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杜卓群[2](2020)在《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经济正转向以创新为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创新城区以区域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发展能力为抓手,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的选择结果。美国着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深入研究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组织形式,于2014年首次提出“创新城区”这一概念,并迅速得到全球关注。其作为创新空间,以新型的形态出现在城市中,成为城市的新兴增长极,但是在空间形态上面临产业布局不合理、社会网络多样性不足、城市群内互动较弱等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事件频繁发生,正在考验着城市的“韧性”。正如2019年底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全球各国都进入了非常状态,不仅导致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此外还给各类大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众多严重危机。高新技术产业、初创企业等集聚于创新城区中,致使创新城区遭受着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考验。因此,通过分析创新城区特征,剖析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构建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评估创新城区创新城区空间韧性,为其提高应对经济衰退、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等急性和累积性冲击能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有效促进我国创新城区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与创新城区相关的文献,梳理创新城区和空间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在论述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韧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的内涵和发展特点。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创新城区韧性要素的层级关系进行分析。其次,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创新城区韧性要素的层级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确定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权重。此外,还构建了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标准。最后,对京津冀创新城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天津滨海新区、秦皇岛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防灾应急韧性和社会网络韧性是表层因素,对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起到直接影响;经济要素和创新城区成员要素是底层因素,间接影响创新城区空间韧性;(2)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测度值为“优”,滨海新区和秦皇岛开发区测度值为“良”;(3)在自身韧性方面,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和秦皇岛开发区测度值为“优”,天津滨海新区测度值为“良”;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可从基础设施韧性和防灾应急韧性两方面继续提高自身韧性。天津滨海新区防灾应急韧性较薄弱,创新城区成员韧性测度值为“中”。秦皇岛开发区亟需增强其经济韧性、社会网络韧性、防灾应急韧性。总之,可通过“增强基础设施冗余性”、“保障创新经济引领作用”、“加强多元创新主体融合”等路径来提升韧性。
王晖,王远霞[3](2019)在《构建大数据时代下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的“智慧工会”——以中关村海淀园工会为例》文中提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工会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淀园工会工委")依托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了符合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工会普惠服务平台体系。本文从数字工会的提出与建设成效、构建"智慧工会"支撑平台及服务体系和"智慧工会"特色化、可持续建设展望三方面总结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在当前新形势下,依托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工会工作质量的成果和经验。
任俊宇[4](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石煜[5](2018)在《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及政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科学与技术水平快速的发展,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瞄准了改革科技创新,并以空前未有的重要地位被纳入当局政策制定之中。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由于政府的行为造就了如今的中关村海淀园自主科技创新示范区,园区内科技创新资源的好坏与多少不仅取决于其所在区域自身的条件,也会受到来自政策支持、政府管理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所以制度上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如今中关村海淀园自主科技创新示范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关村海淀园自主科技创新示范区内企业内,与政府相关的制度性要素的差异以及其是否会对企业创新活动绩效产生影响,以及产生的科技创新绩效效果如何。围绕这一核心,系统分析了北京中关村海淀园的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中关村海淀园区制度要素的现状,并且尝试对其进行量化,进一步地对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偏相关系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关村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泊松分布以及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政策因素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影响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排名在前20名的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在制造行业,其中大多数企业集中在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说明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在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效果最为突出。通过构建的回归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研发费用支出、有效专利数或软件授权数,还是反映政策因素的政府补贴变量都会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产生正向的影响,税收返还或减免对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活开动的研发费用支出和软件授权数变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影响,政策影响因素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十分显着。控制变量中的大多数变量在不同的模型中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体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被解释变量,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投入变量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般起到促进作用,反映企业经济贡献的变量也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变量的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影响并不显着。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本文中提出了合理有针对性的建议。制定统一、有效的绩效评价标准,重点扶持科技创新水平落后的行业,依据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目的、有计划的制定针对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重要指标、针对科技创新重点变量、针对企业的规模的相应政策。
王晖,王远霞[6](2018)在《中关村海淀园工会“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构建"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并指出在此过程中,适应区域创新效率、优先规范引导、把脉职工多元需要、释放企业工会潜能、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借助品牌资源认可度等,都是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工会普惠服务的基本要求。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7](2018)在《“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文中认为随着全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推动工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重点工作纳入"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委")积极回应上级总工会各项要求,整合园区工会系统资源,加大工作投入的力度,深化了解职工、贴近职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新路径。自2015年以来,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委官方
卢明华,李丽[8](2012)在《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主导产业部门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具有较强的产业实力及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和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在北京的分布情况,总结了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郊区化趋势明显且呈集聚分布,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也呈集聚分布,生产环节的远郊化明显,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北京市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工、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工。
