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虞强[1](2021)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构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形成,成为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器运行的基础,巩固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升了国家整体能力,促进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焕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总体性危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对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理论。本文基于价值观生成规律与史实研究相结合的视角,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揭示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新中国初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历史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党的统领作用、能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历史的叙事和反思中获得经验启示,从而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当代启示。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本章分析了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认为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列宁的集体主义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等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探索形成了“革命功利主义”“集体主义就是党性”等革命集体主义思想;实践基础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集体主义的探索。第二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本章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主体支撑和方向引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决定因素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思想根基和道德基础。第三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和形式特点,其中: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制度路径;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体系架构;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动力支撑;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组织形态。形式特点主要是:注重发展工农教育,提高群众性;注重实施分类教育,提高针对性;注重与社会运动相结合,提高实践性;注重围绕中心任务,提高渗透性;注重塑造典型示范,提高引领性;注重运用自我批评,提高深刻性。第四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和存在不足。积极影响主要在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价值引领,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不足之处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中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的真正认同;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容易导致个人利益被集体利益所代表与消解;统筹兼顾原则未能充分体现。本章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法制成果——《五四宪法》、政治成果——党的八大精神进行了探析。第五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启示与借鉴。本章论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继承和创新的当代启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必须实现集体主义的创新发展。对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进行了实践考察。提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创新发展的原则是:以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为价值旨归;强调集体的真实性和集体利益优先的合理性;确立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多层次标准;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调节和利益补偿机制;坚持一元化价值导向与多样化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彰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意蕴;注重“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用文化建设滋养集体主义的新时代发展等。
张婵娟[2](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高红[3](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谢军[4](2019)在《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1,他们学识丰富,精通世故,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达到自己的目的。钱教授有关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论述引发热议,有关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性质、原因等需要系统分析。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高校校长和网民对待精致利己主义的看法,以此为背景分析民众去“精致利己主义”的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精致利己主义对大学生认知及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存在趋于合理化,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思想和行为会影响其他大学生原有的价值判断及价值选择。本文分析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基本表现及产生原因,最终提出去“精致利己主义”的路径。基于现有学者对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描述,发现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有以下基本表现,即行为表现上的隐蔽性及利己性、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性和目的性、学习观上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和就业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这些基本表现会给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曹晟旻[5](2019)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研究 ——以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为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从本质上说,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都有特殊的心理情结,前者反映出的是明显的美德嗜好,而后者则表现出对权利不彰的担忧和恐惧。无论如何,这些想法本身均无可厚非。尽管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社会危机多数是由权利与善之间关系的内在失调所导致的。尤其是在中国语境下,人们对权利的认识和行使之所以缺少一致性与有效性,其原因在于缺乏关于权利的连续性论证以及根本的价值观念保障。现代社会离不开权利,但同时又需要超越权利,对善而言同样如此。