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在一元回归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关斌[1](2021)在《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压环保在我国已成新常态。随着终身问责制、一票否决、党政同责、军令状、环境离任审计等考核措施的实施,中央政府已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在严监管态势下,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诸如“重发展、轻保护”“胡作为、乱作为”“环保一刀切”“表面整改、敷衍整改”“打折扣、搞变通”“无视公民诉求”等偏差行为。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诱导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出现了偏差行为并进而影响了其环境治理效率。因此,随着我国环境治理逐步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深水区,我们在看治理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偏差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关注、警惕和反思。如何协调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压力型体制”的分析框架入手,以公共价值理论(Public Value Theory)、价值多元论(Value Pluralism Theory)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五个紧密联系的关键问题:(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对其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否会激化公共价值冲突?具体会激化哪些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4)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下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5)针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有哪些协调路径?本研究选取我国216个地市级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使用了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方法(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技术、冲突关系模型(Conflicting Relations Model)、非线性中介和调节模型、面板数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针对所提研究假设,本文首先检验了地方政府承受的财政压力、绩效压力、竞争压力及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其次检验了多重压力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接下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结合调节效应模型、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Bootstraping方法分别从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声誉威胁四个方面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最终共得出了五方面的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不同类型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不同。首先,财政压力会显着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对于环境治理效率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当的绩效压力具有显着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但是当绩效压力过大时,将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竞争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存在着“U”型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开展“逐底竞争”行为,进而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当地方政府承受的竞争压力过大时,反而会出现“退赛效应”,弱化了其通过“逐底竞争”而实现经济赶超的意愿,进而缓解了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激化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冲突的重要因素。首先,财政压力会激化“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其次,绩效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面临的“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了非线性的“U”型关系;再次,研究发现竞争压力会显着激化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即“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问题,且二者之间同样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会显着激化“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文称之为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会影响地方政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都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因为公共价值冲突的发生让地方政府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让环境治理变成了一个棘手问题,进而容易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诸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一刀切”“一律关停”“开口子、开绿灯”等行为,因此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是本研究同时发现,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4)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首先,财政压力以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以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发挥其“双刃剑”效应;再次,竞争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以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中介机制的,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是竞争压力诱发地方政府出现“退赛效应”的关键节点;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之所以会正向积极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5)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四个协调路径。首先,环保垂直管理可以对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负向调节效应,即当地方政府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弱化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在财政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的中介作用;其次,公众参与具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纠偏作用,可以显着负向调节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负向关系,即当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负面影响;类似的,绿色技术创新负向调节了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当一个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不利影响;最后,当地方政府受到了声誉威胁时,可以显着强化公共舆论压力对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进而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揭示了环境治理中多元化的公共价值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冲突的内在逻辑,对于识别公共价值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背景,理解公共价值冲突的演化路径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不仅对其影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对于打开公共价值“黑箱”有一定贡献;另外,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公共价值冲突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破解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本研究将公共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中国情景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对于推动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提高其解释力和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贡献。
