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崭露头角的流媒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雯[1](2020)在《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的美国法实践和启示 ——以《音乐现代化法案》为中心》文中指出流媒体音乐是在网络音乐之下兴起的另一种音乐传输方式,并已成为传播音乐的主要手段。流媒体音乐与网络下载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消费者已不需要整首下载即可播放音乐,消费者倾向于仅播放歌曲部分片段的情况,既往根据下载次数统计音乐播放量,进而为音乐版权人计算报酬的方式已难以适用。在流媒体音乐产业中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原始版权人和继受版权人、中游的传播平台即流媒体音乐平台和下游的音乐消费者。版权人包括创作者、获得授权的公司以及集体管理组织等,流媒体音乐的出现降低了创作者对中间平台的依赖性,也改变了其依赖方式,由既往依靠唱片公司等实体公司推销唱片转变为依靠流媒体音乐平台利用大数据精准推广单辑,版权报酬的计算数据也转而掌握在流媒体音乐平台手中,要求流媒体音乐平台公开歌曲播放数据成为其主要需求。流媒体音乐平台需要海量音乐授权,并在海量授权的基础上追求许可效率的最大化,因此降低谈判成本、高许可效率既是传播平台的追求,亦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条件。集体管理组织代表音乐版权人行使权力,是音乐版权人和流媒体音乐平台之间的桥梁,其应该根据流媒体音乐的特征以及技术发展的方向,寻找双方利益之间的平衡点。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的出台主要是解决流媒体音乐授权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其出新建集体管理组织专门管理流媒体音乐下的一揽子许可制度、改革许可费计算和分配方式、建立作品信息查询系统等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综合考量我国本土流媒体音乐授权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有条件的适当引入《音乐现代化法案》的应对措施。
刘人彰[2](2020)在《基于视频类型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与QoE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流媒体的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最大限度地解决视频的质量问题及提高用户对流媒体传输的Qo E(Quality of Experience)成为了研究热点。码率自适应算法的提出的目的在于对流媒体进行智能传输控制,进而充分利用网络中可用的带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流媒体视频播放体验。然而,当前的码率自适应算法忽略了视频类型的差异性对Qo E指标的影响。这会使得算法出现对于特定视频类型选取低视频质量播放或者高时延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带宽的浪费。因此,本文针对视频类型的Qo E评价模型进行码率自适应算法的寻优,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第一,分析了当前流媒体及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三类码率自适应算法的背景和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依据长视频,短视频和直播视频类型针对Qo E各项指标的敏感度不同,提取视频类型相应的传输参数,并采用视频分类因子制定适合于不同视频类型的Qo E,建立模型分析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Actor-Critic算法制定与视频类型相适应的码率自适应算法C-ABR,经实验验证,本方法的平均归一化Qo E比Pensieve算法提升7%,比MPC算法提升20%。第二,对直播场景中用户对传输时延的需求进行分析,详细分析直播场景中时延的构成因素,列举降低直播时延相关工作,将时延纳入Qo E评价体系,采用DQN(Deep Q-learning)和A3C(Asynchronous advantageactor-critic)强化学习方法,对播放器缓存进行控制,设计实现相应的低时延码率自适应算法,对比了当前码率自适应算法Pensieve在强网,弱网,波动网络条件下的表现,在牺牲了有限码率得分的前提下,分别将平均时延降低29%、69%和68%。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究不同视频源的传输特性与时延需求制定分类Qo E,并采用强化学习方法,依据视频源对Qo E各项指标的需求差异制定码率自适应算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与发展,有针对性的训练网络与制定算法势必会是大势所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流媒体视频质量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谢海潮[3](2019)在《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文中指出信息科技的发展引领着人类的进步,数字化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模式,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逐步取代了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媒介的演进和变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时代,传播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流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信息传播的一扇新的大门,将传播方式再次升级,“流”技术开始广泛应用,音乐的传播紧随科技的脚步。流媒体音乐平台为音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途径,它的出现使音乐的欣赏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媒体已成为现在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流媒体音乐播放器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唱片协会联合会(IFPI)公布的《2018全球音乐报告》中,2017年度全球音乐市场中流媒体收入增长41.1%,占全球录制音乐总收入的38%,中国地区总体收入增长35.3%,其中流媒体就占据增长的26.5%。数据可以看出,流媒体近些年来在音乐传播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流媒体音乐传播的特点,从文化学和传播学两个视角对流媒体音乐传播方式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分析流媒体音乐平台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并举例分析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传播特征;通过生态学的理论解读了两大流媒体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网易云音乐的传播思路;从文化角度对流媒体平台中中国化音乐现象进行分析。
