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改革我国的金融税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涵[1](2019)在《“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金融业的税收制度作为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国家贡献重要的财政收入以外,也潜移默化地给金融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税收原则理论、税收中性理论、最优税制理论及税收职能理论等基础理论,通过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本行业与其他行业及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横向比较,揭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营改增”顺利落地实施这一历史契机,提出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应相辅相成,二者相得益彰。同时本文就推进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和立法的指导思路和路径选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以上思路,本文论述内容如下:论文首先探寻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进程,归纳各阶段的特点,金融业税收制度的沿革是与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但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发展仍需要关注一些问题。站在今天的历史时点和空间位置,对我国金融税制现状特点进行归纳和评价,更深刻的阐述了我国金融业税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其对普遍关注的金融业税负的影响;对金融业经营模式、经营成果、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从多个侧面评价了“营改增”在金融税制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对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以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金融主体征收的税收,尤其是间接税,对金融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了非中性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和效率,进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同时,随着金融主体积极性的降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后,本文论述了如何体现一个科学、现代的金融业税制体系的税收中性特征,如何选择实现税收中性的路径。通过比较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整体税制设计思路和税种要素,分析其税制设计背后的原因,具体从直接税和间接税两方面比较税制结构、税种选择和税种要素等,分析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践,研究国际上相关国家税制给我国金融业税制完善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我国金融业双主体税种的情况下,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完善我国金融税制体系的有力抓手。“营改增”改革之后,作为金融业主体税种的增值税立法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金融税收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立法路径的选择上,应尽可能的采用原则性立法的模式,同时在法律具体内容中对相关产品服务约定清楚。在“营改增”后相对稳定的时期,应该尽可能做到先立法后改革。金融业税收制度的立法要明确立法与授权的关系,促进现代税制结构的形成,要明确政策目的,坚持税制改革的初衷。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应着眼建立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防范金融危机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体系。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相辅相成。税制完善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凝炼税制要素来完善,又通过税收立法来引领,从而推进税收立法。而我国税收立法应具有前瞻性,更好发挥税收立法对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在使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立法二者相辅相成的总体思路下,本文从作为具体立法内容的税收制度,即从直接税、间接税结构和内容角度,对税制结构、税种要素的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写作视角具有创新性,从适用金融业税收政策的主体角度,对“营改增”实施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进行研究。以税收制度对金融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营改增”改革及“营改增”后金融业税收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及推进制度完善和税收立法的相关建议。以金融业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包括统计性的数据分析、归纳金融业税收政策特点、“营改增”对金融机构主体税负变化及经营结果的影响、降低间接税税率对金融机构主体的影响等等,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实证分析部分的模型建立、变量设定及结论分析具有创新性。论文结合面板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混合的数据特点,选取税收变量和可以代表金融业经营指标的变量,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税收对金融主体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信贷规模等非中性影响的结论。为后文分析实现税收中性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在比较我国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税收制度时,本文并没有简单分析税收制度内容的不同,而是从税收制度设计的理念和整体思路出发,分析税收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金融业特点,提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需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和完善方面的建议。本文提出了以下结论:关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金融业税收影响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了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不利于体现税收中性特征的结论。提出通过尽可能全面降低税收对金融业经营的影响,降低税负,尤其是间接税税负、缩小免税范围、保证抵扣链条完整、合理设定征税环节等方式以实现税收中性,提高社会整体福利;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也是体现税收中性的重要方面,税收中性不单单体现在税收金额上,也体现在不给纳税人带来超额负担,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整体社会效率方面。通过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的金融业税制结构、税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其设计原因、理念及发展思路,提出需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考虑战略性、系统性的问题,需统筹考虑税制结构、各税种的配合与衔接,在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同时优化各税种要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暂时不宜开征银行税等功能性税种,但可以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合理设计间接税征税环节,试点消费地原则增值税,以更好的发挥税收中性特征,均衡税源。