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破限制 轻松连通教育网(论文文献综述)
景蕊娟[1](2020)在《基于“网红”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红”是伴着互联网的接入而产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繁盛、迎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度渗透而影响日益深远的社会现象。从产生至今,“网红”的发展演变随互联网大潮主要历经“文字网红”时代、“图片网红”时代和“视频网红”时代。每个时代衍生的“网红”现象从微观上看是对个体成长发展、心理变化的关照,宏观上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社会心态转变的映射。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接收、传播信息的主渠道是网络,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思想尚不成熟,价值观尚未稳定,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与良莠不齐的“网红”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影响也首当其冲。鉴于此,深度解析“网红”现象,厘清“网红”的生成、演变、特点、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红”,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抵御各种错误观点、思潮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文章沿着“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路展开。首先,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解读“网红”的内涵、生成的社会条件、类型特点以及时代价值折射,主要回答“网红”是什么。其次,通过开展实证调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厘清“网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实然状况,并从社会环境、“网红”自身、传播媒介、大学生自身等维度进行归因,明确“网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何种影响。最后,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针对问题及归因,从学校教育、“网红”自身、传播媒介、监管部门、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实操性较强的对策,降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易凌云[2](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郑奕[3](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认为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秋菊[4](2012)在《我国语文教育网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集成了多媒体、超文本、信息传输等多种技术,其便捷交互、资源共享、逾越时空等特性与教育教学变革同声相应,必将深入广泛地影响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层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网站应运而生。它作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一个完美结合,在语文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了语文教育网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育工作,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以语文教育网站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首先从语文教育网站的兴起背景谈起。就外部环境而言,教育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培植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就内在驱动而言,网络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态的变革加快了其产生发展的脚步。其次,本文对语文教育网站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笔者将这十余年的发展史分成了三个阶段——萌芽期、鼎盛期和衰退期,井罗列每一阶段的代表性网站,归纳其主要特征。同时,本文对目前语文教育网站的六利,主要类型进行了介绍,并且以代表性网站为例介绍各自的优劣。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网站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其浩如烟海的课程资源,笔者就此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从识字写字教学资源到阅读教学资源,再到教学评价资源,图文并茂,无所不包。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对语文教育网站的现实作用进行了总结,并肯定了其对于语文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然而,从问卷调查和对“三槐居语文网”的调查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网站昔日的繁荣已经不再。网站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造成了用户群体的大量流失,语文教育网站的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尝试从教育环境、网络市场、管理方式和运用能力几个方面去探讨语文教育网站衰退的原因,其中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宏观教育环境尤其值得我们关注。论文的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井预测了语文教育网站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加完善的语文教育网站必将能为语文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马文杰[5](2010)在《校园网安全体系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保证网络应用的同时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校园网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都依托于校园网来进行。因此,能否保证校园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是校园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系统软件、硬件、人员和制度各个方面的因素。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网络安全问题,对各种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综述,详细研究了连云港师专校园网现状和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明确校园网在安全保护方面的需求。本文对P2DR动态安全模型进行阐述,并以此模型为理论依据,设计了校园网的安全解决方案。本文将校园网分为网络边缘安全区、核心汇聚安全区、服务器安全、接入层安全区和主机安全区,在不同安全区综合性的部署了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身份认证、访问控制、VPN、蜜罐和流量监测等,对其中的关键部分做了配置说明并提供了部分实例。文章最后设计和实施了一套网络流量监测系统,实现网络的可视化管理。本文设计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保护校园网的安全。
