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废名小说的美学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蒋洪利,姜淼[1](2020)在《废名研究综述(2012—2017)》文中指出废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但纵观历来的废名研究,其创新性与开拓性力量薄弱。文章试从地域研究、小说文本阐释研究、废名的思想承继与转变、诗论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废名的影响、作品意义等方面展现废名研究的现状,分析废名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误区,以期为今后的废名研究提供便利。
李卓燕[2](2020)在《论废名小说的怀乡情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作家、学者,有“奇才”“僻才”之称。在所处的特殊年代,现实与理想的错位,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大多数乡土作家在回首乡关时,用冷峻的笔调揭示出农村的破败、丑陋和农民的苦难,以此来间接地“宣泄”心中的情感,而废名与之相反,他凝眸乡土社会恬静清幽的一面,用舒缓的笔调在小说中建构一个环境优美,处处充满自然人性美的“桃园世界”来释放他的精神苦楚,他以退守时代边缘的姿态关注着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追寻生命根源。所以,废名小说中流露出来的至善至美的怀乡情结在当时的文学语境中是独树一帜的,到今天仍不失其审美价值,对呼吁当下文学精神世界的返璞归真和引起人们对精神生态方面的重视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据此,本论文主要分析废名乡土小说,研究其怀乡情结。论文分绪论、正文三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对废名小说及其怀乡情结已有研究作综述,简要阐明选题缘由及研究内容,对怀乡情结相关概念进行厘定。第一章由传统、现代等方面入手,从传统文学中怀乡主题类型,时代格局和鲁迅、周作人对废名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主客观因素来分析废名怀乡情结的缘起。第二章主要从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和民俗文化两方面,结合民俗学的相关概念对废名怀乡情结在小说中的呈现形式及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第三章分析了回忆和想象两个怀乡媒介,同时结合“母亲意象”和“恋母”情结探讨了废名怀乡情结的审美特征和价值意义。结语部分对论文主旨及各章节要义进行简要总结。
谭金红[3](2020)在《论废名后期小说的趣味主义》文中研究表明废名文风晦涩又清爽,提及他,人们多半想起的是一些田园牧歌笔调的前期作品,然而,废名后期的小说与他前期的小说有着迥然的分别,作者仿佛从神游梦境一下子脚踩大地,行文也别有一番韵致。废名作品趣味横生,乍一看去,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散漫之感,其意象错乱,语义芜杂,细细揣摩之,却有一根内在的线——即“趣”,统摄其间,将各个指代不甚分明的珠子串成一联。在现代中国以严肃文学为主流的大背景下,废名不随波逐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趣味主义的道路,这是他坚守自我、抗击虚无的体现。《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这两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作品恰好体现了废名后期小说创作上的探索精神与趣味主义立场。因此,本文主要以文本细读为主,兼之文献梳理法、比较研究法、总结归纳法,通过对废名后期小说艺术创作上独特趣味性的具体剖析,进一步探寻作者趣味主义创作选择的背后所潜藏的整体审美意向与人生归旨。本文由绪论与四个章节构成:绪论主要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大致介绍废名的背景经历、研究现状与选题缘由;第二节,从古代文学批评中“趣”与“味”这两个源头入手,逐步梳理成型“趣味”一词;第三节则进一步说明废名与趣味主义之间的渊源。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废名后期小说创作上一个鲜明的趣味主义呈现:涉笔成趣的乱写之风。究其缘由,其一,来自小说的整体结构上,穿着章回体的外衣,却是碎片化的内容;其二,是他的语言本身融欧化古,繁复杂糅,而语句与语句之间又存在着空白与跳跃。其三,是时间观的错乱与混杂。第二章主要讲的是趣味用典。废名用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他的很多典故只采用表面义,而不顾典故本身的内涵。另外,他善于用典故来进行明喻和暗喻。再者,部分用典,部分翻新。在选用本意的基础上,舍去一些意义,又添加一些意义。第三章主要讲废名趣味主义思想下所蕴藏的反讽力量。首先,废名后期小说的反讽,不仅仅是诙谐幽默,也不仅仅是愤世嫉俗、随意点染,而是在那个时代语境下用反讽式的趣味去抵抗虚无的现实。莫须有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表面疯癫,实则认真思考,严肃生活;其次,利用复调小说的结构进行反讽,各种独立意识与价值观念悖逆并举。最后,废名善于创设情境,令读者在不自觉中从总体的直观去把握反讽背后的深意。第四章主要探寻废名后期小说趣味主义的独特价值。首先,沉重的时代造就了严肃的文学主流,废名采取与之对立的趣味主义写作姿态,是对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抗,他独抒性灵、崇尚自由;其次,废名的趣味主义,字里行间既流淌着东方古典文学的雅致感,又渗透着西方现代文学虚无荒诞的灰色体验。最后,是为后来的京派作家开辟了新的审美趣味。
