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明[1](2014)在《A股IPO市场投资者中签率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的比较》文中指出自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IPO市场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时间,在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具有世界IPO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比如高抑价率等问题,也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比如“新股不败”等。综合来看,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IPO发行市场异常火爆、首日超额收益(Abnormal Return,AR)异常高以及IPO长期表现欠佳等三类金融异象。在这三类金融异象中,IPO发行市场异常火爆是开端。需要对IPO发行市场进行探讨和研究,一方面在IPO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申购热情持续高涨,从2002年到2012年年间采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值配售和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共发行了大约1321只新股,平均中签率0.999,这一数字远远的高于其他国家对应的中签率;另一方面,在解释“三类金融异象”的各种研究中,关于首日超额收益已经非常丰富,从一级市场抑价说到二级市场溢价说,从信息不对称(包括承销商与发行人之间、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以及投资者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到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心理的研究。目前,比较盛行的就是将投资者划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通过比较不同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分析上市首日的高溢价和长期表现弱势。目前,在火爆的IPO市场上,现存的研究通常是关于投资者中签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中签率的影响因素得出提高中签率的方法,这仅仅对申购者产生实务上的帮助。却并不能将关于火爆的发行市场的研究与上市首日高溢价以及长期表现弱势的研究贯通起来。因此,本文尝试根据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之间的比较研究IPO市场中签率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中签率的不同因素。推断出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的不同考虑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本文总体的写作思路:首先,本文假定中签率的高低可以体现出投资者对某一只IPO新股的态度,某一只IPO新股中签率低,代表着投资者看好这只新股,申购此新股(不管是为了短期持有赚取差价还是为了长期投资)可以实现自己的正收益。进一步的根据不同IPO新股发行方式将IPO市场的参与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IPO市场一共产生了40多种发行方式,其中有两种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是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值配售的发行方式,另一种是网下询价、上网定价的发行方式。这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使得参与IPO市场上的投资者能够划分为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向二级市场市值配售发行方式下的IPO投资者主要是个体投资者,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发行方式下的IPO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次,在区分开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后,就可以分别研究个体投资者的中签率的影响因素和机构投资者的中签率的影响因素,进而就可以比较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在综合考虑其他文献的基础上,同时,按照投资者情绪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个体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往往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惯性和先天理念,具体在IPO发行市场上,个体投资者往往会坚持“新股不败”的思维逻辑,机构投资者会表现的比较理性。同时,对于承销商在IPO市场上的所具有的“信息生产”“证中介”机制是否能够得以体现,按照承销商声誉的有关理论,机构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往往会考虑到承销商等中介机构在IPO市场上的作用,而个体投资者可能不关注承销商等中介机构。这些理论分析表现在中签率,可以得出机构投资者中签率和个体投资者中签率的三个假说:假说1,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IPO新股发行数量存在明显的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中签率与IPO新股发行数量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假说2,机构投资者中签率与以往IPO新股发行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以前IPO上市首日的抑价率平均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发行前摊薄市盈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IPO新股发行价格、市盈率以及以前IPO上市首日的抑价率平均值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假说3,机构投资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个体投资者中签率对承销商声誉均不存在显着关系。再次,为了验证这三个假说,本文将使用截面数据回归来检验,总体检验思路为选取申购日在2002年5月29日至2012年10月26日的A股IPO新股共936只。把其中采用发行方式为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值配售的202只IPO作为样本1,主要研究的是个体投资者申购A股新股中签率的影响因素;把其中采用发行方式为网下询价、上网定价的734只IPO作为样本2,主要研究的是机构投资者申购A股新股配售率的影响因素。为了保持样本1和样本2的可比性,样本2中剔除了创业板数据。因为采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值配售的发行方式(即样本1)IPO的时间跨度为申购日在2002年5月29日至2004年8月25日,同时创业板首只新股的申购日期为2009年9月25日。所以样本1中仅仅包含了主板和中小板的数据。为了保持可比性,样本2中也仅仅保留了主板和中小板数据,剔除了创业板IPO数据。同时,本文为每个样本都选取了被解释变量中签率(1ot),解释变量IPO新股发行数量(issuenumber)、IPO新股发行价格(issueprice)、以前累计IPO抑价率的算术平均值(tpremium)、发行前摊薄市盈率(PE)、最近一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承销商声誉(reputation)以及交叉声誉变量(D*reputation)。通过对样本1和样本2的逐步回归及异方差调整,可以看到样本1中,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IPO新股发行数量(issuenumber)呈现出显着的一元线性回归,且可决系数达到了0.9993,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后,解释变量的系数均不显着,且可决系数并没有显着的提高。同时,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再者,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交叉声誉变量也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加入了保荐制度后,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样本2中,机构投资者中签率与新股发行数量(issuenumber)没有显着的一元线性关系,在逐步加入了IPO新股发行价格(issueprice)、以前累计IPO抑价率的算术平均值(tpremium)、发行前摊薄市盈率(PE)、最近一期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承销商声誉(reputation)且经异方差调整后,解释变量的参数均显着,且可决系数不断提高,最终得到了0.35。