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州抢救与生态保护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代兰海[1](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刘钢,杜得彦,董国涛[2](2019)在《黑河流域生态调水重大问题思考》文中指出2000年黑河流域开始实施生态水量调度,近20 a来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系统总结了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流域生态调水工作取得的进展,梳理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析了黑河生态水量调度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科技需求:黑河上游降水径流预报,中游地区农业用水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黑河流域地下水和生态监测系统构建,不同来水条件下黑河下游生态保护目标,黄藏寺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研究,智慧黑河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
汪桂生[3](2014)在《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景观,也是干旱区最为精华的组分。垦殖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宏观表现,是干旱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直观反映。复原绿洲垦殖过程与格局演化过程、探讨人口、垦殖规模等要素的变化,分析绿洲演变的驱动机制对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区环境演变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优化当前绿洲化调控与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垦殖过程中发生了复杂格局演化,是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典型区域之一。一些绿洲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了稳定的人工绿洲系统,而另一些地区却沦为荒漠。目前,生态退化等问题给区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然而,这些生态问题并非是短时期内出现的,而与历史时期长时期的水土资源利用密切相关。为此,本文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3S技术及多学科研究手段,在进行深入细致的野外考察和考古调查基础上,将历史文献、历史遗迹、文物考古等自然和人类活动证据相结合,调查黑河流域的各种存留遗迹,以朝代为单元,按1:10万的比例尺,重建黑河流域历史时期高时空分辨率的绿洲演化序列,并探讨其时空过程,辨析驱动绿洲演变的主要因子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探讨绿洲开发的经验教训,为当今黑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看,黑河流域的古城址形态以单体方形或长方形为主,鲜有复合城址;全部城址的面积呈现两极集中分布格局,规模在2×104m2以下的以及超过10×104m2分别占到总量的50%和30%。从时代发展看,汉代到明清时期城址面积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分布格局由区域集聚逐渐演变为中游内放射状分布。(2)黑河流域垦殖绿洲在可重建的汉、晋、唐、元、明、清和民国七个主要实施时期的面积分别为1703、1115、629、614、964、1205和1917km2,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演变过程。(3)黑河流域绿洲自汉代以来沿河逐步向中上游转移,最终主要分布在中游稳定的平原地区。在汉、晋等较早时期,绿洲在中下游地区均有分布且以下游居多。但之后河流尾闾地区规模逐渐减少,重心转移到中游地区。明清及民国时期,绿洲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呈现出以河道为中心的的外扩和多方向散射,绿洲范围从中部平原延伸到南部的祁连山冲积扇一带且向河流尾阊方向亦有拓展。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河地区绿洲长期稳定存在,而河流终端地区的绿洲变化频繁且多在开发后遭到废弃,显示出绿洲的依水性。(4)不同地域的绿洲的时空变化过程差异显着。山丹-民乐、甘-临-高、酒泉、金塔-鼎新等主体沿大河绿洲自汉代到元代逐渐减少,明代以来逐渐增加,其规模显着大于诸如汉、晋等早期的绿洲,呈扩展趋势变化。马营河等小支流的绿洲规模在汉到元代逐渐缩小直到废弃,明代以来在河流中段逐渐恢复,但其规模小于汉、晋等较早时期,呈衰退趋势。(5)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绿洲演变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驱动。其中,气候特征及其变化以温度和降水及其变化作用于水资源、河道、沙漠等并使其数量和分布产生变化,进而驱动绿洲格局变化,是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由于黑河流域的政治军事地位重要性,政治因素可看作是绿洲分布格局演变的前提,也是核心的人文驱动因素。(6)从时间看,汉代至元代,自然因素驱动效应更显着。汉代的绿洲开发尽管非常繁荣,但由于为首次人类大规模利用而对环境的扰动并未显着出现。魏晋至元代,流域人口较少,垦殖活动处于萧条时期。明清以来,人口大量增加,绿洲开发显着增强,则人文因素地位更甚。(7)绿洲的开发与演变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确保稳定的政局是绿洲开发和经济延续的最根本条件:为了确保绿洲的生态良好和永续利用,提出了以水资源的生态保障为约束,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策略;研究认为在满足人口需求的情况下,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是绿洲发展的必由之路。
冯敏[4](2013)在《黑河调水欠账对下游植被生长及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国务院做出了黑河跨省分水的重大决策,对黑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进而构筑一个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体系。通过黑河调水,黑河下游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变化,生态的退化得到了初步遏制,植被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就国务院批复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的目标与措施中的相关内容,黑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未恢复到预计的目标。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评价分水指标的完成情况调度后和基准时段比较黑河下游入境水量增加3.27亿m3,但是实测黑河下游狼心山断面的来水量和分水指标相比累计欠账12.25亿m3,年平均调水欠账0.942亿m3。2.绿洲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有所回升在20002008年之间,东、西河上游和中游地下水埋深逐渐回升,随着黑河下游河道两岸用水的增加,入境水量补给地下水随着与狼心山断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到了东、西河下游地下水埋深的响应没有表现,多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表明调水对额济纳绿洲的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强度不够。3.典型植被生长状况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恶化的情况得到了初步遏制,生态有所恢复,但就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而言,研究发现目前的放水模式不利于典型植被的更新,即当地下水位不能满足植被的生长要求时,没有及时给予地上径流的补给。4.生态用水供需分析每年黑河入额济纳绿洲的水量必须保证在5.21亿m3以上,才可以保证绿洲不会沿着逆向演替。研究区现状年缺水额度为0.86亿m3,根据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研究区的额济纳绿洲规模应由目前的2832.15km2扩大到1987年3630km2左右。如果现状年可用水量的4.35亿m3加上黑河平均年调水欠账的0.94亿m3等于5.29亿m3,这个值可以保证研究区生态需水量。说明在完成分水指标情况下,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并且进一步恢复。
