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船厂下水船舶防台风系泊方法的研究与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吴权道[1](2020)在《船舶建造保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虽然近年来世界航运业与造船业整体仍显低迷,但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与日俱增,这也使得为其保驾护航的我国船舶建造保险市场得以发展。由此自然也导致有关船舶建造保险的争议增多,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首例船舶建造保险案,将“潜伏多年”的船舶建造保险的相关问题第一次摆了出来,该案在航运及保险业内均引起诸多关注,引起人们对船舶建造保险相关法律问题的重视和思考。很显然,我国目前尚未有明确针对船舶建造保险的立法,行业内及理论界对于这一险别的研究也明显偏少且不够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船舶建造保险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船舶建造保险案为切入点,提取归纳出该案中的争议焦点,并以其为基础延伸提出相关法律问题。同时,该案也会是贯穿本文写作的重要线索与落脚点。以问题为导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立法、司法实践,在保险理论、船舶建造实践的基础上,对归纳出的船舶建造险的若干重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并从司法及立法层面分别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以下分述之:第一章为船舶建造保险概述,主要论述船舶建造保险的概念、性质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下文研究船舶建造险的几个具体问题做铺垫,尤其是对于船舶建造保险的性质的论述,是后续问题展开的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船舶建造保险的法律适用问题,首先指出最高院首例船舶建造保险案的法律适用困境,该适用《保险法》还是《海商法》?“一刀切”还是“分段论”?进而对这一问题,分别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现行法律下应当分阶段适用《保险法》及《海商法》,而从立法角度,应当将其明确纳入《海商法》的调整之中;第三章主要研究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的解释问题,首先结合最高院首例船舶建造保险案指出对于人保财险船舶建造保险的责任范围相关条款出现解释上的分歧,进而从船舶建造保险合同解释规则的角度出发阐释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寻求正确的解释,给司法实践处理这一问题提供建议,同时建议保险实务中应完善现有条款以避免条款的歧义解释;第四章主要研究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首先通过最高院首例船舶建造保险案揭示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认定的司法难题:在海上保险与陆上保险因果关系认定适用原则并不统一的情况下,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认定应适用何种原则?进而从实然和应然角度分别探讨这一问题,最高院首例船舶建造保险案中法院显然适用了近因原则,类似案件的处理可以予以参考,从立法角度,应当以成文法形式对这一原则进行明确。
李安迪[2](2019)在《渔港锚泊地防台避风能力研究 ——以温岭石塘渔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工程领域的海洋数值模型研究者对于微尺度工程风暴潮灾害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针对水域面积小,水深较浅的渔用港口的风暴潮灾害评估正处于初步阶段。《浙江省渔港防台风技术导则》是全国首例关于渔港风暴潮灾害的评估导则,采用海洋数值模型计算虚拟台风等级下当地风暴潮增水、流速、波浪结果进行渔港的避风防台等级评估。《导则》属于全国首例,首先在浙江省59个避台较好的渔港试点,《导则》的适用性正待提高。本文以浙江温岭国家一级渔港石塘渔港为案例,获取当地及附近历年水文气象资料,采用ADCIRC与SWAN海洋数值耦合模型,根据历史台风资料确定虚拟台风路径,根据模型数据分析结果对岸线设施、防波堤、锚泊地三个主要防台单项进行评估。本文旨在为石塘渔港提供避风防台等级结论,主要对锚泊地单项评估进行研究,对锚泊地中水文影响因素及渔船本身泊稳条件加以考虑,最终进行锚泊区域的确定以及锚泊容量的计算。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ADCIRC与SWAN海洋双向耦合模型,基于历史台风资料构造虚拟台风路径,获得不同台风等级下风浪流要素计算结果,评估温岭石塘渔港岸线设施、防波堤、锚泊地三个单项评估,依据《导则》判定渔港综合等级。岸线设施单项评估按照风暴潮增水叠加潮位及有效波高结果对比岸线高程后确定等级为11级;防波堤单项评估采用港内外波高比以及防波堤自身工程设计要素确定等级为12级;锚泊地单项评估首先依据温岭渔船资料设计代表船型,计算不同台风该船型下系缆力与锚抓力比对结果得出等级为12级。锚泊地评估中,对温岭渔船数据进行统计,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渔船船宽及船长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得出平均船长为37.42m,船宽为6.78m。在石塘渔港内进行了现场锚抓力拖缆实验,由于实验点位较少,实验结果呈现出较大的离散程度,实验结果均值与锚抓力理论值接近。系缆力计算中对风荷载参数进行了探讨,风荷载中除风速大小的影响外,研究结果发现《港口工程荷载规范》不同种类的船舶经验方程计算横向受风面积差异较大,纵向受风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由于并没有对应渔船的受风面积公式,最后以货船的受风面积公式为计算方式评估风荷载。受风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到最终风荷载大小的受力结果,该参数对于最终锚泊地等级的确定极为重要,因此导则中要必要确定风荷载受风面积的选取与计算方式。在可避台风等级下确定锚泊地适泊区域及锚泊容量对于当地渔业部门避风时指挥调度极为重要。适泊区域以水深2.5m及有效波高0.7m为条件,锚泊容量计算中多船停泊和单船停泊方式最终计算数量相差较大,锚泊容量在符合可锚泊的等级情况下从8级至12级各等级下渔船锚泊容量单船情况下从187艘减小至182艘,多船锚泊情况下从632艘减小至612艘。