同时在加入了声誉交叉变量后,参数并不显着。说明保荐制度的引入没有改变机构投资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之间的显着关系。通过对样本1和样本2的逐步回归且经异方差调整,假说1、假说2以及假说3得以证明。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在A股IPO市场上,个体投资者往往不考虑任何因素,“有股必申”,对所有的IPO新股一视同仁;而机构投资者在申购A股IPO新股时,会考虑新股发行数量、新股发行价格、拟上市公司摊薄前市盈率、拟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前累计IPO抑价率的算术平均值、承销商声誉等因素。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在A股IPO市场上更具理性。最后,针对本文的分析结论,提出了三个可能的政策性建议:第一是一种可能的IPO新股分配制度,通过新股分配制度的不同设计,形成投资者类型的不同组合,实现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第二是一种可能的IPO中介结构监管思路,让监管机构协助完成承销商声誉与拟上市企业质量的正相关关系;让投资者尤其是个体投资者完成申购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的正相关关系。等到实现了申购者中签率与承销商声誉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后,投资者尤其是个体投资者可以有效制约承销商的时候,监管机构就可以放开对承销商声誉与拟上市企业质量的监管;第三是一种可能的市场经济理念,打破各种无风险的高收益,逐步培育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风险意识。总体来看,本文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是基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的视角比较分析了我国A股IPO市场上中签率的不同影响因素,从投资者申购行为方面尝试性的解释不同发行方式下的IPO发行市场中签率的不同。在IPO发行市场异常火爆、首日超额收益(Abnormal Return,AR)异常高以及IPO长期表现欠佳等三类金融异象中,已经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首日超额收益异常高以及IPO长期表现欠佳等问题,且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在这三个现象中,发行市场是时间上的开端,本文试图从股票发行市场投资者申购行为这个角度来揭示IPO市场上投资者疯狂抢购新股的原因,进而为研究IPO发行市场异常火爆与首日超额收益异常高以及IPO长期表现欠佳的联系做一些尝试性的准备;第二,本文运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依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个体投资者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且往往在IPO市场中处于市场劣势一方,个体投资者中签率仅仅与新股发行数量呈现显着的一元线性关系,在申购新股时坚持“新股不败”,不会考虑其他因素;第三,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适合我国实际的IPO市场新股分配制度、一种监管IPO市场中介机构尤其是承销商的思路以及一种市场经济理念。
上官任捷[2](2013)在《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新股定价效率及其对综合指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新股发行制度主要由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新股发售机制组成,作为我国股票市场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新股发行制度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原理如下:(1)通过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控制当期上市企业数量,通过新股发售机制确定上市企业新股发行价格,在供给数量和价格的共同作用下,新股上市当日的供求关系产生相应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最终反映在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上。(2)通过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对符合上市条件的拟上市企业进行筛选,使真正具备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获得流动资金,从而实现快速发展;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将反映在股票价格的长期增长上,从而使得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3)股票价格指数随计入指数成分的每只个股上市以后的价格波动而做出相应地变化。由此可见,以新股上市对指数的影响程度作为衡量不同新股发行制度定价效率的指标,综合反映了不同股票发行制度对新股上市首日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影响。我国在股票发行制度定价效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不同新股发售机制对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及长期走势的影响方面,关于新股上市后对指数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特点的新股在上市当日对综合类指数的影响,而关于新股发行制度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本文以上证A股指数成分股为样本,采用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累计异常收益率、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和新上市股票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等指标作为衡量新股定价效率的指标,比较不同新股发行制度的定价效率,并由此对我国新股发行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上述新股定价效率衡量工具所反映的不同新股发行制度的定价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IPO定价效率不断提高,新股上市首日对上证A股指数的拉升作用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保荐人制度下采用的“网下询价和上网定价相结合的方式”和“向二级市场配售方式”,较其他发售机制更充分反映市场对新股的估值,在这两种发售机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较高,新股计入指数首日对上证A股指数的影响较小。(2)通过不同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下累计异常收益率与购买并持有异常收益率的变动趋势也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政府监管部门将一部分发行审核的权利与义务转移给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使得拟上市企业接受更多来自市场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上市企业的质量也较其他发行审核制度下上市企业的质量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尽管不同IPO效率衡量工具所反映的新股发行制度效率总体趋势是相同的,但是新股发行对上证A股指数的影响所反映的数据与其他IPO效率衡量工具所反映的数据仍存在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上证A股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缺陷。笔者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相关缺陷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个别权重股走势对上证A股指数的影响可以看出,权重股对上证A股指数的影响显着。