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我国医院如何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杨慧艳[2](2007)在《国际化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专业服务的一种,医疗卫生服务在入世后如何迎接挑战、完善自我;如何进行市场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医师如何增强其自身竞争力,迎接国外同行挑战: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如何调整,并与WT0规则接轨等等一系列法律服务新问题,目前日益成为法学界迫切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从属于服务贸易中的医疗卫生服务,当然地应该遵守世贸组织的一揽子协议,尤其是《服务贸易总协定》,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面对入世后国外同行的涌入,只有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才可以在逐渐开放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同时,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对当前国内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部分保护,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开放市场,不断完善对国外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制度,并勇敢地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基本现状入手,指出目前我国法律服务开放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的开放程度及相关立法,然后对WTO体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贸易作了详细探讨,并指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在入世后将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最后,对入世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完善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调整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相关人士重视,来共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和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制度。
李光泗[3](2007)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快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也是经济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战后,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在技术落后的情况,成功地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了技术引进战略,技术引进规模增长迅速,尤其是2001年以后,技术引进合同从2001年的3900份增长到2005年的9902份,技术引进经费从2001年90.91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90.50亿美元。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我国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技术引进有助于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那么,中国技术引进的增长是否带来经济快速发展呢?技术引进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二次创新低通常被认为是造成我国“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中国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结论对评价中国技术引进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制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相关政策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选取大中型工业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问题。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整个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这是本研究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意义所在。首先,本文考察相关的理论与文献,分析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研究表明:(1)技术引进对改善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引进对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作用,技术引进对企业技术进步率产生了正向作用。但是,技术引进对就业以及规模报酬产生负向影响。(2)技术引进对缩小工业发展地区差距产生显着影响。相对落后地区在利用国际技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有助于实现其与相对发达地区的技术收敛,最终实现地区经济收敛。技术引进不仅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途径,也是实现地区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3)技术引进有助于提高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除研发强度外,技术引进影响均不显着,技术引进主要通过研发支出影响企业研发活动;技术引进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着负向影响,但是入世后技术引进对研发强度影响程度显着提高,技术引进对研发强度影响方向由入世前负向作用转变为入世后的正向作用;技术引进对研发人员投入、正式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均产生正向影响。其次,基于技术引进动态决策理论,本文提出各因素对技术引进作用的假说,实证研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变动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变动主要由企业研发水平、企业规模、市场增长率、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决定的。企业研发强度对技术引进强度产生显着负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技术引进强度产生显着负向影响;外资企业比例对技术引进强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市场增长率对技术引进强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引进产生显着负向影响;入世前后经济环境的变动对技术引进强度影响不显着。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提高对技术引进强度的负向影响主要由于市场化过程中国有企业技术引进强度下降引起的。近年来,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强度下降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国内技术研发能力增长较快,提高了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减少了技术引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减少了政府对国有企业技术引进的支持,导致国有企业技术引进强度显着下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总规模的增长与经济总量的扩大有重要关系。然后,在产品垂直创新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本文研究引进技术二次创新问题,分析大中型工业企业二次创新投入低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二次创新投入是企业理性决策的结果,受技术引进、市场竞争、研发效率、技术外溢效应等影响。引进技术先进程度对二次创新投入影响的方向不确定;研发竞争对二次创新投入影响方向不确定;企业研发效率对二次创新投入产生正向作用;外溢效应对二次创新投入产生负向作用,较大的技术外溢对二次创新是不利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论验证了相关假说,大中型工业企业二次创新投入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引进过分强调技术的先进性、重“硬”轻“软”等,导致二次创新投入受到更多限制,创新难度也较大;市场化程度低,尤其是国有企业研发效率低等问题,也限制了二次创新投入。上述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技术引进仍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有形技术的引进向无形的技术创新能力引进转变,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技术引进对企业研发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快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此外,本文以技术引进最集中的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重点分析了典型行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问题。最后,结合中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提高技术引进的适用性;放宽技术引进的地区限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引进的支持;加强技术引进的有效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
