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技术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1)在《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紫外(UV)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无溶剂、VOC排放量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近十年里发展快速,已应用在运输、建筑、包装、标签等诸多领域。然而,将光固化技术应用于胶粘剂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化深度有限、有色体系适用性差以及基材不透明等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V固化胶粘剂的发展及应用。对于胶粘剂而言,很多应用场景下被粘附基材为不透明,光固化胶粘剂在应用时往往要求被粘附基材至少需要一面透光。如果基材为不透光或透光性较差,则光线无法到达胶层有效激发光引发剂引发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因此如何解决光固化胶粘剂在不透光基材间的有效光固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光引发剂类型的选择,制备了两种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覆一层胶液,当其受到紫外光照后并不会立刻快速地发生光聚合/固化反应,而是具有一定的诱导期延迟固化反应的进行。这种方法可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以满足基材间的搭接,随后则利用暗反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材间的粘接定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用环氧丙烯酸酯(E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树脂,加入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SH4)作为固化剂,光引发剂体系是由光产碱剂四苯基硼酸盐和光敏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共同搭配使用,并添加自由基抑制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来抑制光照后体系中由光敏剂产生的自由基,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延迟性能的光产碱型单组分UV固化胶粘剂树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分比例对胶粘剂体系的延迟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当环氧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E51的交联网络质量比为30:30:40,光产碱剂为1 wt%TBD?HBPh4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粘剂体系经过UV光辐照20 s之后,待2 min后搭接,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0 min,可实现快速定型;室温条件下放置3 h,胶粘剂的初始粘结强度为0.71 MPa;经过在真空烘箱80℃固化2 h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到4.32 MPa;并且胶粘剂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29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选用缩水甘油醚类的环氧树脂(E51)为基体树脂,以三芳基磷酸硫鎓盐作为光引发剂,添加不同种类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阳离子光聚合反应的UV延迟固化胶粘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对体系延迟光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胶粘剂固化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通过流变仪对黏度进行测试,反映胶粘剂体系的存储性能。结果发现,当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EP3)活性稀释剂含量为25 wt%时,胶粘剂体系具有最佳的UV延迟固化性能。经过UV辐照10 s之后,胶粘剂体系可提供3 min的延迟固化时间窗口以满足搭接;且搭接后胶粘剂能够在10 min内产生一定的初始粘结强度,可实现两基材间的搭接定型;完全固化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3.42 MPa,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调节体系中活性稀释剂的含量,胶粘剂的延迟固化时间可从2 min至20 min进行有效调控;并且胶粘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300℃;此外,胶粘剂体系在温度为50℃条件下至少可存储90 d。本文所制备的单组份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延迟固化的特点,可应用于不透光基材间的粘接,同时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及室温存储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王新宇[2](2021)在《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得益于优良的低温柔韧性、出色的机械性能、粘结性能和安全环保,绿色无毒等特点,水性聚氨酯(WPU)在涂料、胶粘剂、合成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中以聚己内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基本原料,对WPU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合成了WPU预聚体,并且结合了多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多元复合改性,针对提升WPU涂层的防腐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耐腐蚀WPU研究中,制备了WPU预聚体并利用丙烯酸丁酯(BA)与苯乙烯(St)对其进行初步丙烯酸酯改性。结果表明R值为1.3、DMPA含量为5.5wt%、中和度为100%、PU/BA/St配比为60/20/20时,初步丙烯酸酯改性WPU(WPUA)乳液的综合性能符合要求。以此WPUA乳液为基础,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进一步内交联改性,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作有机氟改性,得到交联氟改性水性聚氨酯(CFWPUA)乳液。研究发现当GMA含量为5wt%、DFMA含量为7.5wt%时,CFWPUA材料内部为具有高交联密度的双重交联体系,外部是由长氟支链迁移所构成的疏水表面,此时CFWPUA薄膜的吸水率为7.91%,凝胶含量为91.5%;CFWPUA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02.5°;在极化曲线测试中,CFWPUA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881×10-7A·cm-2,对金属基材的保护效率为98.12%;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中,CFWPUA涂层的腐蚀初期涂层电阻达到了2.124×107Ω·cm2,并在一定时间内为金属基材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展现出了可以与商用水性氟碳涂层相媲美的耐腐蚀性能。在耐磨性WPU研究的预聚体合成阶段,沿用了DMPA含量为5.5wt%、中和度为100%的配比,分别引入了交联剂A、交联剂B和蓖麻油,在对WPU预聚体进行完全封端的同时实现交联,制备了三种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CWPU)乳液。结果表明三种CWPU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为优良。其中,KCWPU2膜的吸水率为10.35%,凝胶含量为73.6%;TCWPU2膜的吸水率为13.14%,凝胶含量为56.6%;CCWPU2膜的吸水率为8.16%,凝胶含量为52.4%。在磨损实验中,多数CWPU耐磨涂层质量损失为8mg左右,KCWPU2耐磨涂层的质量损失仅为4.7mg,达到了优质商用耐磨涂层的水平,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磨性能。
