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档案馆缘何不能代替传统档案馆(论文文献综述)
刘芮[1](2021)在《困境的消解之道 ——活态档案馆的内涵、定位及建设路径》文中研究说明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陈蜀西[3](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邢志[4](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认为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张岳[5](2021)在《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前期(1912-1931),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过程。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党人在清末十余年的革命奋斗中,终于推翻了满清政权,同时也推翻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中华民国。民国共和制度的初建,激发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在很短的时间里,政治领域便诞生了诸多的政党政团,一时间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这些政党为了在新生的政权中分得一席之地,便采取分化或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竞争。政党林立与多党竞争,成为民初政治领域的主要特征。然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纵横捭阖之策,利用分化瓦解甚至暗杀之术,对民初政党进行打压,最终取得民国最高统治权力。在袁世凯及其后继者的权力操控中,只有共和之招牌,而无共和之实际,民国共和政治逐渐走向衰落。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他不能坐视民主共和制度之衰亡。他不断努力以维护共和。首先,他与北洋军阀势力相抗争,发动二次革命,两度护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次,他数次改组政党,从国民党到中华革命党,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以增强政党之力量。最后,他在逝世之前,转移了政治方向,实行联俄联共之政策。他“以俄为师”,要用政党之力量来改造国家。他学习俄国政党经验,改组中国国民党,大大增强了中国国民党的力量,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的后继者胡汉民、蒋介石等都接过孙中山“建国三程序”的旗号,开始提出“训政”。从《训政纲领》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完成了中国国民党“训政”的法律程序,开始了国民党“训政”时代。“训政”的本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共和制从此消亡。民国前期政治制度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社会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当时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民初政党虽多,但普遍缺乏远大政治理想。其二,军阀当政,军人扼杀民主政治。其三,孙中山政治思想之转变。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致力于民主共和政治,并没有强调政党之力量,以至于孙中山的奋斗是“孤独的奋斗”。他实行联俄联共以后,学习苏俄经验,强化以党治国。在“建国三程序”中,他强调的“训政”,重点在于训练人民的参政能力,而不是胡汉民、蒋介石们所说的“一党专政”。所以,孙中山的“训政”本质与胡汉民、蒋介石的“训政”是有差别的。
李文婷[6](2021)在《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馆作为记录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机构,对人民和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建立的档案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许多地区档案馆面临隔热、楼层低等问题,亟需改善。将绿色或可持续建筑应用于档案设施是提高档案馆可持续性的一种方法。绿色施工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可使用性,可以为档案馆带来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绿色档案馆采用的建筑材料因其可循环使用的特点,通常能为档案储存提供良好的条件,不仅符合环境控制标准,也能使档案使用者和档案工作人员从中受益。绿色档案馆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能够更好的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也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出相应的贡献。目前国内已经建成多家绿色档案馆,本文从中挑选出北京市档案馆、深圳市档案馆、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四家档案馆进行网络和实地调研,并分析出四地档案馆建设的成就和不足,最后总结概括绿色档案馆的发展态势。旨在通过建设原则、优势劣势等方面分析,为绿色档案馆建设探索可行之路。
冯书静[7](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吴美玲[8](2020)在《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战时期日军在亚洲地区推行“慰安妇”制度,迫使40万妇女成为“慰安妇”,其中中国受害妇女就达到20万,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十几个省份大规模建立慰安所,将诱骗、掳掠等手段征来的无辜妇女关入所内供日本官兵发泄兽欲。湖北省因特殊的战略地位,惨遭日军铁蹄践踏长达七年余,湖北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残害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日军自1938年入侵鄂东后,便在黄冈、黄石、咸宁、鄂州等地建立慰安所;同年10月26至27日武汉三镇相继沦陷,日军在这里建立起武汉兵站,作为战时大后方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占领,伴随着的是包括陆、海军100多个慰安所的林立;接着日军逐渐入侵到鄂东北的孝感、黄陂,鄂中的荆州、荆门、宜昌等地,慰安所也紧跟着日军的步伐遍及上述地区;即使是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3月,在十堰几乎均为山区的地方仍能看到日军慰安所,令人愕然。据已发现的档案、日本战犯笔供、“慰安妇”口述、相关报纸、少数的文史资料等多方证据推断,日军在湖北省至少建立了295个慰安所,是目前发现慰安所数量最多的省份。