羊绍武[4](2006)在《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迈入了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80年代以来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把握,得益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入世之后,中国在获得WTO赋予的相应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在制造业承接、服务业开放、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以及其他领域中,遵守WTO规则的要求,履行入世承诺的义务。应对入世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环境的变化,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研究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力求在这一方面做一尝试。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大背景,以中国入世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研究WTO背景下的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根据入世对中国不同产业影响的差异,研究制造业的承接战略和服务业的承接战略;根据WTO对政府行为规范的要求,研究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新战略;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对产业创新的要求,研究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根据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求,研究WTO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在理论上发展产业转移理论,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产业转移的战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首先是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WTO背景下的新机遇为切入点,在开放经济的范式下,来研究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本文还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特点,作不同的具体分析。文章在广泛吸收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力求有所创新。二、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杨立国[5](2005)在《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化肥行业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就显着,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以后,我国化肥行业同其它行业一样将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化肥行业生产、流通、消费三个主要领域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当前我国化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阐述了世贸组织化肥行业规则及入世承诺,指出了我国化肥行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受到的四个挑战和四个机遇,四个挑战是:即化肥进口限制措施的取消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农产品等相关领域的市场准入,也将影响化肥生产总量的波动及品种需求的变化;化肥分销领域的逐步放开,将进一步削弱国产化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化肥生产企业的部分优惠政策的逐渐丧失必然导致企业的成本显着增加。四个机遇是:促进化肥行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加快化肥营销体系的改革进程、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施肥方法的改进和有利于推动我国化肥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上述挑战和机遇,提出了5条战略对策:即关于能源原材料方面的战略对策、我国化肥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化肥企业与流通市场改革基本战略对策、国际化发展战略对策和科技兴肥战略对策。最后,对化肥行业管理提出了8条建议。
曹慧[6](2005)在《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银行业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资银行将面对迫在眉睫的外资银行竞争压力、不容乐观的金融风险现实、新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和全球金融业的迅猛发展等等,这些都对银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中国该如何进行金融体制的塑造,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中资银行业未来的兴衰成败。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就以下这些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危机的重要性,接着对银行业风险的内涵、特征和种类进行一般性的概述并指出本文界定的概念,并对本文参考的国内外理论和文献做了综述;其次,从中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国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内外部基础和条件,并重点剖析了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风险的现实表现;再次,介绍了其他国家在开放条件下风险防范措施的三种模式:高度自由开放模式、有限开放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并着重对比研究了美国、波兰、瑞典三国银行业是如何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进而归纳总结了国际上在开放条件下对银行业风险防范所采取的一般措施;最后,在分析同外资银行竞争的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在现实的国内外条件下,中资银行如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防范风险。文章指出,对于处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中资银行来说,从微观层面上应根本上改善财务状况,加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积极推行集约化经营,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层面中央银行应对内放松管制,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此乃防范银行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薛梅[7](2004)在《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就业问题既涉及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又是跨世纪的难题,既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又有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既有类似体制转轨国家出现的富余人员问题,又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引发的新的竞争环境与原有的就业困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摆在我国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研究就业问题,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个政治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在学习、借鉴学术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分别阐述了主张就业问题完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传统就业理论,主张依靠国家干预经济、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近、现代就业理论,以及面向市场经济的