李青莲[3](2020)在《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在华专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成本低、污染小、易于加工、对大部分材料粘接性好,而成为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压敏胶产品。本文首先梳理了1985~2019年有关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技术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及结案情况;然后从单体改性、有机硅改性、互穿网络结构改性、交联剂改性、乳化剂改性、外加其他助剂改性以及复合改性七个方面分别列举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典型专利,以期展示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制造、生产、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兴安[4](2020)在《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收缩率低、粘接强度高、耐化学药品性优良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电子与电器材料、胶粘剂、牙科材料等领域。但环氧固化物的某些性能短板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尽管环氧树脂具有比传统牙科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和毒性,但它的力学强度偏低并且固化收缩率和细胞毒性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它的韧性仍显不足。虽然通过添加橡胶、工程塑料、纳米粒子和其它改性剂可以提高韧性,但会影响其它重要性能;作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四官能度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TGDDM)固化物在韧性和耐湿热性上有所欠缺,而通用的两官能度环氧树脂双酚A缩水甘油醚(DGEBA)固化物的Tg则不够高。另外,环氧树脂大多应用于传统材料领域,而功能性环氧树脂(尤其是荧光环氧)的种类很有限。为了实现环氧树脂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并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合成了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和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等多官能度分子,并以它们为主线开展了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A2+B3质子转移聚合,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末端基团为酚羟基、内部含有醇羟基的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并表征了其结构。HBP-OH的合成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然后将HBP-OH作为添加剂改性了脂环族环氧阳离子光固化体系。当添加量为5 wt%时,可以达到同时降低固化收缩率(由3.46%降至2.76%)、提高弯曲强度(提高14.8%)和降低细胞毒性的效果。此外,改性环氧还表现出了比牙科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后者数值7.64%)、更高的维氏硬度(提高31.3%)和更低的细胞毒性。这种性能的提升与HBP-OH引起的交联密度增大和网络组成的变化有关。因此HBP-OH对脂环族环氧的改性十分有效,有助于拓宽环氧在牙科材料中的应用。2.设计、合成了中间间隔基不同的一系列双(氯代酞酰亚胺),并将其作为A2单体与B3单体(三酚基甲烷)发生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研究了A2单体的聚合活性以及单体浓度、反应时间、A2与B3比例和反应规模对HBPEI分子量的影响。用HBPEI改性了 DGEBA/1MI均聚固化体系,发现HBPEI可在不发生相分离、不降低(甚至提高)Tg的前提下同时提高韧性、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与未改性体系相比,用5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28.8%和17.2%而且Tg未降低;用7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Tg分别提高了 23.2%、14.6%和7℃。HBPEI3优异的改性效果源自交联密度的增大、自由体积的减小和刚柔相间的分子骨架,这也凸显了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3.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的缩水甘油醚型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用FCTE改性DGEBA/DDS耐高温固化体系,可在不损失拉伸强度和不发生相分离的前提下,提高Tg和冲击强度并且降低吸水率和介电常数。添加20 wt%FCTE的改性体系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Tg达238℃,Td5%为410.3℃,拉伸强度为82.5 MPa,冲击强度为30.5 KJ·m-2,在95℃热水中的饱和吸水率为3.64%,1 MHz下相对介电常数为4.21,与聚酰亚胺纤维间的层间剪切强度为63.1 MPa。除Tg外,其它性能均优于TGDDM/DDS体系,但Tg仍足够高,可满足很多耐高温应用。因此FCTE/DGEBA有望在某些领域替代TGDDM。FCTE/DGEBA的优良性能表明四官能度环氧可有效提高两官能度环氧固化物的Tg,说明合理设计中间间隔基是改善四官能度环氧性能的有效策略。4.通过把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端基环氧化,得到了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发现半脂肪族半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可以发射荧光,但全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则不能发射荧光。前者能发射荧光的原因在于脂肪族链段抑制电荷转移作用所致。研究了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等内部因素对荧光的影响,发现末端基团为环氧基、骨架结构柔性最大的EHBPI3具有最大荧光强度。研究了溶剂极性、聚集状态、温度和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EHBPI3溶液荧光的影响,发现其发光行为符合ACQ机理,并且铁离子和铜离子能猝灭荧光,其中Fe3+的猝灭效果最显着。EHBPI3可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Fe3+,检测极限为6.06×10-5 mol.L-1。EHBPI3溶液可发射蓝绿色荧光,量子产率为0.28;其固态本体则发射白光,量子产率为0.06。通过EHBPI3与PVA的共混制备了光致发白光膜材料,量子产率为0.05。EHBPI3固态本体的光致发白光性能为构建单组分白光聚合物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功能性环氧树脂种类。结果表明,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不仅对超支化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有重大影响,还为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王玉标[5](2020)在《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排放清单及管控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主要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直接伤害人身健康,二是参与到近地面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形成。目前,我国对工业源VOCs的管控处于关键阶段,而塑料软包装生产行业作为VOCs排放重点管控对象,仍然需要对VOCs排放情况和管理对策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典型的塑料软包装企业的深入研究,明确了该细分行业的VOCs排放情况,提出一套针对该类型企业的VOCs精细化控制策略。典型企业VOCs全过程清单显示,对于年产2.6亿米塑料软包装产品的企业,VOCs的总投入量为1950.09t,主要来源是有机溶剂(73.68%)、油墨(21.53%)和胶粘剂(4.79%);VOCs主要产生环节是印刷工序和复合工序,两车间空气中TVOCs浓度分别是70.77mg/m3、40.18mg/m3,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异丙醇、乙醇、正戊烷、异戊烷、丙烯醛等,印刷车间特征物种为甲基环己烷、苯,复合车间特征物种为丙酮、四氯乙烯、顺&反-2-戊烯。企业VOCs主要排放环节为排气筒,属于有组织排放,TVOCs浓度为7.79 mg/m3,VOCs主要物种是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丙酮、二硫化碳、乙烯、甲苯、丙烯等。企业采用吸附浓缩+焚烧的方式对VOCs进行处理,效率可达99%以上,该企业VOCs有组织排放量年均13.51t,无组织挥发量年均184.73t。以臭氧生成潜势(OFP)为反应性的指标的VOCs反应性清单表明,塑料软包装企业排放的VOCs中,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醇、异丙醇、乙酸正丁酯,因使用量大,产生浓度高,导致OFP贡献大。油墨、胶粘剂中烯烃类、芳香烃类物质由于反应性强,MIR值高,也造成了相对较高的OFP贡献。对企业VOCs的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各地区VOCs排放标准有较强的一致性,监测指标与限值浓度相对宽松,但对于监测指标“TVOCs”,不同机构依据的不同监测规范,其监测结果有较大差别。在VOCs总量消减阶段,建议在建立企业非甲烷总烃浓度与总VOCs浓度关系后,以非甲烷总烃作为综合指标进行监测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单项指标基础上,以排放量、臭氧贡献、二次气溶胶贡献等为依据,增加重点控制的VOCs作为单项指标进行监测管理。评估企业VOCs的减排措施,在源头消减方面,企业全部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后,还可消减VOCs投入量228.68t。企业通过营造车间整体负压环境对VOCs进行收集,收集效率90.25%;采用沸石转轮吸附+蓄热式催化氧化装置进行处理,VOCs去除效率99%。目前企业可针对油墨、胶粘剂的调配过程、运输转移过程及清洗作业加强管理,提高VOCs收集效率。对于新建及改扩建企业,推荐使用单一溶剂型的凹印工艺,此时通过浓缩+回收方式处理废气,可对溶剂进行有效回收利用。