汪波涛[6](2010)在《WDM网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文中指出随着全球Internet业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基于波分复用的WDM光网络技术已成为下一代骨干网络的首选技术。关于选路和波长分配的RWA问题是WDM光传送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的优化算法-MPOA算法。该算法分析网络中各个链路的具体情况,综合路由上可用波长总数、跳数信息,优化动态业务下的网络资源的配置。接着本文对MOPA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动态路由算法-GMOA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两种算法都具有良好的阻塞率性能。最后本文给出了两种关于WDM网中部分节点具有波长转换能力的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和比较分析。
罗江华[7](2008)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资源数字化由三个层面的活动构成。其一为基础性的技术层面,表现为依托数字化“硬件”与“软件”技术,建设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平台与保障现代远程教育的渠道畅通;其二为内容层面,表现为通过“数字复制”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精神产品聚合而形成“教育软件”,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渠道提供给教育者与学习者;其三为应用层面,表现为在“潜件”(即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利用数字化“硬件”与“软件”,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以满足教育者、学习者对互动交往、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需求。而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定位是上述三个层面的活动推进与发展的逻辑原点。种种实践案例表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活动一开始就暗含着不同的价值定位。人们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出发,选择或者倾向于某种价值目标。这些目标一经确立,便影响到教育资源数字化的规划、技术路线、应用效果等。人们的不同价值定位,导致了教育资源数字化活动在各个层面上多种“认识或看法”之间的碰撞与对峙。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下述几个问题:数字化技术是否能够引领或决定教育的发展?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冲突因何而起?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如何定位?本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其思考的理论基础在于: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技术实现、内容提供与应用实践层面,人们均应当以真实促进人的生动发展为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追求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之数字化教育,又致力于保护与传承人之“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文化资源。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和网络调查的方式,梳理了教育资源数字化活动在技术层面、内容提供与共享应用等方面的已有主张。就技术实现而言,教育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已经历由早期静态的教育资源库到着眼于动态交互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历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教育资源实现以人为核心聚集与实时交互的可能性;“融件”和“主题资源单元”等资源重组概念的提出,亦表明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教育思想的引领作用。然而,“技术可能性”与“内容聚集层面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却是明显的。本文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抽样调查发现:多个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内容聚集是以为学科教学服务为导向的,种种数字化平台集成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其为应试服务的资源类型比重较大;而分析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认识与界定,亦发现实践中盛行根据教育资源数量、学校声誉或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育资源是否“优质”的做法。而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层面,人们或持普及与应用互联网便可缩小东西部之间教育及经济发展差距的价值预设;或持只要实现教育资源内容的开放与共享,便可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价值预设。本文的研究源于教育实际问题,阳野考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基于数字化技术是教育的发展机遇或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应用可提升西部教育水平等立场,多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建设与应用。“天网、地网”将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纳入到了教育的数字化轨道,其数字化“硬件”、“软件”的普及程度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而不断提高。本文选取重庆市黔江区、四川省广元市、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青海省湟源县等西部四地作为田野考察点,重点考察了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主导并投资百亿巨资的“农远工程”和企业主导的“千乡万才工程”项目的应用状况。其中,重庆市黔江区是较早进入“农远工程”的地区,其建立的“一机三用”之“黔江模式”正在重庆全市及西部一些地区推广;而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镇是“千乡万才工程”的第一个试点,其建立的“以校领乡”之“黄羊川模式”正在所有会员学校中复制。四川省广元市和青海省湟源县,不但有“农远工程”介入,亦分布有“干乡万才工程”会员学校,两个地区皆属于两个项目的延续,即模式化推广的地区。比较两个项目,发现其在应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各有不同:“农远工程”以“光盘播放点、卫星接收点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硬件”配置方式介入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传送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并应用于教育、农民致富等活动,其应用活动呈现“内容为王”的特性;“千乡万才工程”着力于营造西部地区学校与乡村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即为每所会员学校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立东西部之间的互联网交互平台,展开帮助当地教师、学生与农民应用互联网的技能培训,帮助当地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提高素质、寻求就业或致富,并引导其将西部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吸引外界的关注,其应用活动呈现“渠道至先”的特性。