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论文文献综述)
杨婉婷[1](2015)在《张其昀史地学与史地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张其昀是近代学界亦官亦学的闻人,不仅承继浙东学人经世致用的务实风格,而且吐故纳新,在史学、地学、哲学、教育、国防建设、中外交流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研究张其昀史地学学术与教育实践,对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西学涌动的二十世纪担负起教学研的重任,为推动史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张其昀其人其学充分体现了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学人间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具体时代背景下,尤其是20世纪学术与社会、学术与国家、学与仕、学术与科学间的关系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张其昀治史地学术,主要受到家学、柳诒徵和竺可桢等人影响,后期与中外知音即白兰士师生、张荫麟有着广泛而深入地学术交流,并与其他学人就史地学施用问题,如建都问题、边疆问题和国防问题上有一定的讨论。1923年张其昀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此后进入中华书局进行编辑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工作。1927年张其昀执教中央大学地学科目,后于1936年在浙江大学创建了史地学系,并曾进行其他相关的史地教育活动,包括教材编写和考察着述。1962年张其昀创办中国文化学院,将史地学发展壮大,形成历史地理学派。张其昀在“史地兼治”的办学理念下培养了一系列优异的史学和地学人才。其大力提倡新地学精神和新史学精神,也在治学育人和课程建置上为中国史学和地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力量,影响深远。
简婉[2](2013)在《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认同在当今台湾社会是一个争论不休、难解难分的议题,尤其「去中国化」意识升起,造成了台湾文化场域的巨大震荡,使得原为文化母体的中国竟变成了他者。但台湾文学根植於中国文化,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於探究一九四九年之後台湾历经两岸政治的突变以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在社会环境剧烈震荡以及文化场域变迁下,现代诗如何穿越历史波澜与政治暗流,将中国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之影响与冲击,带入不同时期各类型的书写,融汇西方文学主义思想以及本土意识,深刻表达出各时代不同的创作精神与风格,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中国为脉络的书写路线。探讨的时间范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迄八十年代,横跨战前「前行代」及战後「新世代」两代诗人,涵盖现代主义及现实主义两个诗潮。探讨的内容,系以台湾现代诗体现的「中国(情结/意识)」书写为范围,它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地理的、政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或情感的,综合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中国」,一个造成两岸分裂、握有实体政权的中国,那是反共复国的目标,政治抗争的对手;一是「离散中国」,一个令人魂牵梦系的乡愁中国,那是先祖埋葬的地方,是亲人等候重逢的家园,那也是民族血缘关系不可分割的乡土故国;一是「古典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优美的中国,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精神信仰,也是诗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一是「临履中国」,一个出现在眼前的真实中国,解严开放之後,许多有人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园,或探望亲人,或祭拜先祖,也有人回到书本上的历史现场,或文化凭吊,或旅游探索。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中国情怀(意识)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场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反思与展现,彼此重叠交错,相互应声和鸣,共构成台湾现代文学中最严整的中国书写内容与辩证美学。
王瑜卿[3](2012)在《民族交往的多维审视》文中研究指明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认识交往问题的。人类对于交往的理性认识是现代的事情,但是交往活动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事实。交往历来是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而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推动了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日益走向世界,其社会结构在这种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具有人类社会的总体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格局与现实特点,阐述民族交往的多维性。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交往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涵化过程,正是在涵化的过程中,民族交往达到社会共生的状态。因此,涵化理论与共生理论为多维度认识民族交往,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系。