一方面,在上证A股市场整体下降时,权重股因其价格相对稳定,能够起到稳定指数波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个别权重股如中石油因为流通股占总股本比率较低,庄家只需要极少的资金就可以通过影响上证A股指数及其他基准指数的走势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2)新股计入指数时间的调整对上证A股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如果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新股上市首日较高的收益率会使上证A股指数产生较大幅度地上升,而当新股上市次日或者是十一个工作日以后计入指数,其价格波动逐渐平稳,甚至存在由于首日收盘定价过高而使随后几天股价下降,从而导致上证A股指数上升幅度减小甚至为负的现象。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和上述分析结论,提出加强对市场中投资者的教育,鼓励并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发挥回拨机制与绿鞋机制在发行定价中的作用;完善保荐代表人制度,明确新股上市过程中各市场主体的职责与义务,为逐渐向注册制转变做好准备等政策建议。同时,根据在指数模型编制过程中发现的指数编制方法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我国国情及股票市场特点对指数编制方法中加权方式进行调整;减少行政干预对指数编制的影响,维护指数的权威性与科学性;指数编制政策应该公开透明等建议。
陈子闻[3](2013)在《我国A股IPO定价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国资本市场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领域普遍存在两种异象:第一,新股短期超额回报现象,即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市场回报率;第二,新股长期表现不佳,即新股在至少2年以上的长期表现不如市场表现或具有可比性的非新股股票。关于新股定价效率的研究是解答新股短期超额收益和长期弱势表现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以199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市的新股作为研究对象,分期探究不同的发行定价方式下的新股定价效率,主要为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不同的发行定价方式下,新股定价是否有效?即新股定价是否存在人为压低或是抬高发行价的现象?定价效率能否用数值刻画?第二,造成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原因是一级市场抑价还是二级市场溢价?第三,影响新股定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的?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了世界范围内关于新股短期超额收益的各种理论解释,主要有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理论。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由于二级市场不是充分有效的,新股上市首日的市场价不能反映新股的内在价值,因此采用不需要利用二级市场数据的随机边界模型进行新股定价效率研究,计算通过各种因素拟合出的新股内在价值和发行价之间的偏离程度,即真实抑价水平,随后通过相关性检验,验证新股真实抑价是否是导致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原因。其次,本文从新股定价方式、发行配售方式以及发行管制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股发行定价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并分析了各种发行定价方式和发行管制对新股定价的影响。通过梳理发现,我国的发行定价方式几经变化,变化的背后体现出各阶段市场发展状况和监管层对于新股定价的干预和管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日渐成熟以及监管职能的转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各发行主体相互制衡,有序地参与到新股定价的过程中,这一点从新股上市首日超额回报逐步回落中可得到验证。但是在现阶段的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虽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充分,发行制度仍有待于继续改革和完善。最后,本文通过随机边界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各阶段新股定价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发行定价方式下,新股的定价效率有所差别,除了短暂的市场化定价阶段(T2)外,其他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价,固定市盈率发行阶段(T1)、限制市盈率发行阶段(T3)以及询价阶段(T4)新股真实抑价水平分别为99.3%、99.6%和86.3%,其中以T3阶段的抑价水平最高,询价阶段抑价水平最低。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在三个阶段中新股抑价与新股短期超额收益之间呈现正相关,即新股抑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超额收益的来源,但二级市场溢价才是造成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新股定价效率的研究作为突破口,试图解释新股发行领域内存在的异象,同时按发行定价方式的不同划分子样本,分别进行各阶段的新股定价效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划分有助于研究的深入和细化。第二,本文使用随机边界模型检验各时期的新股定价效率。随机边界模型突破了以往使用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作为新股抑价程度衡量的局限,在不使用二级市场数据的前提下,定量化的描述新股的真实抑价水平,这一原本用于衡量生产过程中效率损失的模型在国内关于新股定价效率的研究中使用的频率还很少。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研究结果表明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为二级市场溢价,但本文并没有对溢价的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再做系统性的分析,对造成二级市场价格虚高的原因是投资者的狂热情绪还是承销商托市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第二,由于篇幅受限,本文只对新股发行上市时的表现进行研究而未考虑新股的长期走势情况,如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将更有助于还原新股从发行到上市再到后市这一完整的、动态的过程,这也是日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徐毛毛[4](2012)在《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与IPO发行成本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IPO发行成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股权融资成本,是发行上市各方参与者(发行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博弈的结果,事关企业的融资效率,更是衡量新股定价效率与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中国IPO市场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发行方式先后主要经历了购买认购证、储蓄挂钩和全额预缴、上网定价、网上询价、二级市场配售以及配售和网上定价相结合六种方式,在各种发行方式下,IPO的发行成本如何?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形成的卖方市场格局使得绝大多数发行者采用包销的承销方式,包销相对于承销的效率又怎样?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以往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只对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分析,少有从发行方式和承销方式的角度来对直接发行成本和间接发行成本进行分析。为此,本文基于1996年1月至2008年8月之间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数据,通过设立发行费率与发行效率指标,结合调整后的抑价率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对不同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下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直接发行成本(发行费用)、间接发行成本(抑价水平)和发行效率进行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希望对中国IPO体制方面的改革以及发行公司股票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市场配售方式增加了直接发行成本,但又较大程度地降低了IPO的抑价率,总的提高了发行效率;配售与上网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IPO的抑价率,同时还降低了公司股票发行效率;另外,包销方式下的新股发行费用大于代销方式,代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股票发行效率。
