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析

几种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析

一、浅析临床常用几种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林[1](2021)在《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AIDS)的主要致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临床上通常将至少三种作用于HIV-1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联合应用来治疗艾滋病,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但是,由于HIV-1具有潜伏性,因此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接受药物治疗,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瞄准具有成药潜力的新靶标,尤其是在HIV-1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蛋白或酶,如衣壳蛋白(CA)和核糖核酸酶H(RNase H),研发具有新结构、新机制的药物来丰富临床治疗方案,是解决现有药物耐药难题的有效策略。HIV-1 CA是构成一个成熟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并将病毒基因和关键酶包裹其中。此外,CA在病毒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还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与HIV-1的复制及感染性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类CA抑制剂见诸报道,其中作用于CA六聚体相邻亚基N末端-C末端(NTD-CTD)界面的抑制剂尤为引人关注。NTD-CTD界面作用对于CA组装至关重要,干扰该界面可影响CA内在的柔韧性,继而破坏病毒颗粒的完整性。PF74是第一个与NTD-CTD界面的共晶结构得到解析的化合物,但是其存在药理活性低、代谢不稳定等缺陷,未能进入临床研究。最终吉利德公司在PF74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结构优化发现了抗病毒活性突出的GS-6207,目前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其合成复杂、分子量大、溶解度差、临床研究已诱发病毒耐药等缺陷,使得开发新结构类型的HIV-1 CA抑制剂尤为迫切。HIV-1 RNase H能特异性地水解在逆转录过程中新生成的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其一旦受到抑制,逆转录过程将难以延续。目前见诸报道的RNase H抑制剂大都存在抗病毒活性弱和细胞毒性大等缺陷,尚未有RNase H抑制剂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RNase H作为金属依赖性蛋白,使得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存在局限性,从而为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带来困难。而通过对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库进行细胞水平的抗HIV表型筛选并辅之作用机制研究,以发现具有新作用机制(如RNase H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本章以GS-CA1和GS-6207所共有的PF74苯丙氨酸基本骨架为研究起点,借鉴课题组前期发现的化合物13m的结构特征,综合运用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原理以及骨架跃迁、生物电子等排替换等药物化学策略,将13m的1-(萘-2-亚甲基)-1H-1,2,3-三唑替换为4-苯基-1H-1,2,3-三唑,并在末端苯环上进行多样性导向的取代基修饰,以克服CA柔性靶标与小分子结合模式的难预测性,并丰富此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并合成了 IA系列共39个结构新颖的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 CA抑制剂。体外抗HIV-1活性筛选发现,IA系列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中等的抗病毒活性(EC50=3.13μM~14.81 μM)。其中,IA-6a-9、IA-6a-10、IA-6a-11 和 IA-5b 的抗 HIV-1 活性(EC50分别为 3.13 μM、3.30μM、3.46 μM 和 3.30 μM)最为突出,但仍弱于先导 PF74(EC50=0.28μM)。SPR 实验结果显示,IA-6a-9、IA-6a-10和IA-5b与CA六聚体结合的KD值彼此接近(分别为6.04 μM、4.99 μM和4.00μM),与三者抗病毒活性趋势一致,初步验证了作用靶点。作用阶段确证实验结果表明IA-6a-9具有抑制HIV-1复制早期和晚期双重阶段的作用特征,且其更倾向于抑制晚期阶段(IC50=0.32 μM),与PF74活性相当(IC50=0.23 μM)。进一步的机制实验表明,IA-6a-9几乎不影响p24产量和体外CA装配。IA-6a-9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其与CA形成氢键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其活性弱的原因之一。此外,IA-6a-9在人肝微粒体和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与PF74相当或略有提升。总之,IA系列系统的构效关系(SAR)分析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为下一轮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二、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第二章中IA系列的SA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说明了氢键作用对于提升化合物活性的重要性。在本轮的结构改造中,我们通过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在PF74骨架基础上,首先将吲哚环替换为含有更多氢键供受体的苯磺酰胺得到ⅡA系列,再运用成环策略得到含苯并噻二嗪环的ⅡB系列,最后在ⅡB结构基础上运用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策略得到含4-苯磺酰基哌嗪酮环的ⅡC系列,共计3个系列37个结构新颖的含苯磺酰胺的CA抑制剂。体外抗HIV-1实验结果显示,除了 ⅡA-31丧失活性外,其余所有衍生物对HIV-1 NL4-3均表现出中等至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90 nM~10.81μM)。通过从 ⅡA(EC50=5.61 μM~10.81 μM)到 ⅡB(EC50=2.11μM~5.96μM)再到 ⅡC 系列(EC50=90 nM~1.06 μM)的分层次结构优化,活性也得到逐步提升,验证了化合物设计的合理性。由此可见,哌嗪酮片段的引入是ⅡC系列具有高活性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ⅡC-31(EC50=90nM)作为本章抗病毒活性最好的CA抑制剂,是先导PF74(EC50=520nM)的近6倍。SPR实验显示,ⅡA-3a、ⅡA-3k、ⅡB-2a、ⅡB-2d对CA六聚体的结合亲和力(KD分别为11.80 μM、7.99 μM、1.19 μμM和1.30 μM)与其抗病毒活性趋势近乎一致,初步验证了 CA为其作用靶点。ⅡC-31对病毒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均表现出最好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8.96 nM和0.24 μM),其早期抑制活性是先导PF74(IC50=56nM)的6.25倍,这与二者的抗病毒活性水平差距一致(90 nM vs520 nM)。在ⅡA-3k、ⅡB-2a和ⅡC-31存在下,所产生的病毒p24含量相比对照DMSO仅略有改变。在体外CA装配实验中,ⅡA-3k、ⅡB-2a和ⅡC-31明显抑制了 CA的组装,而PF74则可以显着加快组装过程。此外,共晶结构显示ⅡC-31可以同时精准的结合到CA六聚体的6个相邻亚基界面,与PF74构象基本相同。ⅡC-31中新引入的哌嗪酮基团有较高的概率与Arg173、Lys70以及Gln63等形成额外氢键作用力,为其出色的抗病毒活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随后对ⅡC-31 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前成药性评价:首先,在人肝微粒体和血浆中,ⅡC-31相比PF74代谢稳定性略有提高;其次,在SD大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中,ⅡC-31表现出良好的体内PK性质和口服生物利用度(t1/2=1.2 h,F=23.0%);最后,在昆明小鼠的急毒实验中,ⅡC-31在1000 mg/kg的单次灌胃剂量下无明显的急性毒性。综上,本研究验证了基于PF74的苯丙氨酸优势结构骨架,通过结构优化来提高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与成药性的可行性。ⅡC-31可以作为结构新颖的先导分子供进一步研究。三、香豆素酰胺类抗HIV-1 RNase H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发挥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新药创制的物质基础,而基于化合物库的筛选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积累获得的大量骨架新颖、结构多样且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小分子,为表型筛选发现结构新颖的抗HIV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物质保证。文献调研发现,羟基香豆素骨架具有RNase H抑制活性,同时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可以发挥诸如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为了提高RNaseH抑制剂的命中率,同时降低活性筛选工作量,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 in-house化合物库中一类羟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DW系列),首先进行了细胞水平的抗HIV-1表型筛选。实验结果显示,DW-3、DW-4、DW-11、DW-25和DW-31对双突变株RES056的抑制活性(EC50 分别为 121.86 μM、101.15 μM、208.95 μM、28.56 μM 和 82.78μM)与野生株 ⅢB(EC50 分别为 113.32 μM、107.91 μM、213.06μM、19.63 μM和123.46μM)接近或相当,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耐药潜力。分析还发现该类活性化合物符合经典的HIV-1 RNase H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于是进行了HIV-1RNase H抑制实验,结果显示DW-3、DW-4、DW-25、DW-31均能表现出不同水平的RNase H抑制活性(9.9 μM~68.5 μM)。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可通过作用于RNase H来发挥抗病毒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香豆素类HIV-1 RNase H抑制剂的抗病毒活性,我们基于筛选发现的活性化合物结构,以药效团模型和RNaseH靶标结构为指导,综合运用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策略设计合成了 36个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体外抗HIV-1实验显示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细胞活性(EC50=3.94μM~237.34 μM),且细胞毒性极低(CC50>220 μM)。