赵阳[5](2012)在《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位胡杨叶形态学生理学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水资源极度短缺和严重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由于水资源的不均分布,加之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全世界出现了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0%。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干旱区的面积(不包括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我国干旱区较为独特,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深居内陆,与非洲,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干旱区不同的是,境内又有一系列的高山环绕,海洋湿润水汽很难到达这里,因此气候十分干旱。在干旱区的平原地区植被非常稀少,基本上属于荒漠植物,植物的覆盖度在10%以下,只有在河流两岸以及地下水适宜带才有较多的植物生长,覆盖度才可达到20-40%,但是植被种类有限。植物与水分的关系一直是干旱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而受制于水分的植物生长状态及其形态、生理研究又是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成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重建中必须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即黑河流域上游为森林草地,中游为绿洲农田,下游为荒漠绿洲。黑河起源于青海省的祁连山脉,中间流经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最后到达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全长总共821km。黑河下游属于典型的干旱区,虽然在这里植物种类很少,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严重依赖于地下水的分布和埋深,但是却生长着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荒漠河岸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作为我国第二大荒漠河岸胡杨林,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胡杨林面积极度萎缩,现分布面积为2.94x104 hm2,与30年前相比,减少了2.06 x104 hm2。目前胡杨林病、虫害严重,长势不良,天然更新能力极弱,面临着该物种在本地区消失的危险。由于胡杨是维持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物种,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为最急需优先保护的林木基因资源,所以胡杨的保护与重建势在必行。目前,国家也已经将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规划为国家级保护森林,主要以胡杨等植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对象,胡杨的情况才有所好转。然而,依据限制性环境因子(地下水),如何有效的判别胡杨的生长状态,如何合理的进行胡杨的恢复和重建,如何科学的预测未来胡杨的变迁却知之甚少。因此,本论文以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地下水位,分析了胡杨的生长状态和胡杨叶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希望能为制定胡杨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中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的地下水位,受水分胁迫程度的不同,天然胡杨的生长状态有较大的差异。胡杨的种群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枯枝占所有枝条的比例(ratio of died branches to full branches),树冠,树高均随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研究,可将胡杨的生长状态分为3个级别:(1)地下水位深度在~3m之内时,胡杨长势很好,种群密度最大(-700-~200株/平方公里),枯枝占所有枝条的比例很小(<~10%)。是胡杨生长发育的最佳地下水位。(2)地下水位深度在~3m-~5m之间时,胡杨长势良好,种群密度有所下降(-200--50株/平方公里),枯枝占所有枝条的比例提高(-10%-~60%)。此时,已经发生水分胁迫,是胡杨生长发育较为适宜的地下水位。(3)地下水位深度超过~5m时,胡杨长势差,有的甚至死亡,种群密度最低(<-50株/平方公里),枯枝占所有枝条的比例最高(-60%--100%)。水分胁迫逐渐加剧,是胡杨生长与发育的不适宜水位。2.在不同的地下水位,胡杨叶片形态学、生理学参数均明显发生改变。本研究的三个胡杨叶片形态学、生理学参数为:气孔密度(stomatal density),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稳定碳同位素组成(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三者都可以指示不同的地下水位,也就是不同的水分胁迫程度,且指示程度各有不同。3.胡杨叶气孔密度(stomatal density, SD)可以对不同地下水位做出响应。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胡杨叶气孔密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三次多项式模型变化。这个变化趋势是由盐分胁迫和水分胁迫共同作用形成的。即,盐分胁迫发生在较浅的地下水位(~2.0m-~2.7m),水分胁迫发生在较深的地下水位(~2.7m--8.5m),而地下水位在~2.7m附近处很狭小的范围内胡杨可能不受胁迫(不受盐分胁迫和不受水分胁迫)。在水分胁迫的过程中,随着地下水位埋深(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气孔密度形成了三个部分:由于叶面积减小造成的气孔密度增加部分(地下水位~2.7m-~3.7m),由于气孔数量减小形成的气孔密度减小部分(地下水位~5.2m--8.5m)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性区域(地下水位~3.7m-~5.2m)。4.胡杨叶片比叶面积(SLA)可以指示水分胁迫。随着地下水位的加深,胡杨的比叶面积以指数方式逐渐减小。地下水位较浅(-2m-~3m)时,比叶面积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更为敏感。5.胡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d13C)也可以指示水分胁迫。随着地下水位的加深,胡杨叶片d13C值逐渐增加。地下水位在~7m出现阈值,当地下水位深于~7m时,d13C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更加敏感。6.在气孔密度的制备和计算中,本研究继承了传统的透明胶带粘取法和显微拍照法并具新意的运用了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面向对象分类,进行胡杨叶气孔密度的计算。利用专业的面向对象分类软件(eCognition)对气孔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将生成的分类图像导入ArcGIS软件中计算气孔密度,最后用R语言编写代码进行批处理。利用宏观图像处理技术解决微观的问题,并且取得了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效果。
任晓旭[6](2012)在《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作为生命支持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服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多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而针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相对较少。荒漠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区域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也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植被类型是以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为主,由于荒漠的显着特点是植被十分稀疏,环境条件极为严酷,生产力低下,所以很少能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使之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仍缺少针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和评估进行研究,有助于保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展了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还没有形成一个详细的标准体系,各研究者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造成了评估指标体系不统一;价值核算方法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现象,即便是同一项生态服务功能,也用了多种价值核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最终造成了价值核算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很难在随后的研究应用中进行推广,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的最大效用。