAPTER3 METHODOLOGY |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
3.1.1 Source Text |
3.1.2 Text Analysis |
3.2 Research Method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
1-20 Abstracts |
21-40 Abstracts |
41-60 Abstracts |
61-80 Abstracts |
81-100 Abstracts |
101-120 Abstracts |
121-140 Abstracts |
141-160 Abstracts |
161-180 Abstracts |
181-200 Abstracts |
201-220 Abstracts |
221-240 Abstracts |
241-260 Abstracts |
261-280 Abstracts |
281-300 Abstracts |
ACKNOWLEDGEMENTS |
(10)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
2 高庙子膨润土材料信息 |
2.1 地质背景 |
2.2 材料属性 |
2.3 试样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庙子膨润土三维数字模型重构原理 |
3.1 三维图像获取方法 |
3.2 图像预处理 |
3.3 图像分割 |
3.4 表征单元体研究 |
3.5 三维重构模型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表征 |
4.1 多尺度孔隙结构模型构建 |
4.2 孔隙结构特征表征 |
4.3 常规测试方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网络模型构建及孔隙空间特性表征 |
5.1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理论 |
5.2 孔隙空间特性表征 |
5.3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结果及孔隙空间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庙子膨润土渗流特性研究 |
6.1 渗透率预测数学理论模型 |
6.2 渗透率预测数值模拟计算 |
6.3 渗透率测试宏观物理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基于平面离散曲线序列的三维几何结构识别(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台风区跨海桥梁格构式高支架风致响应研究[D]. 王世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D]. 钟棉卿. 长安大学, 2020(06)
- [3]机动目标ISAR成像及空间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 王家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数字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吕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1)
- [5]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D]. 刘卫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6]多基线SAR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 冯东.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7]海上电磁频谱感知与预测方法研究[D]. 陈真佳. 海南大学, 2020(07)
- [8]复杂电磁问题分治算法研究[D]. 朱广豫. 东南大学, 2020
- [9]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高庙子膨润土孔隙结构多尺度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D]. 宋帅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