对于税种要素中降低税率及税率简并的方式,国际上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在减并税率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如何完善税收优惠制度。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关系,二者相互推进,相辅相成。深化税制改革,凝练税制要素,完善金融业税制是推进金融业税收立法的基础;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进税收立法又引领税制改革。推进税收制度完善应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抑制金融风险与推进金融创新的平衡、建立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平衡、优化税制结构与构建地方税税制体系的平衡。我国宏观经济大形势和金融业发展热点问题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金融业税制发展和演进,在金融全球化、数字化、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当今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应更好发挥立法前瞻性对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结合金融业自身特点,本文论述了应在一种产品服务一种税收规则的方式明确税种要素的基础上,采用原则性的立法模式。同时在“营改增”实施后税种要素相对科学合理、税收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先立法后改革的路径。对于完善金融业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应尽快完善传统信贷业务等核心业务间接税税收制度,短期内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应允许下游企业进行部分抵扣,在财政收入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期,进一步允许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全额抵扣;长期,应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并给融资企业配套的进项税扣除政策。2.随着我国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应进一步降低、简并增值税税率。短期内,参考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进项税配套扣除政策完善金融业相关抵扣配套政策;中期,考虑调整较高两档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金融业核心业务税率;长期,随着我国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的改革完成,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3.对金融业相关业务,理顺增值额,确定合理的计税基础。4.合理确定征税范围。5.将增值税改革融入到中央、地方税制建设的过程当中;中央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应保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采用以事权定财权的原则,使地方政府具有积极性。我国可考虑由现在的按比例分成方式逐渐转变为特殊行业分配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相结合的模式,对于部分特殊行业增值税收入归中央政府,用于风险防范、危机应对及补偿税式支出等,对于其他行业,结合可以调整的分成比例,试点实行消费地增值税,以更好的体现税收中性,公平各地区税负,使地方政府注重内涵式发展。6.尽快推进增值税电子发票建设,提高征管效率,降低遵从成本。7.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有的放矢,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使金融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等等。对于完善金融业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合理设定金融业企业所得税税负。2.合理设定所得税税率结构。3.将金融业风险防范与企业所得税制度紧密结合。4.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发挥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等。总之,“营改增”实施后应积极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同时加快推进适应并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金融业税制(如增值税制等)的立法进程。
舒敏[2](2011)在《现行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处在国内外大银行夹缝中的中小商业银行又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盈利能力低下、流动性不足、资本安全性低等问题。影响银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银行内部自身的原因。在影响银行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中,银行业税收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小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及银行税制的发展概况,然后运用实证检验方法分析现行税制与中小商业银行“三性”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银行税制的政策建议。通过对各中小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其盈利性、资产流动性和资本安全性无论是与国内的大型银行相比还是与国外的银行相比,都不够理想;而我国银行业的税负无论是与国内的其他行业还是和国外的银行业相比,都比较重;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的税收在增长的同时其净利润反而是下降的。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对税制与中小商业银行“三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营业税的征收会扭曲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税负会对银行的盈利性、资产流动性、资本安全性产生负效应,且银行的规模越小,企业所得税的负效应越显着。基于以上结论,在借鉴国外银行税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建议,即在效率原则、适度原则的指导下,在近期内逐步降低营业税税率,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制定专门用于扶持中小商业银行的税收优惠措施;在条件成熟后,全面取消银行业的营业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规定,完善贷款损失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资产税收体系等。
