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苯苄唑凝胶局部用药毒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宁宇[1](2021)在《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皮肤癣菌病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存在耐药率逐渐升高、疗效下降、依从性差等问题。硫康唑是一种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但因水溶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了新型外用抗真菌纳米制剂——硫康唑纳米乳,采用自发滴定乳化法制备,经处方优化,具有载药量较高、体系稳定、靶向性较强、渗透性好、缓释等优势,还可以制成喷雾剂型,提高便利性和依从性。体外实验已经证明了硫康唑纳米乳的经皮渗透性、抗真菌效应和存储稳定性。作为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评价该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为下一步制成喷雾剂型进行人体临床实验提供依据。第一部分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豚鼠和须癣毛癣菌为实验动物和菌种,以地塞米松抑制免疫,胶带剥离法损伤皮肤屏障,分次接种加强感染,建立豚鼠体癣模型,选择临床常用的联苯苄唑乳膏和不含硫康唑的纳米乳基质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分组处理感染须癣毛癣菌的豚鼠。从临床表现、病原学、病理学等方面设置皮损评分、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皮肤病理4个指标,评价硫康唑纳米乳的疗效。结果硫康唑纳米乳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联苯苄唑乳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和内标法建立了皮肤样品硫康唑浓度的检测方法,并从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稀释稳定性、系统适用性等方面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以硫康唑商品制剂为对照,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分组给药后,采用在体分时取样法获取8个不同时间点的皮肤样品并检测其硫康唑含量,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参数,进行皮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药时曲线和药代参数显示,硫康唑纳米乳和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在皮肤内的达峰时间均为8小时,且都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硫康唑纳米乳在24小时内的浓度更为稳定,但各时间点均低于硝酸硫康唑喷雾剂。局部给药后皮肤内药物含量的个体差异较大。结论经动物模型初步评价,硫康唑纳米乳具有较好的在体抗真菌效果。皮肤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康唑纳米乳在皮肤内的浓度较为稳定,在24小时内保持了较高的药物浓度,但各时间点皮肤内含量均低低于商品制剂,且个体差异较大。课题组计划进一步优化处方以期提高在体皮肤药物浓度,此外,还要准确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合理范围。
任贵珍[2](2021)在《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群体为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半球形有光泽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感。近年来,社会环境污染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此外,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导致该病发病率极高。虽本病相比较内科疾病,危害程度较小,但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因其外形及临床表现与痤疮极为相似,不经过实验室检查极易误诊,且治疗不当或失治误治可能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加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物,存在治疗时间较长,费用昂贵,副作用明显,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本病的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个体化治疗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就需要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辨证论治,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研究目的观察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对肺胃蕴热型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皮损变化情况、皮肤病生活环境质量评分,论证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肺胃蕴热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优势。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排标准的肺胃蕴热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口服自拟花草泻肺汤的基础上,试验组外用柏瑞清TM皮肤抗菌喷剂,对照组用1%联苯苄唑溶液治疗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皮损变化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记录与评价。研究结果1.收集的50例患者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5例,共纳入有效病例4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皮损积分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经4周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4周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下降,组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4周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皮损变化积分比较,治疗1疗程(2周)后,两组皮损均有所改善(P<0.01),且改善程度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疗程(4周)后,两组皮损均有所改善(P<0.01),且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确切,治疗2疗程后皮损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谌晶晶,徐慧芳,唐旭霞[3](2021)在《斑马鱼模型评价抗真菌药物的耳毒性》文中指出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三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联苯苄唑、制霉菌素-的耳毒性。方法 1.分别探索三种药物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10%的致死浓度(LC10);2.每种药物分别选取LC10、MNLC、1/3 MNLC和1/10 MNLC四个浓度进行研究。利用荧光立体显微镜和解剖显微镜观察并分析斑马鱼平衡囊、躯体形态及毛细胞数量的改变。5μg/mL的庆大霉素为阳性对照组,0.1%DMSO为阴性对照组,养鱼用水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1.氟康唑、联苯苄唑、制霉菌素三种药物的MNLC分别是653.8μg/mL、0.37μg/mL和10.5μg/mL。LC10分别是705.4μg/mL、0.52μg/mL和11.8μg/mL。2.三种药物均能导致斑马鱼平衡囊形态改变及身体屈曲。在LC10、MNLC、1/3 MNLC和1/10 MNLC四种浓度下,氟康唑组斑马鱼毛细胞损伤率分别为99%、95%、30%和28%;联苯苄唑组分别为94%、87%,、63%和49%;制霉菌素组分别为99%、89%、83%和25%。庆大霉素组斑马鱼毛细胞损伤率为55%。当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三种抗真菌药物均具有斑马鱼耳毒性,导致斑马鱼平衡囊形态发生改变并导致斑马鱼身体屈曲。三种药物均导致斑马鱼毛细胞数量的减少,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盖雅婷,洪颖,林丽花,张真,翁鹭娜[4](2020)在《外用联苯苄唑制剂对家兔皮肤刺激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检测国内7个厂家外用联苯苄唑制剂对家兔皮肤刺激性。方法采用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取7个厂家外用联苯苄唑制剂0.5 g分别涂抹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持续7天,停药后观察3天,评价皮肤刺激性。结果 7个厂家中有3个出现轻度皮肤刺激性,但停药后3天内均恢复正常。结论本次抽验的外用联苯苄唑制剂未见明显家兔皮肤刺激性。