周文雅[6](2020)在《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丙烯酸酯类热熔胶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胶粘剂,该种热熔胶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其抗氧化性和耐候性均良好。本文基于丙烯酸酯类热熔胶发展现状以及浸蜡纸箱粘接和废纸回收中胶粘物质去除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乙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石蜡复合乳化剂Op-10与Span-80的比值为0.55/0.45时,石蜡乳液可后续复合乳液的制备。当LMA、正十二烷基硫醇(NDM)和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含量分别为9%、0.8%以及0.3%时,反应转化率可达95.59%,聚合物热性能和粘结强度优异。加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松香继续改善热熔胶的熔融流动性和粘附性,DOP与松香含量分别为基体聚合物质量的7.5%和6%时,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热稳定性优异,熔融黏度低,粘结强度高,再分散效果良好,应用于纸制品粘接和纸箱封箱时,可以减少纸制品回收时胶粘剂难于处理等问题,实现纸制品的高效回收。(2)以VAc、MMA、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浸蜡纸箱封箱的低温热熔胶。当石蜡乳液含量为10%时,复合乳液较为稳定,聚合物熔融流动性适宜。MMA含量为5.2%时,反应转化率较高,聚合物剥离强度可达55N/25mm,剪切强度较高。加入DOP改善对热熔胶粘结强度和熔融黏度,DOP含量为基体聚合物质量的10%时,所制备的低温热熔胶综合性能优良,可应用于浸蜡纸箱的封箱粘接。低温热熔胶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应用时避免蜡纸箱钉合造成箱内物品损坏。(3)绘制了两种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并分别进行物料衡算和成本核算,根据与市售热熔胶比较,本实验制备的两种低温热熔胶价格合理,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市场竞争力。
李仙[7](2020)在《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及其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提出本文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等为硬单体,氯磺化聚乙烯(CSM)为改性物质,通过预乳化法共聚得到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为了从原子和分子角度探究水乳液中氯磺化聚乙烯与丙烯酸酯的相互作用及其交联改性机理,本论文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氯含量的氯磺化聚乙烯对丙烯酸酯胶性能的影响,包括研究扩散系数(MSD),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自由体积分数(FFV),内聚能密度(CED),相互作用能和极性基团的影响等。具体内容如下:1、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将经过单体预乳化、制备种子乳液、聚合这三步制得的水乳液,进行性能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在水乳液中,稳定性、附着力、耐水性、硬度等均符合国家标准QB/T 2223-1996;(2)在使用占单体总量为4.5%的CSM改性后,水乳液粒径最小、存储稳定性好;(3)成膜粘结强度随CSM的加入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加入量4.5%时达到最大,改性效果最好;(4)根据TGA分析发现CSM的加入能提高水乳液的热稳定性,在加入量4.5%时耐热性最好;(5)100°C高温固化膜的断裂伸长率与CSM的添加量成正比,拉伸强度与CSM添加量成反比,说明CSM的加入有助于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耐热性能;(6)改性水乳液中,随着CSM量的增加,自腐蚀电位正向移动、阻抗值增大,说明加入CSM能提高水乳液的抗腐蚀性能。2、不同氯含量的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胶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本文构建不同氯含量的CSM模型对改性丙烯酸酯胶(BMA)进行分子模拟。结果发现:(1)随着氯含量的增加,Tg,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内聚能密度(CED)先增加后减小,在氯含量为26 wt.%时达到极大值;(2)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FF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当温度≥300 K,CSM的加入使得BMA体系的FFV增加幅度明显减小;(3)通过相互作用能和极性基团的影响分析,当氯含量为26 wt.%时CSM对丙烯酸酯水乳液的改性效果最好。3、对木质纤维素改性氯磺化聚乙烯体系进行全原子和粗粒化模拟。实验中发现CSM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比较大,为了获得性能更优异的水乳液,考虑用木质纤维素先改性CSM以提高CSM的性能,再用改性后的CSM对丙烯酸酯水乳液改性。结果发现:(1)随着木质纤维素(LCC)含量的增加,Tg一直增加,说明LCC能提高CSM的耐高温性;E、G、K、CED,先增加后减少并在木质纤维素占总体系66%(66LCSM)时达到极大值,力学性能最好;FFV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66LCSM处达到极小值;(2)对体系进行粗粒化模拟后,进行密度曲线和径向分布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全原子模拟结果一致。4、十八烷基硫酸钠/聚酰胺-胺在水油界面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实验发现乳化效果的好坏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很重要,为了从分子层面进一步探究十八烷基硫酸钠乳化性质,本文用MARTINI力场粗粒化模拟对水油体系中聚酰胺-胺(PAMAM)和十八烷基硫酸钠(SOS)界面行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密度曲线、界面厚度、有序性参数、界面张力、压缩模量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在油水界面处PAMAM的加入对SOS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系的界面厚度和有序性参数与SOS界面覆盖率成正比,随着SOS界面覆盖率的增大,SOS分子在界面上的排列更直立有序,界面张力降低;(2)PAMAM的加入能使界面厚度和有序性参数进一步增大,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3)通过RDF峰可看出PAMAM分子与SOS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作用力。
杨凤敏[8](2020)在《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等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丙烯酸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耐候性、耐酸碱、成膜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化工、皮革、功能性膜、医用高分子及水处理等领域。但是作为成膜物使用时其耐水性差、吸水率高,这一缺点严重限制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范围,为了拓宽应用范围,需要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耐水性,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鉴于此,本文进行了降低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首先,考察了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配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交联剂的类型及其用量、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及外交联体系对丙烯酸酯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通过优化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及聚合条件;最后,探索了用低分子量SMA共聚物的皂化物作乳化剂对合成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中乳化剂用量、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配比、疏水性单体St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均有影响。其中,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疏水性单体用量对丙烯酸酯乳胶膜的吸水率影响最大。保证乳液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乳化剂用量、提高复合乳化剂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比例、增大疏水性单体用量均可极大程度地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2)丙烯酸酯乳液内交联反应的交联剂类型、用量及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对乳胶膜的交联度及吸水率的影响较大,其中乳胶粒的交联结构是影响交联度及吸水率的重要因素。采用DVB作内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2%(质量分数,下同)时,乳胶膜的吸水率最低。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发现当交联结构为内交联层在自交联层以内,内交联层所用单体量为20%时,形成的核壳结构有助于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此时吸水率最低仅为4.24%。(3)外交联体系的选择对吸水率有较大影响,GMA+AA交联体系较AM+AA交联体系更适合作丙烯酸酯乳液的自交联体系。当交联单体用量占单体的2%时,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较好,吸水率较小为4.79%。(4)碱皂化低分子量SMA共聚物可单独作为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乳化剂。其中Na OH皂化SMA共聚物作乳化剂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乳胶膜吸水率较低仅为9.52%。
