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形理论在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正[1](2021)在《基于分形特征的中低孔渗储层分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孔渗储层的孔隙结构对油气渗流和产能有重要影响,也是对低孔渗储层分类的重要参数。在微观尺度上用薄片观测法、孔渗测试等方法进行储层描述,但宏观尺度上缺少一种有效的定量表征方法。将分形理论引入孔隙结构评价,利用压汞数据与分形模型建立联系,求取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孔喉半径中值与分形分维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形分维数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用分形分维数作为宏观尺度参数来定量表征孔隙空间复杂程度具有可行性,同时为中低孔渗储层分类提供可靠的定量表征参数,为油田开发生产提供较好的决策依据。
张娜,寻兴建,王帅栋,张浩宇[2](2021)在《煤系沉积岩多重分形维数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表征煤系沉积岩的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选取中侏罗统页岩、泥岩和砂岩3种典型沉积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核磁共振(NMR)实验,运用分形理论讨论了NMR分形维数与矿物组成、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弛豫时间截止值T2C,可将页岩、泥岩NMR分形维数划分为吸附孔隙分形维数DA(T2≤3 ms)和渗流孔隙分形维数DS(T2>3 ms)。(2)储层物性方面,NMR分形维数Df与孔隙率、渗透率、储层质量指数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NMR分形维数能够作为衡量岩石物性的重要指标。(3)矿物成分方面,石英、长石含量与分形维数Df呈弱负相关关系,黏土矿物由于受到沉积环境、理化性质和矿物本身含量等多因素作用,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差异较为显着。
涂福豪[3](2021)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泥岩的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文中认为
慕娜娜[4](2021)在《冻融岩石CT图像处理及细观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国高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寒区岩土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加,冻融循环导致的岩石损伤、承载力下降引发的冻融灾害问题不断涌现,而冻融灾害是影响寒区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实际寒区岩土工程为背景,以试验为基础,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能够准确表征冻融岩石内部结构特征的细观参量,在连续损伤力学的框架内将细观特征引入宏观力学模型,系统地刻画了岩石随冻融循环作用的损伤演化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多物理场数值分析。将实地采样获取的新鲜红砂岩加工成标准试样。试样分为冻融组和CT组,以±20℃为温度循环区间,先对岩石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其次将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岩石进行CT扫描及力学特性试验,获取表征冻融岩石细观结构的CT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得的CT图像进行图像去噪、增强、二值化处理以及三维重构,获取清晰表征岩石真实细观结构的二维图像以及三维数字化模型。采用分形理论和统计理论,统计计算了冻融岩石的灰度值、孔隙率及分形维数,分析不同冻融次数下岩石的细观损伤演化规律,并建立了用细观结构变化表示的岩石冻融损伤变量。将前文建立的冻融岩石损伤变量引入能够反映岩石宏观变形破坏行为的本构关系,考虑残余阶段的变形特征,建立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反映岩石变形全过程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合理性。通过数值分析软件,对红砂岩的冻融循环以及单轴压缩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温度的热传递效应以及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分布规律,并与试验进行对比验证。
肖永刚[5](2021)在《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西部高海拔寒区,反复的冻融循环造成岩体物理力学性能不断劣化,严重影响岩体工程的稳定性,随着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进行,冻融灾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开展高寒地区露天矿岩质边坡岩体损伤劣化及时效致灾机理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集备战铁矿东边坡凝灰岩岩样,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岩石力学试验和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了高寒边坡凝灰岩在循环加卸载、稳轴压卸围压以及常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冻融循环和不同应力路径对岩石损伤破裂的结构劣化及灾变机理。(2)对凝灰岩岩样进行0、20、40、60和80次冻融处理后,通过SHPB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种不同冲击气压作用下频繁冲击动力扰动试验,获得了冻融凝灰岩试样频繁冲击下的动力学特性,通过超高速照相机以及试验后CT扫描,揭示了冻融凝灰岩在频繁冲击荷载下的宏细观破坏机制。(3)采用NUBOX-6016型智能振动监测仪对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进行振动监测,通过萨道夫斯基公式拟合出了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应力、应变和振动速度等动力响应特征,揭示了露天爆破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规律。(4)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研究了东帮矿山边坡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通过考虑冻融劣化效应修正了岩体广义霍克-布朗强度准则中的参数,建立了霍克-布朗冻融损伤强度破坏准则,实现了岩体强度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劣化的时效过程,将修正模型导入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考虑水冰相变,基于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建立岩石THM耦合模型,建立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备战铁矿挂帮矿边坡的采动响应及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时效破坏过程。