郑晓光[5](2012)在《新股发行制度对中国IPO抑价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O抑价是在世界资本市场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IPO抑价程度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资本市场的IPO抑价程度相对较低,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IPO抑价程度较高。尤其在中国资本市场,其IPO抑价程度堪称世界之最。中国IPO高抑价的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市场不成熟、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供求不平衡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也可能是与中国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新股发行制度的频繁、剧烈变革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新股发行制度变革过程,通过对比中外资本市场发展的差距和新股发行制度的差异,透过IPO高抑价的表象,从新股发行制度方面探寻发行制度对IPO抑价影响。新股发行制度包括审核制度、发行方式、定价机制三个层面,通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三个方面的分别探讨,本文认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性缺陷是引起IPO高抑价发行的重要因素,我国资本市场供求不平衡的主要矛盾依然没有解决;进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收集每次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前后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归类整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审核制度、发行方式、定价机制以及可能与IPO抑价有关的其他因素进行初步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证实:新股发行制度确实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显着影响,制度性缺陷是造成我国IPO高抑价的重要性因素;尤其是审批制和核准制均带有浓烈的行政色彩和不规范操作,审核制度对形成我国IPO高抑价率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结论同时显示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革的过程也刚好是IPO抑价程度不断降低的过程,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变革过程中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与规范,逐渐与国际化、市场化接轨。随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和逐步完善,IPO抑价程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注册制,IPO抑价降低的趋势可能会继续,直至接近国外成熟IPO市场抑价水平。最后,本文建议继续保持IPO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力度,逐步推进审核制度向注册制的平稳过渡,完善询价制度,培养市场化定价机制,规范IPO市场管理与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郎超[6](2012)在《我国IPO抑价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文中研究指明IPO抑价现象与热销市场和新股长期弱势并称为IPO市场的三个“不解之谜”,普遍存在于各个资本市场,其中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上的IPO抑价现象尤为显着,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我国也存在严重的IPO高抑价现象,并引起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达成建立公平合理高效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市场这一目标,我国新股审核发行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本文对实行“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前后我国证券市场上发行市盈率、公司基本面因素对发行价解释力和IPO抑价率情况做了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实行“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之后我国新股发行PE显着提升,首日抑价率出现下降,并且发行PE的波动性也有了显着的提升,证明“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起到了提高新股发行市场化程度的作用,符合改革的初衷;与此同时,对于公司基本面因素对发行价解释力和IPO抑价率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却得出结论:现行制度下,公司基本面因素对IPO发行定价的解释力出现了下降,同时并没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率的波动性。对实行“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以来我国IPO抑价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证明,投资者情绪因素对IPO抑价率的解释力远远高于新股自身因素,持续偏高的IPO抑价率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同时证明了网下超额认购倍数、网下申购配售对象家数、首日交易换手率、上市前五只新股平均抑价率、上市当日大盘指数涨幅和上市前五日大盘指数涨幅等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与IPO抑价率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具有良好的解释力。
郭敏欣[7](2011)在《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1969年理论界首次发现IPO定价偏低这一现象以来,“新股抑价之谜”便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中最令金融学者着迷的问题之一。作为“新兴+转轨”的证券市场,我国新股抑价水平之高更是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A股市场的政府管制色彩及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造就了我国特有的“政策市”及“投机市”。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根除新股高抑价这一顽症已势在必行。虽然我国反反复复地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多轮改革,但新股的抑价水平还是远远高于其他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那么,我国新股如此之高的抑价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多轮市场化的定价方式都不能根除这一顽症?基于此,本文以1990~2010年沪深A股中的1880只新股为样本,对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及新股发行体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并试图寻找我国新股抑价高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全文的框架做一个简要的概述,最后阐述了本文在研究新股抑价问题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国外关于新股抑价的研究脉络,其次按市场参与方信息对称与否一一介绍了国外主流的新股抑价理论,并对这些抑价理论流派作相应的评述;最后对国内的关于新股抑价研究文献做了一定的梳理与归类,并略作评述。