刘新江[2](2020)在《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文大地测量通过观测恒星等自然天体的位置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至地面某一目标的方位角,是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应用于空间基准建立、航天测控、远程精导武器发射、惯导设备标定、垂线偏差确定及工程测量等领域。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经纬仪,需人工观测,效率很低。近年来,随着数字天顶仪、视频经纬仪等新型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已开始向自动观测转型,但定位定向观测和数据处理模型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高效和高精度的测量。为了实现任意地区快速天文定位定向,解决复杂环境下只有部分星可见时的天文大地测量难题,本文基于自动测量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天区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特点,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理论,提出了多种新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野外实际测量实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首次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对回归方法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两步回归法、平行回归法和零值分位回归法。(2)提出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的新方法,采用高度差平行回归法测定纬度,采用多星中天时角法测定经度和方位角。在低纬度地区实测36颗任意高度近似中天星数据,定位精度优于±0.5″,定向精度优于±0.25″,满足高等级天文大地测量精度指标要求。与经典的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相比,定向测量前不需要进行精密天文定位,1个一等天文方位角的观测用时由至少2天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将精密天文定向测量的作业范围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扩展至全球任何地区。(3)针对只有北天区星可见时的观测条件,提出了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方法。传统大距星对法只能精确定向,且需要已知测站精确坐标;新方法不需要按照天体赤纬和大距时刻进行配对观测,通过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的天顶距和水平角数据即可实现定位定向,选星条件从星位角严格在90°扩展到87°~92°,同等时间内可观测星数增加1倍以上。(4)基于自动观测可同时获取近似等高星天顶距和水平角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中提出了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法实现同步定位定向。依据测站纬度和天顶距确定零值分位数进行分位回归,观测40颗近似等高星,定位精度优于±0.3″,定向精度优于±0.5″,与普通回归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提高30%。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比,天顶距观测精度提高33%,水平角观测精度提高52%,观测效率提高1倍以上。(5)通过增加回归参数,将近似中天、卯酉和等高星数据回归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天区,建立了观测多颗任意星实现精密定位定向的多元回归模型。针对任意星观测精度不一致、高度和方位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数据处理结果不稳健问题,提出了按方位角装箱的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法,有效提高了成果的稳健性。(6)采用多种型号的全站仪作为观测仪器,对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量实验,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新方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各种复杂环境的测量需求。
胡炜[3](2020)在《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环境宜居”理念,绿色建筑的研究不在局限于环境与能源,逐渐向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城市、绿色校园等方向转变。打造绿色校园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许多大学校园却缺乏气候舒适性设计,关键在于场地设计与布局阶段缺乏绿色设计理念。本文拟通过验证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将“环境宜居”与校园空间、功能等结合,探究了一套空间与微气候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在完善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注重室外环境的“风环境舒适性”,成为绿色设计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探究大学校园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一套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与风环境适应性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为计算模型可作为动态调试的基准。提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体系,作为土地开发强度的确定原则,和规划师与建筑师应对风环境优化的大学校园设计指南。本文重点通过文献研究、GIS数据收集、3D模型绘制、PHOENICS软件模拟和SPSS软件数据后处理,目标对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其特征属性;从舒适区和静风区面积比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广州大学校园室外空间风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并归纳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线性回归关系拟定出风环境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为设计师提供一系列绿色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并综述了微气候与风环境、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以及相关性与线性回归的理论研究现状。这四个“与”的关系也贯穿了全文对于空间与绿色之间的思考,为选题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章为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城市设计对微气候改善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空间形态的关键点。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简单阐述了广州地区大学的发展趋势,针对空间形态特点,提出了10个重要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运用GIS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相关参数的函数运算,利用SPSS软件的双变量皮尔森相关系数,明确了不同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对应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第三章首先论述了广州地区风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风环境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基本要求,结合CFD的基本原理,确定了PHOENICS作为本文的风环境模拟软件,完成了42所大学校园案例样本的风环境模拟实验,得到平均风速、舒适区面积比和静风区面积比的相关数据,确定了风环境优选条件。第四章是先将42个案例样本按照不同的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通过风环境优选条件得到推荐类建议。再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案例样本分别进行数据后处理,得到相应的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公式,解读出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相应的优化类设计方法。推荐类建议和优化设计方法是下文制定城市设计策略的前提条件。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标三个国家级绿色设计相关标准,从前期策划、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三个层面构建了19条基于风环境优化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在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徐睿[4](2020)在《截面数据线性回归模型中异方差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经济问题的回归分析中,经常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称之为截面数据回归分析.由于截面数据本身容易使得最后得到的回归模型变为异方差回归模型,而经典回归分析模型中同方差性是基本假设,因此研究如何判定截面数据回归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并修正异方差性显得十分重要且有意义.如果回归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性的时候,通过普通的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可以得到线性无偏有效的估计量,以此就可以简化整个回归分析的步骤;一旦回归模型中存在异方差性而没被察觉出来进而继续采用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其良好的最小二乘性就会被破坏进而导致错误的推断.由此可见对于异方差性的检验与修正进行进一步研究,判别遮被现象的真伪,促进模型检验的仿真,作为改进整个回归模型的准确度是十分必要的步骤.研究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及异方差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当截面数据回归模型检验出异方差时,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常用的模型估计方法,对于模型的修正效果权数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常用的几种权数是基于模拟模型中残差值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构造的,由于杠杆系数的修正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杠杆系数以及替换思想的新的权数构造形式.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这样权数构造形式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截面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并且阐述了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处理几面数据异方差模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综述了截面数据回归分析中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及修正方法,检验方法分为图示检验法以及解析检验发进行综述,解析检验法介绍了常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法,G-Q检验法,Park检验法,Glejser检验法,B-P检验法,White检验法以及其推广K-B检验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加权最小二乘法权数的构造中基于杠杆值hii的构造形式以及Park检验法的思路提出一种新的权函数构造形式,通过随机模拟以及三个案例分析对比讨论对于不同的异方差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以及对于不同的异方差修正方法尤其是在不同权数下的经过加权最小二乘法对于异方差的修正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权数构造形式更加简便并且节省了大量实验消耗的时间并且计算量也较之前提出的几种传统的权数构造形式更小,修正效果也更好,最后简述对异方差问题的总结与思考.