杨鸿锐[6](2021)在《冻融循环对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微观结构损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麦积山石窟崖体岩性为砂砾岩,粘结程度较差,且石窟区年平均气温为8.0℃,极端最高气温为38.3℃,极端最低气温为-19.2℃,温差较大,因此窟区崖体渗水处受冻融循环等风化作用影响明显,麦积山石窟崖体出现剥落、粉化等现象,本文基于国家文物局“关于麦积山石窟危岩体加固及渗水处理二期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5)718号),通过研究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在冻融作用影响下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特征变化,分析砂砾岩在冻融作用影响下的微观结构损伤机制;通过计算砂砾岩冻胀均化应力,并与砂砾岩疲劳强度对比,为岩石冻融损伤程度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具体工作包括:(1)对麦积山石窟崖体砂砾岩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包括密度试验、吸水性试验、抗拉试验、单轴抗压试验以及矿物成分分析试验等;砂砾岩的块体密度和颗粒密度分别是2.40g/cm3,2.66 g/cm3,两者差值较大,说明岩石内部存在较多的孔隙,整体较为松散;岩石吸水率为2.19%,吸水性较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11.59MPa,抗拉强度为1.06MPa,说明岩石整体强度较低,内部颗粒胶结程度较差,遇外力作用或风化作用影响时,岩石易发生损伤破坏;砂砾岩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粘土矿物较多,说明该岩石以泥质胶结为主,这也限制了该岩石的强度及风化类型。(2)进行室内冻融试验,对经过冻融试验的岩石进行波速、CT无损检测、抗拉强度、吸水性等试验,分析冻融作用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冻融作用下砂砾岩各物理力学特性包括质量、纵波波速、抗拉强度、吸水性等均呈现劣化趋势,且在10次冻融循环后开始趋于稳定,在冻融作用下岩石向脆性破坏演化。通过微观分析,受冷凝冰作用、岩石组分热应力作用、孔隙水迁移以及孔隙水冻胀等因素影响,使得岩石冻融过程中小孔径孔隙扩展破坏、相互联通形成大孔径孔隙,表现出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劣化。同时,对同一个试样的不同部位,由于水分迁移以及迁移路径阻断等原因,使得冻融温度越低,岩石水分损失率越小,而且冻融破坏深度越深。(3)应用热力学平衡理论以及均化思想,提出岩石冻胀均化应力,并将之与岩石疲劳强度对比,为岩石冻融损伤分析提供参考。建立冻胀均化应力与环境温度、岩石饱和度、岩石结构特征等的关系,影响岩石孔隙水结晶均化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1)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包括其孔隙率(n)以及岩石孔隙的表面积(S),对于具有相同孔隙率的岩石而言,岩石内孔隙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孔隙水结晶对具有小孔隙结构的岩石造成较小的均化应力,因此通常小孔隙岩石具有较好抗冻性。(2)岩石的饱和度。岩石中处于饱和状态的孔隙比例与岩石饱和度有关。饱和度越高,处于饱和态的孔隙数目越多,在温度差不变的情况下,饱和度增大,产生孔隙水结晶压力的孔隙数目增多,宏观表现为岩石均化应力增大。(3)环境温度。温度差与单个孔隙水结晶产生的结晶压力有关,温度差越大,单个孔隙结晶压力越大。在饱和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差增大,单个孔隙结晶产生的结晶压力增大,宏观表现为岩石均化应力增大。
李小彬[7](2021)在《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岩心技术作为岩石物理研究方法之一,在岩石微观属性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决定了岩石的宏观物理属性,孔隙结构表征对于分析岩石孔隙空间特性以及开展物理属性模拟具有重要作用。渗透率是表征岩石传导流体能力的参数,弹性模量是表征岩石弹性性质的参数,它们是岩石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微观因素对储层岩石弹渗属性的影响,能够弥补传统岩石物理实验的不足,提供研究储层岩石渗透率和弹性模量与其内部孔隙结构之间关系的桥梁,对于岩石物理模型构建和储层地球物理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建立CT扫描法和过程法三维数字岩心,CT扫描法直接反映真实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过程法能够简单、方便、系统地建立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三维数字岩心,选取9个代表性的CT数字岩心和构建6类孔隙结构逐渐变化的过程法岩心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基于分形理论和孔隙网络模型分别研究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复杂性和孔喉特征。一方面,利用盒计数算法计算三维数字岩心的骨架、孔隙和边界分形维数,以表征不同岩心模型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利用最大球方法建立与数字岩心孔隙空间拓扑性质相同的孔隙网络模型,并对孔隙网络模型的拓扑性质、孔喉尺寸和孔喉形状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准静态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数字岩心的渗透性和弹性特征。岩石的微观因素影响着宏观物理属性,全面定量地研究岩石骨架、孔隙结构、孔隙流体等因素对岩石渗透性和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定量分析各因素的渗透率变化倍数和弹性参数变化幅度,判断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并建立单变量因素与渗透率和弹性参数的关系模型。