其中化合物ⅢB-2a活性最为突出,其抗HIV-1野生株活性(EC50=3.94 μM)是其他化合物的12~60倍,是先导化合物DW-4(EC50=101.15 μM)的近26倍。抗HIV-1突变株活性结果显示ⅢB-2a对5种单突变株抗耐药性良好,大多保持在个位数的耐药倍数(RF=1.43~11.27),与上市药物依曲韦林(ETV)接近或相当(RF=0.85~4.09),显着优于奈韦拉平(NVP)(RF=1.29~45.26)和依法韦仑(EFV)(RF=1.59~86.23)。随后的RNaseH抑制实验表明,在100 μM初筛浓度下,大部分化合物都表现出了中等及以上的靶标抑制率(57.4~87.2%),此外,ⅢB-2a表现出了最优的RNase H抑制活性(IC50=12.3 μM),初步验证了此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RNase H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总之,IIIB-2a可以作为香豆素酰胺类抗RNase H先导化合物继续结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活性和成药性。综上,本论文针对抗艾滋病临床疗法中存在的药物严重耐药性问题,从开发HIV-1新靶标——CA和RNase H抑制剂两方面入手,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化合物库表型筛选等药物设计和发现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生物电子等排替换、骨架跃迁等药物化学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含三氮唑的、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 CA抑制剂以及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共计6个系列112个结构全新的化合物。经细胞水平和酶水平的活性测试,以及人肝微粒体和血浆稳定性测试、大鼠PK实验等,发现了多个具有良好抗病毒活性和成药性的抗HIV-1先导化合物。本论文还成功解析了 ⅡC-31与CA六聚体的复合晶体结构,初步阐明了含哌嗪酮化合物发挥高效抗病毒活性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基于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奠定了结构生物学基础。

郑雁[2](2020)在《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肺癌发病率最高。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5%左右,且具有恶性度高和预后差的特点,对其治疗现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方法。但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靶向治疗药物虽敏感但耐药问题非常棘手,同时价格昂贵,免疫治疗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因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仍然是目前肺癌治疗关键问题之一。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金属氧簇化合物,具有结构特异、表面高电荷、氧化还原能力较强、分子可设计等特点。研究表明,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自主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及MTS法对合成的多金属氧酸盐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筛选出抗非小细胞肺癌活性较高,同时毒性较低的化合物,代号为As MOP-8。采用体内急性毒性实验评价As MOP-8的急性毒性,并做为体内抗肿瘤实验剂量选择的依据。以ICR Lewis肺癌荷瘤小鼠作为实验研究模型,对As MOP-8进行体内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研究。分别采用体内外实验方法探讨As MOP-8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进而寻找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靶点。结果表明,自主合成的含砷多酸化合物As MOP-8结构明确,在氨基酸溶液中稳定性良好,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最为显着,对正常肺组织细胞的毒性较小,与阳性对照顺铂相比抗肿瘤作用更显着且毒性较小。体内具有较好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作用效果优于阳性药顺铂。在机制探讨中发现As MOP-8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同时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和非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本课题自主设计、合成一系列的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采用体内外实验方法探讨受试物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并研究受试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急性毒性。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本研究为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酸抗肿瘤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实验基础。

郜艳雪[3](2020)在《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水貂既是毛皮动物,也是药用动物,貂心、貂鞭、貂肝均可入药,貂心是利心丸的君药,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疗效;“定心丹”是以貂心为君药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症。貂鞭对阳痿有治疗作用;貂肝对夜盲症有治疗作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貂心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因此,保障貂心的充足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感染是引起水貂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貂心的供应。寻找抗病毒的药物已势在必行,许多中药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的作用,且应用安全。因此,筛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且能够抑制病毒的纯中药复方,对于貂心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中医临床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的组方原则,在其基础上进行药味相加减,选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的黄芪或党参作为君药,具有甘温补虚、健脾益气功效的白术作为臣药,同时考虑中兽药应价格低廉等因素,分别配伍不同的佐药和使药如白花蛇舌草和杜仲等进行组方配伍,组成三种不同复方,对其体外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筛选研究,初步获得了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具有较好刺激作用的复方中药C(芪术舌草复方)。接下来本研究以体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直接促增殖作用以及协同Con A和LPS促进作用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了芪术舌草复方中黄芪、白术和白花蛇舌草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芪术舌草复方F4既可以直接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又与Con A和LPS有协同促进作用,所以选择F4作为候选方;进一步检测芪术舌草复方F4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对水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显着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2和IFN-γ,促进水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为探讨芪术舌草复方F4是否对AMDV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应用q-PCR方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的CrFK细胞上AMD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为12 mg/m L和6 mg/m L时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与病毒对照组相比AMDV基因拷贝数显着降低(P<0.05),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抑制AMDV在CrFK细胞上的增殖。进一步将该复方分别以高、中和低3个剂量饲喂给AMDV阳性水貂,并对用药前后血清样品中AMDV基因拷贝数、γ-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复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芪术舌草复方F4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够极显着降低水貂血清中AMDV基因拷贝数、γ-球蛋白含量以及免疫复合物含量(P<0.01),低剂量组能够降低病毒基因拷贝数和免疫复合物含量(P<0.05),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抑制AMDV在水貂体内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由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组成的芪术舌草复方F4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抑制AMDV在CrFK细胞以及在水貂体内的增殖。