也因为湖北特殊的战略地位,武汉三镇成为日军作战的大后方,其他地区又有或短或长的兵站支点,更有几次会战的作战前线,慰安所的分布呈现着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的特点。湖北已经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阶段,慰安所自上而下的建立更加熟练与系统,慰安所管理与运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更具备。依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推算出的24000名“慰安妇”保守推断出湖北“慰安妇”至少35000余名,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汉籍受害者袁竹林、韩国籍河尚淑、《二十二》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毛银梅等。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各省中,湖北慰安所数量最多,受害人数最多。万恶的军国主义,男女的不平等,以及集体特殊时期的群体狂热等等都是导致该制度产生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对该湖北慰安所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该制度在湖北实施的具体规模,从整体上丰富了“慰安妇”制度历史的全貌与区域细节,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仅如此,湖北一省切实史料的呈现、受害者证词的相印证,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政府至今抵赖、否认该制度实施的真实性。铁证如山。
胡铭帅[9](2020)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由旧式科班向新式戏曲教育过渡的戏曲学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戏曲教学的现代化探索,颇具现实意义。文章细致梳理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十年的办学史与演出史。首先,戏校共经历焦菊隐、金仲荪两任校长,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戏曲改良意识,并在改良革新宗旨的指导下,逐步探索确立了戏校的教育方法,在组织架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剧本改编和创作、舞台实践、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其次,是对其演出史的梳理,戏校的演出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演结合”是传统科班一以贯之的做法,而戏校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传统戏的教学,戏校会聘请名师,以至学生能得到实授,学生们拥有大量的日常实习演出,并在演出中夯实基础、加快成才。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于1930年,直至1940年解散,十年间,中华戏校出人出戏、成才高效,堪称戏曲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当代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戏曲人才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分析意义的范本,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系统的梳理、总结。
陈伟[10](2020)在《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文中提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尚且处于发展阶段的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不仅激发了档案馆建筑空间的开放性调整,还推动了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等一系列将信息技术融入在内的新型档案馆的兴起。档案馆也不再是传统的收集管理档案文件的仓库,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开放以及文化的渗透,早已促使档案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藏管转为藏用、从单一变为综合。区县级档案馆位于我国档案馆体系中的最基层,有着贴近群众生活、体现地域特色、彰显风俗文化等特点,也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发展最快的档案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首先以档案馆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探讨其演变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特征,分别从政府政策、空间组织、使用职能、信息载体和建造方式五个层面来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指出我国档案馆顺应历史发展和需求做出哪些转变。其次将时代背景代入到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从物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剖析信息化对档案馆特点与表征产生了哪些影响,表明档案馆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群众需求和信息技术,弱化储藏管理这一硬性要求,强化开放公共服务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总结档案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归其根本,对区县级档案馆选址、外部空间、功能设定和建筑形态四大要素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社会需求和建筑实例,整理区县级档案馆同上级档案馆在功能选择上的差异,总结归纳相关规范以外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设计研究的方向与成果提供指向性参考。最后从作者主要参与的山东省平原县档案馆优化设计作案例支撑,结合已探讨的研究成果作理论基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设计理念和手法缺乏对信息时代档案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降低了档案馆的公共性和存在性,因此提出对原方案的设计优化。基于原方案评价的结果,明确新方案的优化原则和目标,通过整合场地结构、提升功能空间、改善立面外观等手法,生成适用于目标地区档案馆建筑的最优方案。利用大量图表的方式,对新方案工程图纸进行再分析,更加直观地对课题进行研究,将宏观理论运用到实际作品中,为今后该类作品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虚拟档案馆缘何不能代替传统档案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档案馆缘何不能代替传统档案馆(论文提纲范文)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实践 |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共和制的确立 |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其政权结构 |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共和制的确立 |