由此可见,若要实现权利与善之间的和谐共存与有效平衡,就必须在个人权利作出让步的同时对共同善施以相应的限制,正所谓“有限的权利与适度的善”,而这种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必定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展开。总体而言,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针对权利与善何者优先的论辩将会贯穿于文章的整体论述之中,目的在于就这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作出深刻揭示和有效总结。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用到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除导论和结语以外,本文总共分为六章,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呈现出来。第一章主要论述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涉及的学理基础,以揭示该优先性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具体而言,本章先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社群主义者对自由主义权利优先论的两次批判,由此展现出社群主义在该问题上有别于自由主义的独特之处。相应地,自由主义者对这两次批判均分别予以回应。在此过程中,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各自站在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立场上展开论辩。自由主义者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但该原则同“权利优先于善”的主张并非完全契合。因此,社群主义者对其表示坚决反对。另外,在阐述权利优先于善时,自由主义者将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理解为原子式的个体,他们强调权利的普遍性,但社群主义者却要维护权利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由此可见,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上持有显着的异见和分歧。不可否认,社群主义者在批判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论时有其正当性,这是值得肯定和褒扬的,但却不能否认其亦有偏颇之处。若要深入探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则必须发现该问题的实质与核心。为此,本章试图通过追溯优先性问题的历史源头和发现优先性概念的真实含义达到这一目的。第二章主要从理论层面阐释对权利与善这两个概念的准确界定,这构成讨论优先性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虽然,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上贡献有诸多富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但遗憾的是,这两者围绕权利与善何者优先的两次交锋均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概念认识的差异,他们对权利与善的阐发并没有达成统一。所以,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和强调,否则就会失去其本质意义。关于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对权利的不同理解,本章从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这三个纬度展开系统论述;关于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对善的不同理解,本章则引入对至善、共同善和个体善等语词的说明,以此表明这两者对善的认识存在差异。在思考权利与善的关系时,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会陷入中立与内嵌、形式与实质这两种误区。对此,本章力图及时做出纠正。第三章主要将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权利优先于善”作为反思对象,其旨在阐明对权利优先绝对化的倾向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自由主义作为当代法哲学的主流思潮,社群主义对其进行过有针对性地批评和驳斥,很多独到见解揭示出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论有其缺陷和纰漏。在激烈批判和反复争论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并不总是能够用“权利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权利本位论发展到极端就会造成僵化和分裂,由此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有自相矛盾之处,其权利本位论亦会逐渐暴露出价值局限。有鉴于此,若要保证自由主义者主张的权利更具有现实意义,则不可能离开善作为实质性的价值观念指引,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对权利优先的绝对化作出理性看待。实际上,在权利背后总会有善作为支撑,权利与善之间存在“荣辱与共”的紧密关联,尤其是善会对权利产生深刻的内在影响。所以,社群主义围绕“善优先于权利”的内容表述就会应运而生。第四章主要将社群主义者提出的“善优先于权利”作为反思对象,而这要以有效把握他们对共同体的关注和重视为前提,并要准确理解他们对善的推崇和提倡。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和格局下,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将会演变为诸善之争。较之于个体善而言,共同善通常会被社群主义者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而这种认知的根源在于过分强调共同体。但事实上,共同善并非总是优先于个体善,因而需要为共同善“祛魅”。同时,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原初状态并非完全形式化,其自始具有实质面向,而且社群主义者对原初状态的自我预设也有误解。再者,不管是“道德空间中的自我认同”,还是“叙事性的自我”,这些都是社群主义者做出的理性建构,它们的论证思路均以批判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观念为基础。但是,这种批判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因为社群主义者选取的视角和范围会暴露出严重局限,其间不仅对共同体的价值和功能有所夸大,并且存有某种程度的误解和偏差,以致无法完全同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论区分开来。其实,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如社群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紧张,但他们却将这两者人为地对立起来,甚至有意压制或忽略个人本身的存在,这是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第五章主要论说权利与善在优先性问题中并非处于彼此对立的两端,而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中间道路”自始就是难以成立的,其甚或会对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造成严重倒逼与反向激化。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中,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辩始终停留在思想理念层面,尤其是社群主义者在该问题上的否定多于建设。就此而言,社群主义不足以从根本上对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论构成颠覆或挑战,因为其尚不具备站在自由主义对立面的能力和条件。从本质上讲,这两种“主义”之间仍有某种内在一致性,其相互间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共识与默契,只不过这两者有时过于理想和偏激。更进一步讲,社群主义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上实为自由主义的某种延伸。从这种意义上说,若要充分确保权利与善的有效实现,就必须促使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主张分别在适当的场域各自发挥积极作用。第六章主要运用反思平衡的方法解决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而反思平衡建立在非基础主义和类融贯论之上,其具有从主观到主观间再到客观的不同视角。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上,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创见会受到自身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为避免过分强调权利与善的其中一方面忽视另一方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不妨采取反思平衡的方法化解该优先性问题。