段珩[4](2020)在《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昆明市中医院自制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内、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方法]1.通过噻唑蓝染色法(MTT法)检测复方臭灵丹合剂体外细胞毒性,采取预防模式和治疗模式两种给药方式,以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法)观察药物的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2.通过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检测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内抗病毒药效。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复方臭灵丹合剂对由流感病毒所诱导细胞、趋化因子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影响。[结果]1.细胞实验显示,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臭灵丹合剂作用于被H1N1 PR8株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发现药物在细胞上无明显的抗流感作用。2.实验结果表明,对感染小鼠施用复方臭灵丹药液后可起到抗病毒作用,本实验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三组药物浓度分别为350、700与1400mg/kg.d,均能够降低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指数(P<0.01)。3.臭灵丹合剂0.25mg/ml、0.5mg/ml这两种浓度可以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 A549 细胞 IL-6、IL-8、Cox-2、IFN-α、CCL5 的 mRNA 表达。臭灵丹合剂浓度为0.25mg/ml时对MCP-1的mRNA表达也有显着地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外抗流感病毒实验效果不明显,但在小鼠的体内抗流感实验中发现它能明显改善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指数并对流感病毒诱导产生的细胞炎症因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致推断复方臭灵丹合剂不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而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调节来起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张亮[5](2019)在《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以下简称肝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6位,死亡率居第2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肝癌诊疗应根据患者疾病分期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和改善肝脏功能。既往研究表明,虚、毒、瘀是发生肝癌的主要病机,扶正活血解毒法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法则。为此,国家名中医钱英教授开发了槲芪方用于治疗肝癌,王学江等对该方做了防治肝癌的多项实验研究,显示对肝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但是,对槲芪方治疗肝癌的临床作用靶点尚不明确,对用活血药物是否促进肝癌转移尚存争议。为此,本研究拟对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肝癌进行系统评价,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槲芪方治疗肝癌的临床有效作用靶点,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法中的“活血法”和槲芪方中的活血药对肝癌转移的影响。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等方法,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论依据,以此法组方的“槲芪方”临床治疗的有效靶点,方与法中的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相关指标的作用,为建立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方案提供循证依据,为阐明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治疗如何应用活血药物的问题提供研究思路。方法:1.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文献系统评价:联合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公开发表的以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英文研究,内容为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发表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以“扶正活血解毒法”、“扶正”、“活血”、“解毒”、“瘀”、“毒”、“肝癌”等为检索词,干预措施为治疗组应用扶正、活血、清热解毒法中药配合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对照组采用单纯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近期有效率、生存期、生活质量、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疗效百分率、临床症状方面进行系统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判定结局异质性,采用森林图或漏斗图分析纳入研究资料的分布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2.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297例患者病历资料,对照组为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槲芪方加减治疗,治疗时间为半年,对各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30日,根据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肝癌分期:A期(早期)、B期(中期)、C期(晚期)和D期(终末期)。统计数据根据患者的肝癌分期情况进一步分层,A期、B期的患者被分为A+B层,C期、D期患者分为C+D层。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期、复发转移率、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肝功能等重要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槲芪方应用对肝癌预后的影响。3.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活血药物的选择依据是有明确的中药活血作用,在临床治疗肝癌中为常用药,在槲芪方中出现。丹参是代表性的治疗肝癌、肝硬化的药物,近年对丹参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多,故本研究选择了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为研究药物,用肝癌细胞系huh7为干预对象,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溶液干预huh7人肝癌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CCK-8实验、荧光定量PCR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相关的TGFβ 1、snail和Wnt通路的分子标志物等指标,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对于肝癌转移的影响。结果:1.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文献的系统评价:共检索出622篇文献,查重剩余530篇,通过阅读文献摘要排除346篇,通过阅读具体文献内容排除160篇,最终纳入研究可供Meta分析的文献24篇,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有3篇被评为B级,21篇被评为C级,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12个月生存率漏斗图呈现不对称,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活血解毒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西医对照组比较,在提高近期疗效、提高6个月、12个月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AST、AFP水平、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肝区疼痛、乏力、腹胀、纳呆的临床症状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2.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累积生存率比较,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累积生存率显示,治疗组分别为80.4%、69.8%、58.5%、55.7%,对照组分别为81.1%、64.7%、52.1%、42.3%,治疗组累积生存率在6个月时间节点以后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槲芪方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累积生存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2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7.3月(95%CI,15.8-18.7月),对照组2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6.1月(95%CI,14.7-17.5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延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4月(95%CI,8.3-14.5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月(95%CI,3.3-4.9月),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槲芪方加减治疗组能够延长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与对照组肝癌复发、转移率比较,肝癌1年、2年累积复发率在治疗组分别为56.4%、64.9%,对照组分别为90.3%、95.7%,肝癌1年、2年的累积转移率在治疗组分别为28.7%、38.3%,对照组分别为64.5%、74.2%。两组各时间点累积复发、转移率相比,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显示槲芪方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肝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了 11个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患者生存的有嗜肝病毒感染史、基线AFP水平、巴塞罗那分期、Child-Pugh分级,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槲芪方的应用(P<0.05,HR=0.44)和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P<0.05,HR=0.33)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性因素。(2)肝癌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分析: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分别为7.0(5.0,11.0)和 7.0(3.0,9.0),对照组分别为 14.0(10.0,19.5)和 16.0(12.0,20.0),治疗组与对照组24周、48周中医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中医证候改善率比较,治疗组分别为56.9%、67%,对照组分别为12%、11.6%,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进一步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能够改善哪些症状体征,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治疗组在形体消瘦、大便溏泄等证候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开始治疗、治疗24周、48周时分别比较舌象变化,结果显示:舌质暗在治疗组分别为12.1%、4.1%、3.3%,对照组分别为22.3%、24.8%、24.1%。