严燕[4](2020)在《废名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作家废名身上带着很多身份和标签,如“京派”、佛教研究者。废名深受佛教影响,所以,前人在研究废名时,大多都是沿着佛教对他的影响这条脉络进行。但是,纵观废名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后期的废名作品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废名表现出对新政府的热情与同属“京派”作家的政治态度相比截然不同。面对废名这样的选择研究者该如何理解?如果我们依旧坚持“佛教影响废名”这条脉络去研究的话,就难以解释废名后期发生的种种转变。于是,许多研究者们将原因归结为时代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解释太过于简单和草率,并不具有说服力。再者,一个作家的思想绝不是单一地只受某一种文化形态的影响,而是多重文化意识合力作用的结果。对废名来说,儒家产生的影响程度绝不亚于佛教。佛教讲究“出世”,而儒家践行着积极“入世”的价值理念,这两种思想同时影响着废名,并且在废名不同的人生阶段发挥着作用。因此,本文即以废名中后期的转变为起点,试图从儒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与理解废名,通过对废名的小说进行细读和分析,探究儒家思想对废名的影响。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废名的早期作品入手,重读《竹林的故事》、《桥》等作品,探究废名早期儒家的初现。在二十世纪初这样的激荡年代,废名对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文明始终保持了警惕,在人人都要打倒孔家店的时代,退而选择了乡土题材,去挖掘乡土人情的传统之美,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梦境”。第二章对废名后期的两部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内容和这一时期废名的散文进行分析,结合当时废名为了躲避战争而逃去家乡黄梅的背景,来分析废名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转变,儒家在废名身上从认知的层面转化成了实践层面,并且在修身、齐家、治国三个层面做出实践。在这一时期废名思想中的佛教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导。第三章主要是描写了废名儒家乌托邦的建立与瓦解,废名不仅仅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且将儒家思想内化,并做出自己的理解与阐释,成为了他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儒家乌托邦,想要在新中国实现这样的乌托邦,废名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历经挣扎,现实也使他不断受挫。第四章总结了儒家思想对废名的意义,从美学、道德和审美三个方面来阐述儒家对废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解开了多年我们对于废名的误解,从更多方面来了解废名,更加拓展了我们对废名研究的维度。结语部分笔者取了一个有意思的标题,从废名的名字入手,来总结废名文学的一生。从“冯文炳”到冯文炳,绝不是废名简单回归到“地之子”的象征,更多的是废名超越了最初的“冯文炳”,出梦入实,建国后的冯文炳更加自信且笃定,也充分地表明了儒家伴随了废名的一生。废名被称为前期“京派”作家,“京派”提倡远离政治,自由且诗意。后人常常将他的建国后态度与同为京派作家的沈从文相提并论,并试图否定废名的做法。的确,相比起沈从文的纠结与无奈的态度,废名接受得太过于迅速从而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废名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作家,他的思想绝不是简单地归为“京派”这样的标签中。在废名的文本中,笔者始终是读到了一个真诚的废名,透露出了他强烈的个性色彩。笔者也希望之后的研究者能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再对废名做更加深入的解读,能够还原一个真正的废名。
