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聆听一首动听的田园之歌(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业[1](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谭颖[2](2021)在《大陆部编版与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古诗词在语文教科书中如何选编?如何让古诗词选编更系统具体,使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将大陆部编版教科书与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对比研究,探求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与使用的有效策略。部编版教科书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古诗词比重,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都共同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本文在对部编版古诗词选编研究的基础上兼与台湾翰林版教科书进行比较,探索两版教科书编写的特色和经验,相得益彰,以期帮助语文教育工作者熟悉部编版古诗词选编特点,在教学中促进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双向提升。在探索两岸教科书古诗词编写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的编写建议:细化“课标”中古诗词的阶段教学目标,选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基于文学史丰富选文的类型,兼顾选文的多元化与经典性。结合古诗词文体、主题进行编排,精简并规范教读篇目的数量,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精读,明确课内外古诗词的预习提示及教学重点。在课文中随文补充相关语文知识并增强课文插图美学设计,构建系统的古诗词学习体系。此外,使用部编版教材时应明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助读系统的作用,重视落实指导诗歌诵读课,重视课堂对话,从不同角度开展对比阅读,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孟春月[3](2021)在《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特色研究 ——以四首为例》文中指出春风春鸟,秋日秋蝉,夏日暑雨,冬日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诗以道志,诗以抒情,诗之净心,诗之气节。诗词最初以吟诵的形式来展现诗人的气度与情感,时至今日,声乐与诗词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专业者的青睐,“诗”“乐”本就不分家,在龚琳娜的特色演绎下,诗词作品内在的情感与表现通过声音的抑扬起伏,跨度张力以及在强弱对比下的力度掌握,更是将诗词作品中诗人的情怀鲜明刻画。以文辞的精炼之笔诉说着世间的冷暖情长,借物喻人、喻事、喻理,通过龚琳娜特色的演绎,笔者受到启发、陶冶高洁的气志,修习人格高深的境界,以深入诗词鉴赏获得新颖且纯然的审美感受。古诗词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以绚烂多姿的内容意境,融入高超的声乐技艺,凝聚不同思想涵义与艺术价值的审美创作。“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诗词艺术要有柔美之情韵,醇美之意味。在龚琳娜老师的演绎中通过润腔的手法将作者置身情境的心情及情感变换清晰表现;通过采用戏曲唱腔及民族元素的融合来凸显诗词作中不同人物的的形象塑造;通过采用和声织体的构造,来烘托并加强作品情境氛围的体现;节奏节拍作为作品支撑的框架,更直接且明了的呈现作品的风格。诗之韵味乃是诗词内容的高级呈现。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二者相兼,此乃意境之说的重要体现。龚琳娜作为中国“新艺术音乐”的领军人物,为中国音乐及诗词文化的发展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在“声”与“乐”的融合下,“乐”为“声”创造了更多意境上的渲染及氛围上的烘托。诗词以语言、语调以及语韵来规范自己,而与声乐之间恰恰有着紧密联系的共通点,也正因为诗词文化的特殊性,通过声乐形式的二度创作,使得中华古诗词文化在演绎与表现的韵味中凸显了更多的情怀及色彩。而现今,声乐演绎的普及性越发的引起群众的共鸣,但对于诗词之作的二度声乐创作的古朴性及意境化体现并未进入一个全面的升华。古诗词创作及演绎的宗旨即为内容的诠释、情感的抒发、志意的表现及情怀的弘扬,更多的应是诗词形象的气节之美,意隐于象,情发于言,凝结主观意象的审美艺术创作。诗词演绎的核心即为审美意识的打动,情绪的渲染,精神的启示以及志向的推动,给予欣赏者以无限的遐想与情思,从而获得更为深意的审美享受。本文旨在对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的演唱特色进行研究。文章首章对龚琳娜音乐演绎的发展以及节气古诗词的艺术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章结合作品内容及作者情感、情怀的抒发从技能、技巧及意境角度分析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中运用的特色体现;第三章再以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中的四首为核心,从词作背景、词作与节气的关联、演唱特点、技巧运用、伴奏烘托以及对比角度进行细致的演绎分析;第四章通过龚琳娜对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的特色演唱分析展望今后诗词文化的传承及声乐艺术的创新。
王思特[4](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认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魏秀娜[5](2020)在《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越来越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标志性组成部分,拥有舒展悠扬的旋律、自由的节奏,这正是我们辽阔的草原独有的音乐;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将自我情怀与自然界的描绘赞美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本文以历史时间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舞台化历程进行梳理,正文第一章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四个阶段。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三个个案,分别为:以宝音德力格尔艺术人生为切入点,她是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带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人,从其多年的长调艺术实践中来分析宝音德力格尔独有的歌唱风格和舞台化道路,进而来看舞台的空间转换给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后人的影响;阿拉坦其其格是长调民歌“声乐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接下来对阿拉坦其其格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唱技法、所处的时代以及对长调民歌的专业化舞台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从新一代长调民歌代表人物其其格玛从艺之路入手,作为安达组合中的一员,其其格玛与长调演唱进行多元融合、多元并存、多元互动,通过她现代化的舞台表演,将蒙古族长调带向国际舞台,来对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进行分析。