根据模型波浪结果在可避台风等级下渔船停泊容量及面积并无太大变化,石塘渔港实际时渔港内多船与单船锚泊情况同时存在,多船锚泊居多,采用随机模拟方法石塘渔港锚泊区内避风船只区间在[503,572]艘之间,与当地台风锚泊600艘左右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赵正彬[3](2019)在《FPSO外输多浮体系统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海洋油气田被不断的发现和开采,具有适应水深范围广、抗外部环境载荷能力强等诸多优点的浮式生产储油平台(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如何将开采到FPSO上的原油安全地卸载到穿梭油轮上,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与旁靠式卸载方式不同,串靠外输方式可适用于两个不同吨位和尺寸的船型、且能适应较为复杂的海况,为目前主流外输方式。在实际外输过程中,FPSO和穿梭油轮不仅遭受风、浪、流及连接大缆等外力的影响,二者之间的水动力干扰情况也会影响着两船的运动响应情况,若FPSO和穿梭油轮发生过度纵荡或鱼尾运动,那么两船将很有可能发生碰撞,导致灾难性后果,这就需在穿梭油轮尾部施加一定位拖轮使穿梭油轮与FPSO保持安全间距和合理角度,所以如何快速求得所需的拖轮拖力的大小是十分必要的。以AQWA软件为工具,对FPSO串靠外输作业系统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建立了动态耦合模型与全耦合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模型下所需拖轮拖力并进行比较。本文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以某海域作业的FPSO和穿梭油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深吃水比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OCIMF规范方法与实验方法对风、流载荷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三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建立了FPSO-穿梭油轮-拖轮的动态耦合模型,对FPSO与穿梭油轮之间的水动力干扰进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两船间的串靠大缆与之耦合作用,求得了不同海域不同环境参数下所需的拖轮拖力,并与静态模型及准动态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3)建立软刚臂-FPSO-穿梭油轮-拖轮的动态全耦合模型,考虑了软刚臂对串靠外输系统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海域下穿梭油轮不同载况(满载、压载)所需的拖轮拖力,并与静态模型、准动态模型、动态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4)对全耦合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研究了两船间距、不同载况及不同水深对所需拖轮拖力的影响。然后以极值理论为基础,研究了FPSO及穿梭油轮发生碰撞的几率及触底的可能性。论文研究结果及结论可为FPSO串靠外输作业拖轮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拖轮操作人员提供现场指导作用。
于文杰[4](2019)在《基于模糊故障树的长江LNG船舶装卸货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内陆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管道运输难以满足使用需求,LNG进江运输是大势所趋。由于LNG具有低温、易燃、易爆等特殊危险性,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针对LNG船运安全一直是内河航运界高度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装卸货环节是LNG水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风险环节,因具有作业时间短、操作程序复杂等特点,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相较于沿海港口,长江通航环境更为复杂,LNG船舶长江运输也独具特点。航运界对内河LNG航运安全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展长江LNG船舶装卸货安全研究和风险评估,对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模糊故障树分析法构建LNG船舶装卸货风险评估模型。在归纳LNG理化性质和潜在危险性、LNG船舶船型、装卸作业流程以及全世界范围LNG船舶历史事故统计的基础上,对装卸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然后结合长江通航环境特征与事故原因,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长江LNG船舶装卸货故障树,明确了装卸货失效的各种可能途径。传统的故障树分析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由于长江通航环境较海港有较大差异,为规避数据误差,采用专家判断法计算失效概率。模糊化过程中用一致性决策方法综合专家意见,通过去模糊化输出过程求得顶事件的清晰概率,最后求得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并排序,以期更准确地找出系统薄弱环节。选取长江江苏段某LNG码头进行实例研究,研究分析了LNG船舶装卸货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稍大于全世界LNG船舶装卸货事故统计频率,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度较高,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合LNG船舶装卸作业特点,提出事故防范措施,保证了LNG船舶装卸作业的科学管理,提高了LNG船舶装卸货的安全水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LNG船舶安全进江提供理论依据,为航运管理者和决策者制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许峰[5](2016)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抗台风系泊工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通过对自升式钻井平台自身结构方面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并不适合以系泊的方式在码头作较长时间系泊的各方面原因。继而针对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平台必须要在舾装码头作以月为单位的长时间系泊这一情况,开展风、流载荷的静力分析,并借鉴常规船舶码头系泊积累的相关经验,制定了一套可行的平台码头系泊布置方案。