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抗生素后效果比较

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抗生素后效果比较

一、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郑新羽[1](2020)在《多粘菌素B抑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增敏剂的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的机会性病原体,可导致多种医院获得性感染,容易出现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引起的慢性感染往往伴随患者直至生命结束,引起极大比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细菌感染来说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然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固有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和适应性耐药性,其引起的感染往往难以治疗耐药水平已随着抗菌剂的过度滥用快速发展。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B)作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威胁生命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增加,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临床分离株铜绿假单胞菌DK2已经表现出对PB严重耐药,MIC=512 μg/mL。克服PB敏感性降低最快速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将PB与增敏剂组合使用,实现PB的活性增强。基于此,我们在严重耐药DK2菌株上,筛选了 1348种老药对PB的增敏活性,幸运的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氯硝柳胺对PB有显着的增敏活性,这是我们首次利用DK2菌株发现药物对PB的增敏作用。根据筛选得到的结果,我们分别开展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增敏PB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的抑制作用研究以及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增敏PB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抑制作用研究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工作中,本论文采用棋盘实验在DK2菌株上测试了 19个氟喹诺酮类药物对PB的增敏活性,得到12个具有增敏活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吉米沙星对PB增敏活性最优,实现PB的MIC从512ηg/mL降低至0.125μg/mL,降低了 4096倍。除吉米沙星外,司帕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沙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也表现出较优的增敏作用,均将PB的MIC降至敏感点2 μg/mL以下。此外,在吉米沙星和粘菌素的组合中也观察到增敏作用,将粘菌素的MIC从1024 μg/mL降低至4 μg/mL,降低了 256倍。除DK2菌株,我们采用时间杀伤动力学实验考察了吉米沙星和PB的药物组合在敏感菌株PAOl和中度耐药菌株MPAO1上的增敏活性,结果显示吉米沙星与PB的药物组合在PAOl菌株中增敏活性较弱,仅在8h时表现出增敏作用,在MPAO1菌株中未观察到增敏活性。最后,NPN细胞外膜渗透性实验结果显示吉米沙星能够增加DK2菌株和PAO1菌株细胞外膜的渗透性,在DK2菌株中吉米沙星表现出显着优于阳性对照EDTA增加细胞外膜渗透性的能力,支持了吉米沙星和PB的增敏组合在DK2菌株中的最佳抗菌活性,该实验说明吉米沙星通过增加细胞膜渗透性增大细菌对PB的摄取,部分解释了增敏机制。以上这些结果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与PB组合用药治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感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同,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一类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其本身不影响DK2菌株的生长,同时能够显着增敏PB恢复对DK2菌株的敏感性。作为PB的增敏剂,氯硝柳胺仍存在增敏活性较弱、水溶性差、细胞毒性大、体内活性未知等不足,因此我们以氯硝柳胺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共设计合成得到38个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棋盘实验结果显示26个化合物对PB表现出增敏活性,19个化合物能将PB的MIC降低至耐药点8μg/mL以下,7个化合物能够将PB的MIC降低至敏感点2 μg/mL以下。我们得到增敏活性最优化合物B4,能在4μg/mL时将PB的MIC降至1 μg/mL,相比先导化合物氯硝柳胺增敏活性提高一倍。最优化合物B4对粘菌素的增敏活性也得到提升,在32 μg/mL时将粘菌素的MIC从1024 μg/mL降至1μg/mL,与相同浓度的先导化合物氯硝柳胺相比增敏活性提升了 8倍。除DK2菌株,我们采用时间杀伤动力学实验考察化合物B4与PB的药物组合在敏感菌株PAO1上的增敏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B4和PB的药物组合在PAO1菌株中的细菌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均表现出显着的生长抑制作用,该实验结果证实化合物B4相比氯硝柳胺在PAO1菌株上的增敏活性显着提高。我们采用秀丽隐杆线虫液体培养模型评价增敏组合的体内药效。线虫液体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B4与PB的药物组合对PAO1感染线虫具有极其显着的治疗作用,能够将PAO1感染线虫的生存曲线恢复至正常线虫水平,表现出良好药效。人肾细胞293T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最优化合物B4与先导化合物氯硝柳胺相比,细胞毒性降低24.8倍。此外,我们发现化合物B4对DK2菌株和PAO1菌株中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C4-HSL的释放水平表现出抑制作用,并且在DK2菌株中的抑制作用更加显着,表明化合物B4对DK2菌株的群体感应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为DK2菌株的群体感应抑制剂,该结果也支持了化合物B4和PB的增敏组合在体外对DK2菌株中的最佳抗菌活性,以上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B4是具有潜力的多粘菌素B增敏剂,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克服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粘菌素B耐药性的价值。