向天一[6](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饶英[7](2020)在《论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 ——以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为例》文中认为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其中钢琴声部担任着烘托气氛、渲染意境、描绘人物情感、刻画音乐形象等作用,钢琴声部本身具有弹奏、合作的属性,因此,较为深入地阐释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对于全面理解艺术歌曲有重要意义。声乐套曲《夏夜》是柏辽兹的声乐代表作品,柏辽兹运用交响性思维将乐队的音响效果进行浓缩,并且根据歌曲中不同的情绪和音乐内容创作了和声丰富、自由且灵动的钢琴声部织体,加上戈蒂耶浪漫又唯美的诗歌,使得《夏夜》在音乐语言和文学创作上都极具艺术价值。本文以艺术歌曲钢琴声部的重要性以及《夏夜》的创作背景为基础,从艺术歌曲钢琴声部弹奏技术中的低音线条的强调、琶音式织体的连贯弹奏、前奏间奏尾奏的“角色性”弹奏、踏板的使用以及钢琴声部合作技巧中语气转折的处理、弹性速度的配合、换气合作技巧、声部之间的平衡对《夏夜》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技巧分别进行论述,之后从歌词内容、和声、声乐旋律和意境等方面对《夏夜》六首歌曲中钢琴声部的演奏进行整体分析。最后,指出《夏夜》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应该注意交响性思维、法国音乐韵味、音乐形象的刻画、词与乐唯美结合,以此来达到对艺术歌曲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进行讨论的目的。
付超楠[8](2020)在《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并要求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既有利于保证课程资源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以古诗词教学中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开展研究。本文总体上要探讨三个问题:其一,音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是否喜爱与接受?其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是否得到了足够多的重视?其三,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有没有合适的方法?通过对昆明市省级示范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调查得出:第一,学校运用古诗词歌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学生对音乐这一课程资源接受度较高。第三,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态度较为积极,但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出现的问题有:教师在使用音乐作为课程资源时有待进一步重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当以古诗词中的音乐特性、小学生年龄特点、古诗词主题为依据。第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需要遵循有效性、非专业性、适应性和文化传承四个原则。第三,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可借鉴名师优质课案例、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真实地了解音乐作为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9](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认为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吴雨[10](2020)在《《经典咏流传》与中小学诗词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经典咏流传》作为央视的一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节目以“和诗以歌”的形式传唱经典诗词,不仅注重演唱的美感,而且深度挖掘了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内涵。节目蕴含丰富的诗词教学资源,深入分析节目对于诗词文化的创新传承,对比节目和中小学诗词教学的相关性,研究节目对中小学诗词教学的借鉴价值,这对于中小学诗词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节目产生的背景和节目的内容两个方面介绍了节目的基本情况。其中,诗词节目的自我发展,人民的文化需求和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为节目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再者,节目“诗词+音乐”的模式、“名人+素人”的传唱队伍和“共融+共享”的传播策略创新了诗词的传承方式。第二章以节目中展现的诗词元素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节目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梳理发现,节目对于诗词歌曲歌词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对诗词内涵的多角度解读以及多方位再现诗词意境的方式是可以运用于中小学诗词教学的丰富资源。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第三章分析了节目引入中小学诗词教学的可行性,主要通过探讨节目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在诗词选文上的联系、古诗词吟唱和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相关性以及节目对于培养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论证节目和中小学诗词教学的相关性,从而得出节目是可以引入中小学诗词教学的结论。第四章主要从转变师生诗词学习理念、创新诗词教学环节和融合多方资源开发利用诗词音乐教材这三个角度探讨节目对中小学诗词教学的启示。最后,结语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本文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聆听一首动听的田园之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聆听一首动听的田园之歌(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
