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绳海槽二万年以来沉积物中烯酮化合物与古温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义[1](2021)在《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文中指出海洋是地表最大的碳库,其对于全球碳循环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全球海洋碳汇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海洋,而低纬度海洋则主要是碳源。近期通过对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表明低纬度海洋可能也是潜在的碳汇区域,并且冰期风尘输入是低纬度海洋碳汇增强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于低纬度海洋碳库的研究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低纬度海洋受到全球变暖的热辐射效应更加明显,但其对海洋生物群落变化尚不清晰,导致基于海洋生物构建的温度代用指标在地质温室期古温度重建结果存在争议,因此亟待构建可靠的高温区海洋温度代用指标。另一方面风尘输入对低纬度海洋碳库变化以及风尘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尚不清晰,并且如何捕捉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风尘信号等问题均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针对于中低纬度海洋来进行研究,首先来评估目前高温区类脂物温度代用指标的可靠性和建立新的高温区温度指标,其次利用类脂物分布特征及其单体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示踪风尘输入海洋过程,探究其对于低纬度海洋碳库的影响。目前基于脂类温度代用指标(长链烯酮U37 K’,四醚膜脂GDGTs的TEX86,RI-OH以及黄绿藻LDI)等已经用于晚白垩纪以来海洋古温度重建。但是已经发现在地质温室期长链烯酮U37K’指标由于达到阈值,从而失去对高温的指示能力。因此探究现有温度指标在高温区对温度指示可靠性以及是否存在新的高温区温度代用指标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首先本文通过采集于中国南海温度跨度为24~29℃的65个样品以及已发表的isoGDGTs的TEX86指标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南海TEX86记录温度与年均温之间仅存在中等强度相关,并且在南海北部和南海深海盆区域其重建温度显着均低于年均温,其中南海北部区域重建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差值显着超过其误差范围。结合已发表数据分析表明南海北部和深海盆重建温度的低值可能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南海北部isoGDGTs可能受到河流输入贡献影响,而南海深海盆区域isoGDGTs可能记录着冬季生长温度。同样本文探究了另一类古菌OH-GDGTs的RI-OH温度指标,结果发现RI-OH温度指标重建温度明显低于其实测温度数据,表明其在高温海域使用受限。通过深入研究OH-GDGTs化合物分布特征,发现当温度高于25℃时,OH-GDGT-0和OH-GDGT-2化合物分布特征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分布,指示着OH-GDGTs生物源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因此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新的基于OH-GDGTs温度代用指标OH-2/OHs,其在海表温度>25℃时可作为高温区温度指标的潜力。同样,前人的研究表明黄绿藻LDI温度指标在温度>27℃时,可能无法准确指示真实的环境温度变化。针对该温度指标在高温区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来自南海的58个站位来探究黄绿藻LDI温度指标的高温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LDI温度指标确实在高温区指示温度存在问题,当温度>27.4℃时,其失去对于高温的指示能力。但是深入分析LDI指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LDI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差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线性关系。并且通过整合已发表的长时间序列的沉积物捕获器和高温区LDI数据发现同样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这种机制可能是黄绿藻对于温度的适应关系。因此基于该线性关系,本文重新构建了原始LDI温度校正公式LDIM,适用于实测环境温度>27℃或者其它指标如U37K’达到阈值等高温海域。另外,基于来自于革兰氏阴性细菌3-羟基脂肪酸已经在陆地环境中表现出作为温度和pH指标的潜力,但是在海洋环境中其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其温度指标是否可以用于高温重建均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通过采集来自于西太边缘海不同纬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来分析海洋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的分布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来对比土壤样品和海洋样品中3-羟基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均发现土壤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与海洋环境中差异明显,指示着海洋环境中3-羟基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贡献。随后通过分析现有土壤温度指标发现其均在海洋环境中并不适用。因此通过深入分析海洋3-羟基脂肪酸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基于反异构C13和异构C13 3-羟基脂肪酸的指标RAN13与温度之间呈现强的指数关系,并且在高温海域其误差较小。因此本文构建了新的基于细菌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校正公式,其具有作为高温区温度重建的潜力。最后本文以南海为例来研究现代低纬海域风尘输入信号,用高等植物类脂物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结合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来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输入信号。