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四川召开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四川召开

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川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郑青青[1](2021)在《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史内蕴到具体而微的景观营建,探索浙江洞天福地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脉络、“神圣空间”的景观空间表达以及洞天福地中所蕴含的人居环境启示等多维度的问题。以期丰富洞天福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洞天福地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由此,本研究共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1)纵向梳理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脉络:其历史进程可划分为秦汉及以前(孕育)、魏晋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期(全面发展)、五代至宋(世俗转型)、元明清时期(沉寂)、民国至今(再兴)共6个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发展,并非单纯以山岳作点进行顺序串联,而是以片区或集群的形式铺展开,构建宗教与山岳间的空间语境。宋及宋以后,则一改全面铺展的形式,而侧重于其中具有极大政治价值的洞天,并从宗教意义过渡到世俗意义。唐宋时期是浙江洞天福地发展的重点时期,因而突出了其中关键的历史节点、事件及主要人物,旨在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认知。(2)横向挖掘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特征: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梳理了洞天福地的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委羽山、天台山、四明山、盖竹山及温州区域典型的洞天和福地共13处,针对遗存情况及景观空间构成,解读其近似“圣山”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上溯洞天福地与道教山岳真形图的深刻联系,简要从洞天福地与山岳真形图的空间弥合、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神圣空间”景观营建本质。(3)侧面解读洞天福地蕴含的健康人居思想: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效果;又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的大开发事件。并剖析了洞天福地所蕴含的“理想景观”特质,以此阐述道教洞天福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探究其对现代健康人居的启示。

杨清[2](2021)在《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东北-黔西北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地区已发现超过400个铅锌矿床(点),其铅锌金属量超过20 Mt,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工业基地。目前对于这些铅锌矿床的成因研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在成矿时代、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形成机制等方面。本文以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黔西北杉树林、筲箕湾、垭都和天桥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全面介绍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些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流体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和闪锌矿Rb-Sr定年,以对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及流体性质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类型进行划分,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详细分析了研究区铅锌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并建立了成矿模型。最后根据研究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背景和控矿因素,系统总结了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矿体基本都赋存于震旦系-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中,以白云岩为主。滇东北铅锌矿床主要受北东向逆断层控制,黔西北铅锌矿床主要受北西向逆断层控制。矿床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次为角砾状和网脉状。成矿期可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黄铁矿阶段,中期铅锌硫化物主成矿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见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围岩蚀变以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为代表。(2)硫化物LA-ICPMS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铅锌矿床δ34S值分布在10~23‰之间,富集重硫,且其分布特征表明沉淀的硫化物之间已经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成矿流体δ34S在19~22‰之间,成矿还原硫主要来自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和(或)寒武系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δ34S为13~19‰,成矿还原硫可能具有多来源性,主要为赋矿地层和下伏震旦系或寒武系地层硫酸盐的混合来源。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以富集Ge、Ga、Cd和Ag,贫Bi、Ni、Co、Ti和Tl为特征;黄铁矿相对富集Ni、Co和As,与典型MVT铅锌矿床中闪锌矿和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相似。(3)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温度范围集中在120~250℃之间,盐度主要分布在7~14%(Na Cleqv)之间,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成分较为复杂,气相主要为H2O、CO2和少量CH4,液相成分主要含有Na、Ca、K、Mg、Cl等。