在研究中发现,将过程法与数学形态学法相结合,能有效建立孔隙结构逐渐变化的三维数字岩心,三维数字岩心是开展孔隙结构表征和物理属性模拟的基础。利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三维数字岩心分形维数时,数字岩心尺寸和像素大小是影响分形维数计算误差的不利因素,提出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办法。在利用分形维数表征岩石复杂性时,骨架和孔隙分形维数通常不能有效反映出孔隙结构的复杂性,边界分形维数则具有更好的辨别能力。进一步以均匀胶结模型C的孔隙度与分形维数关系为基础,提出一个判断孔隙结构复杂性的分形参考模型。以CT数字岩心样本为例,通过对比其分形维数与分形参考模型在相同孔隙度时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判断岩心的孔隙结构复杂度。将基于分形理论和孔隙网络模型的两种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综合对比分析,能更加有效地了解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代表性岩心孔喉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分析出主次影响因素:喉道尺寸>配位数>喉道形状>孔隙尺寸>孔隙形状。通过分析过程法岩心模型以研究不同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单变量因素与渗透率关系模型,并定量判断出各因素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孔隙度>胶结类型>骨架性质。相比于渗透性,弹性影响因素明显更多,不仅需要考虑孔隙结构对弹性参数的影响,还需要分析骨架和胶结物的矿物组分及其含量、孔隙流体性质等因素,过程法能够有效地建立多矿物组分数字岩心以开展有限元弹性模拟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弹性参数变化幅度判断出各因素的主次影响:最主要因数是孔隙度,主要因素包括胶结类型、骨架矿物种类及含量、胶结矿物种类,次要因素包括骨架颗粒分布和孔隙流体饱和度。
彭玲[8](2021)在《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储层是那些具有连通孔隙、具有渗透性、具有存储流体(如油、气、水)空间的岩层。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大多数来自沉积岩层,其中以固结沉积物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最为重要。由于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由松散沉积物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组成的泥页岩储集层等低孔低渗储集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沉积物的固结程度不同,导致其中水的赋存状态不同,进而使得其孔隙结构以及渗流特性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分别开展固结与松散状态下的沉积物的岩石物理实验,探究其水赋存状态与孔渗特性。本论文综合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土壤学以及岩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在实验室尺度下对两种沉积物:致密砂岩与黏土进行核磁共振等地球物理方法实验研究。分别利用分形与峰分解的数学方法分析解释其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2谱,确定两种沉积物中的水赋存状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渗流特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为非常规储层评价解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用黏土样品所属地层为美国地区典型的页岩地层;致密砂岩样品所属地层属于中国一个重要的油气潜力藏地区,是典型的低渗透低孔隙度致密砂岩地层。其研究方法与成果如下:(1)黏土样品矿物成分分析。开展对怀俄明膨润土(WBt),丹佛膨润土(DBt)和丹佛粘土石(DCs)三种黏土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得出:丹佛粘土石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而丹佛膨润土和怀俄明膨润土中的主要矿物均为蒙脱石,即丹佛粘土石为非膨润土,而丹佛膨润土和怀俄明膨润土为膨润土。(2)黏土吸附水表征实验。开展对3种非饱和黏土的水蒸气吸附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3种黏土样品的水蒸气吸附等温曲线,进一步展示3种黏土的水化特征,当环境相对湿度RH低于85%时,不同黏土样品的水化状态不同,但当环境相对湿度RH高于85%时,所有黏土样品的水化状态相似,吸水作用力由吸附力为主转变为毛细力为主;制作在10种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平衡的非饱和黏土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非饱和状态下分析在10种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膨润土吸水后的低场核磁共振T2谱,随着相对湿度增大,T2谱峰值向右移动,会出现峰叠加的现象。(3)黏土中水赋存状态分析。基于黏土核磁共振T2分布,通过峰分解的数学方法在常温下确定2种膨润土中的吸附水与毛细水,确定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的两种结合水的界限划分以及他们的相对含量,讨论了黏土吸附水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提出了黏土吸水概念模型,并通过二维核磁T1-T2图谱验证其模型。在常温且不损害样品的情况下准确地分析了水的赋存状态与吸附过程。(4)饱和黏土的核磁共振实验。制得饱和状态下的黏土样品,分析不同干密度,不同浓度盐溶液对黏土吸水特性的影响:干密度主要影响黏土中大孔隙里的水含量;而不同浓度盐溶液对于样品的孔隙度(吸水量)的影响与黏土中的主要黏土矿物和盐溶液中的阳离子类型有关。(5)黏土渗透性实验。开展对干密度为1.2 g/cm3的两种不同层间阳离子膨润土的渗透率实验,分别计算其渗透系数:怀俄明膨润土的渗透系数为4.59*10-8cm/s,丹佛膨润土的渗透系数为8.42*10-8cm/s。(6)建立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基于核磁T2谱分布,孔隙度和束缚水以及孔隙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推导出了适用于致密砂岩的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致密砂岩油藏致密砂岩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得到分形维数与孔隙等特征参数,得到定量计算固结沉积物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7)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在渗透率预测上的应用。