通过结合前人发表的Sr-Nd同位素数据,发现南海深海盆的Sr-Nd同位素信号与亚洲内陆沙漠源区信号一致,与南海周边河流、岛弧等输入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Sr-Nd同位素可能指示南海深海盆存在着强的风尘输入信号。同样通过对不同站位正构烷烃信号进行解析,发现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值呈现出异常高值,并且与周边土壤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表明其可能不是来源于周边土壤输入或者河流输入信号。并且其氢同位素信号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即在南海深海盆异常偏负。结合前人对于中国不同纬度正构烷烃CPI和氢同位素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二者均与纬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其可以用来示踪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的来源。通过对比发现南海深海盆正构烷烃CPI值和氢同位素信号均指示着其可能来自于亚洲中纬度(40°N)。结合Sr-Nd同位素和脂类数据均表明南海深海盆存在明显的风尘输入信号,其可能来自于亚洲内陆沙漠源区。通过对其机制进行探究,发现在东亚冬季风背景下,大量的陆源风尘物质输入到南海深海盆区域,并且造成了南海深海盆的浮游植物繁盛。结合已发表数据分析表明,东亚冬季风驱动下东亚风尘输入和表层次表层水体扰动是造成寡营养南海深海盆冬季浮游植物繁盛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现有温度指标在高温海域的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温度校正公式OH-2/OHs适用于高温海域温度>25℃和LDIM适用于温度>27℃时的温度重建,并且建立了新的基于细菌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指标RAN13,其具有高温重建的潜力。最后本文通过结合Sr-Nd同位素和类脂物正构烷烃来研究南海沉积物中的粉尘信号,并且成功示踪其风尘源区。通过结合已发表数据对风尘输入与南海浮游植物繁盛之间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风尘输入和风致上升流可能是导致冬季浮游植物繁盛的主要原因。
刘磊,许兰芳,管红香,孙治雷,王利波,茅晟懿,刘丽华,吴能友[2](2020)在《冲绳海槽中部8.2ka以来GDGTs组成及温度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戊二烯类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类化合物(isoprenoid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isoGDGTs)在海洋奇古菌(Thaumarchaeota)中广泛存在,其结构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广受欢迎的古气候与古温度重建材料。在北冰洋和西太平洋气候以及黑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冲绳海槽中部成为研究全新世以来古海洋和古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研究C14柱状沉积物的GDGTs组成、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延伸的86个碳原子的四醚指标(tetraether index of tetraethers consisting of 86 carbons, TEX86H),分析冲绳海槽中部的GDGTs来源,并定量计算C14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海洋表面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从而探讨8.2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古温度变化的驱动机制。通过甲烷指数和支链/异戊二烯类指标等,我们确认isoGDGTs主要来自于氨氧化古菌,适用于古温度重建。距今8.2ka以来, TEX86H SST的变化范围是21.6~27.2℃。冲绳海槽中部SST主要受到西热带太平洋、低纬度冬季日晒量的影响;TEX86H指标记录的温度上升趋势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减弱不一致。7.4—6.6ka冷事件广泛存在于冲绳海槽的SST记录中,但只在TEX86H数据中显示较大幅度的降低(~5℃),我们推测可能受到Kikai-Akahoya火山灰(~7.3ka)的影响。
杨博,殷勇,高抒,贾培宏,夏真[3](2019)在《北部湾全新世U37K的古海水表面温度重建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海洋沉积物有机温标U37K反演了北部湾地区一万年以来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结果表明,北部湾一万年以来的SST变化范围为22.0℃~28.0℃,平均25.4℃,整体呈现波动升高的趋势,其中1300年来的SST升高更为明显.此外,钻孔还记录到了八次具有区域意义的温度变化事件.北部湾一万年来的海表温度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总辐照度和东亚冬季风的控制,一些冷事件还受到高纬度融冰事件的影响,而暖事件可能受到赤道太平洋低纬度驱动的影响.
徐烨[4](2018)在《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通过对冲绳海槽北部PC-1和NOKT-3岩芯的浮游有孔虫属种鉴定统计、Mg/Ca和氧同位素分析等,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区域表层海水温盐的变化,识别出了LGM以来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揭示了LGM以来黑潮强度的变化,分析了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指示意义。与冰芯、东亚夏季风及热带太平洋记录对比,探讨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对北半球高纬气候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浮游有孔虫G.ruber Mg/Ca古温度和氧同位素(δ18O)记录显示,LGM 24.3ka 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记录了包括H2事件、H1事件、B/A暖期、YD事件和8.2 ka冷事件等北大西洋典型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事件,说明了西太边缘海环境条件与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间的密切相关性。据6330 a BP以来长江冲淡水指示种G.quinqueloba含量的变化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量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6330-4950 a BP之间降雨较强,为全新世适宜期;(2)4950-4600 a BP期间降雨开始减少,全新世适宜期结束;(3)4600-3890 a BP间降雨量明显降低,气候显着变干。