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化工园区正在崛起——记住一期工程进入调试阶段的上海化工园区

世界级化工园区正在崛起——记住一期工程进入调试阶段的上海化工园区

一、世界级的化工区在崛起——记一期项目进入投产阶段的上海化学工业区(论文文献综述)

庞剑[1](2020)在《陕西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工业园区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研究了绿色产业园区和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绿色产业园区的内涵、类型和研究状况和实现模式,掌握了战略管理的概念、过程、方法和工具,在此基础上应用PEST分析方法、KPI指标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对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战略分析。之后,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发展现状,根据工业区绿色发展机理,对园区进行了合理的发展定位,提出适当超前的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发展产业。最后,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理论模型提出了园区绿色发展所需的各项支撑保障措施。榆神工业区是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园区,在榆林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榆神工业区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榆神工业区在绿色发展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创新能力差、绿色发展程度低、绿色发展监管不力等问题,并导致园区转型升级进展缓慢,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园区绿色发展战略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解决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对园区的绿色建设和改造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意见。

张鹏博[2](2020)在《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毫无疑问,经开区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一种强力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城市与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更促进了未来规划蓝图的实施。而新时期的经开区发展规划就显得任重道远,产业的生产手段与发展方式日益增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也蓄势待发。经开区的主要功能是生产,这就要求经开区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重组以及发展模式的升级。本次规划研究重点对经开区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经开区用地布局。依托于对经开区发展态势的解读,立足于区域背景下产业发展的视角,强化于产业发展问题的研判,依此对经开区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构建经开区产业发展思路,组织经开区产业选择的策略,延伸产业链,完善优化经开区的产业体系。对经开区总体定位,空间发展,目标定位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经开区产业发展及其用地布局的最终空间整合。以澄城经开区为实际案例对产业发展及其用地布局进行实践阐释,以澄城经开区现有发展条件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发展结构进行研判,提出适合澄城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并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进行空间规划整合,科学理性的为澄城经开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戚洪波[3](2020)在《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文中指出工业园区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除了资源类投资外,目前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有相当一部分落户于中国在非工业园区,园区是中非产能合作和中企实施对非“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在非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已超过50个,在中非自由贸易区(FTA)和双边贸易协定(BIT)体系建立起来之前,工业园区的经济特区性质将成为中国在非投资和中企在非效益的重要保障。加之非洲国家大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非工业园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同时中非进一步密切经贸合作也将对区域经济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2018年非洲44个国家签署成立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非洲大陆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前景可期,非洲自贸区的成立将为中国在非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环境支撑。埃及是北非的一个文明古国,地跨亚非两大洲,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享有特殊地位,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天然合作伙伴”。中埃苏伊士经贸园区是中国企业在北非“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在非工业园区中的典型项目,经过数年发展已取得可喜成就。2014年塞西总统上台后推出“埃及愿景2030”计划,主要用于指导埃及到2030年前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下的双边合作目标相当契合,这为合作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合作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溢出效应即东道国动态收益不足,中埃经贸合作是中非基于工业园区的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建设成就和现存问题上存在共性。同时非盟“2063年议程”作为非盟对未来非洲工业化和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指导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政策框架。研究工业园区在中非战略合作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为中国海外投资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在当前世界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风潮起此彼伏的大环境下,中非基于工业园区的战略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陈飞[5](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杜磊[6](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孟婧[7](2019)在《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的选址与布局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大多起到引导,甚至支配的作用,工业发展往往成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对青岛建置以来的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界定、目标与意义、内容与范围;并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进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研究分析部分。首先,按时间段分别对青岛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发展情况,并揭示出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现存的一些问题;其次,分析各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形态的特征,研究分析工业空间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揭示出工业空间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系统的分析了影响两者以及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分析了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按其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分别分析其影响结果与影响机制。第三部分为研究结论部分,通过第二部分的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分析,这部分针对于现存的工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问题而提出优化建议与解决策略,并将全文研究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出研究结论。

