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理[1](2020)在《深刻理解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党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作出的一个全局性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1)并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

李君如[2](2020)在《“全面小康”思想史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全面小康"思想的提出和发展,与"奔小康"有着密切联系,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概念,深入阐释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中国进入21世纪后实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从2000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00年到2020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为"全面小康"而奋斗的20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秩序最稳定、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大的20年。其中,2010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10年,不仅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而且对世界大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邹谨,葛君梅[3](2018)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实际制定了现代化战略,先后提出"两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并对"三步走"战略加以细化,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体现了完善"三步走"战略的客观需要,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两步走"战略作为21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胡峻[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概念就是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理论思想中,其关于理想和信念论述的主要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称。理论主题包括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两个必然”方向的坚定信念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理想。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其形成和发展之纵向的发展脉络;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较,也有其横向的差异。在纵横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其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指引。近百年来,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进行中国化,带领中国人民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不懈奋斗,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对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国化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纵向上厘清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历史阶段基本进程和逻辑,横向上按照中国梦的三方面主要内涵分析国家、民族、人民三个主体和富强、振兴、幸福三个主题的关系。依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三个方面,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体的三方面思想,分别探讨和分析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四个理论主题思想出发,即在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统摄下,直接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主题,以及“两个必然”的坚定信念衍生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进行探源;同时,也对中国化理想信念三方面内涵的实现途径,进行梳理和概括。至此,以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国化,探源得出中国梦的思想,形成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理论渊源的基本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纵横分析,尤其是横向三方面内涵的探源,实现途径等分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关于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即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和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创新。通过以上提出概念、纵向梳理、横向比较、提炼升华等研究,进一步得出中国梦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方面内涵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三方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邸乘光[5](2017)在《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探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包括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包括适应新常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张凡,罗屿[6](2012)在《2020小康国家路线图》文中研究指明"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在1984年完成了他对小康社会的新定义。历经30多年实践,从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完整路线图逐渐成形

王丛标[7](2011)在《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一、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简洁地说,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特指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其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杨晶石[8](2007)在《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中认为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邓小平在继承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小康社会概念新的内涵。他指出小康社会思想是同“中国式的现代化”相联系的,并用“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的中国”等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经过20多年的奋斗,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已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是小康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惠及全体人民。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小康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复杂的课题,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对此,作者运用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全面的阐述,进而说明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总体小康已经成为历史的成就,全面小康则是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依然在现代化的征程上跋涉,在前进的历程中,中国人要面对各种挑战、问题、矛盾,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来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达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可见,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两者的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陈伟平[9](2006)在《高度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仲研[10](2004)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问答》文中研究表明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深刻理解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二、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三、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四、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2)“全面小康”思想史笔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中国式现代化”到“奔小康”
二、从“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10年及其成功之道

(3)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战略的发展轨迹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围绕“四个现代化”提出“两步走”战略
    (二) 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三) 党的十八以来:
二、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提出依据
    (一) 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是完善“三步走”战略的客观需要
    (二) 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 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代“两步走”战略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现代化战略的辩证关系
    (一)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现代化战略, 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是对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现代化战略的完善和发展
四、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出的重大意义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