陈杰[5](2020)在《二硫化硒洗剂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二硫化硒洗剂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的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患者的临床资料。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每日2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2.5%二硫化硒洗剂,每晚1次。在治疗2周、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结果:入选患者共计108例,实验组53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为:1.35:1;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为42.47±11.70岁;病程4月-10年,平均病程2.66±1.80年;初始病情积分6-15分,平均病情积分9.81±2.10分。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初始病情积分等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43%、有效率为56.60%,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有效率为29.09%,实验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5),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愈率为50.94%、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治愈率为30.91%、有效率为70.91%,实验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真菌清除率为56.60%,对照组真菌清除率为29.09%,实验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真菌清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真菌清除率为90.57%,对照组真菌清除率为70.91%,实验组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真菌清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患者,二硫化硒洗剂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孟胜男[6](2020)在《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sis,SD)又称脂溢性湿疹,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成年人的发病率为2%-5%。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现代研究认为与马拉色菌感染、激素水平异常、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免疫调节失衡等因素相关,其中对马拉色菌的研究最多,是目前最主要的发病机制。马拉色菌分泌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产生的炎症因子可引起皮肤角化异常及炎症反应,从而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本病诊断容易,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是一种难治的复发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强脉冲光(IPL)、射频(RF)、光动力疗法(PDT)等。药物治疗手段单一,且副作用参差不齐,不适合长期使用;物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局限,治疗效果尚未明确。故寻找安全有效防治SD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价值。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历史悠久,有内服及外用中药、针刺、埋线等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脂溢性皮炎属中医“面游风”、“白屑风”范围,胃肠湿热是本病最主要的发病病机,红斑、丘疹常常是湿热流于皮肤的表现。此外,脂溢性皮炎患者还经常合并大便黏或便秘、小便黄、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等一系列湿热内蕴的证候。我们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索,发现中药四妙丸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时临床疗效较好。四妙丸源自《成方便读》,由二妙散加味而成,组方有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尤善治疗下焦湿热。应用四妙丸治疗湿热型的头皮脂溢性皮炎,不仅可使局部皮肤症状得到改善,也可以改善患者其他与“湿热”相关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达到“上湿下治”的目的。该研究将为探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新方法提供思路,对现代中医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目的:探索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理做探索性研究,为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予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35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口服四妙丸治疗8周,通过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皮损症状评分、中医湿热证候群评分、头皮定点皮脂率、外周血细胞炎症因子浓度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自身前后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结果:经口服中成药四妙丸治疗8周后,受试者临床皮损症状评分和中医湿热证候群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前额发际线中点、头顶百会穴皮脂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受试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受试者外周血中尿酸、肌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70.97%。研究结论:中成药四妙丸可以显着改善湿热证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皮损症状及与中医湿热相关症状;可以降低患者头皮皮脂率,减少头皮油脂溢出;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L-8因子、尿酸、肌酐水平,并提示IL-8因子、尿酸、肌酐可能是与中医“湿热”相关的客观指标。且该药物在治疗周期内安全性较高,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四妙丸是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机理可能是减少油脂分泌、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且四妙丸能显着改善患者湿热症状。