根据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关系提出分形渗透率公式,对比分析了五种常用的基于核磁与分形的经验渗透率公式,并应用到不同地区的致密砂岩样品上,结果证实本文提出的分形渗透率公式应用效果较好。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创新性工作:(1)利用峰分解数学方法分析黏土低场核磁共振T2谱,在常温下确定2种膨润土中水的赋存类型(存在形式)以及它们的相对含量,划分不同结合水的界限,分析黏土中的不同类型水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黏土的吸水概念模型,并描述了不同赋存类型的水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中的吸附过程。本创新点相当于论文第三章。(2)基于致密砂岩核磁共振T2分布,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针对致密砂岩的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核磁分形渗透率计算公式。本创新点相当于论文第五章。
李琪[9](2021)在《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自然风化、酸雨侵蚀等引起的砂岩类石质文物的各种病害问题极大的损害了文物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对砂岩酸蚀问题的高度重视。此外,砂岩还是良好的油气资源储集层,针对砂岩油藏储层中的油气开采问题,酸化技术能够提高或者恢复砂岩储层渗透能力,增加油气产能,因此加大砂岩酸蚀特征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了四川乐山大佛同源地区粉砂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酸性环境下砂岩的连续反应过程自主设计了一套水岩连续作用装置以模拟砂岩酸蚀作用,并结合一系列测试方法对酸蚀前后砂岩的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形维数处理手段推导了砂岩化学损伤变量公式,定量分析了砂岩酸蚀化学损伤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针对酸蚀作用对砂岩微观结构影响进行了XRD、SEM-EDS、CT扫描分析等,结果表明酸蚀后砂岩钙质胶结物大量溶解,同时生成大量黏土矿物,发育出较多的溶蚀孔隙,整体结构变得更为疏松,晶体解理边缘变得模糊或浑圆。(2)针对酸蚀过程中砂岩物理化学特征变化研究对砂岩酸蚀过程中的渗透液进行了水质指标和砂岩波速特性检测,结果表明:(1)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的p H值和EC值均呈缓慢增长的趋势,ORP值、DO值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而纵波速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2)在整个酸蚀作用期间,钙和镁元素的释放量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而钠元素和钾元素释放量随时间分别表现出指数关系和幂数关系。(3)针对砂岩腐蚀情况研究综合线扫描和CT扫描结果可得:在连续酸蚀过程中,三组砂岩酸蚀破坏表现出时间上的延迟性;从渗流方向来看,每组岩样酸蚀破坏程度随腐蚀深度增大呈现减弱趋势,新增孔隙量与腐蚀深度呈负相关。(4)针对酸蚀前后砂岩孔隙特征变化分析进行了氮气吸脱附和恒速压汞试验,试验表明:酸蚀后,三组砂岩小、中大孔孔隙量、比表面积、孔容、喉道半径峰值、主要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孔喉半径比均有所增大,1号砂岩增大效果最为明显,2号次之,3号最小。(5)针对砂岩损伤特征分析基于分形维数建立了砂岩酸蚀的化学损伤变量公式,得到了酸性环境下砂岩化学损伤随腐蚀深度的变化规律:化学损伤程度随腐蚀深度减小。1号、2号和3号砂岩腐蚀深度从1mm到4mm其化学损伤量D值分别降低了9.81%、5.95%和1.65%。
宋泽宇[10](2021)在《季冻区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损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季冻区的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超过一半,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逐渐推进,季冻区的隧道工程项目也不断立项动工投入运营。隧道工程的建设使得山体内部的围岩与外部大气接触,围岩与衬砌经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围岩与衬砌内部的损伤。一些发达国家建设的隧道工程已经因为冻害而无法正常使用,我国也有类似情况的发生。所以,对季冻区隧道围岩的冻融损伤的机理与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对隧道工程建设的设计,维护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季冻区东南岔隧道工程,根据断裂疲劳理论、流体力学、细观损伤力学理论与分形理论进行东南岔隧道的围岩——花岗岩的物理以及力学试验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对采自季冻区东南岔隧道的花岗岩岩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通过试验获得了不同冻融次数的岩样的物理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纵波波速、导热系数等,并且对不同冻融次数的岩样进行单轴抗压试验获得其力学特征参数,得到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花岗岩的物理以及力学性质随冻融次数增加而发生劣化的规律;(2)利用matlab软件图像处理算法,对使用扫描电镜获得的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岩样薄片的放大观测照片进行降噪、锐化以及二值化处理,通过对比找到对扫描电镜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最优方法,并且结合matlab区域生长算法和Image Pro Plus的计数处理功能,通过定量方法揭示了花岗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发生损伤的实质:其内部的裂隙结构的发育,进而根据固体力学理论分析得出冻融循环对花岗岩产生损伤作用的实质是疲劳损伤;(3)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渗透参数计算模型,使用Image Pro Plus的计数处理功能处理经二值化的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岩样薄片的放大观测照片,获取孔隙结构参数并代入模型计算获得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并与室内渗透率测量试验结果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冻融岩石的渗流——损伤相互作用关系;(4)推导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疲劳损伤模型,将室内试验获得的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的物理参数代入模型,获得该隧道花岗岩冻融疲劳损伤模型。