李璐璐[4](2019)在《长笛音乐的社会学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笛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遥远的欧洲大地,传入我国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以来,长笛艺术在我国经历着“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社会变革时期的迷茫,也经历过发展进步时期的期待,更经历着繁荣昌盛时期时的期许。总体来说,当今我国的长笛艺术正处于“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的繁荣期。长笛艺术取得现在的成就,首先必然与其优美的音色有必然的联系。高音区空灵飘逸;中音区扎实浓郁;低音区浑厚低沉;让听众欣赏完流连忘返。其次,长笛外貌精致美丽且便于携带。最后,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展开。我国大众对于交响乐的认识更加完善并且接受喜爱“大乐队”,长笛作为交响乐木管组重要的高音乐器自然而然受大众们的喜爱。但是如果进一步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同属于西方交响乐队的小提琴和西方古老键盘乐器的钢琴,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长笛。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因为不论是长笛、钢琴、小提琴等艺术形式,都客观实在的存在于当今社会当中。换句话说,任何艺术形式想要一直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优秀的创作者、演奏者、传播者、听众及反馈者。而这一系列的过程正是音乐社会学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音乐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中真实存在的音乐实体的生产、传播、受众等等方面,也可以说音乐社会学是站在社会的高度去研究音乐“运动”的学科。该论文笔者首先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论述中国长笛音乐的生产过程、传播方式、受众情况等一系列链式考察,来分析长笛音乐这一存在于社会真真切切的客观艺术本体。其次文章从纵向时间线来描述长笛音乐进入我国的历程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当中运用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社会考察法”“统计学方法”“哲学归纳分析法”等,得到大量真实、鲜活的一手资料。最后,在横向、纵向两条线索的交织下与各种鲜活资料的分析中提出:长笛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顺应社会、紧跟时代与社会一同成长的论点。
张俊杰[5](2019)在《我国电子竞技直播平台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斗鱼TV”直播平台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子竞技产业逐渐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大众对电子竞技就是网络游戏的误解正在减少。从电子竞技运动被国家承认为体育项目到现在,仅仅过去了十年。然而,电子竞技的传播并没有遵循传统的体育模式,而是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走出了自己的路。电子竞技直播平台作为一个热门的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弯路,暴露出许多问题。但不可置否的是,电子竞技直播平台拥有巨大的商业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电竞直播平台——斗鱼TV为案例研究,通过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进行逐步分析,再联系到整个行业进行多平台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提及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简要描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了相关概念和阐述了进行案例研究时要用到的“5W”模式,主要说明了电子竞技是以电子器械为载体,以网络为渠道而进行的符合规则的体育运动,而电子竞技直播平台是以电子竞技游戏为核心直播内容的网络直播平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电竞直播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媒体上的火苗被熄灭到后来找到开放性更高的网络为载体,再到电竞直播的平台化,最终走向趋于成熟的道路。第四章主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特征等方面对斗鱼TV进行分析,总结出斗鱼TV目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第五章根据研究斗鱼TV作为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电竞平台现存的问题,包括主播平均素质堪忧、受众弹幕语言低俗、直播内容同质化且涉及版权问题、平台间恶意哄抬主播身价导致过渡依赖资本投入等。第六章作为总结,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给出提高受传双方门槛,进行考核培训、发展多元直播内容,打造PGC自制节目、进行全行业合作,寻找新型盈利模式等策略建议。