朱梦璐[9](2020)在《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紫外光(UV)辐照技术由于引发效率高、常温操作、节能和制备成本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油墨等多种领域。UV辐照技术分为UV辐照引发制备预聚物和UV辐照固化两个阶段,但是大多数研究者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压敏胶预聚物,且大多集中于UV辐照固化的研究,而对UV辐照引发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首先采用UV辐照引发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丙烯酸酯预聚物,然后再进行UV辐照固化,制得无溶剂、环保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本文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首先探究了光引发和光固化两个阶段的实验参数对光聚合速率和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影响光聚合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浓度、单体结构、光强大小和抗氧阻聚的方法;影响压敏胶压敏性能的因素主要为:软、硬单体和功能单体的含量、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固化工艺条件(固化时间、涂膜厚度)。为了改善压敏胶的残胶现象,本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化学交联方法,即采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内交联和双官能度二异氰酸酯(KL-1202)的外交联方法,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索氏提取方法计算了聚合物的凝胶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了可溶部分聚合物的分子量;动态力学分析(DMA)表征了聚合物分子的粘弹性。最后,从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的微观分子结构和粘弹性行为探究了交联剂含量对压敏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软、硬单体(BA:AA)的质量比为92:8,功能单体HEA的含量为10wt%,引发阶段光引发剂TPO含量为0.2wt%,此时预聚物阶段的固含量为30wt%,粘度为1200m Pa.s左右;随后将预聚物涂膜后进行交联或固化,补加光引发剂总量为2wt%(TPO:1173=1:1),活性胺含量为1wt%,涂膜厚度为100μm,光照交联或固化时间仅为20s。添加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光交联剂形成了内交联型互穿网络结构,比加入双官能度二异氰酸酯(KL-1202)热交联剂形成的外交联型分子链间交联结构对压敏胶初粘力、剥离力下降的影响要小,但是在提高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持粘性能上,后者提高得更多。
张春[10](2019)在《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结构胶粘剂面临着清洗困难、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很难满足胶粘剂施工过程中的短暂性定位或允许失误性定位,同时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发展绿色、可循环使用的胶粘剂对于新材料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可逆胶粘剂在生物器官搭接(尤其牙齿或骨连接)、电子元器件粘接、室内装饰及汽车装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丙烯酸酯类高分子为基体,通过不同的反应方式将多酚结构、硼氧六环结构以及硼酸酯结构引入到丙烯酸树脂结构中制备出具有氢键自修复和共价键自修复的热可逆胶粘剂。其中多酚结构为没食子酸(GA)和咖啡酸(CA),苯硼酸为4-甲酰基-苯硼酸(FBA)。通过酯化方式在丙烯酸酯侧链上引入含多酚结构的没食子酸,制备出基于氢键交联可逆的丙烯酸酯胶粘剂GA-IBH*。GA的引入使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效温度和内聚强度均升高,但初始降解温度由246o C降至200o C。GAIBH*胶粘剂的抗蠕变性和形变恢复率提升,对不锈钢持粘性由18.0 min增加至30.0 min。GA的引入使聚合物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提升至5.2 MPa,对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粘接强度也明显增加。GA-IBH*胶粘剂对45#钢的循环粘接强度最高可达6.1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归因于酚羟基氢键的自修复。通过缩醛化反应将三甲酰基硼氧六环(TFBA)引入到丙烯酸酯支链中,制备出具有共价键自修复的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TFBA-IBH)。TFBA的引入使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呈现TFBA的单分子支链增长,但重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呈数量级增加。和IBH相比,TFBA-IBH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但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稳定性均上升,初始降解温度提升49.1o C;TFBA-IBH兼具更高的内聚强度和初粘性,但抗蠕变性降低,表现为对不锈钢持粘性从18.9 min降低至1.3 min。TFBA-IBH对45#钢粘接强度约为IBH的4.6倍(可达5.86 MPa),对PP和PTFE的粘接强度分别可达0.85 MPa和0.3 MPa。此外,TFBA-IBH45#钢热可逆粘接10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9.44 MPa,该胶粘剂的可粘接机理则归因于硼氧六环的自修复。通过自由基共聚改性可一步实现对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但由于酚羟基具有较强的阻聚作用,很难使聚合单体达到较高的转化率。本文选用苯硼酸作为保护基团,制备出功能乙烯基单体(FBCA)。由于苯硼酸和儿茶酚脱水缩合的反应为动态可逆,得到的乙烯基单体为FBCA和CA的混合物,但二者均参与共聚反应制备出FBCA-IBH共聚物胶粘剂,其中FBCA含量0.46wt%,CA含量0.11wt%。和IBH相比,酚羟基的阻聚效应使FBCA-IBH的数均分子量略有降低,但自由基存在条件下酚羟基发生氧化交联,使FBCA-IBH的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都发生了阶跃式增加。FBCA-IBH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降解温度、内聚强度、形变恢复率和持粘性,其中热初始降解温度由214o C提升至263o C,持粘性由18.9 min可增加至212.0 min。FBCAIBH对45#钢粘接强度高达9.37 MPa,粘接性能远超于市售502胶粘剂,对PP和PTFE粘接强度分别可达1.15 MPa和0.47 MPa。FBCA-IBH表现出优异的可逆粘接性能,对45#钢循环粘接18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14.36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则归因于Fe3+/热作用下硼酸酯结构和氢键结构的自修复可逆行为。为了降低聚合过程酚羟基的影响,同时验证酚羟基在粘接过程中的作用,将共聚单体中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更换为同摩尔量的丙烯酰胺(AM),制备出FBCA-IBA胶粘剂。通过一系列结构表征说明,N-B配位促进了硼酸酯的形成及稳定,使FBCA-IBA中不再有游离酚羟基。FBCA-IBA聚合物分子量和IBA(无FBCA的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相比均明显降低,说明聚合过程无交联结构。和IBA相比,FBCA-I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上升,但其热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温度均下降;FBCA-IBA胶粘剂的内聚强度、初粘性和抗蠕变性能均降低。粘接测试结果表明,FBCA的引入使IBA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由5.08 MPa降低至2.92 MPa,对PP粘接强度也降低;但由于F-B界面增强的作用,对PTFE粘接强度稍有上升。FBCA-IBA粘接性能仅表现出常规的热熔胶粘接,无明显的粘接增强作用。综合对比,FBCA-IBH兼顾了酚羟基、硼酸酯及轻度的交联结构,使其具有最佳的耐热性及对多种基材优异的粘接性能,且循环可逆粘接强度最佳可达14.36 MPa,远超过了市售502的胶粘剂性能,甚至和环氧的粘接强度相媲美。
二、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技术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技术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概述 |
1.2.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
1.2.3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固化机理 |
1.3 UV固化胶粘剂 |
1.3.1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 |
1.3.2 UV固化胶粘剂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 |
1.4.1 UV延迟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
1.4.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产碱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2 胶粘剂组分优化 |
2.3.3 固化条件的优化 |
2.3.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制 |