二、分形理论在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形理论在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形特征的中低孔渗储层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铸体薄片的分形特征 |
2 基于毛管压力的分形特征 |
3 压汞数据分析 |
3.1 压汞资料应用理论基础 |
3.2 退汞曲线分析 |
4 储层物性分析 |
4.1 物性数据分析 |
4.2 薄片分析 |
5 孔隙结构分维数研究 |
5.1 岩样分维数的测定及分析 |
5.2 利用分维数对储层分类 |
5.3 储层类别的分析 |
6 结论 |
(2)煤系沉积岩多重分形维数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实验 |
1.1 岩石样品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矿物成分 |
2.2 物性参数 |
2.3 NMR分形维数 |
3 结果分析 |
3.1 NMR分形特征 |
3.2 岩石物性与Df的相关性 |
3.3 脆性矿物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 |
3.4 黏土矿物与DA、DS的相关性 |
4 结 论 |
(4)冻融岩石CT图像处理及细观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融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
1.2.2 岩石CT扫描技术的研究 |
1.2.3 分形理论在岩石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石CT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
2.1 试验概况 |
2.1.1 红砂岩冻融循环试验 |
2.1.2 CT扫描试验 |
2.1.3 红砂岩力学特性试验 |
2.2 红砂岩试样截面CT图像处理 |
2.2.1 图像降噪 |
2.2.2 图像增强 |
2.2.3 二值化处理 |
2.3 红砂岩试样整体三维重构 |
2.3.1 三维可视化方法 |
2.3.2 冻融红砂岩三维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CT图像的细观结构量化分析 |
3.1 红砂岩CT图像灰度分析 |
3.2 红砂岩CT图像孔隙率分析 |
3.2.1 截面孔隙率分析 |
3.2.2 体孔隙率分析 |
3.3 红砂岩CT图像分形维数计算 |
3.3.1 截面分形维数计算 |
3.3.2 体分形维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细观特征的红砂岩损伤本构关系 |
4.1 损伤的基本概念 |
4.2 冻融受荷岩石损伤演化方程 |
4.3 冻融荷载作用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
4.4 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红砂岩冻融循环及压缩试验数值模拟 |
5.1 基本理论及方法 |
5.2 冻融循环试验数值模拟 |
5.2.1 温度场分析 |
5.2.2 热应力分析 |
5.3 冻融红砂岩单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高海拔寒区岩体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
2.1.1 静态试验研究 |
2.1.2 动态试验研究 |
2.2 边坡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2.3 高海拔寒区岩体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2.4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原位监测研究现状 |
2.4.1 声发射(AE)监测 |
2.4.2 遥感监测技术 |
2.4.3 其他原位监测试验 |
2.5 高海拔寒区岩质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2.5.1 结构面劣化机理 |
2.5.2 岩体结构变异机理 |
2.5.3 稳定性评价方法 |
2.6 问题的提出 |
2.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7.1 主要研究内容 |
2.7.2 主要研究方法 |
2.7.3 技术路线 |
3 备战铁矿工程地质概况与岩体赋存特征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区域地质 |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水文地质 |
3.3 岩石力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冻融循环条件下凝灰岩静态力学特性研究 |
4.1 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单轴压缩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岩石的冻融损伤特性 |
4.1.3 单轴压缩岩石力学特性 |
4.1.4 凝灰岩声发射特性 |
4.1.5 凝灰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
4.2 常规三轴加载试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应力应变规律分析 |
4.2.3 岩石变形规律分析 |
4.2.4 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3 轴向应力恒定的匀速卸围压试验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轴向压力恒定的匀速卸载围压试验 |
4.3.3 卸荷路径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分析 |
4.4 多级循环荷载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应力应变响应机制分析 |
4.4.3 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 |