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田野考察中收集了大量资料,分析了教育资源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和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深层原因。西部四地两个项目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1.“农远工程”项目着力于将东部教育信息资源远程传送至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边远农村小学师资紧缺的问题;项目的应用亦在部分地区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农远工程”项目资源的应用频率在地区及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活动未能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项目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以东部学校学科教学资源为主,不能完全适应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且管理部门的评价方式简单化、配套服务措施不足。2.“千乡万才工程”项目在西部农村地区分散吸纳了150多所会员学校,以互联网为“东西联结”的渠道,其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的“西才东用”、“西部故事”等活动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项目的“黄羊川模式”并不能在其他地区复制;当地学校有“数码才能”的教师和学生亦未能带动农民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由于资金、人力短缺的限制,对教师和学生实施的远程教育培训并未普及。项目远没有实现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当地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并促进当地社会信息化的目标。两个项目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出现的根源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1.基本价值定位产生偏差。从表面上看,两个项目都倡导基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教育,期望当地农村学校利用项目资源,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发展学生的素质来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但实质上,“农远工程”项目的课程资源仅围绕学科教学展开,其为“应试”服务的痕迹较重;“千乡万才工程”亦着力为学生升学与外出务工而提供网络服务。教师、学生及农民则站在摆脱贫困生活的立场,主张学校教育应当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管理者以升学考试为标准做出的学校排名与奖惩办法,更加助长了这样的取向。同时,外来的“数码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而西部本土的“乡土文化”日渐凋零,学校教育处于二者无法兼顾的状态而持被动适应的态度;当地农民、教师等人呈现对数字化的排斥情结和学习本土文化传统的懈怠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外来的和本土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互融和共生。2.实践策略的选择虽有所不同,却均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农远工程”以光盘、卫星和互联网远程提供教育信息资源为主,持“东部资源西部用”的理念,在价值追求上仅满足现有学校教育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需求,忽视师生对“生于斯、长于斯”之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潜在需求,未着力于营造“外来”与“本土”教育资源共存的教育信息资源环境;而“千乡万才工程”以推进互联网的普及和构建东西部之间的网络平台为重,项目秉承数字化技术可以引领农村学校教育快速发展并推动西部社会转型的理念,在认识上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在实践上更是将“人才培养”等同于“数码人才培养”。如此,本文在反思教育资源数字化之各种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资源数字化应以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数字化教育为旨归,具体包括:1.树立适当的“硬件、软件与潜件”应用观。即合理认识与灵活把握“硬件、软件与潜件”,核心是引导人们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育。2.在应用实践上,应当注重教育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在强调将网络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以缩小人之信息资源占有差距的同时,当突出人的智慧,彰显人文精神,以避免我们迷失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虚拟世界。在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的环节,应当利用数字化工具为学习活动带来的便利条件,促进教师实现技术素养与教育思想的同步更新;而在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时,应当以“潜件”为指导,强调其对教师与学生之个性化学习的强力支持。3.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活动应当立足于学生生存与生长的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并将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的数字化课程体系之中。我国西部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形态多样且极具独特性。当地学校教育应当合理定位本地文化传统并推动其发展,在集成、选择与应用教育资源内容时,应注重将“外来”与“本土”教育信息资源“互融”。
廖振松[8](2008)在《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如在网络上进行商业交易与资源共享等。作为一种信息互换的工具或平台,Internet本身并没有提供太多的安全机制来保护传输信息的安全。如何确保用户在网络上进行各类操作与交易的安全,特别是在开放分布的网络环境中(如虚拟组织中)如何保护交易双方的用户隐私与交换信息的安全,是网络安全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也向科研人员与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分布开放的虚拟组织环境中,常规的单域访问控制机制(如自主访问控制等)因设计的局限性已难以有效实现用户的跨域资源共享。作为一种跨域安全机制,自动信任协商通过属性证书交换,对数字证书与访问控制策略的暴露进行规范,为不同安全域中的陌生人之间建立双边互信关系,可实现域间资源共享的目的。针对虚拟组织安全需求的特殊性,将自动信任协商引入到虚拟组织中,则可为虚拟组织提供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安全机制。将自动信任协商引入到虚拟组织并为虚拟组织服务,首先需给出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框架。