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美国货币及其他(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1](2021)在《报道中的延安镜像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延安报道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1937年到1944年的多年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在生产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不可忽视的成就,但由于过去数十年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外界对此一无所知。在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大背景下,国民党官媒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污名化中国共产党,民间的中立媒体在白色恐怖下也不得不在有关共产党的话题上噤声。此时,国际国内局势已发生有利的变化,国内外民众都急需知晓关于红区的真实情况。在新闻界与重庆当局长达数月的斡旋后,国民党终于同意组织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赴延安参观采访。在延安43天,记者团参观了延安边区的各方面情况,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着作。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对延安客观、真实而又生动的报道,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全世界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由此改观。研究发现,西北参观团中绝大多数新闻记者在延安的新闻业务实践体现了唯物主义新闻观的要义,他们在报道延安时坚持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为人民(受众)服务、选择受众最关心的事实,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延安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们的延安报道在叙述视角、叙述技巧、语言风格、报道角度、报道立场等方面也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从他们的笔下,读者既看到了单调、忙碌、有序的延安特区,也看到了具有政治潜力和军事潜力的人民中国,还有有趣而动人的“红色中国”······遗憾的是,少数记者未能正确处理新闻事实与政治性的关系,因而未能成功地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延安。
陈婷[2](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刘思源[3](2020)在《伍联德出版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伍联德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影响的出版家,也是《良友》画报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创始人。纵观其一生,从1900年于台山出生,到1972年于香港去世,伍联德先后编辑、策划出版了几十种刊物,以在画报编辑出版领域的实践为最,贯穿了其整个出版生涯。伍联德对现代出版业的整体发展做出的贡献,不仅仅是因为《良友》画报取得的光辉成绩,还有其他一系列编、办刊物的创新想法与出版实践。伍联德的出版生涯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1900-1925年,伍联德经历了清末民初的改朝换制,在新出版新思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因翻译《新绘学》从广州到上海,由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儿童教育画》和《儿童世界》开启了出版之路,创刊《少年良友》,创办良友印刷所;1925-1929年,伍联德凭借《良友》画报异军突起,继而创办了《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等新闻时事性画册,为当时的新闻报道开创了新的形式,记录时代新闻、引领出版人的转向,同时经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创办《银星》等刊物;1930-1936年,现代出版繁荣发展,伍联德开拓摄影采访性画报、推行丛书出版、策划专业性期刊,实现了个人出版阶段的多元发展,《中国大观》《中华景象》等摄影采访性画册为国内外读者展示了当时中国的真实概况,《良友文学丛书》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反映文坛创作情况、开创新型丛书时代,《电影画报》等艺术知识性画册助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但这一时期伍联德也因公司内部纠纷黯然离开了他一手打造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1949年,抗战前后“出版救国”的环境中,伍联德主编爱国刊物《大美画报》,开办公益性质的明星影展,出版《青年良友》,也曾在沦陷时期担任伪职落水入狱,经历了民国结束、新中国成立的山河鼎革;1950-1972年,伍联德南渡香港,在香港意识形态碰撞的出版环境中不忘初心、重圆旧梦,出版了《良友》海外版和《锦绣中华》,又将以往关于“良友”的文章和致读者的信件整合出版了《良友·回忆·漫谈》,度过了一个南下小出版人的晚年。这些主题鲜明的出版物既是对《良友》画报的学习,也是对其优势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丰富了民国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成果,也丰富了伍联德的个人出版生涯。