从本质上说,反思平衡旨在针对分歧进行争论,其内部存在个别与一般、单一与复多、简单与复杂的类型划分,由此得以完成对多重反思平衡的体系化建构。为超越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多重反思平衡将现有对权利与善的理解作为深思熟虑的判断,以此为起点使其互为参照并相互调整,进而达成追求正义原则的理想目标。虽然,反思平衡本身蕴含着实践理性,但这种实践理性终归有其限度,因此必须予以审慎对待。总之,围绕权利与善的多重反思平衡将始终处于开放与动态之中,由此体现出人们对正义原则的不懈追求。总的来说,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是在理论层面展开的,但其终归还要体现出高度的实践性特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当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投射到中国语境下,就会展现出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目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利益分化有其特殊性,这不仅反映在纵向的社会阶层和横向的社会群体这两个不同的观察维度之中,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到原有的国家-个人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转向国家-共同体-个人的三元结构形式。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既可能是自由主义的利益共同体,也可能是社群主义的价值共同体,其取决于将善表述为某种现实利益,还是超越现实利益的某种形而上学,对此要视情况而定。但不管怎样,人们需要以积极心态对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加以分析和应对,尤其是要学会从他者维度理解权利与善,从而形成“有限的权利”与“适度的善”。有鉴于此,从权利视角探讨利益分化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由主义权利优先论的分析路径,而必须在吸收和借鉴社群主义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出“德性公民”作为权利的主体性概念,进而尝试建构某种兼顾权利与善的发展模式。毕竟,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双重挑战。尽管如此,但自由主义仍是权利理论及其实践的主要依据,而社群主义的引入无非是要帮助其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当然,探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必须在法治理念的引导下具体实施,以便促使其理论功用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
密逸平[6](2019)在《五四时期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重要的社会思潮,是转型时代中国知识分子推翻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儒家伦理的有力武器。在众多宣扬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中,陈独秀、胡适、鲁迅三人最具特点,而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其个人主义思想更具代表性与独特性。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其性格特点、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社会活动及大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其个人主义的理论来源,在启蒙阶段主要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影响,如梁启超的“新民”理论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形成阶段主要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影响,如尼采的主人道德和超人哲学、法国的天赋人权说与社会契约论、英国的功利主义思想等。根据陈独秀着作、书信、演讲等内容,大体可将其个人主义思想的基本主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强调个人应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主张将个人从纲常伦理和家族依附中解放出来,形成个体的主体性意识;二,认为个人应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包括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思想言论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集会结社的自由,以及人权的平等、男女的平等、种族的平等;三,认为只有民治才能保障个人权利,因此民众应自觉居于主人地位,积极参政议政。陈独秀在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个人主义,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发生成的,也区别于西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而是将卢梭、尼采、边沁等人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相融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激进主义以及功利主义色彩,它不单是一种倡导自我独立的思想,还具有促进民族国家进步的现实意义。五四时期,陈独秀对个人主义思想的积极宣传,具有促进个人解放、形成现代化个人的积极意义,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但在1919年下半年后,陈独秀逐渐由个人主义者转变为集体主义者,在民族救亡的现实面前,个人主义很快让位于能够直接解决社会问题的阶级革命,这一转变,不仅是其个人深思熟虑的结果,也是当时社会转型的缩影。研究陈独秀的个人主义思想,有助于了解五四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以及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由盛转衰的演变历程。
党文阁[7](2019)在《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的加速分化,甚至在某些领域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矛盾变得比较尖锐。考察与分析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教育引导人们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无不将集体主义作为调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原则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列宁沿袭其理论精髓,将集体主义思想运用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在中国,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邓小平强调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三者之间的统一,江泽民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胡锦涛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习近平以中国梦为逻辑起点阐明了集体主义的价值遵循。依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学说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结构模式,本文从道德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三个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考察。其中,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旨在调整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集体主义,旨在倡导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应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集体主义,旨在满足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集体主义深刻内涵的背后,昭示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间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人们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个人主义思潮和利己主义思潮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对集体观念所造成的冲击也招引了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生成,给集体主义观念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当代境遇,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在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中,继承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资源、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为集体主义提供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引导中,实现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有序健康发展。