2.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非等温固化动态反应历程 |
2.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2.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 |
2.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 |
2.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2.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2.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 |
2.3.1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2.3.13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产酸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3.2 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表征 |
3.3.3 胶粘剂组分优化 |
3.3.4 光固化时间对体系延迟固化性能的影响 |
3.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3.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测试 |
3.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能 |
3.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3.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3.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存储稳定性 |
3.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3.3.12 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2)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1 水性聚氨酯研究现状 |
1.2.2 水性聚氨酯分类 |
1.2.3 水性聚氨酯结构特性 |
1.2.4 水性聚氨酯原料选择 |
1.2.5 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 |
1.2.6 水性聚氨酯应用 |
1.3 防腐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改性 |
1.3.1 共聚改性 |
1.3.2 共混改性 |
1.3.3 交联改性 |
1.3.4 多元复合改性 |
1.4 耐磨涂料用水性聚氨酯改性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药品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红外谱图分析 |
2.3 乳液性能测试 |
2.3.1 -NCO基团含量测试 |
2.3.2 固含量测试 |
2.3.3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2.3.4 离心稳定性测试 |
2.4 膜耐水性测试 |
2.4.1 吸水率测试 |
2.4.2 水接触角测试 |
2.5 膜凝胶含量测试 |
2.6 膜表面形貌及断面元素含量测试 |
2.7 耐热性测试 |
2.8 涂层力学性能测试 |
2.8.1 铅笔硬度 |
2.8.2 柔韧性 |
2.8.3 附着力 |
2.9 涂层防腐性能测试 |
2.9.1 涂层极化曲线测试 |
2.9.2 涂层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10 涂层耐磨性能测试 |
3 基于高交联密度体系的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水性聚氨酯乳液及防腐涂层的制备 |
3.2.1 合成过程 |
3.2.2 防腐涂层制备过程 |
3.2.3 膜固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U预聚体合成及初步改性研究 |
3.3.2 红外谱图分析 |
3.3.3 乳液粒径,外观及稳定性分析 |
3.3.4 耐水性分析 |
3.3.5 凝胶含量分析 |
3.3.6 CFWPUA膜表面及断面形貌分析 |
3.3.7 CFWPUA膜断面能谱分析 |
3.3.8 耐热性分析 |
3.3.9 涂层力学性能分析 |
3.3.10 防腐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交联体系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与耐磨性能 |
4.1 引言 |
4.2 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耐磨涂层的制备 |
4.2.1 合成过程 |
4.2.2 耐磨涂层制备过程 |
4.2.3 膜固化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谱图分析 |
4.3.2 乳液粒径,外观及稳定性分析 |
4.3.3 凝胶含量分析 |
4.3.4 吸水率分析 |
4.3.5 涂层力学性能分析 |
4.3.6 耐磨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在华专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1.1 1985~2019年国内外申请量分布 |
1.2 已结案专利分布 |
2 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技术功效分布分析 |
2.1 单体改性 |
2.2 有机硅改性 |
2.3 互穿网络结构改性 |
2.4 交联剂改性 |
2.5 乳化剂改性 |
2.6 外加其他助剂改性 |
2.7 复合改性 |
3 技术发展趋势及预测 |
3.1 多角度复合改性 |
3.2 高固含量与低黏度的平衡 |
3.3 多组分配伍 |
3.4 新型功能化 |
(4)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的简介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简介 |
1.3 超支化聚合物的历史 |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与表征 |
1.5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6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6.1 超支化聚合物在改性环氧树脂方面的应用 |
1.6.2 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6.3 超支化聚合物在光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7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概述 |
1.7.1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 |
1.7.2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性能 |
1.7.3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的合成及其对脂环族环氧树脂阳离子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表征方法 |
2.2.3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3.2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研究 |
2.3.3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收缩率研究 |
2.3.4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2.3.5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2.3.6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2.3.7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吸水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对DGEBA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和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2.3.1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醚(A_2-1单体)的合成 |
3.2.3.2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乙醚(A_2-2单体)的合成 |
3.2.3.3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氧杂辛烷(A_2-3单体)的合成 |
3.2.3.4 2,6-双(4-氯代酞酰亚胺)苯(A_2-4单体)的合成 |
3.2.3.5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砜(A_2-5单体)的合成 |
3.2.3.6 4,4',4"-三羟基三苯基甲烷(三酚基甲烷,B3单体)的合成 |
3.2.4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2.4.1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1(HBPEI1)的合成 |
3.2.4.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2(HBPEI2)的合成 |
3.2.4.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3(HBPEI3)的合成 |
3.2.5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合成 |
3.3.2 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聚合活性研究 |
3.3.3.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合成条件的探索 |