LA-ICPMS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显示,成矿流体还具较高浓度的Li、Rb、Sr、Cs、Ba等元素;对比岩浆热液成矿流体、盆地卤水及变质卤水成分数据,发现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都具有盆地卤水来源特征。(4)闪锌矿Rb-Sr年代学研究显示毛坪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202.5±8.5Ma,处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晚于泥盆系赋矿地层。结合前人在研究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约束了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结合研究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微量元素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本文认为滇东北-黔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其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右江盆地的演化相耦合,是右江盆山挤压造山作用驱动下的大规模盆地流体迁移导致的。右江前陆盆地在中三叠世为浊积岩盆地阶段,是相对高温盆地卤水的准备期,产生了150~280℃相对较高温度的盆地卤水,最高温度为300~350℃;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的盆地消亡阶段,右江盆地自SE向NW隆起形成造山带,地形作用及构造挤压导致盆地热卤水向NW向大规模迁移。流体沿着NW向紫云-垭都断裂和中元古界褶皱基底与沉积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迁移,并沿途萃取了基底地层和沉积盖层中大量的成矿元素,最终在NW、NE、NNE向逆断层和褶皱虚脱部位沉淀金属硫化物而形成研究区内广泛分布且具有众多相似特征的铅锌矿床。(5)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和岩相的多重控制。首先,矿床选择性的赋存于震旦系-二叠系地层中,且自南东部的黔西北地区到北西部的滇东北北部地区赋矿地层逐渐变老,但赋矿地层岩性一直为海相碳酸盐岩,并以白云岩为主;其次,区域性深大断裂、地区大断裂和矿床范围内的次级构造分别控制着成矿区总体范围、矿床分布和矿体产出特征。在成矿模式、成矿规律与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岩相古地理特征、矿床地球化学以及已有矿床分布情况,本文认为黔西北垭都-蟒硐断裂带NW端找矿潜力较好,滇东北地区莲峰-巧家断裂至矿山厂-金牛厂断裂之间可能具有更好的找矿前景。

彭世良[3](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汤士东[4](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赵雅威[5](2019)在《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遗址是我国解放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十分中国化的遗产概念。从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活动到如今的现代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大遗址的保护同时代问题息息相关。研究大遗址的保护历程,以历史为据,有利于重新思考当今时代的问题。本文试图审视发生转变的因果并总结经验,为大遗址保护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今,在“大遗址”概念明确之前,研究主体为古遗址和古墓葬,后期特指大遗址库内的保护单位。本论文从理念和手段两条线索出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论述,以新中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大遗址保护专项活动开始(200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将整个保护历程分为先导时期、兴起时期和全面开展时期。理念线索主要是通过对法律法规以及大事件的梳理,从概念、工作、保护三个角度总结发展和变化。手段层面主要是通过对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特区、保护规划及申遗五个方面展开相关论述,包括各手段出现的时间和契机、各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管理机制、典型案例等,通过论述从而得出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先导时期主要以考古挖掘为主导进行大遗址保护;兴起时期大遗址理论背景发展成熟,方针理念基本达成一致;全面开展时期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大遗址保护体系,大遗址保护手段呈多样化发展。通过研究,本文对大遗址概念进行再理解,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提出建议。

战世佳[6](2018)在《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路易斯·R·宾福德(Lewis R Binford)是世界考古学史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作为过程考古学的发起人及重要代表人,在民族考古学、遗址过程研究、埋藏学、史前考古学、过程考古学理论框架的构建等方面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我国史前考古学研究领域也已有了介绍和应用。但是,对宾福德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还缺乏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考古学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考古学家个人学术史为出发点,结合整个欧美的考古学发展背景,分别从内史和外史的角度讨论转变因何、如何而发生并思考20世纪60年代美国考古学的转变对于我国未来考古学的发展有何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宾福德教授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有多次亲密接触,研究周口店遗址的形成过程,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产生了重大冲击。重新梳理其研究过程以及中外考古学家的反应,对了解中外旧石器考古学的差异有重要意义。从中国考古学的视角总结宾福德的学术遗产将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正在发生的学科转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着重提出本文所采用的考古学史的架构并说明考古学家在考古学的重要性。文中简要探讨了考古学史作为考古学研究分支的概念、内容、分类及研究意义,提出研究考古学史的外史、内史、人物史与综合的视角,强调关键考古学家的个案研究对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是罗列了针对考古学家个人的考古学史研究工作,尤其是我国已有的个人学术史和国际范围内对宾福德个人影响力的研究。宾福德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多个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且具有着时代超前性。宾福德的学术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经被详细介绍到我国,但是当时的影响力不够。