唐金凤,杨武斌,王松,刘海林,周春巧[2](2018)在《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PAE),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抗生素后效应""抗菌后效应""抗菌药物后效应"为关键词,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具有PAE的抗生素及其作用的细菌、联合用药对PAE的影响、影响PAE持续时间的因素,分析临床合理应用等信息,提出其合理应用的建议。结果:共检索出文献349篇,涉及到62种具有PAE的抗生素及其复合剂。具有PAE的抗生素种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酰胺醇类和其他类等;频数排名前10位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加替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磷霉素;具有PAE的抗生素作用的细菌频数排名前8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共涉及27种联合用药,其中常见的是环丙沙星+磷霉素、奈替米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奈替米星。影响PAE的持续时间因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抗生素种类、抗生素浓度、联用、细菌种类、细菌浓度,机体状态,药物接触时间,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措施包括设计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调整、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价新的抗生素。结论:文本挖掘技术可以比较客观、系统地总结出PAE的发生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临床医师、药师应根据各类抗生素PAE的长短、结合药动学参数设计和调整治疗方案。

胡进平[3](2012)在《2009—2011年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该中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该中心2009—2011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数量与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结果:近3年来,DDDs、金额排序及序号比变化不大;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的DDDs逐年上升,洛美沙星和培氟沙星的DDDs较平稳,而加替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DDDs逐年下降;DDC在0.35~49.86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该中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该类药品的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谢冬梅,葛慧,邢蓉,王群,桑冉[4](2011)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均是左氧氟沙星针用药频度最高,而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有所下降。结论:近2年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程军,王刚斌,张士勇,王儒强[5](2010)在《187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院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87例喹诺酮类药致ADR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87例ADR报表中涉及6种喹诺酮类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反应,多数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良好,注射剂容易引起ADR,发生ADR的喹诺酮类药以加替沙星最多。结论:喹诺酮类药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使用时应高度重视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张蓓,朱利霞[6](2009)在《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氟喹诺酮是抗感染用的一种常用抗生素。文章对生物体液和生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分析常用的色谱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等检测法进行了综述。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7](2009)在《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历程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从1962年偶然发现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距今已近50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问世,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粗略估计,全球已有超过8亿人接受过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早期合成的喹诺酮类药物以萘啶酸、吡哌酸为代表,抗菌谱仅限于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无抗菌活性,而且血药浓度低、组织穿透力差,因此,临

刘家平,李木水,张志峰[8](2008)在《我院门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2007年4月~2008年3月间我院门诊处方18 000张,分析其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按销售金额、疾病系统、感染疾病、不合理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在各类抗菌药物中销售金额比例排序第2位,加替沙星销售金额和DDDs排在第1位,不合理用药以配伍不合理为主。结论: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的管理。

乔凤霞[9](2008)在《喹诺酮、嘌呤碱类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分子印迹整体柱和水兼容性印迹聚合物的研究是分子印迹研究中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和嘌呤碱类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茶碱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特性及分子识别机理。以茶碱为模板、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EDMA作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热引发方式制备了孔径均匀的分子印迹整体柱,避免了耗时的粉碎、研磨、过筛的步骤,提高了烙印聚合物的特异选择性。同时对其色谱特性、结合容量、吸附特性、形态表征、热力学性质及分子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成功的应用于不同品种绿茶中咖啡因与茶碱的选择性分离分析。合成了水兼容性印迹聚合物并成功地应用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中。分别以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为模板,在甲醇-水体系中合成了对喹诺酮类药物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并对印迹聚合物的聚合条件、键合容量、色谱行为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实际生物和环境水溶液分离分析中该印迹聚合物对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和亲和能力。以这些喹诺酮印迹聚合物作固相吸附剂,可以在选择性萃取富集待测药物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去除复杂的生物及环境基体干扰。同时,用HyperChem V6.0.1软件、PM3半经验主义计算模型对水兼容性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模型进行了分子模拟和理论预测,并通过UV、IR,和1HNMR进行了验证和确认。建立了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技术萃取分离复杂生物样品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嘌呤碱类药物的新方法。考察了印迹聚合物用做基质固相分散剂对生物样品中喹诺酮和茶碱的最佳萃取分离条件及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牛奶、蜂蜜、血清、鸡肉等样品中痕量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分离监测。由于基质固相萃取不要求额外的样品净化步骤及分子印迹功能材料的高选择性,样品中大量的蜂蜡、蛋白质等基体在萃取样品的同时亦得到很大程度的分离,因此在减少样品用量和有机溶剂的消耗的同时提高了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的选择性。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技术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张守堂,宋广群,李荣[10](2008)在《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应用》文中指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后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的生长繁殖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受到抑制的现象。PAE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