降雨量这一变化过程的机制可能是全新世早期以来北半球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小,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季风前缘锋面逐渐向东南方向退缩,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降雨量逐渐降低。浮游有孔虫特征种含量、表层海水温度及盐度记录指示,LGM时期黑潮主流轴并没有移出冲绳海槽,但其强度显着减弱。冰消期15 ka BP开始,海平面上升,黑潮增强,且在全新世早期进一步增强。全新世中晚期8 ka BP以来,黑潮强度波动剧烈,可能是受热带ENSO活动的影响。中全新世晚期5-3 ka BP间,发生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PME),但气候变冷导致的黑潮减弱以及赤道太平洋长期类El Ni?o状态都不足以解释区域PME发生的原因。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受包括海平面、古河流和长江冲淡水以及黑潮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末次盛冰期(24.3-18 ka BP),海平面降低导致古长江和古黄河河口更靠近冲绳海槽,大量淡水输入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显着降低且保持基本稳定。H1事件期间(18-15 ka BP)古河流输入的淡水依然显着影响着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导致这一时期表层海水盐度依然较低。B/A暖期(15-12.7 ka BP)表层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上升导致古河流的淡水输入量减弱。YD事件期间(12.7-11.7 ka BP),海平面已相当高,古河流输入的淡水对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很弱;同时,东亚夏季风在此时期又明显减弱,导致YD事件发生时表层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全新世早期11.7-6 ka BP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波动剧烈,可能是受增强的黑潮和东亚夏季风的共同影响。6 ka BP以来,在东亚夏季风的控制下,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较低且基本保持稳定。对比北极冰芯和东亚夏季风记录,发现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变化与二者基本一致,但也存在部分差异,如:海槽北部的表层水文变化滞后于北极冰芯和东亚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和海槽北部水文对北半球高纬气候的响应幅度不同。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北半球高纬千年尺度事件通过大气重组迅速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但通过温盐环流影响热带海区和西太边缘海的表层海水温度。此外,温室气体对冰川-大气-海洋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赵京涛,李军,窦衍光,王利波,白凤龙,胡邦琦,邹亮[5](2016)在《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文中认为表层海水古温度的重建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反演的表层洋流的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3种新兴的地球化学温度指标(Mg/Ca、Uk′37和TEX86)应用十分广泛,但也是各有利弊。在冲绳海槽地区,不同古温标的应用结果差异较大,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从全球角度总结了3种古温标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剖析了具体应用过程中不同古温标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差异。重点综述了冲绳海槽区古温标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强调了区域性古温标适用性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该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温度演化机理研究面临的挑战。
谢树成,黄咸雨,杨欢,秦养民[6](2013)在《示踪全球环境变化的微生物代用指标》文中提出文章详细总结了示踪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微生物替代指标。重建古温度的定量指标包括藻类长链烯酮的U、古菌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的TEX86指标、细菌GDGTs的甲基化指数(MBT)与环化指数(CBT)的组合。古温度的定性指标有脂类单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有孔虫和硅藻的组合及其生物体的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比值。重建古水文的指标包括有壳变形虫组合、细菌GDGTs的环化指数CBT、细菌和古菌GDGTs的陆源输入指数BIT、古菌和细菌GDGTs的相对丰度R、直链脂肪族化合物的碳优势指数CPI、好氧与厌氧微生物的丰度。古大气CO2分压的估算可采用藻类长链烯酮的碳同位素组成、有孔虫的硼同位素组成。认为这些微生物指标在古环境重建中潜力巨大,并对一些重要微生物指标的应用原理和限定条件进行了分析。有些指标因受多种环境因子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应用中需特别的注意,不能无限夸大其应用领域。
段虓[7](2011)在《日本南海1Ma以来浮游有孔虫组合与古水温的变化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IODP 315航次C0002D孔的沉积物岩芯,使用U37k’法重建了日本南海海槽熊野盆地0.84 Ma以来的古水温记录,结合岩芯的浮游有孔虫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1 Ma以来日本南海黑潮下游段海洋环境的变迁。本文获得了第一个日本南海海槽0.84Ma以来的基于U37k’的古水温记录和1Ma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记录,并首次了解到末次冰期以前该海区古黑潮的强弱变迁。根据全球性U37k’ -SST校正公式重建的日本南海IODP-315-C0002D岩芯古水温记录显示出了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并表现出次一级的波动。315-C0002D岩芯中共鉴定出34个浮游有孔虫属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Turborotalia inflata和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dex)是组合的优势属种。岩芯的浮游有孔虫组合以亚热带和温带类群为主,亚极区类群也具有较高的含量,热带类群的含量极低。岩芯中浮游有孔虫的优势属种和各个生态类群的百分含量变化都具有较好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315-C0002D岩芯的U37k’ -SST记录和浮游有孔虫组合的变化揭示了研究区海洋环境的复杂性,黑潮不是该区域海洋环境的唯一控制因素,上升流和北太平洋中央水团也可能对研究区产生过影响。黑潮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间冰期,近1Ma以来研究区共经历了5次黑潮主流的显着影响期:分别为MIS17、MIS13、MIS7、MIS5-4和全新世。MIS19期间,研究区的海洋环境可能受到了北太平洋中央水团的控制;MIS15和MIS21以前的间冰期时期研究区可能仅受到受到黑潮环流边缘的影响,黑潮主流并没有进入研究区。