在涉及到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该项研究数量上较少,相对其他生态系统类型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这阶段我们应该从评估方法学理论进行入手,从评估指标体系和价值核算方法进行统一,这样有助于今后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核算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包括:(1)本文从生态学、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理论,构建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框架,将荒漠生态系统按照植被覆盖和环境因子条件划分为绿洲、戈壁和沙漠三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特点,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构建了包括固碳释氧、水文调节、防风固沙、保持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6项生态服务功能类型,12个具体监测和评估指标的体系框架。(2)通过参考现阶段对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研究进展,针对建立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利用构建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角度建立了相应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的计算公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估的方法理论体系,可为今后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的评估及其价值核算工作提供了参考。(3)以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本研究中构建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对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物质量结果为:固碳释氧功能中,固碳量为392.67×104t·a-1,释氧量为1057×104t·a-1;水文调节功能中,调节水量为8.83×108m3;防风固沙功能中,固沙量为13.03×108t·a-1;保持土壤养分中,保持土壤有机质为117.35×105t·a-1,保持土壤N为3.91×105t·a-1,保持土壤P为6.52×105t·a-1,保持土壤K为273.83×105t·a-1。总价值量结果为4040.58×108元·a-1。其中,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143.06×108元·a-1,固碳价值量为37.3×108元·a-1,释氧价值量为105.76×108元·a-1;水文调节功能价值量为72.41×108元·a-1,其中,调节水量价值为53.95×108元·a-1,净化水质价值量为18.46×108元·a-1;防风固沙价值为1955.92×108元·a-1;保持土壤养分价值量为581.51×108元·a-1,其中保持土壤有机质价值量为37.55×108元·a-1,保持土壤N价值量为7.13×108元·a-1,保持土壤P价值量为3.4×108元·a-1,保持土壤K价值量为533.43×108元·a-1;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价值量为1282.32×108元·a-1,额济纳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价值为5.36×108元·a-1。本文在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基础理论之上,结合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提出了针对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以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验证,可为今后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王颖[7](2010)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问题困扰着我国西部边防重地——内蒙古额济纳旗。影响额济纳旗绿洲生态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移民后,通过风沙源治理、退耕还草和舍饲紧牧等保护措施,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牧民收入大幅增加。本文在深入研究生态移民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额济纳旗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移民带来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以期为额济纳旗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移民提供现实指导。
陈维强[8](2010)在《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额济纳绿洲研究对象,运用RS以及统计学技术,利用2000年和2007年Landsat TM/ETM+两期遥感影像为本底数据,解译获得额济纳绿洲两期的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计算获得的景观格局指数量以及反映景观类型动态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在黑河分水工程启动后7年内景观格局特征和景观动态变化;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旨在为绿洲植被恢复提供数据基础,和空间决策依据。景观动态分析表明: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难利用土地和裸土地主要为转出类型,耕地、疏林地、河渠、城镇以及盐碱地主要为转入类型。主要转向有:有林地主要转向灌木林地、疏林地、草地;灌木林地主要转向草地、耕地、盐碱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耕地、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主要转向盐碱地;难利用土地主要转向城镇;裸土地则主要转向河渠、耕地、草地、灌木林地。景观格局分析表明:7年间,额济纳绿洲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格局趋向于简单,存在高多样性的景观类型,但受破碎化的影响使得各景观趋于均质。其中耕地面积与斑块数量增加,在绿洲景观中呈现出破碎化趋势。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减少,斑块数增加,破碎分布于绿洲景观;疏林地因有林地的退化而面积增多;草地景观因受环境影响极容易产生转变,具有极高的动态度,破碎分布于景观中。河渠、城镇景观面积的增加,则是社会发展以及经济需要而建设的;未利用地中难利用地和裸土地面积减少,而盐碱地正向着林地与草地景观扩张。采用主成分分析对15个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排除总人口数与径流量。认为剩下的人均GDP、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第一产业、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全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等13个是绿洲景观变化的主导因子,并将其分为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4个因素加以分析。
萨如拉[9](2010)在《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支撑额济纳绿洲的建群乔木树种,在额济纳绿洲主要制约胡杨生存发展的因素就是“水”。本文针对胡杨的水分生理特征和胡杨林SPAC系统的水分循环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揭示此机理能够为保护和恢复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找到有效的方法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额济纳天然胡杨的胸径、树高、材积等总生长进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慢—快—慢,速生期在6–15年,速生点在第6年。胡杨胸径最优生长模型是吉田正男方程;树高最优生长模型方程是柯列尔方程;材积最优生长模型方程是混合型、其次为修正Weibull方程。根据标准样地调查结果将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划分为四种典型林型:即河漫滩地胡杨成过熟林、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胡杨青壮林、沙枣(Elaeag nusangastifolia)柽柳胡杨幼林、荒漠化胡杨疏林。(2)对胡杨根系调查的结果是:胡杨根系的88.88%分布在40~100cm的土层中,距树干越近,根系分布越多,根系分布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根系按不同直径级的总体分布特征是吸收根(d<2mm)约占总根长密度的92.21%,而输导根(d>2mm)仅占8.79%,这表明胡杨以庞大的吸收根系(d<2mm)从土壤中吸收生存所需要的水分,是胡杨抵御和适应极端干旱的一种表现。(3)天然胡杨林的单位叶面积指数比较高,为2.90m2/m2,因此光能利用效率较高。20年生的胡杨的总生物量为74.99t/hm2,年平均生产力为3.75t/hm2·a。(4)胡杨不同林型的土壤中沙粒含量普遍偏高,特别是粒径0.5~1.0㎜的粗沙含量大。在胡杨幼龄林深层土壤中含有粘粒。土壤含水率总的特点是:大约0~30㎝的表层有干沙层,土壤含水率几乎为零;在30~150㎝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大,变化平缓,但在60~100cm深度内土壤含水率有明显的升高现象。