第三章首先对我国的新股抑价现象进行大概的描述,而后按不同的划分方式对我国新股抑价现象及其他现象作系统性的分析;之后梳理我国新股发行的变迁历程,试图从新股发行的一、二级市场寻找新股抑价可能的原因;最后则从新股发行的参与主体入手,分析各自对新股抑价的影响程度。第四章则从一级市场出发研究新股的估值。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资产定价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而后对西方成熟市场的主流估值模型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这些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作相应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影响新股定价的各种因素。第五章则从一级市场新股的估值转入新股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并对全球主要的新股发行监管机制及新股定价机制做详细的介绍和比较。第六章在第五章的基础上,对我国新股发行的监管方式、定价方式、发行方式变迁历程作详细的梳理及评论。在第七章中,通过建立新股抑价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各因素对新股抑价影响的显着性及强弱性,并以定价方式为划分依据对我国的新股抑价作阶段性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阳亚玲[8](2011)在《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IPO效率一直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新股超额收益这一IPO低效现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学者主要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行为金融学来解释新股超额收益现象,而国内的学者主要是运用国外学者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但是从制度因素探究新股超额收益的理论很少。笔者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新股超额收益现象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影响IPO效率的因素,发现几乎没有学者从制度角度研究IPO效率。本文把制度因素纳入IPO效率的分析范畴,比较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首先,本文用新股超额收益率作为IPO效率的衡量机制,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新股超额收益率来比较不同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主要从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新股发行方式和新股定价机制这三个方面论述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具体的制度改进作出了评价。其次,把新股发行主体简化为投资者和发行公司的两方动态演化博弈,得到了新股发行制度的三种定价策略均衡,探讨了每种均衡实现的条件和均衡的结果,比较了每种均衡的效率,论述了在不同的发行制度中可以实现的定价策略均衡,对每种制度下实现的策略均衡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再次,采用1996-2010年8月上市的所有A股作为样本,用SPSS软件对不同的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本文利用投资者和发行公司两方博弈模型来分析在新股发行制度过程中发行主体的行为及其对新股定价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新股发行制度的定价策略均衡为低报价的混同均衡、高报价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审批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低报价的混同均衡,通道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高报价的混同均衡,保荐制下可实现的均衡为分离均衡,发现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IPO效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说明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在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进。(2)从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的统计检验来看,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的IPO效率是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演进的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有效率的,即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新股超额收益率越来越低,这一点在审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而新股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对新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不是特别显着。
张俊,单永志,刘钰善,孟铁柱,顾弘智,查文舜[9](2010)在《我国IPO市场的询价发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出售股票,并随即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形成一个具有流动性的交易市场(Ritter,1998)。因此,IPO是股份公司由少数人持股向公众持股转变的重要步骤,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筹措资金的渠道,在股权融资行为中占据最主导的地位。此外,IPO也为资金供应者提供了投资和获利的机会,并且形成了资金流动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市场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门彦顺[10](2010)在《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国际市场上,对IPO定价机制的研究历来是证券市场不衰的话题之一;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在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发展与改革也备受业界关注。IPO发行与定价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二级市场的健康稳健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IPO市场异常现象,改善股票市场资本运作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可以为我国IPO定价机制改革提供实证支持。本文在对我国IPO发行制度演变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就国内外IPO定价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我国现行IPO发行方式存在诸如网下网上申购资金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回拨机制和“绿鞋”机制形同虚设,网上申购最高限额制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余额包销方式对承销商约束不强、不能发挥其IPO价格发现功能等问题;我国现行IPO定价方法则存在相关机构易于合谋操纵IPO发行价格,初步询价与累计投标过程的分离易引发机构投资者不诚信,过于单一的IPO定价方法不利于证券公司的竞争与发展,及以市盈率作为参考的定价方法本身存在缺陷等问题。同时文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就发行方式、定价方法的不同对IPO定价机制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理论上现行IPO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具有历史进步性,且符合证券市场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与需求,但与我国证券市场上曾采用的其它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相比,现行IPO发行方式与定价方法下的IPO定价机制效率并不高。为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深化,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前文研究中所提问题与所得结论,本文认为我们可以采取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公司IPO过程中承销商约束机制、着力改进现行累计投标询价制使其更加完善、推动IPO定价方法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等措施来推动我国IPO定价机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A股IPO市场投资者中签率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意探索之处及不足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投资者中签率、信息不对称以及情绪 |