张一平[8](2019)在《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十九世纪末漠河金矿的设局开采和中东铁路的修筑运行,黑龙江省的近代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铁路工业的兴起和外国移民的涌入,大大带动了黑龙江各门类工业的繁荣,因此也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与苏联接壤的地理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中央政府将一大批重点企业安排在黑龙江,由此产生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几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同时,煤矿与石油的丰沛使本省诞生了突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黑龙江工业早期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不断发展演变,建国以后“苏联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看出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梳理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黑龙江近代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和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地区分布等几方面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概括出来。第二部分在总体概况已掌握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现代工业遗产部分,即建设于1949年至1978年的工业工程。因为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已有专题研究,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此部分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工厂选址、布局模式、规划特色等要素,挖掘其与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之后选取三类最典型的工业遗产类型,即“156项”城市工业遗产、煤矿工业遗产与大庆油田工业遗产,分别讨论各自特点,并进行对比总结。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调研,并基于实践案例为今后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改造策略提供参考。总之,本文以黑龙江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实例分析、图示分析等方法来对其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并对现存工业遗产行业构成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以完成对黑龙江工业遗产的全方位掌握,并进一步分析现代工业遗产典型类别的构成与特色,以及改造实践的优劣,这不仅可以理清黑龙江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及现代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其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

向洁[9](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林立勇[10](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二、世界级的化工区在崛起——记一期项目进入投产阶段的上海化学工业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级的化工区在崛起——记一期项目进入投产阶段的上海化学工业区(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绿色产业园区相关理论和研究
        2.1.1 绿色产业园区的概念
        2.1.2 绿色产业园区的类型
        2.1.3 产业园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2.1.4 绿色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2.1.5 绿色产业园区发展实现模式
    2.2 战略管理理论
        2.2.1 战略和战略管理基本概念
        2.2.2 发展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2.2.3 战略管理过程
        2.2.4 战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章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1 榆神工业区的基本情况
    3.2 榆神工业区发展状况
        3.2.1 产业格局
        3.2.2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3.2.3 园区经济建设状况
        3.2.4 科技创新驱动建设状况
    3.3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3.1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情况
        3.3.2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分析
    4.1 煤化工行业绿色发展PEST分析
        4.1.1 PEST分析方法简述
        4.1.2 煤化工行业发展和政策环境
        4.1.3 煤化工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4.1.4 煤化工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4.1.5 煤化工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4.1.6 PEST分析结论
    4.2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KPI指标分析
        4.2.1 KPI分析方法简述
        4.2.2 对比指标的确定
        4.2.3 榆神工业区与国内化工园区对标分析
        4.2.4 园区对标情况总结和分析
    4.3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SWOT分析
        4.3.1 SWOT分析方法简述
        4.3.2 竞争合作对象选取和关系分析
        4.3.3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有利优势(S)
        4.3.4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制约因素(W)
        4.3.5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机会分析(O)
        4.3.6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面临挑战(T)
        4.3.7 榆神工业区SWOT分析结论
第五章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的制定
    5.1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实现模式制定
    5.2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5.2.1 技术先进性原则
        5.2.2 发展一体化原则
        5.2.3 产业规模化原则
        5.2.4 园区经济活动3R原则
    5.3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
        5.3.1 绿色发展战略定位
        5.3.2 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5.4 具体战略的确定-重点发展产业
第六章 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措施
    6.1 转变理念,推进工业区绿色发展
        6.1.1 宣传引导,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6.1.2 科学选资,源头控制高污染项目
        6.1.3 强化服务,吸引高端项目
        6.1.4 实行生态补偿、问责制度
    6.2 加大创新,培育工业区发展新动力
        6.2.1 加大管理创新力度
        6.2.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6.3 加快园区绿色化改造建设
        6.3.1 加快公用工程一体化建设
        6.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4 集成管理,实现园区综合管控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题目释义
        1.2.1 经开区的本质