二、共和制的实践与名存实亡 |
(一)政党政治与多党竞选 |
(二)政党政治失败与袁世凯独裁 |
(三)军阀操纵政权与共和制式微 |
第二章 从“共和制”向“一党制”之嬗变 |
一、孙中山政治理念之转变 |
(一)维护共和制失败之教训 |
(二)政治心理移位与联俄联共之选择 |
二、孙中山强化政党之努力 |
(一)迭次改组政党之失败 |
(二)效法苏俄重塑中国国民党内核 |
二、孙中山逝世后中国政治走向 |
(一)北伐战争与国民党势力之壮大 |
(二)蒋介石统一全国与独裁地位的确立 |
四、《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确立 |
(一)“训政纲领”的出台与共和制的消亡 |
(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法制化 |
第三章 从“共和制”到“一党制”嬗变原因 |
一、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 |
(一)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 |
(二)民初政党缺乏远大目标 |
(三)军人政治扼杀民主政治 |
二、孙中山重新规划国家建设方案 |
(一)颁布《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
(二)“建国三程序“的理论依据 |
(三)“以党治国“方针确立 |
三、国民党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绿色档案馆相关知识概述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的产生及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绿色档案馆的产生 |
二、绿色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的建设原则 |
一、环保性原则 |
二、文化性原则 |
三、人本性原则 |
四、协调性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建设的典型案例 |
一、北京市档案馆 |
二、深圳市档案馆 |
三、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 |
四、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建设现状评析 |
一、四地绿色档案馆建设的成就 |
二、四地绿色档案馆建设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档案馆的发展态势 |
第一节 绿色档案馆的建筑结构和整体环境 |
一、建筑结构更加标准化 |
二、整体环境趋于生态化 |
第二节 绿色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和管理模式 |
一、馆藏资源更加丰富 |
二、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 |
第三节 绿色档案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
一、服务理念更加人本化 |
二、服务方式趋于智能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工业考古研究 |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
1.2 明矾史研究 |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2 论文选题 |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2.4 史料来源 |
2.5 创新点 |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
3.1 地理、地质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2.1 明清时期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
3.2.3 新中国成立后 |
3.3 生产状况 |
3.4 运输销售 |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
3.5.1 采矿工艺技术 |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
3.6.1 资源综合利用 |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
3.8 小结 |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
4.1 采矿遗址 |
4.1.1 溪光采矿遗址 |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
4.1.4 南洋400平硐 |
4.1.5 南洋312平硐 |
4.2 炼矾遗址 |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
4.2.2 溪光炼矾遗址 |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
4.2.5 其他炼矾遗址 |
4.3 小结 |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
5.2 焙烧及其设施 |
5.2.1 第一代焙烧炉 |
5.2.2 第二代焙烧炉 |
5.2.3 第三代焙烧炉 |
5.2.4 第四代焙烧炉 |
5.3 风化及其设施 |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
5.4 溶解及其设施 |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
5.5 结晶及其设施 |
5.5.1 简易结晶设施 |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
6.1.1 遗址年代问题 |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慰安妇”制度缘起的研究方面 |
(二)对受害者本身的调查与关注 |
(三)对该问题的认识与对日本政府的敦促与批判 |
(四)日军慰安所的各省分布情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日军在湖北的“慰安妇”制度 |
第一节 日军“慰安妇”制度与湖北 |
一、“慰安妇”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二、日军对湖北的觊觎 |
第二节 湖北省日军慰安所简况 |
一、鄂东慰安所的初步建立 |
二、武汉慰安所的林立 |
三、鄂中慰安所的持续发展 |
四、鄂东北、鄂西北慰安所的进一步推广 |
第三节 类型与管理分析 |
一、设置特点分析 |
二、管理者分析 |
三、建筑、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湖北的“慰安妇” |
第一节 “慰安妇”的来源与数量分析 |
一、来源分析 |
二、年龄分析 |
三、数量分析 |
第二节 “慰安妇”的一生 |
一、本是良家女 |
二、逼为“慰安妇” |
三、余生直悲惨 |
小结 |