梁爽[7](2019)在《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手足癣诊断标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海棠丁香凝胶组;对照组为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治疗组清洁患处后采用海棠丁香凝胶均匀外涂并轻揉。对照组使用盐酸特比萘芬凝胶。以上治疗均连续使用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并进行真菌检查,总结疗效。结果:1.海棠丁香凝胶组治愈率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棠丁香凝胶组有效率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海棠丁香凝胶组中湿热蕴肤型与血虚风燥型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海棠丁香凝胶组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海棠丁香凝胶组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真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海棠丁香凝胶组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海棠丁香凝胶组与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组的患者在疗程中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徐秀兰,蔡云[8](2017)在《氟康唑胶囊联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价氟康唑和联苯苄唑溶液联合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47例患者,花斑癣、体股癣、手足癣患者每周服用一次氟康唑胶囊150 mg,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每周服用2次氟康唑胶囊150 mg(隔3 d一次),所有患者每日用清水洗净患处后,将联苯苄唑溶液均匀喷于局部,每天12次。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1、4周评价临床及真菌学疗效。结果疗程结束1周后平均痊愈率74.8%,有效率89.8%,真菌清除率90.5%,不良反应轻,4周后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有所上升。结论氟康唑联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持续时间长、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周莹[9](2013)在《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备丙烯胺类抗真菌新药——盐酸布替萘芬的纳米乳制剂,并评价其质量、皮肤安全性、透皮效果以及初步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透皮药物。方法:(1)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采用转相法中的加水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配方,并确定其最优配方。(2)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质量评价:考察其结构类型、粒径大小、形态和粒度分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评价。(3)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安全性评价:通过单次、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和单次给药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来评价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4)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鼠皮为试验对象,比较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以及添加1%、2%氮酮后的透皮释药累积量与皮肤滞留量。(5)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体外抗真菌试验: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与盐酸布替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对比。(6)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临床药效试验:通过对豚鼠皮肤的须癣毛癣菌感染建模,观察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盐酸布替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配方:w(盐酸布替萘芬)=1.2%,w(吐温-80)=29.8%,w(无水乙醇)=10%,w(肉豆蔻酸异丙酯)=2%,w(聚乙二醇-400)=0.3%,w(蒸馏水)=56.7%。(2)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为水包油型淡黄色透明液体,平均粒径为12.8nm,多分散系数0.137,其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粒径大小均一。稀释5倍后的平均pH值为6.3±0.2,zeta电位是(-10.3±0.1)mV,加速、离心、光照与长期试验结果均无分层、析出、絮凝现象,含量变化不明显。该纳米乳稳定性良好,有效期为30个月。(3)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仅在高剂量组前3天对破损组皮肤有轻度刺激,其他均无刺激性;对豚鼠试验发现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为弱致敏制剂,致敏发生率为零。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及其制备基质对大鼠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属于外用安全无毒制剂。(4)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透皮效果要极显着优于盐酸布替萘芬乳膏:透皮速率是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3.35倍,前12小时的透皮累积量是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3倍,皮肤滞留量是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2.6倍。添加氮酮对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透皮效果影响不明显,但是有助于提高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透皮效果。(5)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对于这4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和联苯苄唑乳膏相比,相差3.9633.33倍,两者有显着差异(P<0.05)。(6)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对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的两周治愈率要高于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与联苯苄唑乳膏,且见效快,在第12天就已全部治愈,并且无复发例。结论: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符合纳米乳制剂的质量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药效。