各林型土壤含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胡杨幼林>胡杨青壮林;土壤持水能力依次为河漫滩胡杨成过熟林>戈壁>胡杨青壮林;判断额济纳绿洲胡杨生长所利用的土壤有效含水率范围为1.18%~20.05%;测得的水饱和土壤的水压传导率Kfs的数值表明,当地土壤的入渗能力相当强。(5)胡杨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可分为两类,即单峰型和双峰型,双峰型中出现了“午休”现象;不同年龄胡杨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均为7月>5月>9月;胡杨叶水势日变化规律是,黎明前后水势值最高,随着光照、气温的升高,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叶水势开始下降,黎明时的水势由大到小为幼树>中树>老树,说明老树吸水能力最强,幼树最差;在生长季晴天,胡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不同径级胡杨不同季节变化规律是,大径级(60cm)和中径级(28cm)胡杨液流速率均5月>8月,而小径级(15cm)的8月>5月;对影响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和树干液流的主要因素气温(Ta)、叶温(Tl)、空气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叶室水汽压亏缺(VPDL)、风速(WS)等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的结果是,与Pn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AR、Tl、RH、Ci、Ta、Gs。与E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Gs、PAR、Tl、RH、Ta、VPDL。与树干液流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E、PAR、WS、Tl、Pn、RH、Ci、Ta、Gs。(6)选择了适合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额济纳绿洲总的年用水量为3.1456亿m(3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计算得出绿洲可用水量为4.4155亿m3,所以,目前绿洲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用水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因此,每年黑河水来水量必须保证在3.2亿m3以上才可以确保绿洲生态不恶化,不会向着逆向进行演替。(7)土壤-胡杨-大气(SPAC系统)水势梯度在不同年龄胡杨中分别是土壤:老树:大气为1:94:2757;土壤:中树:大气为1:171:2757;土壤:小树:大气为1:140:2757。中龄胡杨的水势梯度最大,其次是小树,最小的是老树。说明中龄胡杨吸收水分最积极,能力也最强;幼龄胡杨虽然还比较幼嫩,但仍需要很多水分供给;老龄胡杨已经趋于衰退,新陈代谢慢,因此吸收水分的动力不足。
袁伟[10](2009)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黑河作为维持流域内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加强黑河流域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统一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对于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流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黑河流域的实际水资源状况与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二元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研究,在研究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目前水资源研究相关概念比较杂乱的状况,界定了水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及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根据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和景观空间格局法对现状条件下的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提供了基本依据。(2)根据黑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以遏制并逐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制定了规划水平年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黑河流域规划水平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量发展趋势分别采用适当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预测。(3)结合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目标,生成规划水平年5个拟定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考虑到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需水量大于供水量的实际,按照兼顾流域缺水均衡,以流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原则,采用大系统理论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并采用人工免疫进化算法作为该模型的求解方法。(4)系统地研究了指标体系构建、指标筛选、组合定权、综合评价、多方法决策等内容。建立了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分区指标与全局指标两个层次,涵盖了社会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资源合理性、效率合理性与发展协调性六大类的多维评价指标。提出了德尔菲法与“改进的熵权法”两种方法综合的组合赋权法;探索性地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DEA/AHP的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和投影寻踪决策法应用于水资源配置方案的优选过程。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拟定的黑河流域规划水平年5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重点评价了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和可持续发展系数,最后,按照综合优选结果确定了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推荐方案,为黑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5)针对黑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突出问题,结合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一些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今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州抢救与生态保护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州抢救与生态保护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社会空间 |
3.1.2 生态空间 |
3.1.3 生态空间生产 |
3.1.4 空间消费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生产理论 |
3.2.2 区域治理理论 |
3.2.3 政府行为理论 |
3.2.4 公共产品理论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
4.1 额济纳旗概况 |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
5.4.1 生态效应 |
5.4.2 社会效应 |
5.4.3 经济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
6.5.1 空间效应 |
6.5.2 经济效应 |
6.5.3 社会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
7.1.1 中央政府 |
7.1.2 地方政府 |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
7.2.1 地方政府 |
7.2.2 旅游企业 |
7.2.3 影视媒体 |
7.2.4 外来游客 |
7.2.5 当地居民 |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
8.1.1 生态移民问题 |
8.1.2 生态旅游问题 |
8.1.3 游牧文化问题 |
8.1.4 分水方案问题 |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创新之处 |
9.4 建议与展望 |
9.4.1 研究建议 |
9.4.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黑河流域生态调水重大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近期主要工作进展与成效 |
1.1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 |
1.2 水资源配置 |
1.3 主要成效 |
2 流域生态调水面临的重大问题 |
2.1 水资源周期性变化复杂 |
2.2 用水管理亟待加强 |
2.3 农业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 |