民族交往伴随着民族共同体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进程,是构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别考察民族交往的类型,对民族交往的历史及动态有了相当理解的基础上,走入民族交往的田间地头,深入民族交往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性认识。在研读历史史料、分析现实素材的基础上,从认识论角度对民族交往进行总结与归纳。结合调研中了解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影响民族交往的各种因素。在挖掘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中,探寻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路径。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及当代意义,民族交往的概念及历史格局与现实特点;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的引用与拓展:社会共生理论与文化“涵化”理论;第三章是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追述与现实考察;第四章是案例与分析,主要围绕田野调查的民族交往案例进行论述;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也是创新之处,立足现实观察与分析视角,提出民族交往的三个认识维度,并展开论述;第六章是认知与剖析:结合田野调查得出的结论,对影响我国民族交往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七章是阐释与构建:首先从民族和谐交往的思想渊源入手,分析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要求与路径等。
邓寄豫[4](2010)在《现代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庭院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人们所熟知的建筑空间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实践中,同时传统庭院也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无数的古典诗词、文章画卷,甚至现代流行歌曲中都能看到人们对庭院的生动勾画,这不仅体现了庭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至深,也体现了人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庭院情结。因此,传统庭院不仅是一种建筑空间,它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向人们展示了由庭院空间形式形成的庭院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特色。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城市在扩张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形态由原来的横向发展模式逐渐演变为向高空纵向发展。人们在逐渐适应由高架桥与高楼大厦所构成的城市形态的同时,也逐渐适应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与紧凑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自然随之改变。因此,传统庭院文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为了能营造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缓释人在现代都市中的巨大生活压力,人们迫切需要营造属于自己的庭院情结。然而庭院类型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物,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传统中的精髓——庭院文化来营造更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庭院的定义、特征、作用等一系列自然属性,对传统庭院空间的形态构成与设计语言进行归纳与辨析,对传统庭院如何转换机制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做一尝试性的探讨。文章从庭院的定义出发对传统庭院的空间特征、起源、发展以及文化哲学内涵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庭院空间要素在传统建筑中的作用。以国内外建筑先辈们在传统建筑、传统庭院及造园等相关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文章在主体部分对传统庭院空间的形态构成、庭院空间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传统庭院空间的设计语言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据此对一些传统庭院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着名案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对传统庭院如何转换机制根植于现代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尾部分客观分析了传统庭院空间的优势与局限性,总结了传统庭院空间的普适意义与价值,以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建筑探索的指导意义。
孙国军,周峰[5](2008)在《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文中认为2002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着作、论文460余部、篇,其中着作37部,论文430余篇。目录分为专着、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医学)、历史地理、考古、文物16类。