梁绮旋[3](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银行业税负问题的探讨》文中指出银行业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与自身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密切相关外,还与税负水平及其相关的税收政策体系密切相关。从当前实际情况看,中国银行业税种繁多、税负偏重,税制结构不够合理,不单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亦影响着税收经济调控职能的有效实施。现时银行业需要缴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等。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约占银行业所缴税款的90%,是银行业的主体税种。有鉴于中国银行业税负偏重的问题,不单削弱了内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亦影响着税收经济调控职能的有效实施,故本文主要以此为探讨对象,结合笔者自己的银行业从业经历,通过运用归纳、系统分析、对比等方法,在梳理我国银行税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内资与外资银行的税负、国内银行业与国内其他服务业的税负、国内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的税负,分析我国银行业税负偏重的现状和对银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利用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社会政策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四个基本税法原则,对我国银行业的税负及相关的税收制度问题进行分析,此外,亦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税制,对入世后导致中国银行业税负偏重的税收改革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降低税负的一些改革建议:包括完善银行业流转税税制、完善银行业企业所得税税制、加强完善银行业税收征管、完善银行业税收法制建设,注重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依法治税,令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张淼[4](2010)在《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对我国金融税收改革的借鉴》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业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自身旧有的体制使得金融改革困难重重,随着国外众多银行在我国人民币业务的扩大,金融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将直面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金融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开放、健全、安全的金融税制是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深入的研究,整篇论文立足于我国金融税制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税制的对比分析和仔细研究,寻找出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和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和对策,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的发展。
李志燕[5](2009)在《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税收作为影响银行运行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面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外资银行给我国内资银行业造成压力的形势下,更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的银行业税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从这一背景和现状出发,从银行业税制的理论分析入手,比较与借鉴了国外银行业税制的经验和相关情况,探讨了我国目前银行业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路径与配套措施,以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水平更加规范合理,更能适应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要求,从而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竞争力和整体经营效率。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0章是导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五方面来对本文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属于本文的导入部分。具体介绍了本文是以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税制改革应适应这一重大环境变化为背景来开始本文的研究,通过对国内相关学者对银行业税制研究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明确了该主题的现有学术成果,为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了标准,并且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方法为主,构思了文章的整体框架,形成了以银行业税制的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国外银行业税制的比较与借鉴及银行业税制的优化与展望这四大部分的结构安排。第一章是银行业税制的规范分析。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有:第一,介绍了银行业的功能、地位与作用,以此来说明银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得出研究银行业税制的重要作用;第二,介绍了银行业税制所具有的特点;第三,运用经济学原理对目前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宏微观效应做了较详细的阐述,指出银行业税制的微观效应主要体现在对银行业的规模和获利能力的影响,对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对银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银行业防御金融风险能力的影响方面;银行业税制的宏观效应主要体现在税收对银行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功能发挥的影响和对社会投入与居民消费的影响两个方面。第二章是现行银行业税制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本部分共分两部分,一是实证模型的构建,二是实证检验的结论分析。第一部分从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假设出发,以银行业的营业收入,营业费用,营业税及其附加和所得税作为影响银行税后利润的主要因素,依据所收集的近几年的可靠数据建立各要素与银行税后利润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实证检验的结果分析。针对上述所建模型,得出了在影响银行税后利润的各因素中,税收因素对银行的税后利润的影响是较为显着的,从而为后文优化我国现行银行业税制的相关建议提供依据。第三章是国外银行业税制的比较和借鉴。由于国外银行业发展较我国有更长的历史,其银行业税制的设计也较我国更加完善,因此研究国外银行业税制的发展情况,对于优化我国银行业税制无疑是有益的。该部分的内容有:第一,对国外银行业课征流转税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征收的流转税有增值税,营业税和其他流转税,其中增值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征得一种税,也是世界银行业流转税制发展的主流趋势;第二,对国外银行业课征所得税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第三,对国外银行业税制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小结,得出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更有助于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发展,从而产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考虑税制结构的转型问题,逐步由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向所得税为主体转变。考虑到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对经济的重要媒介和推动作用,以及国外普遍对银行业征收较低或不征流转税,并且多以消费型增值税的方式征收的具体情况,我国也应考虑对营业税进行改革,采用降低税率、改革税基或将银行业务纳入增值税链条的方式改革银行业的流转税。第四章是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与展望。