直至21世纪初,更多的着作被翻译成中文发表,以及我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交流日益增多,我国学者对宾福德愈加了解并且意识到过程主义考古学对当下的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第三章主要聚焦于宾福德的早期个人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生活和求学时光等,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梳理宾福德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背景。宾福德在弗吉尼亚地区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对自然和考古学的好奇,二战过后从军期间在部队中对人类学调查和考古学发掘有了更加明确的概念。回国之后转入北卡罗纳州立大学继续学习人类学,硕士和博士期间继续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专业的人类学学习。期间,意识到了当时考古学学术理论上的不足,对传统文化历史考古的不满日渐清晰。第四章侧重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兴起与宾福德对“新考古学”的贡献,本章首先交待了过程主义考古兴起之前的美国考古学现状和20世纪60年代过程主义考古学兴起的社会背景。之后详细阐述了宾福德在芝加哥大学供职期间提出的“更科学、更人类学”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考古学的主要观点。说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时代创新性和在考古学理论范式上革新的意义,分析宾福德的过程主义考古学及科学考古学的重要性。过程主义考古学很快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也遇到了其理论上的危机,为了应对后过程主义考古学家的批判,宾福德等人意识到不能仅仅只是批判传统而是需要提出更加系统的方法论以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五章特别关注了宾福德与中程理论建设的关系,中程理论是宾福德学术思想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方面。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宾福德提出的中程理论和长期的民族考古学实践工作。20世纪60年代起路易斯·宾福德及萨利·宾福德夫妇便已经开始关注旧大陆考古学,尤其是莫斯特工业的分类问题,并就此与博尔德展开了近二十余年的大争论。为了解决“莫斯特难题”,宾福德提出了中程理论和行动主义的方法。1970年前后,宾福德连续四年进行民族学调查,在此之后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建立民族考古学的数据库和理论方法的同时,尝试从全球视角归纳早期人类的适应模式进而解决农业起源等难题,最后,形成了集大成的着作《构建参考框架》。其中,也包括对北京猿人行为模式的分析,这也是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直接接触。第六章侧重于讨论宾福德有关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主要研究观点。北京猿人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旧石器与古人类遗址,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宾福德在《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上先后发表《远观埋藏学:周口店是北京猿人之“家”吗?》和《近观周口店》等文章,从埋藏学、遗址形成过程等多个角度对北京猿人遗址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北京猿人遗址地层分组、同类相食、人工用火、骨器的加工制作、动物骨骼痕迹观察及猿人的适应策略等多个方面的新观点与新结论。这些观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相关学者的大讨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积极回应。该章对宾福德和相关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概述和梳理,总结这些观点的立足之处及不同观点的局限性,思考这场持续数年的北京猿人遗址之争对未来的中国考古学多有裨益。第七章讨论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接触过程。本章通过书信和报告等杂志还原了国内学者了解较少的宾福德的中国之行。宾福德早在1982年便已经在结识了台湾学者何传坤,产生了到中国来研究中国材料的想法,最终在中国科学院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邀请之下成功来华。在华期间,宾福德参观了当时我国北方已经发掘的大部分重要遗址,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回国之后通过剪辑教学录像片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将这些最新的中国考古学发展现状介绍给了美国学者。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宾福德教授的重要学术遗产和集大成之作《构建参考框架》,尝试归纳宾福德教授对当代史前考古学研究理论和狩猎采集者的研究成果。最终从中国考古学的角度总结宾福德教授的学术遗产及其对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启示,立足考古学人物史的构建中探索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研究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意义。简言之,本文应用考古学思想史中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考古学尤其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

陈安泽,王艳君,杨艳[7](2018)在《附录Ⅲ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五届工作总结》文中指出在2005—2018年间的任期内,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五届研究会在以下3个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所创新。一、促进旅游地学学科建设方面1.召开13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2.举办13期地景沙龙联宜报告会活动3.主办、合办10多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专题研讨会4.向高校宣讲旅游地学推动高校建立旅游地学本科专业5.承担科研项目编缉出版旅游地学着作6.推动建立旅游地学研究机构和团队发展7.举办表彰活动二、促进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工作方面1.为国土资源部地质公园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万梦[8](2017)在《绥阳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形成条件研究》文中指出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为一结构复杂的巨大白云岩洞穴系统,在我国具有特殊性及唯一性。