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一、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甘璐[2](2020)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调控蕈样肉芽肿发生发展机制分析及相关调控通路探索》文中认为蕈样肉芽肿(MF)是皮肤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晚期可累及全身,预后较差,故对本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仍是热点。肿瘤的形成不仅和基因突变有关,还与表观遗传学修饰有关,包括组蛋白甲基化和去乙酰化修饰等等,其相互之间亦存在协同作用。目前多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已被临床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单一使用疗效不佳。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2(EZH2)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衰老、细胞分化及癌症等生理或病理过程,在包括T细胞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MF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发现EZH2呈高表达,且在肿瘤期中升高显着。本研究拟进一步扩大样本检测不同分期MF患者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株中EZH2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联合使用HDAC抑制剂和EZH2抑制剂(EZH2i)前后CTCL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以探讨联合治疗产生的抗肿瘤效应的分子机制。第一部分:EZH2在蕈样肉芽肿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为探讨EZH2表达与MF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我们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ZH2在不同分期MF患者组织(共59例,包括前期20例)及对照组(扁平苔藓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ZH2表达水平与MF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EZH2在MF中表达显着升高,且与临床分期、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在伴有淋巴结受累及发生大细胞转化时明显。同时我们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F肿瘤及瘤旁组织(各3例)、MF患者PBMC(9例)、对照组PBMC(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红皮病型银屑病及正常人各3例)、CTCL细胞株(MJ及HUT78)中EZH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发现MF组织及细胞中EZH2 mRNA、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可见EZH2在MF组织、PBMC及细胞株中呈异常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MF疾病进展密切相关。第二部分: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对蕈样肉芽肿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联合及单用HDACi和EZH2i作用于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ZH2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前后,不同剂量和时间点多株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发现,在MJ和HUT78细胞中,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证实联合HDACi和EZH2i明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显着影响细胞周期,致MJ及HUT78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上述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可进一步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第三部分: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前后PcG家族蛋白及H3K27me3的变化前文实验结果已证实PRC2复合物的核心元件EZH2的表达与MF的进展及预后等相关,而PRC复合物其他成员EED、SUZ12等在CTCL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G家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在MJ及HUT78细胞中,联合HDACi和EZH2i较之单药,明显抑制EED、SUZ12等的表达,这表明EZH2及其伴侣亚基EED和SUZ12共同参与CTCL的发生与发展。同时我们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甲基转移酶活性相关蛋白H3K27me3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其在肿瘤中几乎不表达,因而推测EZH2在MF的致癌作用中是独立于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第四部分: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前后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的变化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信号转导通路,其在肿瘤中持续性的活化可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生长。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与MF的发生相关,然而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同时需进一步明确联合用药对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是否依赖于对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因此我们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前后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证实了联合治疗可抑制STAT3及STAT5的磷酸化,说明通过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进一步抑制了 JAK-STAT通路的活化。结论EZH2在MF患者组织及PBMC中表达上调,且与临床分期、疾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同时EZH2在CTCL细胞株中亦显着表达,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作用于CTCL细胞株,可引起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虽然EZH2及其伴侣亚基EED和SUZ12共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但EZH2在MF中的致瘤作用中是独立于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本研究证实了 STAT3及STAT5异常激活与MF发生密切相关,而通过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可进一步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因而我们推测联合HDACi和EZH2i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等作用效应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性相关,这可能为MF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许金海[3](2019)在《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和生活质量;通过meta分析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人群的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月收人、职业工种、体力活动、工作强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等信息;由临床医师结合问卷、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对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疾病特征调查和VAS、NDI和SF-36量表评分。