吕焰[8](2018)在《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一直以来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点。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必须落实到怎样培养人上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榜样教育在引导和培育青年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延安时期的张思德,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张海迪,以及新世纪以来的黄大年等等,这些品格卓越、可信可学的青年榜样为同时代的青年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但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过去一直“强效”的榜样教育开始出现式微的倾向:首先,进入21世纪,青年群体形成了一些新的特性特质。比如,青年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份辨识度较高,但其中的个体越发倾向于同质化和匿名化,以致存在感薄弱。出现所谓“自我迷茫”“价值迷失”等现象,最终造成身份认同缺失。其次,传统榜样教育中树立的“高大全”榜样形象和以概念灌输为主的直接、显性的教育方式,当前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青年群体的需要。诸如这些现实情形都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而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如何针对传统的青年榜样教育理论进行完善创新,尽快重塑起能够引领当代青年群体的榜样形象,努力培养青年群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成为当前榜样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有三:第一、榜样“式微”倾向的成因。目前正面榜样形象频遭解构是当代青年榜样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整个研究的现实切入点。第二、由于目前学界给出的对策建议中,许多都存在着头疼医头的“功能性失灵”问题,因此,本文将当前青年榜样教育常见类型中的功能局限作为第二个研究对象。第三、榜样教育结构中各要素形成功能的内在机理。榜样教育的功能由榜样教育的结构所决定,因此必须深入探析,哪些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影响着榜样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但是,解决当前青年榜样教育活动中榜样形象的“结构性失灵”问题,以及各种榜样教育路径的“功能性失灵”问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策略性研究。故本研究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为理论基础,批判性借鉴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针对当前青年的特性特质、榜样教育的现有途径及局限展开理论探讨,试图梳理出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结构的内在要素,进而对当前榜样重塑以及榜样教育有效性提升“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展开深入探讨。本研究力图突破以往榜样教育研究中,只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功能性分析思路,揭示出榜样教育本身所处的复杂社会背景,探究当前榜样教育各项功能背后的构成性要素。而这种通过改变要素来提升榜样教育功能的结构功能分析思路,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本研究认为,为了探析当前榜样频遭解构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谁能称之为榜样,榜样教育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当代青年存在着哪些类型和特质。因此,研究思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榜样、当代青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青年榜样教育的规范性内涵进行历史考察。这也为本研究接下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以及社会变迁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来剖析当前榜样频繁被解构的原因,做好理论准备。其次,对照分析得出的榜样“式微”倾向的客观成因,找出当前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的青年榜样教育活动仍然存在哪些功能局限,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来进一步锚定本研究的理论突破口和创新方向。最后,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的结构性分析框架,将青年榜样教育具体分成主体、客体、本体、介体、环体五个要素,逐个分析每个要素形成榜样教育功能的内在机理,对于每一个“应然性”都以历史经验和现实案例的“实然性”为支撑。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下,重新建构起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组成一个相互配合、连续运转、稳定实现榜样教育功能的系统结构。因此,论文按上述研究思路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包括文献综述,榜样、当代青年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辨析,第二章对我国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在指出现有对策局限性的基础上,锚定本研究的理论突破口。第三章详细探析当前榜样频繁被解构的原因,为后文从榜样教育结构上进行理论创新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第四、五、六章分别从主客体要素的交往关系、榜样本体要素和榜样教育介体要素分别论述教育功能实现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第七章提出以构建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理想环体为最终展望。总体上试图阐明:当前社会转型所造成的深刻变迁与外部意识形态渗入,共同造成了当前榜样“式微”这一突出现实问题。而要解决当前榜样教育活动的类型和机制存在的“功能性失灵”问题,需要我们时刻以当下具体的历史的“生活世界”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为指导,对榜样教育结构展开具体的要素分析:当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主体”关系越发成为共识,因此,榜样教育的有效开展要求我们首先对“交流-理解-共识”的一般交往机制进行重新梳理,厘清每一环节所需的必要条件,从而阐明好该种新的榜样教育主客体关系。其次,榜样教育的有效展开还需要教育主体以及榜样主体作为榜样教育的本体要素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此,教育者中的共产党员作为“关键少数”,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么,榜样重构的路径就转化为:提升教育主体中共产党员的身份认同感,使之首先成为青年身边的榜样。另外,树立榜样以及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都有赖于各种榜样教育媒介,而介体要素按性质可分为显性教化和隐性教化两种活动,前者通过强致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建构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后者通过诱致性的大众化文化传播活动培育和引导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因此,榜样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做到显性榜样教育与隐性榜样教育两相结合。综上所述,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可被视为在努力建构起一个具有规范约束力的特殊场域:在这个具体的教育场域中,以当前青年榜样教育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来锚定教育对策的出发点,以具有先锋性的共产党人来承担榜样教育本体身份,发挥其榜样示范功能,由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理解-共识”机制促成“何为榜样”的道德共识,进而借助显性教化与隐性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开展榜样教育,旨在以真诚、正确、真实和可理解的方式与当代青年群体持续形成道德共识,凝聚对榜样的认同感,最终确保面向青年群体开展的榜样教育切实有效。
