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焱,朱永全,赵东平,耿纪莹,辛浩[1](2018)在《隧道寒区划分建议及保温排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寒区隧道保温措施大多是经验为主,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造成寒区隧道冻害现象严重。为了预防寒区隧道冻害的发生,通过分析156座寒区隧道冻害调研资料,将隧道寒区划分为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并以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冻结深度为标准细分为5个亚区,分别探讨不同亚区的隧道保温排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保温层法最佳适用于最冷月平均气温-5℃-15℃的地区,对于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建议对洞内二次衬砌表面温度低于-15℃的区段采取其它主动保温措施;保温水沟、中心深埋水沟和防寒泄水洞以洞内二次衬砌表面温度0℃为设防终点;将洞外排水技术与保温措施相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提出隧道冻害防治原则为"施工质量是基础,排水是核心,保温是关键,三者必须有机结合"。
NGUYEN DINH HOAN(阮庭环)[2](2017)在《不同围岩条件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以鹤大高速公路回头沟隧道为例》文中提出由于偏压隧道的复杂性,通过工程类比法设计出的初期支护在实际工程的施工和运营期间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对于地形偏压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优化设计。本文结合在建隧道的浅埋偏压段,通过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偏压隧道的初期支护体系提出锚杆长度、锚杆间距和喷混凝土厚度的优化设计。本文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二维数值模型,根据原设计方案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设计出锚杆长度、间距以及喷射混凝土层厚度的各个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最终结合工程经济性做出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根据回头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几何参数和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偏压隧道初期支护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各设计工况产生的隧道特征位移、衬砌轴应力与弯矩、围岩塑性区、锚杆轴力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给出回头沟隧道IV级和V级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的优化设计方案。2.分析比较了埋深为5m,10m,15m,地表倾角为15°,30°,45°各组合条件下,隧道不同初期支护设计的支护效果,通过比较塑性区分布情况以及围岩压力,周围位移,衬砌受力,可知:(1)对于偏压隧道,埋深和地表倾角均会影响到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因此要综合考虑隧道的埋深和地表倾角。(2对于偏压隧道,采用非对称的支护结构设计较对称设计更为合理。3.依据优化方案,对该隧道的施工进行指导,保障其安全与稳定。
郭禹呈[3](2016)在《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施工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头沟隧道位于吉林省白山境内,白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相对高差较大,沟谷纵横,隧道存在偏压现象。尤其对于隧道洞口来说,围岩松散破碎力学性质差且属于浅埋偏压段,若施工不当极易发生掉块、冒顶甚至塌方。为此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与我校合作,以回头沟隧道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偏压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1)本文首先就如何判断浅埋隧道和偏压隧道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据此判断出回头沟隧道浅埋偏压段;其次对偏压隧道常用的开挖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回头沟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2)以回头沟隧道工程为实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偏压隧道常用的开挖方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CRD法、单侧壁导坑法等四种不同的开挖方法对回头沟隧道典型的浅埋偏压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研究得到在本计算条件下最合理的隧道开挖方法。(3)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偏压作用对回头沟隧道施工的不利影响。本文还就优先开挖深埋、浅埋一侧进行了研究。以单侧壁导坑法作为施工工法,模拟优先开挖深埋一侧和优先开挖浅埋一侧两种施工顺序,通过比较围岩塑性区分布情况、围岩拱顶及地表沉降和衬砌支护结构内力情况,研究回头沟隧道浅埋偏压段合理的施工顺序。(4)对于浅埋偏压隧道,上下断面初期支护封闭时机的选取能够有效的抑制围岩变形。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回头沟隧道开挖方法进行优化研究,主要针对台阶法施工中最合理台阶长度进行研究。
黄欣[4](2013)在《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中的黄毛岭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针对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及其处治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综述了隧道洞口段的工程特点、支护机理与施工方法,阐述了目前针对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工法及应对措施研究的不足之处。(2)根据黄毛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情况,全面分析了隧道洞口各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变形和开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3)结合既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处理对策。(4)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数值模型,对提出的加固措施和处理对策进行理论计算和验证,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施工方法所呈现的力学特性。目前,黄毛岭隧道工程已安全贯通,各项监测指标已趋于稳定,表明本文提出的处治对策是合理的,可为日后类似的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图55幅,表17个,参考文献107篇
