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柔版印刷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柔版印刷的现状与发展

一、国内外柔性版印刷现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华[1](2021)在《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柔性版印刷是印刷电子行业的生产制造方式之一,转墨量的精准控制是产品一致性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柔性版印刷进行研究,确定影响转墨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SOL建立了二维的柔版印刷模型,采用VOF模型对自由界面进行追踪,明确了柔版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的变化情况。通过柔性版印刷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影响柔性版印刷转墨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油墨从网纹辊转移至印版滚筒的过程中网穴传墨微单元模型,基于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定义了油墨体积传输方程;(2)建立了二维的柔版印刷仿真模型,发现油墨转移过程中油墨会出现拉丝现象;油墨最终于初始拉丝点位置处后下方发生断裂;(3)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印刷速度、网纹辊网穴形状、油墨黏度、网穴与印版平面初始接触状态对转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随着速度从5m/min增加至60m/min,油墨转移率逐渐降低;油墨黏度在800 mpa?s至1200 mpa?s范围内,油墨转移率与黏度呈负相关趋势;在模拟所采用的600LPI、800LPI、1000LPI网纹辊中,800LPI的网纹辊油墨转移率最高;在网穴与印版平面初始位置间隙较小时,油墨转移率变化不大,当超过1μm的范围内,油墨转移率出现明显下降。(4)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印刷速度、合压量、网穴形状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越大,油墨转移率越低;实验机合压量满足处于一定范围内,油墨转移率较高;三种规格的网纹辊中,800LPI网纹辊的油墨转移率最高。实验表明,实验结果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印刷速度、网纹辊参数、压力、油墨黏度对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刘德喜[2](2021)在《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印版微观变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柔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凸版印刷方式,在包装印刷和印刷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影响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印版变形是影响印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论文结合柔版印刷工艺,对柔性版线条、网点微观变形分析,将有助于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对提升柔性版印刷品质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柔性版网点和线条两方面对印版进行研究,运用接触力学基本理论分析柔性版印刷压力和最大印刷压强,提出柔性版线条和网点、基底及贴版胶弹性系数概念。构建线条和网点的微观变形分析模型,进行柔性版和贴版胶压缩弹性模量测试实验,并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线条和网点微观变形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对柔性版和贴版胶压缩实验发现,柔性版和贴版胶的压缩弹性模量均远小于压印滚筒的弹性模量,且随压缩量增大呈非线性增长。柔性版印刷压力和最大印刷压强分析得出,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和最大印刷压强随合压量的增加非线性增大,合理地控制合压量对控制线条网点微观变形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最有效方式。柔性版线条微观变形分析模型可以定量的分析出柔性版和贴版胶弹性模量、线条高度宽度和倾斜角对线条宽度变化的关系;网点微观变形模型则分析柔性版和贴版胶弹性模量、网点覆盖率、加网线数引起网点顶端截面尺寸变化。论文对各种条件下的柔性版线条和网点微观变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果能建立柔性版微观变形与印品质量关系,将有效地构建印刷条件与印刷质量的关系。

于明新[3](2021)在《柔性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其敏感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温度,作为一个基本的物理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变化的,可用以监测生理活动,特别是生物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热传递。精确和连续检测生物组织的局部温度变化,而不考虑大范围的变形,对于理解动态平衡的热学原理至关重要。可穿戴式柔性温度检测要求传感器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精度,能够直接贴在以不同姿态和运动物体的表面,在最小的用户感知范围内进行连续测量。柔性温度传感器为智能医疗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设计并制作一种柔性温度传感器,实现对人体温度的检测,并对该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有限元仿真、加工工艺和敏感性能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其中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内容:设计柔性温度传感器的结构以提高传感器的抗应变干扰能力,并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Ansys Workbench19.0对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阐述了柔性温度传感器工作时热传导的方式,建立传感器热传导模型,对传感器进行了热固耦合分析,验证所设计的传感器工作时具有良好的温度分布特性,并且分析了传感器所受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研究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制作工艺技术,通过磁控溅射及光刻剥离工艺制作出金属电极,利用机械微加工技术对传感器进行调阻,最后进行柔性温度传感器的三明治结构封装,并对所制备的柔性温度传感器表面金属电极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搭建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实验台对其进行标定,并测量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分辨率、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针对所提出的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抗应变干扰能力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具备较高的抗应变干扰能力。