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 Freshman Class Boasts China's Top Students(论文文献综述)
王纲[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金亦儒[2](2021)在《情感实践视角下高校招生微博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许月[3](2020)在《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运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及地方财政加大了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高校校园中建设了剧场。高校剧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音乐艺术传播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剧场功能的定位上,各高校都基本相同,主要是服务于高校实践教育及对外文化交流。在使用上,主要以学校内部使用为主,对外租赁的情况很少。高校剧场运营和维护费用的都是由高校的专项资金或是政府拨款。但是高校剧场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总体使用率不高,这也是目前山西高校剧场管理的现状,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国家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山西高校剧场管理形式的落后直接影响高校剧场功能的发挥,并且制约了高校剧场发展。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是山西高校剧场中的第一家率先运用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剧场进行运营管理的高校。作为山西高校剧场运营管理中的成功案例。星光剧场采用校属公司管理剧场的方式,为山西高校剧场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此来转变山西高校领导者管理剧场的意识,深化对高校剧场管理者的运营管理的认识。星光剧场的运营管理还在不断探索中,山西各高校剧场要结合自身特点,要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探索出适合山西高校剧场的运营管理方式。
赵天奇[4](2020)在《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文中提出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先驱,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来的音乐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高等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起到辐射作用。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走访学校教师、校友记录音乐艺术活动事件。同时,查阅、梳理学校音乐艺术史料,对研究主体进行叙述,分析其时代背景和教育事件对于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1909年3月,英国福公司创办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到现在,从早期学校秉承校董蔡元培先生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注重用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到上个世纪末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校园音乐艺术活动强化美育教育。在中国矿业大学蓬勃发展的110年历史中,音乐艺术教育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音乐艺术教育也必然在中国矿业大学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介绍在中国矿业大学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展现形式以及音乐艺术教育为学校发展起到的作用、产生的影响。
周方舒[5](2021)在《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指出
王凯沙[6](2019)在《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林永祥是由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岭南建筑师和建筑教育者培养的新一代建筑设计人才。这些新一代的建筑师,还有如蔡德道、吴威亮、陈伟廉、何镜堂、林兆璋等,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参与或主持设计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林永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去往福建任教,扎根建筑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也有诸多建筑实践;20世纪80年代,他回到广州,参与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并为现代岭南建筑教育做出了贡献,但鲜有人注意。他主持设计了如华南工学院2号楼扩建工程、广东星海音乐厅、广东华侨博物馆等重要作品。这些建筑作品是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永祥的建筑创作历程,既是对岭南建筑师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丰富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也能给现代岭南建筑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原由、研究目标和内容,由于现有研究资料有限,制定以口述历史、实地调查、对比研究等方法为研究做准备。论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林永祥的主要经历,通过口述历史、史料发掘等方式,分析每段经历对其性格、知识积累、治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主要实践活动进行梳理。论文第三章是对其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将其早期的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特点,并总结这段时期所形成的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体现出来的岭南建筑创作特色;回广州后的建筑作品主要以建筑创作的时代意义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突出其每个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创作理念,以及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特点;在本章的最后,整理归纳出林永祥的主要建筑创作理念,及其与岭南建筑创作一脉相承的特性。论文在最后点出林永祥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坐标,总结其建筑创作历程对福建省建筑教育、岭南建筑教育、岭南建筑及创作理念的贡献和意义。
王博苏[7](2019)在《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训是高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建校传统和文化精神的积淀,是学校众多师生、校友和有关仁人志士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学校办学思想、理念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一则好的校训,不仅仅是打开高校历史文化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还是了解高校精神家园的一扇窗户,更是高校发展的航向标,为高校的发展指明方向。以高校校训为切入点,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我国高校校训先后经历了萌芽、繁荣、停滞、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演变,其主要渊源为中国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校训是一种无形的教育、一种文化底蕴、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行为规范。与其他的校园文化相比,校训具有稳定性、时代性、导向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和理论基础上具有高度契合或一致性。校训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其功能可概括为体现爱国荣校的导向功能、塑造个人品格的激励功能、重视行为规范的约束功能、培育精神文化的熏陶功能、确立人生信仰的育人功能等。目前,高校师生对于高校校训的认知情况良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活动不足、重视程度欠缺、活动形式老套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校训自身的影响、教育主体的影响、受教育者的影响、管理组织的影响等。为充分挖掘和有效发挥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我们需要赋予高校校训以时代特色,从内涵上给予其新的释义,从传播方式上赋予新的媒介,从教育教学上赋予新的路径,从校园文化上赋予新的角色;其次,要加强宣传,使校训深入人心,在加大校训的视觉宣传力度的同时,让其融入学校的管理服务之中,还要注重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并让校友成为校训的传播载体;再次,要丰富校训主题性的实践活动,要依托校园文化节目,重视意识教育,并充分发挥各种文化比赛的积极作用,在打造以校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的同时,还要让高校校训教育融入充分社会实践;最后,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不仅要培养学生读懂并认同校训,更需要感召学生践行并传播校训。