于跃勋[5](2004)在《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有时隧道会穿越倾斜产状层状岩体,由于倾斜层状岩体在沿层面方向和垂直层面方向力学特性的差异,这类岩体不能视为各向同性岩体,为了明确隧道在层状岩体中开挖时力学特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这类岩体中隧道开挖后衬砌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论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偏压的成因、判别方法及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成因下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本论文通过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结合单线铁路隧道的特点,对Ⅴ级围岩偏压衬砌进行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了顺层岩体中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 本文在各向异性岩体特征基础上,以岩体横观同性为假设条件,推导了横观同性岩体隧道围岩应力特征,并对隧道开挖在此类各向异性岩体中的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为隧道在此类岩体中开挖引起的隧道变形、坍塌等破坏提供理论依据与防止技术思路。 本文以ANSYS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探讨地质偏压隧道合理衬砌结构形式,文中对对称结构和非对称结构偏压衬砌受力情况也进行了分析。 论文最后结合渝}不铁路渔塘湾单线铁路隧道阐述了地质偏压隧道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德臣,孙立坤,乔友杰[6](2002)在《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文中认为介绍了白山市枫叶岭隧道通过采取洞口锚杆预加固、台阶法开挖、超前支护、控制爆破、监控量测等技术措施 ,成功地完成了软弱地层的施工
二、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围岩条件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以鹤大高速公路回头沟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公路隧道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偏压隧道研究现状 |
1.2.2 偏压隧道形成原因 |
1.2.3 偏压隧道初期支护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回头沟隧道概况及隧道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2.1 回头沟隧道概况 |
2.1.1 概述 |
2.1.2 回头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2 回头沟偏压隧道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1 计算断面的建立 |
2.2.2 参数的选取 |
2.2.3 本构模型 |
2.2.4 初始支护结构 |
2.2.5 施工步骤控制 |
第3章 Ⅴ级围岩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优化设计 |
3.1 隧道锚杆长度优化 |
3.1.1 锚杆长度优化设计工况 |
3.1.2 隧道开挖位移特征 |
3.1.3 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特征 |
3.1.4 衬砌受力特征研究 |
3.1.5 锚杆受力分析 |
3.1.6 塑性区分析 |
3.2 锚杆间距优化分析 |
3.2.1 锚杆间距优化设计工况 |
3.2.2 隧道开挖后特征位移 |
3.2.3 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特征 |
3.2.4 衬砌受力特征研究 |
3.2.5 锚杆受力分析 |
3.2.6 围岩塑性区分析 |
3.3 隧道喷混凝土支护优化 |
3.3.1 衬砌厚度优化设计工况 |
3.3.2 衬砌轴向应力分析 |
3.3.3 弯矩分析 |
3.3.4 安全系数 |
3.4 小结 |
第4章 Ⅳ级围岩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优化设计 |
4.1 隧道锚杆长度优化 |
4.1.1 锚杆长度优化设计工况 |
4.1.2 隧道开挖位移特征 |
4.1.3 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特征 |
4.1.4 衬砌受力特征研究 |
4.1.5 锚杆受力分析 |
4.1.6 塑性区分析 |
4.2 锚杆间距优化分析 |
4.2.1 锚杆间距优化设计工况 |
4.2.2 隧道开挖后特征位移 |
4.2.3 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特征 |
4.2.4 衬砌受力特征研究 |
4.2.5 锚杆受力分析 |
4.2.6 围岩塑性区分析 |
4.3 隧道喷混凝土支护优化 |
4.3.1 衬砌轴向应力分析 |
4.3.2 弯矩分析 |
4.3.3 安全系数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同埋深地表坡角对偏压隧道围岩V级初期支护优化 |
5.1 坡度 15°不同埋深初期支护优化 |
5.1.1 埋深 5m |
5.1.2 埋深 10m |
5.1.3 埋深 15m |
5.2 坡度 30°不同埋深初期支护优化 |
5.2.1 埋深 5m |
5.2.2 埋深 15m |
5.3 坡度 45°不同埋深初期支护优化 |
5.3.1 埋深 5m |
5.3.2 埋深 10m |
5.3.3 埋深 15m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介绍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施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偏压隧道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回头沟隧道偏压成因分析 |
2.1 回头沟隧道概况 |
2.1.1 工程总体情况及特点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2 浅埋偏压隧道分析 |
2.2.1 浅埋偏压隧道特点 |
2.2.2 隧道偏压的原因 |
2.2.3 浅埋偏压隧道判断 |
2.3 数值模拟判断浅埋偏压段 |
2.3.1 计算模型选取 |
2.3.2 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头沟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方法研究 |
3.1 隧道开挖方法 |
3.1.1 全断面法 |
3.1.2 台阶法 |
3.1.3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
3.1.4 单(双)侧壁导坑法 |
3.1.5 CRD法 |
3.1.6 偏压隧道案例分析 |
3.1.7 回头沟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方法初选 |
3.2 开挖辅助措施 |
3.2.1 超前预报 |
3.2.2 超前支护及预加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施工方法比选 |
4.1 数值模拟概述 |
4.1.1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选取 |
4.1.2 计算参数及控制点选取 |
4.2 隧道施工方法 |
4.2.1 不同施工方法及相应数值分析模型 |
4.2.2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4.2.3 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4.2.4 围岩塑性区分析 |
4.2.5 不同施工方案的综合对比 |
4.3 隧道施工顺序比较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不同施工顺序及相应数值分析模型 |
4.3.3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4.3.4 围岩塑性区分布分析 |
4.3.5 衬砌结构内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头沟隧道开挖方法优化研究 |