2.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均截止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西乐葆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西乐葆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随访第8周的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共计完成3349例城市人群的调查,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其中男性1597人,占47.7%,女性1739人,占51.9%;确诊颈椎病826名,患病率为24.6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91%(302人/1597人),女性患病率为29.96%(521人/1739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34.94%。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病史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2.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4079例受试者,样本量36~480例,服药疗程为10~60天。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者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OR=3.82,95%CI,(3.01,4.85),P<0.00001]、治愈率[OR=2.45,95%CI,(2.02,2.98),P<0.00001]高于使用安慰剂或者西药,或者西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或者单纯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AS评分[MD=-0.84,95%CI,(-0.93,-0.76),P<0.0001]、NDI评分[MD=-4.6,95%CI,(-7.92,-1.29),P=0.006]以及CSR20评分[MD=1.5,95%CI,(0.08,2.92),P=0.04]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脘不适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由于所纳入的大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3.共纳入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结束和随访8周时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823,整体量表的信度较好,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SF-36躯体健康P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心理健康MCS评分在第2周和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总分在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24.6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10.6%;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2.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于西药,但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待提高。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西乐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颈椎功能残障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健康。

韩厚明[4](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刘洋[5](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吕晶[6](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指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张健[7](2014)在《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脉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中医的标帜,是数千年中医实践的成果。中医诊断的发展,也要解决脉诊的数字化、量化。中医脉诊数字化、量化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回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是检测“关部”脉诊信息为主,然而,单部位的检测方法与有经验的中医师实际临床切脉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师对寸关尺三部同时切脉,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能够从整体上观察患者的动态生理及病理过程。可以根据获取的脉诊信息与脏腑、气血等建立全面的对应关系,从而判别人体整体机能的综合状况。所以,研究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与分析方法是中医“四诊”数字化、量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至今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增加了神秘化,限制了中医脉学的发展和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纷纷致力于数字化、标准化的研究。迄今:①现代脉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形成共识;②技术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的技术、取脉端元件集成度等难以模拟真实指感取脉环境。③现有脉诊仪的取脉装置在若干关键方面,如“浮、中、沉”的指压,以及指压切换之间的信息获取,仍与有经验临床医师的技巧相去甚远。模拟指感取脉来发展脉诊,是中医四诊合参的客观需求,更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团队从脉诊的机理研究入手,建立了检测脉诊“位、数、形、势”四种属性的方法学。在脉诊信息获取技术上,历经刚性、柔性、多部位、以及超声多普勒和超声复合等传感器研发阶段。基本实现了压力、超声、心电、光电指端容积等多信息的集成,获取与识别脉动信息。形成一种将望、闻、问、切四诊信息数字化、量化,融合的集成四诊诊断信息采集处理装置---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用于辅助临床诊断。现引入MEMs技术,集成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技术,模拟指感取脉,实现多通路、多模式信息在取脉端的高度集成。1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的采集与分析集成步进马达液压传感系统、USB控制器、心电传感器、指容积脉搏波传感器、指套式气袖,获取寸关尺三部压力脉搏波、指容积脉搏波、心电图、指端血压等多物理量信息,形成指感施压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对获得的以压力脉图为主的脉动信息进行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小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最适取脉压研究、寸关尺三部压力脉诊信息的采集标准化研究。