舌下静脉延长曲张比例治疗组分别为21.5%、22.0%、23.1%,对照组分别为21.6%、25.6%、29.5%。患者舌质暗、舌下静脉延长曲张状态是瘀血的客观表现,槲芪方能够降低暗舌比例,延缓患者舌下静脉延长状态的进展,有明确的活血作用。(3)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肝癌患者治疗24周、48周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治疗组分别为54.0(50.5,56.0)和 53.0(51.0,56.0),对照组分别为 45.0(39.3,44.8)和 43.0(36.8,45.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结果表明槲芪方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4)实验室指标:对两组肝癌患者治疗24周、48周血清肝脏生化功能比较显示:谷氨酰转肽酶(GGT)在治疗组分别为42.6(24.7,76.8)U/L和36.1(25.8,69.4)U/L,对照组分别为70.8(39.6,131.7)U/L 和 62.9(35.6,138.3)U/L;白蛋白(ALB)在治疗组分别为 41.1(37.0,45.5)g/L 和 42.7(38.8,45.4)g/L,对照组分别为 38.4(34.3,42.6)g/L和39.2(33.9,42.4)g/L;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甲胎蛋白(AFP)在治疗组分别为 5.1(2.3,32.5)ng/ml 和 5.2(2.5,24.3)ng/ml,对照组分别为14.4(2.8,261.0)ng/ml和 18.0(3.3,307.4)ng/m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槲芪方能够提高患者ALB水平,降低GGT和AFP水平。3.活血药物对肝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用不同浓度(0,0.3125μ M,0.625μ M,1.25μM,2.5μM,5μM,10μM,20μM,40 μM,80μM,160 μM)丹参酮ⅡA处理huh7肝癌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huh7细胞的活性逐渐下降,当药物浓度达到160 μ M时,细胞活性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的细胞干预浓度在160 μ M时会影响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加药组肝癌细胞生长缓慢,划痕缩小面积与原面积比值要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直观说明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的增加,肝癌增殖、转移相关因子TGF β、Wnt、snail的基因和蛋白水平逐渐下降。说明丹参酮ⅡA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对TGFβ、Wnt、snail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结论:1.应用扶正活血解毒法中药组方联合现代医学手段能够更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2.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降低甲胎蛋白水平等,有明确的临床疗效;3.槲芪方中活血药物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对huh7肝癌细胞的EMT(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产生影响而实现的。意义: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了应用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的临床疗效特点,探索了扶正活血解毒法中的活血法及活血药物抗肝癌转移作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促进了中医药抗肝癌的临床应用,为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方案提供依据。

张红娟[6](2019)在《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抗感染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包括了针对细菌(及真菌)、病毒、结核、寄生虫等病原的各种药物。抗感染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病原微生物的成分上,包括病原体新陈代谢的关键分子、细胞壁的成分、生化酶、药物酶、受体分子等。其作用靶点比较单一,作用机制相对明确。而当病原微生物在不利环境中时,会发生遗传变异(如药物靶点蛋白相关基因发生变异),病原耐药问题随之出现。病原微生物耐药也成为全球抗感染治疗的巨大挑战。抗感染药物的研究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新的化学骨架、并使用联合用药等,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准备。本研究论文主要针对抗寨卡病毒和抗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抗寨卡病毒和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得到了具有抗寨卡病毒活性和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以NS5 RdRp蛋白为靶点的抗寨卡病毒先导化合物研究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为虫媒传播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胎儿先天畸形。近年来ZIKV的大规模爆发,加剧了抗ZIKV药物研发的紧迫性。非结构蛋白(NS5)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是ZIKV最重要的功能蛋白之一,NS5 RdRp可催化RNA链的合成,是病毒复制的关键步骤。因此,NS5 RdRp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抗病毒药物研究靶点。我们以NS5 RdRp蛋白为靶点进行抗ZIKV药物筛选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碱性磷酸酶偶联聚合酶检测法建立NS5 RdRp蛋白活性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NS5 RdRp抑制剂筛选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得到一个对NS5 RdRp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UA(IC50=1.13μM)。同时我们选择HCV RdRp抑制剂索非布韦的体内活性产物(PSI-7409)作为对照,发现PSI-7409在该模型上并没有明显的NS5 RdRp抑制活性。然后,我们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找到了 UA与NS5 RdRp蛋白作用的关键氨基酸D535。运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实验分别检测UA与NS5 RdRp以及突变体(D535A-RdRp)的亲和力,我们发现UA与NS5RdRp蛋白直接结合,而UA与D535A-RdRp蛋白亲和力不佳。同时发现PSI-7409与NS5 RdRp蛋白之间没有亲和力。由此,我们推测UA抑制RdRp的方式可能与索非布韦不同。最后,我们测定了 UA和PSI-7409的抗寨卡病毒活性,发现两者具有相当的抗ZIKV活性。综上,本研究发现了一个针对寨卡病毒NS5 RdRp的蛋白抑制剂UA,该化合物作用机制区别于已有的NS5 RdRp蛋白抑制剂索非布韦,并且UA具有较好的抗寨卡病毒活性。本研究为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第二部分:以FtsZ蛋白为靶点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研究近年来,随着多药耐药结核以及合并感染的出现,抗结核治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结核药物是解决结核耐药问题的关键。丝状温度敏感蛋白Z(FtsZ)是细菌的菌体分裂蛋白,在细菌分裂过程中,发挥其GTP酶活性,在菌体中心形成动态的Z环,促使细菌菌体分裂。细菌的FtsZ蛋白是真核细胞微管蛋白Tubulin的对等蛋白,两者功能相似,结构差异大,是抗菌药物筛选的重要靶点,因此本研究选择结核杆菌FtsZ(Mtb-FtsZ)为靶点筛选抗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首先建立Mtb-FtsZ的GTP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同时联用耻垢分枝杆菌进行表型筛选,得到了化合物146E12。146E12不仅能抑制Mtb-FtsZ 的 GTP 酶活性,还能抑制 Mtb-FtsZ 的聚合功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模拟Mtb-FtsZ蛋白与146E12的结合方式,找到两者的关键氨基酸Asn22。对Asn22进行点突变,并检测146E12对突变蛋白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 Asn22为146E12与Mtb-FtsZ作用的关键氨基酸。通过建立Mtb-FtsZ过表达株,进一步验证了 146E12的作用靶点可能为Mtb-FtsZ。更重要的是146E12有较好的抗结核杆菌的活性,其抗结核活性与异烟肼和利福平等一线抗结核药相当,但对多药耐药结核杆菌和广泛耐药结核杆菌却有相对更好的抑制活性。146E12对其他菌株和细胞没有明显抑制活性。综上所述,结核分枝杆菌Mtb-FtsZ的GTP酶活性抑制剂146E12是一个良好的新型抗结核化先导合物。

蒋羽[7](2019)在《面向中医方剂配伍的中药文本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药药理学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积累了海量中药药理文献,论文针对中药药理文献开展方剂药理作用研究,为深入了解方剂实际药理作用提供理论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探索方剂新用途。论文以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为载体,结合文本挖掘相关技术挖掘单味药物药理作用,并基于单味药物药理作用开展方剂药理作用挖掘,以特定疾病为例,验证方剂治疗疾病的合理性,构建中医药文献信息挖掘服务平台原型。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目前药理文献多而人工阅读大量文献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文提出将文本挖掘技术引入中药药理文献研究,开展中药药理作用实体识别,根据中药药理类型和中药药理的文本描述特点,将药理作用划分为一般药理作用和药理作用机制。采用双向LSTM-CRF进行一般药理作用识别,并与双向LSTM-Softmax、基于词典、基于规则和词典与规则组合的方法比较,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0.9338、0.9292、0.7447、0.6956和0.7892。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药理作用机制识别,其准确率达到了0.8654。2.针对方剂药理作用识别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药理作用实体识别的方剂药理作用挖掘,通过频次特征提取一般药理作用,并构建药理作用机制网络,采用Kmeans聚类分组药理作用机制并结合Jaccard相似性筛选核心药理作用机制,通过一般药理作用和核心药理作用机制以代表方剂的药理作用。3.针对中医方剂的疾病治疗合理性问题,本文开展方剂合理性验证研究:1)以慢性肾脏病为例,构建基于病案处方的加权药物网络,采用改进互信息方法筛选疾病核心药物,通过方剂药理作用和疾病核心药物药理作用相似性验证方剂合理性;2)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方剂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和疾病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揭示方剂对疾病的合理性。4.采用Eclipse开发工具和MySQL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中医药文献信息挖掘服务平台原型,该原型包括数据导入模块,文献挖掘与分析模块,结果展示与下载模块,具备中药药理作用实体识别和方剂药理作用挖掘的功能。