宋冠男[10](2013)在《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环吡酮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致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本研究制备环吡酮胺纳米乳解决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为皮肤真菌病临床给药提供一种新型制剂。方法:(1)环吡酮胺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首先进行预实验,比较环吡酮胺药物在不同油相中溶解度的大小,从而确定配方中的最适宜油相。然后以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为顶点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中乳区面积的大小来选择最终的表面活性剂。获得制备的纳米乳液后,通过染色法对纳米乳的结构类型进行鉴定;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UV分光光度计等对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各项性状进行表征。(2)环吡酮胺纳米乳的稳定性考察:通过温度试验、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乳的稳定性,并根据长期试验结果计算环吡酮胺纳米乳的有效期。(3)环吡酮胺纳米乳药物的安全性考察:经脱毛剂处理后的试验动物分别于皮肤给药生理盐水、空白纳米乳和环吡酮胺纳米乳后,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皮肤过敏试验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考察。(4)环吡酮胺纳米乳的透皮性能考察: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对环吡酮胺纳米乳的体外经皮渗透能力进行评价。(5)环吡酮胺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考察: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环吡酮胺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1)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的结果:环吡酮胺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及其质量分数为:W(RH-40)=24.48%、W(无水乙醇)=13.83%、W(环吡酮胺)=2.77%、W(乙酸异丙酯)=4.50%、W(蒸馏水)=54.43%。纳米乳液为淡黄色水包油型透明液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乳滴呈圆球形,分布均匀;经粒度分析仪观察,平均粒径为11.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32,粒度分布在1020nm的约占73%。(2)环吡酮胺纳米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温度试验、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纳米乳仍澄清透明,未出现破乳现象,说明环吡酮胺纳米乳稳定性良好。有效期为20个月。(3)环吡酮胺纳米乳药物的安全性考察结果:本研究制备的环吡酮胺纳米乳透皮制剂无急性毒性、温和刺激性或无刺激、无致敏性,临床经皮给药安全性高。(4)环吡酮胺纳米乳的透皮性能考察结果:环吡酮胺纳米乳原液、含2%、5%氮酮的环吡酮胺纳米乳液的经皮渗透速率分别为22.381±0.114μg/cm2·h、134.573±0.012μg/cm2·h、50.350±0.001μg/cm2·h,而环吡酮胺20%乙醇溶液的渗透速率为10.891±0.062μg/cm2·h,说明环吡酮胺纳米乳提高了药物的经皮渗透性(P<0.01),而促渗剂氮酮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能力(P<0.01)。(5)环吡酮胺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考察结果:环吡酮胺纳米乳对白色念珠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是0.125μg/ml、0.25μg/ml、16μg/ml,优于环吡酮胺溶液和联苯苄唑溶液,说明以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提高了环吡酮胺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环吡酮胺纳米乳,结构类型为水包油型,可被水无限稀释,外观澄清透明,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效,符合纳米乳制剂的质量要求。
二、联苯苄唑凝胶局部用药毒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苯苄唑凝胶局部用药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 |
一、引言 |
二、材料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硫康唑纳米乳的皮肤药动学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及仪器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局部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西医治疗进展 |
1 概况 |
2 流行病学 |
3 真菌学检查 |
4 西医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内治诊疗进展 |
1 引言 |
2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理解 |
3 传统医学对肺胃蕴热型痤疮的治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随机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疗效标准 |
3.1 疗效性指标 |
3.2 疗效评定指标 |
3.3 观察方法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疗效数据分析 |
4.3 皮损积分比较 |
4.4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4.5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斑马鱼模型评价抗真菌药物的耳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用药,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确定三种药物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及10%的致死浓度(LC10) |
1.2.2 评价药物的耳毒性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MNLC和LC10 |
2.2 平衡囊及躯干形态的变化 |
2.3 毛细胞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4)外用联苯苄唑制剂对家兔皮肤刺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与结果评价 |
1.1 试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
1.2 受试物来源 |
1.3 试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结果观察 |
2.2 结果评价 |
3 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二硫化硒洗剂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真菌药物在足癣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脂溢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微生物环境失调 |
2.2 皮脂腺分泌增多 |
2.3 激素水平异常 |
2.4 免疫调节失衡 |
2.5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
2.6 其他 |
3 治疗进展 |
3.1 药物治疗 |
3.2 物理治疗 |
3.3 植物治疗及替代疗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内治法 |
2 外治法 |
3 其他疗法 |
3.1 穴位埋线 |
3.2 梅花针 |
3.3 针刺疗法 |
3.4 中医护理 |
4 联合治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测指标 |
2.3 疗效判定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一般临床资料 |
3.3 临床资料 |
3.4 药物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四妙丸方药讨论 |
1.1 组方探析 |
1.2 药理研究 |
1.3 四妙丸与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关系 |
2 疗效分析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药物临床疗效 |
2.3 药物安全性 |
3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证候量表 |
附录2 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 |
个人简历 |
(7)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剔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疗效 |
讨论 |
1.1 传统医学对手足癣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手足癣的认识 |
1.3 立论依据 |