闫文涛[5](2020)在《盾构掘进参数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现如今,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立体交通建设逐渐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而地下隧道交通作为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在地下交通的建设过程中,盾构机的使用加快了隧道建设。在我国已完成的诸多隧道建设项目中,虽然记录了大量的盾构机历史施工数据,但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分析掘进参数和地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优化它们之间的参数,使施工更加高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本依托南京长江隧道的历史盾构机掘进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对掘进参数进行预处理,统计掘进参数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分析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使用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参数预测,并对掘进参数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过程以及结论如下:(1)使用箱型图方法对掘进参数去异常值处理;以数理统计的方法统计出掘进参数在不同地层之间的特征值以及分布规律;根据掘进参数在整个工程上的变化趋势分析出掘进参数变化的原因;总结出掘进参数合理的控制范围。根据以上研究得出掘进参数在工程到达段离散程度较大,在整个趋势变化图中掘进速度和贯入度变化趋势大致一致,掘进速度、贯入度、刀盘转速这三个掘进参数受含有砾石、圆砾成分的地层变化较为明显。(2)通过相关系数统计方法,确定掘进参数两两之间具体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性较高的掘进参数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分析比推力与比扭矩的关系,根据它们关系判断盾构机的状态和当前地质情况;对掘进速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出贯入度和掘进速度在各个地层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探究出刀盘转速和贯入度对掘进速度影响较大。分析比扭矩与比推力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可以断出此时盾构机状态和当前地质状况,通过对比掘进速度的总体变化趋势,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3)使用粒子群寻优方法对掘进参数进行了优化,寻找最佳掘进参数组合来降低盾构机能量消耗;分别运用LSTM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这两种算法进行掘进参数的预测,并将两种算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相比LSTM神经网络的MAPE值和RMSE值分别平均提高了19.26%和30.25%,说明后者要比前者预测掘进参数更加准确。
周清[6](2020)在《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测量系统分析(MSA)在帮助生产组织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质量决策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传统MSA只考虑单一质量特征,然而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表征产品质量的数据维度已不局限于单变量,往往具有多种质量特性,且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若采取传统MSA可能会导致质量决策误判,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损失,若采取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则可避免此类隐患。当前制造型企业多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作为其核心生产理念。不同用户群体对于某些质量特性的品质倾向并不一致。此外,现有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分析方法多以主成分分析(PCA)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测量系统质量特性与误差波动贡献率之间的解释性不足。本文通过完善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在复杂生产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拓展降维型测量系统评价方法在质量特性重要度不一致以及变差波动解释性不足等方面的探索思路。(1)本文以计量值型多元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全面提取测量信息,综合考虑质量特性主观偏好重要度和质量特性间的关联性,运用投影寻踪降维思想,采取IPSO算法提取最佳投影方向,从主客观综合赋权角度,提出了一种考虑质量特性主观偏好的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通过拟合投影得分,判别多元测量系统可接受程度,与其他降维型方法相比,测量系统可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判别主观偏好影响下质量特性对于测量系统可接受程度的影响,以及与测量系统误差源之间的关系。(2)大多数降维型方法只能够从定量角度判断多元测量系统是否符合生产环境要求,但对于测量系统变差波动的解释性较差,很难量化多元质量特性与变差波动间的具体关联性。在考虑多元质量特性内在关联度的前提下,综合降维方法的便捷性与系统波动变差间的关系,在主成分分析探究的基础上,采取varimax因子旋转方式,运用PCA的拓展方法——因子分析法对多元测量系统进行能力评价,识别各独立因子与多元质量特征间的联系,并评估波动变差源间的关系。(3)选取东风悦达起亚二厂焊装车间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多元质量特性间重要度不一致和质量特性对误差源解释性两种不同角度,利用投影寻踪法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应对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在点焊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两类方法可以相互匹配使用,根据不同生产现状采取交叉互补应用策略,更加贴合实际生产环境条件下的应用现状,更有利于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在企业内的推广和应用。
马云强[7](2020)在《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高光谱、激光雷达(Li DAR)技术已经成为农业、林业、草原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手段。高光谱数据包含丰富的病虫害危害光谱信息,但空间立体结构信息不足;Li DAR数据空间分辨率高、立体结构信息丰富,但病虫害危害特征信息不明显。结合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快速、精准的提取林业病虫害信息实现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小蠹虫是世界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云南松危害十分严重,虫害暴发后很难控制,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论文以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光谱、机载高光谱和机载Li DAR等技术,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针叶到冠层尺度进行不同危害程度(健康、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的高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获取危害特征曲线及最佳监测波段窗口;对机载高光谱采集的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冠层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类诊断,选出最优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利用此方法结合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实现试验区内每株云南松的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并将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如下:1)遥感监测的数据为冠层的特征数据,尤其是冠层中上层的特征数据,本研究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一元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方程y=1.011x,实现了通过冠层枯梢率对全树枯梢率进行估算,来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2)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上对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得出两种尺度的危害特征光谱具有相似性。在针叶尺度上不同危害程度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在“红谷”(640~700 nm)存在差异;在近红外波段波动明显,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云南松针叶光谱反射率显着降低;最佳光谱反射率监测波段多属于红光波段,其范围大致为765~838 nm。光谱一阶导数在“红边”(680~740 nm)有明显的波峰,且峰值达到最高,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峰高逐渐降低,同时“红边”位置向蓝光方向发生轻微偏移;在750~950 nm,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四类危害程度具有相似的整体趋势,最佳光谱一阶导数监测波段主要是可见光红波段的702~744 nm。