2.4 流域生态环境仍显薄弱 |
2.5 节水潜力有待提升 |
3 近期主要科技需求 |
3.1 黑河上游降水径流预报 |
3.2 中游地区农业用水和“三水”转化规律研究 |
3.3 黑河流域地下水和生态监测系统构建 |
3.4 不同来水条件下黑河下游生态保护目标研究 |
3.5 黄藏寺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研究 |
3.6 智慧黑河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 |
4 结 语 |
(3)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干旱区人类活动与地表景观变化 |
1.1.2 绿洲的概念 |
1.1.3 绿洲的形成、演变与垦殖绿洲 |
1.1.4 绿洲历史演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历史遗迹遥感考古研究综述 |
1.2.2 历史时期绿洲演变研究综述 |
1.2.3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绿洲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黑河流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系与水资源 |
2.1.4 地貌与景观 |
2.1.5 土壤类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经济与产业 |
2.2.2 人口与民族 |
2.3 生态问题现状 |
2.3.1 中上游地区生态问题 |
2.3.2 下游地区生态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资料 |
3.1.1 历史文献 |
3.1.2 前人文献 |
3.1.3 地图资料 |
3.1.4 遥感影像 |
3.1.5 考古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总体思路与流程 |
3.2.2 资料收集与预处理 |
3.2.3 历史遗迹空间定位 |
3.2.4 行政建制与水系的定位 |
3.2.5 农业垦殖考辨 |
3.2.6 历史地理数据库建立 |
3.2.7 垦殖绿洲范围的重建 |
3.2.8 实地综合考察 |
3.2.9 驱动机制分析与启示探讨 |
第四章 典型城址遥感考古 |
4.1 古城址遥感考古的内容 |
4.2 黑河流域古城址分布及所在环境 |
4.2.1 古城址的分布特点 |
4.2.2 城址的位置选择 |
4.2.3 古城址的环境调查 |
4.3 典型古城址调查分析 |
4.3.1 中游典型古城址的遥感考古 |
4.3.2 下游典型古城址的遥感考古 |
4.4 古城址的形态结构与规模 |
4.4.1 古城址的轮廓与组合特征 |
4.4.2 古城址的规模分布 |
第五章 垦殖绿洲空间分布的重建 |
5.1 绿洲最大与总体分布范围 |
5.2 汉代以前的黑河流域 |
5.2.1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
5.2.2 游牧民族的活动 |
5.3 汉代对黑河的首次开发 |
5.3.1 政治军事形势 |
5.3.2 行政建制的初设 |
5.3.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3.4 人口与耕地估算 |
5.3.5 历史遗迹分布 |
5.3.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4 魏晋时期的黑河开发 |
5.4.1 政治军事形势 |
5.4.2 行政建制 |
5.4.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4.4 人口与耕地估算 |
5.4.5 历史遗迹分布 |
5.4.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5 南北朝时期 |
5.5.1 政治军事形势 |
5.5.2 行政建制 |
5.5.3 绿洲开发 |
5.6 隋唐五代时期 |
5.6.1 政治军事形势 |
5.6.2 行政建制 |
5.6.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6.4 人口与耕地估计 |
5.6.5 历史遗迹分布 |
5.6.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7 宋辽金时期 |
5.7.1 政治军事形势 |
5.7.2 行政建制 |
5.7.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7.4 宋辽金时期遗迹分布 |
5.7.5 绿洲开发 |
5.8 元代 |
5.8.1 政治军事形势 |
5.8.2 行政建制 |
5.8.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8.4 人口与耕地估计 |
5.8.5 历史遗迹分布 |
5.8.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9 明代 |
5.9.1 政治军事形势 |
5.9.2 行政建制 |
5.9.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9.4 人口估计与耕地 |
5.9.5 居民点分布 |
5.9.6 水利开发重建 |
5.9.7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10 清代 |
5.10.1 政治军事形势 |
5.10.2 行政建制 |
5.10.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10.4 人口估计与耕地 |
5.10.5 居民点分布 |
5.10.6 水利开发 |
5.10.7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11 中华民国 |
5.11.1 政治军事形势 |
5.11.2 行政建制 |
5.11.3 绿洲开发政策与措施 |
5.11.4 人口与耕地统计 |
5.11.5 居民点与灌渠分布 |
5.11.6 垦殖绿洲分布重建与探讨 |
5.12 绿洲演变分析 |
5.12.1 绿洲规模变化 |
5.12.2 绿洲总体空间变化 |
5.12.3 分区绿洲变化分析 |
5.12.4 绿洲的时序变化 |
5.13 结果对比与不确定性探讨 |
5.13.1 结果对比 |
5.13.2 不确定性分析 |
第六章 绿洲演变的驱动机制与启示 |
6.1 驱动因素的诊断分析 |
6.1.1 绿洲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6.1.2 主要驱动因子辨析 |
6.2 自然因素 |
6.2.1 气候变化 |
6.2.2 水资源变化 |
6.2.3 自然灾害 |
6.2.4 河道变迁 |
6.2.5 风沙活动 |
6.3 人文因素 |
6.3.1 政治局势与社会稳定性 |
6.3.2 经济政策 |
6.3.3 人口与民族 |
6.3.4 土地与赋税制度 |
6.3.5 区位与经济发展 |
6.3.6 技术进步 |
6.4 驱动机制的综合分析 |
6.5 绿洲演变的生态效应 |
6.5.1 天然植被变化 |
6.5.2 水文特征变化 |
6.5.3 土地荒漠化与盐渍化 |
6.6 绿洲演变的启示 |
6.6.1 政局稳定是绿洲稳定开发的前提 |
6.6.2 适度人口规模是绿洲开发的基础 |
6.6.3 保障生态用水是绿洲延续的根本 |
6.6.4 调整经济结构是绿洲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黑河调水欠账对下游植被生长及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黑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1.1.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
1.2 研究区范围 |
1.3 目的与任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任务 |
1.4 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1.5.2 适宜生态地下水埋深 |
1.5.3 适宜生态用水量 |
1.5.4 调水研究现状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河流水系与径流条件 |
2.3 气象特征 |
2.4 地形地貌、土壤与植被 |
2.4.1 地理位置 |
2.4.2 地形地貌 |
2.4.3 土壤 |
2.4.4 植被 |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 水文情势变化 |
3.1 水文站点分布及选用 |
3.2 降水量变化 |
3.2.1 月降水量 |
3.2.2 年降水量 |
3.3 蒸发变化 |
3.3.1 月水面蒸发量 |
3.3.2 年水面蒸发量变化 |
3.3.3 蒸发能力 |
3.4 干旱指数 |
3.5 径流量变化 |
3.5.1 径流的年际变化 |
3.5.2 径流量年内变化 |
3.5.3 调水前后径流量变化 |
3.6 地下水位变化 |
3.6.1 地下水位年变化 |
3.6.2 地下水位月变化 |
3.6.3 调水前后地下水位变化 |
3.8 过水时间、断流天数评价 |
3.9 入湖水量变化情况 |
3.10 小结 |
4 分水指标的完成情况 |
4.1 评价目标 |
4.2 水量调度完成情况评价 |
4.3 狼心山水文站的水量预测 |
4.4 调水效果总结 |
5 地下水位变化对径流量的响应 |
5.1 地下水位变化与径流量的关系 |
5.2 不同时间尺度下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与趋势 |
5.2.1 黑河下游地下水对径流量的整体响应 |
5.2.2 地下水响应的空间变化分析 |
5.3. 径流变化对地下水埋深影响强度分析 |
5.4 地下水位变化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总结 |
6 典型物种生长状况及适宜地下水位 |
6.1 典型物种调查及生长状况 |
6.1.1 胡杨根系调查及生长状况 |
6.1.2 红柳根系调查及生长状况 |
6.2 胡杨、红柳适宜地下水位埋深 |
6.2.1 胡杨对调水的响应 |
6.2.2 红柳对调水的响应 |
6.3 小结 |
7 生态用水供需分析 |
7.1 当前主要的计算方法 |
7.2 本研究采用的计算方法 |
7.3 研究区现状年生态需水量计算 |
7.3.1 研究区生态需水分类 |
7.3.2 人工生态需水计算 |
7.3.3 天然生态需水计算 |
7.3.4 研究区现状年生态需水量 |