为探究白云岩大型洞穴的形成条件,本文采用地球化学与岩石物性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拟进一步丰富岩溶洞穴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白云岩厚度较大,地层中普遍发育膏岩层,节理裂隙发育,通过岩样切片及主量元素分析,镜下晶体较为细小,白云石含量较高,CaO/MgO较正常白云岩略高,显示为正常海相白云岩;洞穴在成因上均密切相关,沉积时处于蒸发作用较强的高盐度海水中,基本不受陆源组分影响,显示为气候干旱的氧化环境,洞穴内微量元素富集程度极低,不适宜开发。据各类样品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岩样未受到其他杂质矿物的影响,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除大风洞及阴河洞外,曲线表现为轻微左倾;洞穴岩样整体有贫δ18O的趋势,白云岩形成过程中有机碳的参与不明显,已受到部分成岩改造作用,洞穴滴水在上覆土壤层和岩层中发生方解石优先沉积现象,推算出双河洞地区白云岩形成于中深埋藏环境;白云岩物理破坏量大使洞穴更易坍塌,洞穴所含膏岩层水解时体积膨胀促使岩石破碎形成洞腔,且经溶解后可进一步扩大岩石孔隙度,同时水介质中的SO42-离子的含量随之增加,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洞穴化作用。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内部存在不少燧石条带及燧石团块,硅化较为严重,具有形成大型洞穴的条件,经研究表明洞穴顶底板抗压强度较高,洞穴稳定性较好。

陈安泽[9](2016)在《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文中认为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郑倩华[10](2013)在《河北省曲阳聚龙洞地貌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河北省曲阳聚龙洞位于保定西部山区,是具有北方暖温带特色的较大型岩溶洞穴,洞内发育了类型丰富、造型多样的岩溶景观。但较之于北方其他研究较为成熟的洞穴而言,聚龙洞的研究较为薄弱。作者在2012年8月先后两次赴曲阳灵山地区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对洞穴结构、形态等特征及洞穴环境进行了实地观测,获得了宝贵的基础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基础条件等研究着手,分析了区域地质地貌演化规律和古气候演变过程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地质、地貌、水文、生物、洞穴环境等因素对聚龙洞及其各类景观形成发育的控制或影响作用,剖析了聚龙洞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并基于上述研究,针对洞穴结构稳定性、洞穴景观演化等问题以及洞穴资源开发与保护可能面临的其他问题,提出了建议。基本认识归纳如下:(1)聚龙洞总体呈现廊道型洞穴特征,主体洞穴长度515m,平均宽度2.4m,平均洞高3.6m,加上各分支洞穴,总长度约2000m,分布面积约37000m2。根据洞穴形态结构特征差异,可以东段人工通道为界将洞穴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洞穴结构简单(呈廊道状),洞体形态高大,洞内环境凉干,洞内景观以侵蚀-溶蚀类为主,仅有少量沉积景观;而西部洞穴结构较复杂(呈格网状),洞穴通道宽窄不一,洞内较为湿润,发育有各类化学沉积景观和侵蚀-溶蚀景观。(2)聚龙洞内发育了种类多样且造型丰富的岩溶景观,可分为侵蚀-溶蚀景观和沉积景观。根据溶蚀形态特征可将侵蚀-溶蚀景观分为窝穴类、井管类、沟槽类、蚀余类;沉积景观可分为机械沉积、次生化学沉积、洞穴文化层沉积等。其中,次生化学沉积景观最为发育,包括重力水沉积(滴石类、流石类、飞溅水类、池水类)、非重力水沉积(毛细水类、雾气凝结水类)、协同沉积(凝结水—滴水类、滴水—凝结水类、滴水—毛细水类、滴水—漫流类、滴水—池水类、漫流—雾气凝结水类、漫流—毛细水类、流水—非重力水类)和叠置沉积四个亚类的化学沉积景观。各类化学沉积景观中,尤以石盾发育众多且形态多样,为北方其他洞穴所罕见。(3)从洞穴形成发育的基础条件来看,一是,巨厚的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为聚龙洞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不同性质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差异,也导致了它们侵蚀-溶蚀程度的不同,进而影响到洞穴结构形态的变化。其二,灵山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奥陶系碳酸盐岩,裂隙-溶隙非常发育,是重要的含水岩组。加上缓倾斜的地层产状,使岩溶水在可溶性岩石的裂隙-溶隙中能够渗流较长时间,进行岩溶作用。此外,研究区多期构造运动过程中都有新生断裂形成和早期断裂复活,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各类断层、节理(裂隙)下渗,进入碳酸盐岩含水层,不仅增大了岩溶水量,也增强了岩溶水的活性,为洞穴发育创造了水动力条件。第三,众多断裂构造作为岩溶水侵蚀、溶蚀的径流通道,还控制了整个洞穴系统发育的形态、结构及其延伸方向。聚龙洞东半部洞穴追踪NE-NNE向断裂发育而结构形态较为简单;西半部洞穴主体受NW、NWW和近SN向断裂控制,并沿近EW向、NE向等其它方向断裂发育众多分支洞,洞穴形态呈曲折复杂的“格网状”特征。(4)在洞穴成因上,聚龙洞是新构造运动与古气候变化耦合作用的产物。第四纪以来,灵山地区发生了多次地壳抬升运动,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与之相对应,在研究区发育了多层岩溶洞穴。通过洞穴形态特征、分布高度、区域地质地貌演化和古气候演变规律研究,认为聚龙洞在形成发育阶段上可与相邻的三会河第三级阶地相对应,即聚龙洞的形成和发育大致始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其形成发育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初(0.6~0.12Ma BP),稳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与温和偏干的气候环境耦合,使聚龙洞内发育了格网状廊道型的水平洞穴和类型丰富的侵蚀-溶蚀景观;②晚更新世早期(0.12Ma BP~50Ka BP),此阶段适逢强烈的差异构造抬升运动与温暖湿润气候耦合期,洞穴岩溶水增多,侵蚀-溶蚀作用增强,扩大或联通了各分支洞穴,形成了各类化学沉积景观和侵蚀-溶蚀景观。同时,众多次级断裂构造的活动,对洞穴形态也有明显的破坏和改造;③晚更新世晚期以来(50Ka~至今),研究区地壳活动性不强。在此阶段,随着气候条件的干湿变化,各类断裂构造成为促进洞穴内外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通道,影响着洞穴干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及各类岩溶景观的发育。(5)现今洞穴环境测试结果表明,洞内CO2平均浓度为7092ppm,高出洞外17倍,平均温度为18.2℃,低于洞外8~10℃。洞内空气CO2浓度与温度随洞穴结构和形态变化而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动。在断裂构造发育部位,洞穴CO2浓度降低而温度升高,反映洞穴内部与洞外环境交换明显;在洞穴化学沉积景观旺盛发育部位,CO2浓度升高,体现了次生沉积形成过程中的脱气作用;在洞体由宽敞到窄小的变化地带,洞内空气流动不畅,加之游人呼吸,使洞穴CO2浓度升高。CO2作为洞穴环境系统的要素之一,影响着洞穴次生沉积景观的发育进程。当洞穴空气CO2分压大于岩溶水中的CO2分压时,将抑制碳酸钙结晶,减缓洞穴次生沉积景观生长;洞穴空气中高浓度的CO2还会加速化学沉积景观的风化。在旅游洞穴中,高浓度的CO2也会引起游客的不适。洞穴温湿度的变化可影响到景观的稳定性。洞穴温度升高、环境变干时,会导致沉积物表面失水、干裂,甚至发生破裂。同时,洞穴温差变化还会产生凝结水,与洞穴空气中高浓度的CO2结合,将对沉积景观产生溶蚀作用。(6)现今的聚龙洞断裂众多、岩石破碎,洞内CO2浓度较高,而且多处出现人为损坏现象,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洞穴结构和洞内景观的稳定性。基于此,建议在聚龙洞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加强洞穴结构稳定性观测研究,实施有效的洞穴保护措施;对洞穴环境进行适时监测研究,科学评价洞穴环境承载力,寻求更好的环境保护途径;合理使用洞穴照明灯光,降低光热对洞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编写科学的导游词,除进行科普宣传外,要更加注重洞穴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强化景区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对洞穴资源的侵害。总之,要在洞穴环境承受力范围内,以有效保护为前提,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努力营造洞穴生境和旅游效益共赢的局面。