采用所制备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对人体表面温度和呼吸温度进行测量。最终,将所提出的柔性温度传感器与标准红外体温检测设备进行测温准确性对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在人体温度测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史文亮[4](2020)在《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耦合与解耦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卷筒料凹版印刷装备具有可连续生产、墨层厚实、工艺稳定等特点,是大批量连续生产印刷电子产品的理想选择之一。张力控制精度是卷筒料印刷电子装备高质量生产印刷电子产品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张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其耦合建模与解耦控制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已成为制约凹版印刷电子装备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本文在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耦合建模与解耦控制的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建立了卷筒料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全局耦合机理模型。研究了基材张力产生机理,分析了温度引起基材张力变化的内在规律,建立了张力产生的多源机理模型,研究了各跨度张力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在建立放卷、印刷、收卷张力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张力系统全局耦合机理模型,描述了张力系统多物理量非线性耦合关系。提出了适合卷筒料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特点的解耦控制策略。分析了放卷、印刷和收卷三个张力子系统的控制特点,推导了各张力子系统的静态解耦控制模型,设计了各张力子系统的ADRC解耦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所设计的ADRC解耦控制器实现了对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比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以卷筒料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张力系统全局耦合数学模型,设计了张力系统的ADRC解耦控制策略,为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精密印刷电子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推动卷筒料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胡岳霖[5](2020)在《瓦楞纸箱印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瓦楞纸箱作为一种重要的纸包装容器,具有质量轻、抗压、耐戳穿、缓冲、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装潢印刷适性,在包装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印刷机的不断发展,质量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瓦楞纸箱印刷机成套设备的部件结构设计对印刷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论文主要针对瓦楞纸箱印刷机各部的关键部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和研究。1.研究分析了瓦楞纸箱印刷包装成套设备的组成,以及送纸部、印刷部、开槽部、模切部和粘箱部的工作原理。2.详细分析了前缘送纸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托纸机构的升降运动和送纸轴带动胶轮完成的送纸动作分析,建立了托纸机构的三维实体装配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托纸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托纸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情况,据此结果优化了前缘送纸装置的托纸机构。3.研究分析了瓦楞纸箱印刷部印刷滚筒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印刷滚筒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研究了印刷滚筒压力分布不均和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得到了印刷滚筒的挠曲变形情况。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印刷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情况;再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影响印刷滚筒挠度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印刷滚筒结构尺寸。4.研究设计了一种瓦楞纸箱印刷机用的自动卷版装置,以实现工作效率高、安装精度高、自动挂版和换版效率高、印刷精度高等目标。5.在现有模切辊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增设刀模安装机构,采用弹簧式卡座对刀模进行固定,研究设计了一种瓦楞纸箱印刷开槽模切机用的辅助模切装置,以实现刀模的灵活选择,降低设备制造难度和成本。

陈丽红[6](2020)在《重庆JR印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刷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且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我国目前拥有近10万家印刷企业,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面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传统印刷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普遍存在缺乏战略规划、战略定位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业务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诸多压力,越来越倒逼企业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强化内部管理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最终突出重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以中小型民营印刷企业重庆JR印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的实地调研和人员访谈,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SWOT分析与SPACE矩阵量化评分结果,得出现阶段适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并论述了该战略的具体执行路径,最后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五个方面提出重庆JR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基于重庆JR印务公司发展战略不明确等问题在中小型民营印刷企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期望通过对该公司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和整理,对公司及类似企业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优势,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完善和调整战略规划,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彭明[7](2020)在《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在2010年联合签订的《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绿色印刷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全面实施。