周爱勇[5](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路早艳[6](2019)在《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声名卓着的文体家,也是现代文学作家群中“读者缘”颇为特殊的一位奇才。在读者接受层面,废名的小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批评家的盛赞与大众读者的冷落。废名的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符合五四时期审美感悟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的审美期待,但跳脱简约的语言风格超出了普通读者的接受范围,脱离了时代范围内大部分读者的“期待视野”,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收获“光荣的寂寞”!新时期以来的“发现热”和“重评热”,使得废名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在专业批评者中呈现升温甚至热门的态势,在大众读者中也逐渐呈现出小众化的聚合现象。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交代选择废名进行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出从接受角度进行废名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第一章“废名小说的接受流变”主要探讨新时期之后废名小说在专业读者群体中的接受嬗变,从现代文学学术史的角度勾勒出废名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场域中的历史图景,探寻废名重新进入批评者视野的来龙去脉,分析各个阶段的文学史叙述规律及其背后的演变逻辑,还原出废名由冷寂到升温再到热门,并最终确立相应的文学史地位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废名小说接受的焦点问题”主要对废名接受中的突出现象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探究,从诗化乡土小说的命名、禅宗意识与儒家思想研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源、特殊的语体实验四个层面展开,从第一代读者印象式的点评到后续研究者的重新阐释,深化了废名小说在民族审美精神中的意义,凝固的文本形态也正是在意义的挖掘中焕发生机。第三章“大众传播时代的‘废名热’”以90年代以来文学的市场化转型和大众传播的兴起为背景,探讨废名小说迈入民间大众的状况,以及作品向中小阶层读者范围辐射的可能性,主要是从回归市场的图书出版、中学语文教育的促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圈子式阅读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出高雅的纯文学作品是如何由知识高层走向普通大众的整合历程。结语部分指出学院派读者的接受如何影响并推动了大众读者的接受体验。
张丽华[7](2017)在《废名小说的“文章之美”——以《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桥》既是废名二三十年代小说文体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包含了作者艺术与诗学观念的自我指涉。本文打破"小说"的形式成规与阅读期待,从"文章之美"的角度,对废名在《桥》中所进行的文体实验和诗学探索,进行了仔细解读。首先,《桥》的"空白""跳跃"的文体特征背后,是一种与中国近体诗的描写技巧以及文字上的对偶相生颇为类似的美学;其次,废名在《桥》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开掘,糅合了西方小说与温庭筠、李商隐诗词的传统,开辟了一种独特的以具象写观念的"象征"手法。《桥》的这一诗学特质背后,蕴含着废名对于语言与事物之关系的独特思考;而致力于描绘一个能够在现实与幻想、此岸与彼岸之间自由穿梭的儿童与诗人的世界的《桥》,则堪称废名以小说形式所表达的诗学宣言。
席建彬[8](2017)在《禅意的“反刍”——废名小说精神再探》文中研究表明废名小说的禅意属于连续、复杂的精神活动。农禅有着平俗、朴实的农业生存意味,文禅则与雅致、抽象的文人情趣相关,禅风的交织、转化涉及禅学精神的内在矛盾与冲突,与现代虚无主义形成共鸣,孕育出个人主义危机的自我"创造"。由于偏重文人禅的文学想象,诗化研究忽视了禅意的农业文化蕴涵,不仅难以解释质朴、自然乃至粗浅的禅学形态,也无法有效把握感伤与厌世、雅俗与虚实之间的禅风变异问题。诗化禅意突出了超越智慧与诗性美学,不足以描述禅学精神的多元与丰富,在研究意识、禅学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与废名文学有所脱节和错位,需要深入具体的诗学生态与文化内涵,破除文禅的诗化惯性,将禅意与普泛的文学性相区别,对禅学话语加以反思与设限。
房彩云[9](2017)在《废名小说自然意象探究》文中提出废名是一位拥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与当时写实化乡土小说创作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坚持不从众的文学姿态,凝目于诗意化的田园生活,向往回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展示了平和淡远的美学追求。废名善于描绘诗性的乡土世界,小说中自然意象则是诗性世界最鲜明的符号。作者将主观情思融入自然之中,抒写田园生活的理想,展示其对生命存在的体悟,表达对禅宗哲思的思索,建立了独具魅力的审美空间。本文通过对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解读,发掘其背后蕴含的美学意蕴、美学功能以及美学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研究意义,梳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论文的进一步展开做铺垫。第一章分析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生成背景。