陈锐[9](2018)在《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判断道德是非标准的西方功利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西方功利主义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和充实,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因此,它在整个西方伦理学说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人类社会及其思想文化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西方功利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且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面前缺乏思考和判断,从而表现出一系列诸如学习目标短期化、政治理想功利化、人际交往世俗化等功利主义现象。青年大学生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着我们决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因此,分析大学生功利化的现实表现,探究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努力找寻相应的解决大学生功利化现象的对策将极具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方法,从而探究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选题价值。第二章,全面介绍西方功利主义,包括西方功利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及实质,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西方功利主义。第三章,主要介绍大学生功利化的现实表现。选取四川省南充市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生观功利化、政治观功利化、学习观功利化、职业观功利化和生活观功利化五个方面的情况,明确阐述当前大学生一系列的功利化表现。第四章,着重探究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针对第三章的调查数据分析,从宏观层面探究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五,提出解决对策。针对第四章的影响分析,依次从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最终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朱诗可[10](2016)在《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不仅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应对西方社会思潮传播与渗透提供了重要遵循,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建设也在巩固中不断进步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部分西方敌对势力也借机妄图通过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渗透,扰乱我国主流思想舆论,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给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与行为失范。所以,研究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策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大学生价值观”、“西方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征;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内涵与发展等;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探求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途径,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探索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二、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国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集体”内涵 |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 |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辨析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 |
一、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 |
二、新中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真实的集体”思想 |
二、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革命实践基础 |
一、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个人主义的持续斗争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 |
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 |
二、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支撑 |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方向引领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经济条件 |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决定因素 |
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保障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文化条件 |
一、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 |
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根基 |
三、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道德基础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 |
一、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制度路径 |
二、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体系架构 |
三、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支撑 |
四、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组织形态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特点 |
一、开展工农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群众性 |
二、实施分类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针对性 |
三、结合社会运动,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性 |
四、围绕中心任务,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渗透性 |
五、塑造典型示范,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引领性 |