二、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川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川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本土文化景观的研究推进
        1.1.2 洞天福地的时代发展内容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3.1 重要古籍文献资料
        1.3.2 洞天福地历史人文探析
        1.3.3 洞天福地建筑、景观及生态环境研究
        1.3.4 浙江地区相关研究
        1.3.5 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1.4.2 演绎分析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及空间特征
        1.4.3 初步探索洞天福地对现代健康人居建设的启示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图像研究法
        1.5.3 纵向与横向交错研究法
        1.5.4 保护景观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上)
    2.1 浙江省的自然景观基础特征
        2.1.1 气候气象
        2.1.2 地质地貌
    2.2 秦汉及以前:浙江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2.2.1 神仙信仰的“道教化”
        2.2.2 临海特质与早期民间信仰
    2.3 魏晋南北朝:浙江洞天福地的兴起
        2.3.1 道教对山岳风景的探索
        2.3.2 浙地“修道名山”的雏形分布
    2.4 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全面发展
        2.4.1 洞天福地的系统分布
        2.4.2 隋唐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2.4.3 洞天福地对山岳风景名胜的开发影响
    2.5 小结
3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下)
    3.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世俗”转型
        3.1.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3.1.2 “南镇”会稽山的重视与建设
        3.1.3 以大涤洞天为主的地域“崛起”
        3.1.4 宋代园林中的洞天福地营造
    3.2 元明清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沉寂
        3.2.1 全真道的“异军突起”
        3.2.2 洞天福地的浙东南转向
    3.3 民国至今:浙江洞天福地的再兴
        3.3.1 洞天福地宫观破坏毁损
        3.3.2 洞天福地名胜的建设及保护管理
        3.3.3 突出问题思考
    3.4 小结
4 浙江代表性洞天福地景观解读
    4.1 委羽山洞天福地
        4.1.1 委羽之宗教意象
        4.1.2 诸仙栖迹、山之现状
        4.1.3 大有宫建制沿革
        4.1.4 东仙源之所在
    4.2 天台山洞天福地集群
        4.2.1 “神仙之乡”的信仰空间构成
        4.2.2 天台山“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
        4.2.3 天台山的景观空间特征
    4.3 四明山洞天福地
        4.3.1 四窗岩之神圣空间
        4.3.2 “洞天迷返”之仙境模式
        4.3.3 茭湖鱼澄洞之所在
    4.4 盖竹山洞天福地
    4.5 温州典型洞天福地
        4.5.1 海陆相通促其兴盛
        4.5.2 陶弘景隐以修《真诰》
    4.6 小结
5 浙江洞天福地的“神圣空间”景观构造
    5.1 道教真形图与洞天福地的空间弥合
    5.2 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
    5.3 小结
6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
    6.1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6.1.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6.1.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6.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6.3 小结: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问题与启示
        7.2.1 洞天福地的名山价值弱化
        7.2.2 洞天福地的宗教语境缺乏
    7.3 研究展望与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 A 重要道教洞天福地相关史料
    附录 B 全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2.2 川滇黔成矿带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测试方法
        1.4.1 闪锌矿Rb-Sr年代学研究
        1.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1.4.3 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1.4.4 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1.4.5 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XRF)
        1.4.6 LA-ICP-MS单个包裹体分析
        1.4.7 群体包裹体分析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基底地层
        2.1.2 沉积盖层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2.5 区域构造演化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
        3.1.1 矿床特征
        3.1.2 矿石特征
        3.1.3 围岩蚀变
        3.1.4 矿物生长顺序及成矿阶段