采用步进马达推动液体自动加压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这样的信息采集方法可以减少手动操作对脉搏波信号的干扰。对寸关尺三部脉搏的位数形势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中医诊法的特点,为历代医家关于寸关尺分候脏腑理论存在的分歧提供客观的评价手段;为验证寸关尺三部脉诊与脏腑的分属关系提供客观依据;为中医理论的提升和突破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手段。2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获取装置设计结合MEMs技术与脉诊属性检测方法学,集成微气泵和微阵列传感技术,实现中医脉诊信息指感取脉的获取与识别,达到“指下可明”。对已有的取脉装置进行微设计、微加工,集成仿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技术的腕式采集装置。MEMs化的取脉装置利用微型气泵及其控制系统能仿生模拟医生手指切脉,可快速改变采脉压力;传感器的柔性基底与采脉部位良好接触,使仪器取脉易于操作。微阵列传感器所感知的取脉部位压力、温度、压差等变化,描绘出动态地形图,量化脉诊四种属性,实现脉诊研究的突破。3抑郁症主客观联合辨证数字化、量化研究该研究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对3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其证型分布及特点。通过抑郁症的主客观联合辨证数字化、量化研究,有利于把握该病的病证特点,有利于明确治疗方向,是对辨证论治的丰富和完善,为根据疾病本身的发病特征进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有利于开发治疗抑郁症的专方、专药。4动态识别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应用该研究应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动态识别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使用传感器采集多种物理量,从多种生理学指标、多角度反映脉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10例健康受试者建模的方法,对浮脉、沉脉、滑脉、芤脉的心血管机制进行数字化、可视化研究。无创地获取部分常见单脉寸口桡动脉径向伸缩和轴心运动信息,配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浮脉、沉脉、滑脉、芤脉“位、数、形、势”数字化信息。5创新点(1)多物理量信息融合的指感施压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获取寸关尺三部压力脉搏波、指容积脉搏波、心电图、指端血压等信息。由仿生柔性材料制成的水囊按寸关尺位置并排固定于袖带上与皮肤接触,水囊内装满水通过步进马达加压装置推动液体,经液体对寸关尺三部自动施加切脉压力,模拟临床医生切脉。(2)指感施压系统:微气泵施压装置植入腕式取脉装置中,通过微型气囊以获得模拟手指取脉时稳定、充分、快速调压式的接触。(3)指感传感系统:微阵列传感器的仿生式封装,模拟手指取脉时皮肤内的压感和温度感觉神经末梢,实现量化反映脉诊“位、数、形、势”四种属性。(4)结合MEMs技术集成指感施压系统和指感传感系统,实现了模拟中医师手的取脉装置。(5)对指感施压液压传触三部九候脉诊信息采集装置进行了测试,该装置稳定性强,安全性高。6结论(1)多通路、多模式信息在取脉端的高度集成有经验的医生靠指端的触觉与施压所获取的脉动信息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借助仪器实现指感取脉是脉诊研究的关键。由于元器件集成度不够高,至今未能实现指感阵列/多部取脉。本研究引入MEMs技术,集成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技术,设计腕式脉诊信息采集装置,对桡动脉搏动信息进行提取,实现多通路、多模式信息在取脉端的高度集成。(2)国内外脉诊仪未来发展趋势采用MEMs技术后,使得取脉能够更接近医师实际取脉,获取的信息分解为“位、数、形、势”四种属性并进一步量化,再经计算机分析综合,得出脉搏搏动状态,反映机体状态。随着MEMs传感器、微电子、微机械等技术的发展,脉诊仪将从对脉搏搏动的简单一点压力变化的记录向模拟指感取脉方向发展。将来会出现更为方便、准确、高效的脉诊仪。而且未来的脉诊仪将采用更多的仿生技术,使得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更佳,更接近人手取脉的过程和人脑分析脉动信息的过程。(3)辅助临床诊断和教学实践在对脉诊属性简化归类的基础上,通过对血管运动时的压力、超声、指容积脉搏波、心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脉诊属性模式识别,实现脉诊位、数、形、势属性的数字化,在指感施压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的基础上对具有诊断价值的(寸关尺三部)脉动信息进行三维重建,结合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获取的四诊合参信息,加上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其它诊断方法所得的信息和方、药等的数据库支持,实现其辅助临床诊断和教学实践的功能。

中华医学会[8](1987)在《中华医学会七十年大事记(1915—1984)》文中指出 1963年9月21—29日,第八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代表350人,大会及分组报告论文423篇。阿富汗、缅甸、锡兰、印尼、日本、朝鲜、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20多位医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断肢再植首次成功,陈中伟医师和病人王存柏应邀到会讲话。

王钢[9](2007)在《急性创伤性外周缺血性疾病的高压氧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概论高压氧(HBO)能被用于挤压伤、筋膜室综合征(SMCS)等急性创伤性外周缺血(Acute Traumatic Peripheral Ischemias ATPIs)的创伤性疾病的辅助治疗。ATPI 的其他情况如烧伤、冻伤、危兆性皮瓣和移植物,由于它们在损伤机制、病理生理和对高压氧的接受性方面的相似性,可以集中在一起来讨论治疗策略。概括的说,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是需要抵消作为血管损伤直接结果和由创伤及感染继发而来的组织乏氧的影响。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条件中,共同的因素包括缺血的自身循环延续、水肿、损伤梯度和通常的致病条件如年龄、抵抗力低下状态和免疫缺陷等。

孙建方[10](2004)在《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说明

二、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调控蕈样肉芽肿发生发展机制分析及相关调控通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全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EZH2在蕈样肉芽肿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对蕈样肉芽肿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前后PcG家族蛋白及H3K27me3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联合应用HDACi和EZH2i前后JAK-STAT信号通路活性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在参与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3)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1.颈椎病流行病学现状
    2.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1 机械性压迫
        2.2 血液循环障碍
        2.3 炎症免疫反应
        2.4 其他机制
    3.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2.1 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调查方法
        1.2.4 质量控制