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对我国目前银行业税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银行业税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部分,指出目前我国银行业税制有以下几点突出问题:流转税方面的问题,新的所得税存在的问题,银行业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银行业税制设计的问题,银行业税制法制化程度问题等;第二,是银行业税制制定的原则,即适度,效率,公平,法定原则;第三,是我国银行业税制优化的对策,该部分着眼于银行业税制的近期完善和远期展望,包括流转税制的优化和所得税制的优化,以及针对银行业发展趋势即组织结构和业务多元化的变化提出了自己对未来银行业税制改革方向的建议;第四,配套措施部分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业税收征管三方面进行分析。论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1.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运用了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银行业税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研究中国银行业税制影响的大多文献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针对这一缺陷,本文运用了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税制的效应作了较为客观、准确地定量实证分析,这种分析较定性分析而言,更具说服力。(2)本文依据中国银行业的新发展,提出了税制建设的建议。本文在分析现有税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措施,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文针对银行业的新发展——业务多元化和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对银行业税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2.本文的不足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银行业出现的新情况,还不能提出非常具体的税制结构安排。(2)银行业税制存在的问题,只是讨论了自己发现的部分,肯定还有本文尚未考虑到的一些问题。
秦璐[6](2008)在《我国银行税制的分析及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税制及其优化的过程对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及其发展情况具有重要影响,甚而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开放,我国的银行税制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银行税制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而且,在2007年我国履行了入世承诺,全面开放我国的金融业市场,无论经营区域、组织形式还是开放程度都在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一些限制也已逐步取消了。所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的激烈,对于相关税制改革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本文就是从这一背景出发,依据财政学和金融学等有关理论,采用了规范性分析、实证性分析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银行税制的问题。首先文章介绍了我国银行税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现行银行税制存在的问题:流转税方面,现行营业税使银行的税负过重;所得税方面虽然新税法改革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但对于贷款损失的税收待遇方面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而在我国银行税收的法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同时,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业对我国相关的税制建设提出了要求。再次,通过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税制的介绍,从中总结对我国银行税制改革有用的经验。最后,以降低营业税税负,完善贷款损失税收待遇、促进金融创新,并最终提高我国银行竞争力为目标,对我国银行税制未来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孙小飞[7](2007)在《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它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第478号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以资金雄厚、经营管理方式先进、资产质量优良为优势的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冲击。面对挑战,我国银行业除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外,完善的税收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现行银行业税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期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其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银行业需要缴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等11种。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约占银行业所缴税款的90%,是银行业的主体税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税负偏重,税制结构不够合理,已经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我国目前的银行业税制为研究对象,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的成熟税制,对入世后我国的银行业税制改革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1)统一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2)降低税负。通过降低税负,提高银行业的运营效率;(3)简化缴税方式和税收行政审批手续。(4)加强税收立法。完善银行业税收法律制度,提升税收立法层次。
王刚,吴畏[8](2007)在《加入WTO过渡期后我国内外资银行税收待遇比较分析》文中指出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银行税制的规定及其优化程度对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开放条件下维持东道国银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平衡杠杆。本文通过对比目前内外资银行在流转税,所得税及呆账准备计提方面税收规定的差异,指出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为营造内外资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应在完善金融税制的大背景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外资银行现有的“超国民待遇”,降低税收政策对纳税人市场决策的扭曲程度,积极稳妥地向国际惯例靠拢,增强税收法制化程度,促进我国银行业整体发展。
施正文[9](2006)在《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分析与立法完善》文中提出健全的金融税制是促进中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应当将金融税制的构建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努力建立公平、科学和健全的现代金融税制。