吴炜[9](2010)在《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文中指出"以前是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现在随着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变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验也可能对发达国家有启迪。"
马文良[10](2010)在《海淀园:为创新而歌》文中认为中国当下有两大战略国策:一个是"和谐社会",一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一项国策的呼声,最先来自于科技圣地和创新沃土中关村。这也是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初衷。又是一年春风绿,我们且来看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生长出哪些中国的希望呢?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城区 |
2.1.2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城区 |
2.2.2 韧性城市与创新城区空间韧性 |
2.3 理论基础 |
2.3.1 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 |
2.3.2 韧性科学理论 |
2.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第3章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特征及要素分析 |
3.1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特征 |
3.1.1 自适应与学习能力 |
3.1.2 网络性 |
3.1.3 多样性 |
3.2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构成 |
3.2.1 创新城区成员 |
3.2.2 基础设施 |
3.2.3 社会网络 |
3.2.4 经济系统 |
3.2.5 防灾应急能力 |
3.3 基于ISM的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关联性分析 |
3.3.1 关联性分析方法概述 |
3.3.2 建立邻接矩阵 |
3.3.3 建立可达矩阵 |
3.3.4 对可达矩阵进行划分 |
第4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指标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1.3 指标解释 |
4.2 基于ANP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权重确定 |
4.2.1 网络分析法 |
4.2.2 基于空间韧性要素关联性建立网络结构模型 |
4.2.3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2.4 要素重要性分析 |
4.3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评价标准确定 |
4.4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方法 |
4.4.1 方法概述 |
4.4.2 定量与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实证分析 |
5.1 实证对象选取及其数据处理说明 |
5.1.1 实证对象的确定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选择及处理 |
5.2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评价实证分析 |
5.2.1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 |
5.2.2 天津滨海新区 |
5.2.3 秦皇岛开发区 |
5.3 实证对象对比分析 |
第6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提升路径 |
6.1 增强基础设施冗余性 |
6.2 保障创新经济引领作用 |
6.3 加强多元创新主体融合 |
6.4 完善多样化创新空间 |
6.5 提升防灾能力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关联度调查问卷 |
附录Ⅱ:基于ANP京津冀协同视角下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Ⅲ: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水平调查问卷 |
(3)构建大数据时代下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的“智慧工会”——以中关村海淀园工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淀园“数字工会”的提出与建设成效 |
(一)提出背景 |
(二)建设目标与成效 |
二、“云到端”:构建“智慧工会”支撑平台及服务体系 |
(一)加速智能响应,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 |
(二)提高协同效率,全方位实现工会服务管理信息化 |
(三)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园区职工基础性和个性化需求 |
(四)深化思想引领,传播更蓬勃生动的园区工会故事 |
三、海淀园“智慧工会”特色化、可持续建设展望 |
(4)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及政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2.1 企业科技创新绩效 |
2.1.1 关于科技创新绩效内涵的研究 |
2.1.2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3 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科技创新绩效测量的方法 |
2.3 科技创新政策 |
2.3.1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 |
2.3.2 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
3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创新系统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3.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2 指标的筛选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 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4.1 数据与变量的来源及选取 |
4.2 标准比值法 |
4.3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5 政策影响模型构建与分析 |
5.1 模型中变量的选取 |
5.1.1 变量选取及含义 |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政策影响模型构建 |
5.3 模型回归 |
5.4 分样本模型 |
5.4.1 上市企业 |
5.4.2 非上市企业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局限 |
6.3.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关村海淀园工会“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园区创新底蕴催生“适应性”工会服务 |
(一)高度产业集群下的创新智力“增长极” |
(二)园区工会普惠服务聚焦营造适宜支撑环境 |
二、职工群体时代特点奠定“独特性”服务基调 |
(一)职工群体年轻化 |
(二)人才队伍“金字塔”结构 |
(三)多层面人才评价机制 |
(四)流动性强弱并存 |
三、普惠服务实践背后的“差异与同质”行为选择 |
(一)“信息前沿型”网络使用能力 |
(二)生活性消费选择趋同 |
(三)兴趣爱好广泛 |
四、促进园区工会普惠服务可持续性的措施 |
(一)持续借力区域技术、品牌资源优势,提升工会服务认可保障 |
(二)增强与专业机构合作,提高服务效率、扩大辐射范围 |
(三)激活基层企业工会内生动力,“下延”服务触角,实现双向增益补充 |
(7)“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园区创新底蕴催生“适应性”工会服务 |
二、职工群体时代特点奠定“独特性”服务基调 |
三、普惠服务实践背后的“差异与同质”行为选择 |
四、对园区工会普惠服务可持续性的思考 |
(8)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 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环节在北京的空间分布 |
3.1 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的空间分布以及功能分工 |
3.2 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在北京的空间分布 |
4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 |
4.1 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主要价值链环节郊区化趋势明显 |
4.2 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主要价值链环节集聚明显、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 |
4.3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工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1)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主要价值链环节郊区化趋势明显且呈集聚分布 |
(2) 北京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工、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工 |
5.2 讨论 |
(9)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走出、引进”搭建国际化平台 |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活动 |
集聚智慧探索国际化之道 |
国际化战略取得骄人成绩 |
(10)海淀园:为创新而歌(论文提纲范文)
核心区诞生, 海淀园书写历史 |
为创新而歌, 核心区成就辉煌 |
创新试验田, 打造中关村模式 |
与巨人携手, 共同领跑世界科技园 |
与世界同行, 打造一流科技园 |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D]. 杜卓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构建大数据时代下非公高新技术企业的“智慧工会”——以中关村海淀园工会为例[J]. 王晖,王远霞.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 [4]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5]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及政策影响研究[D]. 石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中关村海淀园工会“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J]. 王晖,王远霞.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 [7]“普惠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拓展路径探析[J].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 工会博览, 2018(07)
- [8]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卢明华,李丽. 地理研究, 2012(10)
- [9]海淀园:探索科技园区国际化新模式[J]. 吴炜. 中关村, 2010(10)
- [10]海淀园:为创新而歌[J]. 马文良. 中关村,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