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部分: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以祥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及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我们能清楚认识:加入WTO会从多方面影响我国的就业,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第三部分: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通过对当前我国就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我国就业问题包括的内容;介绍学术界治理失业的措施,从而提出我国入世后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王子信[8](2004)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入世贸组织给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提供了绝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利于我国检验行业全面了解国际检验市场的发展动向,有利于国内检验机构提高竞争能力,开拓国际检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格局、走向及国内检验机构和队伍产生深远影响,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此,本文在分析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构成及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不同之处及入世后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入世后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的改革及调整设想。 入世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研究了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影响,重点研究了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挑战。入世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市场格局、检验机构、检验委托方、检验人才队伍、检验市场的公正性及未来发展走向带来严重挑战并产生深远影响,并重点提出尽快调整我国的有着法律法规以便同.WTO接轨。 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改革与调整设想,首先提出国家应从宏观上采取加强法制建设、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并积极丌放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对策。其次提出了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微观上采取的对策,一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二要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加强技术保证体系建设;三要加快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人员队伍;四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委托检验和校准市场,加大服务力度,以其特有优势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
常青,李飞[9](2004)在《军队医院对外医疗服务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
佟欣秋[10](2004)在《CEPA法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EPA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缩略语。它是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国两岸四地在WTO中“一国四席”的有利条件,利用WTO关于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例外规定(主要是1994年GATT第24条、GATS第5条的有关规定),缔结的一个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国内区际法律安排。它是中国内地入世后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自由贸易协议性质的法律文件。 CEPA的签署及生效对于WTO体系的完善和中国“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其中的“零关税制度”、“原产地规则”的确定、“服务提供者”的定义等内容,对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CEPA为港澳服务提供者打开了内地服务市场的大门。其中,涉及18个服务行业的开放远远超过中国入世承诺,赋予港澳服务提供者“早于东盟——优于入世承诺”的待遇,为实现中国内地与港澳的共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以CEPA的两个法律文本及其附件内容为主线,结合WTO规规、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内地与港澳现行法律制度,界定了CEPA的概念、性质,梳理了它的产生历程,分析了其目标、原则,论述了CEPA产生的法律意义,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并探讨了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二、入世后我国医院如何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我国医院如何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国际化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概述 |
1.1 医疗服务概述及其分类 |
1.1.1 医疗服务的概念 |
1.1.2 医疗服务分类 |
1.2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 |
1.2.1 跨境交付 |
1.2.2 境外消费 |
1.2.3 商业存在 |
1.2.4 自然人流动 |
1.3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现状 |
1.3.1 巨大的国际医疗服务贸易市场 |
1.3.2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
1.4 我国国际化医疗服务贸易法律的渊源 |
1.4.1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法的概念 |
1.4.2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主体 |
1.4.3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法的渊源 |
第2章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国际立法 |
2.1 全球性的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法律规范 |
2.1.1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
2.1.2 其他相关附录及协议 |
2.2 WTO成员方医疗服务承诺的情况 |
2.3 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限制 |
2.3.1 市场准入限制 |
2.3.2 国民待遇限制 |
2.4 新一轮 WTO服务贸易谈判 |
2.5 区域性的国际医疗服务贸易法律规范 |
第3章 外国关于国际化医疗服务贸易的立法 |
3.1 立法概述 |
3.1.1 英国 |
3.1.2 美国 |
3.1.3 日本 |
3.2 国外医疗服务贸易立法特点 |
第4章 我国国际化医疗服务立法的缺陷 |
4.1 中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现状 |
4.2 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2.1 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 |
4.2.2 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 |
4.3 入世后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国内立法缺陷 |
4.3.1 关于跨境交付的法规缺陷 |
4.3.2 关于境外消费的法规缺陷 |
4.3.3 关于商业存在的法规缺陷 |
4.3.4 关于自然人流动的法规缺陷 |
4.3.5 关于医疗执业保险的法规缺陷 |
第5章 中国国际化医疗服务应对挑战的立法建议 |
5.1 修改、完善相关法规 |
5.2 建立医师执业保险制度 |
5.3 发展完善中国医院协会 |
5.4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拓展海外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3)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标、范围与内容 |
1.3 研究假说 |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3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现状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2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现状 |
3.3 大中型工业企业二次创新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