当前,缺乏对自动信任协商机制(包括概念、元素、过程等)的安全定义,以及对自动信任协商的形式化描述,这极大地限制了自动信任协商安全级别,影响自动信任协商在商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针对自动信任协商安全等级受限制的现状,提出一种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描述框架。在该框架中,对自动信任协商进行形式化描述,分析自动信任协商中各组件/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协商机制、协商协议、协商过程等进行了抽象,指出影响协商效率的各因素等,提出一种虚拟组织中单轮回双边认证机制,并提出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系统状态的概念,通过对系统状态的记录与分析,实现对用户行为进行实时跟踪与控制。同时,通过与信任管理系统描述框架的对比,说明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描述框架的优势。在虚拟组织中,资源方出于对重要信息的保护,访问控制策略往往设计得比较复杂,甚至策略本身存在不一致现象。针对虚拟组织中安全策略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策略不一致问题,进行试探性研究,分析策略不一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安全策略判断与分类方法,并提出三种方法来检测访问控制策略是否存在不一致问题,以及对不一致策略进行消除。这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层面来判断与消除策略不一致问题,其中,采用0-1表,通过穷举法可直观地对策略的一致性进行判断;采用线性描述,从理论上检测策略的一致性;采用矩阵描述,则是出于程序实现上的考虑。针对虚拟组织中协商过程容易遭受攻击、破坏、信息泄露的现状,提出四种自动信任协商信息保护机制,并通过与同类工作进行比较,说明这四种信息保护机制的优势。其中,基于非对称加密的信息保护机制采用通用的公钥密码体制对协商信息进行加密与保护,具有通用、高效的特点;基于隐藏证书的无记忆信息保护机制通过设置安全参数将隐藏证书与零知识协议统一起来,具有高强度、抗非授权攻击的信息保护特点;基于EMAIL的信息保护机制采用廉价的EMAIL作为信任协商的通讯工具,具有松耦合、协商要求低等特点;基于逻辑谓词的信息保护机制将智能Agent引入到自动信任协商领域,通过智能Agent的安全机制来实现对协商信息的保护。自动信任协商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基于证书建立信任关系与跨域资源共享的优势已凸显出来。当前的研究离自动信任协商在虚拟组织中的真正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着眼于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的实践开发与应用,通过系统的商业化发展来体现自动信任协商的价值。
郭晓雯[9](2007)在《音乐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它令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提高我国音乐教育质量与效率,改革学校音乐教育现有模式,发展社会音乐教育、实现全民音乐教育和音乐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了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现状和利用方式。在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现状部分,笔者主要从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模式、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总体特征及其分类的角度,研究了音乐教育网络资源(以我国为主)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对未来建设的建议,并做出了代表性音乐教育中文网站的个案评析。在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利用方式部分,笔者从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音乐课件制作、音乐远程教育、自主性音乐学习、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等网络资源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的具体方法和形式。
余朝文[10](2007)在《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普及和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目前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1)有效资源匮乏不共享;(2)资源利用低效不能产生应有价值;(3)资源建设不平衡且质量不高;(4)资源类型单调非立体;(5)资源建设不规范。等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并进行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研究。本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对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1)“人”、“物”、“环境”教学资源立体化;(2)网络资源“网格”立体化;(3)教、学方式“立体化”;(4)评价方式“立体化”。界定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和系统结构。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分别是“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在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对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现状比较、现状原因及特点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及“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分为六个模块:“人力资源”、“网络人文环境”、“教学包”、“教学素材库”、“专题(专业)网站建设”、“图书信息”等。在“人力资源”模块中重点建设“个人知识管理”、“网络人文环境”模块中重点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等等。第四章是根据笔者提出的“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个案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特点分析、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践、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和系统应用分析。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给出结论,找到不足,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对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进行了比较、界定,形成自己的概念模式,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并结合所做的研究设计开发了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实践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形成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二、突破限制 轻松连通教育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破限制 轻松连通教育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红”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网红”的生成发展与价值折射 |
一、“网红”的生成条件 |