李世满[6](2019)在《以HTTP-FLV为协议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开发及教学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流媒体是一种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播放的流式媒体。流媒体技术解决了边录边播的问题。但在流媒体传播中也带来了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及数据传播及时性等问题。选择HTTP-FLV作为协议,相对于RTMP,更简单和广为人知,而且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延迟同样可以做到3秒以内,打开速度更快。该文阐述以此为协议的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开发实践探索及在课堂教学实践应用思考。
宋方健[7](2019)在《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直播的兴起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在其火热的背后,网络直播行为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对法律和道德构成了严重挑战,规制网络直播行为不但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同时也因其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影响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成为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探寻全面有效的规制路径成为学界不断关注的话题。本文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尝试结合经济法学相关理论,为网络直播行为的法律规制提供富有实效的完善路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网络直播行为的基本认知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首先简要阐述网络直播行为的内涵,为网络直播行为的范围进行界定。与此同时,指出网络直播行为的重要特征,看到网络直播行为与传统直播行为的不同之处,以便针对性地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探讨。最后,对网络直播行为的积极影响与消极问题进行归纳,为规制网络直播行为奠定必要性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针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规制的现状与其面临的规制困境。这一部分分别从规制主体、规制方式以及规制依据三个角度进行切入,对政府组织作为主要规制主体以命令-控制型的规制方式并依据硬法规范来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规制所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分析,分别予以阐述。进而在对规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规制网络直播行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在经济法理论视域下,网络直播行为的法律规制理念应当如何转变。一方面,政府失灵理论带给网络直播行为规制一定程度的反思,单凭政府组织不足以对网络直播行为进行全面且有效的规制,应当将目光同时投射到其他多元社会主体之上。另一方面,正外部性理论阐释了激励型规制方式的逻辑进路,并为规制网络直播行为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的途径。最后,经济法领域中的大量软法资源为规制网络直播行为提供了有益启示,在网络直播行为规制过程中应当重视软法规范的运用。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首先,规制网络直播行为不能仅依靠政府组织,要充分利用其他多元社会主体掌握的规制资源,二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针对网络直播行为的规制。其次,激励措施在规制网络直播行为中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被规制主体形成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制要求。最后,软法在网络直播行为的规制过程中应当与硬法协作实施,二者取长补短,相互支撑,形成更加全面和更加完善的规制体系。
叶丹敏[8](2016)在《网络视频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在互联网的普及下,视频业务展现了其巨大地影响力,同时与之相关的视频处理技术自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有关如何利用视频处理技术来更好地满足视频业务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视频数据在存储传输、显示回放等过程中根据需求和应用的不同,涉及到的相关处理技术常常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视频文件的存储、传输过程中,常用到预处理方法即采用容器封装的方式对视频文件先进行预处理。然而这种通用的方式虽然简单可靠,却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甚至无法满足某些特定场景的需求。针对视频预处理流程的优化自然也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项。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视频文件的编码封装技术,总结出当下常规视频预处理中存在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案,达到快速视频预处理的目的。本文还研究了视频数据在显示回放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分析存在的性能缺陷,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现有的视频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上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改进思路,利用大部分视频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对现有视频预处理流程进行简化,提出了“索引式”视频预处理方法,保证了原始文件内部结构不被破坏、降低了磁盘IO。又从整体上分析设计了视频预处理程序的框架,将视频的封装、解析、编码及解码功能按照格式进行模块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在遵循统一处理流程的前提下,不同视频格式的解析解码操作之间的解耦。(2)针对不同类型的视频给出详细的“索引化”方法,包括公有视频格式(H.264、H.265、MPEG等)的索引化视频预处理,私有视频格式(某些厂商只提供解析器,而不公开字段含义)的索引化视频预处理。