在冠层尺度上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显着降低,“红谷”处反射率值有上升趋势,在重度危害时,“红谷”有消失迹象。光谱一阶导数曲线在“红边”处随着危害程度加重,峰值逐渐降低,且“红边”位置有向蓝光波段发生轻微偏移的趋势。3)对无人机采集的云南松不同受害程度的冠层高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植被指数(VI)、连续小波变换(CWT)三种特征提取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结果分别结合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最邻近和BP神经网络四种分类算法进行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得出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的诊断效果最好。4)为解决“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问题,融合了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进行自动单株分离,获取单株冠层图斑信息,对图斑内高光谱数据进行提取和合并,得到林区内包含高光谱信息的单株云南松冠层矢量数据。利用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区域尺度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总体分类精度为90.83%;最后对试验区内小班进行成灾分析判定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综上所述,本文在以冠层枯梢率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高光谱特征提取、分类诊断方法;机载Li DAR与高光谱数据融合进行单株危害程度分类诊断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宗婧[8](2019)在《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光谱检测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婴幼儿乳粉是非母乳喂养婴幼儿的唯一营养来源,其质量安全与婴幼儿健康密切相关。传统乳粉检测方法因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日益严峻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需求。因此,发展满足多场景全链条的乳粉质量安全检测新方法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本论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和拉曼高光谱技术,重点针对婴幼儿乳粉光谱的数据结构特征,先后发展了数据驱动、非定向检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驱动的光谱重构等一系列光谱数据处理新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检测方法(DD-LIBS),有效满足婴幼儿乳粉关键元素快速定量检测需求。针对LIBS复杂的等离子体谱线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造成的谱线干扰,创新性地提出数据驱动策略,有机结合高密度小波变换的过采样分解能力和随机蛙跳算法的变量筛选能力,在近似平移不变的高密度小波空间中准确提取本征变量,由此构建定量校正模型,有效提升了乳粉中关键元素的定量检测准确性。(2)搭建便携式拉曼高光谱成像系统,有效满足乳粉等非均匀固体体系的精准定量检测需求。所搭建系统在大面积获取样本信息的同时,不丢失样本细节信息,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针对乳粉的拉曼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常见掺杂物定量、可视化的检测方法,为乳粉掺杂检测提供了高灵敏、可视化的高效检测手段。(3)开发基于移动窗口光谱角(MWSAM)和蛋白质探针(PCP)的两种非定向检测方法,分别通过准确提取乳粉拉曼高光谱的几何特征和回归空间特征,判断乳粉真实性。论文以典型、公认的乳粉标准品为参考数据库,基于真实乳粉的拉曼高光谱规律和几何特征,开发MWSAM方法,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真实乳粉光谱角统计分布的相似程度,判断乳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真实乳粉拉曼高光谱分析模型的回归空间特征,论文进一步发展了PCP方法,将未知掺杂统一反应为蛋白质回归模型中的偏离和扰动幅度,精准识别潜在掺杂物。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互为校正,有效解决了乳粉中未知掺杂物非定向识别的难题。(4)开发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驱动的拉曼高光谱重构方法,显着提升拉曼高光谱成像速度。该方法以长积分时间光谱为模板,训练光谱重构卷积神经网络(SRDCNN),从短积分时间光谱中准确提取本征光谱特征,由此重构出高信噪比光谱数据,极大缩短单点积分时间以显着提升拉曼高光谱采集效率。
张勇[9](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盾构机掘进参数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地铁建设已经称为盾构机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在实际的盾构掘进项目中,盾构机掘进参数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如何使用之前多年积累的盾构掘进历史数据,确认各个参数间的关系,量化盾构机掘进参数的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京长江隧道为工程实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流程,通过预处理、趋势统计、离散统计、回归分析和机器学习建模等对盾构机掘进参数进行研究,以确定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各个地层的最优预测模型。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1)本文设计的盾构机掘进参数辅助分析系统能帮助数据分析人员更加快捷地完成盾构机掘进参数的分析任务。(2)由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箱形图的统计分析可知,刀盘转速、贯入度和掘进速度三者在盾构机掘进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这三个参数对含有砾砂和圆砾的地层十分敏感。总推力和泥水压力二者的变化趋势在各个地层基本一致。在项目的起始段和到达段,各个参数的离散程度明显偏大。(3)由盾构机掘进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一元回归公式在拟合优度较好的情况向下,预测能力很差,这种现象主要是由过拟合造成的。多元回归公式在拟合优度较好的情况下,预测能力较好,本文认为多元回归分析在盾构机掘进参数分析中应用效果更好。由盾构机掘进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掘进速度主要受刀盘转速和贯入度二者的影响,泥水压力、刀盘扭矩和总推力对掘进速度的影响较小。(4)本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K近邻算法、CART回归树、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分别对盾构机掘进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各个地层选择最优模型。
葛通[10](2019)在《协同积分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 ——基于核回归方法》文中指出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宏观经济看作一个具有动态随机特征的复杂系统。系统随着个体的反应而变动,个体随系统的变动而进一步地做出反应。在这种反馈-负反馈经济机制的影响下,变量容易表现出非平稳的数据特征,也容易形成相互之间长期协同的复杂关联关系。协同积分理论提供了对非平稳数据建模的基础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得到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的重要协同积分关系可能会被协同积分检验所拒绝,进而无法借助协同积分理论来分析。随着经济数据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以及对经济数据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入,参数模型在分析复杂协同积分关系问题上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而凭借着良好的拟合能力,非参数核回归方法在复杂协同积分关系的拟合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论文借助非参数核回归方法,为一些原本很难分析和原本需要许多不同类型参数模型来分析的复杂协同积分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捷而稳健的研究工具,拓展了协同积分理论的研究范围。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内部结构优化调整的复杂局面当中,在现阶段为复杂协同积分系统提供有效的实证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协同积分研究的理论工具,为更为复杂的协同积分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然后,针对变量间关系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引入了核回归模型来估计变量间的协同积分关系,并完善了与估计过程相适应的协同积分检验方法,为存在非线性特征的协同积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建模分析工具。进一步地,针对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变结构现象,论文引入了时变非参数模型来对含变结构的协同积分关系做拟合,并改进了模型估计方法和模型诊断方法,实现了对存在变结构特征的协同积分系统的有效识别和可靠建模。研究发现,复杂协同积分关系可以依靠非参数核回归方法来实现较好地估计和识别。利用ADF检验和局部DW检验构造的联合检验,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存在非线性特征的协同积分关系做检验。由局部DW检验推广而来的广义局部DW检验,可以用来推断变量间是否存在具有变结构特征的协同积分关系。模拟研究与理论相一致。论文还将方法应用到中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当中,捕捉到了过去的工具所不能发现的复杂协同积分关系。其中包括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积分关系和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积分关系。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一、为复杂协同积分关系的识别和分析提供了基于核回归方法的新工具,从而拓展了协同积分理论的研究范围。二、对非参数核回归模型中伪回归的诊断方法做了改进,设计出与核回归估计方法相适应的协同积分检验。三、将协同积分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国若干热点问题的实证研究当中,借助拓展后的协同积分理论,更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影响机制和进口贸易发展规律。