AIDS and Hepatitis C Professional Group,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8](2019)在《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文中研究指明艾滋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了《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一版,并于2011年和2015年进行了更新。2018版指南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艾滋病临床诊疗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的更新,主要体现在机会性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肿瘤的诊治、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暴露后预防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2018版指南首次介绍了HIV暴露前预防、首次提出了HIV感染全程管理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HIV感染全程管理。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袁律峰[9](2018)在《表面活性素抑制PEDV与TGEV感染活性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virus,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均属于囊膜病毒,它们在入侵猪肠上皮细胞过程中,都需要将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进行膜融合。膜融合抑制剂可以抑制囊膜的膜融合作用,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新方向。倒锥形脂类膜融合抑制剂通过改变病毒囊膜物理特性发挥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病毒同时有效。本研究发现表面活性素分子符合倒锥型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因而开展了对表面活性素抗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首先,证实了表面活性素在病毒感染细胞前发挥作用,以不破坏病毒囊膜完整性的方式插入囊膜脂分子层,降低囊膜外层脂的负向弯曲倾向性,从而抑制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其次,以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进行口服表面活性素安全性评价后,以新生仔猪作为研究对象,证实了口服表面活性素可以有效防止PEDV引起的腹泻症状。最后,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十种与表面活性素拥有相似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的合成脂肽,并发现它们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其中一种合成脂肽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表面活性素抑制PEDV和TGEV通过膜融合入侵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首先应用双重超滤法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提取了表面活性素,并发现其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15-20μg/ml)能够抑制PEDV和TGEV在上皮细胞中的复制。然后通过检测表面活性素对病毒感染细胞不同阶段的抗病毒作用,发现其直接作用于病毒粒子。孵育温度试验以及囊膜脂回收试验表明,表面活性素结合病毒囊膜具有严格的温度依赖性,提示其作用于病毒囊膜脂成分。为了进一步验证表面活性素插入囊膜脂分子层,我们合成了荧光表面活性素类似物,通过光谱学试验证实其插入病毒囊膜脂分子层特性。另外,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试验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素不会破坏囊膜的完整性,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加以佐证。随后的膜融合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素处理的病毒粒子与细胞膜融合的能力显着降低。同时,热力学试验表明,掺入少量表面活性素不利于人工脂膜负向弯曲的形成,证实了表面活性素膜融合抑制剂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素能够插入病毒囊膜,抑制囊膜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的膜融合过程,发挥有效的抗病毒作用。2、表面活性素的口服安全评价及防治仔猪PEDV感染的研究为了研究表面活性素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首先以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28天的口服表面活性素试验,用以确定口服安全剂量。试验过程中,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均未出现死亡。检测结果显示,最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速率显着下降,肝损伤指标显着上升,空肠组织学检测发现有一定程度的肠绒毛损伤。其余指标各组小鼠均正常。小鼠的空肠内容物非蛋白组分的抗PEDV活性随口服表面活性素剂量逐步上升,中、高剂量组达到显着水平。这表明,表面活性素以每日20mg每千克体重剂量口服给药,可以显着提高消化道内容物的抗PEDV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新生仔猪PEDV攻毒前一日起,进行每日20 mg每千克体重表面活性素口服给药,可以有效防止由PEDV感染引起的腹泻。3、合成表面活性素类似物抗PEDV活性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表面活性素的安全性,根据其化学结构,设计并合成了 10种表面活性素类似物,分别命名为SLP 1-SLP 10。然后对它们的抗PEDV活性、溶血活性,以及关键理化指标“最低成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表面活性素及10种表面活性素类似物之间,在抗PEDV活性指标(hal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溶血活性指标(half cytotoxicity concentration,CC50)和 CMC方面均具有差异性,但指标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为开发更安全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以高抗PEDV活性及低溶血活性作为筛选条件。结果表明SLP5具有最优秀的选择指数(SI=CC50/EC50)。与表面活性素相比,SLP5在保持了抗病毒活性的前提下溶血活性显着降低,选择指数由4提升至52,安全有效浓度范围扩大了 13倍。另外,SLP5与表面活性素的抗病毒机制具有一致性,对PEDV具有直接作用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发现表面活性素具有膜融合抑制剂型抗病毒作用机制,并对其口服防治仔猪PEDV感染,以及化学结构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开发表面活性素家族肠道囊膜病毒病药物提供了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姚方珂[10](2018)在《几种中药成分及修饰物体外抗鸭肝炎病毒增殖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的抗DHAV药物存在较多不足,研发新的抗DHAV药物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极其重要。本课题通过MTT法,初步比较筛选出体外具有良好抗DHAV-1作用的中药成分。同时,根据DHAV-1 VP1基因相对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了 DHAV-1的复制周期,并研究了槲皮素和黄芩苷对DHAV-1复制周期的影响。再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抗病毒活性,对栀子苷进行磷酸化修饰,对槲皮素进行磷脂复合物合成,比较了修饰前后其抗病毒作用。上述研究,可以为鸭肝炎病毒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也为今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试验Ⅰ:几种中药成分抗鸭肝炎病毒作用的比较本试验旨在初步比较筛选出具有良好抗DHAV-1作用的中药成分,为后续的试验奠定基础。在本试验中,通过MTT法测得7种中药成分的安全浓度和其体外抗DHAV-1的效果。结果表明,槲皮素和黄芩苷表现出较好的抗DHAV-1作用,其最高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85.86%和146.37%,木犀草素、高良姜素和橙皮素表现出一般的抗病毒作用,其最高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71.06%、69.23%、65.67%,而柚皮素的抗病毒作用最差,其最高的病毒抑制率为15.03%。综合评价以槲皮素和黄芩苷、栀子苷效果较好。试验Ⅱ:槲皮素和黄芩苷对DHAV-1体外复制周期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索在DHAV-1复制周期中,槲皮素和黄芩苷体外抗病毒的作用和机制,为鸭肝炎病毒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本试验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复制周期中DHAV-1 VPI基因相对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吸附鸭胚肝细胞的形态。基于复制周期的研究,通过设置槲皮素和黄芩香作用的不同时间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吸附、复制、释放三个过程中病毒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HAV-1在感染90 min后吸附完成,电镜下可见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病毒颗粒。经过约5 h的早期蛋白合成阶段,病毒的复制持续约13 h。而且,DHAV-1的释放在32 h后达到稳定状态。槲皮素和黄芩苷在体外均可以表现出较好的抗DHAV作用,它们不仅可以降低病毒产生的细胞病变,还可以影响病毒的增殖,其中,槲皮素能显着降低复制过程中病毒VP1基因的表达,因而对病毒的复制阶段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黄芩苷则能显着降低复制和释放过程中病毒VP1基因的表达,对病毒的复制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范围更加广泛。试验Ⅲ:栀子香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DHAV-1作用本试验旨通过结构修饰,改善栀子苷和槲皮素在生物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不足,为抗鸭肝炎病毒的药物研发提供资料。在本试验中,通过三聚磷酸钠-三偏磷酸钠法对栀子苷进行磷酸化修饰,以提高其抗病毒活性;通过溶剂法对树皮素进行磷脂复合物合成,以提高其生物有效性。同时,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分析等,对两种修饰物进行了鉴定。此外,还通过MTT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了两种修饰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其中,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是:pH为8.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h,而且修饰物中有一个磷酸基团取代了栀子苷的羟基,经过磷酸化修饰后,栀子苷的病毒抑制率从52.63%提高至73.09%,VP1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至0.411,其抗病毒活性得到了提高。槲皮素磷脂复合物是与槲皮素和大豆卵磷脂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物质,它能够在较低的浓度表现出较好的病毒抑制率和抑制病毒VP1基因表达的活性,因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不仅保留了槲皮素较好的抗DHAV-1的生物活性,还具有更好的生物有效性。