7.4 现状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
7.4.1 总需水量 |
7.4.2 研究区的可用水量计算 |
7.5 供需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位胡杨叶形态学生理学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 |
第2节 研究进展 |
第3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4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节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2节 研究区胡杨的基本概况 |
第3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胡杨生长状态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 |
第1节 研究背景 |
第2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3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胡杨叶片比叶面积对地下水的响应 |
第1节 比叶面积研究进展 |
第2节 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 |
第3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胡杨叶气孔密度对地下水位的响应 |
第1节 叶气孔密度研究进展 |
第2节 研究方法 |
第3节 研究结果和讨论 |
第4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胡杨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对不同地下水位的响应 |
第1节 同位素的背景 |
第2节 研究方法 |
第3节 研究结果和讨论 |
第4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节 主要结论 |
第2节 展望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 |
1.2.3 生态系统监测研究 |
1.2.4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 |
2.1.2 系统论 |
2.1.3 劳动价值论 |
2.1.4 效用价值论 |
2.1.5 公共物品、外部经济效益和市场失灵 |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类研究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2.3.1 能值分析法 |
2.3.2 物质量评估法 |
2.3.3 价值量评估法 |
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 |
第三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
3.1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概况 |
3.1.1 荒漠生态系统的分类 |
3.1.2 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植被特点 |
3.2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研究 |
3.2.1 固碳释氧 |
3.2.2 水文调节 |
3.2.3 防风固沙 |
3.2.4 保持土壤养分 |
3.2.5 生物多样性 |
3.2.6 生态旅游 |
3.3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
3.3.1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3.2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监测方法 |
4.1 荒漠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监测方法 |
4.1.1 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
4.1.2 固碳释氧功能监测方法 |
4.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及监测方法 |
4.2.1 水文调节功能研究 |
4.2.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监测方法 |
4.3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及监测方法 |
4.3.1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研究 |
4.3.2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监测方法 |
4.4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 |
4.4.1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研究 |
4.4.2 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监测方法 |
4.5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及监测方法 |
4.5.1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
4.5.2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 |
4.6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及监测方法 |
4.6.1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研究 |
4.6.2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监测方法 |
4.7 小结 |
第五章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5.1 荒漠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评估 |
5.2 荒漠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评估 |
5.3 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
5.4 荒漠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养分功能评估 |
5.5 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
5.6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功能评估 |
5.7 小结 |
第六章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6.1 额济纳旗自然概况 |
6.2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分类 |
6.3 额济纳旗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
6.3.1 固碳释氧功能评估 |
6.3.2 水文调节功能评估 |
6.3.3 防风固沙功能评估 |
6.3.4 保持土壤养分功能评估 |
6.3.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
6.3.6 生态旅游功能评估 |
6.3.7 总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一、生态移民的理论概述与实践情况 |
(一) 生态移民的理论基础 |
(二) 生态移民的概念解析及界定 |
(三) 生态移民对移出地、移入地产生的影响 |
(四) 我国生态移民的实践历程 |
二、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现状分析 |
(一) 生态移民的区域背景介绍 |
(二)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必要性 |
(三)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实施情况 |
(四) 小结 |
三、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分析 |
(一)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环境效应 |
(二)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经济效应 |
(三)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社会效应 |
(四) 小结 |
四、额济纳旗生态移民建议 |
(一) 生态移民实施中凸显的问题 |
(二) 对未来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几点建议 |
结论、不足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不足 |
(三)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问卷调查 |
(8)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额济纳绿洲 |
1.1.2 景观生态学 |
1.1.2.1 景观格局研究 |
1.1.2.2 景观尺度 |
1.1.2.3 景观动态 |
1.1.3 关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 |
1.1.4 驱动力研究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象气候 |
2.4 土壤 |
2.5 水文 |
2.5.1 地表径流 |
2.5.2 地下水 |
2.5.3 湖泊 |
2.6 植被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 遥感数据 |