由于平台自身配备的系泊设施非常有限,因此文中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探究解决这一状况的途径。另外,针对可能会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工况,增加了一组抛锚的应急锚泊方案。然后,组织设计了平台码头系泊的水池模型试验,模拟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外高桥船厂舾装码头的系泊状态,模型试验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国家重点海洋工程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验测试了平台在风、流载荷组合工况及风、浪、流载荷组合工况两组环境载荷下,平台各系泊缆绳的张力分布情况以及平台的主要运动响应状况,得出在何种环境工况下平台的码头系泊会存在风险,风险点在哪些系泊缆绳或护舷装置上,以便于制定对应的工程策略。最后,通过分析模型试验的结果,提出对各系泊风险点的加强防范措施,并制定抗台风的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平台在系泊期间的安全,同时为将来可能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系泊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上的参考。
王强[6](2016)在《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桥梁和暗挖隧道(盾构法、钻爆法)相比,沉管隧道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地基适应能力广,隧道长度相比最短,综合水密性优良,在水下隧道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沉管隧道向着外海环境、大型化、长距离和深水化方向发展,国内一批跨河口、海湾的重大通道工程纷纷酝酿采用沉管隧道的方式。由于沉管隧道在我国大陆地区起步较晚,90年代中期建成的广州珠江隧道是国内首条水下交通沉管隧道,迄今为止,已在上海、广州、宁波、天津等地建成数十座内河沉管隧道,但大多长度较短,规模较小,施工整体水平与国际同类工程尚有一定的差距。沉管隧道施工流程一般包括基槽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管节预制、管节浮运、沉放对接和覆盖回填等主要工序,每道工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皆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有其不同与其它形式隧道的独特关键技术所在。本文首先在论述沉管隧道与其他形式隧道的不同之处和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典型施工案例,简要论述其在跨河口和海湾工程中的优势,然后分工序说明沉管隧道的一般施工步骤和工艺,力求全面反映沉管隧道发展的主要历程和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然后,重点对沉管沉放和对接环节采用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调研,充分分析、论证和比选大型沉管隧道工程在管节沉放方式、锚泊定位、水下测控、导向定位、拉合对接、精确定线调整和最终接头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外海大型沉管隧道工程最优沉放对接工艺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相关施工技术也可为其他外海工程提供参考。
杜宇[7](2016)在《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方法与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式平台是深水油气资源开发中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对浮式平台结构分析与设计验证方法的研究,是我国突破深海开发技术瓶颈,实现深水平台概念、基本与详细设计能力的基础。利用服役结构进行原型测量,能够获得真实的环境荷载与结构响应信息,既可以用于被测结构的设计验证,又可以作为现场试验结果为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利用原型测量方法可以突破由深水浮式平台的概念结构形式、环境荷载表征和失效模式的不明确性,而引发的传统数值仿真和水池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原型测量已经成为深水浮式平台结构分析和设计验证的重要方法。由于深水浮式平台结构复杂、应用环境恶劣,原型测量通常难以获得完备的测量信息。同时,大量常规测量手段并不适用于深水环境荷载和浮体响应的原型测量,对于水下结构更是缺乏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目前原型测量依然有很多方法上和技术上的难点亟待解决。为此,本论文利用我国现役的一座多点系泊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开展了针对深水浮式平台的原型测量与分析研究。针对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方法与现场实施监测技术开展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面向深水浮式平台结构分析与设计评价的原型测量方法。合理的测量参数、测量原则和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开展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的前提。依据深水浮式平台设计流程与北海浮式平台失效事故的多年统计结果,总结了深水浮式平台主要的失效模式,以此提出了原型测量信息。并根据浮式平台设计规范中定义的环境参数荷载化模型和结构响应分析需求,讨论了被测信息的测量需求。依此,考虑深水浮式平台应用环境与结构特点,设计了以INS/DGPS,倾角仪/加速度仪的多种响应/频率/幅值的测量方法。另外,为了实现对深水系泊系统的测量,基于系泊系统的集中质量模型,改变了以浮体运动作为运动方程边界条件的传统求解方法,以系泊缆姿态变化作为分析系泊缆动态张力的求解条件,以此提出一种系泊系统的水下原型测量方法。最终发展了包含环境荷载、浮体运动和系泊系统参数的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系统。(2)面向原型测量现场应用的监测技术。为了在深水浮式结构上实现原型测量,对基于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现场监测技术开展了研究。