2.2 承销商声誉 |
2.3 IPO监管影响 |
2.4 文献评述 |
3. 中签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A股IPO的股票分配制度及其投资者新股获配的影响 |
3.1.1 我国IPO股票分配制度 |
3.1.2 A股IPO投资者新股获配的影响 |
3.2 关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中签率决定因素的假说 |
3.3 本章小结 |
4. 中签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设定及说明 |
4.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论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2.3 回归方程 |
4.2.4 回归方程的检验 |
4.2.5 回归方程的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一种可能的IPO新股分配制度 |
5.2 一种可能的IPO中介结构监管思路 |
5.3 一种可能的市场经济理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新股定价效率及其对综合指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IPO 制度 |
1.3.2 IPO 抑价 |
1.3.3 IPO 长期表现 |
1.3.4 IPO 制度对股价的影响 |
1.3.5 指数编制原理及其缺陷 |
1.3.6 新股发行对指数的影响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2. 新股发行制度介绍 |
2.1 国际常用新股发行制度介绍 |
2.1.1 新股发行审核制度 |
2.1.2 新股发售机制 |
2.2 我国 IPO 制度 |
2.2.1 审核制度的演变 |
2.2.2 发售机制的演变 |
3. IPO 定价效率及其对上证 A 股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样本选择和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上市首日定价效率 |
3.2.2 新股长期价格走势 |
3.2.3 个股对指数的影响模型 |
3.3 不同制度下 IPO 定价效率及对指数的影响 |
3.3.1 不同发行审核制度下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的比较 |
3.3.2 不同发行审核制度下新股计入指数首日对指数的影响 |
3.3.3 不同发售机制下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的比较 |
3.3.4 不同发售机制下新股计入指数首日对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制度下新股长期走势及对指数的影响 |
3.4.1 不同发行审核制度下新股长期走势 |
3.4.2 不同发售机制下新股长期走势 |
3.5 案例说明: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3.5.1 权重股对上证 A 股指数的影响 |
3.5.2 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改变对上证 A 股指数的影响 |
3.6 结论 |
4. 政策建议 |
4.1 明确新股上市过程中各市场主体的职责与义务 |
4.2 发挥回拨机制与绿鞋机制在发行定价中的作用 |
4.3 逐步完善注册制所需配套制度 |
4.4 鼓励并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 |
4.5 根据国情对指数编制方法中权重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
4.6 减少行政干预对指数编制的影响 |
4.7 详尽披露指数编制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A股IPO定价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思路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一级市场抑价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 关于二级市场溢价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发行定价方式演变 |
3.1 世界主要 IPO 发行定价方式 |
3.1.1 固定价格发行机制 |
3.1.2 竞价发行方式 |
3.1.3 累积投标询价方式 |
3.1.4 混合发行定价方法 |
3.2 我国新股定价方式的演变 |
3.2.1 行政定价阶段(1992 年-1999 年) |
3.2.2 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定价阶段(1999 年至今) |
3.2.3 新股定价制度的最新变化 |
3.3 我国发行配售方式的演变 |
3.3.1 网下发行方式(1991 年-1995 年) |
3.3.2 网上发行方式(1996 至今) |
3.4 我国发行监管制的变革 |
3.4.1 以额度管理为核心的审批制 |
3.4.2 以通道制为基础的核准制 |
3.4.3 保荐人制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新股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随机边界模型简介 |
4.2 假设的提出 |
4.2.1 公司价值变量与新股发行价 |
4.2.2 发行市场变量与新股发行价 |
4.2.3 风险因素变量与新股发行价 |
4.2.4 控制变量与新股发行价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5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1 我国 A 股 IPO 市场“三高”异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率的描述性分析 |
4.5.3 发行定价方式描述 |
4.6 新股定价效率的随机边界模型检验 |
4.6.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2 随机边界模型的检验 |
4.6.3 新股真实抑价水平与短期超额收益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与IPO发行成本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IPO |
1.2.2 IPO 发行成本 |
1.2.3 发行方式 |
1.2.4 承销方式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IPO 发行成本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 IPO 间接成本相关研究 |
2.2.1 IPO 抑价国外理论解释 |
2.2.2 IPO 抑价国内研究现状 |
3 我国 IPO 发行制度和承销制度的演变 |
3.1 发行制度的演变 |
3.1.1 审核制度 |
3.1.2 定价机制 |
3.1.3 发行方式 |
3.2 承销制度的演变 |
4 我国 A 股市场 IPO 发行成本分析 |
4.1 直接发行成本 |
4.2 间接发行成本 |
5 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与 IPO 发行成本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1.2 指标选取 |
5.1.3 变量定义 |
5.1.4 模型构建 |
5.2 实证研究 |
6 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与 IPO 发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和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1.2 指标选取 |
6.1.3 变量定义 |
6.1.4 模型构建 |