第三章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原因与责任再探究 |
第一节 缘何发生 |
一、日本的“性” |
二、军国主义 |
三、群体的病态狂热 |
第二节 发掘、演变与对待 |
一、制度浮出水面与发展 |
二、日本态度反复、无视罪责 |
三、亚洲幸存者的索赔、调查员的努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9)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创办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之前的戏曲教育 |
一、与“戏校”同时代的北京科班 |
二、“戏校”之前的新式学校戏曲教育改良经验 |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建立 |
一、中华戏曲音乐院的成立 |
(一)李石曾的经历及思想 |
(二)中华戏曲音乐院的组织架构 |
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焦菊隐时期的创立与举措(1930——1935)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
一、科班学徒制原则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安排 |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一)专家演讲 |
(二)参观交流 |
四、剧目的传承与改良 |
(一)剧目的传承 |
(二)传统的改良 |
第二节 从赴天津演出看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节 宋德珠——“戏校”前期培养的拔尖学员 |
一、宋德珠的先天资质与个人努力 |
二、戏校对宋德珠的培养 |
第三章 金仲荪时期的延续与发展(1935——1940) |
第一节 金仲荪时期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
一、对旧剧本的整理与修订 |
二、金仲荪时期的其他举措 |
第二节 与富连成的竞争及市场化环境下戏校的徘徊 |
第三节 李玉茹——戏校后期的台柱子 |
一、剧目与表演的辩证关系 |
二、博众家之长,无门户之别 |
三、重视剧目的思想内涵 |
第四章 “后戏校时期”的艰难历程与巨大贡献 |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报散 |
第二节 沈三玉的光华社、李玉茹的如意社与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
一、沈三玉的光华社 |
二、李玉茹的如意社 |
三、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
第三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艺术脉络与再传播 |
余论 |
第一节 关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办学性质的再讨论 |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对当代戏曲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客观条件 |
1.1.2 主观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信息化时代 |
1.3.2 区县级档案馆 |
1.3.3 优化设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概论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概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档案馆的演变与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
2.1 档案馆发展中的演变 |
2.1.1 空间组织的从封闭到开放 |
2.1.2 各级政府的从忽视到重视 |
2.1.3 使用职能的从藏管到藏用 |
2.1.4 数据信息的从物理到虚拟 |
2.1.5 建造方式的从独建到共建 |
2.2 信息化推动档案馆发展 |
2.3 信息化时代档案馆的特点 |
2.3.1 信息化激发档案馆理念的创新 |
2.3.2 信息化带动档案馆结构的调整 |
2.3.3 信息化推动着档案事业的进程 |
2.3.4 信息化促进与其他建筑的共建 |
2.4 信息化时代档案馆的表征 |
2.4.1 数字档案馆 |
2.4.2 智慧档案馆 |
2.5 档案馆的发展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县级档案馆设计要素响应性研究 |
3.1 选址 |
3.1.1 选址分析 |
3.1.2 选址要求 |
3.2 外部空间 |
3.3 功能设定 |
3.3.1 对外服务用房 |
3.3.2 档案库 |
3.3.3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 |
3.3.4 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 |
3.4 建筑形态 |
3.4.1 形体和立面 |
3.4.2 材料与色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原县档案馆项目概况与方案评价 |
4.1 平原县县情 |
4.1.1 区位 |
4.1.2 历史沿革 |
4.1.3 档案馆发展概述 |
4.2 项目概况 |
4.2.1 基本概况 |
4.2.2 项目特殊性 |
4.3 原方案设计理念 |
4.3.1 设计概念 |
4.3.2 体量组成 |
4.3.3 外部空间 |
4.3.4 平面组织 |
4.4 原方案评价研究 |
4.4.1 外部空间 |
4.4.2 功能设定 |
4.4.3 其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原县档案馆优化设计原则及策略 |
5.1 优化设计原则 |
5.2 优化设计目标 |
5.3 优化设计策略 |
5.3.1 整合场地结构,丰富场地内容 |
5.3.2 优化功能平面,提高空间利用 |
5.3.3 深化建筑立面,改善外观品质 |
5.4 优化成果的回应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平原县图书档案馆优化成果实录 |
四、虚拟档案馆缘何不能代替传统档案馆(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的消解之道 ——活态档案馆的内涵、定位及建设路径[D]. 刘芮. 山东大学, 202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D]. 张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我国绿色档案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D]. 李文婷.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D]. 吴美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8)
- [9]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D]. 胡铭帅.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10]信息化时代区县级档案馆优化设计研究 ——以平原县档案馆为例[D]. 陈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