为了实现水下结构信息的测量,开展了基于自容式技术的水下测量装置研究,开发了低功耗的水下测量设备;为了实现海量信息同步采集与存储,开展了基于多层网络技术的原型测量系统软硬件集成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智能监测节点和监测站的集成监测系统;为了实现极端荷载天气下的原型测量,对基于远程传输技术和独立供电技术开展了研究,建立了IRMS系统。(3)原型测量系统在“南海挑战号”FPS的现场应用。为了验证原型测量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针对我国南海一座半潜式浮式平台“南海挑战号”FPS,设计并建立了现场原型测量系统;基于监测技术,开展了长期的原型测量,获得了大量实测资料并完整记录了多次台风过程的完整信息。(4)基于原型测量信息的深水浮式平台设计参数分析与评价。利用实测信息,对深水浮式平台设计中的抗风设计参数、结构RAOs参数和系泊系统参数开展了分析与评价。通过台风与季风条件下在不同高度测量得到的风参数信息,基于非平稳模型对南海强风环境下的抗风设计参数开展了分析,获得了基于实测结果的湍流度、剖面系数和脉动风谱等抗风设计参数;利用实测波浪信息开展了被测海域波浪谱模型的拟合,通过实测的浮体响应谱开展了实测响应幅值算子拟合,进而获得了被测结构的实测RAOs信息,依此开展了浮体结构响应设计评价;基于水下测量系统的实测结果,在频域内开展了台风天气下系泊缆动态响应状态与波浪激励和浮体运动之间非线性耦合关系的研究,基于集中质量模型,开展了系泊缆动态张力分析,利用频域分析和小波变换获得了系泊缆动态张力的频率成分。
叶娟[8](2013)在《中英船舶建造险条款比较研究 ——兼论对中国人保船舶建造险条款的完善》文中指出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航运业也在忍受着寒冬,造船业也是如此,它由原来的多订单量转入一个发展转型期。但无可否认,我国造船业早已是世界造船业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船舶建造险是承保造船厂在建造新船过程中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风险所造成的各种物质损失、费用或责任的保险。继我国2009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进行修订后,我国保险市场上对于船舶建造险也由原来的1986年版本升级为2009年版条款,继续为我国造船业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很少有专门针对船舶建造险的比较研究,然而,国内的船舶建造险市场仍依赖于国际市场,地位也有待突破。因此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就船舶建造险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以保障被保险人利益角度为出发点,通过我国人保的船舶建造险条款与英国协会的造船人风险保险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取其合理的地方,为我国人保条款提出一些完善建议。本文共分5章,第1章论述了船舶建造险的性质、特殊性,及其在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后面研究各条款做铺垫;第2章主要研究了船舶建造险的保险标的,以保险标的的一般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建议将我国人保条款下的保险标的范围适当地进行扩展;第3章采取跟第2章类似的手法探讨了保险利益、保险金额、保险价值及保险费的情况;第4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研究了保险人承保、附加承保和排除承保的风险范围,建议保险人扩大承保风险(如承保租金损失方面的风险);最后一章是对人保条款中的其他条款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以求被保险人明白各个条款对其有利有弊之处,从而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郑庆国[9](2012)在《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种船舶的建造进度因受建造精度、难度和复杂性的限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分析特种船舶的建造过程,总结其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我国船舶工业的资源整合、整体水平升级、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根据船舶建造施工所涉及的设计阶段、钢料加工阶段、分段制作阶段、船台合拢阶段、水下舾装与调试阶段、试航与交船阶段,详细描述了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流程。根据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过程中所面临的船体装配焊接难度大、合拢精度要求高、货舱区域舾装件多而施工量大、机舱空间小设备多管系布置困难等特点,总结出了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技术因素、员工因素、设备的可靠性、定置管理水平、应急机制和信息化水平等造船厂内部因素,以及船东和船级社、供应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造船厂外部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造船现场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采用专家评议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各指标权重的总排序。根据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影响造船进度因素主要包括员工因素、定置管理水平、分段制作的完整性、供应商管理、生产技术准备情况、精度控制的程度、预舾装的完整性、设备的可靠性、船东和船级社、分段总组的范围等方面,这与现场工程实践的经验还是比较吻合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船舶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是可行的。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造船进度影响因素的排序结果,加强船厂员工的教育、培训与管理、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定置管理水平、加强分段制作和预舾装的完整性、加强精度控制等途径均是提高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有效手段。
刘成勇,郭国平,甘浪雄[10](2009)在《大型无动力船舶码头系泊防台风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虑到无动力船舶由于主机推进设备缺失或故障,码头系泊安全问题突出,在风、浪、流的作用下,对船舶的系泊力进行计算分析,探讨无动力船的系泊模式及缆绳配置,判断码头的系泊设施是否符合防台要求,从而界定船舶在码头系泊防抗台风的等级。