魏世民[6](2003)在《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嬗变》文中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小说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唐传奇的产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论文主要阐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演变规律。论文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先秦两汉三国西晋小说,第二章为东晋十六国小说,第三章为南北朝隋小说。 先秦两汉三国西晋是中国小说史上的源头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最初的小说概念、最初的小说作品,而且有了最初的官方对小说的记载。其中,两汉小说观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小说的种类上来说,志怪、志人、史传、杂俎等皆产生于这一时期,后世(两晋南北朝)小说的种类没有超出这些范围。从艺术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小说大都比较粗糙,但也有少数作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东晋十六国是魏晋南北朝小说进入繁荣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小说的主流在南方的东晋,东晋小说在种类没有什么大发展的情况下,数量开始成倍增长。除地理博物小说有所衰落之外,其它如志人、鬼怪、道教小说一时兴旺,又新出现了佛教小说。它们互相争奇斗艳,共同推动了东晋小说的繁荣。东晋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东晋的小说观也有所发展。而北方的十六国小说则颇为荒芜,除王嘉的《拾遗记》成就略高外,其它皆无可称道。 南北朝隋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兼收并蓄的时期。其中,南朝小说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南朝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这样的不朽之作,志怪小说也有《搜神后记》、《幽明录》、《冥祥记》这样体制宏大之作。从种类上来说,志怪小说中的鬼怪、佛教类发展最快,道教类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志人小说以杂记类成就最高。南朝小说的成就超过了此前的东晋,更超过了同期的北朝。北朝小说的数量最少、地位最轻。除《洛阳伽蓝记》外,其它北朝小说无可圈点。隋朝小说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南朝小说相比,隋朝小说的繁荣程度并不逊色。其成就虽没有南朝高,但其特点也为南朝所未备。隋朝小说为唐传奇的产生做了准备。隋朝小说以颜之推的《冤魂志》和阳松玠的《谈薮》成就最高。 当然,魏晋南北朝小说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如从小说的资料来源上说,魏晋南北朝小说是“集体创作型”,而非“个人独创型”;从气质上来说,其偏于“柔弱”,也就是缺乏刚健的气质和崇高的理想:从语言上来说,其多为文言,而少白话;从体裁上来说,其多为“丛残小语”似的笔记体,而不是文人独创型的长篇巨制。这些都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不足。 总之,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但也是小说史上的一个丰收时期,没有这一时期小说的酝酿积累,后世小说的高度繁荣是不可想象的。魏晋南北朝小说在小说的观念、内容、形式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为唐代小说的繁荣作了充分的准备。
凌弘[7](2002)在《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大迁移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辽、金、元、明、清五朝 ,均有民族大迁移。尤其是明清两朝 ,均将北京的前朝居民迁移出去 ,本族居民迁移进来。在今天的北京 ,辽代契丹人留下了天宁寺塔 ,金代女真人遗下金太液池的一汪清水 ,元代蒙古人的胡同和六海水系还在沿用 ,明代汉族工匠建成了宫殿、长城和十三陵 ,清代精美的皇家园林和王府建筑后人至今无法企及。
二、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论文提纲范文)
(1)张其昀史地学与史地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张其昀史地教育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
第二节 学界关于张其昀史地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以史地学师承学谊为研究线索 |
2.以史地学术成果为研究线索 |
3.以史地学的施用与教育为研究线索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征引文献说明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征引文献说明 |
第一章 张其昀史地学方面的传承、交谊与争鸣 |
第一节 史地学的家学与师承 |
1.家学 |
2.陈康黼、洪允祥和蔡和铿 |
3.柳诒徵 |
4.竺可桢 |
第二节 史地学的知音 |
1.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 |
2.张荫麟 |
第三节 史地学施用上的争鸣 |
1.建都问题 |
2.边疆问题 |
3.国防问题 |
第二章 张其昀史地教育实践 |
第一节 中学教育实践 |
1.编写史地教材 |
2.关于中学地理教改的意见 |
3.实地考察与相关着述 |
第二节 浙江大学时期的实践 |
1.创建史地系 |
2.人才培养 |
3.帮办校务 |
4.“史地兼治”办学理念的争议 |
5.赴台始末 |
第三节 中国文化大学时期的史地教育实践 |
1.创办中国文化学院 |
2.史学系与地学系的发展 |
3.编撰史地学相关着作 |
第三章 关于张其昀史地学及其教育的总论 |
第一节 关于张其昀史地学的总论 |
1.融贯中西学术 |
2.发扬新史学精神 |
3.提倡新地学精神 |
第二节 关于张其昀史地教育的总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 台湾文化认同的转移:从中国到乡土、从中心到边缘 |
二、 文学史观的争议: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
三、 「中国」主题在台湾现代诗中的脉络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况分析 |
一、 台湾对於中国文化认同之研究回顾与现况 |
二、 大陆及海外对於台湾现代诗「中国意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一、 「中国情意结」的意涵与演变 |
二、 「中国」书写主题与范围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架构 |