在创办刊物和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伍联德也与许多知识分子建立了联系,作家、画家、摄影家、影星、政商界人士、读者都是其以“文”会来的“友”,《良友》遍天下的时候,伍联德的“良友”们也遍布世界各地。这些交往活动的维系,对伍联德创办、出版刊物和经营管理公司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伍联德和他所编辑出版的刊物,不仅是开创了摄影画报的刊物形式,在新技术的引进和美术字的设计上也都走在时代前沿。由此,我们需要从更多维的角度来挖掘伍联德鲜为人知的一面,在民国时期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中,在用画报普及国民文化教育的情怀中,看到伍联德在《良友》之外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以伍联德作为个案来观照我国近代出版事业,也看到同时期出版人群体的成长。他们在民国黄金时期的环境中抓住机遇、投身出版,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平稳推进,发展自己的事业,用出版开启民智、普及文化。在动乱和战争期间,他们坚守知识分子的文人品格,用出版传播思想、实业救国。即使后来政权变更、山河鼎革,经历了群体分化的出版人们,有一部分和伍联德一样选择南下香港,在祖国的一片异土上学会接受与认可,重操旧业、重建家园,为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杨化冰[4](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指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郭小英[5](2019)在《清末民国时期国人游记中的伊犁社会》文中认为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兴起了考察西部边地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之下,许多国内官员和学者来新考察,留下了大量关于新疆的游记。其中就有游记对当时伊犁社会多个方面进行了记载。伊犁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是连接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的重要门户。在1884年,新疆设省之前,是新疆的政治中心。在设省之后,它仍作为伊犁将军的驻地,出现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中,对于新疆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清末民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其影响不仅是对整个国家,乃至对新疆、对伊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国人的游记出发,根据其中对于伊犁多个方面的记载,从伊犁地区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精神生活等方面,来呈现一个清末民国时期国人考察家中眼的伊犁社会。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此部分内容介绍了选题缘由、理论意义、学术界研究动态以及国内有关于记载伊犁地区的游记;第二个部分主要叙述了游记中所展现的伊犁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三个部分论述了清末民国时期伊犁地区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面和商业、工业、畜牧业等社会物质生产方面的状况,以及游记中所反映出的伊犁社会生活中的几个特点,即社会的近代化趋势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郭沁[6](2019)在《《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指出《现代》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时期的重要文学期刊之一,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因其非同人刊物的性质备受关注,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倡导使其在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其中的诗歌现象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借用“文学场”介绍《现代》杂志整体情况,阐述《现代》杂志所处的时空语境以及施蛰存个人文学观念对《现代》杂志的影响,用“副文本”理论探求在以往相关研究中较少受到重视的版面设计、封面等。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对31期的《现代》杂志中的诗学现象进行统计,大体确定《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其次,分析戴望舒、艾青、徐迟和陈江帆四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从而突出《现代》杂志为扶持本土诗人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是《现代》杂志中的诗歌翻译部分,以实例探讨其诗歌翻译的特点,进而研究1930年代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探讨《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首先介绍《现代》杂志的译介范围,然后对《现代》杂志诗歌批评个例进行分析,旨在突出中国本土诗人、学者为诗学建设所做的工作。