4.2 非遥感数据 |
4.3 遥感影像处理 |
4.3.1 信息处理 |
4.3.2 信息提取 |
4.3.3 额济纳绿洲景观分类思路 |
4.3.3.1 一级地类分类思路 |
4.3.3.2 二级地类分类思路 |
5 研究区景观格局最佳分析尺度的确定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6 研究区景观格局与动态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
6.1.2 景观动态研究方法 |
6.2 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
6.2.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6.2.1.1 斑块类型面积及斑块面积百分比变化 |
6.2.1.2 景观类型间动态分析 |
6.2.2 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分析 |
6.2.2.1 类型面积、斑块面积百分比及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分析 |
6.2.2.2 周长-面积分维数变化分析 |
6.2.2.3 平均斑块最近距离变化分析 |
6.3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的驱动力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驱动力因素主成分分析 |
7.2.2 景观动态驱动力分析 |
7.2.2.1 社会经济因素对额济纳绿洲景观变化的影响 |
7.2.2.2 政策因素对额济纳绿洲景观变化的影响 |
7.2.2.3 技术因素对额济纳绿洲景观变化的影响 |
7.2.2.4 文化因素对额济纳绿洲景观变化的影响 |
7.3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图 |
(9)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额济纳绿洲及胡杨生态现状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额济纳绿洲现状及研究现状 |
1.1.2 额济纳绿洲优势树种——胡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
1.1.3 胡杨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
1.2.2 土壤入渗测定方法 |
1.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进展 |
1.3 植物水分生理、光和、蒸腾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光合作用的研究 |
1.3.2 蒸腾作用的研究 |
1.3.3 水势的研究 |
1.3.4 树木耗水性及树干液流的研究进展 |
1.4 干旱地区 SPAC 系统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区位置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3 地形地貌 |
2.4 气候 |
2.5 水文 |
2.6 植被状况 |
2.7 森林资源状况 |
2.8 调查地区概括 |
3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林分特征调查 |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 标准地调查与林型调查 |
3.1.2 树干解析 |
3.1.3 天然更新调查 |
3.1.4 分布格局的确定 |
3.1.5 根系测定 |
3.1.6 生物量调查方法 |
3.1.7 叶面积测定 |
3.2 胡杨林的生长规律分析 |
3.2.1 胸径生长 |
3.2.2 树高生长 |
3.2.3 材积生长 |
3.2.4 胡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规律数学模型 |
3.3 林型类型与更新情况 |
3.3.1 胡杨林林型划分 |
3.3.2 胡杨林林型结构 |
3.3.3 胡杨林天然更新情况 |
3.4 胡杨根系分布特征 |
3.4.1 胡杨根质量密度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 |
3.4.2 胡杨根长密度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 |
3.5 天然胡杨林生产力分析 |
3.5.1 胡杨林各器官生物量 |
3.5.2 不同径阶胡杨各器官的生物量 |
3.5.3 胡杨生物量与生产力 |
3.5.4 立地条件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3.6 小结 |
4 胡杨林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 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 |
4.1.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方法 |
4.1.3 土壤入渗特征测定方法 |
4.2 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
4.2.1 不同样地土壤水分含量分布规律 |
4.2.2 不同林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
4.3 土壤入渗特征分析 |
4.3.1 七道桥土壤入渗数据的分析 |
4.3.2 不同试验点水饱和土壤的水压传导率的计算 |
4.4 地下水分析 |
4.4.1 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的分析 |
4.4.2 胡杨林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更新的影响 |
4.5 小结 |
5 天然胡杨林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对象 |
5.1.2 实验设计与仪器 |
5.2 胡杨光合特性的研究 |
5.2.1 胡杨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5.2.2 胡杨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 |
5.3 胡杨蒸腾速率的研究 |
5.3.1 胡杨蒸腾速率日变化 |
5.3.2 胡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 |
5.4 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研究 |
5.4.1 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 |
5.5 胡杨叶水势日变化规律 |
5.5.1 胡杨叶水势日变化规律分析 |
5.5.2 不同时期胡杨叶水势变化规律分析 |
5.5.3 胡杨叶水势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5.6 胡杨树干液流时空动态研究 |
5.6.1 不同胸径胡杨树干液流日变化 |
5.6.2 不同胸径胡杨树干液流季节变化 |
5.6.3 胡杨液流速率的方位变化规律 |
5.6.4 胡杨树干木质部径向不同深度液流的日变化规律 |
5.6.5 胡杨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分析 |
5.7 影响胡杨生理特性的主要因子分析 |
5.7.1 外界环境因素 |
5.7.2 植物内部因素 |
5.7.3 胡杨生理特征因子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
5.8 小结 |
5.8.1 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5.8.2 叶片水势 |
5.8.3 树干液流 |
5.8.4 影响光合、蒸腾速率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分析 |
6 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量的确定 |
6.1 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6.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6.2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
6.3 计算额济纳绿洲天然胡杨林生态需水量 |
6.3.1 本文使用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6.3.2 计算结果 |
6.4 额济纳绿洲生态用水供需分析 |
6.4.1 可用水量 |
6.4.2 绿洲总需水量 |
6.4.3 供需情况分析 |
7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 SPAC 系统分析 |
7.1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SPAC 系统水势梯度分析 |
7.1.1 大气水势 |
7.1.2 植物水势 |
7.1.3 土壤水势 |
7.1.4 结果分析 |
7.2 大气水势与胡杨叶水势和土壤水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8 额济纳绿洲生态用水与生态建设对策与建议 |
8.1 科学合理利用黑河来水 |
8.2 大力提倡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型农业和科技型畜牧业 |
8.3 有效保护好天然胡杨林资源 |
8.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额济纳天然胡杨生长规律 |
9.1.2 额济纳天然胡杨根系分布特征 |
9.1.3 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土壤特征 |
9.1.4 天然胡杨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
9.1.5 叶片水势 |
9.1.6 树干液流 |
9.1.7 天然胡杨水分生理指标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9.1.8 生态用水供需情况分析 |