(3)为了解决处理播放器客户端大量视频数据时给播放器带来的性能问题,结合微软提供的DXVA硬解码输出接口,利用SSE多媒体指令,实现了从显存快速拷贝大块视频帧技术,减少了CPU的占用率。(4)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本文提出的两个方法分开进行了实验设计实现及结果分析,对比了传统视频预处理技术与索引式视频预处理技术表现以及传统数据拷贝技术与视频硬解码数据快速拷贝技术的表现,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杨阳[9](2015)在《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网络安防监控和网络多媒体通信等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使得传统单一媒体通信方式逐渐被由视频、音频、文本等信息相融合的多媒体通信方式所取代。同时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音视频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传输实时性并维持音视频同步关系,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对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下的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研究了音视频编码技术,对常用的编解码算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确定压缩率高、性能出众的H.264标准作为视频编码方式,采用低延时、低码率、高质量的G.729A标准作为语音编码方式;研究了传统网络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分析了其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更适合网络实时传输音视频数据的RTP协议;研究了音视频流内和流间的同步机制,并借鉴流媒体技术原理,制定了基于时间戳的音视频流式同步传输方案。其次,对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嵌入式最小系统、音视频采集处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配置了系统软件环境,完成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音视频驱动集成、音视频编码库和RTP协议栈移植。接着,设计了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具体流程,包括视频采集和H.264编码、音频采集和G.729A编码,提出了音视频的采集、编码、RTP封装三个阶段的同步策略,利用Linux多线程、共享内存和信号量机制进行编程,最终实现了音视频的同步传输。最后,进行了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测试,并根据主观和客观评价原则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音视频传输流畅、实时性较高,接收到的视频画质清晰、语音清楚自然,同时借助于感知服务质量方法,验证音视频同步效果良好。
杨森[10](2014)在《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泛动画是更广泛自由的动画,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动画,还包括网络动画、电视动画、手机动画等等,它具有交互性、技术性、艺术性、娱乐性、教益性、商业性、共享性、多样性,利用数码媒体营造动画奇观,设计可交互的大千世界,在建构中求得发展。泛动漫视觉清晰地反映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内涵。本文浅谈技术,详谈艺术,融合了信息学科和人文学科对新媒体泛动画的最好诠释和论证,完成了一次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数字历程,不回避目前国内外极具争议的泛动画技术性及艺术性敏感话题,试图论证新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的普及性问题,技术性与艺术性问题,精确性问题,真实性问题,文化性问题,便捷性问题,可持续性问题。本文重点在第一、三、四章,第一章是对泛动画概念的剖析:当今新数字媒体主要内容即是泛动画,我们强烈推崇“泛动画”的这一提法,拓展了传统动画历史的概念范畴,确定了对传统动漫产业的发展空间进行拓展的新思路。“通用自由的泛动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第三章泛动画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辨析指出了:新数字技术应该是一个主流文化艺术的催化剂,新的数字媒体和泛动画是“数码艺术”和“数码科技”的结合,也是传统艺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完美融合的结晶产物,只有艺术性而缺少科技手段的动画会黯然失色,黯淡无光;没有技术性的泛动画制作效果差强人意、效率极低;新媒体和泛动画是融汇技术之光和艺术之韵的综合体。新媒体和泛动画是理性认知世界技术性与感性情感抒发艺术性的契合与生成。技术并非为艺术而生,艺术家只是利用了它们,我们要让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第四章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应用:应该在国内对新媒体和泛动画产业发起一场广泛深入的革命才能结束传统动画产业萎靡不振、滞后萧条的僵局,新媒体革命必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和泛动画及衍生品产业带动民族创意文化产业迎来第二个繁荣昌盛的春天!针对国内动漫产业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良好的改进建议及方法。应巩固加强二维动漫,积极开发三维动漫,着力打造成人动漫,大力发展泛动画衍生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让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为人民的生活服务,深刻改善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促进各国民族文化大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本文试图提出了文化艺术数字重构论,强调了艺术家、人文学者、技术工程师参与数字媒体与泛动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注国内创意文化产业,追逐未来高新数码科技尖端,除普通程度上的理论层面的调察研究以外,还增强了对新数码媒体和泛动画创意文化产业的探索,有目的分析了新媒体对市场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考察了动漫产业的运作、管理、组织、协调、远景等,借助新媒体艺术的媒介作用广泛应用传播遍及世界行业各个专业领域,通过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实现盈利,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与经济效益。还提出了国内泛动漫数码艺术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弃粗取精,弃假存真,精泛共存,相得益彰,试图打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切合中国国情的新媒体和泛动画产业发展之路,光耀华夏民族的数字动画品牌。鼓舞全民热爱动画,让生活无处不动画。正是动画百家创意改变生活,新媒体数码科技成就未来。