(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梗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厘清
        一、理想信念的概念
        二、理想信念的本质属性
        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题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
        二、“两个必然”的坚定信念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
        四、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发展脉络的背景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信念发展历程
        三、列宁的理想信念推进历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唯物辩证地认识理想信念与现实关系
        二、唯物辩证地把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扬弃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特征
        一、科学规律的方向性
        二、剖析旧世界的批判性
        三、一般特征的概括性
        四、现实与理想信念的统一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转换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三个“起来”的历史演进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三个主体及其主题
        一、国家、民族、人民的三个主体
        二、富强、振兴、幸福的三个主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与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性信念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新时代视域表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富强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永恒理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理想
        二、列宁关于电气化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理想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强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达到小康社会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想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要点
    第三节 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富强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再认识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基本实现到全面建成的步骤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振兴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跨越式”赶超发展的理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东方民族赶超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二节 总布局视域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
        一、邓小平关于富强民主文明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
        三、习近平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想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通过市场经济与法治实现振兴之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振兴之梦
        二、依法治国实现振兴之梦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幸福之梦
    第一节 马列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理想
        一、马恩关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
        二、列宁关于“人的彻底解放”的理想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幸福之梦
        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江泽民和胡锦涛对共同富裕理想的继承与深化
        三、习近平对共同富裕理想的丰富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通过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一、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传承
        二、人民共享发展实现美好生活
第六章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
        一、中国梦的中国聚焦寓于两方面的统一
        二、中国梦的实践主旨统摄两方面的统一
        三、中国梦引领两方面的不断融合
    第二节 中国梦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继承与创新
        一、中国梦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人民大众的价值属性
        二、中国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国际视野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结束语:新时代视域下中国梦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成果
后记

(5)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定位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在具体实现时间上的设定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定位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定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要全面”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要全面”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一) 适应新常态,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
    (二) 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五) 建设美丽中国,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6)2020小康国家路线图(论文提纲范文)

邓小平勾勒“现代小康”
世纪末的“总体小康”发展是硬道理。
第三步→“全面小康”
通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式?
倒计时中的“小康国家”
古代“小康”概念
小康的基本标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现代“小康”历程

(8)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小康社会思想演变
    2.1 小康思想溯源
        2.1.1 小康概念的界定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
    2.2 小康社会思想演变
        2.2.1 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
        2.2.2 江泽民阐述了小康社会思想
        2.2.3 党的十六大丰富了小康社会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3.1 中国总体小康的发展状况
        3.1.1 总体小康的含义
        3.1.2 总体小康的指标和特征
        3.1.3 中国农村的小康进程
        3.1.4 中国城镇的小康进程
    3.2 全面小康的提出与展望
        3.2.1 全面小康的含义
        3.2.2 全面小康的指标与特征
        3.2.3 全面小康的美好前景展望
    3.3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关系
        3.3.1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联系
        3.3.2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
        3.3.3 从总体迈向全面任重而道远
    3.4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重要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必须具备的条件
    4.1 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夯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4.1.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1.2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4.1.3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2 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营造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环境
        4.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2.2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创造有利的法治环境
        4.2.3 维护社会稳定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4.3 要切实进行文化体制创新 培育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环境
        4.3.1 科学技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4.3.2 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3 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翼
    4.4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4.1 全面小康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4.4.2 全面小康与可持续发展
        4.4.3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5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
        4.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和深刻内涵
        4.5.2 和谐社会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面小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5.1 建设全面小康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
        5.1.1 曾经错过机遇 不得不面对的历史
        5.1.2 新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5.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5.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的重要意义
        5.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度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要真正认识到,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任务的艰巨性, 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2 全面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把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
4 努力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1 在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方面, 处理好提高自我开发能力与利用好地区内与地区外、国内与国外科技成果的关系
    4.2 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方面, 要处理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促进人力资源在国内外流动的关系
    4.3 处理好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与培育优势产业的关系
    4.4 要处理好发挥资源优势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5 对策措施
    5.1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投入力度
    5.2 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5.4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
    5.5 要采取多种措施,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 尽快改变民族地区教育和科技落后的状况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刻理解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J]. 陈理.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6)
  • [2]“全面小康”思想史笔记[J]. 李君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0(03)
  • [3]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研究[J]. 邹谨,葛君梅. 邓小平研究, 2018(06)
  • [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D]. 胡峻.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探要[J]. 邸乘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6]2020小康国家路线图[J]. 张凡,罗屿. 小康, 2012(12)
  • [7]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演进[A]. 王丛标. 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 2011
  • [8]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D]. 杨晶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03)
  • [9]高度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陈伟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0)
  • [10]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问答[J]. 仲研. 先锋队, 2004(19)

标签:;  ;  ;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