3.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表征 |
3.3.4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3.3.5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3.3.6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升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3.3.7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3.3.8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吸水率与耐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
3.3.9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介电性能研究 |
3.3.10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3.3.11 环氧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对DGEBA/DDS耐高温环氧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表征方法 |
4.2.3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3.1 第一步产物4,4'-(六氟异丙叉)二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4.2.3.2 第二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酚的合成 |
4.2.3.3 第三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4.2.5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3.2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分子模拟研究 |
4.3.3 FCTE/DGEBA环氧复配树脂的粘度研究 |
4.3.4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体系的DSC升温固化研究 |
4.3.5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4.3.6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4.3.7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4.3.8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4.3.9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吸水率研究 |
4.3.10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介电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研究 |
4.3.11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γ射线辐照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表征方法 |
5.2.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2.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1(EHBPI1)的合成 |
5.2.3.2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2(EHBPI2)的合成 |
5.2.3.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3(EHBPI3)的合成 |
5.2.4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2.5 光致发白光膜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3.2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3.3 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
5.3.4 理论计算 |
5.3.5 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6 溶剂极性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7 聚集状态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8 温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9 金属离子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10 固态本体与溶液状态下荧光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排放清单及管控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VOCs排放清单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软包装印刷行业基本情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的VOCS排放清单 |
2.1 企业VOCs全过程清单编制方法 |
2.1.1 VOCs成分谱检测方法 |
2.1.2 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 |
2.2 企业介绍 |
2.3 企业原辅材料VOCs清单 |
2.4 企业生产过程VOCs成分谱 |
2.4.1 印刷工序VOCs成分谱 |
2.4.2 复合工序VOCs成分谱 |
2.5 企业排气筒VOCs排放清单 |
2.6 企业VOCs排放量核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反应性清单 |
3.1 企业VOCs反应性清单指标选取 |
3.2 企业生产过程VOCs反应性清单 |
3.3 企业排气筒VOCs反应性清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排放监测管理研究 |
4.1 各地区VOCs排放标准 |
4.2 企业VOCs监测现状 |
4.3 企业VOCs监测结果分析 |
4.4 VOCs监测指标分析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排放控制研究 |
5.1 源头消减 |
5.2 过程控制 |
5.3 末端控制治理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采样检测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热熔胶的概述 |
1.2 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
1.2.1 聚氨酯(PU)热熔胶 |
1.2.2 聚酰胺(PA)热熔胶 |
1.2.3 乙烯类热熔胶 |
1.2.4 热塑性橡胶类(SIS、SBS)热熔胶 |
1.2.5 聚酯(PET)热熔胶 |
1.3 丙烯酸酯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
1.4 乳液聚合反应 |
1.5 纸制品回收中的胶粘剂问题 |
1.6 浸蜡纸箱的粘接问题 |
1.7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石蜡乳液的制备 |
2.2.4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石蜡乳液稳定性测试 |
2.3.2 熔融温度的测定 |
2.3.3 粘接强度的测定 |
2.3.4 热熔胶热稳定性测试 |
2.3.5 熔融黏度的测定 |
2.3.6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2.3.7 热熔胶分散性能测试 |
2.3.8 反应转化率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复合乳化剂配比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4.2 洗涤次数对聚合物分散效果的影响 |
2.4.3 LMA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4 NDM对聚合物分子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5 NBMA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6 DOP对热熔胶热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 |
2.4.7 松香对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2.4.8 可再分散热熔胶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低温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石蜡乳液的制备 |
3.2.4 低温热熔胶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复合乳液粒径分析(DLS) |
3.3.3 乳液稳定性分析 |
3.3.4 熔融温度的测定 |
3.3.5 粘接强度的测定 |
3.3.6 热熔胶热性能测试 |
3.3.7 熔融黏度的测定 |
3.3.8 反应转化率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石蜡乳液对乳液及聚合物熔融流动性的影响 |
3.4.2 MMA含量对聚合物热性能和剥离强度的影响 |
3.4.3 DOP含量对热熔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
3.4.4 聚合物结构表征与热熔胶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物料衡算 |
4.1 物料衡算的概述 |
4.2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物料衡算 |
4.2.1 可再分散丙烯酸酯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 |
4.2.2 物料衡算 |
4.3 低温热熔胶的物料衡算 |
4.3.1 低温热熔胶的工艺流程图 |
4.3.2 物料衡算 |