对意象进行概念界定,意象是主体的意和客体的象相融合的产物,自然意象则是指客观物象来源于大自然之中,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是作者田园理想和生命体悟的象征。论文根据废名小说创作经历,将其小说创作分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然意象主要产生于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在分析创作分期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小说自然意象产生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促进了自然意象的生成。第二章研究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美学意蕴。废名小说中的自然意象具有三方面的美学意蕴。自然意象首先是理想性的表征符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也是理想的田园生活的表征符号。自然意象还具有超越性的生命美学意蕴。在废名小说中具有影响力的坟意象体现出向死而生的生命美学观,对死者而言,坟意象引起的死亡是对生命的超越;对生者而言,坟意象代表一种坚韧的生命美学观。最后,小说的自然意象体现了他的禅宗审美自由观:借助于自然意象,小说超越时空的束缚,客观世界的时空规定性被打破,而且这些自然意象还体现出禅宗的审美方法论,即无相、无念、无住的方法。第三章探讨的是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美学功能。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美学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自然意象具有空间化叙事功能,为小说带来了自由的叙事,打破了线性时间的束缚,在空间化的时间中自由叙事,自然意象叙事功能还体现在为小说带来了诗化的叙事,产生了诗意化的效果。其次,自然意象具有审美补偿功能,通过自然意象的外在形式要素和内在生命要素,以补偿式的调节,补偿了当时现实生活缺失的美。再者,自然意象具有形成审美理想的功能,自然意象表现了一种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向往返璞归真,还表现了一种追求诗意人格的审美理想。第四章分析废名小说中自然意象的美学价值。自然意象为乡土小说创作带来了诗意化的写作模式,这与写实主义乡土小说的创作截然不同,同时自然意象的运用对其他作家意象选择也具有借鉴价值。废名通过自然意象建构了一个理想的田园世界,也正因为理想世界的塑造,自然意象传达的精神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光。这不仅对当今多媒体时代下人与自然关系有着启迪价值,而且能够化解人们心灵和精神上的危机,固守住内心的纯净,引导人们追求诗性人生。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了自然意象为废名小说带来的意义,再次肯定了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创作价值。借助自然意象建构了理想的审美世界,表现了作者平和淡远的美学追求,进行了一场诗意的旅程。同时,也指出了自然意象给小说审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不足,引起小说审美的扁平化,无法把握小说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也缺乏张力,立体感不够。
张春海[10](2017)在《废名小说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废名小说呈现的诗学特质明显,意象意蕴丰厚且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这是他小说中意象独特设置的结果。巧妙地运用意象,废名将自己的美学理想和文化心理,通过意象的创造,凝聚作家个人对审美现代性的理解,从而建构文学作品中作家审美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然而,研究领域缺少对废名小说意象的深入挖掘,类似对废名小说意象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三、四个典型意象,并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废名小说意象及意象本质进行探究。本文就以废名小说意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小说意象的生成、类型和精神内涵等内容,以重新审视废名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全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同时通过对中国现代小说意象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简单梳理,明确论文研究的对象及范围,论证研究废名小说意象体系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从两个方面高度概括废名小说意象的生成原因,论证说明废名小说意象独特的因素在于作家的个性气质及作家接受思想的重大影响,揭示了儒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废名文学创作的根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全文的关键,依据杨义《中国叙事学》对意象分类的方法,第三章对废名小说意象进行层次划分,集中于自然意象、民俗意象和禅宗意象等三个方面内容。