5.1 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5.2.1 拱顶沉降分析 |
5.2.2 洞室收敛变形分析 |
5.3 衬砌内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介绍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 |
1.2.2 设计与施工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黄毛岭隧道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述 |
2.2 隧道总体设计 |
2.2.1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
2.2.2 隧道建筑界限 |
2.2.3 隧道衬砌内轮廓 |
2.2.4 隧道平纵面设计 |
2.2.5 隧道规模 |
2.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场地地质构造 |
2.3.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
2.4.1 洞身衬砌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2.4.2 复合衬砌参数 |
2.4.3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
3 黄毛岭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情况监测 |
3.1 洞口段工程特性简述 |
3.2 原施工方案 |
3.3 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监测 |
3.3.1 地表沉降及裂缝监测 |
3.3.2 洞内变形监测 |
3.3.3 衬砌结构裂缝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毛岭隧道洞口段施工异常处理对策 |
4.1 原因分析 |
4.2 右洞异常情况处理 |
4.2.1 处理方案 |
4.2.2 处理效果 |
4.3 左洞异常情况处理 |
4.3.1 处理方案 |
4.3.2 七步台阶法施工工艺 |
4.3.3 处理效果 |
4.4 衬砌开裂段处理 |
4.4.1 处理方案 |
4.4.2 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数值仿真 |
5.1 MIDAS/GTS程序简介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单元类型 |
5.2.2 破坏准则 |
5.2.3 初始地应力场 |
5.2.4 边界条件 |
5.2.5 计算参数选取 |
5.2.6 计算工况划分 |
5.2.7 有限元模型 |
5.3 不同施工方法平面计算结果分析 |
5.3.1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5.3.2 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5.3.3 支护结构受力对比分析 |
5.3.4 不同施工方案的综合对比 |
5.4 CD法三维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围岩位移分析 |
5.4.2 围岩应力分析 |
5.4.3 初期支护 |
5.4.4 二次衬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 |
(5)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偏压隧道及施工力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成因及围岩压力计算 |
2.1 偏压隧道形成原因 |
2.2 偏压隧道的判定 |
2.3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洞门形式 |
2.3.1 洞门与洞口的界定 |
2.3.2 洞门和洞口位置确定原则及方法 |
2.3.3 重视洞门景观设计 |
2.3.4 洞门形式 |
2.3.5 隧道门土压力计算 |
2.4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
2.4.1 地形引起的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
2.4.2 由地质构造引起偏压的检算 |
2.4.3 基于荷载—结构模式地质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2.4.4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 |
第3章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衬砌结构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3.1.1 相似条件与相似判据 |
3.1.2 量纲分析法及π定理 |
3.1.3 相似第三定理 |
3.2 模型试验设计 |
3.2.1 相似比的确定 |
3.2.2 相似材料的配制及力学性能 |
3.2.3 模型模拟范围的确定 |
3.2.4 模型试验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3.3 模型试验过程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章 层状岩体中隧道开挖的理论分析 |
4.1 各向异性岩体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
4.2 横观各向同性隧道围岩的本构关系 |
4.3 层状岩体中的隧道破坏特征与防止措施 |
第5章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力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分析的计算网格 |
5.2 初始地应力场的数学计算模型 |
5.3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 |
5.3.1 隧道开挖过程模拟 |
5.3.2 锚喷支护的模拟 |
5.3.3 注浆小导管力学效果模拟 |
5.3.4 模筑混凝土衬砌的模拟 |
5.4 岩体材料的模拟 |
5.5 顺层岩体介质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有限元解析 |
5.5.1 岩土介质常用屈服准则 |
5.5.2 顺层岩体的流动法则 |
5.5.3 顺层岩体的非线性弹塑性分析 |
5.6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有限元分析实例 |
5.6.1 工程概况 |
5.6.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6.3 计算工况 |
5.6.4 计算结果分析 |
5.6.5 非对称结构偏压衬砌施工力学分析 |
第6章 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技术 |
6.1 洞口施工 |
6.1.1 洞口预加固 |
6.1.2 超前预支护及初期支护 |
6.2 施工方法 |
6.2.1 隧道开挖 |
6.2.2 衬砌施作 |
6.3 监控量测 |
6.3.1 监控量测项目 |
6.3.2 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 |
6.3.3 量测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寒区划分建议及保温排水技术研究[J]. 高焱,朱永全,赵东平,耿纪莹,辛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S1)
- [2]不同围岩条件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以鹤大高速公路回头沟隧道为例[D]. NGUYEN DINH HOAN(阮庭环). 吉林大学, 2017(09)
- [3]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施工方法研究[D]. 郭禹呈. 吉林大学, 2016(09)
- [4]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D]. 黄欣. 中南大学, 2013(05)
- [5]地质顺层偏压隧道施工力学研究[D]. 于跃勋. 西南交通大学, 2004(02)
- [6]白山市枫叶岭隧道洞口段软弱地层施工技术[J]. 杨德臣,孙立坤,乔友杰.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