6.2 实证研究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5)新股发行制度对中国IPO抑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学派 |
2.1.2 制度成因流派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参照国外研究指标,检验国内是否存在IPO抑价现象 |
2.2.2 根据国外理论,检验国内IPO抑价现象的原因是否与国外理论相符合 |
2.2.3 以国内制度为背景,检验制度因素是否影响IPO抑价水平 |
2.2.4 资本市场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3章 新股发行制度演变 |
3.1 审核制度的演变 |
3.1.1 审核制度分类 |
3.1.2 审核制度变迁 |
3.1.3 IPO的核准程序 |
3.2 发行方式的演变 |
3.2.1 发行基本要求 |
3.2.2 我国证券市场曾采用过的新股发行方式 |
3.3 定价机制的演变 |
3.3.1 股票发行定价分析报告 |
3.3.2 股票发行价格确定方法 |
3.3.3 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变革 |
第4章 新股发行制度与IPO抑价理论分析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2 我国资本市场特殊背景下的IPO抑价 |
4.2.1 非理性投资行为扭曲市场结构,造成价格泡沫 |
4.2.2 资本市场的供求不平衡矛盾加剧 |
4.2.3 频繁和剧烈的制度波动,存在诸多弊端 |
4.3 新股发行制度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 |
4.3.1 审核制度与IPO抑价 |
4.3.2 审核制度与IPO抑价 |
4.3.3 发行方式与IPO抑价 |
4.3.4 定价机制与IPO抑价 |
4.4 长期的高IPO抑价率反作用于证券市场,造成恶性循环 |
第5章 新股发行制度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 IPO抑价总体情况描述性统计 |
5.3 影响IPO抑价的制度性因素 |
5.3.1 审核制度对IPO抑价影响比较 |
5.3.2 发行方式对IPO抑价影响比较 |
5.3.3 定价机制对IPO抑价影响比较 |
5.4 可能与IPO抑价有关的其他方面 |
5.4.1 行业制度与IPO抑价 |
5.4.2 中签率与IPO抑价 |
5.4.3 发行价格及发行市盈率 |
5.4.4 发行规模 |
5.4.5 发行到上市时间间隔天数 |
5.4.6 上市首日换手率 |
5.5 IPO抑价回归分析 |
5.5.1 模型建立 |
5.5.2 回归结果 |
5.5.3 回归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深化IPO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力度 |
6.2.2 推进IPO审核制度向注册制平稳过渡 |
6.2.3 培养IPO市场化定价机制 |
6.2.4 规范IPO市场管理与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我国IPO抑价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写作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本文的写作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难点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1.3.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IPO抑价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基于二级市场有效且信息不对称 |
2.1.2 基于二级市场有效且信息对称 |
2.1.3 基于二级市场无效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检验国外抑价理论国内适用性 |
2.2.2 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IPO制度历史沿革 |
3.1 新股审核制度历史沿革 |
3.1.1 审批制(1990年-1999年) |
3.1.2 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阶段(1999年-2000年) |
3.1.3 核准制(2001年至今) |
3.1.4 注册制 |
3.2 定价机制历史沿革 |
3.2.1 固定价格定价(1993年之前) |
3.2.2 固定市盈率定价(1993年-1999年2月) |
3.2.3 放开市盈率限制定价(1999年-2001年) |
3.2.4 控制市盈率定价(2001年-2004年) |
3.2.5 累计投标询价(2005年至今) |
3.3 发行方式历史沿革 |
3.3.1 网下发行(1994年之前) |
3.3.2 网上竞价发行与上网定价发行(1994年-1998年) |
3.3.3 法人配售与上网定价结合方式(1999年-2000年) |
3.3.4 二级市场投资者网上配售与上网定价结合(2000年-2005年) |
3.3.5 网下询价与二级市场配售结合(2005年-2006年) |
3.3.6 网下询价与上网定价相结合(2006至今) |
3.4 现行制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行制度实行前后IPO抑价特点比较 |
4.1 IPO抑价的内涵 |
4.2 总体IPO特点统计学描述 |
4.3 发行PE比较分析 |
4.3.1 现行制度实行前后发行PE均值t检验 |
4.3.2 现行制度实行前后发行PE方差F检验 |
4.4 基本面因素对发行价解释力比较分析 |
4.4.1 变量选取和回归模型 |
4.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5 IPO抑价特点研究 |
4.5.1 现行制度实行前后IPO抑价均值t检验 |
4.5.2 现行制度实行前后IPO抑价方差F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下我国IPO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变量选取及统计描述 |
5.1.1 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及统计描述 |
5.1.2 新股自身因素代理变量及描述 |
5.2 研究假设和回归模型 |
5.3 实证检验结果 |
5.4 实证结果的解释 |
5.4.1 模型间比较及解释 |
5.4.2 显着影响因素解释 |
5.4.3 投资者情绪的理论涵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框架 |
1.3 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IPO 抑价研究文献综述 |
2.1 IPO 抑价研究发展脉络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基于一级市场的折价理论 |
2.2.2 IPO 抑价的二级市场解释 |
2.2.3 西方新股抑价理论述评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IPO 抑价的描述 |
2.3.2 西方理论的检验 |
2.3.3 IPO 抑价的解释 |
2.3.4 研究不足之处 |
3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及原因分析 |
3.1 我国A 股市场的发展状况 |
3.1.1 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情况 |
3.1.2 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情况 |
3.1.3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情况 |
3.2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 |
3.2.1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描述 |
3.2.2 世界主要国家新股抑价情况 |
3.2.3 低中签率、巨额资金冻结与高换手率 |
3.2.4 高市盈率、高发行价 |
3.2.5 发行制度改革后第一单频遭爆炒 |
3.3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分析 |
3.3.1 新股抑价的理论解释 |
3.3.2 我国新股抑价解释的主要观点 |
3.3.3 新股抑价解释的微观主体视角 |
4 主流估值理论及新股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外新股定价理论综述 |
4.1.1 国外新股定价理论综述 |
4.1.2 国内新股定价理论研究现状 |
4.2 主流公司估值理论及适用性分析 |
4.2.1 成本法 |
4.2.2 现金流量贴现法(DCF) |
4.2.3 市场法 |
4.2.4 期权定价模型 |
4.2.5 多因素定价模型 |
4.2.6 各种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
4.2.7 各估值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
4.3 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 |