六、运用自我批评,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深刻性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 |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价值引领 |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 |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 |
四、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探索的重要成果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存在的不足 |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主义的认同 |
二、个体对集体的依赖关系导致个人利益容易被集体利益代表与消解 |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在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未能充分体现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当代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发展 |
二、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 |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拓展与创新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道德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
1.价值观立场 |
2.认识方法论 |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法 |
一、基本研究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概述 |
第一节 精致利己主义的文化渊源 |
一、利他主义 |
二、利己主义 |
三、合理利己主义 |
第二节 精致利己主义的内涵 |
一、精致利己主义概念发展 |
二、精致利己主义概念误读 |
第三节 去“精致利己主义”诉求分析 |
一、网民对精致利己主义看法 |
二、高校校长对精致利己主义看法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调研基本情况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对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认知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存在趋于合理化 |
二、大学生对精致利己主义现象认知普遍性分析 |
三、大学生对精致利己主义现象认知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精致利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分析 |
一、研究模型与假设 |
二、实际影响分析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的若干表现 |
第一节 行为表现的隐蔽性及利己性 |
一、习惯性隐藏真实想法 |
二、过分关注自我利益 |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自我性和目的性 |
一、享乐性消费 |
二、目的性社交 |
第三节 学习观上的实用主义 |
一、学习内容的片面性 |
二、学习目的的实用性 |
第四节 就业观上的功利主义 |
一、就业准备的功利化 |
二、就业方式的功利化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一、媒介传播中的利己主义倾向 |
二、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正确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
一、学校素质教育存在不足 |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偏差 |
一、个人追求狭隘的成功 |
二、集体主义观念的淡薄 |
第五章 去“精致利己主义”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在处理系列矛盾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
一、正确认识个人追求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
二、正确认识眼下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关系 |
三、正确平衡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关系 |
第二节 有针对地加强大学生精神素质培养 |
一、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
二、提高个体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
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力量 |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监管力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大学生对“精致利己主义"看法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研究 ——以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指向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权利优先论批判的学理基础与内在本质 |
一、社群主义者对权利优先论的两次批判 |
(一) 社群主义者对权利优先论的批判 |
(二) 社群主义者对权利优先论的再批判 |
二、权利优先论批判的学理基础 |
(一) 反对个人主义观念 |
(二) 否定价值中立原则 |
(三) 驳斥普遍主义立场 |
三、权利优先论批判的内在本质 |
(一) 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溯源 |
(二) 什么是权利或善的优先性 |
(三) 权利优先论批判的实质与核心 |
第二章 权利与善在优先性之争中的范畴界定 |
一、两种“主义”对权利的不同理解 |
(一) 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辩 |
(二) 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之辩 |
(三) 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之辩 |
二、两种“主义”对善的不同理解 |
(一) 自由主义者对善的理解 |
(二) 社群主义者对善的理解 |
(三) 比较两种“主义”对善的理解 |
三、对权利与善的两种曲解 |
(一) 不应以中立与内嵌区分权利与善 |
(二) 不应以形式与实质区分权利与善 |
第三章 “权利优先于善”的现实困境及应对分析 |
一、权利优先绝对化的隐忧 |
(一) 社群主义强调权利优先的局限性 |
(二) 权利优先局限性的具体考察 |
(三) 权利优先绝对化的负面效应 |
二、发掘权利背后的“善” |
(一) 自由主义权利理论对善的忽视 |
(二) 社群主义从善的角度审视权利 |
(三) 权利与善的必然联系 |
三、善对权利的适度影响 |
(一) 善构成权利的实质内涵 |
(二) 防止以善为名侵犯权利 |
(三) 倡导善要有分寸与节制 |
第四章 “善优先于权利”的认识误区及合理纠偏 |
一、对共同善的误解及“祛魅” |
(一) 源自社群的共同善及其定位 |
(二) 为共同善“祛魅” |
二、对原初状态的误解及纠正 |
(一) 原初状态的实质面向 |
(二) 原初状态的自我预设 |
三、对个人主义观念的误解及澄清 |
(一) 揭示社群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认知偏见 |
(二) 澄清自由主义权利观的个人主义预设 |
第五章 反驳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中间道路” |
一、“中间道路”对优先性之争的倒逼与激化 |
(一) “中间道路”的学理依据和实践效果 |
(二) 权利与善不构成两种“主义”的分野 |
(三) “中间道路”两端的异化与偏离 |
二、社群主义不能站在自由主义的对立面 |
(一) 社群主义的不同分支和内部差异 |
(二)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界线模糊 |
(三) 社群主义理论化的内容不足与形式缺陷 |
三、两种“主义”在优先性问题上的共识和默契 |
(一) 发现两种“主义”的内在一致 |
(二) 揭露两种“主义”的刻意对立 |
(三) 归纳两种“主义”的共同初衷 |
第六章 多重反思平衡对优先性之争的超越 |
一、反思平衡的哲学基础 |
(一) 反思平衡的非基础主义立场 |
(二) 反思平衡的类融贯论基调 |
(三) 反思平衡的方法论色彩 |
二、围绕权利与善构建多重反思平衡 |
(一) 关于狭义反思平衡的前提说明 |
(二) 反思平衡的类型划分 |
(三) 多重反思平衡的系统建构与规范运作 |
三、多重反思平衡的实践理性及其再反思 |
(一) 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多重反思平衡 |
(二) 对多重反思平衡实践理性的再反思 |
结语:优先性问题的法治意蕴与中国关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五四时期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个人主义 |
(二)五四时期 |