二、崭露头角的流媒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崭露头角的流媒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的美国法实践和启示 ——以《音乐现代化法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现状 |
二、国外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流媒体音乐及其授权机制 |
第一节 流媒体音乐的概念和特征 |
一、流媒体与流媒体音乐 |
二、流媒体音乐的特征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商业模式中体现的授权方式 |
一、流媒体音乐的商业模式 |
二、典型的流媒体音乐平台 |
第三节 流媒体音乐授权中的法律关系 |
一、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法律主体 |
二、流媒体音乐授权许可法律客体 |
三、流媒体音乐授权的主要权利 |
第三章 我国流媒体音乐授权机制现状及困境 |
第一节 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
一、流媒体音乐授权的法律依据 |
二、流媒体音乐授权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困境 |
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不完善 |
二、版权授权许可利益不平衡 |
第四章 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对我国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中表现的问题 |
一、美国流媒体音乐产业发展增速快 |
二、音乐盗版屡禁不止 |
三、版费分配比例失衡 |
四、法定许可程序保守复杂 |
第二节 《音乐现代化法案》对流媒体音乐的应对措施 |
一、音乐现代化许可法案 |
二、经典作品补偿法案 |
三、录音制作者分配法案 |
第三节 《音乐现代化法案》流媒体音乐授权机制创新 |
一、改革一揽子许可制度 |
二、建立词曲作品数据库 |
三、调整许可费法庭制度 |
第四节 美国流媒体音乐授权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机制完善建议 |
第一节 集中授权模式的完善 |
一、接纳多元管理机构 |
二、放宽自由协商机制 |
三、健全争端解决机制 |
第二节 许可费与分配机制的完善 |
一、创新许可费收费模式 |
二、完善许可费支付标准 |
三、优化许可费分配机制 |
第三节 流媒体音乐版权信息化制度建设 |
一、信息化制度建设的目标 |
二、信息化制度建设的内容 |
三、个人许可制度建设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视频类型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与Qo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码率自适应算法的发展 |
2.1 码率自适应算法概述 |
2.2 三类码率自适应算法 |
2.2.1 基于吞吐量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
2.2.2 基于缓存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
2.2.3 混合策略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
2.3 流媒体QoE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视频QoE分类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
3.1 问题介绍及研究动机 |
3.2 算法设计 |
3.2.1 视频特性参数的提取 |
3.2.2 视频QoE的分类 |
3.2.3 分类QoE系数的求解 |
3.2.4 C-ABR算法的生成 |
3.3 实验仿真器及数据集 |
3.4 算法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直播视频低时延的码率自适应算法 |
4.1 直播时延的意义 |
4.2 降低时延的算法研究与设计 |
4.3 低时延QoE的改进 |
4.4 强化学习生成码率自适应算法 |
4.4.1 算法的选择 |
4.4.2 确定输入特征 |
4.4.3 基于DQN算法的时延控制 |
4.4.4 基于A3C算法的时延控制 |
4.5 实验部分 |
4.5.1 实验环境 |
4.5.2 平台对时延控制的支持 |
4.5.3 实验分析 |
4.6 实验与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学习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流媒体与流行音乐 |
第一节 简述流媒体 |
一、流媒体的定义 |
二、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定义及特性 |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 |
二、流行音乐的大众性 |
三、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参与性 |
四、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属性 |
第三节 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回顾 |
一、留声机和唱片、磁带、CD唱片 |
二、广播和电视、新媒体传播 |
第二章 流媒体音乐平台及音乐传播特征 |
第一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出现的原因 |
一、文化需求 |
二、创新扩散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功能意义 |
一、分散权力 |
二、全球化 |
三、追求融合 |
四、赋予权力 |