4.5 不同应力路径下破坏规律及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频繁冲击荷载下冻融凝灰岩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样制备 |
5.1.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5.2 力学特性结果分析 |
5.2.1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5.2.2 峰值应力特征 |
5.2.3 峰值应变特征 |
5.2.4 动态弹性模量特征 |
5.3 变形与破坏特征分析 |
5.3.1 平均应变率特征 |
5.3.2 频繁冲击后的破坏模式 |
5.4 冻融循环与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挂帮矿边坡在露天爆破振动下的响应研究 |
6.1 高寒边坡爆破振动波实测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爆破测振 |
6.2 边坡爆破振动稳定性数值模拟 |
6.2.1 建立模型 |
6.2.2 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岩体冻融损伤劣化模型 |
7.1 挂帮矿边坡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1 获取点云数据 |
7.1.2 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 |
7.1.3 获取结构面信息 |
7.1.4 结构面信息统计 |
7.2 考虑冻融劣化的霍克-布朗修正模型 |
7.2.1 霍克-布朗准则方程 |
7.2.2 适用于高寒岩体的霍克-布朗强度准则 |
7.3 本章小结 |
8 高寒边坡多场耦合时效致灾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8.1 岩体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方程的建立 |
8.1.1 温度场控制方程 |
8.1.2 渗流场控制方程 |
8.1.3 应力场控制方程 |
8.1.4 考虑相变问题 |
8.2 备战铁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
8.2.1 建立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8.2.2 多场耦合作用下挂帮矿开采的结果与分析 |
8.2.3 冻融循环对挂帮矿边坡的影响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冻融循环对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微观结构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岩石冻融循环劣化宏观尺度研究 |
1.3.2 岩石冻融循环劣化细微观尺度研究 |
1.3.3 孔隙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基本性质 |
2.1 密度试验 |
2.1.1 块体密度 |
2.1.2 颗粒密度 |
2.2 吸水性试验 |
2.3 力学试验 |
2.3.1 抗压强度试验 |
2.3.2 抗拉强度试验 |
2.4 矿物成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饱水岩样制作及筛选 |
3.2 冻融循环试验 |
3.2.1 试验设计 |
3.2.2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动弹性模量试验 |
3.2.3 冻融作用下砂岩重量变化试验及分析 |
3.2.4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吸水性试验 |
3.2.5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抗拉试验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维CT图像的岩芯微观结构分析 |
4.1 CT无损检测试验 |
4.2 CT图像微观结构提取与表征 |
4.2.1 图像噪声分析 |
4.2.2 岩芯微观结构提取 |
4.3 二维岩芯微观结构特征 |
4.3.1 孔隙率 |
4.3.2 孔径分布 |
4.3.3 孔径分形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三维CT图像的岩芯微观结构分析 |
5.1 岩芯孔隙结构三维模型重建 |
5.2 三维岩芯微观结构分析 |
5.2.1 孔隙数目及孔隙平均体积 |
5.2.2 分段孔隙密度 |
5.2.3 冻融均化应力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岩心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岩石孔隙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
1.2.3 岩石物理属性模拟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维数字岩心建模方法 |
2.1 X射线CT扫描法构建数字岩心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建模过程 |
2.1.3 三维数字岩心样本 |
2.2 过程法构建数字岩心 |
2.2.1 沉积过程模拟 |
2.2.2 压实过程模拟 |
2.2.3 成岩过程模拟 |
2.2.4 三维数字岩心模型 |
2.3 数学形态学方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模拟岩石胶结过程 |
2.3.3 模拟孔隙空间油水分布 |
2.3.4 三维数字岩心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孔隙结构表征 |
3.1 分形几何理论 |
3.1.1 分形几何概述 |
3.1.2 典型分形结构 |
3.1.3 分形维数种类 |
3.2 孔隙结构的分形表征 |
3.2.1 孔径分布法 |
3.2.2 气体吸附法 |
3.2.3 计盒维数法 |
3.3 三维数字岩心分形特征 |
3.3.1 岩心模型A分形分析 |
3.3.2 岩心模型B分形分析 |
3.3.3 胶结模型分形分析 |
3.4 分形参考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
3.4.1 孔隙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3.4.2 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3 CT法数字岩心分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孔隙结构表征 |
4.1 孔隙结构模型几个发展阶段 |
4.1.1 毛细管束模型 |
4.1.2 毛管网络模型 |
4.1.3 规则孔隙网络模型 |
4.1.4 数字岩心孔隙网络模型 |
4.2 最大球方法建立孔隙网络模型 |
4.2.1 建立最大球 |
4.2.2 建立连通关系 |
4.2.3 孔隙和喉道识别 |
4.2.4 孔喉参数计算 |
4.3 CT法数字岩心孔喉参数分析 |
4.3.1 孔隙尺寸 |
4.3.2 喉道尺寸 |
4.3.3 孔隙形状 |
4.3.4 喉道形状 |
4.3.5 配位数 |