2.1 区域概况 |
2.2 样本选取 |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1.1 丽江市 |
5.1.2 大理州 |
5.1.3 迪庆州 |
5.1.4 保山市 |
5.1.5 玉溪市 |
5.1.6 昭通市 |
5.1.7 怒江州 |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2.1 普洱市 |
5.2.2 临沧市 |
5.2.3 曲靖市 |
5.2.4 楚雄州 |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3.1 红河州 |
5.3.2 德宏州 |
5.3.3 文山州 |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5.4.1 昆明市 |
5.4.2 西双版纳州 |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1.1 迪庆州 |
6.1.2 临沧市 |
6.1.3 红河州 |
6.1.4 昭通市 |
6.1.5 西双版纳州 |
6.1.6 德宏州 |
6.1.7 文山州 |
6.1.8 楚雄州 |
6.1.9 怒江州 |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2.1 普洱市 |
6.2.2 保山市 |
6.2.3 玉溪市 |
6.2.4 曲靖市 |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大陆部编版与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一)语文教科书研究专着概述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研究 |
(三)其他版本教科书古诗词编选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岸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依据及分析 |
第一节 课程目标比较 |
一、大陆《课程标准》中有关古诗词的课程目标 |
二、台湾《课程纲要》中有关古诗词的课程目标 |
三、两岸关于古诗词课程目标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教科书古诗词编写建议比较 |
一、大陆《课程标准》中有关古诗词的编写建议 |
二、台湾《课程纲要》中有关古诗词的编写建议 |
三、大陆《课标》与台湾《纲要》古诗词编选建议对比分析 |
第二章 两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两版教科书古诗词选文系统对比分析 |
一、两版教科书古诗词选文数量及比重 |
二、两版教科书古诗词选文的朝代、题材比较 |
第二节 两版教科书古诗词编排体系对比分析 |
一、部编版教科书古诗词编排体系 |
二、翰林版教科书古诗词编排体系 |
三、两版教科书古诗词编排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两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助读系统比较 |
一、两版教科书预习提示对比分析 |
二、两版教科书注释对比分析 |
三、两版教科书插图对比分析 |
四、两版教科书相同篇目助读系统比较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启发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启发 |
一、教学目标精细化 |
二、收录选文合理化 |
三、选文编排条理化 |
四、助学体系完善化 |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选文教学建议 |
一、用好助读系统,明晰学习目标 |
二、指导诗歌吟诵,增强情感体验 |
三、开展对比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
四、重视课堂对话,提升鉴赏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特色研究 ——以四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趋势 |
四、选题缘由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龚琳娜简介及节气古诗词的艺术现象 |
第1节 龚琳娜声乐演绎之发展 |
第2节 龚琳娜节气诗歌之现象 |
第二章 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特色体现 |
第1节 技能性表现 |
1.1 呼吸的调配 |
1.2 词作的意味 |
1.3 腔体的定位 |
第2节 技巧性运用 |
2.1 滑音的运用 |
2.2 颤音的运用 |
2.3 大嗓的运用 |
2.4 倚音的运用 |
第3节 意境式烘托 |
3.1 多声润色 |
3.2 衬词润境 |
3.3 节拍润饰 |
第三章 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特色分析 |
第1节 《谷雨一蓑烟雨任平生》分析 |
1.1 背景详文 |
1.2 演绎分析 |
1.3 伴奏分析 |
1.4 对比分析 |
第2节 《芒种山亭夏日》分析 |
2.1 背景详文 |
2.2 演绎分析 |
2.3 伴奏分析 |
2.4 对比分析 |
第3节 《立秋少年游》分析 |
3.1 背景详文 |
3.2 演绎分析 |
3.3 伴奏分析 |
3.4 对比分析 |
第4节 《大雪风雪夜归人》分析 |
4.1 背景详文 |
4.2 演绎分析 |
4.3 伴奏分析 |
4.4 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通过龚琳娜的特色演唱分析展望今后古诗词的传承与声乐发展 |
第1节 诗词中声乐美的艺术 |
1.1 诗词之声乐意味表现 |
1.2 诗词之声乐形式发展 |
1.3 诗词之声乐文化延续 |
第2节 声乐中诗词美的韵味 |
2.1 声乐之诗词意境演绎 |
2.2 声乐之诗词文化传承 |
2.3 声乐之诗词情怀深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历史溯源 |
(一)前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里程碑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探索与断裂阶段(“文革”期) |
(二)后四十年:前二十年改革开放初期+后二十年“非遗”时期 |
1.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