4.3.1 内部因素 |
4.3.2 外部因素 |
5 价格发现机理及新股发行机制 |
5.1 价格发现机制概述 |
5.1.1 商品的价格发现机制 |
5.1.2 IPO 的价格发现机制 |
5.2 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
5.2.1 三种新股发行监管机制简述 |
5.2.2 三种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比较 |
5.2.3 成熟市场新股发行监管制度案例 |
5.3 主流新股定价方式简介 |
5.3.1 固定价格机制 |
5.3.2 拍卖机制 |
5.3.3 累计投标询价制 |
5.3.4 混合机制 |
5.4 几种基本定价方式的比较及其国际趋势 |
5.4.1 几种基本定价方式的比较 |
5.4.2 新股定价方式的国际趋势及评价 |
6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 |
6.1 我国新股发行监管制度变迁历程 |
6.1.1 审批制阶段(2001.3.16 以前) |
6.1.2 核准制阶段(2001.3.17 至今) |
6.2 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变迁 |
6.2.1 我国股票定价方式的五大时期 |
6.2.2 小结 |
6.3 新股发行方式的变迁 |
6.3.1 1999 年以前的新股发行方式 |
6.3.2 1999 年后的新股发行方式 |
6.3.3 小结 |
6.4 我国最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6.4.1 我国新股之怪状 |
6.4.2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6.4.3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效果 |
6.4.4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评价 |
7 我国新股抑价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变量的选择与描述 |
7.1.1 样本的选取 |
7.1.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
7.1.3 样本时期的划分 |
7.2 样本变量的描述统计 |
7.2.1 新股抑价描述统计 |
7.2.2 全部变量描述统计 |
7.3 我国新股抑价的计量分析 |
7.3.1 建模过程 |
7.3.2 实证分析过程 |
7.3.3 估计结果 |
7.3.4 统计结果分析 |
7.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4.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四、 论文的框架 |
五、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新股发行制度理论 |
二、 IPO 效率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新股发行方式的历史演进 |
三、 我国新股定价机制的历史演进 |
四、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演进的特征 |
五、 新一轮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及其评价 |
第四章 不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可实现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 |
一、 IPO 效率的界定 |
二、 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分析 |
三、 各种均衡的效率比较 |
四、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可实现的均衡及其效率比较 |
五、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第五章 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 IPO 效率比较的实证分析 |
一、 样本选取及其来源 |
二、 新股超额收益率 |
三、 不同新股审核制度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四、 不同新股发行方式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五、 不同新股定价机制下的 IPO 效率比较 |
六、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一、 大力推进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 |
二、 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三、 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 |
四、 大小非问题的解决 |
五、 在询价环节实施惩罚性的报价成交机制 |
六、 实行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对现有文献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我国IPO 发行制度的演变 |
2.1 IPO 发行审核制度演变 |
2.1.1 审批制阶段(1990 年12 月~2001 年3 月) |
2.1.2 核准制阶段(2001 年3 月~至今) |
2.2 IPO 发行方式的演变 |
2.3 IPO 定价方法的演变 |
第三章 国内外IPO 定价机制比较分析 |
3.1 国际常用IPO 定价机制基本理论 |
3.1.1 国际常用IPO 发行方式 |
3.1.2 国际常用IPO 定价方法 |
3.2 我国现行IPO 定价机制及其主要问题 |
3.2.1 我国现行IPO 发行方式及其主要问题 |
3.2.2 我国现行IPO 定价方法及其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分析 |
4.1 IPO 定价机制效率及其衡量标准 |
4.1.1 IPO 定价机制效率的含义 |
4.1.2 IPO 定价机制效率的衡量标准 |
4.2 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状况 |
4.3 不同影响因素下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差异性分析 |
4.3.1 发行方式 |
4.3.2 定价方法 |
4.4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完善我国IPO 定价机制的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分配制度 |
5.2 建立健全公司IPO 过程中承销商约束机制 |
5.3 着力改进现行累计投标询价制使其更加完善 |
5.4 推动IPO 定价方法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沪市相关IPO 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深市相关IPO 数据一览表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A股IPO市场投资者中签率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的比较[D]. 赵海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2]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新股定价效率及其对综合指数的影响[D]. 上官任捷.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2)
- [3]我国A股IPO定价效率研究[D]. 陈子闻.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4]发行方式、承销方式与IPO发行成本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D]. 徐毛毛. 重庆大学, 2012(03)
- [5]新股发行制度对中国IPO抑价影响研究[D]. 郑晓光. 西南大学, 2012(09)
- [6]我国IPO抑价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下询价、上网定价”制度[D]. 郎超. 复旦大学, 2012(03)
- [7]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 郭敏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12)
- [8]不同新股发行制度条件下的IPO效率比较分析[D]. 阳亚玲. 福州大学, 2011(06)
- [9]我国IPO市场的询价发行机制研究[A]. 张俊,单永志,刘钰善,孟铁柱,顾弘智,查文舜.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9), 2010
- [10]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 门彦顺. 河南工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