二、造船厂下水船舶防台风系泊方法的研究与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船厂下水船舶防台风系泊方法的研究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船舶建造保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船舶建造保险概述 |
第一节 船舶建造保险的概念 |
第二节 船舶建造保险的性质 |
第三节 船舶建造保险面临的司法难题 |
第二章 船舶建造保险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一节 船舶建造保险的法律适用迷思 |
第二节 现行立法下的思考 |
一、船舶建造的过程 |
二、建造中的船舶是否属于《海商法》下的“船舶” |
三、船舶建造保险所承保的事故是否属于“海上事故” |
四、船舶建造保险的法律适用应分阶段 |
第三节 《海商法》修改下的再审视 |
第三章 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的解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解释争议 |
一、我国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 |
二、核心争议——基于最高院首例船建险案 |
第二节 现有解释规则下问题的解决 |
一、谨慎适用逆利益解释规则 |
二、正确适用通常理解解释规则 |
第三节 我国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的完善 |
一、人保财险船舶建造保险条款2017年修订评析 |
二、我国船舶建造保险责任范围相关条款的进一步完善建议 |
第四章 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 |
第一节 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认定的司法难题 |
一、问题缘起——基于最高院首例船建险案 |
二、问题的延伸 |
第二节 现行司法实践下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的认定 |
一、保险因果关系认定的司法实践 |
二、我国船舶建造保险因果关系认定对近因原则的引入 |
第三节 《海商法》修改下的再审视 |
一、应当对船舶建造保险的因果关系进行立法规制 |
二、船舶建造保险的因果关系认定应适用近因原则 |
三、具体立法安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渔港锚泊地防台避风能力研究 ——以温岭石塘渔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暴潮灾害评估 |
1.3.2 渔港锚泊地研究 |
1.3.3 锚泊面积与锚泊容量 |
第二章 渔港资料收集与处理 |
2.1 石塘渔港概况 |
2.2 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
2.2.1 水文气象数据 |
2.2.2 渔港潮位资料 |
2.2.3 历史台风资料 |
第三章 台风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
3.1 数值模式简介 |
3.1.1 ADCIRC模型介绍 |
3.1.2 SWAN海浪模型介绍 |
3.2 海洋耦合数值模型构建与检验 |
3.2.1 海洋耦合数值模型构建 |
3.2.2 天文潮模拟与检验 |
3.2.3 风暴增水模拟检验 |
3.2.4 波浪检验 |
3.3 虚拟台风设置 |
3.3.1 计算路径设置 |
3.3.2 台风风场计算 |
第四章 渔港防台避风能力等级评估 |
4.1 岸线设施单项等级评估 |
4.1.1 评估方法 |
4.1.2 岸线设施评估结果 |
4.2 防波堤单项等级评估 |
4.3 锚泊地单项等级评估 |
4.3.1 代表船型参数确定 |
4.3.2 评估方法 |
4.3.3 锚抓力计算 |
4.3.4 锚抓力实验 |
4.3.5 系缆力计算 |
4.3.6 模型流场计算 |
4.3.7 锚泊地评估结果 |
第五章 锚泊区域与锚泊容量 |
5.1 渔港锚泊条件 |
5.2 渔港锚泊容量计算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FPSO外输多浮体系统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串靠外输研究现状 |
1.1.1 FPSO串靠外输方式 |
1.1.2 FPSO串靠多浮体耦合性能分析研究 |
1.1.3 环境载荷计算研究 |
1.1.4 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研究 |
1.1.5 FPSO碰撞风险性分析研究 |
1.1.6 本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各章节安排 |
2 数值计算分析基本理论 |
2.1 概论及坐标系定义 |
2.2 基于RANS法的船舶风、流载荷计算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RANS法网格收敛性研究 |
2.2.4 RANS法验证算例 |
2.3 FPSO船体运动及其耦合问题的计算理论 |
2.3.1 AQWA软件介绍 |
2.3.2 多浮体运动的三维势流理论 |
2.3.3 多浮体运动方程 |
2.3.4 风、流载荷系数计算 |
2.3.5 波浪力计算 |
2.3.6 AQWA数值验证算例 |
2.4 本章小结 |
3 FPSO串靠外输作业风及流载荷计算数值方法与OCIMF方法比较研究 |
3.1 概述 |
3.2 计算模型 |
3.3 计算域建立及网格划分 |
3.4 风剖面模拟 |
3.5 流载荷计算 |
3.5.1 FPSO流载荷计算 |
3.5.2 穿梭油轮流载荷计算 |
3.6 风载荷计算 |
3.6.1 FPSO风载荷计算 |
3.6.2 穿梭油轮风载荷计算 |
3.7 数值计算结果与OCIMF规范适用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动态耦合效应FPSO串靠外输系统水动力分析 |
4.1 概述 |
4.2 FPSO串靠外输分析方法 |
4.3 数值模拟计算 |
4.3.1 计算模型 |
4.3.2 环境条件 |
4.3.3 拖轮的拖力折损计算 |
4.4 频域分析 |
4.5 时域耦合分析及数值计算 |
4.5.1 FPSO与穿梭油轮水动力干扰分析 |
4.5.2 不同模型所需拖轮拖力值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软刚臂系泊FPSO串靠外输系统所需拖轮拖力的预报 |
5.1 概述 |
5.2 软刚臂系统工作原理 |
5.2.1 外输系统受力平衡方程 |
5.3 计算模型 |
5.4 时域耦合分析及数值计算 |
5.4.1 软刚臂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
5.4.2 不同模型所需拖力值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外输多浮体系统可靠性分析 |