4.4 过程法数字岩心孔喉参数分析 |
4.4.1 孔隙网络模型 |
4.4.2 孔喉参数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渗透性数值模拟研究 |
5.1 渗透率模型计算方法 |
5.1.1 基于毛细管束模型的渗透率计算 |
5.1.2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渗透率计算 |
5.1.3 孔隙网络模型渗透率验证 |
5.2 孔喉参数对岩石渗透性影响研究 |
5.2.1 孔隙尺寸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2 喉道尺寸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3 孔隙形状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4 喉道形状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5 配位数对渗透率的影响 |
5.2.6 孔喉参数对渗透率影响对比分析 |
5.3 微观孔隙结构对渗透性影响研究 |
5.3.1 颗粒分布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2 压实作用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3 胶结作用对渗透率的影响 |
5.3.4 渗透率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石弹性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6.2 有限元方法计算数字岩心的弹性模量 |
6.2.1 数字岩心单元划分和节点编号 |
6.2.2 有限元方法计算弹性力学参数 |
6.2.3 数字岩心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评价 |
6.3 微观孔隙结构对弹性影响研究 |
6.3.1 颗粒分布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2 压实作用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3 胶结作用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3.4 CT法数字岩心弹性参数分析 |
6.4 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影响研究 |
6.4.1 多矿物组分数字岩心的建模原理 |
6.4.2 骨架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3 胶结物多矿物组分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4 含水饱和度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6.4.5 弹性参数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1.2.2 渗流特性研究 |
1.2.3 水赋存状态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核磁共振方法原理 |
2.1 核磁共振现象基本原理 |
2.2 核磁弛豫信号及测量 |
2.2.1 核磁弛豫信号 |
2.2.2 弛豫时间测量 |
2.3 孔隙流体弛豫机理 |
2.3.1 表面弛豫 |
2.3.2 自由弛豫(体积弛豫) |
2.3.3 扩散弛豫 |
2.3.4 孔隙流体多指数弛豫 |
2.4 核磁共振T_2谱分析 |
2.4.1 核磁共振测定含水量 |
2.4.2 含水孔隙度 |
2.4.3 孔径分布(PSD) |
2.4.4 确定束缚水与可动水 |
2.4.5 渗透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饱和黏土水赋存状态表征实验与分析 |
3.1 黏土样品矿物学组分 |
3.1.1 黏土矿物晶体结构 |
3.1.2 黏土样品的矿物组成 |
3.2 黏土中水的存在形式 |
3.2.1 双电层结构 |
3.2.2 毛细水与吸附水 |
3.3 水蒸气吸附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方法基本原理 |
3.3.2 非饱和黏土样制作 |
3.3.3 水蒸气吸附实验步骤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非饱和黏土核磁实验 |
3.4.1 核磁实验仪器 |
3.4.2 系统校准 |
3.4.3 核磁实验参数 |
3.4.4 实验样品 |
3.4.5 核磁T_2谱结果 |
3.5 核磁表征黏土水赋存状态 |
3.5.1 T_2谱峰分解 |
3.5.2 黏土吸水概念模型 |
3.5.3 T_1-T_2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黏土孔隙度与渗透性实验 |
4.1 核磁共振法表征黏土孔隙 |
4.1.1 实验仪器与参数 |
4.1.2 饱和黏土样品制作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黏土渗透性实验 |
4.2.1 样品制作 |
4.2.2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致密砂岩孔隙束缚水与渗透率表征 |
5.1 分形理论及应用 |
5.1.1 分形维数的应用 |
5.1.2 孔隙分形维数 |
5.2 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
5.2.1 基于NMR T_2分布计算分形维数 |
5.2.2 建立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3 基于NMR或分形的渗透率模型 |
5.4 模型验证与应用研究 |
5.4.1 致密砂岩物性特征 |
5.4.2 NMR实验结果 |
5.4.3 基于NMR T_2分布计算分形维数结果 |
5.4.4 致密砂岩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4.5 分形维数与T_(2ml)、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
5.4.6 渗透率计算模型讨论 |
5.4.7 渗透率计算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2 酸性环境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
1.2.3 岩石CT扫描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酸蚀试验方案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背景及气候特征 |
2.1.2 模拟砂岩酸蚀试验设计依据 |
2.2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特征 |
2.2.2 矿物学特征 |
2.2.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2.4 细微观结构特征 |