        1.2.2 澄城经开区的特点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经开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2.1.2 国外经开区用地布局相关研究
        2.1.3 国外经开区产业转型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经开区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2.2.2 国内经开区用地布局相关研究
        2.2.3 国内经开区的转型与再开发研究
        2.2.4 国内经开区发展阶段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澄城经开区发展概况综述
    3.1 澄城经开区发展现状
    3.2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2 澄城经开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3 澄城经开区产业结构分析
    3.3 用地布局现状分析
    3.4 澄城经开区相关规划评述
    3.5 本章小结
4 澄城经开区产业发展研究
    4.1 当前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4.1.1 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4.1.2 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4.2 产业结构问题剖析
    4.3 区域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导向
        4.3.1 区域相关政策研究
        4.3.2 区域相关规划指引
        4.3.3 渭南市域经开区竞争与协同
    4.4 区域产业发展分析
        4.4.1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4.4.2 区域关联度分析
        4.4.3 区位商分析
        4.4.4 波士顿矩阵分析
        4.4.5 GDP统计分析
    4.5 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4.5.1 转型升级下的产业结构研究
        4.5.2 产业结构建议
    4.6 总体定位
        4.6.1 产业发展定位
        4.6.2 产业升级传承创新
        4.6.3 区域协调空间支撑
    4.7 产业选择策略
        4.7.1 产业选择框架
        4.7.2 产业选择结果
        4.7.3 产业链延伸,梳理多层次产业体系
        4.7.4 产业发展导向研究
    4.8 产业发展思路构建
        4.8.1 内外兼并的升级模式
        4.8.2 区域比较的优势竞合
        4.8.3 创新生产的辐射中心
        4.8.4 持续绿色的增长链条
    4.9 本章小结
5 澄城经开区用地布局研究
    5.1 澄城经开区空间发展研究
        5.1.1 澄城经开区空间发展对比
        5.1.2 澄城经开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1.3 空间肌理分析
        5.1.4 用地结构分析
        5.1.5 澄城经开区用地布局问题梳理
    5.2 澄城经开区产业用地布局研究
        5.2.1 产业对用地布局的影响因素
        5.2.2 产业用地布局的选择
    5.3 澄城经开区基于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研究
        5.3.1 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
        5.3.2 功能区划与组织结构
        5.3.3 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配置
        5.3.4 土地利用规划
        5.3.5 开发强度评价
        5.3.6 开发模式研究
    5.4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3)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动态
        2、国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不足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3、不足
第一章 工业园区在中非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第一节 工业园区的概念和中国经验
    第二节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现状
    小结
第二章 中埃苏伊士经贸区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现状
    第二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第三节 合作区发展方向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在非工业园区得失
    第一节 比较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埃及、埃塞和赞比亚工业园区对比
    小结
第四章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工业园区未来规划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2.2.2 码头布置
        2.2.3 港口发展
        2.2.4 海港物流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3.1 日本
        3.1.1 发展历程
        3.1.2 斐然成绩
        3.1.3 案例甄选
    3.2 韩国
        3.2.1 发展历程
        3.2.2 典型案例
        3.2.3 案例甄选
    3.3 新加坡
        3.3.1 发展历程
        3.3.2 空间演进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3.5.1 产业发展战略
        3.5.2 海洋开发政策
        3.5.3 航运发展支撑
        3.5.4 财政政策支撑
    3.6 本章小结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4.1 日本模式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4.2 韩国模式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4.3 新加坡模式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4.5.1 造陆模式比较
        4.5.2 临海效率分析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4.6.1 公司城模式
        4.6.2 政企共建模式
        4.6.3 国家开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5.1.1 发展历程
        5.1.2 早期实践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5.3.1 时空分布
        5.3.2 地域差异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5.6 本章小结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1.1 用地布局模式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2.1 用地布局模式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3.1 用地布局模式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4.1 用地布局模式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6.5.1 用地布局模式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6.7 本章小结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7.1 总体发展思路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7.4 规划提升策略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城市治理体系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2.3.5 组合仿真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3.2.1 外部投资型
        3.2.2 城市扩张型
        3.2.3 独立发展型
        3.2.4 外贸口岸型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6.4 本章小结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7.1.1 智能Agent
        7.1.2 Multi-agent系统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7.5 本章小结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8.1.2 模型组合分析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与框架
        1.5.1 研究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工业发展与工业空间的研究
    2.2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影响与作用的研究
    2.4 青岛市相关领域的研究