柔版印刷作为最环保的绿色印刷技术之一,正在逐步替代其它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耗能的传统印刷方式,中国柔版印刷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字柔版制版技术的发明是柔版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将柔版的印刷品质提高到可以媲美其它印刷方式的高度,极大地拓宽了柔版印刷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对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的发展历史,经营情况及营销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艾司科在产品品牌,技术以及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产品在市场定位和定价、渠道管理和市场促销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宏观营销环境角度研究分析了国家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于柔版印刷市场的影响,国家环保政策对企业的治理越来越严厉,同时也出台诸多利好政策鼓励印刷企业向柔版印刷进行技术转型,数字柔版市场进入高速的发展阶段。在微观营销环境研究分析中,从柔版印刷和柔版制版两个主要市场的行业环境,需求分析,竞争者以及营销渠道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柔版印刷规模不断在扩大,行业形势好,呈向上发展形势,但艾司科数字柔版制版设备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艾司科营销方面存在渠道网路建立不完善,市场推广力度和深度不够,传统的直销模式不能满足快速抢占市场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基于SWOT矩阵分析法,研究得出艾司科现阶段在中国市场营销比较适用SO策略,抓住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在企业技术转型的大趋势下,发挥已有的领先产品和市场优势,巩固市场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最后依据STP理论,基于2014-2018年中国柔版印刷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从柔版印刷市场的区域分布特点,柔版印刷企业的业务种类及其印版的制版渠道等方面进行细分市场分析,最终将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标签印刷企业和柔版制版企业作为目标市场,在确定目标市场后,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品牌和产品的技术优势,以4P理论为基础制定产品营销组合策略,结合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标签印刷和柔版制版的市场现状,从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设计营销组合策略。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推出CDI5080-C和DLI2120-C作为两个目标市场的定制化产品方案。通过竞争导向的定价目标,给出了定制产品方案的价格建议,并制定了渠道经销商网络发展和建立管理制度的具体计划,然后从市场推广,渠道和服务促销,样板客户宣传几个角度出发,完善营销促销方案。根据研究制定的营销组合策略,分析策略执行存在的风险,艾司科公司需要在人才、资金、组织、文化和激励五个方面提供充分保障,确保本研究提出的营销策略可以落地实施。

江领[8](2020)在《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印刷工业中,柔版印刷具备绿色环保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人们对柔版印刷的印刷质量要求日渐提高。作为构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单元,网点通过其面积和以及空间频率的变化再现图像的阶调和颜色,直接决定着印刷质量。因此检测柔版印刷网点在印刷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柔版印刷向着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网点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印刷生产的需求。本文针对柔版印刷网点检测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设计出能够精确进行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的系统。经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比较,本文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数字图像分析法进行网点的检测。本文依据数字图像分析法检测网点的原理和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整体方案设计,构建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设备,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以及LCD显示器为结果显示设备的网点检测系统。在网点检测算法方面,本文针对网点检测系统中的网点图像分割这一难点,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分割方法之后,采用阈值分割方法中的OTSU法对网点图像进行分割。对于OSTU法未能有效分割粘连的网点图像这一问题,利用滑动窗口对OTSU法进行了改进。在网点图像分割完成之后,设计了基于网点图像中连通域的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以及基于网点宽高比,网点圆形度等参数的网点形状分析算法。最后,通过MATLAB和Open CV等工具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系统构建层面,本文依据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设计采用的Xilinx公司的ZYNQ系列FPGA的实际情况,将系统构建分为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两部分。在硬件开发部分,依据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结合可编程逻辑电路的特性,利用高层次综合技术,合理地使用FPGA内部资源,构建了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网点图像分割IP核以及视频编码IP核等。在软件开发部分,进行了相关驱动的编写,利用Xilinx提供的编译工具进行Linux系统的定制,移植了设计需要的应用程序,最后构建了以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和网点形状分析算法为基础的网点检测程序。本文随后进行模块的仿真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进行柔版印刷网点的检测。