罗威[10](2006)在《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负担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自成立到现在有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生力军。然而随着2006年12月我国的金融行业将要正式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初期,外资银行也将成为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这种竞争,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能否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将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税收环境则是外部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我国金融行业全面开放后,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在税收待遇上存在着税负偏重、税负不公等问题。而且,由于外资银行总部和其他分支机构所处的税收环境比我国要好的多,这就导致了外资银行整体税收环境要优于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正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税制环境的完善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的税收环境出发,围绕这些银行的营业税负担进行分析。通过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现行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期作为对其他学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税收环境研究的一个补充,进而更加完善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加入WTO:改革我国的金融税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改革我国的金融税制(论文提纲范文)
(1)“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写作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业税收制度演变 |
第二节 从税制历史沿革看我国金融业税制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我国现行金融业税收情况概况 |
第三章 “营改增”的改革背景及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一节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背景 |
第二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税负的影响 |
第三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评价 |
第四章 我国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效应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与政策启示 |
第五章 国际金融业税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业税制设定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二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要素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间接税制研究 |
第四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直接税制研究 |
第五节 国际税制比较对我国金融业税制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指导思路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指导思路 |
第二节 从国内外新形势视角看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金融业税制体系的法制现状评价 |
第四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实现路径选择 |
第七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从税收职能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三节 从税收原则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四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八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我国金融业企业所得税制现状的评价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附表:实证研究原始数据 |
附表1: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一 |
附表2: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二 |
附表3: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三 |
附表4:2007年-2018年全国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行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概况 |
一、 中小商业银行的界定 |
二、 中小商业银行的成长分析 |
(一) 起步阶段:1986-1995 年 |
(二) 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2 年 |
(三) 国际化阶段:2002-至今 |
三、 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
(一) 盈利性分析 |
(二) 流动性分析 |
(三) 资本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中外银行税制的概况 |
一、 我国银行税制的历史沿革 |
(一) 1978 年以前的银行税制 |
(二) 1978-1994 年的银行税制 |
(三)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的银行税制 |
二、 我国银行税制的现状及其特征 |
(一) 银行流转税制的现状及其特征 |
(二) 银行所得税制的现状及其特征 |
(三) 银行其他税制的现状及其特征 |
三、 国外银行税制的概况 |
(一) 以所得税为主体 |
(二) 基本征收增值税 |
(三) 有完善的金融衍生工具税务处理方法 |
四、 小结 |
第四章 现行税制与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 模型简介、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一) Panel-Data 模型简介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 |
二、 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
(二) 模型分析 |
三、 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
(二) 模型分析 |
四、 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安全性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 变量选择及模型设定 |
(二) 模型分析 |
五、 实证结论 |
第五章 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税制的政策建议 |
一、 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税制的指导原则 |
(一) 效率原则 |
(二) 适度原则 |
二、 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税制的整体思路 |
三、 具体政策建议 |
(一) 流转税方面 |
(二) 所得税方面 |
(三) 衍生金融工具方面 |
总结与展望 |
一、 全文总结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校科研成果 |
(3)中国大陆地区银行业税负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