二、计算机在一元回归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在一元回归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5.1 理论视角的创新 |
1.5.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压力型体制与多重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压力型体制 |
2.1.2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 |
2.2 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价值“一元论”和价值“多元论” |
2.2.2 多元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
2.2.3 公共行政中的价值冲突 |
2.3 公共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公共价值的内涵 |
2.3.2 公共价值的多元化属性 |
2.3.3 公共价值的邻近性与集群性 |
2.3.4 公共价值冲突发生的理论基础 |
2.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内涵 |
2.4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偏好 |
2.4.1 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 |
2.4.2 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 |
2.4.3 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 |
2.4.4 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 |
2.5 现有研究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
2.5.1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5.2 本研究的定位及试图填补的缺口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
3.1.1 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2 绩效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3 竞争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1.4 公共舆论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2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
3.2.1 财政压力与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2 绩效压力与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3 竞争压力与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 |
3.2.4 舆论压力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 |
3.3 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
3.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
3.4 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4.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
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
3.5.1 环保垂改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
3.5.2 公民参与的调节效应 |
3.5.3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
3.5.4 声誉威胁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1 样本 |
4.2 变量测量 |
4.2.1 环境治理效率 |
4.2.2 公共价值冲突 |
4.2.3 财政压力 |
4.2.4 绩效压力 |
4.2.5 竞争压力 |
4.2.6 公共舆论压力 |
4.2.7 环保垂直管理 |
4.2.8 公民参与 |
4.2.9 绿色技术创新 |
4.2.10 声誉威胁 |
4.3 控制变量选取 |
4.3.1 工业化程度 |
4.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
4.3.3 人均GDP水平 |
4.3.4 人口密度 |
4.3.5 地方政府规模 |
4.3.6 外商投资规模 |
4.3.7 失业率 |
4.3.8 社会组织规模 |
4.4 计量方法 |
4.4.1 “U型”或“倒U型”关系检验 |
4.4.2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3 非线性中介关系检验 |
4.4.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5.1.1 描述性统计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2.1 财政压力、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2 绩效压力、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3 竞争压力、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4 公共舆论压力、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
5.2.5 环保垂直管理的调节作用 |
5.2.6 公众参与的调节作用 |
5.2.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
5.2.8 声誉威胁的调节作用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5 环保垂直管理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6 公众参与的调解效应检验 |
5.3.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8 声誉威胁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 |
6.1.2 多重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
6.1.3 不同类型的公共价值冲突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不同影响 |
6.1.4 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 |
6.1.5 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和声誉威胁可以起到不同类型的调节作用 |
6.2 理论贡献 |
6.2.1 发现了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 |
6.2.2 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
6.2.3 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
6.2.4 强化了公共价值理论的解释力、应用潜力和实证基础 |
6.2.5 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了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
6.2.6 拓宽了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场域 |
6.2.7 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
6.3 政策建议 |
6.3.1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行环境治理绩效的公共价值建构 |
6.3.2 环境治理要合理施压,注重统筹有序推进 |
6.3.3 进一步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确保环境监察执法的独立性 |
6.3.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
6.3.5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和引导机制 |
6.3.6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声誉机制强化震慑效应 |
6.3.7 培养绿色 GDP税源,建构绿色 GDP考核体系 |
第七章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星表 |
1.2.2 观测仪器 |
1.2.3 测量方法 |
1.2.4 成果应用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及仿真平台构建 |
2.1 参考系和参考框架 |
2.1.1 天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框架 |
2.1.2 地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框架 |
2.1.3 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 |
2.2 时间系统 |
2.2.1 常用的时间系统 |
2.2.2 时间系统的转换 |
2.3 坐标系统 |
2.3.1 天球坐标系 |
2.3.2 地球坐标系 |
2.4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2.4.1 天体视位置计算 |
2.4.2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公式 |
2.4.3 天文定位定向误差分析 |
2.5 回归分析基本理论方法 |
2.5.1 随机变量 |
2.5.2 回归模型 |
2.5.3 回归显着性检验 |
2.5.4 回归诊断 |
2.5.5 回归参数估计方法 |
2.6 天文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构建 |
2.6.1 计算误差分析 |
2.6.2 回归方法选择 |
2.6.3 成果精度评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 |
3.1 中天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3.1.1 纬度测定方法 |
3.1.2 经度测定方法 |
3.1.3 方位角测定方法 |
3.2 近似中天星高度差法测定纬度 |
3.2.1 基本原理 |
3.2.2 观测天体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2.3 仿真数据分析 |
3.3 近似中天星方位角法测定经度 |
3.3.1 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3.2 多颗子午星测定经度 |
3.3.3 多组子午星对测定经度 |
3.3.4 仿真数据分析 |
3.4 多星中天时角法精密测定天文方位角 |
3.4.1 分析变量间关系 |
3.4.2 确定回归模型 |
3.4.3 确定样本数量 |
3.4.4 建立回归方程 |
3.4.5 仿真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实现定位定向 |