        1.2.5 数据管理
        1.2.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2.1.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2.1.2 职业种别、文化程度、工资收人及工作强度
        2.1.3 行为习惯
        2.1.4 既往疾病
        2.2 颈椎病患病率分析
        2.2.1 不同性别颈椎病患病率
        2.2.2 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病率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5 不同收人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6 不同工作强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7 不同行为习惯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8 合并不同疾病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3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3.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赋值
        2.3.2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2.4.1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布
        2.4.2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2.4.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 颈椎病的患病率
        3.2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3.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与生存质量分析
        3.4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4.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资料库来源
        1.1.2 检索方式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提取
        1.3.1 文献提取方法
        1.3.2 文献提取内容
        1.4 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
        1.5 数据分析
        1.5.1 统计学分析
        1.5.2 异质性检验
        1.5.3 绘制森林图
        1.5.4 漏斗图分析
    2.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1 样本量
        2.2.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3 诊断标准
        2.2.4 干预措施
        2.2.5 疗效评价标准
        2.2.6 结局指标
        2.2.7 疗程及随访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1 随机方法及分配方案的隐藏
        2.3.2 盲法实施情况和结局评价者盲法
        2.3.3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及选择性报道
        2.3.4 基线情况和样本量
        2.3.5 其他偏倚
        2.4 结局指标mate分析
        2.4.1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体疗效评价
        2.4.2 活血化瘀类中药VS安慰剂
        2.4.3 活血化瘀类中药VS西药
        2.4.4 活血化瘀类中药+非药物疗法VS非药物疗法
        2.4.5 不良反应
    3.讨论
        3.1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3.2 研究的方法学治疗及偏倚风险评估
        3.3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3.4 问题与建议
    4.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病例脱落与处理
        1.8.1 脱落的标准
        1.8.2 脱落的原因分析
        1.8.3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2.3.1 盲法的设置
        2.3.2 盲法的具体实施
        2.4 治疗方案
        2.4.1 试验组
        2.4.2 对照组
        2.4.3 药品包装
        2.4.4 药品的随机编号、分配和清点
        2.4.5 合并用药
        2.5 结局指标与数据记录
        2.5.1 一般记录项目
        2.5.2 疗效指标
        2.5.3 安全性指标
        2.5.4 数据记录
        2.6 总体疗效标准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2.8 质量控制与保证
        2.9 数据管理
        2.9.1 研究员填写数据要求
        2.9.2 监察员监察数据要求
        2.9.3 数据录入与审核
        2.10 统计学分析
        2.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与选择
        2.10.2 统计分析方法
        2.11 伦理原则
        2.11.1 伦理审查
        2.11.2 受益与风险
        2.11.3 受试者医疗和保护
        2.11.4 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2.11.5 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
        2.12 临床试验报告流程
    3.结果
        3.1 流程图
        3.2 受试者基线特征
        3.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3.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3.2.4 两组患者BMI指数比较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3.5 结局指标SF-36评分比较
        3.5.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总评分比较
        3.5.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比较
        3.5.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的P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评分比较
        3.5.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HT)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筋痹颗粒的历史渊源
        4.2 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
        4.2.1 VAS评分
        4.2.2 NDI评分
        4.2.3 SF-36生活质量评分
        4.3 临床试验设计
    5.研究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益气化瘀法异病同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信息调查表
已公开发表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获奖情况

(4)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三、《脉书》研究综述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五、《盖庐》研究综述
        六、《引书》研究综述