二、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多粘菌素B抑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增敏剂的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危害
    1.2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1.2.1 内在耐药性
        1.2.2 获得性耐药性
        1.2.3 适应性耐药性
    1.3 革兰氏阴性菌现有研发药物研究进展
        1.3.1 喹诺酮类抗菌剂
        1.3.2 氨基糖苷类抗菌剂
        1.3.3 碳青霉烯类抗菌剂
        1.3.4 头孢菌素类抗菌剂
        1.3.5 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剂
        1.3.6 四环素类抗菌剂
        1.3.7 β-内酰胺及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组合制剂
        1.3.8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
    1.4 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因子及生物膜
        1.4.1 绿脓菌素
        1.4.2 鼠李糖脂
        1.4.3 生物膜
    1.5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1.6 增敏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
        1.6.1 增敏剂的出现及发展
        1.6.2 增敏剂与药物的组合用药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优势
    1.7 运用“老药库”发现PB的增敏剂
        1.7.1 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
        1.7.2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7.3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7.4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1.7.5 运用“老药库”发现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的PB增敏剂
第二章 氟喹诺酮类药物增敏PB抑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的研究
    2.1 研究背景与研究策略
    2.2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增敏剂的活性研究
        2.2.1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DK2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及体外增敏活性测定
        2.2.2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CL的增敏活性评价
        2.2.3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他铜绿假单胞菌株的体外增敏时间杀伤动力学实验
        2.2.4 NPN细胞外膜渗透性实验
    2.3 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PB增敏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最小抑菌浓度测试
        2.5.2 棋盘实验
        2.5.3 时间动力学杀伤实验
        2.5.4 NPN细胞外膜渗透性实验
第三章 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增敏PB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抑制作用研究
    3.1 研究背景与研究策略
    3.2 基于氯硝柳胺结构的化合物设计
    3.3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
    3.4 化合物作为PB增敏剂的活性研究
        3.4.1 化合物对DK2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及体外增敏活性测定
        3.4.2 化合物水溶性测定
        3.4.3 化合物人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毒性实验
        3.4.4 化合物B4对PAO1的体外增敏时间杀伤动力学实验
        3.4.5 化合物B4和多粘菌素B组合用药救治铜绿假单胞菌线虫感染实验
        3.4.6 化合物B4对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C4-HSL的影响测定
    3.5 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作为PB增敏剂的构效关系总结
    3.6 本章小结
    3.7 实验部分
        3.7.1 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3.7.2 药理实验部分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已发表文章
已发表专利
致谢
附录一

(2)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
    1.2 数据录入与筛选
    1.3 数据挖掘方法
2 结果
    2.1 具有PAE效应的抗生素的总体情况
    2.2 不同抗生素PAE持续时间及作用机制的文献分析
    2.3 具有PAE的抗生素作用细菌的文献分析
    2.4 联合用药对PAE的影响
    2.5 影响PAE持续时间的因素及临床合理应用
3 讨论

(3)2009—2011年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2009—2011年DDDs排序前9位氟喹诺酮类药品
    2.2 2009—2011年DDDs排序前9位氟喹诺酮类药品销售金额
    2.3 2009—2011年DDDs排序前9位氟喹诺酮类药品DDC和序号比
3 讨论
    3.1 应用范围与特点
    3.2 DDDs
    3.3 DDC与序号比
    3.4 不良反应与禁忌证
    3.5 合理用药与耐药情况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使用数量和DDDs
    2.2 购药金额和DDC
3 讨论