第3章 青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状况
    3.1 殖民时期—城市初期发展与工业基础的奠定
        3.1.1 城市的萌芽与手工业的发展(1891-1898)
        3.1.2 城市的雏形与德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898-1914)
        3.1.3 城市的拓展与日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914-1929)
    3.2 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加速与停滞
        3.2.1 城市的整合与华资工业的快速发展(1929-1937)
        3.2.2 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与工业的缓慢发展(1937-1949)
    3.3 建国初期—城市建设的探索与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发展
        3.3.1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探索(1949-1966)
        3.3.2 城市的无序发展与工业的混乱发展(1966-1978)
    3.4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工业发展
        3.4.1 城市发展的突破与工业发展改革的探索(1978-1992)
        3.4.2 城市的跳跃发展与工业的快速发展(1992-)
    3.5 现存的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分析
        4.1.1 建置时期与殖民时期的组团型形态
        4.1.2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型形态
        4.1.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型形态
        4.1.4 21世纪初以来的多中心组团型形态
    4.2 工业空间特征分析
        4.2.1 德占时期的点状分布
        4.2.2 日占时期的块状分布
        4.2.3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状分布
        4.2.4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分布
        4.2.5 21世纪初的组团型环湾分布
    4.3 影响因素分析
        4.3.1 优越的环境基础,奠定了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优势
        4.3.2 政治变革影响下,空间建设的加速与放缓
        4.3.3 交通系统牵引下,空间的持续北拓与飞地发展
        4.3.4 规划政策指导下,工业空间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4.3.5 技术进步推动下,工业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剧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分析
    5.1 宏观层面的影响
        5.1.1 影响城市空间整体格局
        5.1.2 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5.1.3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5.1.4 推动城市空间容量增长
    5.2 中观层面的影响
        5.2.1 引领各功能空间共生集聚
        5.2.2 带动厂城空间互嵌
        5.2.3 引导区域道路空间演变
        5.2.4 加速用地属性更替
        5.2.5 调节城市空间强度
        5.2.6 塑造区域空间肌理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
    6.1 老工业区合理的规划改造,优化城市空间
    6.2 发展生态工业,构建良好的生态城市
    6.3 依托现有空间基础,加强产业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态
    6.4 合理规划工业空间,建立良好城市空间形态
    6.5 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8)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工业遗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黑龙江工业的发展历程
    2.1 近代工业发轫期(1888-1905 年)
        2.1.1 洋务运动的尝试
        2.1.2 铁路工业的兴起
    2.2 近代工业发展期(1906-1931 年)
        2.2.1 日俄战争的刺激
        2.2.2 民族工业的崛起
    2.3 近代工业停滞期(1932-1948 年)
        2.3.1 日本侵略的垄断
        2.3.2 解放初期的恢复
    2.4 现代工业奠基期(1949-1961 年)
        2.4.1 南厂北迁的实施
        2.4.2 重点工程的兴建
        2.4.3 配套项目的建设
    2.5 现代工业波动期(1962-1978 年)
        2.5.1 国民经济的调整
        2.5.2 三线建设的开展
        2.5.3 石油工业的勃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近现代工业遗产行业与分布
    3.1 行业构成与特色
        3.1.1 行业构成
        3.1.2 行业特色
    3.2 地区分布及其特征
        3.2.1 南部地区
        3.2.2 西部地区
        3.2.3 东部地区
        3.2.4 北部地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类型与特色
    4.1 重点企业分布与城市形态
        4.1.1 工厂选址与布局模式
        4.1.2 厂区与生活区的规划
    4.2 “156 项”城市工业遗产
        4.2.1 生产性工业建筑
        4.2.2 行政及科研建筑
        4.2.3 住宅及服务设施
    4.3 煤矿工业遗产
        4.3.1 三大矿区历史沿革
        4.3.2 矿井与选煤厂
        4.3.3 非生产类工业遗产
    4.4 大庆油田工业遗产
        4.4.1 油田勘测与开发
        4.4.2 石油开采设施
        4.4.3 厂房与辅助建筑
        4.4.4 生活服务类建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5.1 相关法规及政策
    5.2 登录情况
        5.2.1 文物保护单位认定
        5.2.2 工业遗产及相关认定
    5.3 保护与利用典型案例
        5.3.1 保护案例
        5.3.2 改造再利用案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铁路类)一览表
附录二:黑龙江近代工业遗产(非铁路类)一览表
附录三:黑龙江现代工业遗产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合作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领域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2.2.1 上海浦东新区
        2.2.2 天津滨海新区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2.5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3.4 小结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4.4 小结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5.6 小结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6.2.1 申请报批阶段
        6.2.2 总规制定阶段
        6.2.3 控规制定阶段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6.5 小结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世界级的化工区在崛起——记一期项目进入投产阶段的上海化学工业区(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榆神工业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庞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2]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用地布局研究[D]. 张鹏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D]. 戚洪波. 南京大学, 2020(02)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7]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D]. 孟婧.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8]黑龙江工业遗产概况及现代工业遗产研究[D]. 张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10]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世界级化工园区正在崛起——记住一期工程进入调试阶段的上海化工园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