4.1 大距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4.1.1 大距位置基本量间关系 |
4.1.2 纬度测定方法 |
4.1.3 经度测定方法 |
4.1.4 方位角测定方法 |
4.2 观测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1 时角误差的影响 |
4.2.2 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
4.2.3 天顶距误差的影响 |
4.3 大距星对法测定天文方位角 |
4.3.1 大距星对法定向基本原理 |
4.3.2 传统大距星对法 |
4.3.3 改进的大距星对法 |
4.4 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 |
4.4.1 观测方位角同步确定纬度和方位角 |
4.4.2 观测天顶距测定经度 |
4.4.3 仿真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观测全天区星实现定位定向 |
5.1 多颗近似卯酉星同步定位定向 |
5.1.1 卯酉星对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5.1.2 近似卯酉星天区范围的确定 |
5.1.3 多颗近似卯酉星回归分析定位定向 |
5.1.4 仿真数据分析 |
5.2 多颗近似等高星同步定位定向 |
5.2.1 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 |
5.2.2 观测方位角同步定位定向 |
5.2.3 仿真数据分析 |
5.3 多颗任意位置星同步定位定向 |
5.3.1 天顶距回归分析 |
5.3.2 方位角回归分析 |
5.3.3 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 |
5.3.4 仿真数据分析 |
5.4 自适应天文定位定向算法构想 |
5.4.1 确定观测星的天区范围 |
5.4.2 确定回归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验证 |
6.1 近似中天星观测实验 |
6.1.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1.2 方位角差值与天顶距、赤纬间的相关分析 |
6.1.3 方位角组平均值回归分析 |
6.1.4 方位角单次观测值回归分析 |
6.1.5 多种方法计算方位角结果比较 |
6.1.6 经度计算 |
6.1.7 纬度计算 |
6.2 近似大距星观测实验 |
6.2.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2.2 大距星对法计算方位角 |
6.2.3 回归分析计算方位角和经纬度 |
6.3 近似等高星观测实验 |
6.3.1 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6.3.2 天顶距和方位角直接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粗差数据和时间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
6.3.4 观测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结果分析 |
6.3.5 选择特定方位区间星回归分析 |
6.3.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微气候与风环境 |
1.2.2 空间形态与微气候 |
1.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与微气候 |
1.2.4 相关性与线性回归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整体技术路线 |
1.5.2 软件应用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间形态与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1 城市设计中的空间形态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1.2 城市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
2.1.3 城市设计改善微气候 |
2.1.4 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构建 |
2.2 广州地区大学发展趋势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广州地区大学总体策划发展趋势 |
2.2.3 广州地区大学规划布局发展趋势 |
2.2.4 广州地区大学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
2.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 |
2.3.1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概念 |
2.3.2 GIS软件计算参数 |
2.3.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对应空间形态 |
2.4 相关性 |
2.4.1 相关性与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2 SPSS软件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 |
2.4.3 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室外风环境模拟 |
3.1 大学校园风环境设计原则 |
3.1.1 风环境舒适性 |
3.1.2 风环境健康性 |
3.2 风环境软件模拟与参数设置 |
3.3 风环境评价标准 |
3.3.1 常用的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 |
3.3.2 本文风环境评价标准 |
3.4 风环境模拟结果 |
3.4.1 静风区面积比和舒适区面积比 |
3.4.2 风环境优选条件 |
3.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1 线性回归概念 |
3.5.2 线性回归的方法与过程 |
3.5.3 以风环境评价结果数据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回归分析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 |
4.1 利用回归分析解答耦合数据结果 |
4.1.1 建议类(定性分析) |
4.1.2 优化类(量化分析) |
4.2 用地规模 |
4.2.1 用地规模分类 |
4.2.2 最优用地规模 |
4.2.3 较小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4 较大规模用地的风环境优化 |
4.2.5 小结 |
4.3 场地形状 |
4.3.1 场地形状分类 |
4.3.2 最优场地形状 |
4.3.3 正方形和组合型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4 方形场地的风环境优化 |
4.3.5 小结 |
4.4 场地朝向 |
4.4.1 最优场地朝向 |
4.4.2 非优选其他朝向的风环境优化 |
4.4.3 小结 |
4.5 开发强度 |
4.5.1 开发强度分类 |
4.5.2 最优开发强度 |
4.5.3 较低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4 中等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5 较高强度开发的风环境优化 |
4.5.6 小结 |
4.6 路网关系 |
4.6.1 路网关系分类 |
4.6.2 最优路网关系 |
4.6.3 网格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4 环形式路网的风环境优化 |
4.6.5 小结 |
4.7 布局模式 |
4.7.1 布局模式分类 |
4.7.2 最优布局模式 |
4.7.3 品字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4 组团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5 带型布局的风环境优化 |
4.7.6 小结 |
4.8 建筑群组合 |
4.8.1 建筑群组合类别 |
4.8.2 最优建筑群组合 |
4.8.3 小结 |
4.9 体育场设置 |
4.9.1 最优数量 |
4.9.2 最优位置 |
4.9.3 最优围合程度 |
4.9.4 小结 |
4.10 风环境评价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选结果 |
第五章 基于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风环境导向下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基本原则 |
5.1.1 设计策略的技术路线流程 |
5.1.2 设计策略的风环境优化目标 |
5.1.3 设计策略的基本内容范畴 |
5.1.4 设计策略的实施者 |
5.1.5 设计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5.2 前期策划 |
5.2.1 土地利用低强度开发 |
5.2.2 场地用地面积不宜过小 |
5.2.3 正方形用地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2.4 方形场地的界面推荐垂直主导风向 |
5.3 场地设计 |
5.3.1 小用地校园采用较低密度 |
5.3.2 大用地校园采用较高密度 |
5.3.3 低强度开发校园注重高低错落 |
5.3.4 中等强度开发校园多采用之字形组合 |
5.3.5 高强度开发校园注重建筑单体绿色设计 |
5.3.6 设置室外体育场加大通风效率 |
5.3.7 提高室外体育场的公共开放性 |
5.4 建筑布局 |
5.4.1 不采用网格式路网注重人车分流 |
5.4.2 环形式路网采用较低密度 |
5.4.3 街区式路网可灵活设计 |
5.4.4 注重功能分区 |
5.4.5 不采用带型布局 |
5.4.6 品字型采用低密度高强度开发 |
5.4.7 组团型注重分散式单体设计 |
5.4.8 建筑群形态组合方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后续研究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数据表 |
附录二 42所大学校园的城市肌理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附录三 42 所大学校园的PHOENICS风环境模拟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截面数据线性回归模型中异方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异方差的检验方法 |
1.2.2 异方差的修正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截面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方差性 |
2.1 截面数据 |
2.2 异方差问题的提出 |
2.2.1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基本假设 |
2.2.2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及其有限样本性 |
2.2.3 异方差性产生的原因 |
2.2.4 异方差性产生的后果 |
2.3 截面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方差性 |
第三章 截面数据回归分析中异方差性的检验 |
3.1 图示检验法 |
3.1.1 散点图检验法 |
3.1.2 残差图检验法 |
3.2 解析检验法 |
3.2.1 Spearman检验法 |
3.2.2 Goldfeld-Quandt检验法及其推广 |
3.2.3 Park检验法 |
3.2.4 Glejser检验法 |
3.2.5 Breusch-Pagan检验法 |
3.2.6 White检验法 |
3.2.7 Kocnker-Bassett检验 |
第四章 截面数据回归分析中异方差性的修正 |
4.1 异方差的修正方法 |
4.1.1 方差稳定化变换法 |
4.1.2 Box-Cox转换法 |