(一)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红”生成的时代土壤 |
(二)社交媒体的迭代是“网红”发展的技术支撑 |
(三)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网红”层出不穷的推动力量 |
(四)受众的强力追捧是“网红”热度不减的大众基础 |
(五)自身的独特魅力是“网红”存在的个性资本 |
二、“网红”的内涵、类型与特点 |
(一)“网红”的内涵 |
(二)“网红”的类型 |
(三)“网红”的特点 |
三、“网红”的时代价值折射 |
(一)体现民众社会价值取向之变迁 |
(二)催生“网红经济”多足鼎立之格局 |
(三)凸显多元社会文化涌动之奇观 |
(四)映射多元社会心态之泛起 |
第二章 “网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与思路 |
(二)问卷设计与开展 |
(三)调研信效度统计 |
二、“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一)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二)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三)强化大学生的平等观念 |
(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
三、“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一)滋生了大学生功利主义的职业价值观 |
(二)助长了大学生工具理性的道德价值观 |
(三)衍生了大学生庸俗主义的审美价值观 |
(四)激发了大学生拜金主义的消费价值观 |
(五)冲击了大学生尚未稳定的婚恋价值观 |
四、“网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问题归因 |
(一)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
(二)互联网媒介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
(三)“网红”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
(四)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
第三章 基于“网红”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思考 |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遵循 |
(一)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
(二)遵循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原则 |
(三)遵循传承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
(四)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
二、强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学校教育 |
(一)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网红” |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
(三)挖掘学校活动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三、引导“网红”队伍建设 |
(一)鼓励“网红”提升自身素质 |
(二)引领网上“意见领袖”发声 |
(三)推动正能量“网红”的孵化 |
四、增强“网红”监管力度 |
(一)强化媒体人的职业素养 |
(二)推进网络平台自治 |
(三)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 |
五、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
(二)注重网络道德的内化 |
(三)加强网上行为自我约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2)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
(四) 理论基础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语文教育网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第一章 语文教育网站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一、教育信息化的兴起背景 |
二、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提出 |
三、教育信息化的全球普及 |
四、教育信息化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网络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态的变革 |
一、网络教育营造了全新的教学环境 |
二、网络教育形成了新型的教师与教材关系 |
三、网络教育带给语文课程的全新体验 |
四、网络教育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语文教育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现实作用 |
第一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产生与发展 |
一、语文教育网站的产生与界定 |
二、语文教育网站的发展分期 |
第二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主要类型 |
一、门户型语文教育网站 |
二、资源型语文教育网站 |
三、论坛型语文教育网站 |
四、博客型语文教育网站 |
五、主题型语文教育网站 |
六、研究型语文教育网站 |
第三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课程资源 |
一、语文教育网站中的识字写字教学资源 |
二、语文教育网站中的阅读教学资源 |
三、语文教育网站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
四、语文教育网站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 |
五、语文教育网站中的综合性学习资源 |
六、语文教育网站中的教学评价资源 |
第四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现实作用 |
一、创设了便捷开放的交互平台 |
二、建立了浩如烟海的资源仓库 |
三、打造了较为纯净的网络环境 |
四、满足了用户群体的不同需要 |
小结 |
第三章 语文教育网站衰退趋势 |
第一节 语文教育网站使用现状的抽样调查 |
一、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明 |
二、问卷统计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生存现状——以“三槐居语文网”为例 |
一、“三槐居语文网”的基本介绍 |
二、“三槐居语文网”的发展之路 |
三、“三槐居语文网”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语文教育网站的衰退原因和改革出路 |
第一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衰退原因 |
一、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的压力 |
二、网络市场——门户网站的冲击 |
三、管理方式——民间力量的脆弱 |
四、信息素养——教师的个体差异 |
第二节 语文教育网站改革的策略研究 |
一、改善宏观环境,发挥网站效用 |
二、吸收社会团体,扩大建设主体 |
三、提供优质资源,办好专业网站 |
四、规范网站管理,健全运行机制 |
第三节 语文教育网站的发展趋势 |
一、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语文教育网站 |
二、语文教育信息资源库 |
三、语文教育网站的博客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文中涉及的语文教育网站网址 |
附录二:中学语文教育网站使用状况调查(教师卷) |
附录三:中学语文教育网站使用状况调查(学生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校园网安全体系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2 网络安全综述 |