第二章 文化场域变迁中台湾现代诗发展及其中国书写 |
第一节 文学场域自主原则:世代诗人内部结构及其创作趋向 |
一、 战前「前行代」诗人:现代主义的兴起及没落 |
二、 战後「新世代」诗人: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向 |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不自主原则:现实外在环境对现代诗发展影响 |
一、 文艺政策与媒体传播对现代诗发展的压抑与推进 |
二、 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思潮变迁下现代诗的勃兴与转换 |
第三节 文化场域思潮更迭对现代诗的中国书写冲击与影响 |
一、 殖民化的混语书写 |
二、 现代化的异质书写 |
三、 「去中国化」的叛逆书写 |
第四节 现代诗「中国」书写的因应调整与表现 |
一、 中国书写在思潮变迁中的因应与自我调整 |
二、 文化场域变迁中现代诗的中国书写表现 |
第三章 政治中国:从反共诗、政治抒情诗到抗议诗 |
第一节 政治即非政治是名政治 |
一、 「政治」与「诗」之间 |
二、 「政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意涵 |
三、 「政治中国」在台湾现代诗中的界说与表现 |
第二节 “国仇家恨”的五○年代:反共战斗诗 |
一、 国家机器主导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
二、 反共狂飙时期集体吹奏的战斗诗歌 |
三、 反共诗歌的特质及其作品表现 |
第三节 放逐压抑的六○年代:政治感伤诗及忧患意识诗 |
一、 现代主义兴起的背後:失根与放逐 |
二、 存在的荒谬感:放逐於内在世界的政治感伤诗 |
三、 飘泊在历史迷雾的忧患意识诗 |
第四节 风起云涌的七○年代:民族回归的中国意识诗 |
一、 「美」梦初醒的民族回归浪潮 |
三、 重返现实与回望乡土:「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合体 |
四、 民族主义热潮中的中国意识诗 |
第五节 风云变色的八○年代:游移的两岸诗 |
一、 认同摇摆的年代 |
二、 乡土变调:谁的乡?谁的土? |
三、 认同游移中的统独意识 |
第四章 离散中国:乡愁诗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中的生命迁徙:从离散、流亡到回归 |
一、 「怀乡」之路:「离散」与「放逐」 |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离散」与「离伤」 |
三、 台湾现代史上的离散文学──「怀乡」书写 |
第二节 一九四九年後台湾「怀乡」文学的书写特质 |
一、 时空变异中的怀乡书写:外省(迁台)第一代诗人 |
二、 异域想像中的乡愁书写:外省第二代诗人 |
第三节 以母体为圆心的乡愁:永远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
一、 母亲是乡愁的起源 |
二、 母亲是家国的化身 |
第四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远更生:外省第一代的原乡记忆 |
一、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怀乡 |
二、 悲莫悲兮生别离:怀亲 |
第五节 万里关山万里愁:战後新生代想像的乡愁 |
一、 血脉寻根:本省新生代诗人的想像乡愁 |
二、 祖籍追想:外省第二代的继承乡愁 |
第五章 古典中国:现代诗人的古典追寻 |
第一节 现代诗的古典路径探微 |
一、 五四新诗的传统基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 |
二、 现代主义的古典倾向:断绝?欲拒还迎?还是拥抱 |
三、 现实主义的古典风潮:从反传统到返传统 |
第二节 古典传统的现代性与继承性 |
一、 古典传统的现代意涵 |
二、 古典的继承形式 |
三、 古典的继承内容 |
第三节 传永不熄灭的古典灵火 |
一、 古典意绪的重铸 |
二、 古典诗句的化用 |
三、 古典诗题的新写 |
第四节 塑永不凋零的古典形影 |
一、 诗人源祖的追摩 |
二、 诗人群像的再塑 |
第六章 临履中国:解严後多元混声中探亲诗、旅游诗 |
第一节 原乡神话的变貌:中国意识的转折与失落 |
一、 後现代与後殖民的去中心化理论在台湾 |
二、 从中土到他土的意识转换及认同的位移 |
三、 返乡现实冲击下「家」乡的再思考与再定义 |
第二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返乡诗或探亲诗 |
一、 往事并不如烟:外省第一代诗人的返乡之路 |
二、 家国的追梦:外省第二代的返乡诗 |
第三节 重访故国旧游踪:文化乡愁诗 |
一、 遇见江南的古典诗意 |
二、 探访江河的文化流源 |
三、 走进城市的历史记忆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文化场域变迁中诗人的世代交替及其中国意识 |
第二节 思潮更迭中现代诗的中国性演义 |
第三节 中国书写在现代诗中的起承转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民族交往的多维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与思路 |
四、理论创新 |
第一章 渊薮与延伸: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交往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 |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交往理论 |
一、民族交往概述 |
二、中国民族交往的现实特点 |
第二章 引用与拓展:社会共生理论与文化涵化理论 |
第一节 社会共生理论 |
一、社会共生理论含义 |
二、社会共生理论在民族交往研究中的引用与思考 |
第二节 文化“涵化”理论 |
一、“涵化”含义 |
二、文化“涵化”理论在民族交往研究中的引用与思考 |
第三章 识古与通今:民族交往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代表类型 |
一、民族互市 |
二、民族会盟 |
三、王朝朝贡 |
四、民族和亲 |
五、民族战争 |
第二节 现代信息传媒中的民族交往 |
一、民族政治交往 |
二、民族经济交往 |
三、民族文化交往 |
四、民族社会交往 |
第四章 案例与分析:民族交往中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山东、河北回族聚居区民族交往调研 |
一、基层组织执政基础不牢,执政能力不高 |
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不多,群众管理教育不够 |
三、宗教事务重视程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
四、历史遗留因素影响持续,隔阂不断 |
第二节 北京朝鲜族聚居区民族交往调研 |