颜志[7](2018)在《服务于秩序 ——清末民初绍兴商会研究(1905~192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史上的绍兴县,由清代山阴、会稽两县合并而成。绍兴地理,依山带海,农产丰阜,盛产茶叶、棉花、桑蚕;绍兴手工业发达,城中酱坊、箔铺林立,城外还形成了华舍这样的专业性的产绸市镇;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绍兴形成了发达的商贸经济。商业的运作,依赖一定的市场秩序。在清末民初的绍兴,与市场运作相关的秩序有四个:商人个体层次的微观秩序、行业秩序、商业宏观秩序、政商秩序。绍兴商会并不是商品经济水到渠成的产物,并不是商民群体自发结社的产物,而是在官厅的行政推动下成立的。绍兴商会的成立,使一大批商业精英被组织起来,使他们获得了组织性,使他们获得了行动力。后来绍兴商会逐渐形成的包罗各行业、深入各乡镇的社会网络,使这些商业精英的行动能力获得拓展。商会法定团体的社会身份,意味着绍兴商会与官厅有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这种政商关系,对商会的商业行政亦有裨益。商人个体之间的钱债纠纷,是商界微观秩序失序的表现,是市场环境出现问题的表征。绍兴商会在维护商界微观秩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绍兴商会利用其组织体系,有组织、有章法,并且在与民间力量、官厅的合作中调解商人的钱债纠纷。绍兴商会在维护行业秩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绍兴商会通过向官厅转呈行规,通过为行规提供备案服务,增加行规在工商业者心中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绍兴商会通过调解行业纠纷去维护行业秩序。虽然商会有一定力量去维护行业秩序的稳定,但是商会并没有能力去推动行业秩序的改良。这是因为绍兴商会缺乏行业层次的控制力。对于金融秩序、社会秩序这样的与市场运转密切相关的地方宏观秩序,绍兴商会也有极力维持。绍兴商会对地方秩序的介入有城乡之别。在城区,官绅体系比较发达,有能力承担公共事务,所以绍兴商会对城区公共事务介入较少;在乡镇,官绅体系不甚发达,官绅体系往往需要在乡镇商会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公共事务,这导致乡镇商会对地方公务有较多的参与。绍兴商会在官商之间扮演了桥梁作用。但是商会在政商秩序中的作用并不可以用“通官商之邮”一概而论:在个体商人层次,商会在上达商人诉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业层次和整体商界层次,商会的桥梁作用就有了显着的下降;此外,由于官厅缺乏对商会的奖惩手段,商会往往对官厅的政令漫不经心。总体而言,绍兴商会在维护商业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商会并非全能,是有其活动的边界的。
李金铮[8](2016)在《“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显廷是民国时期着名经济学家,是具有自由主义精神的书斋型学者。他的学术经历丰富,也是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经济问题,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提供证据和建议,研究领域广及经济形态、机械工业、乡村工业、农村经济、货币金融、经济体制等方面。他主张经济学"土货化",注重实地调查和研究,搜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得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不过,由于"土货化"正在进行之中,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并没有明显的原创性贡献。
李昂[9](2016)在《中国视频网站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内容生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视频网站的内容生产逐渐从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内容生产)模式走上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各式各样的网站自制节目、自媒体节目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其中,以《晓说》《罗辑思维》《鸿观》等为代表的一些文化漫谈性质PGC节目引起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作为文化类节目的一个分支,其内容生产必为重中之重。于此,笔者以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两方面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以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几档较有代表性的文化漫谈性PGC节目诸多外向特点的聚类分析,以复盘推演的形式还原节目制作方在内容生产方面的理念与策略,以此达到对于节目内容生产成功之道的准确把握。文化漫谈性PGC节目所外化呈现出的诸多特点,无不凝结着其内在内容生产的策划与创新。准确的受众把握,完整的主持人择取机制,集中体现了节目用户与主持人双中心的内容生产理念;而选题上的包罗万象,形式上的多元互动以及表达风格上的叙议结合,则作为此一理念的具体表达,生发为节目内容生产中的代表性策略。由此看来,尽管身处互联网商业大潮,商业化包装日臻见重,但内容生产仍在本类节目的整体发展中具关键作用。通过对其内容生产的剖析,或还可对文化漫谈性PGC节目的未来做出展望。
Kati Suominen,沈丹琳[10](2012)在《美国的缺席》文中指出本文作者认为"世界目前面临着全球经济动荡、大国分歧和全球领导真空的三重威胁",痛感全球经济复苏中"美国的缺席",由史论今,表明美国创建的世界新秩序不可失控,美国必须重整旗鼓引领世界。应该说稳定、和谐、持续增长的全球经济不仅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但这样的世界"是否只"需要美国去创造"?"美国的缺席"可能更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二、漫谈美国货币及其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美国货币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1)报道中的延安镜像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延安报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西北参观团延安之行的纪实性叙述 |