第三节 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传播特征 |
一、即时性 |
二、泛空间性 |
三、广泛性 |
四、交互性 |
五、开放性 |
第三章 流媒体环境下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态学相关理论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信息生态学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以TME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为例 |
一、TME音乐——泛娱乐生态 |
二、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人生态 |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解读网易云音乐的“发现与分享” |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网易云音乐的“发现”和“分享” |
第四章 我国流媒体音乐平台中“中国化”音乐现象分析 |
第一节 文化的趋同与离异 |
一、文化趋同 |
二、文化离异 |
第二节 我国流媒体音乐平台中流行音乐“中国特色”现象 |
一、中国元素与文化自觉 |
二、方言歌曲与寻根意识 |
三、歌词的委婉表达 |
四、老歌新唱与怀旧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长笛音乐的社会学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0.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0.3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音乐社会学学科概述 |
1.1 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 |
1.1.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
1.1.2 欧洲早期音乐思想中的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
1.1.3 音乐社会观与音乐社会学 |
1.2 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建设构成 |
1.2.1 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 |
1.2.2 中国音乐社会学学科结构 |
1.2.3 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方法 |
1.3 音乐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1.3.1 音乐社会学学科研究进展(1981-2007) |
1.3.2 科学思考 |
第二章 长笛音乐生产的社会学研究 |
2.1 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 |
2.2 社会音乐生产结构 |
2.3 社会音乐生产结构之间的联系 |
2.4 长笛音乐的社会生产 |
2.4.1 长笛音乐的社会生产本质 |
2.4.2 长笛音乐社会生产结构 |
2.4.3 小结 |
第三章 长笛音乐在中国的传播 |
3.1 认识音乐传播 |
3.1.1 音乐传播的概念 |
3.1.2 音乐传播的功能 |
3.1.3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模式 |
3.1.4 音乐传播的时空形式 |
3.2 长笛音乐在中国的媒介传播演变 |
3.2.1 乐谱媒介的传播 |
3.2.2 唱片媒介的传播 |
3.2.3 电视媒介的传播 |
3.2.4 音乐传播的全新手段——互联网媒介的传播 |
3.2.5 新媒体媒介的传播 |
3.3 长笛音乐传播中的“把关人” |
3.4 长笛音乐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
第四章 长笛音乐受众的社会学研究 |
4.1 音乐受众论概述 |
4.1.1 音乐受众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4.1.2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听众分类的实际操作 |
4.1.3 音乐受众的研究方法 |
4.2 长笛音乐群体受众情况分析 |
4.2.1 第一层次长笛音乐受众分析 |
4.2.2 第二层次的长笛音乐受众群体分析 |
4.2.3 第三层次的长笛音乐受众群体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长笛音乐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性 |
5.1 长笛音乐生产发展建议 |
5.2 长笛音乐传播的改进办法 |
5.3 长笛音乐与社会同步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我国电子竞技直播平台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斗鱼TV”直播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
1.国内现状研究 |
2.国外现状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对比分析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电子竞技的概念 |
(二)直播平台的概念 |
(三)电子竞技直播平台的概念 |
(四)“5W”模式理论 |
三.电子竞技直播平台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电视节目昙花一现 |
(二)重创阶段,视频点播冒出头角 |
(三)新生阶段,电竞直播初平台化 |
(四)现状阶段,资本汇聚群雄逐鹿 |
四.斗鱼TV直播平台的传播现状分析 |
(一)传播主体分析——明星主播与草根主播“联袂出演” |
(二)传播内容分析——UGC+PGC多管齐下 |
1.UGC个人游戏直播 |
2.PGC游戏节目直播 |
3.电竞赛事直播 |
(三)传播渠道分析——全媒体化的传播与推广 |
1.多类型的传播渠道 |
2.多方位的线上宣传渠道 |
3.大型活动的线下宣传渠道 |
(四)受众分析——电竞直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
1.受众的用户画像 |
2.受众的目的使用与满足 |
五.电子竞技直播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受传双方方面 |
1.主播素质良莠不齐 |
2.受众弹幕礼仪缺失 |
(二)传播内容方面 |
1.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
2.侵权现象频繁出现 |
(三)传播渠道方面 |
1.互联网技术限制发展 |
2.渠道宣传效果欠佳 |
(四)运营模式方面 |
1.过度依赖资本投入 |
2.平台恶性竞争激烈 |
六.电子竞技直播平台的发展策略分析 |