2.长调民歌舞台化非遗化阶段(“非遗”时期) |
本章小结 |
二、长调民歌舞台化的缔造者:宝音德力格尔 |
(一)宝音德力格尔的学艺经历 |
(二)宝音德力格尔的动人故事 |
(三)宝音德力格尔的长调民歌舞台化之路 |
(四)长调弟子朋友们口中的宝音德力格尔及长调民歌 |
本章小结 |
三、长调民歌舞台化的实践者:阿拉坦其其格 |
(一)阿拉坦其其格的学艺经历 |
(二)阿拉坦其其格长调“声乐化”之路 |
(三)阿拉坦其其格长调教学与培训 |
本章小结 |
四、长调民歌国际化舞台化传播者:其其格玛 |
(一)其其格玛的学艺经历 |
(二)其其格玛的舞台实践与教学实践—以两场音乐会为例 |
1.“安达组合”高校巡演之内蒙古师范大学专场音乐会 |
2.内蒙古艺术学院2016 级呼伦贝尔民歌传承班班级音乐会 |
(三)其其格玛心目中的长调国际化舞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采访图片 |
附录2 唱片及节目单 |
附录3 内蒙古现当代歌唱家人物编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
小结 |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
小结 |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
小结 |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章 叠奏曲式 |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
第一节 生存单曲 |
第二节 灾祸单曲 |
第三节 生机单曲 |
第四节 孕育单曲 |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
“曲式”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7)论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 ——以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内容 |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钢琴声部 |
第三节 声乐套曲《夏夜》概述 |
第一章 《夏夜》中钢琴声部的弹奏技术 |
第一节 低音线条的强调 |
第二节 琶音式织体的连贯弹奏 |
第三节 前奏、间奏与尾奏的“角色性”弹奏 |
第四节 踏板的使用 |
第二章 《夏夜》中钢琴声部的合作技巧 |
第一节 弹性速度的配合 |
第二节 语气转折的处理 |
第三节 换气合作技巧 |
第四节 声部之间的平衡 |
第三章 《夏夜》钢琴声部演奏分析 |
第一节 《在田园》 |
第二节 《玫瑰花魂》 |
第三节 《在海边浅水滩》 |
第四节 《离别》 |
第五节 《在墓地》 |
第六节 《无名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夏夜》曲式结构图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前言 |
二、文献来源途径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设计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古诗词教学 |
二、音乐 |
三、课程资源开发 |
第二章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一节 古诗词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
第二节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三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编选情况 |
第一节 古诗词的编选依据 |
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统编版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编选的要求 |
第二节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编选特点 |
一、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呈现篇目 |
二、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的呈现形式 |
三、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古诗词篇目的选取特点和编排状况 |
第四章 音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调查数据分析 |
一、教师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态度与认识 |
二、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音乐情况 |
三、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设计时运用音乐的情况 |
四、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中音乐作为课程资源的选择情况 |
五、教师对运用音乐的预期与反思 |
六、教师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看法 |
第二节 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中使用音乐的态度 |
三、学生对音乐类型的喜好 |
四、学生对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的环节的喜好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一、学校运用古诗词歌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二、学生对音乐这一课程资源接受度较高 |
三、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态度较为积极 |
四、教师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五、教师在使用音乐作为课程资源时有待进一步重视 |
六、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七、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喜好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 |
八、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五章 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
第一节 开发依据 |
一、古诗词中的音乐特性 |
二、小学生年龄特点 |
三、古诗词主题特点 |
第二节 开发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非专业性原则 |
三、适应性原则 |
四、文化传承原则 |
第三节 开发策略 |
一、根据古诗词特点,鉴别音乐资源类型 |
二、深入分析学生,打造魅力课堂 |
三、结合古诗词主题,选择音乐资源 |