2.1 网络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 |
2.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
2.3 常用网络安全技术 |
2.3.1 数据加密技术 |
2.3.2 身份认证技术 |
2.3.3 防火墙技术 |
2.3.4 入侵检测技术 |
2.3.5 蜜罐技术 |
3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分析与设计 |
3.1 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 |
3.1.1 校园网现状及特点 |
3.1.2 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问题 |
3.2 校园网安全需求分析 |
3.2.1 连云港师专校园网概况 |
3.2.2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3.3 连云港师专校园网安全体系设计 |
3.3.1 网络安全体系设计的原则 |
3.3.2 动态安全模型 |
3.3.3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设计 |
4 连云港师专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实施 |
4.1 网络出口安全设计 |
4.1.1 边界路由器设计 |
4.1.2 防火墙的部署 |
4.1.3 反向代理的应用 |
4.1.4 VPN的应用 |
4.2 网络核心层安全策略部署 |
4.3 服务器区域安全部署 |
4.4 接入层安全设计 |
4.4.1 ARP欺骗技术 |
4.4.2 ARP攻击的防御 |
4.4.3 用户身份认证部署 |
4.5 蜜罐技术的部署 |
4.5.1 系统设计 |
4.5.2 系统实现 |
4.6 网络流量监测系统部署 |
4.7 本章小结 |
5 网络安全体系部署效果分析 |
5.1 网络性能测试 |
5.2 防御ARP攻击效果测试 |
5.3 蜜罐系统测试 |
5.3.1 外出连接数限制测试 |
5.3.2 Sebek数据捕获功能测试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WDM网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WDM光网络中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
2.1 WDM波长路由网络 |
2.2 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概述 |
2.3 静态RWA问题 |
2.4 动态RWA问题 |
2.5 图论及算法仿真介绍 |
2.5.1 图论相关知识 |
2.5.2 网络拓扑模型 |
2.5.3 RWA算法的仿真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一种新的动态路由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算法 |
3.3 多目标优化算法(MPOA) |
3.3.1 分层图模型 |
3.3.2 算法数学描述 |
3.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3.4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动态路由算法 |
4.1 引言 |
4.2 GMOA算法 |
4.2.1 算法描述 |
4.2.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4.2.3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 MPOA与GMOA算法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两种部分波长可变的动态路由算法 |
5.1 引言 |
5.2 算法描述 |
5.2.1 LGWC算法的数学描述 |
5.2.2 V-RWA算法的数学描述 |
5.3 算法仿真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7)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数字化技术能否引领教育的发展 |
1.1.2 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冲突因何而起 |
1.1.3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如何定位 |
1.2 已有研究的基础 |
1.3 求证过程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案例的选取 |
1.3.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章 教育资源数字化之价值定位的理论基础 |
2.1 数字化的意蕴 |
2.2 "数字复制"作为资源载体的影响力 |
2.3 教育资源及其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
2.3.1 何谓教育资源 |
2.3.2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形式 |
2.4 现代远程教育的大众服务功能 |
2.5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追寻 |
2.5.1 价值负载的数字化技术 |
2.5.2 发展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数字化教育 |
2.5.3 数字化教育应关注本土的文化资源 |
第3章 教育资源数字化之技术实现的观念演变 |
3.1 从静态"库"至资源的动态交互 |
3.1.1 第一阶段:"静态"的学科资料库 |
3.1.2 第二阶段:多样化与开放性的实现 |
3.1.3 第三阶段:"动态交互"功能的追求 |
3.2 课件、主题资源单元及"融件" |
第4章 教育资源远程共享与应用的已有主张 |
4.1 内容提供的目的性分析 |
4.1.1 为学科教学服务 |
4.1.2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4.2 应用数字化资源,缩小"数字鸿沟" |
4.2.1 数字化之"马太效应" |
4.2.2 "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教育、经济与技术 |
4.2.3 资源共享是教育的"数字机遇" |
第5章 两个项目在西部四地的应用 |
5.1 "农远工程"的"黔江模式"及推广 |
5.1.1 "农远工程"的产生及发展 |
5.1.2 "一机三用"之"黔江模式" |
5.1.3 "黔江模式"的考察分析 |
5.1.4 项目的模式化推广 |
5.1.5 小结 |
5.2 "千乡万才工程"的"黄羊川模式"及复制 |
5.2.1 "千乡万才工程"的由来 |
5.2.2 "以校领乡"之"黄羊川模式" |
5.2.3 "黄羊川模式"之考察 |
5.2.4 异地复制的调查分析 |
5.2.5 小结 |
5.3 两个项目的比较:"内容为王"与"渠道至上" |
5.3.1 "农远工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 |
5.3.2 "千乡万才工程":互联网的普及成关键 |
5.3.3 两种理念的是与非 |
第6章 应用层面的价值观念冲突 |
6.1 两个教育理念的对峙 |
6.1.1 教师、学生与农民的升学希望 |
6.1.2 项目专家倡导的"素质教育" |
6.2 "数码时尚"与"乡土传统"间的博弈 |
6.2.1 "数码时尚"强势侵入 |
6.2.2 "乡土传统"的教育意义日渐式微 |
第7章 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 |
7.1 人,勿迷失于数字化丛林 |
7.1.1 网络自由的"双刃" |
7.1.2 "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增长" |
7.2 教育之"人力"的人文诉求 |
7.3 应用数字化引导个性化学习 |
7.3.1 "潜件"的指引是前提 |
7.3.2 善用数字化学习工具 |
7.4 在数字化中成长的教师个案 |
7.4.1 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非技术化"的追求 |
7.4.2 一位数学教师的"技术化"历程 |
第8章 数字化与西部本土教育资源的视界融合 |
8.1 "本土"与"外来"在数字化中交融 |
8.1.1 本土文化资源何以自养 |
8.1.2 学校教育应当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 |
8.2 本土教育资源植根网络与融入学校 |