张荣平[8](2010)在《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文中指出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建一些海区的古生态环境,由于其具有来源明确、性质稳定等优点,利用沉积物中的多参数生物标志物可以很好地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但是目前在日本海的应用还比较薄弱。本文通过对日本海ODP 797沉积物柱状样(38.62°N,134.54°E)进行生物标记物分析,重建了过去166 ka古海水表层温度、海洋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日本海生态环境的变化。利用长链烯酮不饱和度重建了166 ka来古海水表层温度(SST),结果显示在冰期(MIS 2-4、MIS 6)海水表层温度低,在间冰期(MIS 1、MIS 5)海水表层温度高,且冰期/间冰期温度波动幅度较大(温度变化范围为3.8~21.6℃)。日本海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主要是与东亚季风、对马暖流的流量、亚极地锋的位置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在末次冰盛期(LGM)时期重建得到的U37κ海水表层温度,可能是由于此时表层海水盐度降低、长链烯酮的含量过低,使U37K’SST的计算方程出现偏差造成的。对ODP 797沉积物柱状样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现,长链烯酮只在MIS 5期有高值,而其他几种生物标志物在冰期和间冰期都存在高值,但海源生物标志物与陆源生物标志物的比值存在明显的间冰期(MIS 1、MIS 5)高值,冰期(MIS 2-4、MIS 6)低值的现象,表明日本海海洋初级生产力冰期时低,间冰期时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冰期时随海平面降低,进入日本海的对马暖流流量减小日本海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但由于水柱分层,底层水缺氧,有机质得到较好保存,导致生物标志物含量出现高值;而间冰期对马暖流流量增大,供给日本海充足的营养盐,日本海初级生产力提高,导致生物标志物含量出现高值。通过长链烯酮、菜子甾醇和甲藻甾醇相对百分含量的变化重建了日本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从冰期到间冰期颗石藻的竞争优势增大,硅藻、甲藻的竞争优势减小,即冰期到间冰期日本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硅质生物(硅藻)向钙质生物(颗石藻)转化。群落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主要是由盐度控制的,冰期时海平面低,低盐的东海沿岸流和陆源淡水相对对马暖流对日本海的贡献增大,降低了日本海表层海水盐度,使颗石藻的贡献有低值;而间冰期高温高盐的马暖流流量增大,颗石藻的竞争优势增大。群落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与前人用微体化石方法所得的结论不同,可能的原因是生源硅和生源钙微体化石方法在重建群落结构时受到不同的溶解作用的控制。
江波[9](2012)在《25ka以来冲绳海槽古海洋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取自冲绳海槽南部的MD05-2908岩心以及冲绳海槽北部的PC-1岩心为研究材料,通过AMS14C测年技术、粒度分析、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氧碳同位素等综合指标分析,建立了两岩心的年代模型,对区域性海洋环境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阐述了高频气候事件在冲绳海槽地区的响应特点,并恢复和重建了25ka以来冲绳海槽的古环境。结果表明,中晚全新世存在五次快速沉积事件,该快速沉积事件可能同陆源输入物质的增加有关,并同中晚全新世洪水爆发存在着某种联系。其中6790aBP4000aBP,对应于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为洪水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000aBP1100aBP期间沉积速率相对稳定,洪水爆发的频率相对较小;1100aBP,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强,洪水爆发的频率大大增加,也大大地影响了冲绳海槽南部海区的初级生产力和表层海水氧同位素。对浮游有孔虫属种的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晚全新世以来,影响冲绳海槽南部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黑潮暖流和冲淡水。67904000aBP期间,黑潮流在呈现稳步增强的趋势;4000aBP3000aBP,黑潮暖流强度减弱或者发生明显东偏,冲淡水影响增强;3000aBP以后,黑潮强度逐渐增强,1650aBP为中晚全新世以来黑潮活动最强的时期,其中在600aBP和140aBP存在低值,黑潮流短暂减弱。普林虫低值事件发生时间在冲绳海槽南部进一步明确为39002800aBP,持续时间为1100a,该事件的发生可能与东亚冬季风加强有关。中全新世以来控制台湾东北海域海洋环境演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海洋流场(即陆架冲淡水与黑潮暖流)和东亚季风。7000aBP3800aBP,海洋环境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陆架冲淡水和黑潮暖流,从6000aBP开始,东亚冬季风开始增强,到3800aBP3500aBP,持续增强的东亚冬季风取代陆架冲淡水和黑潮暖流成为台湾东北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的主控因子。3500aBP1100aBP,东亚冬季风仍然是控制台湾东北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期间的3500aBP1650aBP东亚冬季风逐步减弱,而在1650aBP1100aBP期间东亚季风又开始逐步增强。