(一)受传双方方面 |
1.提高主播准入门槛,进行主播职业培训 |
2.完善用户实名机制,学习平台行为规范 |
(二)传播内容方面 |
1.拓宽直播业务范围,打造优质PGC节目 |
2.明确版权法律法规,获取相关直播授权 |
(三)传播渠道方面 |
1.优选CDN厂商,降低带宽成本 |
2.加强多渠道宣传,促进媒介融合 |
(四)运营模式方面 |
1.创新盈利模式,寻求长远发展 |
2.促进行业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以HTTP-FLV为协议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开发及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开发探索 |
2 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和传统流媒体传输播放器比较研究 |
3 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教学实践探索 |
(7)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网络直播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一)网络直播行为内涵与特征 |
(二)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二、我国网络直播行为规制现状及其现实困境 |
(一)网络直播行为的规制现状 |
(二)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的现实困境 |
三、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的理念转变 |
(一)政府失灵的反思 |
(二)正外部性激励的探究 |
(三)软法规范的治理启示 |
四、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 |
(一)政府组织与社会主体形成规制合力 |
(二)重视激励措施的运用 |
(三)软法机制与硬法机制协作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络视频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视频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1.2.2 相关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视频解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索引式视频预处理技术研究 |
2.1 流媒体技术 |
2.1.1 流媒体技术原理 |
2.1.2 流媒体技术中的问题分析 |
2.2 常规视频预处理技术及其缺陷 |
2.2.1 常规视频预处理技术基本思路 |
2.2.2 常规预处理技术存在的缺陷 |
2.3 索引式视频预处理技术 |
2.3.1 索引文件的结构 |
2.3.2 索引式视频预处理 |
2.4 视频预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2.4.1 视频处理的兼容问题 |
2.4.2 视频播放和预处理流程分析 |
2.4.3 采用Strategy Pattern进行解耦 |
2.4.4 视频预处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编码和容器下的视频预处理方法 |
3.1 H.264/AVC裸码流 |
3.1.1 H.264 分层结构 |
3.1.2 SPS与PPS的提取 |
3.2 H.265/HEVC裸码流 |
3.2.1 H.265/HEVC分层结构 |
3.2.2 VPS、SPS与PPS的提取 |
3.3 MPEG-2 PS/TS流 |
3.3.1 MPEG-2 PS/TS流分层结构 |
3.3.2 PS/TS流的索引 |
3.4 私有视频容器 |
3.4.1 私有视频容器索引难点 |
3.4.2 私有视频容器码流信息定位 |
3.4.3 Boyer-Moore算法快速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视频硬解码的数据快速拷贝技术研究 |
4.1 视频播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 DXVA硬解码的基本流程 |
4.2.1 H.264 解码流程 |
4.2.2 DXVA接口分析 |
4.3 解码后的视频帧快速拷贝处理 |
4.3.1 显存与内存的异同分析 |
4.3.2 数据快速拷贝处理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处理和数据拷贝处理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索引式预处理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1 索引式预处理实验设计与实现 |
5.1.2 索引式预处理结果分析 |
5.2 视频硬解码的数据快速拷贝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1 视频硬解码的数据快速拷贝实验设计与实现 |
5.2.2 视频硬解码的数据快速拷贝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9)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嵌入式系统下音视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音视频编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音视频同步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嵌入式系统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音视频编码算法和同步传输技术研究 |
2.1 音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
2.1.1 语音编码算法分析与对比研究 |
2.1.2 视频编码算法分析与对比研究 |
2.2 实时网络传输方法优选 |
2.2.1 网络传输层协议分析 |
2.2.2 实时传输协议优选 |
2.3 音视频同步传输技术研究 |
2.3.1 音视频同步机制分析 |
2.3.2 流式同步传输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
3.1 音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 |
3.1.1 核心处理器选型 |
3.1.2 操作系统优选 |
3.1.3 系统总体规划 |
3.2 音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2.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2.2 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 |