    3.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
        3.2.1 杉树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2.2 筲箕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2.3 天桥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3.2.4 垭都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硫同位素特征
        4.1.1 毛坪
        4.1.2 黔西北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研究
    4.2 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
        4.2.1 主微量元素特征
        4.2.2 闪锌矿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
        4.2.3 微量元素对成矿温度的指示
    4.3 成矿年代学研究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5.3.1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5.3.2 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
第六章 成矿作用研究
    6.1 成矿物质来源
        6.1.1 硫来源
        6.1.2 成矿金属来源
    6.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6.2.1 成矿流体组成和性质
        6.2.2 成矿流体来源
    6.3 成矿类型
        6.3.1 区域铅锌矿床成矿特征
        6.3.2 成矿类型对比分析
        6.3.3 成矿类型微量元素分析
    6.4 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耦合
        6.4.1 研究区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6.4.2 成矿时代与地质事件的耦合
        6.4.3 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与铅锌成矿的关系
        6.4.4 右江盆地演化与铅锌成矿的耦合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分析
    7.1 成矿条件分析
        7.1.1 成矿与地层
        7.1.2 成矿与构造
        7.1.3 成矿与岩浆岩
    7.2 成矿时代及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7.2.1 成矿时代规律
        7.2.2 空间分布规律
    7.3 找矿前景分析
        7.3.1 黔西北地区
        7.3.2 滇东北地区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质遗迹概念
        2.1.2 地质遗迹类型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质公园概念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2.3.3 系统理论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1 生态修复概念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6.1 公园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区域地质背景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6.2.2 生物景观资源
        6.2.3 人文景观资源
        6.2.4 其他景观资源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4)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5)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大遗址概念
        1.2.1 大遗址概念变迁
        1.2.2 大遗址概念解读
        1.2.3 文中相关概念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综述
        1.3.2 国外综述
    1.4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提出问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先导(1949年—1978年)
    2.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2.1.1 法律法规
        2.1.2 大事件
    2.2 遗址博物馆的出现
        2.2.1 半坡遗址博物馆建立过程
        2.2.2 遗址博物馆的创新性认识
    2.3 大遗址“公园化”的探索
        2.3.1 大遗址“绿地化”的构想
        2.3.2 遗址“公园化”的首个尝试——兴庆宫公园
    2.4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燕下都遗址
        2.4.1 遗址简介
        2.4.2 考古发掘工作相继开展,“四有”档案完备
        2.4.3 走群众路线的保护模式
        2.4.4 学术会议的交流与总结
        2.4.5 燕下都遗址后续保护工作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1978年—2005年)
    3.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3.1.1 法律法规
        3.1.2 大事件
    3.2 遗址博物馆的成熟
        3.2.1 综述
        3.2.2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模式
        3.2.3 遗址博物馆建筑表现风格
    3.3 考古遗址公园的出现
        3.3.1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历程
        3.3.2 对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的探索
        3.3.3 遗址公园建立初期的优势和不足
    3.4 大遗址保护新手段的出现——保护特区
        3.4.1 大遗址保护特区建立背景
        3.4.2 保护特区管理框架——以良渚遗址管理区为例
    3.5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探索
        3.5.1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5.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3.5.3 其他研究机构
    3.6 大遗址申遗
    3.7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集安高句丽遗址
        3.7.1 高句丽遗址概述
        3.7.2 市区内遗址的保护方式
        3.7.3 郊区遗址的保护方式
        3.7.4 市区内及市郊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特点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年至今)