1100aBP350aBP,随着黑潮暖流和陆架冲淡水的交替增强,以黑潮暖流和陆架冲淡水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流场对台湾东北海域海洋环境演化起主导作用。350aBP以后,伴随着东亚冬季风的增强,冬季风重新成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末次冰期以来高频气候事件在冲绳海槽北部地区产生了响应,在PC-1岩心中发现了H2、H1以及YD事件留下的印记,在氧碳同位素、浮游有孔虫属种以及表层海水古温度上都有所体现,进一步表明了高频事件的全球效应。位于九州岛西南部的冲绳海槽北部海区终年存在一个稳定的冷涡——上升流。24.2kaB.P.左右,冲绳海槽北部上升流活动强烈,在此之后至14.5kaB.P.之前的末次冰期,上升流活动逐步减弱,上升流强弱变化主要受东海陆架水的驱动。14.5kaB.P.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黑潮暖流对冲绳海槽影响逐步增强,上升流活动主要受控于黑潮暖流的变化。黑潮暖流的快速增强较容易导致上升流活动的发育。对位于冲绳海槽的13个沉积柱状岩心的氧同位素以及斜室普林虫百分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LGM期间,在全球范围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的背景下,受控于北赤道流减弱,黑潮强度变弱,在北上的过程中流经发生了较大的弯曲。由于琉球-台湾陆桥的存在,主流轴向NE方向发生了偏移并从琉球群岛外侧经过,然后在宫古岛与冲绳岛之间水道重新进入冲绳海槽。黑潮流在北上的过程中分为东北分支和西北分支,受冰盛期海平面下降及地理因素等的影响,西北支流穿越日本东南部与屋久岛之间水道,最终黑潮支流在日本东南部重新汇聚而进入西北太平洋。
南青云[10](2008)在《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文中提出本文利用黑潮流域主流轴上的两个柱状沉积物岩芯MD05-2908以及PC-1为研究材料,在AMS14C测年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记录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恢复并重建了过去25,000 cal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海洋环境演化的历史。以及表层海水生产力以及物质输送状况的演化历史。通过利用U37k’古海水温度以及盐度指标恢复重建了过去25,000 cal a BP以来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通过机碳、氮含量以及同位素变化、长链正构烷烃以及正构烷醇等指标重建了过去7000a B.P.以来的陆源物质输入历史;通过长链不饱和烯酮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指标恢复了过去7000a B.P.以来海水表层生产力的历史。此外,通过基于以上各种指标的环境信息与区域以及全球其它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以及不同环境指标的时间系列分析,探讨了该区表层环流系统以及生产力的演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了不同尺度的短周期高频率全球变化事件在黑潮流域的具体作用过程和响应机制。通过这些研究取得了以下的主要认识: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古气候环境记录与黑潮流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我们高分辨率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中可以识别出全新世黑潮强弱变化的几次明显的事件;25000a B.P.以来黑潮流域的环境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黑潮强弱演化总体趋势与全球气候背景演化相一致,黑潮对高频气候变化事件的记录与全球记录具有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尤其体现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快速高频振荡以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突变事件上。全球性的高频气候事件对黑潮主体本身及黑潮流域的相邻区域的大气和海洋环流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主要通过副高、ITCZ以及季风三种气候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导致热力差异减小,这种相对减小弱化了热带西太平洋的对流活动,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偏南、偏东,ITCZ平均北界位置偏南,降雨带长时间集中在南部地区,增强的降雨量提高了风化剥蚀以及沉积物向海洋搬运的能力,陆源物质供应量增加;同时,辐射量以及热力差的减小又与加强的东亚冬季风相联系,增强的冬季风导致了近底层“雾状层”物质的向海传输,物质传输效率增高。这种物源供应以及搬运量的双重增加导致了冲绳海槽流域物质通量的增加。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海洋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陆源物质供应量以及黑潮流的强弱变化存在着对应关系,通常情况增加的海洋表层生产力对应着高的陆源物质输入以及相对较弱的黑潮。这种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以及冬季风的强弱都有很好的一致性。陆源物质的输入增加了表层营养物质的含量,导致生产力的勃发;陆源物质的输入增加又对应着减少的太阳辐射量,偏南的ITCZ北界位置以及副热带高压,这些对应于减弱的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东亚冬季风)。黑潮流域的高沉积速率事件对应于减弱的黑潮强度和增加的ENSO频度,这些事件与上述的副热带高压、ITCZ位移和强弱的变化相一致。黑潮流域过去25000a B.P.以来南北温度的差异有冰期加大而全新世减小的趋势,但这种冰期与全新世的差异很小,我们认为末次盛冰期的时候黑潮主流轴没有移出冲绳黑潮,只是由于强度的减弱受陆架水体的影响有所加大。黑潮流域很好的记录到了包括数千年尺度的D/O旋回周期到大气——海洋系统内部振荡所致的PDO、NAO等数十年尺度的高频振荡,说明黑潮流域对过去全球及区域环境变化事件有很好的响应。黑潮流域各古海洋指标所记录周期上的一致性说明这些环境因子控制机理上具有的一致性,即大背景上受太阳活动所引起的辐射量变化控制,局部的高频快速气候波动又受到局域性的气候因素如海气相互作用的放大影响。
二、冲绳海槽二万年以来沉积物中烯酮化合物与古温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绳海槽二万年以来沉积物中烯酮化合物与古温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低纬度海洋在全球变化的重要性 |
1.2 低纬度高温环境重建的局限性 |
1.2.1 颗石藻U_(37)~K'温度指标 |
1.2.2 古菌iso GDGTs温度指标 |
1.2.3 黄绿藻长链二醇温度指标 |
1.2.4 革兰氏阴性菌 3-OH-FAs 温度指标 |
1.3 风尘输入与海洋古气候研究进展与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方法 |