刘佳伟[9](2019)在《基于ARM的柔版印刷调压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制造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无污染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目前的印刷领域中,有“绿色印刷”之称的柔版印刷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熟。但在国内柔印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现投入使用的高端柔版印刷机仍大量使用国外的设备,因此对柔版印刷技术的研究对实现柔版印刷机国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柔版印刷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柔版印刷系统的压力调节,本文主要对柔版印刷调压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进行了研究设计。本文以实际工厂项目的应用需求为背景,设计了一个以台达HMI为人机交互平台,以ARM芯片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器,以FPGA芯片为核心的扩展接口电路板,以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光栅尺为执行反馈部件的柔版印刷调压控制系统。针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了通信电路、电机驱动器脉冲信号发送电路、光栅尺信号接收电路等,并完成了硬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针对该系统的软件功能,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完成了RS422和CAN通信协议的设计,各类数据解析函数以及运动控制函数的设计。同时利用Dopsoft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控制系统的运动参数。在控制器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中,依据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设计了基于数字采样插补算法的梯形加减速算法,来保证步进电机能够正常平稳按照预定轨迹运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闭环控制算法,使得步进电机可以在规定阶段完成闭环控制,实现对步进电机位置的精确控制。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设计了交叉耦合同步控制算法来控制同轴两侧电机的位置偏差,保证了系统同轴电机之间的同步性能。最后结合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和Simulink工具对本文所设计的运动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依据仿真曲线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设计好的硬件和软件,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由于实验室的资源有限,仅能实现一色带电机的硬件连接,所以为了对八色系统的通信稳定性进行测试,需要将其余七色ARM从运动控制器收发脉冲模块的程序修改为自闭环和自反馈的模式,从而实现模拟八色系统。通过对系统各模块功能的测试,分析实验结果后,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运动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可行性。

孙冰[10](2018)在《纸品印刷残留溶剂迁移行为及柔印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印刷方式正在被取代,环保型的柔性版印刷得以进一步发展。像传统胶版印刷只是部分被取代,而非全部。为了能够使传统印刷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很多印刷企业开始重视对传统印刷工艺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管控,而传统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有害物质检测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重视传统印刷行业中的有机物污染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对一些具有环保特征的印刷方式加以关注,比如柔性版印刷。环保型柔性版印刷作为一种工艺技术日益成熟的印刷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印刷企业的青睐。与国外相比,我国柔性版印刷工艺还比较落后,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印刷企业对胶印、凹印这些传统工艺已十分熟悉,而对于柔印工艺,尚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对柔性版印刷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阐明我国目前传统印刷纸品中残留溶剂的危害性,本文首先探究了胶印印刷品贮存过程中其表面残留溶剂(以矿物油为主)在不同温度下的气/固两相间分配平衡系数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规律,并建立了印刷后纸张中残留溶剂迁移量的经验模型,其预测值与实际检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62,以期为准确阐明当前胶版印刷纸品在贮存过程中残余溶剂的持久危害性以及抑制其迁移策略提供指导。为了实现利用环保型的柔版印刷方式部分替代传统胶版印刷,需要首先对该印刷方式的油墨质量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价。基于国际标准ISO 2846-5,本文探究了国内主流的柔印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标准化。研究发现,除个别情况外,所选的10种柔印三原色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基本都能满足该标准的要求;而部分柔印黑墨存在明度和偏色程度不能同时满足标准要求的状况。为了加强柔印油墨颜色评价方法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的实用性,以密度检测法为基础,比较分析水性和醇溶性油墨的色强度、色相误差(即色偏)、灰度、色效率。研究发现水性三原色油墨的色强度要略强于醇溶性油墨。除个别情况外,醇溶性三原色油墨的灰度要略高于水性三原色油墨。水性和醇溶性黄墨的色效率最高,其次是青墨,最后是品红油墨。水性油墨的三原色的色效率略高于醇溶性油墨,说明了水性油墨在色彩表现要比醇溶性油墨要好一些。这可为实际过程中印刷厂对柔性版印刷油墨颜色标准化提供指导。最后,探究了柔性版水基油墨印刷关键过程参数对涂布纸和非涂布纸印刷效果的影响,发现网纹辊线数对铜版纸和牛皮挂面纸印品的实地密度及明度有十分显着的影响。而印刷压力、网纹辊压力以及印刷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表现的作用不显着。又结合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的手段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纹辊线数与实地密度呈负相关,而与明度呈正相关。另外,印刷品的实地密度和明度的回归评价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二、国内外柔性版印刷现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柔性版印刷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柔印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1.1.2 柔性版印刷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柔性版印刷工艺