4.4 热熔胶参数对比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实验创新性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7)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及其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丙烯酸酯水乳液的研究现状 |
1.2.1 丙烯酸酯水乳液的简介 |
1.2.2 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的研究 |
1.3 氯磺化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 |
1.3.1 氯磺化聚乙烯的简介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氯磺化聚乙烯的制备和分类 |
1.3.3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机理 |
1.4 分子模拟 |
1.4.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2 周期性边界条件 |
1.4.3 分子动力学中的系综 |
1.4.4 粗粒化模拟及MARTINI力场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及创新性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性 |
1.5.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3.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不同含量的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配方设计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的制备 |
2.3.2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胶膜的制备 |
2.3.3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测试与表征 |
2.3.4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胶膜的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讨论 |
2.4.1 引发剂使用量的确定 |
2.4.2 聚合反应温度的确定 |
2.4.3 聚合工艺的确定 |
2.4.4 粒径分析 |
2.4.5 FT-IR分析 |
2.4.6 乳液及其涂膜性能比较 |
2.4.7 TGA分析 |
2.4.8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成膜粘结强度分析 |
2.4.9 不同量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常温固化和高温固化乳胶膜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 |
2.4.10 涂层极化曲线分析 |
2.4.11 阻抗谱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氯含量的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拟的方法 |
3.2.1 模拟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动态键合方法 |
3.2.2 模型 |
3.2.3 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胶分子模型的构建及动态键合 |
3.2.4 性能评估 |
3.2.4.1 密度计算 |
3.2.4.2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2.4.3 相互作用能 |
3.2.4.4 力学性能 |
3.2.5 MD模拟细节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珠粒的扩散图 |
3.3.2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3.3 力学性质 |
3.3.3.1 杨氏模量 |
3.3.3.2 剪切模量 |
3.3.3.3 体积模量 |
3.3.4 自由体积分数和内聚能密度 |
3.3.4.1 自由体积分数 |
3.3.4.2 内聚能密度 |
3.3.5 丙烯酸酯胶与铝(Al)板的粘附性 |
3.3.5.1 相互作用能 |
3.3.5.2 丙烯酸酯胶中极性基团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量的木质纤维素改性氯磺化聚乙烯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子模拟 |
4.1 前言 |
4.2 模拟方法 |
4.2.1 模拟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动态键合方法 |
4.2.2 模型 |
4.2.3 木质纤维素改性氯磺化聚乙烯分子模型的构建及动态键合方法 |
4.2.4 性能评估 |
4.2.4.1 密度计算 |
4.2.4.2 MD模拟细节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珠粒的扩散图 |
4.3.2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3.3 力学性质 |
4.3.3.1 杨氏模量 |
4.3.3.2 剪切模量 |
4.3.3.3 体积模量 |
4.3.4 自由体积分数和内聚能密度 |
4.3.4.1 自由体积分数 |
4.3.4.2 内聚能密度 |
4.3.5 木质纤维素改性氯磺化聚乙烯粗粒化模拟 |
4.3.5.1 模型构建 |
4.3.5.2 模拟细节 |
4.3.5.3 木质纤维素/氯磺化聚乙烯(LCC/CSM)体系构形图 |
4.3.5.4 密度曲线 |
4.3.5.5 径向分布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酰胺-胺/十八烷基硫酸钠在水/辛烷界面处的相互作用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
5.1 前言 |
5.2 模拟方法 |
5.2.1 力场 |
5.2.2 模型 |
5.2.3 模拟细节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水/PAMAM/SOS/辛烷体系的空间结构 |
5.3.2 相互作用能 |
5.3.3 界面厚度 |
5.3.4 有序性参数 |
5.3.5 界面张力,压缩模量,弯曲模量 |
5.3.6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构象,径向分布函数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丙烯酸酯乳液简介 |
1.2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 |
1.2.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2 聚氨酯(PU)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3 环氧树脂(EP)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4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3 丙烯酸酯乳液的交联 |
1.3.1 内交联 |
1.3.2 外交联 |
1.4 乳化剂 |
1.4.1 小分子乳化剂 |
1.4.2 反应性乳化剂 |
1.4.3 高分子乳化剂 |
1.5 影响乳胶膜吸水率的因素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方组成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2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4 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5 苯乙烯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交联对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原料 |
3.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内交联剂类型的影响 |
3.3.2 内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3.3 内交联结构的影响 |
3.3.4 外交联体系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高分子乳化剂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皂化类型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3.2 皂化程度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3.3 高分子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压敏胶粘剂的概述 |
1.2.1 压敏胶粘剂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2 压敏胶的分类 |
1.2.3 压敏胶粘剂的组成 |
1.2.4 压敏胶粘剂的性能 |
1.3 胶接的基本原理 |
1.3.1 压敏胶粘剂的破坏类型 |
1.3.2 粘接的两个条件 |
1.3.3 粘接理论 |
1.4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
1.4.1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特点 |
1.4.2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组成 |
1.4.3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分类 |
1.5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概述 |
1.5.1 紫外光聚合的特点 |
1.5.2 紫外光聚合机理 |
1.5.3 紫外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分类 |
1.5.4 紫外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组成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步骤 |
2.3 UV型丙烯酸酯预聚物的表征 |
2.3.1 预聚物粘度的测定 |