3.2.3 音视频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
3.2.4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3.3 音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软件设计 |
3.3.1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
3.3.2 Linux视频设备驱动集成 |
3.3.3 Linux音频设备驱动集成 |
3.3.4 视频编码库移植 |
3.3.5 音频编码库移植 |
3.3.6 RTP协议栈移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实现 |
4.1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系统主流程 |
4.2 语音的采集流程和编码实现 |
4.2.1 语音信号采集流程 |
4.2.2 语音数据编码实现 |
4.3 视频采集流程和编码实现 |
4.3.1 视频信号采集流程 |
4.3.2 视频数据编码实现 |
4.4 音视频同步策略及实现 |
4.4.1 音视频采集和编码同步方法 |
4.4.2 音视频数据RTP封装同步策略 |
4.4.3 音视频同步发送 |
4.5 音视频同步回放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测试与分析 |
5.1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测试方案 |
5.2 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结果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数字媒体及“泛动画”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数字媒体概念的界定 |
一、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 |
二、 数字媒体的分类 |
三、 数字媒体的表现特性 |
第二节 泛动画概念的界定 |
一、 泛动画的概念 |
二、 泛动画的产生 |
三、 传统动画与泛动画的比较 |
第二章 新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的主要形式 |
第一节 基于互联网络的泛动画 |
一、 互联网的特征 |
(一) 传播方式特征 |
(二) 传受关系特征 |
二、 网络媒体动画类型 |
(一) 交互式动画 |
(二)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动画 |
(三) 网页动画 |
第二节 基于手机的泛动画 |
一、 移动媒体—手机的现状及发展 |
(一) 手机的现状 |
(二) 手机与互联网 |
(三) 3G 手机时代 |
(四)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
二、 基于手机媒体的动画类型 |
(一) 界面动画 |
(二) 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手机动画 |
(三) 彩信动画 |
第三节 基于数字电视的泛动画 |
一、 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 |
(一) 数字电视的出现 |
(二) 数字电视概念的发展 |
(三) 从直播到 VOD |
二、 基于数字电视的泛动画 |
(一) 电视界面动画 |
(二)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内容动画 |
(三) 切换效果动画 |
第三章 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
第一节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艺术 |
第二节 传统美学和文化是基础 |
第三节 数码艺术是保证 |
第四节 艺术性与真实性 |
第五节 艺术性与技术性 |
第四章 泛动画的发展及应用 |
第一节 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
一、 我国动漫产业的特点 |
二、 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动漫产业相关政策举措 |
第二节 动漫与数字媒体结合发展 |
第三节 泛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 |
一、 泛动画衍生品的概念及其意义 |
二、 世界各国泛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的现状 |
三、 泛动画衍生产品的类型 |
四、 泛动画的市场分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崭露头角的流媒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媒体音乐版权授权的美国法实践和启示 ——以《音乐现代化法案》为中心[D]. 陈雅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视频类型的码率自适应算法与QoE研究[D]. 刘人彰. 广西大学, 2020(03)
- [3]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D]. 谢海潮. 深圳大学, 2019(11)
- [4]长笛音乐的社会学调查与研究[D]. 李璐璐. 山西大学, 2019(02)
- [5]我国电子竞技直播平台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斗鱼TV”直播平台为例[D]. 张俊杰.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6]以HTTP-FLV为协议便携式流媒体播放器开发及教学实践探索[J]. 李世满.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11)
- [7]网络直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 宋方健.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网络视频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叶丹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9]嵌入式LINUX下音视频编码和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 杨阳.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10]数字媒体与泛动画研究[D]. 杨森.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流媒体技术论文; 嵌入式linux论文; 网络编码论文; 网络传输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