        1.3.1 柔性版印刷流程
        1.3.2 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1.3.3 油墨及承印物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模型
    2.1 网纹辊与印版滚筒运动描述
    2.2 油墨转移模型
        2.2.1 润湿现象
        2.2.2 网穴单元内油墨转移
    2.3 本章小结
3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数值模拟
    3.1 用于仿真的软件介绍
    3.2 参数设置和模型建立
    3.3 油墨从网穴到印版转移过程
        3.3.1 网穴形状及速度对油墨转移影响
        3.3.2 油墨黏度对油墨转移影响
        3.3.3 接触状态对油墨转移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油墨转移率实验研究
    4.1 实验准备
        4.1.1 柔版设计
        4.1.2 实验原料与设备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1.4 实验步骤
    4.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实验处理
        4.2.1 合压量数据处理
        4.2.2 油墨转移率计算原理
    4.3 柔性版印刷工艺参数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4.3.1 印刷速度和网纹辊线数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4.3.2 压力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印版微观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2 柔性版印刷压力研究
    2.1 柔性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接触状态分析
    2.2 柔性版印刷压力和最大印刷压强分析模型
        2.2.1 柔性版印刷压力分析模型
        2.2.2 柔性版印刷压强分析
    2.3 柔性版与贴版胶的压缩测试及弹性模量计算
        2.3.1 柔性版压缩测试及弹性模量计算
        2.3.2 贴版胶压缩测试及弹性模量计算
    2.4 柔性版印刷压力和最大印刷压强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柔性版线条微观变形分析
    3.1 柔性版线条几何尺寸及接触状态分析
        3.1.1 柔性版线条几何尺寸
        3.1.2 柔性版线条接触状态分析
    3.2 线条微观变形分析模型
        3.2.1 线条压缩弹性假设
        3.2.2 各部分的弹性系数计算
        3.2.3 受压后线条顶部宽度计算
    3.3 柔性版线条微观变形有限元分析
        3.3.1 柔性版线条有限元模型
        3.3.2 柔性版线条微观变形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对比
    3.4 柔性版线条微观变形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4.1 柔性版和贴版胶弹性模量的影响
        3.4.2 线条宽度和高度的影响
        3.4.3 线条倾斜角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柔性版网点变形分析
    4.1 柔性版网点几何尺寸描述
        4.1.1 柔性版常用网点
        4.1.2 柔性版圆形网点几何尺寸计算
        4.1.3 柔性版圆形网点评价指标
    4.2 网点微观变形分析模型
        4.2.1 网点部分弹性系数分析
        4.2.2 受压后圆形网点顶端尺寸计算
    4.3 柔性版圆形网点微观变形有限元分析
        4.3.1 柔性版圆形网点有限元模型
        4.3.2 柔性版网点微观变形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对比
    4.4 柔性版网点微观变形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4.1 柔性版和贴版胶弹性模量的影响
        4.4.2 网点覆盖率与加网线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柔性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其敏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柔性温度传感器抗应变干扰研究现状
        1.2.2 柔性温度传感器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材料选取与导电机理研究
    2.1 衬底材料特性研究
        2.1.1 聚酰亚胺的材料特性
        2.1.2 聚酰亚胺耐热性能
        2.1.3 聚酰亚胺力学性能
        2.1.4 聚酰亚胺介电性能和电性能
    2.2 导电机理研究
        2.2.1 金属电极材料的热敏导电机理
        2.2.2 金属电极材料的压敏导电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3.1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3.1.1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尺寸设计
        3.1.2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3.1.3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掩膜版设计
    3.2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3.2.1 有限差分法
        3.2.2 传感器导热的微分方程
        3.2.3 温度场的边值条件
        3.2.4 热固耦合分析原理
    3.3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仿真分析
        3.3.1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场分析
        3.3.2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应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标定
    4.1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4.1.1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流程
        4.1.2 电极的制作技术
        4.1.3 Ni电极材料表征
    4.2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标定
        4.2.1 测温范围
        4.2.2 TCR
        4.2.3 分辨率
        4.2.4 响应时间
        4.2.5 稳定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敏感性能测试
    5.1 传感器信号处理
    5.2 柔性温度传感器的抗应变干扰能力测试
    5.3 人体体表温度测试
    5.4 人体呼吸温度测试
    5.5 柔性温度传感器测温准确性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授权及实审专利
致谢