2.3.2 预聚物固含量的测定 |
2.3.3 预聚物转化率的测定 |
2.3.4 单体聚合速率的测定 |
2.4 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
2.4.1 红外光谱 |
2.4.2 凝胶含量 |
2.4.3 聚合物的分子量 |
2.4.4 压敏胶聚合物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
2.4.5 压敏性能 |
第三章 UV型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压敏性能 |
3.1 实验设计 |
3.2 U V引发阶段实验因素的影响 |
3.2.1 光强与光照距离之间的关系 |
3.2.2 不同单体的聚合速率 |
3.2.3 软硬单体质量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
3.2.4 功能单体含量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
3.2.5 预聚物的粘度 |
3.3 UV固化阶段实验参数的影响 |
3.3.1 交联剂种类和含量对UV固化阶段压敏性能的影响 |
3.3.2 引发剂含量和种类对UV固化时间的影响 |
3.3.3 活性胺含量对UV固化阶段时间的影响 |
3.3.4 辐照时间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
3.3.5 胶层厚度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交联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与性能 |
4.1 内交联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 |
4.1.1 红外谱图 |
4.1.2 压敏胶的凝胶含量和可溶分子量 |
4.1.3 压敏胶的粘弹性 |
4.2 内交联UV型聚丙烯酸酯的压敏性能 |
4.2.1 初粘力 |
4.2.2 剥离力 |
4.2.3 持粘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交联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与性能 |
5.1 外交联UV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 |
5.1.1 红外谱图 |
5.1.2 压敏胶聚合物的凝胶含量和可溶分子量 |
5.1.3 压敏胶聚合物粘弹性 |
5.2 外交联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压敏性能 |
5.2.1 初粘力 |
5.2.2 剥离力 |
5.2.3 持粘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可逆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非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
1.2.2 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
1.2.3 其他作用方式的可逆胶粘剂 |
1.3 多酚结构在胶粘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4 可逆胶粘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丙烯酸酯共聚物胶粘剂的合成及改性 |
2.2.1 IBH*和G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2 TFB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3 FBC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4 FBCA-IBA共聚物的合成 |
2.3 聚合物反应测试及结构表征 |
2.4 聚合物性能测试 |
2.4.1 聚合物热性能测试 |
2.4.2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试 |
2.4.3 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测试 |
第3章 没食子酸酯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的制备 |
3.3 GA-IBH*共聚物结构分析 |
3.4 GA-IBH*共聚物中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及化学行为研究 |
3.5 GA-IBH*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
3.6 GA-IBH*共聚物的流变行为分析 |
3.7 G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和持粘性分析 |
3.8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3.8.1 基材表面性能分析及GA-IBH*基材浸润性分析 |
3.8.2 G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的粘接性能分析 |
3.8.3 G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硼氧六环缩醛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TFBA和 TFBA-IBH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
4.2 TFBA-IBH中 TFBA的定量分析 |
4.3 TFB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4.4 TFB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4.5 TFB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
4.6 TFB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4.6.1 TFB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测试 |
4.6.2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
4.6.3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改性羟基丙烯酸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5.1 苯硼酸酯(FBCA)的结构分析 |
5.2 FBCA-IBH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5.3 FBCA-IBH紫外光谱定量分析及不同环境中化学行为分析 |
5.4 FBC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5.5 FBC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5.6 FBC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
5.7 FBC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5.7.1 FBCA-IBH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
5.7.2 FBC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
5.7.3 FBC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丙烯酸酯-丙烯酰胺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6.1 紫外光谱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咖啡酸和苯硼酸相互作用 |
6.2 FBCA-IBA共聚物的结构及FBCA定量分析 |
6.3 FBCA-IBA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6.4 FBCA-IBA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6.5 FBCA-IBA聚合物蠕变性能及持粘性分析 |
6.6 FBCA-IBA聚合物粘接性能分析 |
6.6.1 FBCA-IBA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和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
6.6.2 FBCA-IBA胶粘剂粘接强度及循环粘接性能分析 |
6.7 丙烯酸循环可逆胶粘剂性能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缩写词简表 |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技术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2]功能化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涂层性能研究[D]. 王新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在华专利分析[J]. 李青莲. 中国胶粘剂, 2020(07)
- [4]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兴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典型塑料软包装企业VOCs排放清单及管控策略的研究[D]. 王玉标. 山东大学, 2020(11)
- [6]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文雅.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氯磺化聚乙烯改性丙烯酸酯水乳液及其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D]. 李仙.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D]. 杨凤敏.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3)
- [9]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朱梦璐.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10]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