1.4 研究结果分析 |
1.5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癣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的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氟康唑胶囊联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方法: |
1.3观察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真菌学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酸布替萘芬的研究概况 |
1.1.1 盐酸布替萘芬的理化性质 |
1.1.2 盐酸布替萘芬的作用机理 |
1.1.3 盐酸布替萘芬的抗菌活性 |
1.1.4 盐酸布替萘芬的毒性研究 |
1.1.5 盐酸布替萘芬的临床疗效 |
1.1.6 小结 |
1.2 纳米乳研究进展 |
1.2.1 纳米乳的定义 |
1.2.2 纳米乳的类型 |
1.2.3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及形成机理 |
1.2.4 纳米乳的稳定性 |
1.2.5 纳米乳作为皮肤局部用药载体的研究 |
1.2.6 小结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
1.4.2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试验 |
1.4.3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透皮性能的研究 |
1.4.4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体外及临床抗真菌活性评价 |
第二章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配方筛选 |
2.2.2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 |
2.2.3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2.3 讨论 |
2.3.1 无水乙醇的选择 |
2.3.2 关于表面活性剂 |
2.3.3 含量测定 |
2.3.4 Zeta 电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皮肤安全性试验 |
3.1 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2 方法 |
3.2.1 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 |
3.2.2 对豚鼠皮肤过敏试验 |
3.2.3 对大鼠经皮急性毒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
3.3.2 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
3.3.3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透皮性能的研究 |
4.1 材料 |
4.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离体皮肤的制备 |
4.2.2 试验分组 |
4.2.3 离体透皮扩散试验 |
4.2.4 皮肤中滞留量测定 |
4.2.5 试验结果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透皮积累量与透皮速率 |
4.3.2 皮肤滞留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体外及临床抗真菌活性评价 |
5.1 材料 |
5.1.1 试验菌株与实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5.1.3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体外抑菌试验 |
5.2.2 对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5.3.2 对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皮肤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皮肤真菌病的致病因及危害 |
1.1.2 皮肤真菌病的防治 |
1.1.3 小结 |
1.2 环吡酮胺的研究进展 |
1.2.1 环吡酮胺的理化性质 |
1.2.2 环吡酮胺的抗菌机理 |
1.2.3 环吡酮胺的应用概况 |
1.2.4 环吡酮胺的常用剂型 |
1.2.5 小结 |
1.3 纳米乳研究进展 |
1.3.1 纳米乳的形成机理 |
1.3.2 纳米乳处方的组成成分 |
1.3.3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
1.3.4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 |
1.3.5 纳米乳的应用 |
1.3.6 小结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环吡酮胺纳米乳配方的筛选 |
2.2.2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 |
2.2.3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2.3 讨论 |
2.3.1 环吡酮胺纳米乳配方的确定 |
2.3.2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质量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环吡酮胺纳米乳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2 方法专属性试验 |
3.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4 回收率测定试验 |
3.2.5 进样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安全性试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4.2.2 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
4.2.3 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经皮渗透性能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动物 |
5.2 方法 |
5.2.1 离体鼠皮的制备 |
5.2.2 试验分组 |
5.2.3 经皮扩散试验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和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环吡酮胺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性能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联苯苄唑凝胶局部用药毒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硫康唑纳米乳对体癣豚鼠模型的疗效观察与皮肤药动学研究[D]. 宁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自拟花草泻肺汤联合柏瑞清抗菌喷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D]. 任贵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斑马鱼模型评价抗真菌药物的耳毒性[J]. 谌晶晶,徐慧芳,唐旭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02)
- [4]外用联苯苄唑制剂对家兔皮肤刺激性研究[J]. 盖雅婷,洪颖,林丽花,张真,翁鹭娜. 海峡药学, 2020(11)
- [5]二硫化硒洗剂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疗效观察[D]. 陈杰.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6]四妙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孟胜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海棠丁香凝胶治疗手足癣的临床观察[D]. 梁爽. 三峡大学, 2019(06)
- [8]氟康唑胶囊联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 徐秀兰,蔡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9)
- [9]盐酸布替萘芬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研究[D]. 周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10]环吡酮胺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D]. 宋冠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