(4)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耦合与解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凹版印刷电子装备概述
        1.2.1 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现状
        1.2.2 凹版印刷电子装备控制系统组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张力系统模型研究现状
        1.3.2 张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3 张力系统建模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2 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模型研究
    2.1 单跨度基材张力产生机理研究
        2.1.1 单跨度基材张力建模
        2.1.2 单跨度基材张力模型分析
        2.1.3 包含温度因素的张力系统建模
    2.2 多跨度张力耦合关系研究
    2.3 张力系统建模
        2.3.1 放卷张力子系统建模
        2.3.2 印刷张力子系统建模
        2.3.3 收卷张力子系统建模
        2.3.4 张力系统全局耦合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放卷张力子系统控制研究
    3.1 放卷张力子系统控制分析
    3.2 放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3.2.1 放卷张力子系统模型解耦
        3.2.2 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3.3 放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印刷张力子系统控制研究
    4.1 印刷张力子系统控制分析
    4.2 印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4.2.1 印刷张力子系统模型解耦
        4.2.2 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4.3 印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收卷张力子系统控制研究
    5.1 收卷张力子系统控制分析
    5.2 收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5.2.1 收卷张力子系统模型解耦
        5.2.2 ADRC解耦控制器设计
    5.3 收卷张力子系统ADRC解耦控制器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瓦楞纸箱印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瓦楞纸箱印刷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瓦楞纸箱包装印刷的现状
        1.2.2 国外瓦楞纸箱包装印刷的现状
        1.2.3 瓦楞纸箱包装印刷的未来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来源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瓦楞纸箱印刷机的组成及原理
    2.1 瓦楞纸箱送纸部
    2.2 瓦楞纸箱印刷部
        2.2.1 咬纸轮传送
        2.2.2 真空吸附传送
        2.2.3 供墨系统
    2.3 瓦楞纸箱开槽部
    2.4 瓦楞纸箱模切部
    2.5 瓦楞纸箱粘箱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送纸部托纸机构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3.1 前缘送纸部运动过程分析
        3.1.1 送纸平台结构分析
        3.1.2 托纸机构结构分析
        3.1.3 前缘送纸机构运动分析
    3.2 托纸机构的模型简化及模态分析
        3.2.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3.2.2 托纸机构的模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刷滚筒的结构分析与有限元仿真
    4.1 印刷滚筒的三维建模及分析
        4.1.1 建立三维印刷滚筒模型
        4.1.2 单元和材料属性的定义
        4.1.3 网格划分
        4.1.4 印刷滚筒约束设置
        4.1.5 印刷滚筒受力模型
        4.1.6 挠曲变形结果分析
    4.2 模态分析
        4.2.1 瓦楞纸箱印刷滚筒的模态分析
        4.2.2 印刷滚筒各阶振型结果分析
    4.3 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
        4.3.1 正交试验的设计思想
        4.3.2 正交试验的设计
        4.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3.4 正交试验的结构优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刷滚筒自动卷版装置的结构分析
    5.1 印刷滚筒自动卷版装置结构分析
        5.1.1 自动卷版伸缩齿条运动分析
        5.1.2 自动卷版装置挂版结构设计
    5.2 自动卷版装置运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刷开槽模切机辅助模切装置
    6.1 开槽模切机辅助模切装置的结构设计
        6.1.1 刀模安装机构分析
        6.1.2 移动座结构分析
        6.1.3 刀模位置调节机构
        6.1.4 刀模类型
    6.2 辅助模切装置运动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重庆JR印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路线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战略的定义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3 企业发展战略的层次和制定
        2.3.1 企业发展战略的层次
        2.3.2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2.4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2.4.1 SWOT分析工具
        2.4.2 PEST分析工具
        2.4.3 AHP方法
        2.4.4 SPACE矩阵分析
第3章 重庆JR印务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重庆JR印务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1 重庆JR印务公司基本情况
        3.1.2 重庆JR印务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3.1.3 重庆JR印务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3.2 重庆JR印务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2.1 重庆JR印务公司PEST分析
        3.2.2 印刷行业现状分析
    3.3 重庆JR印务公司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第4章 重庆JR印务公司战略制定
    4.1 重庆JR印务公司SPACE矩阵分析
        4.1.1 重庆 JR 印务公司 SPACE 矩阵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4.1.2 指标权重评分及战略定位