4.1 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 |
4.2 计量模型 |
4.3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技术引进对工业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 |
5.1 技术引进与收敛机理 |
5.2 实证分析框架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的影响 |
6.1 企业研发的影响因素 |
6.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6.3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因素分析 |
7.1 理论框架 |
7.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二次创新投入的因素分析 |
8.1 引进技术二次创新决定的理论模型 |
8.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8.3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典型行业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9.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基本情况 |
9.2 技术引进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 |
9.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一、产业与产业转移的定义 |
二、产业转移的类型 |
三、产业转移的路径 |
四、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和面临的挑战 |
五、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第二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背景分析 |
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
二、加入WTO: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特定背景 |
三、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
第三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上)——国际制造业承接战略 |
一、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的新变化 |
二、中国制造业承接的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三、WTO 背景下影响产业转移的货物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制造业承接的影响 |
四、WTO 背景下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四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下)——国际现代服务业有序承接战略 |
一、服务、服务贸易与服务业转移 |
二、服务业承接对东道国的影响 |
三、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 |
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承接现状 |
五、中国入世对服务业承接的承诺分析 |
六、WTO 背景下中国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措施 |
第五章 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的适度外移战略 |
一、从“走出去”到中国产业外移 |
二、中国产业外移的发展现状 |
三、适度外移与过度外移 |
四、WTO 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产业外移中的权利 |
五、推进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措施 |
第六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战略 |
一、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别 |
二、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因差异及目标差异 |
三、中国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特征 |
四、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政策环境的变化 |
五、WTO 背景下推动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七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一、产业创新与产业转移创新 |
二、产业转移创新与自主创新 |
三、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四、推进产业转移创新向自主创新演进 |
第八章 汇率变化与产业转移 |
一、中国入世与人民币升值 |
二、日元升值的产业转移教训 |
三、人民币升值的产业转移效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历史的演变及需求发展态势 |
2.1 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历史的演变 |
2.2 我国化肥需求发展态势 |
第三章 我国化肥生产领域现状分析 |
3.1 化肥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不断提高 |
3.2 化肥产品种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3.3 化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并向国际水平靠拢 |
3.4 资源限制导致化肥产品结构不均衡 |
3.5 企业结构布局有待改善,生产能力有待提高 |
3.6 化肥企业整体效益有待提高 |
3.7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化肥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政策的演变 |
4.2 化肥流通体制改革 |
4.3 我国化肥分销体系基本结构分析 |
4.4 化肥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化肥消费领域现状分析 |
5.1 化肥在农业上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总量依然不足 |
5.2 化肥消费上存在两个明显的不均衡 |
5.3 化肥施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
5.4 化肥利用率有待提高,科学施肥技术尚待普及 |
5.5 我国化肥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世贸组织化肥行业规则及我国化肥行业入世承诺 |
6.1 WTO的宗旨、目标及地位 |
6.2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 |
6.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
6.4 WTO化肥行业规则 |
6.5 我国化肥行业入世承诺 |
6.6 关于化肥关税配额 |
6.7 我国现行化肥行业体制与入世承诺比较 |
6.8 小结 |
第七章 后世贸组织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7.1 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挑战 |
7.2 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机遇 |
7.3 小结 |
第八章 我国化肥行业应对入世挑战的战略对策 |
8.1 能源原材料的战略对策 |
8.2 化肥行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 |
8.3 化肥企业与流通市场改革基本战略对策 |
8.4 国际化发展战略对策 |
8.5 科技兴肥战略 |
8.6 完善化肥行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
8.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银行业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
1.2.1 风险概论 |
1.2.2 银行风险的内涵 |
1.3 开放条件下银行业风险的种类和特征 |
1.3.1 银行风险的种类 |
1.3.2 银行风险的特征 |
1.4 国内外关于银行风险研究的现状 |
1.4.1 国际上关于银行业风险成因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
1.4.2 国内关于银行风险研究的现状 |
第2章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风险的现实分析 |
2.1 中资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内部基础和条件 |
2.1.1 所有权缺位,导致金融债权被悬空 |
2.1.2 内控机制不健全 |
2.1.3 经营行为的从众表现 |
2.1.4 行政干预过强 |
2.1.5 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 |
2.1.6 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金融形势发展需要 |
2.2 中国银行业风险生成的外部基础和条件 |
2.2.1 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加剧了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 |
2.2.2 金融全球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