绪论 1 |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 1.2 |
概念界定 1.3 |
文献综述 1.4 |
研究内容 1.5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 |
文章创新点 1.7 |
文章局限性 1.8 |
理论基础 第2章 |
中国银行业税收的发展概况 2.1 |
中国银行业税收的发展历程 2.2 |
中国现行银行业税收的概述 第3章 |
中国银行业税负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3.1 |
中国银行业税负偏重问题的现状分析 3.2 |
中国当前银行业税负偏重对银行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
中国银行业税负偏重问题及影响的原因分析 第4章 |
国外银行税收的经验与借鉴 4.1 |
国外银行税收概况 4.2 |
国外银行税收结构特点及分析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4.3 |
国外银行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
完善中国银行业税收的建议 5.1 |
完善中国银行业流转税制度的建议 5.2 |
完善中国银行业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建议 5.3 |
加强和完善银行业税收征管 5.4 |
完善银行业税收法制建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
(4)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对我国金融税收改革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金融业税收的内涵分析 |
一、金融业税收理论解读 |
(一) 金融业税收的基本内涵 |
(二) 金融税制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的税收本质 |
(三) 金融课税是确保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府关怀 |
(四) 开放、稳健、安全的金融体系需要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 |
(五) 金融税收对稳健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
二、金融业税制设计 |
(一) 从指导思想上看金融业税制设计 |
(二) 从遵循原则上看金融税制设计 |
第二章 我国金融业税政策和制度历史沿革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金融税收制度 |
(一) 建国初期的金融税制 |
(二) 改革开放前的我国金融税制 |
二、1978——1994 我国的金融税收政策和制度 |
(一) 两步“利改税”时期的我国金融税制 |
(二) 外资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制度体系 |
(三) 证券税制的建立 |
三、1994 年税制改革后的金融税收制度 |
第三章 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 |
一、国外对银行业征税的有关情况 |
(一) 增值税 |
(二) 营业税 |
(三) 公司所得税 |
(四) 其它税种 |
二、国外对保险业征税的有关情况 |
(一) 保费税 |
(二) 公司所得税 |
三、国外对证券业征税的有关情况 |
(一) 证券发行环节的税收 |
(二) 证券交易环节的税收 |
(三) 证券转让环节的资本利得税 |
(四) 在证券的投资收益环节征收所得税 |
(五) 证券财产转移环节的遗产税和赠与税 |
四、国外金融信托税制简介 |
(一) 信托设立环节的税收 |
(二) 在信托存续环节征收的税收 |
(三) 在信托终止环节征收的税收 |
五、国外对金融衍生工具征税的有关情况 |
第四章 国外金融税收制度与政策的启示 |
一、金融机构税制与政策 |
二、金融资产税制与政策 |
三、金融市场税制与政策 |
(一) 证券交易税 |
(二) 资本利得课税 |
四、信托税制与政策 |
五、金融衍生工具税制与政策 |
第五章 我国金融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初步对策研究 |
一、我国现行的金融税制存在的问题 |
(一) 金融税制目标取向存在偏差 |
(二) 金融税制存在的弊端 |
(三) 不公平税负导致低效率 |
(四) 过重的税负制约金融企业发展 |
二、金融业税收改革遵循的原则和思路 |
(一) 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必须以国有金融企业改制和改革为前提 |
(二) 将金融企业的总体税负目标确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
(三) 两个相关问题在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时应该合理处理 |
三、金融税制建设的初步对策 |
(一) 完善税制,加强征管 |
(二) 降低税负 |
(三) 统一税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文献综述 |
0.2.1 关于银行业税制的理论研究 |
0.2.2 关于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研究 |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结构安排 |
0.4 贡献与不足 |
1. 银行业税制的规范分析 |
1.1 银行业的一般分析 |
1.1.1 银行的功能 |
1.1.2 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
1.2 银行业税制的理论分析 |
1.2.1 银行业税制的特点 |
1.2.2 银行业税制的经济效应 |
2. 我国现行税制对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2.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2.2 实证检验的结论分析 |
3. 国外银行业税制的比较与借鉴 |
3.1 银行业税制的国际比较 |
3.1.1 银行业流转税体系的国际比较 |
3.1.2 银行业所得税制的国际比较 |
3.2 国外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与展望 |
4.1 银行业税制的现状分析 |
4.1.1 银行业税制的现状 |
4.1.2 银行业税制存在的问题 |
4.2 银行业税制优化的原则 |
4.3 优化银行业税制的对策 |
4.3.1 银行业税制的近期完善 |
4.3.2 银行业税制的远期展望 |
4.3.3 加强银行业税收征管 |
4.4 银行业税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
4.4.1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
4.4.2 完善金融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我国银行税制的分析及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理论分析文献综述 |
1.3.2 制度分析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框架及内容 |
2 我国银行税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2.1 我国银行税制的历史沿革 |
2.1.1 改革开放以前的银行税制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银行税制 |
2.1.3 1994年以来的银行税制 |
2.2 我国银行税制的现状 |
2.2.1 我国银行流转税制的现状 |
2.2.2 我国银行所得税制的现状 |
3 我国银行现行税制的问题分析 |
3.1 银行流转税制的问题分析 |
3.1.1 营业税税率偏高 |
3.1.2 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不合理 |
3.1.3 银行营业税存在其他弊端 |
3.2 银行所得税制的问题分析 |
3.2.1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
3.2.2 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待遇的问题 |
3.3 我国银行税收的法制建设不规范 |
3.4 对金融衍生工具及创新业务征税不到位 |
4 国外银行税制经验借鉴 |
4.1 银行税制的国际比较 |
4.1.1 流转税制的国际比较 |
4.1.2 所得税制的国际比较 |
4.2 国外银行税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
5 完善我国银行税制的建议 |
5.1 完善我国流转税的建议 |
5.1.1 对银行业继续征收营业税 |
5.1.2 逐步降低银行营业税税负 |
5.1.3 完善流转税的税收优惠 |
5.1.4 在条件成熟时改征增值税 |
5.2 完善我国所得税的建议 |
5.3 完善我国银行税收法制建设 |
5.4 加大税收对于金融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