    4.2 战略定位的实现——成本领先战略
    4.3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路径
        4.3.1 全过程控制,实现成本领先优势
        4.3.2 全员节约,驱使成本领先战略原动力
        4.3.3 全方位控制风险,保障成本领先战略高效实施
        4.3.4 全供应链管理,实现成本领先可持续发展
第5章 重庆JR印务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5.1 组织结构保障
    5.2 人力资源保障
    5.3 企业文化保障
    5.4 财务管理保障
    5.5 市场营销保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2章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现状及问题
    2.1 艾司科公司简介
    2.2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的营销现状
    2.3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面临的问题
第3章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3.2 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3.3 SWOT分析
第4章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保障
    4.1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STP策略
    4.2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组合策略
    4.3 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印刷网点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1.2.2 FPGA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对象和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网点检测系统原理分析
        2.1.2 网点检测系统软硬件需求分析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3 网点检测系统的设计流程
    2.4 器件选型
        2.4.1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2.4.2 FPGA型号的选择
        2.4.3 缓存器件的选择
        2.4.4 显示仪器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算法设计
    3.1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算法流程设计
    3.2 柔版印刷网点图像的采集
    3.3 网点图像的预处理
        3.3.1 网点图像的灰度化
        3.3.2 网点图像的去除噪声处理
    3.4 网点图像的分割
        3.4.1 图像分割方法简要介绍
        3.4.2 图像分割方法详细介绍
        3.4.3 OTSU法
        3.4.4 OTSU法的改进
    3.5 网点参数检测算法
        3.5.1 网点面积率的检测
        3.5.2 网点形状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的实现
    4.1 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1.1 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
        4.1.2 FPGA系统的设计方法
    4.2 ZYNQ开发平台及开发流程
        4.2.1 AX7020开发套件简介
        4.2.2 开发工具介绍
        4.2.3 开发流程
    4.3 基于ZYNQ开发平台的网点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构建
        4.3.1 硬件系统架构设计
        4.3.2 系统时钟的配置
        4.3.3 摄像头模组的配置
        4.3.4 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的实现
        4.3.5 基于HLS的网点图像分割IP核的搭建
        4.3.6 结果显示控制时钟模块配置
        4.3.7 图像编码IP的配置
        4.3.8 PS部分的配置
        4.3.9 连接模块的设置
        4.3.10 硬件系统整体结构
    4.4 基于ZYNQ开发平台的网点检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4.4.1 基于ZYNQ的网点检测系统软件架构
        4.4.2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4.4.3 设备驱动的编写
        4.4.4 使用Peta Linux定制Linux操作系统
        4.4.5 OpenCV和Qt的移植
        4.4.6 网点检测应用程序的搭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5.1 网点检测算法的实验验证
        5.1.1 网点分割算法的验证
        5.1.2 改进的OTSU法的验证
        5.1.3 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的验证
        5.1.4 网点形状分析算法的验证
    5.2 系统模块的仿真验证
        5.2.1 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的仿真验证
        5.2.2 图像分割IP核的仿真验证
    5.3 系统测试与验证
        5.3.1 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
        5.3.2 系统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ARM的柔版印刷调压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柔版印刷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柔版印刷中存在的问题
    1.4 运动控制器和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1.4.1 运动控制器概述
        1.4.2 现场总线概述
    1.5 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安排
        1.5.1 研究目的
        1.5.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课题的功能需求分析
        2.1.1 调压系统原理分析
        2.1.2 运动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分析
    2.2 运动控制器的整体方案设计
        2.2.1 整体控制方案
        2.2.2 通信方式分析
        2.2.3 运动控制器的芯片选型
        2.2.4 执行机构分析
        2.2.5 反馈部件分析
        2.2.6 人机界面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控制器的算法研究
    3.1 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
        3.1.1 步进电机数学模型
        3.1.2 步进电机仿真模型
    3.2 运动控制器控制算法总体分析
    3.3 电机的加减速运动曲线
        3.3.1 加减速运动曲线的意义