9.1.9 额济纳天然胡杨SPAC 系统水势梯度分析 |
9.2 讨论 |
9.2.1 关于地下水的研究 |
9.2.2 关于生态用水量计算 |
9.2.3 关于额济纳绿洲植被恢复与重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
1.2.3 目前存在问题 |
1.2.4 今后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河流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1 黑河流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黑河流域水管理进程 |
2.2 黑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2.2.1 降水资源 |
2.2.2 冰川资源 |
2.2.3 地表水资源 |
2.2.4 地下水资源 |
2.2.5 水资源总量 |
2.2.6 水资源可利用量 |
2.3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
2.3.2 供水现状 |
2.3.3 用水现状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述 |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 |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性 |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4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3.1.5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2 黑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 |
3.2.1 水资源承载能力判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3.2.2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及评价 |
3.3 黑河流域生态保护进程 |
3.4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计算评价 |
3.4.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综述 |
3.4.2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分析 |
3.4.3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河流域人口、社会、经济及生态需水量预测 |
4.1 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条件 |
4.1.1 水资源利用原则 |
4.1.2 需水预测分类 |
4.2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4.2.1 人口及城市化进程预测 |
4.2.2 GDP及工业产值预测 |
4.2.3 牲畜发展预测 |
4.2.4 农业发展预测 |
4.3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4 生产需水量预测 |
4.4.1 工业需水量 |
4.4.2 农业灌溉需水量 |
4.5 生态需水量预测 |
4.5.1 生态需水量研究概述 |
4.5.2 本文采用的主要计算方法 |
4.5.3 人工生态需水量分析 |
4.5.4 中游生态需水量分析估算 |
4.5.5 下游生态需水量分析估算 |
4.6 需水总量及需水结构分析 |
4.6.1 需水总量 |
4.6.2 需水结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
5.1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概述 |
5.1.1 水资源理论研究概述 |
5.1.2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研究 |
5.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
5.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 |
5.2.2 面向水资源全属性功能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准则 |
5.2.3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 |
5.2.4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 |
5.2.5 黑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资源配置的区别 |
5.3 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生成 |
5.4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 |
5.4.1 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建模方法 |
5.4.2 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合理配置优化模型构建 |
5.5 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模型求解的免疫进化算法 |
5.5.1 智能优化算法概述 |
5.5.2 免疫进化算法及其应用 |
5.5.3 免疫进化算法实现技术 |
5.6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5.6.1 人工免疫进化算法求解黑河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过程 |
5.6.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优化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
6.1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基础 |
6.1.1 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
6.1.2 评价系统判别准则 |
6.1.3 评价关键技术 |
6.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6.2.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6.2.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2.4 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
6.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6.3.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确定 |
6.3.2 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
6.4 综合评价方法 |
6.4.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6.4.2 投影寻踪决策法 |
6.4.3 基于模糊隶属度的DEA/AHP的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 |
6.4.4 水资源配置合理性综合评价系统计算流程 |
6.5 黑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计算分析 |
6.5.1 不同配置方案各评价区域的指标值 |
6.5.2 不同配置方案合理性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5.3 不同配置方案水资源利用情况比较 |
6.5.4 不同配置方案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分析 |
6.5.5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推荐 |
6.6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州抢救与生态保护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黑河流域生态调水重大问题思考[J]. 刘钢,杜得彦,董国涛. 人民黄河, 2019(07)
- [3]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 汪桂生. 兰州大学, 2014(03)
- [4]黑河调水欠账对下游植被生长及地下水动态影响的分析研究[D]. 冯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5]黑河下游不同地下水位胡杨叶形态学生理学响应[D]. 赵阳. 兰州大学, 2012(09)
- [6]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D]. 任晓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 [7]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移民效应研究[D]. 王颖. 兰州大学, 2010(03)
- [8]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陈维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9]额济纳天然胡杨林生态用水机理研究[D]. 萨如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10]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究[D]. 袁伟. 浙江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