(5)187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2.2 ADR涉及的药品及给药途径
    2.3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2.4 ADR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
    2.5 ADR涉及的品种DDDs及DDDs排序(B)/ADR排序(A)
    2.6 2007~2008年口服和注射用喹诺酮类药用药频度情况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与ADR
    3.2 药物与ADR
    3.3 给药途径与ADR
    3.4 ADR累及的器官及系统
    3.5 ADR因果关系评价及转归分析

(6)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色谱法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2 薄层色谱法
2. 光化学法
    2.1 敏化化学发光法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3 荧光法
    2.4 滤纸基质荧光法
3. 电化学方法
    3.1 毛细管电泳法(HPCE)
    3.2 示波极谱法
    3.3 吸附溶出伏安法.
    3.4 离子选择性电极
4. 展望

(8)我院门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9)喹诺酮、嘌呤碱类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分子印迹技术及喹诺酮、嘌呤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 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
        1.1.1 基本原理
        1.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类型、制备及影响因素
        1.1.3 MIP的制备方法
        1.1.4 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因素
        1.1.5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1.1.6 主要存在的问题
    1.2 喹诺酮、嘌呤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1 仪器分析技术
        1.2.2 样品的分离纯化技术
        1.2.3 小结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2.1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与评价方法
        2.1.1 试剂
        2.1.2 MIP整体柱的制备
        2.1.3 色谱分析
        2.1.4 结合容量与吸附等温线
        2.1.5 茶叶中待测组分提取
    2.2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特性与分子识别机理
        2.2.1 MIP整体柱的分子识别
        2.2.2 流动相组成的影响
        2.2.3 温度对分离的影响
        2.2.4 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2.2.5 MIP整体柱的分离热力学性质
        2.2.6 结合容量与吸附等温线
        2.2.7 样品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水兼容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3.1 水兼容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评价
        3.1.1 简介
        3.1.2 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结论
    3.2 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3.2.1 简介
        3.2.2 实验部分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小结
    3.3 固相萃取-环境水样及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的多残留分析
        3.3.1 简介
        3.3.2 实验部分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小结
    3.4 恩诺沙星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分离鸡肉中的四种氟喹诺酮
        3.4.1 引言
        3.4.2 实验部分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MIP合成条件的选择
        3.4.3.2 MIP的选择吸附特性
        3.4.3.3 MIP的色谱行为评价
        3.4.3.4 MISPE的条件选择
        3.4.3.5 线性与检出限
        3.4.3.6 样品分析
        3.4.4 小结
第4章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在喹诺酮、嘌呤碱分析中的应用
    4.1 基质固相分散-牛奶、蜂蜜中喹诺酮的多残留分析
        4.1.1 前言
        4.1.2 实验部分
        4.1.3 结果与讨论
        4.1.4 小结
    4.2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测定血清中的六种氟喹诺酮
        4.2.1 前言
        4.2.2 实验部分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小结
    4.3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萃取分离和测定鸡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
        4.3.1 前言
        4.3.2 实验部分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小结
    4.4 分子印迹-基质固相萃取同时测定血清中的喹诺酮和茶碱
        4.4.1 前言
        4.4.2 实验部分
        4.4.3 结果与讨论
        4.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清单
    英文缩略一览表
致谢

四、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粘菌素B抑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K2增敏剂的发现研究[D]. 郑新羽.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 唐金凤,杨武斌,王松,刘海林,周春巧. 中国药房, 2018(19)
  • [3]2009—2011年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胡进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04)
  •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谢冬梅,葛慧,邢蓉,王群,桑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02)
  • [5]187例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J]. 程军,王刚斌,张士勇,王儒强.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03)
  • [6]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J]. 张蓓,朱利霞. 焦作大学学报, 2009(04)
  • [7]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09)
  • [8]我院门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刘家平,李木水,张志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12)
  • [9]喹诺酮、嘌呤碱类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乔凤霞. 河北大学, 2008(04)
  • [10]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应用[J]. 张守堂,宋广群,李荣. 药学实践杂志, 2008(06)

标签:;  ;  ;  ;  ;  

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抗生素后效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