第二章 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产生的渊源 |
一、对传统纲常伦理、家族本位制度的声讨 |
二、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
三、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影响 |
(一)法国的天赋人权说与社会契约论 |
(二)英国的功利主义思想 |
(三)尼采的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
第三章 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独立自主的人格 |
二、自由的权利 |
(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 |
(二)思想言论的自由 |
(三)宗教信仰的自由 |
(四)集会结社的自由 |
三、平等的权利 |
(一)人权平等 |
(二)男女平等 |
(三)种族平等 |
四、参与政治的权利 |
第四章 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的特点 |
一、激进性 |
(一)关于传统文化 |
(二)关于思想解放 |
二、强烈的爱国情怀 |
三、功利主义色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2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演变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集体主义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集体主义思想 |
3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
3.1 道德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
3.2 政治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
3.3 经济生活中的集体主义 |
4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当代境遇 |
4.1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面临的理论挑战 |
4.2 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遭遇的现实困难 |
5 重塑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价值 |
5.1 拓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时代内涵 |
5.2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5.3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的教育引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6.1 榜样 |
1.6.2 榜样教育 |
1.6.3 当代青年 |
2.我国青年榜样教育的当代演进与理论基础 |
2.1 我国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历史沿革 |
2.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榜样教育内涵的系统性生成 |
2.1.2 延安时期至建国前: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为代表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精神为代表 |
2.2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的活动类型与教育目标 |
2.2.1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的三种活动类型 |
2.2.2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 |
2.3 当前青年榜样教育途径的现实局限性与理论突破口 |
2.3.1 当前各类青年榜样教育途径的功能局限 |
2.3.2 研究的学理基础与理论创新方向 |
3.榜样“式微”: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榜样“式微”:当前青年榜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
3.2 社会内部结构的深刻变迁客观导致传统榜样的“退潮” |
3.2.1 “退潮”一词的双重指向 |
3.2.2 榜样“退潮”的具体过程 |
3.2.3 偶像对榜样的功能性替代及自身的“裂解” |
3.2.4 回归“生活世界”分析新榜样建构的具体要素 |
3.3 榜样教育的规范性根基当前不断受到外来冲击 |
3.3.1 推崇“个体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侵蚀榜样教育内容的正当性 |
3.3.2 强调“个体自由”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消解榜样教育环体的合理性 |
3.3.3 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榜样教育开展的有效条件 |
4.“交流-理解-共识”:榜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新型互主体关系建构 |
4.1 理解是榜样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从交流到共识的中介要素 |
4.1.1 榜样教育首先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理解的过程 |
4.1.2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重视以“传统”为核心的情感交流 |
4.1.3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将“应当如何”具体化 |
4.1.4 榜样教育中理解的实现需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视域融合” |
4.2 常识是榜样教育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从理解到共识的关键要素 |
4.2.1 榜样教育中“理解但未必同意”的困境探析 |
4.2.2 常识的自发性往往导致“我未必同意” |
4.2.3 在榜样教育中合理利用常识要素以达成共识 |
5.“何为榜样”: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榜样教育本体要素建构 |
5.1 公共性是共产党人作为榜样本体的根本保证 |
5.1.1 共产党人历来以“为人民服务”建构榜样身份认同 |
5.1.2 共产党人率先垂范践行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 |
5.2 程序正义是共产党人将榜样力量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有效保证 |
5.2.1 榜样力量的凝聚需要遵循规范化的程序进而有效组织 |
5.2.2 榜样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克服组织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
5.2.3 完善规范化程序以确保榜样教育过程和内容的实质正义 |
5.3 共产党人将榜样力量转化为有效行动的成功案例 |
5.3.1 共产党人作为榜样主体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的微观机制 |
5.3.2 共产党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行有效动员的过程考察 |
6.“显隐结合”: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介体要素建构 |
6.1 教化活动与“规训”行为:榜样教育介体的性质与功能辨析 |
6.1.1 “规训”与教化同为教育介体的内在联系 |
6.1.2 教化作为典型榜样教育介体的具体功能 |
6.1.3 教化在当代青年榜样教育中的价值旨归 |
6.2 显性教化活动如何促使青年形成身份认同感从而实现榜样教育 |
6.2.1 实践教育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教化活动 |
6.2.2 青年实践教育的结构要素考察 |
6.2.3 实践教育如何建构青年学生的身份认同 |
6.3 隐性教化活动如何引导和培育青年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榜样教育 |
6.3.1 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隐性教化活动 |
6.3.2 文艺作品中价值观传导的结构要素考察 |
6.3.3 文艺作品如何培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 |
7.结论与展望 |
7.1 榜样教育:型构具有规范约束力的具体生活空间 |
7.2 研究展望:当代青年榜样教育的理想环体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重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方功利主义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实质 |