6.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6.1.1 两船间不同间距对所需拖轮拖力的影响 |
6.1.2 不同载况及不同水深对所需拖轮拖力的影响 |
6.1.3 不同系缆方式对所需拖轮拖力的影响 |
6.2 外输过程风险性分析 |
6.2.1 极值理论 |
6.2.2 I型极值分布验证 |
6.2.3 碰撞分析 |
6.2.4 触底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模糊故障树的长江LNG船舶装卸货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LNG船舶装卸货安全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内河LNG船舶研究现状 |
1.2.3 模糊故障树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装卸货风险辨识及模糊故障树理论 |
2.1 LNG船舶装卸货风险辨识 |
2.1.1 LNG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
2.1.2 LNG船舶特性 |
2.1.3 LNG船舶装卸货作业流程 |
2.1.4 LNG船舶事故统计 |
2.1.5 我国LNG船舶数量统计 |
2.2 模糊故障树理论 |
2.2.1 故障树概述 |
2.2.2 故障树定性分析 |
2.2.3 故障树定量分析 |
2.2.4 模糊数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LNG船舶装卸货风险评估模型 |
3.1 构建LNG船舶码头装卸货风险故障树 |
3.1.1 长江通航环境特征分析 |
3.1.2 长江LNG船舶装卸货风险识别 |
3.1.3 构建故障树 |
3.2 定性分析 |
3.3 定量分析 |
3.3.1 模糊化过程 |
3.3.2 解模糊化过程 |
3.3.3 模糊重要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某LNG码头装卸货风险评估 |
4.1 长江某LNG码头工程概况 |
4.1.1 通航环境概况 |
4.1.2 装卸工艺方案 |
4.2 LNG船舶装卸货风险评估 |
4.2.1 获取基本事件概率模糊数 |
4.2.2 用德尔菲法求取专家权重 |
4.2.3 求解基本事件聚合模糊数 |
4.2.4 解模糊化及模糊重要度 |
4.3 LNG船舶装卸货风险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合理性分析 |
4.3.2 模糊重要度分析 |
4.4 LNG船舶装卸货风险应对策略 |
4.4.1 船体结构破坏风险缓解措施 |
4.4.2 船舶火灾风险缓解措施 |
4.4.3 LNG泄漏风险缓解措施 |
4.4.4 应急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 LNG船舶历史事故统计 |
附录B 调查问卷 |
(5)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抗台风系泊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系泊研究的背景情况 |
1.3 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特征及对码头系泊的影响 |
1.4 上海市台风气象的历史状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码头系泊的分析方法及基础理论 |
2.1 码头系泊的情况简述 |
2.1.1 码头系泊研究现状 |
2.1.2 码头系泊工程实践 |
2.2 码头系泊模型试验基础理论 |
2.2.1 模型试验的概述 |
2.2.2 模型试验的相似 |
2.2.3 码头系泊模型试验开展的一般步骤 |
2.3 码头系泊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理论 |
2.3.1 环境载荷的分析方法 |
2.3.2 系泊索分析理论 |
2.3.3 护舷的分析方法 |
2.3.4 系泊结构物运动方程的求解 |
3.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系泊方案规划 |
3.1 码头设施状况 |
3.2 坐标系及模型试验的环境工况设置 |
3.3 环境载荷计算 |
3.4 系泊方案规划 |
4.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系泊模型试验 |
4.1 试验设备及仪器综述 |
4.2 模型试验相似参数 |
4.3 试验坐标系 |
4.4 模型概述 |
4.4.1 模型缩尺比 |
4.4.2 自升式钻井平台 |
4.4.3 靠泊驳船 |
4.4.4 码头及护舷 |
4.4.5 系泊索具和应急锚索 |
4.5 系泊方案模拟 |
4.6 试验测试仪器的标定 |
4.6.1 拉力传感器 |
4.6.2 压力传感器 |
4.6.3 浪高仪 |
4.7 海洋环境条件模拟 |
4.7.1 水深模拟 |
4.7.2 风和流的模拟 |
4.7.3 波浪模拟 |
4.8 模型试验的项目说明 |
4.8.1 风、流载荷试验 |
4.8.2 风、浪、流组合试验 |
4.9 数据采集和分析 |
4.10 模型试验结果及对应的工程实践策略 |
4.10.1 风、流载荷试验结果及应对的工程策略 |
4.10.2 风、浪、流载荷试验结果及应对的工程策略 |
4.11 应对台风工况的平台应急响应预案 |
5.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隧道和桥梁的比较 |
1.1.2 水下隧道发展简述 |
1.2 水下隧道施工方法 |
1.2.1 钻爆法 |
1.2.2 盾构(或TBM)法 |
1.2.3 沉管法 |
1.3 沉管隧道简介 |
1.3.1 沉管隧道定义 |
1.3.2 沉管隧道发展及现状 |
1.3.3 沉管隧道优缺点 |
1.4 外海沉管隧道研究综述 |
1.4.1 特点分析 |
1.4.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3 典型案例 |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沉管隧道总体施工技术研究 |
2.1 工艺概述 |
2.2 管节制作 |
2.2.1 管节分类简述 |
2.2.2 管节制作关键技术 |
2.2.3 管节制作方法 |
2.2.4 外海沉管隧道管节制作技术 |
2.3 基槽施工 |
2.3.1 沉管基槽特点分析 |
2.3.2 基槽开挖关键技术 |
2.3.3 基槽开挖工艺方法 |
2.3.4 外海沉管隧道基槽施工技术 |
2.4 沉管基础 |
2.4.1 先铺法基础 |
2.4.2 后填法基础 |
2.4.3 外海沉管隧道基础施工技术 |
2.5 管节浮运 |
2.5.1 管节浮运关键技术 |
2.5.2 管节拖航方法 |
2.5.3 外海沉管浮运技术 |
2.6 管节安装 |
2.7 回填防护 |
2.7.1 回填防护分类 |
2.7.2 回填工艺方法 |
2.7.3 外海沉管回填防护技术 |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节沉放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