2.2.1 常规脂类的萃取 |
2.2.2 3-羟基脂肪酸的提取 |
2.3 仪器测试条件 |
2.3.1 GC-MS测试条件 |
2.3.2 HPLC/APCI-MS仪器测试条件 |
2.3.3 单体碳/氢同位素测试条件 |
2.4 16S rRNA扩增子测序以及分析 |
2.4.1 核酸DNA提取和 16S rRNA序列扩增 |
2.4.2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 |
2.5 无机元素的分析测试 |
2.6 指标与计算公式 |
第三章 古菌GDGTs对海洋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3.1 南海iso GDGTs温度指标TEX_(86)的适用性 |
3.2 OH-GDGTs高温区温度指标的建立 |
第四章 藻类长链二醇对海洋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4.1 藻类LCDs的研究简介 |
4.2 LCDs对于高温环境的适应关系及其新指标的建立 |
4.3 高温区温度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细菌 3-羟基脂肪酸对海洋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代用指标的构建 |
5.1 海洋 3-羟基脂肪酸的来源 |
5.2 基于 3-羟基脂肪酸的新的海洋表层温度指标 |
5.3 基于海洋 3-羟基脂肪酸的温度重建 |
第六章 海洋沉积脂类对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 |
6.1 南海Sr-Nd同位素和脂类分布特征 |
6.2 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来源 |
6.3 粉尘输入对南海深海盆的影响和启示 |
第七章 总结与下一步展望 |
7.1 高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
7.2 南海粉尘输入新证据 |
7.3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冲绳海槽中部8.2ka以来GDGTs组成及温度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仪器分析 |
2.3 指标计算 |
2.4 AMS14C年代测定 |
3 结果 |
3.1 年代模型 |
3.2 GDGTs分布和来源 |
3.3 TEXH86温度数据 |
4 讨论 |
4.1 TEXH86温度含义 |
4.2 冲绳海槽中部气候模式 |
4.3 冲绳海槽SST记录与东亚夏季风变化的不一致性 |
5 结论 |
(3)北部湾全新世U37K的古海水表面温度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背景 |
1.1 区域地质 |
1.2 区域水文和气象 |
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2.1 AMS14C定年材料及采样 |
2.2 UK3 7 采样 |
3 研究结果 |
3.1 年代框架和沉积速率变化 |
3.2 古海水表面温度分布 |
4 讨 论 |
4.1 北部湾全新世以来SST的变化趋势 |
4.2 北部湾全新世古海洋、古气候变化事件 |
4.2.1 北部湾全新世SST反映的冷事件 |
4.2.2 北部湾全新世SST反映的暖事件 |
5 结 论 |
(4)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末次冰盛期以来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研究现状 |
1.3 表层海水古温度、盐度代用指标 |
1.3.1 表层海水古温度 |
1.3.2 表层海水古盐度 |
1.4 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变化的研究现状 |
1.4.1 表层海水古温度研究现状 |
1.4.2 表层海水古盐度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环流体系与水文特征 |
2.3.1 区域环流体系 |
2.3.2 水文特征 |
2.4 沉积物特征 |
2.4.1 沉积物类型 |
2.4.2 沉积物来源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粒度分析 |
3.3 AMS~(14)C测年 |
3.4 浮游有孔虫分析 |
3.5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 |
3.6 浮游有孔虫Mg/Ca分析 |
3.6.1 样品前处理 |
3.6.2 样品测试 |
3.6.3 浮游有孔虫Mg/Ca古温度估算 |
第四章 结果 |
4.1 岩芯年龄模式 |
4.1.1 NOKT-3岩芯年代模式 |
4.1.2 PC-1岩芯年龄模式 |
4.2 NOKT-3岩芯沉积物粒度特征 |
4.3 NOKT-3岩芯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 |
4.3.1 浮游有孔虫群落组成 |
4.3.2 主要属种的变化 |
4.3.3 浮游有孔虫组合变化 |
4.4 浮游有孔虫δ~(18)O和Mg/Ca古温度及特征 |
4.4.1 浮游有孔虫δ~(18)O |
4.4.2 浮游有孔虫SST-Mg/Ca特征 |
4.5 浮游有孔虫古盐度估算结果 |
4.5.1 剩余氧同位素与古盐度估算 |
4.5.2 NOKT-3岩芯浮游有孔虫δ~(18)Oredisent变化特征 |
4.5.3 PC-1岩芯浮游有孔虫δ~(18)Oredisent变化特征 |
4.5.4 PC-1岩芯表层海水温、盐与东海其他岩芯重建结果对比 |
第五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记录的快速气候变化 |
5.1 末次冰期(~24.3-18kaBP) |
5.2 末次冰消期(~18-15kaBP) |
5.2.1 Heinrich1事件和D-O暖阶段1期(IS1) |
5.2.2 B?lling-Aller?d(B/A)暖期 |
5.2.3 YoungerDryas(YD)事件 |
5.3 全新世(~11.7kaBP) |
5.3.1 8.2ka冷事件 |
5.3.2 全新世适宜期 |
5.3.3 晚全新世P.obliquiloculata低值事件(PME) |
5.4 末次盛冰期(LGM)以来西太边缘海水文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
5.4.1 LGM以来北极冰芯、东亚石笋和海洋沉积记录的差异 |
5.4.2 LGM以来东海与热带太平洋SST记录的差异 |
5.4.3 冲绳海槽北部千年尺度事件的驱动机制 |
5.4.4 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在冰芯、石笋和海洋沉积记录中差异的原因 |
第六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黑潮的变化 |
6.1 末次盛冰期黑潮主流轴的位置 |
6.2 冰消期和全新世黑潮强度的变化 |
第七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意义 |
7.1 末次盛冰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2 末次冰消期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2.1 H1事件期间(~18-15kaBP) |
7.2.2 B/A暖期(~15-12.7kaBP) |