一、望京地区的发展概况及民族构成 |
二、望京地区民族关系现状 |
三、和谐民族关系中的和谐社区 |
四、几点启示 |
第三节 青海、内蒙古、广西等地民族交往情况调研 |
一、青海省撒拉族民族交往情况调研 |
二、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民族交往情况调研 |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民族交往情况调研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的调研与思考 |
一、藏汉民族交往的个案体察 |
二、藏汉民族交往的深层启发 |
第五章 观察与视角:民族交往的认识维度 |
第一节 作为一种民族存在,民族交往是差异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
一、民族交往的差异性 |
二、民族交往的共享性 |
三、民族交往是差异性与共享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作为一种民族过程,民族交往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 |
一、民族交往的历时性 |
二、民族交往的共时性 |
三、民族交往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 |
第三节 作为一种民族关系,民族交往是共生性与涵化性的统一 |
一、民族交往的共生性 |
二、民族交往的涵化性 |
三、民族交往是共生性与涵化性的统一 |
第六章 认知与剖析:影响民族交往的诸因素 |
第一节 影响民族交往的政治因素 |
一、民族政策的执行与落实 |
二、民族法制的制定与执行 |
三、民族利益诉求渠道的顺畅与通达 |
第二节 影响民族交往的经济因素 |
一、少数民族生活条件的贫困与落后 |
二、利益分配制度的缺陷与滞后 |
三、违反国家政策的行为与后果 |
第三节 影响民族交往的文化因素 |
一、民族意识的增强 |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
三、人口流动中的文化碰撞 |
第四节 影响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 |
一、城市化进程导致民族结构发生变化 |
二、市场经济发展致使交往中诚信湮没 |
三、群体性事件引发的认识与思考欠缺 |
第七章 阐释与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意涵与和谐民族交往的路径 |
第一节 和谐民族交往的意涵 |
第二节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平等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一) 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
(二) 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
(三) 上善若水,有容乃大 |
第三节 构建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要求 |
一、民族分布格局的要求 |
二、满足利益需求 |
三、彰显时代主题 |
第四节 和谐民族交往的现实路径 |
一、政通人和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基础 |
二、利益共享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动力 |
三、文化认可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导向 |
四、包容共生是实践和谐民族交往的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现代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庭院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庭院的释义 |
2.1 庭院的概念 |
2.1.1 庭院的定义 |
2.1.2 庭院的概念体系 |
2.1.3 庭院空间的特征体系 |
2.2 庭院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2.2.1 传统庭院的起源 |
2.2.2 传统庭院的演变 |
2.3 庭院空间设计中蕴涵的文化及哲学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庭院中蕴涵的哲学思想 |
2.3.2 中国传统庭院中蕴涵的文化思想内容 |
第3章 庭院空间在建筑中的作用 |
3.1 庭院空间的景观作用 |
3.1.1 建筑 |
3.1.2 花木 |
3.1.3 山石 |
3.1.4 水体 |
3.1.5 路径 |
3.1.6 陈设 |
3.2 庭院空间的生态作用 |
3.2.1 庭院空间对热微气候的调节作用 |
3.2.2 自然通风对热环境的调节作用 |
3.3 提高和改善建筑空气质量 |
3.3.1 现代建筑的室内环境现状 |
3.3.2 庭院空间对新鲜空气的循环交换供给 |
第4章 庭院的空间形态分析 |
4.1 传统庭院的围合形式 |
4.1.1 传统庭院的围合 |
4.1.2 传统庭院的闭合 |
4.1.3 围合与闭合——虚与实的论证 |
4.2 庭院的群体组合 |
4.2.1 庭院间的组合方式 |
4.2.2 庭院组合关系或结构的特征 |
4.3 庭院空间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关系 |
4.4 充分发挥庭院关系在现代建筑设计及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
4.4.1 组合手法的创新——线性的再创造 |
4.4.2 结构主义——回归整体性 |
第5章 庭院空间的设计语言 |
5.1 传统庭院空间类型设计语言 |
5.1.1 传统庭院空间的类型本质 |
5.1.2 传统庭院的类型原型分析 |
5.1.3 传统庭院的类型设计语言 |
5.2 传统庭院空间要素设计语言 |
5.2.1 传统庭院空间要素系列 |
5.2.2 传统庭院空间要素设计语言 |
5.2.3 传统庭院空间要素的其他属性 |
5.2.4 现代庭院设计中对传统庭院要素层次的继承 |
5.3 传统庭院的意境设计语言 |
5.3.1 传统庭院意境的前提——意象 |
5.3.2 传统庭院意境的特征 |
5.3.3 传统庭院意境的设计语言 |
5.3.4 现代建筑设计中庭院意境的继承与创新 |
第6章 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 |
6.1 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矛盾 |
6.1.1 实现庭院设计空间维度与尺度的转化 |
6.1.2 实现庭院设计构成要素的转化 |
6.2 传统庭院文化是否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新的诠释 |