3.1 沉放设备及方法研究 |
3.1.1 起重船吊沉法 |
3.1.2 浮箱吊沉法 |
3.1.3 双驳扛吊法 |
3.1.4 双体船扛吊法 |
3.1.5 自升平台骑吊法 |
3.1.6 外海沉管沉放设备和方法 |
3.2 管节定位技术研究 |
3.2.1 锚布方式 |
3.2.2 锚泊设备 |
3.2.3 外海沉管锚缆定位技术 |
3.3 管节压载技术研究 |
3.3.1 压载水箱 |
3.3.2 压载管系 |
3.3.3 压载控制 |
3.3.4 外海沉管压载技术 |
3.4 管节测控技术研究 |
3.4.1 测量塔法 |
3.4.2 声呐法 |
3.4.3 拉线法 |
3.4.4 其它测控方法 |
3.4.5 外海沉管水下测控定位技术 |
3.5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沉放施工技术应用 |
3.5.1 双驳扛吊无人沉放 |
3.5.2 大抓力锚锚泊定位 |
3.5.3 遥控遥测管内压载 |
3.5.4 测量塔声呐联合定位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节对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 |
4.1 管节接头概述 |
4.1.1 水下混凝土刚性接头 |
4.1.2 橡胶柔性接头 |
4.2 导向定位技术研究 |
4.2.1 鼻式托座导向结构 |
4.2.2 杆式托架导向结构 |
4.3 水下拉合技术研究 |
4.3.1 拉合力计算和分析 |
4.3.2 绞车拉合法 |
4.3.3 管内千斤顶拉合法 |
4.3.4 管顶千斤顶拉合法 |
4.3.5 外海沉管拉合技术 |
4.4 水力压接技术研究 |
4.4.1 工作原理 |
4.4.2 受力计算分析和GINA选型 |
4.4.3 工艺要点 |
4.4.4 外海沉管水力压接技术 |
4.5 精确定线调位技术研究 |
4.5.1 概述 |
4.5.2 体内调整定位技术 |
4.5.3 体外调整定位技术 |
4.5.4 外海沉管精调技术 |
4.6 最终接头技术研究 |
4.6.1 水下混凝土法 |
4.6.2 临时围堰干作法 |
4.6.3 水下止水板法 |
4.6.4 终端块体法 |
4.6.5 V型块体法 |
4.6.6 KEY管节法 |
4.6.7 外海沉管最终接头技术 |
4.7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对接施工技术应用 |
4.7.1 水下可调精确导向定位 |
4.7.2 数控水下自动拉合 |
4.7.3 数字信息化水力压接 |
4.7.4 体内精调线形控制 |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管隧道应用及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
(7)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方法与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深水浮式平台设计研究现状 |
1.2.1 深水浮式平台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
1.2.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模型水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现状 |
1.3 面向结构分析与设计评价的原型测量方法 |
1.3.1 原型测量方法 |
1.3.2 海洋平台原型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原型测量面临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海洋浮式平台表征信息与测量原则 |
2.1 引言 |
2.2 四类海洋浮式结构介绍 |
2.2.1 半潜式浮式平台(Semisubmersible) |
2.2.2 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 |
2.2.3 张力腿式浮式平台(TLP) |
2.2.4 立柱式浮式平台(SPAR) |
2.3 浮式平台结构失效模式 |
2.3.1 结构强度失效 |
2.3.2 稳性失效 |
2.3.3 系泊失效 |
2.4 基于失效模式的测量信息与测量原则 |
2.4.1 海洋环境参数测量信息与原则 |
2.4.2 浮式海洋平台测量信息与原则 |
2.4.3 系泊系统测量信息与原则 |
2.5 小结 |
3 深水浮式平台结构原型测量方法 |
3.1 引言 |
3.2 浮体结构运动响应测量方法 |
3.2.1 空间平面运动测量 |
3.2.2 动态转动测量 |
3.2.3 INS/GPS联合测量系统 |
3.2.4 浮体结构强度测量 |
3.3 系泊系统水下测量方法 |
3.3.1 系泊系统原型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3.3.2 基于集中质量法的系泊系统原型测量方法 |
3.3.3 测量方法的实验验证 |
3.4 小结 |
4 面向原型测量现场应用的监测技术 |
4.1 引言 |
4.2 水下结构测量技术 |
4.2.1 自容式传感器设计 |
4.2.2 测量系统水下安装技术 |
4.2.3 自容式传感器性能测试分析 |
4.3 监测系统软硬件集成框架设计 |
4.3.1 硬件系统集成框架设计 |
4.3.2 软件系统集成框架设计 |
4.3.3 数据共享平台设计 |
4.4 远程独立监测系统 |
4.4.1 远程独立监测系统(IRMS)介绍 |
4.4.2 实时远程监测技术 |
4.4.3 极端环境荷载作用下的独立监测技术 |
4.5 小结 |
5 原型监测技术在“南海挑战号”FPS现场应用 |
5.1 前言 |
5.2 “南海挑战号”FPS简介 |
5.3 原型测量系统介绍 |
5.3.1 原型测量信息 |
5.3.2 原型测量系统 |
5.3.3 原型测量系统网络化集成 |
5.4 跨风期连续测量结果 |
5.5 小结 |
6 基于实测信息的海洋环境和结构响应特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南海近海面脉动风场特性研究 |
6.2.1 脉动风特性 |
6.2.2 脉动风非平稳模型 |
6.2.3 LH4-1海域脉动风场特征分析 |
6.3 海洋浮式平台结构响应特征分析 |
6.3.1 基于幅值响应算子的设计评价方法 |
6.3.2 流花平台设计参数评价 |
6.4 台风环境作用下平台实测性能分析 |
6.4.1 南海浮式平台台风管理模式 |
6.4.2 台风“洛坦”实测结果统计分析 |
6.4.3 台风天气下实测结果与数值结果比较 |
6.5 系泊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6.5.1 动态响应频率分析 |
6.5.2 系泊缆动态张力分析 |
6.5.3 台风天气下系泊缆张力频率成分分析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摘要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英船舶建造险条款比较研究 ——兼论对中国人保船舶建造险条款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船舶建造险概述 |