7.2.3 YD事件期间(~12.7-11.7ka) |
7.3 全新世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种古温标的特性及优缺点 |
1.1 Mg/Ca |
1.2 U37k′ |
1.3 TEX86 |
2 三种古温标应用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差异 |
3 冲绳海槽区古温标的研究和应用 |
4 讨论和展望 |
(6)示踪全球环境变化的微生物代用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 古温度 |
1.1 藻类的长链烯酮 |
1.2 古菌GDGTs的参数 |
1.3 细菌支链GDGTs的甲基化指数与环化指数的联合 |
1.4 脂类单体氢同位素组成 |
1.5 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丰度 |
1.6 有孔虫和硅藻组合及其生物体的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比值 |
2 古水文 |
2.1 有壳变形虫组合 |
2.2 细菌和古菌GDGTs的一些参数 |
2.3 直链脂肪烃的碳优势指数(CPI) |
2.4 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丰度 |
3 古大气CO2分压 |
3.1 藻类长链烯酮碳同位素组成 |
3.2 有孔虫硼同位素组成 |
4 展望和问题 |
4.1 微生物代用指标潜力巨大 |
4.2 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7)日本南海1Ma以来浮游有孔虫组合与古水温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及项目依托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古黑潮研究方法简介 |
2.1 微体古生物组合 |
2.2 古水温的恢复方法 |
2.2.1 有孔虫转换函数法 |
2.2.2 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法 |
2.2.3 有孔虫壳体 Mg/Ca 法 |
2.2.4 长链不饱和烯酮法 |
2.3 地层框架的建立 |
2.3.1 氧同位素地层学 |
2.3.2 磁性地层学 |
2.3.3 生物地层学 |
2.3.4 年代地层学 |
第3章 区域环境背景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2 区域水文环境 |
3.3 区域气候特征 |
第4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1 研究材料 |
4.1.1 岩芯柱的岩性特征 |
4.2 研究方法 |
4.2.1 U_(37)~(k’)测试 |
4.2.2 浮游有孔虫组合分析 |
4.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5章 岩芯的沉积特征和地层框架 |
5.1 315-C0002D 岩芯的沉积特征 |
5.2 315-C0002D 岩芯的地层年代 |
5.2.1 生物地层 |
5.2.2 磁性地层 |
5.2.3 315-C0002D 岩芯的年代地层框架 |
第6章 古水温和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 |
6.1 岩芯的古水温记录 |
6.2 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 |
6.2.1 浮游有孔虫重要属种的生态意义 |
6.2.2 优势属种和 Simpson 指数的变化 |
6.3 浮游有孔虫的生态类群的变化 |
第7章 研究区古海洋环境的变迁 |
7.1 MIS27-20 的古海洋环境演化 |
7.2 MIS19-14 的古海洋环境演化 |
7.3 MIS13-1 的古海洋环境演化 |
7.4 小结 |
第8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标志物概念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1.1 生物标志物与海洋初级生产力 |
1.1.2 陆源生物标志物 |
1.1.3 生物标志物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1.1.4 海水表层温度 |
1.2 日本海古环境研究 |
2 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环流体系和水文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有机地化分析 |
4 海水表层温度 |
4.1 ODP 797沉积物柱状样的U_(37)~(κ')温度记录 |
4.2 日本海LGM时期的高U_(37)~(κ')海水表层温度 |
4.3 本章小结 |
5 海洋初级生产力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5.1 生物标志物与海洋初级生产力 |
5.1.1 生物标志物含量及堆积速率的变化 |
5.1.2 生物标志物与古生产力 |
5.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
5.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5.2.2 群落结构变化的控制因素 |
5.3 与其他记录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发表的学术论文 |
(9)25ka以来冲绳海槽古海洋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古海洋学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 |
1.2 冲绳海槽黑潮流系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地形和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2 区域环流特征和水文背景 |
2.2.1 区域环流特征 |
2.2.2 水文环境 |
2.3 区域气候地理环境 |
2.3.1 东亚季风 |
2.3.2 台湾岛气候地理 |
第3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方法 |
3.2.1 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2 微体古生物分析 |
3.2.3 粒度分析 |
3.2.4 时间频谱分析 |
3.2.5 AMS14C 测年技术 |
第4章 结果 |
4.1 年代地层与沉积速率 |
4.1.1 MD05-2908岩心 |
4.1.2 PC-1岩心 |
4.2 氧同位素地层 |
4.2.1 MD05-2908岩心 |
4.2.2 PC-1岩心 |
4.3 PC-1 岩心δ13C变化 |
4.4 浮游有孔虫群落特征 |
4.4.0 引言 |
4.4.1 MD05-2908岩心浮游有孔虫生物群落 |
4.4.2 PC-1岩心浮游有孔虫群落特征 |
4.5 上层水体结构 |
4.5.0 引言 |
4.5.1 MD05-2908岩心古垂直水体结构变化 |
4.5.2 PC-1岩心古垂直水体结构变化 |
第5章 讨论 |
5.1 冲绳海槽南部快速沉积事件 |
5.2 中晚全新世古黑潮演化 |
5.3 台湾东北海域7000a B.P.以来海洋环境的演化: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和垂直水体结构证据 |