一、西方功利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方功利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一)功利主义的概念界定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功利主义的实质 |
(一)西方功利主义的实质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历史作用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功利化的现实表现 |
一、大学生人生观功利化 |
(一)人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
(二)人生态度选择的功利化 |
(三)人生评价标准的功利化 |
二、大学生政治观功利化 |
(一)政治理想的功利化 |
(二)入党动机的功利化 |
(三)政治生活参与的功利化 |
三、大学生学习观功利化 |
(一)学习动机的功利化 |
(二)学习内容的功利化 |
(三)学习时间分配的功利化 |
四、大学生就业观功利化 |
(一)就业目标选择的功利化 |
(二)就业标准的功利化 |
五、大学生生活观功利化 |
(一)人际交往的功利化 |
(二)消费标准的功利化 |
(三)婚恋选择的功利化 |
第四章 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西方功利主义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
(一)功利主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发挥 |
(二)功利主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示范性作用发挥 |
(三)功利主义影响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作用发挥 |
二、西方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净化 |
(一)功利主义加剧了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 |
(二)功利主义加剧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三)功利主义加剧了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 |
三、西方功利主义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出现偏差 |
(一)大学生对西方功利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判断 |
(三)大学生对自我意识发展缺乏正确的定位 |
第五章 应对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策略 |
一、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
(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 |
(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
二、优化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功利主义思潮 |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减小其负面影响 |
(四)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建设与监管 |
三、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
(一)正确认识功利主义的本质,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
(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树立马克思主义功利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西方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价值观相关概述 |
2.1 西方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 |
2.1.1 西方社会思潮的内涵 |
2.1.2 西方社会思潮的特征 |
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
3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西方社会思潮 |
3.1 新自由主义思潮 |
3.1.1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 |
3.1.2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入 |
3.2 个人主义思潮 |
3.2.1 个人主义思潮的含义与发展 |
3.2.2 个人主义思潮的传入 |
3.3 消费主义思潮 |
3.3.1 消费主义思潮的内涵与实质 |
3.3.2 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 |
3.3.3 消费主义思潮的传入 |
3.4 功利主义思潮 |
3.4.1 功利主义思潮的定义与实质 |
3.4.2 功利主义思潮的发展 |
4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及原因分析 |
4.1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
4.1.1 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
4.1.2 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诱导了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 |
4.1.3 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冲击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
4.1.4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误导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
4.2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4.2.1 西方社会思潮的柔性渗透 |
4.2.2 网络平台为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渠道 |
4.2.3 学校教育不完善使得西方社会思潮有机可乘 |
4.2.4 大学生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得西方社会思潮乘虚而入 |
5 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策略 |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5.1.1 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原则 |
5.1.2 引领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路径 |
5.2 优化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 |
5.2.1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要传播作用 |
5.2.2 加强对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与法律监管 |
5.2.3 拓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
5.3 发挥社会、学校与大学生自身的合力作用 |
5.3.1 优化社会环境 |
5.3.2 完善学校教育 |
5.3.3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
6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D]. 虞强. 扬州大学, 2021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当代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研究[D]. 谢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研究 ——以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为对象[D]. 曹晟旻. 山东大学, 2019(07)
- [6]五四时期陈独秀个人主义思想研究[D]. 密逸平. 湘潭大学, 2019(02)
- [7]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观研究[D]. 党文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我国当代青年的榜样教育创新研究[D]. 吕焰.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陈锐.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10]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 ——以中北大学为例[D]. 朱诗可. 中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