5.5 其他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7)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我国银行业税制的现状 |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建立与发展 |
1.2 1992年以后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发展 |
1.3 目前我国对银行业征税的简要状况 |
1.3.1 营业税 |
1.3.2 企业所得税 |
1.3.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1.3.4 个人所得税 |
1.3.5 印花税 |
1.3.6 其他税种 |
第2章 境外银行业税制及其借鉴意义 |
2.1 流转税 |
2.1.1 增值税 |
2.1.2 营业税 |
2.2 公司所得税 |
2.3 其他税种 |
第3章 我国现行银行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上存在的问题 |
3.1.1 流转税 |
3.1.2 企业所得税 |
3.1.3 个人所得税 |
3.2 我国银行业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 税收行政管理审批手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 |
4.1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4.2 WTO基本规则对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影响 |
第5章 对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建议 |
5.1 流转税制度改革建议 |
5.2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建议 |
5.3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建议 |
5.4 其它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8)加入WTO过渡期后我国内外资银行税收待遇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内外资银行税收待遇比较分析 |
(一)流转税制方面存在的差异 |
(二)所得税制方面存在的差异 |
(三)内外资银行呆账准备计提方面存在的差异 |
二、当前内外资银行税制实施效果分析 |
三、加入WTO过渡期后完善我国银行税制政策建议 |
(一)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推进银行税制整体改革 |
(二)优先考虑制定统一的中外资银行税制 |
1. 完善现行银行财产税制。 |
2. 统一现行银行所得税制。 |
3. 完善呆账准备金税前扣除制度。 |
(9)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分析与立法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金融税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金融税负偏重, 不利于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 |
1.商品税的税负偏重。 |
2.所得税的税负偏重。 |
(二) 金融税制不统一, 存在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
1.内外两套税制, 违背国民待遇原则。 |
2.税制不规范, 存在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
(三) 金融税制覆盖面偏窄, 一些金融活动缺乏税法调整 |
(四) 金融税制不合理, 重复征税严重 |
(五) 金融税收征管审批项目多, 影响税收效率 |
(六) 金融税制调整频繁, 法治化程度不高 |
二、金融税制的国际经验与特点 |
三、中国金融税制的改革与立法完善 |
(一) 金融税制构建和完善的基本原则 |
(二) 金融业商品税制的改革与完善 |
(三) 金融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 |
1.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
2.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
(四) 证券税制的改革与完善 |
1.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改革。 |
2.证券所得税的改革。 |
3.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开征。 |
(五) 信托税制的改革与完善 |
(六) 有关金融衍生工具课税问题 |
(七) 完善金融税制的立法程序, 提高金融税收法治化水平 |
(10)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负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关于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定义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四节: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章:全国性中小商业银发展概述 |
第一节: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二节:加入WTO及金融市场国际化对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 |
第三章: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分析 |
第一节: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的营业税制度 |
第二节:营业税对银行贷款产生的效应分析 |
第三节: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税收与利润变化的关系 |
第四节: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实际营业税收负担分析 |
第五节: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改善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结构 |
第一节:国外商业银行流转税制及借鉴 |
第二节:关于我国银行业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的思考 |
第三节:完善银行营业税的指导原则 |
第四节:现行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结构调整建议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加入WTO:改革我国的金融税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D]. 郑涵.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2]现行税制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D]. 舒敏. 福州大学, 2011(06)
- [3]中国大陆地区银行业税负问题的探讨[D]. 梁绮旋. 暨南大学, 2010(10)
- [4]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与制度对我国金融税收改革的借鉴[D]. 张淼. 吉林财经大学, 2010(03)
- [5]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分析[D]. 李志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6]我国银行税制的分析及改革研究[D]. 秦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07)
- [7]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研究[D]. 孙小飞. 厦门大学, 2007(08)
- [8]加入WTO过渡期后我国内外资银行税收待遇比较分析[J]. 王刚,吴畏. 涉外税务, 2007(02)
- [9]中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分析与立法完善[J]. 施正文.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03)
- [10]我国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税负担分析[D]. 罗威.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