2.2.3 金融全球化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
2.3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风险的现实表现 |
2.3.1 不良资产的现实风险 |
2.3.2 盈利水平低下带来的运行风险 |
2.3.3 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 |
2.3.4 惯性的经营体制带来的竞争劣势风险 |
2.3.5 粗放经营带来的隐形风险 |
2.3.6 客户资源流失风险 |
2.3.7 人才流失风险 |
2.3.8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思路尚不明晰带来的冲突风险 |
2.3.9 业务创新风险 |
第3章 入世后银行业风险防范的国际比较 |
3.1 银行业开放模式的国际考察 |
3.1.1 高度自由的开放模式 |
3.1.2 有限开放模式 |
3.1.3 集中管理模式 |
3.2 银行业化解风险的国际经验比较 |
3.2.1 美国模式:“政府主导、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完善法律体系” |
3.2.2 波兰模式:“政府支持、制度创新、银行重组与企业重组相结合” |
3.2.3 瑞典模式:“政府介入、‘好银行/坏银行’机制” |
3.3 防范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手段 |
3.3.1 实行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 |
3.3.2 数量限制要适度 |
3.3.3 必要的地区限制 |
3.3.4 业务范围限制 |
3.3.5 法律实体形式限制与所有权限制 |
第4章 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措施 |
4.1 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
4.1.1 外资金融机构进军中国市场的近期趋势 |
4.1.2 近期的竞争策略和业务重点 |
4.1.3 外资银行的市场营销战略 |
4.2 从微观层面防范中资银行业风险的措施 |
4.2.1 制定短期解困措施,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业财务状况 |
4.2.2 推动中资银行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
4.2.3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 |
4.2.4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抓紧过渡期苦练内功 |
4.2.5 积极推行集约化市场营销,认真应对入世后的冲击 |
4.3 从宏观层面防范中资银行业风险的举措 |
4.3.1 中央银行风险监管的思路选择 |
4.3.2 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 |
4.3.3 构造中央银行的监管体系 |
4.3.4 实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审慎会计制度,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 |
4.3.5 拓宽监管渠道,形成监管合力,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4.3.6 加强外汇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
4.3.7 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 |
4.3.8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一、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 |
(一) 就业概述 |
1 、 就业的国际标准 |
2 、 劳动就业的性质 |
3 、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就业的因素 |
(二) 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 、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2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内涵 |
3 、 立足国情,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 |
(三)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就业理论 |
1 、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2 、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
3 、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 |
(一) WTO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
1 、 体制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2 、 资源再配置所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3 、 市场开放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
4 、 CDP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 |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数量的影响 |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增加我国就业机会 |
2 、 从短期看,入世会导致就业矛盾尖锐化 |
(三) 入世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 |
2 、 从短期看,入世必然引起我国经济更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
(四)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的影响 |
1 、 入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2 、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所带来的变化和提出的要求 |
3 、 我国现行劳动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入世的要求 |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分析 |
(一)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的形势与问题 |
1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 |
2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存在的问题 |
(二) 理论界有关失业治理的政策 |
1 、 主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
2 、 被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
1 、 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
2 、 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 |
3 、 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就业的要求和变化 |
4 、 加快多元城镇化进程,改善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接纳力 |
5 、 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劳动参与率 |
6 、 清除体制性就业障碍,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 |
7 、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条件 |
8 、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
9 、 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大力发展境外就业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加入世贸组织应享受的权利 |
1.1.2 加入世贸组织应进的义务 |
1.2 我国进行的政策调整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
2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管理体系和市场体系 |
2.1 WTO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
2.2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管理体系 |
2.2.1 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管理分四级设置 |
2.2.2 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分布呈倒三角形 |
2.2 质量技术监督市场体系 |
2.2.1 质量监督检验市场体系 |
2.2.2 计量检测市场体系 |
2.2.3 质量监督市场体系在运行当中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
2.3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存在的问题 |
2.3.1 技术机构及其检验检测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
2.3.2 机构因人设置 |
2.3.3 技术机构人员素质不适应形势发展 |
2.3.4 经费困难 |