二、浅析临床常用几种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临床常用几种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艾滋病与HIV病毒
        一、艾滋病及其流行现状
        二、HIV-1病毒结构
        三、HIV-1生命周期
        四、抗艾滋病化学治疗
    第二节 HIV-1衣壳蛋白:抗病毒药物研究新靶标
        一、HIV-1衣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二、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三、HIV-1 CA六聚体相邻亚基NTD-CTD界面:作为药物设计新靶标的优势
    第三节 HIV-1 RNase H:抗病毒药物研究新靶标
        一、HIV-1 RNase H的结构和功能
        二、HIV-1 RNase H抑制剂研究进展
    第四节 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结构优化策略
        一、先导化合物发现策略
        二、先导化合物优化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含三氮唑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一、仪器与试剂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四、合成实验讨论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一、体外抗HIV-1活性实验
        二、化合物与HIV-1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三、化合物抗HIV-1作用阶段确证实验
        四、衣壳蛋白(p24)含量测定实验
        五、体外衣壳蛋白装配实验
    第四节 化合物在体外人肝微粒体和人血浆代谢稳定性评价
        一、化合物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二、化合物在人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第五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苯磺酰胺的苯丙氨酸类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一、仪器与试剂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四、合成实验讨论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一、体外抗HIV活性实验
        二、化合物与HIV-1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三、化合物抗HIV-1作用阶段确证实验
        四、衣壳蛋白(p24)含量测定实验
        五、体外衣壳蛋白装配实验
        六、体外逆转录酶抑制实验
    第四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蛋白共晶结构研究
        一、IIA-3k和IIB-2a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二、IIC-31与HIV-1 CA初步的共晶结构研究
    第五节 IIC-31的初步成药性评价
        一、体外人肝微粒体和人血浆稳定性实验
        二、急性毒性实验
        三、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实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豆素酰胺类抗HIV-1 RNase H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第一节 表型筛选发现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
        一、抗HIV活性筛选
        二、初步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节 新型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一、仪器与试剂
        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三、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一、体外抗HIV活性实验
        二、RNaseH抑制实验
    第五节 分子模拟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基于结构的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二、表型筛选发现香豆素酰胺类HIV-1 RNase H苗头化合物及其结构优化
        三、本论文创新点
        四、本论文不足之处
    第二节 展望
        一、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二、新一代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简介
        1.1.1 全球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简介
        1.1.2 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简介
    1.2 恶性肿瘤的治疗
        1.2.1 外科治疗
        1.2.2 放射治疗
        1.2.3 药物治疗
    1.3 多金属氧酸盐的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第2章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化合物的合成
        2.2.1 VMOP-31 的合成
        2.2.2 AsMOP-8 的合成
    2.3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3.1 VMOP-31 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3.2 AsMOP-8 的结构分析和表征
    2.4 As MOP-8 稳定性研究
        2.4.1 AsMOP-8在PBS中的稳定性
        2.4.2 AsMOP-8 在氨基酸及谷胱甘肽中的稳定性
    2.5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多金属氧酸盐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毒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VMOP-31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2 AsMOP-8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3 AsMOP-6 抗肿瘤活性及毒性
        3.2.4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及毒性比较
    3.3 讨论
        3.3.1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活性比较
        3.3.2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对正常细胞毒性的比较
        3.3.3 三种多金属氧酸盐抗 A549 细胞治疗指数的比较
第4章 AsMOP-8 急性毒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第 5 章 As MOP-8 体内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毒性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小鼠的一般状态
        5.2.2 AsMOP-8 体内抑瘤效果
        5.2.3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5.2.4 小鼠脏器指数
        5.2.5 小鼠各脏器病理改变
    5.3 讨论
        5.3.1 AsMOP-8 对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5.3.2 AsMOP-8 体内抑瘤效果
        5.3.3 AsMOP-8 对小鼠各脏器的影响
第6章 AsMOP-8 抗非小细胞肺癌机制的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
        6.2.1 体外实验结果
        6.2.2 体内实验结果
    6.3 讨论
        6.3.1 AsMOP-8与ct DNA的相互作用
        6.3.2 AsMOP-8与BSA的相互作用
        6.3.3 AsMOP-8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6.3.4 AsMOP-8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6.3.5 AsMOP-8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1.1 免疫增强剂简介
        1.2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概况
        1.3 黄芪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4 党参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5 白术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6 杜仲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7 白花蛇舌草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8 中药复方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2.1 抗病毒中药概况
        2.2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水貂药用价值及AMDV的研究进展
        3.1 水貂的药用价值
        3.2 AMD概述
        3.3 AMDV概述
        3.4 AMD的防治
        3.5 AMDV与中草药