第四节 开发来源 |
一、名师优质课案例 |
二、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 |
第五节 开发案例分析 |
一、导入环节 |
二、朗读环节 |
三、总结环节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古诗词编选情况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二、提出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
第二节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篇目一览表 |
附录 B 本论文中出现的所有音乐 |
附录 C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D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E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F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G 统编版低段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词音乐资源类型分析表 |
附录 H 低段古诗词参考儿童类古诗词歌曲分析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
1.3.1 思想价值 |
1.3.2 审美价值 |
1.3.3 娱乐价值 |
1.3.4 教育价值 |
1.3.5 认同价值 |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
3.1.1 韵文体 |
3.1.2 韵散相间体 |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
3.2.1 问答叙事类型 |
3.2.2 问答主体类型 |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
4.1 词语程式 |
4.1.1 数字程式 |
4.1.2 时间程式 |
4.1.3 人物名称程式 |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
4.2 句法程式 |
4.2.1 排比平行 |
4.2.2 递进平行 |
4.3 主题程式 |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
4.4 引导性程式 |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
5.1.1 时序 |
5.1.2 叙述节奏 |
5.1.3 叙述频率 |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
6.2 阈限阶段-考验 |
6.2.1 阈限时空 |
6.2.2 阈限生活 |
6.3 融合阶段-团圆 |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
6.3.2 其他融合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经典咏流传》与中小学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经典咏流传》节目概况 |
第一节 《经典咏流传》产生的文化土壤 |
一、诗词节目的自我发展 |
二、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
三、相关文艺政策的引导 |
第二节 《经典咏流传》创新的诗词传承 |
一、“音乐+文化”的新颖模式 |
二、“名人+素人”的传唱队伍 |
三、“共融+共享”的传播策略 |
第二章 《经典咏流传》节目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丰富认知,诗文曲目内容的多样性建构 |
一、原诗成曲:诗词原文单独成曲 |
二、中西结合:诗词搭配西方元素 |
三、拓展歌词:诗文加上原创歌词 |
第二节 开阔视野,诗文丰富内涵的多角度解读 |
一、知人论世:诗人及作品的背景介绍 |
二、情感共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
三、知识拓展:文史知识的链接和发散 |
第三节 陶冶情操,诗文意境审美的多方位营造 |
一、舞台效果:灯光舞美背景画面的配合 |
二、演唱方式:演唱者艺术风格的融合 |
三、古典乐器:传统乐器的演奏增添韵味 |
第三章 《经典咏流传》引入诗词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与中小学诗词选材上的联系 |
一、《经典咏流传》古诗词曲目统计分析 |
二、与中小学教材收录诗词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与中小学诗词吟诵教学的相关性 |
一、诗词诵读的问题与现状 |
二、诗词吟唱的传统与发展 |
三、诗词歌曲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三节 与中小学语文素养形成的相关性 |
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
二、审美的感知与体验 |
第四章 《经典咏流传》对中小学诗词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转变传统理念,提高诗词学习素养 |
一、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
二、教师:不学诗,无以言 |
第二节 创新教学环节,提高诗词学习兴趣 |
一、课前导入:以声入境,激发兴趣 |
二、把握课堂:探索诗词教学新方法 |
三、课外延伸:开展古诗词文艺活动 |
第三节 寓教于乐,开发诗词音乐教材 |
一、开发诗词音乐教材的理论依据 |
二、开发诗词音乐教材的现实条件 |
三、开发诗词音乐教材的编写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聆听一首动听的田园之歌(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大陆部编版与台湾翰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编选比较研究[D]. 谭颖.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演唱特色研究 ——以四首为例[D]. 孟春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蒙古族长调民歌舞台化演唱研究 ——以宝音德力格尔、阿拉坦其其格、其其格玛为例[D]. 魏秀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7]论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的弹奏与合作 ——以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为例[D]. 饶英. 苏州大学, 2020(03)
- [8]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付超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10]《经典咏流传》与中小学诗词教学研究[D]. 吴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