(二)关于延安时期我党对外宣传和形象构建的研究 |
(三)对40 年代国共舆论宣传战的考察 |
(四)从社会学角度对边区社会结构的研究 |
(五)对参观团中外记者及其作品的个案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记者延安报道分析 |
第一节 赵超构《延安一月》:百姓立场的叙述者 |
一、“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
二、“叙述技巧” |
第二节 孔昭恺《西北纪行》:中立立场的叙述者 |
一、“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
二、“叙述技巧” |
第三节 金东平《延安见闻录》:戴着有色眼镜的叙述者 |
一、颠倒事实、转嫁责任 |
二、断章取义、闭门造车 |
三、造谣生事、“制造”新闻 |
第三章 外国记者延安报道分析 |
第一节 冈瑟·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左派立场的叙述者 |
一、“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
二、“叙述技巧” |
第二节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我访问延安:1944 年的通讯和家书》:军事视角的叙述者 |
一、“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
二、“叙述技巧” |
第三节 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故事化”的叙述者 |
一、“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
二、“叙述技巧” |
第四章 中外记者延安报道对比分析 |
一、报道角度 |
二、叙事结构 |
(一)版块式叙述结构 |
(二)漫谈式 |
(三)阶梯递进式 |
第五章 延安镜像何以形成 |
一、社会时局 |
二、职业精神 |
三、我党对记者团来访的重视 |
四、记者的生活及职业背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
第二章 《经世》概览 |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
一、萧一山其人 |
二、《经世》的创办 |
三、《经世》的沿革 |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
一、《经世》的选题 |
二、稿件与栏目 |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
一、日本侵华谬论 |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
二、宣传持久抗战 |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
《经世》半月刊 |
《经世》战时特刊 |
《经世》季刊 |
《经世》月刊 |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
后记 |
(3)伍联德出版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从广州到上海:伍联德出版生涯的开端(1900-1925) |
(一)清末民初的新出版与新思潮 |
(二)从广州到上海:走上出版之路 |
(三)商务印书馆:业务锤炼与经验积累 |
二、《良友》画报与新闻性画册:“中国画报之父”的诞生(1925-1929) |
(一)厚积薄发:《良友》画报 |
1.伍联德创办画报的原因 |
2.《良友》画报的创刊过程 |
3.《良友》画报的特点及成功原因 |
4.《良友》画报在出版史上的价值 |
(二)别具只眼:《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 |
(三)引领转向:新闻性画册出版 |
(四)编管并重: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三、摄影画册与文学丛书:伍联德的多元实践(1930-1936) |
(一)摄影采访性画报的开拓 |
1.《中国大观》:图片化普及国情的开端 |
2.《中华景象》:普及国情再升级 |
(二)丛书出版的推行 |
1.《良友文学丛书》:反映文坛创作情况 |
2.《中国新文学大系》:开创新型丛书时代 |
(三)专业性期刊的策划 |
1.《电影画报》:普及电影艺术之短稿 |
2.《人间世》:小品文的核心阵地 |
(四)黯然退场:离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
四、爱国出版与沦陷落水:战争时期的人生浮沉(1937-1949) |
(一)抗战救国:出版人的文化呐喊 |
1.《大美画报》:化名办报为国发声 |
2.公益影展:明星助阵心系民生 |
3.《青年良友》:爱国出版放眼国际 |
(二)担任伪职:伍联德的逃避与落水 |
五、《良友》复刊与回忆漫谈:伍联德出版活动在香港的延续(1950-1972) |
(一)南下香港:新中国初期香港的出版环境 |
(二)重圆旧梦:新《良友》重引香港娱乐出版风潮 |
(三)香港忆旧:伍联德的晚年 |
1.《良友·回忆·漫谈》:对话读者 |
2.《锦绣中华》:永葆初心 |
3.《良友》停刊,病逝香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伍联德出版活动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5)清末民国时期国人游记中的伊犁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关于清末民国时期伊犁的游记 |
1.3 拟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创新之处 |
2、游记中伊犁的生态环境 |
2.1 游记中“伊犁”的定义 |
2.2 自然环境 |
2.3 人文环境 |
3、游记中的伊犁社会 |
3.1 社会物质生活 |
3.2 社会物质生产 |
3.3 精神生活 |
4、游记中伊犁社会生活的特点 |
4.1 多方面的现代化趋势 |
4.2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切近《现代》杂志的历史原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文学场” |