    4.1 法律法规及大事件
        4.1.1 法律法规
        4.1.2 大事件——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解读
    4.2 遗址博物馆的新发展
        4.2.1 遗址博物馆的选址外移
        4.2.2 数字博物馆的建立
        4.2.3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4.2.4 关于遗址博物馆的思考
    4.3 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
        4.3.1 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和发展
        4.3.2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统计分析
        4.3.3 现有考古遗址公园遗址本体保护展示方式
    4.4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4.4.1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概述
        4.4.2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重要技术手段思考
        4.4.3 其他编制机构
    4.5 大遗址申遗新征程
        4.5.1 概述
        4.5.2 大遗址申遗程序
        4.5.3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主要内容
        4.5.4 大遗址申遗文本的重要技术问题思考
    4.6 时期的典型案例分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遗址
        4.6.1 良渚古城遗址概述
        4.6.2 良渚古城遗址展示体系
        4.6.3 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概述
        4.6.4 针对申遗工作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开展的保护展示工程
        4.6.5 针对申遗而进行的保护展示工程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5.1 周口店遗址概述
    5.2 大遗址保护行为的先导时期(1949年—1978年)
        5.2.1 挖掘活动的恢复
        5.2.2 展陈机构的建立
    5.3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兴起时期(1978年—2005年)
        5.3.1 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的调整
        5.3.2 中法合作
        5.3.3 遗址保护规范化建设
    5.4 大遗址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2005-至今)
        5.4.1 保护办法的修订
        5.4.2 展示体系的建立
    5.5 总结
第6章 结语
    6.1 我国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总结
    6.2 思考与建议
        6.2.1 对大遗址概念的再理解
        6.2.2 对大遗址保护展示手段精细化发展的建议
    6.3 创新点及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录变更情况
    附录B:“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涉及到的重要大遗址名单
    附录C:访谈记录1
    附录D:访谈记录2
致谢

(6)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考古学史中的考古学家
    1.1 考古学史的框架
    1.2 考古学史的内涵
    1.3 考古学史的主要内容
        1.3.1 考古学内部的历史
        1.3.2 考古学外部的历史
        1.3.3 考古学研究的关键人物史
        1.3.4 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1.4 考古学史的意义
        1.4.1 理解学科的发展过程
        1.4.2 反思与展望
        1.4.3 传播与科普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个人学术史的建构
    2.1 我国考古学者对学人的关注
    2.2 宾福德个人学术史研究
        2.2.1 个人回忆及生前访谈
        2.2.2 讣告及纪念性文章
        2.2.3 学术观点及学术争论的回溯
    2.3 国内学者对宾福德教授的介绍与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路易斯·宾福德的个人经历
    3.1 童年生活
    3.2 大学和二战时期的军旅时光
    3.3 走上考古学道路
    3.4 情感经历
    3.5 主要学术成果及其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程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
    4.1 宾福德之前的考古学
    4.2 外史:社会背景与青年运动
        4.2.1 整体社会背景
        4.2.2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
        4.2.3 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科学研究的社会资源
    4.3 新考古学的兴起
        4.3.1 《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
        4.3.2 文化系统与过程研究
        4.3.3 “新考古学运动”与“新考古学派”
    4.4 发展及影响
        4.4.1 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关键概念
        4.4.2 作为科学的考古学
        4.4.3 过程主义的危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程理论与民族考古学
    5.1 宾福德与中程理论
        5.1.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宾福德的重要着作
        5.1.2 中程理论的内容及其适用性
    5.2 博尔德与宾福德之争
        5.2.1 旧大陆的博尔德
        5.2.2 新世界的宾福德
        5.2.3 求解莫斯特难题
    5.3 努那缪提爱斯基摩人的民族考古学观察
        5.3.1 选择爱斯基摩
        5.3.2 动物骨骼组合的方法论研究
        5.3.3 废弃物分布与遗址结构
    5.4 全球范围内狩猎采集者的比较研究
        5.4.1 澳大利亚的民族考古学工作
        5.4.2 非洲地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埋藏学分析实践
    6.1 1985年以前中国考古学者对周口店的研究
        6.1.1 地层划分问题
        6.1.2 石制品的真伪及其性质
        6.1.3 骨器工业的存无
        6.1.4 同类相食
        6.1.5 用火遗迹
        6.1.6 遗址性质:“北京猿人之家”?