4.1.3 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 |
4.1.4 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
4.2 基于杠杆值构造加权最小二乘法中的权数 |
4.2.1 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权数的选择 |
4.2.2 基于杠杆值构造权数 |
第五章 随机模拟及实例模型分析 |
5.1 随机模拟及比较分析 |
5.1.1 异方差的检验效果比较 |
5.1.2 异方差的修正效果比较 |
5.2 案例一: 中国31个省区市商品房销售额与人口模型分析 |
5.2.1 案例一模型的设定与参数估计 |
5.2.2 案例一模型中异方差性的检验 |
5.2.3 案例一模型中异方差性的修正 |
5.3 案例二: 中国31个省区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行为模型分析 |
5.3.1 案例二模型的设定与参数估计 |
5.3.2 案例二模型中异方差性的检验 |
5.3.3 案例二模型中异方差性的修正 |
5.4 案例三: 中国工业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
5.4.1 案例三模型的设定与参数估计 |
5.4.2 案例三模型中异方差性的检验 |
5.4.3 案例三模型中异方差性的修正 |
5.5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 |
(5)盾构掘进参数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文使用软件说明 |
第二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描述性分析 |
2.1 参数的选取与处理 |
2.1.1 掘进参数的选取 |
2.1.2 掘进参数的处理 |
2.1.3 去除异常值 |
2.2 工程地层简介 |
2.3 不同地层段掘进参数统计分析 |
2.3.1 刀盘扭矩 |
2.3.2 掘进速度 |
2.3.3 刀盘转速 |
2.3.4 贯入度 |
2.3.5 总推力 |
2.3.6 泥水仓压力 |
2.3.7 出渣质量 |
2.3.8 注浆增量 |
2.4 掘进参数总体统计分析 |
2.5 掘进参数推荐控制范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关联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
3.1 掘进参数相关性分析 |
3.1.1 相关分析介绍 |
3.1.2 相关分析结果 |
3.2 相关参数一元回归分析 |
3.2.1 分析步骤 |
3.2.2 刀盘扭矩与总推力分析 |
3.2.3 刀盘扭矩与泥水仓压力分析 |
3.2.4 刀盘转速与掘进速度分析 |
3.2.5 刀盘转速与泥水仓压力分析 |
3.2.6 贯入度与掘进速度分析 |
3.2.7 总推力与泥水仓压力分析 |
3.2.8 掘进速度与泥水仓压力分析 |
3.3 比推力与比扭矩的关系分析 |
3.3.1 比推力比扭矩的概念 |
3.3.2 比推力比扭矩之间的关系 |
3.3.3 各地层比推力与比扭矩的分析 |
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1 回归准确度评价指标 |
3.4.2 逐步回归简介 |
3.4.3 逐步回归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预测与优化 |
4.1 深度学习概述 |
4.2 LSTM神经网络 |
4.2.1 LSTM神经网络概述 |
4.2.2 LSTM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4.2.3 LSTM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4.3 BP神经网络 |
4.3.1 BP神经网络概述 |
4.3.2 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4.3.3 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4.4 各个算法预测结果对比 |
4.5 掘进参数优化 |
4.5.1 盾构掘进比能的概念 |
4.5.2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概念 |
4.5.3 盾构掘进比能最小决策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元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
1.2.2 多元测量系统降维分析方法 |
1.2.3 多元测量系统升维分析方法 |
1.2.4 研究总结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
2.1.1 测量系统 |
2.1.2 测量系统分析 |
2.1.3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
2.1.4 测量系统变差来源 |
2.2 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指标 |
2.2.1 一元测量系统评价指标 |
2.2.2 多元测量系统评价指标 |
2.3 测量系统能力研究方法 |
2.3.1 一元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
2.3.2 多元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质量特性主观偏好的投影寻踪多元测量系统分析 |
3.1 多元质量特性测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
3.1.1 复杂产品多元质量特性测量模型 |
3.1.2 复杂产品多元质量特性分析模型 |
3.2 考虑主观偏好影响的投影寻踪多元测量系统评价模型 |
3.2.1 投影寻踪法的基本原理 |
3.2.2 考虑主观偏好影响的投影寻踪多元测量系统评价模型建模步骤 |
3.2.3 主客观综合因素影响下pp多元测量系统评价模型求解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arimax因子旋转的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 |
4.1 质量决策系统中的数据质量 |
4.2 基于因子旋转的多元测量系统分析 |
4.2.1 因子分析统计思想 |
4.2.2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
4.3 基于因子旋转的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4.3.1 模型适用性评估 |
4.3.2 因子旋转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以东风悦达起亚二厂焊装车间为例 |
5.1 企业背景介绍 |
5.2 考虑主观偏好影响的投影寻踪多元测量系统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
5.2.1 基本参数和测量样本数据 |
5.2.2 案例分析过程 |
5.2.3 测量系统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 基于因子旋转的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
5.3.1 基本参数设定 |
5.3.2 数据处理及分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大摘要 |
(7)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机载Li DAR在林业及病虫害的应用 |
1.2.2 高光谱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
1.2.3 病虫害监测及分类诊断研究进展 |
1.3 云南松受小蠹虫的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数据获取 |
2.2.1 样本调查 |
2.2.2 机载Li DAR数据获取 |
2.2.3 机载高光谱数据获取 |
2.3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1 数据处理工具软件 |
2.3.2 试验数据预处理 |
2.3.3 高光谱特征提取方法 |
2.3.4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
2.3.5 分类诊断评价方法 |
3 基于冠层枯梢率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划分 |
3.1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特征 |
3.2 地面—冠层枯梢率相关性分析 |
3.3 地面—冠层枯梢率一元回归分析 |
3.4 精度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析 |
4.1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的针叶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
4.2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
4.3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 |
5.1 样本选择 |
5.2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分析 |
5.2.1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
5.2.2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
5.2.3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
5.3 针叶—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波谱特征对比分析 |
5.3.1 反射率特征对比 |
5.3.2 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特征对比 |
5.3.3 最佳监测窗口对比 |
5.3.4 相关系数对比 |
5.3.5 敏感波段对比 |
5.4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特征提取 |
5.4.1 数据预处理与标准化 |
5.4.2 主成分分析(PCA) |
5.4.3 植被指数(VI) |
5.4.4 连续小波变换(CWT) |
5.5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
5.5.1 基于PCA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5.2 基于VI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5.3 基于CWT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机载LiDAR和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 |
6.1 基于机载Li DAR云南松单株树冠提取与识别 |
6.1.1 单株树顶探测 |
6.1.2 单株树冠分割提取 |
6.1.3 单株分割方法的评价与分析 |
6.2 基于机载Li DAR和高光谱的单株云南松危害诊断 |
6.2.1 云南松单株区域高光谱提取 |
6.2.2 基于最优方法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可视化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1.1 结论 |
7.1.2 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光谱检测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婴幼儿乳粉关键元素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1 常规检测方法 |
1.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