2.3 砂岩酸蚀特征试验方案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前的预备工作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过程及监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酸蚀过程中砂岩物理化学特征变化 |
3.1 酸蚀过程中砂岩岩样的波速特性 |
3.1.1 酸蚀过程砂岩波速特征 |
3.1.2 砂岩连续酸蚀过程中劣化规律分析 |
3.1.3 振幅及频谱分析 |
3.2 酸蚀后砂岩元素特征及腐蚀破坏情况分析 |
3.2.1 线扫描分析Ca、Mg、Fe、Al、O、Si元素特征 |
3.2.2 酸蚀作用下砂岩腐蚀破坏情况 |
3.3 砂岩酸蚀渗透液水化学特征 |
3.3.1 pH值变化特征 |
3.3.2 EC值变化特征 |
3.3.3 ORP值变化特征 |
3.3.4 DO值变化特征 |
3.4 砂岩酸蚀渗透液元素浓度特征 |
3.4.1 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中元素浓度变化特征 |
3.4.2 砂岩酸蚀过程中渗透液中主要元素浓度的对比分析 |
3.4.3 酸性环境下砂岩中Na、K、Mg、Ca元素的释放速率 |
3.5 本章小结 |
4 酸蚀作用前后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变化 |
4.1 孔隙特征研究 |
4.1.1 腐蚀砂岩氮气吸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曲线 |
4.1.2 腐蚀砂岩孔径分布与孔容、比表面积的关系 |
4.2 孔喉特征研究 |
4.2.1 恒速压汞试验结果 |
4.2.2 喉道和孔隙特征分析 |
4.3 孔隙定量分析 |
4.3.1 CT原理及仪器介绍 |
4.3.2 CT图像中孔隙和组分分布的确定 |
4.3.3 孔隙量对比分析 |
4.4 酸性环境下粉砂岩的损伤特征分析 |
4.4.1 酸性环境下粉砂岩微观结构损伤特征 |
4.4.2 基于分维数损伤变量的砂岩化学损伤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季冻区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损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细观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
1.2.2 冻融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特性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东南岔隧道工程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地质构造 |
2.2.5 围岩等级 |
2.3 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试验 |
2.4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物理及力学特性分析 |
2.4.1 质量特征分析 |
2.4.2 导热系数特征分析 |
2.4.3 纵波波速特征分析 |
2.4.4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4.4.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案 |
2.4.4.2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力学特性分析 |
2.4.5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孔隙度特性研究 |
2.4.5.1 气体法测岩石孔隙度原理 |
2.4.5.2 试验设备与方案 |
2.4.5.3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孔隙度特性分析 |
2.4.6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渗透率特性研究 |
2.4.6.1 脉冲衰减法测量岩石渗透率原理 |
2.4.6.2 试验设备与方案 |
2.4.6.3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渗透率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 |
3.1 岩样制备与扫描电镜试验 |
3.2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细观裂隙特性分析 |
3.2.1 matlab图像处理 |
3.2.2 区域生长识别裂隙结构 |
3.2.3 量化裂隙结构 |
3.2.4 裂隙损伤特征量化分析 |
3.3 基于分形理论的冻融岩石渗透特性研究 |
3.3.1 分形维数的求取 |
3.3.2 岩石渗透参数计算模型 |
3.3.3 东南岔隧道冻融花岗岩渗透特性分析 |
3.4 冻融岩石渗流——损伤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疲劳损伤模型研究 |
4.1 断裂疲劳理论简介 |
4.2 岩石冻融疲劳损伤模型 |
4.2.1 损伤变量的确定 |
4.2.2 冻融岩石疲劳损伤演化模型 |
4.3 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疲劳损伤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分形理论在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形特征的中低孔渗储层分类研究[J]. 王正. 海洋地质前沿, 2021(11)
- [2]煤系沉积岩多重分形维数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娜,寻兴建,王帅栋,张浩宇. 矿业科学学报, 2021(05)
- [3]冻融循环作用下泥岩的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D]. 涂福豪. 南华大学, 2021
- [4]冻融岩石CT图像处理及细观特性分析[D]. 慕娜娜.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5]高寒边坡岩体采动响应与多场耦合时效致灾过程研究[D]. 肖永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冻融循环对麦积山石窟砂砾岩微观结构损伤机制研究[D]. 杨鸿锐. 兰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岩石孔隙结构表征及弹渗属性模拟研究[D]. 李小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8]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D]. 彭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9]砂岩酸蚀特征试验研究[D]. 李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季冻区东南岔隧道花岗岩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 宋泽宇.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