    6.2 《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迷思》——对猿人穴居生活设想的批判
    6.3 《远观埋藏学》——宾福德对周口店遗址的首次剖析
        6.3.1 食人之风与猿人遗存
        6.3.2 周口店的地层形成过程
        6.3.3 北京猿人的行为方式与能力
    6.4 《近观周口店》——系统观察后对北京猿人行为的再构建
        6.4.1 动物群观察与统计
        6.4.2 北京猿人行为的再构建
    6.5 北京猿人遗址性质及早期人类用火等问题产生的持续性争论
        6.5.1 中外学术界的反应
        6.5.2 北京猿人用火能力的再调研
        6.5.3 宾福德的质疑在方法论上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宾福德与中国考古学的亲密接触
    7.1 初识何传坤及合作完成《远观埋藏学》
    7.2 宾福德的中国之行及其行程
    7.3 介绍美国考古学的现状到中国
    7.4 中美合作发掘旧石器遗址计划
        7.4.1 宾福德所提出的中美合作发掘计划
        7.4.2 发掘计划失败的经过及原因分析
        7.4.3 克拉克教授主持的建国后首次中美合作发掘
    7.5 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看法及评价
        7.5.1 考古——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7.5.2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考古学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宾福德的参考框架与学术遗产
    8.1 构建参考框架——考古学的推理
    8.2 宾福德的学术遗产
    8.3 对中国考古学未来研究趋势的启示
    8.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路易斯·宾福德学术简历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8)绥阳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岩溶洞穴的研究历程
        1.2.2 关于岩溶洞穴成因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1.1 位置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概况
        2.3.1 区域断裂带
        2.3.2 区域构造演化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地质现象与人类活动
第三章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宏观岩石学特征
        3.1.2 微观岩石学特征
    3.2 白云岩剖面实测
第四章 洞穴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4.3.2 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4.1 REE组成特征
        4.4.2 Ce异常
        4.4.3 Eu异常
    4.5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4.6 洞穴滴水地球化学
        4.6.1 元素分析结果
        4.6.2 Mg/ Ca与Sr/ Ca相关性
        4.6.3 Ca~(2+)与Mg/Ca相关性
    4.7 小结
第五章 洞穴岩石力学特性
    5.1 点荷载试验简介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1 抗压及抗拉强度
        5.2.2 含膏盐层岩样
        5.2.3 崩塌作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2 地质公园的创立与发展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2.1 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2.1 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2.1 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2.1 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3 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3.1 地质遗迹
    3.2 地质景观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3.5.1 地质剖面大类
        3.5.2 地质构造大类
        3.5.3 古生物大类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3.5.5 地貌景观大类
        1)岩石地貌
        (1)花岗岩地貌。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4)黄土地貌景观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2)火山地貌景观
        3)冰川地貌景观
        3.5.6 水体景观大类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1)地震遗迹景观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10)河北省曲阳聚龙洞地貌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岩溶洞穴研究历史和现状
        1.1.1 国外岩溶洞穴研究历程
        1.1.2 国内洞穴研究状况
        1.1.3 关于岩溶洞穴成因方面的研究
        1.1.4 太行山东麓中北部岩溶洞穴研究概况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2.3 土壤和植被条件
    2.3 社会经济与旅游概况
3 聚龙洞形成发育的地质基础条件
    3.1 大地构造位置
    3.2 地层和岩性
    3.3 地质构造
4 聚龙洞地貌特征
    4.1 洞穴平面特征
    4.2 洞穴剖面特征
5 聚龙洞洞穴地貌景观
    5.1 侵蚀-溶蚀景观
        5.1.1 窝穴类
        5.1.2 井管类
    5.2 沉积景观
        5.2.1 机械沉积
        5.2.2 次生化学沉积
        5.2.3 洞穴文化层沉积
6 聚龙洞成因讨论
    6.1 可溶性岩石是洞穴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
    6.2 地质构造为洞穴形成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3 新构造运动与古气候条件的耦合控制了洞穴的形成和发育
        6.3.1 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初(0.6~0.12 Ma BP)
        6.3.2 晚更新世早期(0.12 Ma BP~50 Ka BP)
        6.3.3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50 Ka~至今)
    6.4 洞穴空气环境是影响洞穴景观发育的重要因素
    6.5 地表植被状况对洞穴景观有重要影响
7 聚龙洞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川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D]. 郑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杨清.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大遗址保护历程研究[D]. 赵雅威. 天津大学, 2019(06)
  • [6]宾福德的学术思想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视角[D]. 战世佳. 吉林大学, 2018(04)
  • [7]附录Ⅲ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五届工作总结[A]. 陈安泽,王艳君,杨艳.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3届年会暨重庆万盛世界地质公园创建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8]绥阳双河洞地区大型洞穴形成条件研究[D]. 万梦. 贵州大学, 2017(03)
  •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 [10]河北省曲阳聚龙洞地貌特征及成因[D]. 郑倩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在四川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