3 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比较 |
3.1 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比较 |
3.1.1 体制和运作模式不同 |
3.1.2 组织原则不同 |
3.1.3 资源配置不同 |
3.2 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的差距 |
3.2.1 市场观念不强 |
3.2.2 检测手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3.2.3 复合人才缺乏 |
3.2.4 管理水平较低 |
4 入世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
4.1 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影响 |
4.1.1 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 |
4.1.2 有利于我国检验行业全面了解国际检验市场的发展动向和信息 |
4.1.3 有利于我国检验机构改革,提高检验机构的竞争能力 |
4.1.4 有利于我国的检验机构走向国际检验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
4.2 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挑战 |
4.2.1 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的挑战 |
4.2.2 对我国检验市场格局的挑战 |
4.2.3 入世对我国检验机构的挑战 |
4.2.4 对我国检验委托方的影响 |
4.2.5 对我国检验人才队伍的挑战 |
4.2.6 对我国检验市场公正性的考验 |
4.2.7 对我国检验市场未来发展走向的影响 |
5 入世后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改革与调整设想 |
5.1 国家从宏观上采取的对策 |
5.1.1 加强法制建设 |
5.1.2 合理布局 |
5.1.3 政策扶持 |
5.1.4 资金倾斜 |
5.1.5 开放检验检测市场 |
5.2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微观上采取的对策 |
5.2.1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 |
5.2.2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加强技术保证体系建设 |
5.2.3 加快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人员队伍 |
5.2.4 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委托检验和校准市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军队医院对外医疗服务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入世新形势 |
1.1 开放医疗服务市场 |
1.2 降低药品进口关税 |
1.3 取消进口大型设备的行政管制 |
1.4 带来现代化管理理念 |
1.5 高收入就医人群增大 |
2 入世谋对策 |
2.1 医疗服务以人为本 |
2.2 员工-留住人才 |
2.3 技术-创造特色 |
2.4 质量-通过国际标准组织 (ISO) 认证 |
2.5 管理-建立信息化系统 |
(10)CEPA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CEPA概述 |
1.1 CEPA的概念 |
1.2 CEPA产生的法律依据及其性质的性质 |
1.2.1 CEPA充分利用WTO的例外条款,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特别安排 |
1.2.2 CEPA是一种具有国内法律安排性质的区际协议 |
1.3 CEPA的基本内容 |
1.3.1 货物贸易 |
1.3.2 服务贸易 |
1.3.3 贸易投资便利化 |
1.3.4 两个CEPA文本内容的异同 |
1.4 CEPA的法律效力 第2章 CEPA的由来及谈判中的主要问题 |
2.1 CEPA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CEPA产生的国际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 |
2.1.2 CEPA产生的国内背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2.2 CEPA的诞生 |
2.2.1 CEPA谈判的启动 |
2.2.2 CEPA谈判历程 |
2.2.3 CEPA的签署 第3章 CEPA的目标、原则及其法律意义 |
3.1 CEPA追求的目标 |
3.1.1 CEPA的一般目标 |
3.1.2 CEPA的具体目标 |
3.2 CEPA的基本法律原则 |
3.2.1 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 |
3.2.2 符合WTO基本原则 |
3.3 CEPA生效的法律意义 |
3.3.1 CEPA丰富发展了“一国两制”法律原则的理论和实践 |
3.3.2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例外条款,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 |
3.3.3 丰富和发展了WTO的规则体系 |
3.3.4 为两岸四地经济进一步经济整合奠定法律基础 第4章 CEPA关于货物贸易的法律规定 |
4.1 概括规定 |
4.2 零关税 |
4.2.1 CEPA零关税规定的适用范围 |
4.2.2 零关税的主要内容 |
4.2.3 零关税的意义 |
4.3 原产地规则 |
4.3.1 原产地规则概述 |
4.3.2 WTO关于原产地的相关规定 |
4.3.3 有关原产地的国内法规定 |
4.3.4 CEPA的原产地规则的基本内容 |
4.4 货物贸易特殊条款的适用 第5章 CEPA关于服务贸易的规定 |
5.1 概论 |
5.1.1 WTO关于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规定 |
5.1.2 CEPA有关服务贸易的规定符合GATS的规定 |
5.1.3 CEPA关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规定的特点 |
5.2 CEPA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定义 |
5.3 具体内容 |
5.3.1 管理咨询 |
5.3.2 会展服务 |
5.3.3 广告服务 |
5.3.4 会计服务 |
5.3.5 建筑及房地产 |
5.3.6 医疗及牙医 |
5.3.7 分销服务 |
5.3.8 物流服务 |
5.3.9 货代服务 |
5.3.10 仓储服务 |
5.3.11 运输服务 |
5.3.12 旅游服务 |
5.3.13 视听服务 |
5.3.14 法律服务 |
5.3.15 银行业 |
5.3.16 证券业 |
5.3.17 保险业 |
5.3.18 电信服务 |
5.4 以银行业为例看CEPA关于服务贸易规定对香港经济的意义 笫6章 CEPA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规定和其他条款 |
6.1 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规定 |
6.1.1 贸易投资促进 |
6.1.2 中小企业合作 |
6.1.3 通关便利化 |
6.1.4 中医药产业合作 |
6.1.5 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 |
6.1.6 电子商务 |
6.1.7 法律法规透明度 |
6.2 其他条款的规定 |
6.2.1 WTO例外条款的适用 |
6.2.2 联合指导委员会 |
6.2.3 杂项 第7章 CEPA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及解决建议 |
7.1 CEPA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 |
7.1.1 CEPA“服务提供者”界定标准自身存在的问题 |
7.1.2 CEPA的解释权归属和产生争议的解决方式不明确 |
7.1.3 CEPA适用的局限 |
7.2 几点建议 |
7.2.1 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定义 |
7.2.2 关于争端的解决 |
7.2.3 关于国内法的修改 第8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致谢 参考文献 |
四、入世后我国医院如何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国际化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研究[D]. 杨慧艳.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6)
- [3]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二次创新问题研究[D]. 李光泗.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4]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 羊绍武.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5]我国化肥行业现状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战略研究[D]. 杨立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6]入世后中资银行业的风险防范研究[D]. 曹慧. 湖南大学, 2005(02)
- [7]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 薛梅.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8]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D]. 王子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04)
- [9]军队医院对外医疗服务在“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常青,李飞. 西南国防医药, 2004(01)
- [10]CEPA法律研究[D]. 佟欣秋. 大连海事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