第二节 《现代》杂志与“副文本”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译介范围的选择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评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现代》杂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一览表 |
附录二: 《现代》杂志诗人诗作数量一览表 |
附录三: 陈江帆在期刊发表的诗歌创作年表 |
附录四: 《现代》杂志栏目变更一览表 |
附录五: 《现代》杂志诗歌“译者记”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服务于秩序 ——清末民初绍兴商会研究(1905~192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绍兴地理与经济概况 |
第一节 建置及自然地理 |
第二节 经济概况 |
第三节 市场运作的秩序条件 |
第二章 绍兴商会的组织体系 |
第一节 绍兴商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民初绍兴商会组织体系的发展 |
第三章 绍兴商会与微观经济秩序 |
第一节 调解纠纷的组织分工 |
第二节 绍兴商会的“查案”手段 |
第三节 绍兴商会的调解程序 |
第四节 商会与民间、官厅的复合式纠纷治理 |
第四章 绍兴商会与行业秩序 |
第一节 绍兴商界的行业自律 |
第二节 绍兴商会对行业秩序的维稳 |
第三节 绍兴商会与行业秩序的改革 |
第五章 地方秩序中的绍兴商会 |
第一节 绍兴商会对地方秩序的保护与调整 |
第二节 绍兴商会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方式 |
第三节 绍兴商会介入地方公共秩序的原因 |
第四节 商人利益与地方秩序的冲突 |
第五节 官绅体系与商会的功能竞争 |
第六章 绍兴商会与政商秩序 |
第一节 绍兴商会与商人个体的沟通官厅 |
第二节 绍兴商会与行业层次的沟通官厅 |
第三节 绍兴商会与地方整体社会的沟通官厅 |
第四节 绍兴商会与政令的下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8)“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经济学家的成长 |
二、“中古式与半殖民地式”经济形态 |
三、机器工业化与现代化 |
四、传统乡村手工业的瓦解和改进 |
五、农村经济的衰落与复兴 |
六、货币金融与经济之关系 |
七、自由主义计划经济 |
结语 |
(9)中国视频网站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1章 我国视频网站PGC节目发展状况与文化漫谈性PGC节目概述 |
1.1 我国视频网站PGC节目发展概况 |
1.2 视频网站文化漫谈性PGC节目简介 |
1.2.1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基本界定 |
1.2.2 文化漫谈性PGC主要节目概述 |
第2章 用户与主持人双中心——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内容生产理念 |
2.1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受众分析 |
2.1.1 用户数据的发掘和运用机制 |
2.1.2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受众群体分布特点 |
2.1.3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受众收视特点 |
2.2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主持人的选择 |
2.2.1 自带背景、角度与风格 |
2.2.2 自带知识与阅历 |
2.2.3 自带粉丝 |
第3章 文化漫谈性PGC节目的内容生产策略 |
3.1 用户至上,包罗万象的节目选题 |
3.1.1 用户与主持人双马并行的选题机制 |
3.1.2 以漫为基的选题内容 |
3.2 以脱口秀为基础,融入多种元素的节目形式 |
3.2.1 以脱口秀为基础的节目形态 |
3.2.2 融入多种元素的脱口秀变种 |
3.2.3 固定与变化相结合的节目编排 |
3.2.4 强大的互动机制 |
3.3 鲜明独特,叙议结合的内容表达 |
3.3.1 特色鲜明的节目叙述表达风格 |
3.3.2 叙述与议论并重的表达结构 |
第4章 发展前景与建议 |
4.1 发展前景与展望(仅从内容生产方面展开) |
4.1.1 坚守信念:做中国文化类节目的良心 |
4.1.2 准确定位:娱乐时代的文化之作 |
4.1.3 社群基石:“文化人”的粘合剂,文化的集散地 |
4.2 几点针对节目内容的发展建议 |
4.2.1 加强内容生产保持商业与文化平衡 |
4.2.2 拒绝内容变形坚守独立精神 |
4.2.3 做过细工作处理文化产品的相关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罗辑思维》节目每期时长变化具体情况 |
附录 2:音频网站对于文化漫谈性PGC节目的部分侵权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漫谈美国货币及其他(论文参考文献)
- [1]报道中的延安镜像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延安报道分析[D]. 王振. 兰州大学, 2021(02)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伍联德出版活动研究[D]. 刘思源. 河南大学, 2020(06)
-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5]清末民国时期国人游记中的伊犁社会[D]. 郭小英.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6]《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D]. 郭沁. 云南大学, 2019(03)
- [7]服务于秩序 ——清末民初绍兴商会研究(1905~1927)[D]. 颜志. 浙江大学, 2018(07)
- [8]“土货化”经济学:方显廷及其中国经济研究[J]. 李金铮. 近代史研究, 2016(04)
- [9]中国视频网站文化漫谈性PGC节目内容生产研究[D]. 李昂. 河北大学, 2016(03)
- [10]美国的缺席[J]. Kati Suominen,沈丹琳. 英语文摘,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