1.3 婴幼儿乳粉掺杂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常规检测方法 |
1.3.2 光谱检测方法 |
1.3.3 拉曼高光谱成像检测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问题 |
1.4.2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乳粉关键元素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数据驱动的LIBS定量检测方法 |
2.2.1 数据驱动思想 |
2.2.2 高密度小波变换 |
2.2.3 随机蛙跳变量筛选 |
2.2.4 PLS定量校正模型 |
2.3 基于DD-LIBS的婴幼儿乳粉中钾元素的定量检测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拉曼高光谱的乳粉中多种掺杂物可视化定量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适用于乳粉检测的便携式拉曼高光谱成像系统 |
3.2.2 高光谱数据采集方式及可靠性验证 |
3.2.3 乳粉及掺杂物质 |
3.2.4 掺杂样品配制方式及可靠性验证 |
3.2.5 乳粉及掺杂物质拉曼光谱 |
3.3 拉曼光谱预处理方法 |
3.3.1 常用拉曼光谱预处理算法 |
3.3.2 荧光背景 |
3.3.3 噪声去除 |
3.4 多种掺杂物可视化检测方法 |
3.4.1 基于特征峰的掺杂物成像方法 |
3.4.2 基于浓度的掺杂物成像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拉曼高光谱的乳粉掺杂非定向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及数据采集 |
4.2.2 方法评价指标 |
4.3 基于移动窗口光谱角的乳粉掺杂非定向检测方法研究 |
4.3.1 光谱角测量方法 |
4.3.2 MWSAM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基于蛋白质探针的乳粉掺杂非定向检测方法研究 |
4.4.1 稳健建模方法 |
4.4.2 PCP方法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拉曼高光谱重构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常用光谱数据去噪方法 |
5.2.1 低秩估计方法 |
5.2.2 离散小波变换方法 |
5.3 光谱重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5.3.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5.3.2 SRDCNN结构设计 |
5.3.3 SRDCNN训练样本设计 |
5.3.4 SRDCNN训练参数确定 |
5.4 SRDCNN性能评价 |
5.4.1 评价样品 |
5.4.2 原始拉曼光谱及重构光谱 |
5.4.3 拟合目标相似度MAE |
5.4.4 信噪比PSNR |
5.4.5 定量能力R~2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掺杂乳粉配制表 |
附录B 中英文及缩写对照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大数据的盾构机掘进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章节安排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辅助分析系统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可行性分析 |
2.3 系统模块设计与功能分析 |
2.4 数据库设计 |
2.4.1 实体关系 |
2.4.2 数据库表设计 |
2.5 系统测试 |
2.5.1 系统测试环境 |
2.5.2 系统操作流程 |
2.5.3 系统测试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预处理和基本统计 |
3.1 样本数据介绍 |
3.2 盾构机掘进数据预处理 |
3.2.1 数据合并 |
3.2.2 数据缺失检查 |
3.2.3 去除离群点 |
3.3 盾构机掘进数据一般统计 |
3.3.1 平均值统计 |
3.3.2 变异系数统计 |
3.3.3 不同地层的参数对比 |
3.4 南京长江隧道左线掘进数据综合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回归分析 |
4.1 常用连续分布检验 |
4.1.1 常用连续分布 |
4.1.2 常用连续分布检验结果 |
4.2 盾构机掘进数据相关系数分析 |
4.2.1 常用相关系数简介 |
4.2.2 相关系数分析 |
4.3 回归分析原理 |
4.4 一元回归分析 |
4.4.1 刀盘扭矩与总推力 |
4.4.2 刀盘扭矩与泥水压力 |
4.4.3 刀盘转速与掘进速度 |
4.4.4 刀盘转速与泥水压力 |
4.4.5 贯入度与掘进速度 |
4.4.6 总推力与泥水压力 |
4.4.7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5.1 逐步回归原理 |
4.5.2 逐步回归分析 |
4.5.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效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盾构机掘进参数机器学习建模 |
5.1 机器学习算法 |
5.2 K近邻算法 |
5.2.1 K近邻算法基本概念 |
5.2.2 K近邻算法分析过程 |
5.2.3 K近邻算法分析结果 |
5.2.4 K近邻算法预测效果对比 |
5.3 CART回归树 |
5.3.1 CART回归树基本概念 |
5.3.2 CART回归树分析过程 |
5.3.3 CART回归树分析结果 |
5.3.4 CART回归树预测效果对比 |
5.4 随机森林 |
5.4.1 随机森林基本概念 |
5.4.2 随机森林分析过程 |
5.4.3 随机森林分析结果 |
5.4.4 随机森林预测效果对比 |
5.5 BP神经网络 |
5.5.1 BP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
5.5.2 BP神经网络分析过程 |
5.5.3 BP神经网络分析结果 |
5.5.4 BP神经网络预测效果对比 |
5.6 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对比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协同积分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 ——基于核回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重点、主要意义和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协同积分理论的提出 |
2.2 协同积分理论的发展 |
2.3 非参数核回归方法在协同积分理论中的应用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协同积分理论与核回归方法概述 |
3.1 协同积分理论中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 |
3.1.1 平稳过程和非平稳过程 |
3.1.2 时间序列中的趋势 |
3.1.3 协同积分理论的基本概念 |
3.2 单位根检验 |
3.2.1 单位根过程 |
3.2.2 泛函中心极限定理 |
3.2.3 单位根检验的设计 |
3.3 协同积分系统的模型设定 |
3.3.1 协同积分的误差修正表示 |
3.3.2 协同积分的三角表示 |
3.3.3 协同积分的共同趋势表示 |
3.4 协同积分体系的估计与检验 |
3.4.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协同积分参数估计 |
3.4.2 基于回归残差的协同积分检验方法 |
3.4.3 基于极大似然法的协同积分参数估计 |
3.5 时间序列分析中变结构的建模 |
3.5.1 对变结构现象的认识和建模 |
3.5.2 变结构现象的存在性检验 |
3.5.3 变结构现象与平稳性检验 |
3.5.4 含变结构协同积分系统的建模研究 |
3.6 利用参数模型研究复杂协同积分关系时遇到的问题 |
3.7 核回归方法 |
3.7.1 核回归模型 |
3.7.2 可加模型 |
3.8 核回归方法在协同积分理论中的应用初探 |
3.8.1 基于核回归方法研究协同积分问题的模型设定 |
3.8.2 核回归估计值的统计性质 |
3.8.3 局部极限定理 |
3.8.4 与核回归方法对应的协同积分检验的设计思想 |
第4章 非线性协同积分系统的非参数建模 |
4.1 基于核回归方法对非线性协同积分系统的建模过程 |
4.1.1 核回归方法对协同积分系统建模的一般步骤 |
4.1.2 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分析框架与参数框架的不同 |
4.2 非参数核回归中的伪回归诊断 |
4.2.1 协同积分估计的伪回归风险和协同积分检验的取伪风险 |
4.2.2 基于残差的模型诊断方法 |
4.3 基于非参数模型残差的协同积分检验 |
4.3.1 非线性协同积分关系检验的检验模型 |
4.3.2 非线性协同积分关系检验的检验统计量 |
4.4 核回归方法估计和检验功效的模拟研究 |
4.4.1 实验设计 |
4.4.2 核回归方法对协同积分关系的估计拟合能力 |
4.4.3 联合检验方法对协同积分关系的检验功效 |
4.5 小结 |
第5章 变结构协同积分系统的非参数建模 |
5.1 基于非参数方法对变结构协同积分关系的估计研究 |
5.2 基于时变非参数模型的协同积分关系检验 |
5.2.1 变结构协同积分关系检验的检验模型 |
5.2.2 变结构协同积分关系检验的检验统计量 |
5.3 核回归方法估计和检验功效的模拟研究 |
5.3.1 实验设计 |
5.3.2 时变非参模型对协同积分关系的估计拟合能力 |
5.3.3 广义局部DW检验对协同积分关系的检验功效 |
5.4 小结 |
第6章 货币投放、经济增长、对外贸易间协同分关系的研究 |
6.1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总产出的协同关系研究 |
6.1.1 货币理论的相关背景 |
6.1.2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6.1.3 建模分析 |
6.2 经济增长与进口总值的协同关系研究 |
6.2.1 进口贸易的相关理论背景 |
6.2.2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6.2.3 建模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计算机在一元回归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D]. 关斌.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D]. 刘新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基于回归分析的广州地区大学校园空间形态与室外风环境耦合研究[D]. 胡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截面数据线性回归模型中异方差问题的研究[D]. 徐睿. 延边大学, 2020(05)
- [5]盾构掘进参数的分析研究[D]. 闫文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降维型多元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周清.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7]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D]. 马云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婴幼儿乳粉质量安全光谱检测新方法研究[D]. 宗婧.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基于大数据的盾构机掘进参数研究[D]. 张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协同积分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研究 ——基于核回归方法[D]. 葛通.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