8.2.1 植根网络的非技术性问题 |
8.2.2 融入学校的案例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组织安全机制 |
1.2.2 自动信任协商的研究现状 |
1.3 项目背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2 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需求分析 |
2.1 虚拟组织的安全挑战与资源共享的安全需求 |
2.2 自动信任协商的引入以及相关安全机制的比较 |
2.2.1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2.2.2 自动信任协商的信任 |
2.2.3 自动信任协商与虚拟组织的融合 |
2.2.4 信任协商、信任管理与自动信任协商 |
2.3 自动信任协商抗攻击能力分析 |
2.3.1 常见攻击类型 |
2.3.2 自动信任协商对常规攻击的抵抗 |
2.4 本章小结 |
3 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框架 |
3.1 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框架图 |
3.2 自动信任协商安全参数 |
3.3 认证、授权与委托 |
3.3.1 可信第三方的建立 |
3.3.2 一种单轮回双边认证方法 |
3.3.3 授权 |
3.3.4 委托 |
3.4 系统状态 |
3.5 自动信任协商框架的分析与应用 |
3.6 相关工作比较 |
3.7 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的应用 |
3.7.1 自动信任协商的应用定位 |
3.7.2 策略语言的选择 |
3.7.3 系统对自动信任协商的支持 |
3.7.4 访问控制策略与数字证书的设计 |
3.7.5 系统的配置与部署 |
3.8 本章小结 |
4 安全策略的一致性研究 |
4.1 访问控制策略 |
4.1.1 一种基于属性的元策略 |
4.1.2 策略与证书的匹配 |
4.1.3 策略操作标记 |
4.2 策略不一致产生的原因 |
4.3 访问控制策略的分类 |
4.4 策略描述与策略冲突解决 |
4.4.1 策略的0-1 表描述与冲突解决 |
4.4.2 策略的线性描述与冲突解决 |
4.4.3 策略的矩阵描述与冲突解决 |
4.5 本章小结 |
5 用户隐私与敏感信息的保护机制研究 |
5.1 基于非对称加密的信息保护机制 |
5.1.1 加密方式的选取 |
5.1.2 策略最小集与证书最小集 |
5.1.3 消息的加密与恢复 |
5.1.4 应用实例与实验 |
5.1.5 非对称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分析 |
5.2 基于隐藏证书的无记忆信息保护机制 |
5.2.1 隐藏证书介绍 |
5.2.2 基于隐藏证书的无记忆信息保护机制描述 |
5.2.3 基于隐藏证书的无记忆信息保护机制安全参数及函数实现 |
5.2.4 应用实例与实验 |
5.2.5 相关说明与安全性分析 |
5.3 基于EMAIL 的信息保护机制 |
5.3.1 基于EMAIL 的信息保护机制描述 |
5.3.2 基于EMAIL 的信息保护机制终端工具描述 |
5.3.3 基于EMAIL 的信息保护机制函数 |
5.3.4 基于EMAIL 的信息保护机制安全性分析 |
5.4 基于逻辑谓词的信息保护机制 |
5.4.1 系统模态描述与转换 |
5.4.2 逻辑谓词描述 |
5.4.3 应用实例与实验 |
5.4.4 基于逻辑谓词的信息保护机制安全性分析 |
5.5 相关工作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自动信任协商发展应遵守的原则与发展趋势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国家发明专利与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目录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目录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目录 |
(9)音乐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研究意义 |
二、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音乐教育的相关性发展概述 |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 |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含义 |
第二章 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模式 |
第二节 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总体特征 |
第三节 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种类 |
第四节 音乐教育中文网站个案述评 |
第三章 音乐教育网络资源的利用途径 |
第一节 以音乐教学为目的的资源利用 |
第二节 以音乐学习为目的的资源利用——音乐远程教育和自主性音乐学习 |
第三节 以音乐教育研究为目的的资源利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10)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综述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教学资源特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方案 |
第二节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案 |
第三节 立体化教学包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四节 立体化教学素材库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五节 网站资源建设方案与实践 |
第六节 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
第七节 使用网格技术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设计与应用——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个案 |
第一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框架设计分析与实践 |
第三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选戴 |
第四节 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用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突破限制 轻松连通教育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红”影响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景蕊娟. 西南大学, 2020(01)
- [2]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4]我国语文教育网站研究[D]. 朱秋菊. 扬州大学, 2012(07)
- [5]校园网安全体系设计与实现[D]. 马文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6]WDM网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D]. 汪波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7]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D]. 罗江华. 西南大学, 2008(09)
- [8]虚拟组织中自动信任协商研究[D]. 廖振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9]音乐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途径研究[D]. 郭晓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9)
- [10]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D].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