张家豪[8](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贾晓宇[9](2019)在《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形态及其实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的变革,催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新型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融合研究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现实诉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教学话语等方面的新机遇和知识获取、舆论传播、价值冲击等方面的新挑战,使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出现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洞察视角。“教”与“学”的新模式,教育事业信息化的稳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可能性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因与逻辑起点,这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诉求,也是以改革促进课程创新的实践需要。本文重点研究的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及案例教学、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智慧教学软件APP及微信公众号互动教学、综合性网络社区的教育信息化服务、VR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感教育已成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衍生出的特色教学形态。通过对五类主要应用形态的思政课融入路径进行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考察信息技术如何参与到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及实际应用效果、师生评价等情况,以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政策推动下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成效初显,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呈现了全新的“打开方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稳步提升。但在思想认识、共享机制、教学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使教学模式变革难以持续推进。由于教学模式的稳定性和惯性、教学改革的阶段性和过程性、教学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程,新型技术手段与教学的深层融合需要循序渐进。鉴于以上研究,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改革的融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最优的契合点,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信息化管理与可持续评价保障机制之中,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提供历史借鉴和获取有益启示。
张樱凡[10](2018)在《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984-2017)》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资源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成为各行各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能否培育出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各式各样的改革轰轰烈烈,模式层出不穷,然而人才培养质量却始终不尽人意。90年代,学校提出“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下,云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如何培养出“一流”人才,也成为学校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学校三十年来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首先进行历史梳理,纵向上以时间为线索,探讨了我校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历程:1984年—1995年,由“专”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1996年—2005年,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2017年,围绕创新理念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包括云南大学四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实践。横向上具体分析每一种模式之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其次,通过文本分析和访谈,研究发现学校的人才培养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转变、学分制逐渐完善、课程体系更加丰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程度愈加紧密。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地方,譬如改革的内容不够全面且呈现出周而复始的特点;改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使改革效果难以得到检验;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的认知度不高等。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文章对学校今后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追问与探讨。
二、2002 Freshman Class Boasts China's Top Stud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 Freshman Class Boasts China's Top Students(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剧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剧场研究 |
1.2.2 国内剧场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2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运营管理情况 |
2.1 剧场概况 |
2.2 剧场管理 |
2.2.1 剧场管理情况 |
2.2.2 剧场功能 |
2.3 剧场运营 |
2.3.1 剧场运营 |
2.3.2 剧场舞剧团品牌形象 |
3 与国内高校剧场运营管理比较 |
3.1 百年讲堂概况 |
3.2 剧场管理现状 |
3.2.1 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定位 |
3.2.2 室内合唱团品牌形象 |
3.3 运营管理 |
3.3.1 管理团队建设 |
3.3.2 营销宣传推广 |
3.3.3 讲堂的管理特点 |
4 与国际高校剧场运营管理比较 |
4.1 谢尔登剧院概况 |
4.2 剧场管理 |
4.2.1 剧场专业定位、历史悠久的品牌形象。 |
4.2.2 剧场管理 |
5 星光剧场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受众群体较为单一,且年龄集中 |
5.2 对于剧场的服务不满意 |
5.3 获取演出信息渠道少 |
6 对山西高校剧场运营管理的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1.1 加快山西高校剧场运营管理市场化 |
6.1.2 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 |
6.2 高校领导层面 |
6.2.1 高校领导者从观念上解放思想 |
6.2.2 高校领导者要有开拓创新的思想 |
6.3 高校剧场运营管理 |
6.3.1 学校内部管理 |
6.3.2 成立校属的管理公司 |
结论 |
附录 |
参考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依据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蔡元培美育思想引导下的焦作工学院(1909—1949) |
2.1 焦作工学院时期校史简介 |
2.2 焦作工学院时期的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与矿大校歌 |
2.3 焦作工学院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
3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繁荣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1949—1970) |
3.1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校史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背景简介 |