        七、《遣册》研究综述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第一节 历谱
        第二节 二年律令
        第三节 奏谳书
        第四节 脉书
        第五节 算数书
        第六节 盖庐
        第七节 引书
        第八节 遣策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上篇 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1 引言
    2 “独取寸口法”与“遍诊法”研究
        2.1 “寸口”与“三部”取脉所得信息量的比较
        2.2 “寸口”与“三部”取脉所得信息学比较
    3 三部九候寸口诊法的理论研究
        3.1 三部九候寸口诊法的形成
        3.2 三部九候寸口诊法形成原因与机理
        3.3 三部九候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3.4 三部九候寸口诊法的临床意义
        3.5 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的量化研究
    4 脉搏波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学探讨
        4.1 脉诊信息获取装置研究
        4.2 脉搏传感器的研究
        4.3 脉搏传感器集成研究
        4.4 脉诊信息分析方法探讨
        4.5 脉诊信息的模式识别与分类
    5 MEMEs技术的研究
        5.1 MEMEs技术的特点及研究内容
        5.2 MEMs技术分类
        5.3 MEMs技术的应用
    6 数字化、可视化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6.1 医理设计
        6.2 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
        6.3 中医脉诊“位、数、形、势”四种属性的客观指标
        6.4 参数说明
        6.5 使用方法
        6.6 结论及展望
    7 脏腑经络辨识装置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7.1 四诊合参辅助诊断关键技术数字化、量化研究
        7.1.1 数字化四诊信息获取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7.1.2 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
        7.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脏腑经络辨识中的应用
        7.2.1 健康受试者四诊合参辨证结果分析
        7.2.2 健康受试者脉诊结果分析
        7.2.3 健康受试者舌诊结果分析
        7.2.4 健康受试者体质分布
        7.3 可远程复现的四诊合参之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
        7.3.1 “位”“数”“形”“势”为纲的“指下可明”的脉动信息
        7.3.2 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数据的远程复现
        7.3.3 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模块的嵌入和四诊获取装置的硬件集成
    参考文献
下篇 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1 指感施压和液压传触的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与分析方法
        1.1 指感施压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的设计原理
        1.1.1 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原理
        1.1.2 指端血压检测原理
        1.2 机械结构的设计
        1.2.1 设计说明
        1.2.2 参数说明
        1.3 电路设计
        1.4 信息分析方法
        1.4.1 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的运算分析
        1.4.2 以“位、数、形、势”简化归类判断脉诊属性
        1.5 实物图及使用方法
        1.5.1 实物图
        1.5.2 信息采集操作流程
        1.6 结论与展望
        1.6.1 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的优点及价值
        1.6.2 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采集装置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2 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寸关尺三部脉诊信息获取装置设计
        2.1 外观设计及特点
        2.1.1 外观设计
        2.1.2 设计特点
        2.2 传感器及信息处理平台的设计
        2.2.1 微阵列传感器设计
        2.2.2 血压模块设计
        2.2.3 心电模块设计
        2.2.4 指容积脉搏波探头设计
        2.2.5 信号处理平台设计
        2.2.6 无线传输技术
        2.3 信息获取与分析
        2.3.1 位、数、形、势参数的获取
        2.3.2 血压信息的同步获取
        2.3.3 心电信息的采集分析
        2.4 中医类诊疗设备发展趋势
    3 抑郁症的主客观联合辨证数字化、量化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抑郁症西医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使用方法
        3.6 结果
        3.7 抑郁症患者四诊特征及辨证分型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4 动态识别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
        4.1.2 人体脉诊模型建立方法
        4.1.3 检测指标
        4.1.4 实验方法
        4.1.5 统计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3.1 获取“位数形势”四种属性的最优化解决方案
        4.3.2 压力超声等脉动信号一体化的技术创新
        4.3.3 动态识别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特点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脏腑经络辨识装置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调控蕈样肉芽肿发生发展机制分析及相关调控通路探索[D]. 甘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许金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4]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5]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7]指感施压和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张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8]中华医学会七十年大事记(1915—1984)[J]. 中华医学会. 中国科技史料, 1987(04)
  • [9]急性创伤性外周缺血性疾病的高压氧治疗研究[A]. 王钢.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高压氧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7
  • [10]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理学术会议纪要[J]. 孙建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12)

标签:;  ;  ;  ;  ;  

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