5.3.0 前言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5.4 表层海水古温度记录 |
5.4.0 引言 |
5.4.1 MD05-2908岩心表层海水古温度 |
5.4.2 PC-1岩心表层海水古温度 |
5.4.3 中晚全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 |
5.4.4 中晚全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及与东亚季风的关系 |
5.5 冲绳海槽南部7000aBP以来的古生产力记录 |
5.6 高频气候事件在冲绳海槽地区的沉积响应 |
5.6.0 前言 |
5.6.1 末次冰期高频事件在PC-1岩心中的沉积记录 |
5.6.2 末次冰消期及以后高频事件在PC-1岩心中的沉积记录 |
5.7 冲绳海槽北部 25ka 以来上升流的演化 |
5.7.0 引言 |
5.7.1 讨论 |
5.7.2 小结 |
5.8 末次冰盛期(LGM)黑潮主流轴的变动: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和氧同位素证据 |
5.8.0 前言 |
5.8.1 材料与方法 |
5.8.2 结果 |
5.8.3 讨论 |
5.8.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频气候事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必要性 |
1.2 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记录和特征 |
1.3 黑潮流域及冲绳海槽环境研究现状 |
1.4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区域地质及海洋和气候学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区域环流特征 |
2.4 区域水文特征 |
2.5 区域沉积环境特征 |
2.5.1 垂直沉降作用 |
2.5.2 侧向搬运作用 |
2.5.3 火山碎屑沉积作用 |
2.5.4 浊流沉积作用 |
2.6 区域气候特征 |
2.6.1 季风 |
2.6.2 副热带高压 |
2.6.3 热带幅合带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站位选择与材料 |
3.2 AMS~(14)C 年代分析 |
3.3 有机地球化学测试 |
3.3.1 TOC/TN |
3.3.2 同位素分析δ~(13)Corg、δ~(15)N |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3.4 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分析δ~(13)Cruber、δ~(18)Oruber |
3.5 时间系列分析 |
4 结果和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1.1 MD05-2908 |
4.1.1.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4.1.1.3 有机碳、氮同位素 |
4.1.1.4 生物标识化合物 |
4.1.1.5 基于U_(37)~(k') 的海水表层温度(SST)变化 |
4.1.1.6 δ~(18)O 同位素 |
4.1.1.7 海水表层盐度(SSS)变化 |
4.1.2 PC-1 |
4.1.2.1 年代及沉积模式 |
4.1.2.2 同位素及温度特征 |
4.2 讨论 |
4.2.1 关于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 |
4.2.2 陆源物质输入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
4.2.2.1 C/N 与同位素 |
4.2.2.2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示 |
4.2.2.3 陆源输入的气候意义 |
4.2.3 南冲绳海槽7,000a B.P.以来沉积事件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4.2.4 7,000a B.P.以来海表生产力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
4.2.4.1 基于烯酮的生产力变化 |
4.2.4.2 海表生产力与气候的关系 |
4.2.5 7,000a B.P.以来黑潮的演化 |
4.2.5.1 SST 及SSS 演化 |
4.2.5.2 7,000a B.P.以来黑潮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
4.2.6 25000a B.P.以来黑潮演化及对末次冰期以来高频气候的响应 |
4.2.6.1 Heinrich 事件 |
4.2.6.2 冰消期的高频事件在黑潮中的印记 |
4.2.6.3 黑潮的演化历史 |
4.2.7 25000a B.P.以来黑潮流域环境变化的周期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包括已被录用待发表的) |
致谢 |
四、冲绳海槽二万年以来沉积物中烯酮化合物与古温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海洋沉积脂类对高温环境与高纬粉尘输入的指示意义[D]. 杨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冲绳海槽中部8.2ka以来GDGTs组成及温度重建[J]. 刘磊,许兰芳,管红香,孙治雷,王利波,茅晟懿,刘丽华,吴能友.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6)
- [3]北部湾全新世U37K的古海水表面温度重建研究[J]. 杨博,殷勇,高抒,贾培宏,夏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2)
- [4]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水文条件的快速变化[D]. 徐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1)
- [5]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J]. 赵京涛,李军,窦衍光,王利波,白凤龙,胡邦琦,邹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1)
- [6]示踪全球环境变化的微生物代用指标[J]. 谢树成,黄咸雨,杨欢,秦养民. 第四纪研究, 2013(01)
- [7]日本南海1Ma以来浮游有孔虫组合与古水温的变化及意义[D]. 段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8]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D]. 张荣平.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9]25ka以来冲绳海槽古海洋环境演化研究[D]. 江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0)
- [10]25k a B.P.以来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对高频全球变化事件的响应 ——来自有机地球化学的证据[D]. 南青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