3.2 北京矿业学院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 |
3.3 北京矿业学院音乐艺术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
4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1970—1981) |
4.1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校史简介 |
4.2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的师生音乐生活 |
4.3 四川矿业学院师生音乐生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
5 素质教育下的中国矿业大学时期音乐艺术教育状况(1981—2003) |
5.1 中国矿业大学建校徐州校史与同期国家素质教育背景简介 |
5.2 素质教育下中国矿业大学开展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与校园音乐艺术活动 |
5.3 素质教育下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
6 中国矿业大学的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2003—2019) |
6.1 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艺术教育中心 |
6.2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创办音乐专业与发展简介 |
6.3 创办音乐专业以来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与重大音乐教育事件 |
6.4 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由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对林永祥及建筑作品的现有文献概述 |
1.3.2 对历史背景的现有文献概述 |
1.3.3 文献研究的初步结果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林永祥的主要经历与建筑理念形成的探究 |
2.1 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性格、观念的培养(1936-1955) |
2.1.1 幼年的苦难经历 |
2.1.2 生活环境对观念的熏陶 |
2.1.3 培正中学的教育与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思维的培养 |
2.2 华南工学院学习期间专业能力的培养(1955-1960) |
2.2.1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教育背景 |
2.2.2 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 |
2.2.3 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
2.2.3.1 人民公社规划设计 |
2.2.3.2 华南工学院教学中心区规划 |
2.2.3.3 广东省职工住宅设计竞赛与广西民族饭店现场设计 |
2.3 高校教学经历与设计实践积累(1960-1984) |
2.3.1 教学经历 |
2.3.1.1 被引进至初创时期的福州大学 |
2.3.1.2 参与华侨大学创办初期的建设 |
2.3.1.3 “开门办学”与恢复高考后的教学实践 |
2.3.2 治学态度 |
2.3.2.1 福建省建筑教育的情况 |
2.3.2.2 严谨认真的治学风格 |
2.3.2.3 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与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 |
2.3.2.4 合作精神 |
2.3.3 建筑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
2.4 回广州后的主要经历与工程设计实践(1985-) |
2.4.1 20世纪80 年代广州地区建筑发展情况 |
2.4.2 在华南工学院与华南理工大学时期的主要经历 |
2.4.3 主要建筑设计实践 |
2.5 同时期其他岭南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实践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中的典型作品分析 |
3.1 建筑理念形成期——早期在福建省的创作 |
3.1.1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1976 年) |
3.1.1.1 同时代陈列馆的建设背景 |
3.1.1.2 建设背景与建筑基本概况 |
3.1.1.3 作品分析 |
3.1.2 福州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1978 年) |
3.1.2.1 同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情况 |
3.1.2.2 建筑基本概况 |
3.1.2.3 作品分析 |
3.1.3 福州大学食堂(1979-1980) |
3.1.3.1 20世纪60、70 年代福建地区食堂建筑特点 |
3.1.3.2 作品分析 |
3.1.4 福州大学土建系楼(1983) |
3.1.4.1 建设背景 |
3.1.4.2 作品分析 |
3.1.5 小结 |
3.2 建筑理念的成熟期——回广州后的大胆创作 |
3.2.1 延续历史环境——华南工学院2 号楼扩建(1985-1987 年) |
3.2.1.1 建筑基本概况 |
3.2.1.2 以“延续”的方式回应历史环境 |
3.2.1.3 “以人为本”的思考角度 |
3.2.1.4 建筑外部环境的营造 |
3.2.1.5 小结 |
3.2.2 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性建筑——星海音乐厅(1988-1998) |
3.2.2.1 星海音乐厅概况 |
3.2.2.2 星海音乐厅建设背景 |
3.2.2.3 “音质第一”的设计原则 |
3.2.2.4 声学空间与结构空间一致的设计原则 |
3.2.2.5 建筑结构与音乐厅形式上的突破 |
3.2.2.6 声学设计对设计构思的支撑与完善 |
3.2.2.7 引领时代风气的建筑形象 |
3.2.2.8 小结 |
3.2.3 从传统天井到空中庭院——海天大厦(1992 年) |
3.2.3.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高层住宅建设概况 |
3.2.3.2 建筑基本概况 |
3.2.3.3 传统天井组合的现代空间院落 |
3.2.3.4 “架空层—天井—风廊—天井”的自然通风系统 |
3.2.4 用结构表达对文化的隐喻——培正中学综合体育馆(2001-2005) |
3.2.4.1 建筑背景与概况 |
3.2.4.2 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 |
3.2.4.3 结构合理选择 |
3.2.4.4 形式的承传与隐喻 |
3.2.4.5 岭南地域性气候和文化的协调 |
3.2.4.6 小结 |
3.3 其他重要建筑作品 |
3.3.1 家园情怀——华侨博物馆(1995年) |
3.3.2 精致的“小调”——广州培正中学艺术楼(2007-2011年) |
3.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林永祥主要建筑作品年表 |
附录2 华侨大学兴隆分校设计图纸 |
附录3 华侨大学建宁分校设计图纸 |
附录4 平和县综合楼、中国人民银行平和支行办公楼设计图纸 |
附录5 福建省委党校规划与图书馆单体设计图纸 |
附录6 福建省文物总店设计图纸 |
附录7 林永祥老师对本论文的两次修改意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我国高校校训的相关问题概述 |
2.1 我国高校校训的主要渊源 |
2.2 我国高校校训的内涵与特征 |
2.3 我国高校校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 |
2.4 我国高校校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关联 |
3 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审视 |
3.1 体现爱国荣校的导向功能 |
3.2 塑造个人品格的激励功能 |
3.3 重视行为规范的约束功能 |
3.4 培育精神文化的熏陶功能 |
3.5 确立人生信仰的育人功能 |
4 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调查 |
4.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4.2 大学生对本校校训的理解现状 |
4.3 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4.4 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我国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
5.1 赋予高校校训以时代特色 |
5.2 加强宣传使校训深入人心 |
5.3 丰富校训主题性实践活动 |
5.4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9)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形态及其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与“学”特点 |
第一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信息技术的界定 |
二、重点研究的信息技术群类的界定 |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教”与“学”新机遇 |
一、教学资源的“海量化” |
二、教学互动的“高效化” |
三、教学载体的“多样化” |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教”与“学”新挑战 |
一、“碎片化”的知识获取 |
二、“裂变式”的舆论传播 |
三、“多元化”的价值冲击 |
第四节 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动因与逻辑 |
一、时代动因:技术重新定义“教”与“学”模式 |
二、教育动因:教育事业的信息化、现代化蓝图 |
三、技术逻辑: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提供可能 |