        3.3.2 常用的加减速曲线分析
        3.3.3 梯形加减速曲线
    3.4 基于插补算法实现梯形加减速曲线
    3.5 闭环控制算法设计
    3.6 同步控制算法
    3.7 算法仿真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4.1 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4.2 硬件设计需要注意事项
    4.3 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4.3.1 ARM最小系统
        4.3.2 电源模块
        4.3.3 通信模块
        4.3.4 电机控制模块
        4.3.5 光栅尺信号处理模块
        4.3.6 预留I/O电路模块
    4.4 硬件电路实物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动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5.2 ARM启动程序设计
    5.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5.3.1 串口通信模块
        5.3.2 CAN总线通信模块
    5.4 主控板数据处理模块
    5.5 运动控制模块
        5.5.1 光栅尺数据处理模块
        5.5.2 加减速模块
        5.5.3 闭环同步补偿模块
        5.5.4 运动控制时序模块
        5.5.5 位置存储模块
        5.5.6 偏差保护模块
    5.6 HMI程序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运动控制器的测试
    6.1 测试环境介绍
    6.2 测试实验方案设计
    6.3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6.3.1 运动控制性能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6.3.2 八色系统通信稳定性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纸品印刷残留溶剂迁移行为及柔印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纸品印刷溶剂残留的来源及危害
        1.1.2 柔性版印刷的发展现状
        1.1.3 国内外关于柔性版印刷研究现状
    1.2 柔性版印刷概述
        1.2.1 柔性版印刷的原理
        1.2.2 柔性版印刷油墨
        1.2.3 柔性版印刷过程参数
    1.3 油墨颜色以及印品印刷质量的评价
        1.3.1 油墨颜色的评价
        1.3.2 印品印刷质量的评价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传统印刷纸品表面残留溶剂迁移行为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原料和药品
        2.1.2 仪器和设备
        2.1.3 试样的制备
        2.1.4 分析与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矿物油在气/固两相间分配平衡系数
        2.2.2 贮存条件对传统印刷纸质印品中矿物油迁移行为影响
        2.2.3 传统印刷纸质印品中矿物油迁移的经验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柔性版印刷四色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标准化的探索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
        3.1.2 设备
        3.1.3 测试印样的制备
        3.1.4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柔性版印刷油墨基准承印物的选取
        3.2.2 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的颜色评价
        3.2.3 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的透明度评价
        3.2.4 柔印油墨颜色和透明度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密度法评价柔性版印刷三原色油墨颜色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料
        4.1.2 设备
        4.1.3 测试印样的制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三原色油墨呈色分析
        4.2.2 油墨颜色质量评价的密度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版印刷质量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设备
        5.1.3 实验设计和方法
        5.1.4 检测方法
        5.1.5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印刷参数对铜版纸印品各评价印刷效果指标的影响
        5.2.2 印刷参数对铜版纸印品印刷效果影响的统计学分析评价
        5.2.3 印刷参数对牛皮挂面纸印品各评价印刷效果指标的影响
        5.2.4 印刷参数对牛皮挂面纸印品印刷效果影响的统计学分析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的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1 柔性版印刷四色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的相关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国内外柔性版印刷现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D]. 刘美华.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印版微观变形研究[D]. 刘德喜.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柔性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其敏感特性研究[D]. 于明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凹版印刷电子装备张力系统耦合与解耦控制研究[D]. 史文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瓦楞纸箱印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分析[D]. 胡岳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重庆JR印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陈丽红.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艾司科公司数字柔版制版设备营销策略研究[D]. 彭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8]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D]. 江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ARM的柔版印刷调压系统的运动控制器设计[D]. 刘佳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纸品印刷残留溶剂迁移行为及柔印质量分析与评价模型的研究[D]. 孙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国内外柔版印刷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