        3.6 组方药物的选取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三种复方中药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比较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均匀设计法筛选芪术舌草复方的最佳组方配比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芪术舌草复方对AMDV在 CrFK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3.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芪术舌草复方对AMDV在水貂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复方臭灵丹合剂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果讨论
第二章 复方臭灵丹合剂对细胞因子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果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 古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认识
        (二) 当代医家对肝癌的认识
        (三)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二 肝细胞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一) 单一信号通路
        (二) 多种信号通路协同作用
        (三)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一 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论探讨
        (一) 正虚和瘀毒互结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因病机
        (二) 槲芪方是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
        (三) 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二 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扶正活血解毒法的槲芪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槲芪方中活血药物提取物丹参酮ⅡA抗肝癌转移作用探索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中医证候量表
附录2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附录3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6)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以NS5 RdRp蛋白为靶点的抗寨卡病毒先导化合物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第二部分: 以FtsZ蛋白为靶点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参加会议
致谢
附录

(7)面向中医方剂配伍的中药文本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本挖掘技术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 单味药物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1.2.3 方剂药理作用分析研究现状
        1.2.4 方剂合理性验证研究现状
        1.2.5 中医药相关文献挖掘平台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原理与技术
    2.1 方剂配伍相关原理
        2.1.1 配伍原则
        2.1.2 配伍关系
        2.1.3 配伍禁忌
    2.2 文本挖掘技术
        2.2.1 文本挖掘介绍
        2.2.2 文本挖掘常用算法
        2.2.3 常用评价指标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
    3.1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结构
    3.2 数据准备
        3.2.1 词典库构建
        3.2.2 语料库构建
        3.2.3 文献数据集
    3.3 中文期刊文献预处理
    3.4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模型构建
        3.4.1 基于词典的方法
        3.4.2 基于规则的方法
        3.4.3 基于双向LSTM的方法
    3.5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结果分析
        3.5.1 模型对比与性能评价
        3.5.2 药理实体识别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药药理的方剂药理作用挖掘
    4.1 基于中药药理的方剂药理作用挖掘结构
    4.2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网络构建与分析
        4.2.1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网络构建与可视化
        4.2.2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网络分析方法
    4.3 基于药理作用网络分析的方剂药理作用生成
        4.3.1 基于组分中药药理作用生成方剂药理作用
        4.3.2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对生成方剂药理作用
        4.3.3 以经典方为例的方剂药理作用生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药理作用的方剂合理性验证
    5.1 基于药理作用的方剂合理性验证结构
    5.2 疾病核心药物获取
        5.2.1 疾病病案处方数据准备
        5.2.2 基于改进互信息方法的核心药物挖掘
    5.3 基于药理作用相似性验证方剂合理性
        5.3.1 药理作用相似性计算方法
        5.3.2 合理性验证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网络药理验证方剂合理性
        5.4.1 成分靶点和疾病基因数据准备
        5.4.2 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
        5.4.3 合理性验证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挖掘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6.1 需求分析
        6.1.1 业务流程
        6.1.2 系统用例
        6.1.3 系统总体功能
    6.2 概要设计
        6.2.1 系统部署
        6.2.2 系统体系结构
    6.3 数据库设计
        6.3.1 数据库选择
        6.3.2 数据库结构
    6.4 系统实现
        6.4.1 平台环境及开发工具
        6.4.2 平台整体流程的实现
        6.4.3 中药药理命名实体识别结果展示
        6.4.4 方剂药理作用挖掘结果展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1.1 流行现况
    1.2 传染源
    1.3 感染和传播途径
    1.4 疫情报告
    1.5 医学管理
    1.6 预防措施
2 病原学特征
3 实验室检查[5]
    3.1 HIV-1/2抗体检测
        3.1.1筛查试验:
        3.1.2 补充试验:
    3.2 CD4+T淋巴细胞检测
    3.3 HIV核酸检测
    3.4 HIV基因型耐药检测
4 发病机制
5 临床表现与分期
    5.1 急性期
    5.2 无症状期
    5.3 艾滋病期
6 诊断标准
    6.1 急性期的诊断标准
    6.2 无症状期的诊断标准
    6.3 艾滋病期的诊断标准
7 机会性感染[9-10]
    7.1 肺孢子菌肺炎
        7.1.1 诊断
        7.1.2 治疗[14]
        7.1.3 预防
    7.2 结核病
        7.2.1 诊断[15]
        7.2.2 治疗
        7.2.3 预防[9, 15, 19-20]
    7.3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7.3.1 诊断
        7.3.2 治疗
        7.3.3 预防
    7.4 巨细胞病毒感染
        7.4.1 CMV视网膜脉络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7.4.2 其他部位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7.4.3 HAART
        7.4.4 预防
    7.5 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7.5.1 诊断
        7.5.2 治疗
    7.6 弓形虫脑病
        7.6.1 诊断
        7.6.2 治疗
        7.6.3 预防
    7.7 真菌感染
        7.7.1 诊断
        7.7.2 治疗
        7.7.2. 1 念珠菌感染[21]
        7.7.2. 2 新型隐球菌感染
        (1) 隐球菌脑膜炎[22-23]
        (2) 肺隐球菌感染
        (3) 隐球菌感染的抗病毒治疗
        7.7.2. 3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8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8.1 治疗目标
    8.2 国内现有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介绍
    8.3 成人及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时机与方案[16-18, 25-26]
        8.3.1 成人及青少年开始HAART的时机
        8.3.2 成人及青少年初始HAART方案
    8.4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8.4.1 儿童[18]
        8.4.1. 1 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时机与方案:
        8.4.1. 2 HIV感染儿童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
        8.4.1. 3 儿童初治失败的处理:
        8.4.2 孕妇
        8.4.3 哺乳期妇女
        8.4.4 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
        8.4.5 静脉药物依赖者
        8.4.6 合并HBV感染者
        8.4.6. 1 治疗和检测
        8.4.6. 2 对于HIV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建议
        8.4.7 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8.5 抗病毒治疗监测
        8.5.1 疗效评估
        8.5.2 病毒耐药性检测
        8.5.3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8.5.4 药物浓度检测
    8.6 换药标准和治疗失败患者的抗病毒治疗[16-18, 25]
    8.7 药物相互作用
9 免疫炎性反应重建综合征
    9.1 诊断
    9.2 治疗[9]
    9.3 发生的危险因素
1 0 艾滋病相关肿瘤[17, 28]
1 1 HI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及单阳家庭生育
    1 1.1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干预
    1 1.2 安全助产
    1 1.3 产后喂养指导
    1 1.4 HIV阳性孕妇所生儿童的随访
    1 1.5 单阳家庭的生育选择