1.1 船舶建造险的定义、必要性及法律性质 |
1.1.1 船舶建造险的定义 |
1.1.2 船舶建造保险的必要性 |
1.1.3 船舶建造险的法律性质 |
1.2 船舶建造险的特殊性 |
1.3 中英船舶建造险的发展状况 |
1.3.1 英国船舶建造险的发展状况 |
1.3.2 中国船舶建造险的发展状况 |
第2章 船舶建造险的保险标的 |
2.1 保险标的的含义 |
2.2 船舶建造险下的保险标的 |
2.2.1 英国协会船舶建造险条款下的保险标的 |
2.2.2 中国人保船舶建造险条款下的保险标的 |
2.3 二者的比较研究 |
第3章 船舶建造险的保险利益和保险价值 |
3.1 船舶建造险的保险利益 |
3.1.1 保险利益的法律含义 |
3.1.2 船舶建造险的保险利益 |
3.2 船舶建造险的保险价值、保险金额和保险费 |
3.2.1 保险价值、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定义 |
3.2.2 中英船舶建造险下的保险价值、保险金额及保险费 |
第4章 船舶建造险的承保风险和除外责任 |
4.1 在建船舶可能面临的风险 |
4.2 英国协会船舶建造险条款下的普通承保风险和除外责任 |
4.2.1 普通承保风险 |
4.2.2 除外责任 |
4.3 我国人保船舶建造险条款下的普通承保风险和除外责任 |
4.4 中英两国条款中有关普通承保风险和除外责任的比较分析 |
4.5 附加险 |
4.5.1 英国协会下对船舶建造险的附加条款 |
4.5.2 中国人保条款的附加条款及其与英国协会条款的对比 |
第5章 中英船舶建造险的其他条款比较研究 |
5.1 船舶建造险下的保险期限条款 |
5.2 船舶建造险下的承保区域条款 |
5.3 船舶建造险下的被保险人义务条款 |
5.4 船舶建造险的赔款处理条款 |
5.5 我国船舶建造险下所没有的条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
1.2 现代造船计划论述 |
1.2.1 造船计划体系的维度划分 |
1.2.2 造船生产计划的层次 |
1.2.3 造船生产计划 |
1.3 多用途重吊船的介绍 |
1.3.1 多用途重吊船的市场行情 |
1.3.2 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的技术指标和特点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4.1 背景 |
1.4.2 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流程 |
2.1 船舶建造的总体流程 |
2.1.1 生产大节点 |
2.1.2 按工艺阶段来划分 |
2.1.3 按施工顺序来划分 |
2.2 设计阶段 |
2.3 钢料加工阶段 |
2.4 分段制作阶段 |
2.5 船台合拢阶段 |
2.6 水下舾装与调试阶段 |
2.7 试航与交船 |
第3章 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舶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 |
3.1 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的特点 |
3.2 造船厂内部的影响因素 |
3.2.1 生产组织管理水平 |
3.2.2 技术因素 |
3.2.3 员工因素 |
3.2.4 设备的可靠性 |
3.2.5 定置管理水平 |
3.2.6 应急机制 |
3.2.7 信息化水平 |
3.3 造船厂外部的影响因素 |
3.3.1 船东和船级社的因素 |
3.3.2 供应商的因素 |
3.3.3 自然的因素 |
3.3.4 社会的因素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船舶建造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优化 |
4.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船舶建造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优化 |
4.3.1 推行分段总组造船法,缩短船台周期 |
4.3.2 加强精度管理 |
4.3.3 提高预舾装率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10)大型无动力船舶码头系泊防台风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动力船舶防台风面临的问题 |
2 船舶码头系泊力计算模型 |
2.1 船舶码头系缆模式 |
2.2 船舶码头系泊受力分析 |
2.2.1 风载荷 |
2.2.2 流载荷 |
2.2.3 波浪载荷 |
2.2.4 系缆力计算 |
2.2.5 系缆数量及缆绳直径计算 |
3 无动力船码头系泊受力计算 |
3.1 代表船型 |
3.2 系缆力标准值 |
3.3 数据分析及仿真实验比较 |
4 缆绳配置 |
5 结束语 |
四、造船厂下水船舶防台风系泊方法的研究与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建造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 吴权道.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渔港锚泊地防台避风能力研究 ——以温岭石塘渔港为例[D]. 李安迪.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3]FPSO外输多浮体系统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D]. 赵正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基于模糊故障树的长江LNG船舶装卸货安全研究[D]. 于文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自升式钻井平台码头抗台风系泊工程研究[D]. 许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1)
- [6]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王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深水浮式平台原型测量方法与监测技术研究[D]. 杜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8]中英船舶建造险条款比较研究 ——兼论对中国人保船舶建造险条款的完善[D]. 叶娟.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9)
- [9]三万吨多用途重吊船建造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D]. 郑庆国.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10]大型无动力船舶码头系泊防台风安全研究[J]. 刘成勇,郭国平,甘浪雄. 船海工程,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