第二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形态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情景教学设计 |
一、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天然优势 |
二、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及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以河北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
三、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推广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移动APP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辅助功能实现 |
一、移动APP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辅助功能 |
二、移动APP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表现形态—以北工大教学实践为例 |
三、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 |
第三节 虚拟社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 |
一、虚拟社区服务于高校网络思政的表现形态—以“易班”平台为例 |
二、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慕课等在线资源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自主探究学习 |
一、慕课等在线资源应用于高校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
二、慕课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创新—以清华大学为例 |
三、国内MOOC教育模式的发展缺陷与不足 |
第五节 VR技术应用于科研教学领域的沉浸式体验 |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及分类 |
二、VR技术应用于科研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案例 |
三、基于VR技术教学改革展望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实效探究 |
第一节 政策推动下的教学改革成效初现 |
一、强化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
二、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
三、扩大了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内在动力不足使教学模式变革难以持续 |
一、思想认识不足 |
二、共享机制不足 |
三、教学融合不足 |
第三节 循序渐进的融合过程是必然趋势 |
一、教学模式的稳定性和惯性 |
二、教学改革的阶段性和过程性 |
三、教学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
第四章 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措施 |
第一节 构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
一、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政教学课程内涵搭建 |
二、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政教学课程体系规划 |
第二节 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政课“三观教育”策略 |
一、加强学科协同的主渠道育人功能 |
二、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情感教育的优势 |
第三节 创新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模式设计 |
一、转变教师教学思维及角色定位 |
二、应用新型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设计 |
第四节 实施教学过程信息化管理与可持续评价机制 |
一、协调教学过程中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 |
二、形成以实效为依据的特色信息化教学评价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984-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人才培养模式 |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追溯 |
一、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概述 |
二、由“专”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1984—1995) |
(一)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培养“四有”人才 |
(二)实施学分制,双学士学位和辅修制,拓宽专业口径 |
(三)减少课堂学时,开设试点课,严格学业要求 |
三、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996—2005) |
(一)首次提出基础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二)实行全面学分制,开设素质选修课 |
(三)尝试教考分离,由基地班引领教学改革,创办试验班 |
四、围绕创新理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2017) |
(一)将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
(二)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
(三)推行探究式教学和双语教学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实践探究 |
第三章 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反思 |
一、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经验 |
(一)模式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转变 |
(二)改革并非一次成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
(三)部分改革由试点推广至全校 |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举 |
二、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改革内容不全面且呈现出周而复始的态势 |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的认知度不高 |
(三)长期以来的改革都缺乏对培养对象的评价 |
(四)改革周期越来越短,改革效果难以得到检验 |
三、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
(一)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努力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
(二)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
第四章 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追问与探讨 |
一、提升高校办学自主权 |
二、形成整体、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
(一)改革内容要全面,目标与措施之间针对性要强 |
(二)实施到位,形成共同治理的局面 |
(三)完善评价和监督体系,检验改革效果 |
三、遵循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稳定性特征 |
(一)从人出发,关注人的需要 |
(二)从建构主义出发,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成 |
四、从实际出发,摆脱同质化倾向 |
五、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2002 Freshman Class Boasts China's Top Stud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情感实践视角下高校招生微博动员研究[D]. 金亦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星光剧场运营管理研究[D]. 许月. 中北大学, 2020(10)
- [4]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D]. 赵天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5]现代大学书院协同治理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周方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林永祥建筑创作历程研究[D]. 王凯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我国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王博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2)
- [8]“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形态及其实效研究[D]. 贾晓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984-2017)[D]. 张樱凡.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