6.3 关于庭院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
6.3.1 传统庭院空间的局限性 |
6.3.2 庭院空间设计的普适意义和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着 |
1. 大金国史话黄斌、刘厚生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
2. 中国通史全编9—10宋辽金西夏元历史编冯克诚、田晓娜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3. 中国通史:青少年版:图文本宋辽金元卷石延博、孙文阁主编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 |
4. 阜新辽金史研究 (第五辑) 李品清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
5. 宋辽金元史论集暨师友杂忆李涵撰高文出版社 (台中县) 2002年 |
6. 辽金生活掠影韩世明编着沈阳出版社2002年 |
7.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吴怀祺主编黄山书社2002年 |
8. 北部边疆民族史研究 (上、下册) 孟广耀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
9. 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辽代卷黄凤岐、冯继钦主编辽海出版社2002年 |
1 0. 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金代卷穆鸿利、陈国良主编辽海出版社2002年 |
1 1. 大辽韩知古家族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
1 2. 完颜亮评传周峰着民族出版社2002年 |
1 3. 完颜宗翰及家族墓地考王禹浪着五常市拉林满族京旗文化开发办2002年 |
1 4. 皇裔沉浮———北京的完颜氏景爱着学苑出版社2002年 |
1 5.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研究方满锦着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2002年 |
二、总论 |
三、史料与文献 |
四、政治 |
五、经济 |
六、民族契丹族 |
七、人物帝后 |
八、元好问生平 |
九、社会 |
十、文化概论 |
(6)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先秦两汉三国西晋小说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小说 |
一 先秦两汉小说观 |
二 影响小说产生的几种因素 |
三 《汉书.艺文志》所列十五种小说 |
四 小说的正式诞生 |
第二节 三国小说 |
一 鬼怪小说的初露面目 |
二 道教小说的广收博纳 |
三 史传小说的新成就 |
四 志人小说的姗姗来迟 |
五 三国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三节 西晋小说 |
一 《博物志》--博物小说的最高成就 |
二 志怪小说的缓慢发展 |
三 西晋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二章 东晋十六国小说 |
第一节 东晋小说 |
一 东晋南朝小说观 |
二 《搜神记》--志怪小说的高峰 |
三 鬼怪小说的逐渐兴盛 |
四 道教小说的繁荣兴旺 |
五 佛教小说的初次出现 |
六 地理博物及杂俎小说的奇葩 |
七 志人小说的渐趋兴旺 |
八 东晋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二节 十六国小说 |
一 北方小说的衰落 |
二 十六国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三章 南北朝隋小说 |
第一节 南朝小说 |
一 《世说新语》--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 |
二 志人小说的缓慢发展 |
三 鬼怪小说的繁荣兴盛 |
四 道教小说的继续繁荣 |
五 佛教小说的逐渐兴盛 |
六 史传及杂俎小说的曲径通幽 |
七 南朝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二节 北朝小说 |
一 北方小说的继续衰落 |
二 北朝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三节 隋朝小说 |
一 志怪小说的吸收融纳 |
二 志人小说的兼收并蓄 |
三 隋朝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小说编年 |
附录二 参考论文 |
附录三 参考书目 |
后记 |
(7)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大都与今北京内城的六海水系和胡同 |
1.元大都的人口 |
2.元大都的水系 |
3.元大都的胡同 |
4.元大都的城池 |
二、明代汉族工匠造就故宫、长城及十三陵 |
1.工匠会集营建北京 |
2.移民垦荒屯田 |
三、清军入关后圈地移民及清朝遗留至今的王府、园林建筑 |
1.圈地移民 |
2.王府建筑 |
3.园林建筑 |
4.会馆与宣南士乡 |
四、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其昀史地学与史地教育[D]. 杨婉婷.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 [2]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D]. 简婉. 苏州大学, 2013(09)
- [3]民族交往的多维审视[D]. 王瑜卿.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4]现代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庭院空间研究[D]. 邓寄豫. 湖南大学, 2010(04)
- [5]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2年[J]. 孙国军,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
- [6]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嬗变[D]. 魏世民.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7]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J]. 凌弘.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