第四章主要通过废名小说中意象的有意选择挖掘废名小说意象的本质内涵,分析废名小说意象的精神主旨所在。废名是一个具有独特审美理想与个性风格的作家,他认为,文学必须是"为人生"的文学,挖掘人性、表现人生,文学才是有价值、有功能、有期待的艺术。文学必须最大化发挥人的人格独立和的思想独立作用,发挥文学在国家重造、民族重造上的重要影响及作用,与此同时,废名小说意象的内涵也随着民族文学的繁荣而发展,废名的文字本身具有了意象性质,这就是废名文学的创作旨归,废名文学作品蕴含的最大功能。论文最后说明废名小说意象创造的价值与局限,以及阐述废名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上的独特贡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试论废名小说的美学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废名小说的美学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废名研究综述(2012—2017)(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地域研究 |
二、小说文本阐释研究 |
三、思想的承继与转变 |
四、诗论研究 |
五、比较研究 |
六、影响、意义及其他 |
七、结语 |
(2)论废名小说的怀乡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废名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一)废名小说目前研究情况 |
(二)废名小说中怀乡情结的研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内容 |
三、怀乡情结的表征及意义 |
(一)“怀乡”概念的略识 |
(二)“情结”概念的认识 |
第一章 废名怀乡情结的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怀乡传统的熏陶 |
一、传统文人怀乡主题 |
二、陶渊明“隐逸风”影响 |
第二节 现代文人的怀乡病 |
一、时代局势影响 |
二、早期怀乡小说创作先锋:鲁迅 |
三、孤独小径的引路人:周作人 |
第三节 废名怀乡情结生成探源 |
一、黄梅地域文化滋养 |
二、废名的性格影响 |
第二章 废名小说中怀乡情结的呈现 |
第一节 还原地理故乡 |
一、人情画像 |
二、自然田园画像 |
第二节 发现民俗故乡 |
一、社会民俗 |
二、精神民俗 |
第三章 废名怀乡情结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怀乡的媒介 |
一、回忆的审美选择 |
二、想象:实现自我重构 |
第二节 原型意象 |
一、人物原型意象:母亲意象 |
二、怀乡情结:恋母情结的“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废名后期小说的趣味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
第二节 “趣味”一词的由来 |
第三节 “趣味主义”与废名 |
第一章 涉笔成趣的乱写之风 |
第一节 章回体的外衣,碎片化的内容 |
第二节 语言的芜杂与跳跃 |
第三节 时间观的错乱与混杂 |
第二章 趣味用典 |
第一节 只采用典故的表面义 |
第二节 用典故来进行明喻和暗喻 |
第三节 部分用典,部分翻新 |
第三章 反讽式的趣味主义 |
第一节 用“反讽式”趣味抗击虚无 |
第二节 利用复调小说的结构进行反讽 |
第三节 巧设情境,把握反讽深意 |
第四章 废名后期小说趣味主义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与严肃文学对立的趣味主义写作姿态 |
第二节 寻找古典与现代的内在契合 |
第三节 为后来京派作家开辟新的审美趣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废名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
二、废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走向“自我的园地”——潜在的儒家哲学 |
第一节 废名早期儒家思想初现 |
一、“传统”与“现代”冲突下的文学反思 |
二、半儒半释:废名的文学追寻 |
(一)“人生如梦一样是真的” |
(二)“十字街头的塔”与“常出书斋” |
第二节 天人合一:废名乡土世界的想象 |
第二章 圣人之言践于行:废名抗战时期儒家思想的转变 |
第一节 德性主体的确认:从“知识分子”到“真正的国民” |
第二节 “个人”的放弃:以家族主义构建国民精神 |
第三节 治国:“仁政”的解读和弘扬 |
一、民意不可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二、读书人要是农人的代表 |
第三章 废名的儒家乌托邦理想的建立和瓦解 |
第一节 儒家是宗教:对民族精神的解读 |
第二节 以教育哲学代替“奴化教育” |
第三节 遭遇冷遇:儒家乌托邦世界的瓦解 |
第四章 儒家对废名的意义 |
第一节 “观风俗之盛衰”——儒家美学观 |
一、道德功能:仁义礼智信 |
二、审美功能:田园风俗画 |
第二节 被误解的废名 |
结语从“冯文炳”到冯文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创新之处 |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