1 2 HIV暴露处理与预防阻断[31-32]
    1 2.1 职业暴露
        1 2.1.1 暴露源及其危险度
        1 2.1.2 职业暴露途径及其危险度
        1 2.1.3 HIV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原则
        1 2.1.4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原则
        1 2.1.5 HIV职业暴露后的监测
        1 2.1.6 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1 2.2 非HIV职业暴露
    1 2.3 合并HBV感染的暴露者注意事项
    1 2.4 暴露前预防
1 3 HIV感染的全程管理
    1 3.1 HIV感染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1 3.2 机会性感染的诊治和预防
    1 3.3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的启动和随访
    1 3.4 非HIV定义性疾病的筛查与处理
    1 3.5 社会心理综合关怀

(9)表面活性素抑制PEDV与TGEV感染活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1 膜融合在囊膜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1.1 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受体接合
        1.2 膜融合蛋白的构象变化
        1.3 膜融合过程中的广谱抗病毒靶点
        1.4 囊膜的弯曲率及其能量
        2 靶向病毒蛋白质的膜融合抑制剂
        2.1 膜融合蛋白重折叠抑制剂
        2.2 膜融合蛋白变构抑制剂
        3 靶向脂膜膜融合抑制剂
        3.1 病毒裂解肽
        3.2 膜曲率和流动性调节剂
        3.3 倒锥形化合物
        3.4 脂质氧化剂
        3.5 磷脂特异性抗体
        4 靶向细胞的膜融合抑制剂
        5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合成脂肽的研究进展
        1 达托霉素类似物
        2 多粘菌素类似物
        3 其他天然环脂肽类似物
        4 天然线性脂肽类似物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表面活性素抑制囊膜病毒入侵细胞的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细胞与细菌
        1.2 设备
        1.3 试剂
        1.4 方法
        2 结果
        2.1 表面活性素的发酵与提纯鉴定
        2.2 表面活性素的细胞毒性检测
        2.3 表面活性素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2.4 表面活性素的抗病毒作用阶段检测
        2.5 表面活性素对病毒的作用靶点检测
        2.6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插入囊膜活性检测
        2.7 表面活性素对病毒囊膜完整性的影响
        2.8 表面活性素对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的影响
        2.9 表面活性素的弯曲倾向性检测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表面活性素的口服安全评价及防治仔猪PEDV感染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细胞与细菌
        1.2 设备
        1.3 试剂
        1.4 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口服表面活性素的急性中毒试验
        2.2 小鼠口服表面活性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
        2.3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2.4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相关器官比重的影响
        2.5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2.6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肝、脾、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2.7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2.8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空肠重要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2.9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小鼠空肠内容物抗PEDV活性的影响
        2.10 口服表面活性素对仔猪感染PEDV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合成表面活性素类似物抗PEDV活性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设备
        1.2 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抗PEDV活性测定
        2.3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溶血活性测定
        2.4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2.5 表面活性素类似物的抗病毒阶段的排查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几种中药成分及修饰物体外抗鸭肝炎病毒增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命名与分类
        1.2 病原学
        1.3 复制周期概述
        1.4 流行病学
        1.5 致病机理
        1.6 防控策略
    2 中药抗病毒的研究进展
        2.1 中药成分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2.2 抗病毒中药成分
    3 中药成分修饰的研究进展
        3.1 磷酸化
        3.2 硫酸化
        3.3 磷脂复合物
        3.4 其他修饰方法
    4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几种中药成分抗鸭肝炎病毒作用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细胞培养试剂配制
        1.3 试验药物
        1.4 病毒准备
        1.5 鸭胚肝细胞单层的制备及DHAV-1的感染
        1.6 7种中药成分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1.7 7种中药成分体外抗病毒作用的比较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7种中药成分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
        2.2 7种中药成分体外抗病毒作用比较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槲皮素和黄芩苷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 鸭肝炎病毒(DHAV-1)在鸭胚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1.4 槲皮素和黄芩苷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影响
        1.5 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1.6 two-ddCt法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鸭肝炎病毒(DHAV-1)在鸭胚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2.2 槲皮素和黄芩苷体外抗DHAV-1感染细胞的作用
        2.3 槲皮素和黄芩苷体外抗病毒感染细胞作用的机制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DHAV1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的制备及分析
        1.4 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1.5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安全浓度的测定
        1.6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抗病毒作用的测定
        1.7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对病毒基因复制的影响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结果
        2.2 槲皮素磷脂复合物
        2.3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安全浓度
        2.4 栀子苷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2.5 栀子苷及磷酸化修饰物和槲皮素及磷脂复合物对病毒VP1基因表达的影响与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浅析临床常用几种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和RNase H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D]. 孙林. 山东大学, 2021(11)
  • [2]新型多金属氧酸盐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郑雁. 吉林大学, 2020(08)
  • [3]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D]. 郜艳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4]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D]. 段珩.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扶正活血解毒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D]. 张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新型抗感染药物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张红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面向中医方剂配伍的中药文本挖掘研究[D]. 蒋羽.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 AIDS and Hepatitis C Professional Group,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协和医学杂志, 2019(01)
  • [9]表面活性素抑制PEDV与TGEV感染活性的机制研究[D]. 袁律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几种中药成分及修饰物体外抗鸭肝炎病毒增殖作用的研究[D]. 姚方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几种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