(一) 风景的“陌生化” |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
(一) 《桥》的语言突围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结语 |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废名小说的接受流变 |
第一节 政治祛魅期的艰难回归 |
第二节 审美主义观照下的地位升格 |
第三节 方法论启示下的意义建构 |
第二章 废名小说接受的焦点问题 |
第一节 诗化乡土小说阐释 |
第二节 禅宗意识与儒家思想探微 |
第三节 “文章之美”与“风格之辩” |
第四节 文学场域中的影响渊薮 |
第三章 大众传播时代的“废名热” |
第一节 市场化出版环境中的读者意识 |
第二节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圈子式阅读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育的促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废名小说的“文章之美”——以《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废名小说文体略识 |
二、《桥》的文章与意境 |
三、《桥》的诗学与哲学 |
(8)禅意的“反刍”——废名小说精神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与变迁 |
二废名禅意的精神归理 |
三禅学精神的文学反思与设限 |
(9)废名小说自然意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生成背景 |
第二章 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美学意蕴 |
第一节 作为理想性的表征符号 |
第二节 具有超越性的生命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体现自由性的禅宗美学意蕴 |
第三章 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美学功能 |
第一节 自然意象的空间化叙事功能 |
第二节 自然意象的审美补偿功能 |
第三节 自然意象形成审美理想的功能 |
第四章 废名小说自然意象的美学价值 |
第一节 小说自然意象的影响 |
第二节 小说自然意象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废名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生成 |
2.1 强调个性的原因 |
2.1.1 "小隐在山林"的生活态度 |
2.1.2 "不肯浪费语言"的诗化选择 |
2.2 接受思想的影响 |
2.2.1 熏陶于儒家思想文化 |
2.2.2 顿悟在佛教禅宗世界 |
第三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类型 |
3.1 自然意象 |
3.1.1 "桥":沟通生命 |
3.1.2 "塔":象征理想 |
3.1.3 "河":守护传统 |
3.1.4 "树":表现自我 |
3.2 民俗意象 |
3.2.1 "打杨柳"激发文化自觉 |
3.2.2 "裹小脚"揭露传统恶习 |
3.2.3 色彩意象——说不尽的美 |
3.3 禅宗意象 |
3.3.1 探索真理的"坟" |
3.3.2 超脱世俗的"镜" |
第四章 废名小说意象的内涵 |
4.1 对乡土田园理想世界的追求 |
4.1.1 人性纯洁美好的道德坚守 |
4.1.2 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确认 |
4.2 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 |
4.2.1 精神信仰的转变 |
4.2.2 传统文化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试论废名小说的美学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名研究综述(2012—2017)[J]. 蒋洪利,姜淼.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0(03)
- [2]论废名小说的怀乡情结[D]. 李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3]论废名后期小说的趣味主义[D]. 谭金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废名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研究[D]. 严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时期以来废名小说的接受研究[D]. 路早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废名小说的“文章之美”——以《桥》为中心[J]. 张丽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4)
- [8]禅意的“反刍”——废名小说精神再探[J]. 席建彬. 文学评论, 2017(06)
- [9]废名小说自然意象探究[D]. 房彩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废名小说意象研究[D]. 张春海. 延边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