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祥,胡长玉,周讯,吴丽萍,楚文靖,金声琅[1](2022)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认为工业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用性强。为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教学团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从应用型师资培养、教学内容重组、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建立等环节对"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朱艳蕾,古丽皮艳·托乎提,朱晓莹,张伟[2](2021)在《着眼于基本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文中认为"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以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不牢等问题为出发点,拟把夯实基础、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的分阶段教学策略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具体措施:学生课前预习微课操作视频、课内实践操作和课外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该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改革方案实施后,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的改进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李娜,郭春秋,杨品红,韩庆,王鹏[3](2021)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为满足"双一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需求,笔者分别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重点介绍教学内容方面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模式,以期实现微生物学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
贾雪涵[4](2021)在《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进入“黄金时期”,扩大了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新兴起的专业,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业、营养、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掌握常用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食品加工工艺以及食品生产设备的操作技能,面向生产、管理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良好团队精神的食品生产的操作和管理人员。教材是贯彻教育宗旨、实现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学校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同时,对教材的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专业核心教材《食品微生物学》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结构分析法等方法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和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整体分析包括对教材结构的分析、教材内容的选择分析、教材编制水平的分析以及教材功能的分析;各组成部分分析包括教材主题文分析、教材图表分析以及教材课后思考题的分析。同时运用访谈法对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的教师进行访谈,根据教师的反馈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优化建议。
潘小翠,阮奇城,管铭[5](2021)在《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中存在的多种不适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合生物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并创建了一套综合性的实验体系,涉及生物工程专业一整套工艺流程,将微生物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3届学生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进一步提高地方性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并有效实现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
王慧,张培培,杜虹,胡忠,李升康,王树启[6](2020)在《基于多元化兴趣引导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高校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医学等学科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上述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学生在"微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体系完整性缺失、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欠缺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兴趣引导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培养模式,对微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微生物学知识与自身的兴趣特长相结合,以漫画、歌曲、诗词、手工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课堂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认知和了解。实践证明,本教学改革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史银连,李开,张伟,刘梅芳[7](2020)在《信息技术助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微生物学实验课自身的特点和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改革探索高校本科生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通过转变传统微生物学实验只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课前和课后实践活动的观念,形成以课堂为主导,重视课前,关注课后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性,最终目的是夯实学生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探索实验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将互联网+引进实验教学,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项兴佳[8](2020)在《论高等学校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各个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受益面广和课程内容更新快等特点。文章通过对高等学校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改变教学方法、引入前沿研究、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
宫春杰,薛栋升,张含含,王崇鞠[9](2020)在《通识教育选修课“微生物与生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2014-2019年间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微生物与生活"的教学探索。通过教学方法、情感培养及结课评价等改革实践,采用模块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课程打破常规的考试评价机制,采用结课报告与课堂学生现场汇报的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自身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改革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为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参与,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并激发部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情感。本文将理论教学、学生汇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改变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认知,通过启发、引导等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毛露甜,陈兆贵,徐良雄[10](2020)在《创新创业教育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文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微生物学实践课程体系和学生业余科研中探索出以下举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建立兴趣小组参与实验准备的模式,这能让学生快速成长为实验能手,成了我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良传承和特色,并辐射到全校的其他课程;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方案、专题实验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上科研道路;指导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和参加学科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索能力,这成为实践教学的有益延伸。上述改革的成效显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科研的意识被激发,申报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在学科竞赛获奖、参与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方面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该组合模式为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应用型高校“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
2 立足地方产业需求,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
3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
3.1 线上教学环节 |
3.2 线下教学环节 |
3.3 社会实践环节 |
4 建立学生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突出应用能力考核 |
5 教学效果评价及反思 |
6 结语 |
(2)着眼于基本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1.1 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果欠佳 |
1.2 背景知识和实验技能缺失 |
1.3 课程定位“渐行渐远” |
2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建立 |
2.1 微生物学实验基础内容及教学资源的准备 |
2.2 课内完成实验操作 |
2.3 课外进行创新式探究实验 |
3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 |
3.1 实施对象 |
3.2 教学过程 |
3.3 评价方法 |
4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结果 |
4.1 实验考核结果 |
4.2 问卷调查结果 |
5 结 语 |
(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目标改革 |
2 教学内容改革 |
2.1 基础微生物学模块 |
2.2 应用微生物学模块 |
2.3 现代微生物学模块 |
2.4 微生物学实验 |
2.5 微生物学实践 |
3 教学方法改革 |
3.1 构建网络微课堂 |
3.2 改变被动教学法 |
3.3 开展翻转教学 |
4 教学考核评价改革 |
5 结语 |
(4)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 |
(二)产业逐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
(三)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教学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结构分析法 |
(四)访谈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 |
(三)教材 |
(四)教材分析 |
二、理论基础 |
(一)系统理论 |
(二)实用主义理论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分析框架 |
一、教材分析的研究维度 |
二、教材分析的相关要素 |
(一)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心理情感特点 |
(二)企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的要求 |
第三章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 |
一、教材结构分析 |
(一)教材结构的设置遵循系统性 |
(二)教材结构的设置遵循关联性 |
(三)教材结构的设置遵循实用性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分析 |
(一)教材所选择的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符合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
(二)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能被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所理解 |
(三)教材所选内容与初中所学内容及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有所联系 |
三、教材编制水平分析 |
(一)教材的编写及设计水平具有系统性与实用性 |
(二)教材的文字与图表的制作水平具有紧密性 |
(三)教材的印刷水平具有规范性 |
四、教材功能分析 |
(一)教材体现了知识的传递与交流功能 |
(二)教材体现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功能 |
(三)教材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
第四章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各组成部分分析 |
一、教材主题文分析 |
(一)教材主题文之间呈现并列关系 |
(二)教材主题文之间呈现递进关系 |
(三)教材主题文之间呈现呼应关系 |
二、教材图表分析 |
(一)教材中图表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 |
(二)教材中图表的设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三)教材中图表的设置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三、教材课后习题分析 |
(一)教材课后思考题种类多样化 |
(二)教材课后习题难度较低 |
第五章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
一、访谈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教材编写的整体看法 |
(二)教师对教材内容与编制水平的看法 |
(三)教师对教材图表与课后习题的看法 |
(四)教师对教材提出的优化建议 |
第六章 《食品微生物学》教材优化建议 |
一、对教材整体性的优化建议 |
(一)适当调整知识类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二)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反映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
(三)增加教材案例部分,灵活编排教材案例位置 |
(四)注重教材字体设置,突出教材重点内容 |
二、对教材各组成部分的优化建议 |
(一)整合教材章节内容,落实章节教学目标 |
(二)添加知识拓展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三)增加图片表格类型,注重图文之间联系 |
(四)丰富课后习题类型,合理设置单元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前的情况分析 |
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时分配 |
2.2 研究型实验的核心技术与方法 |
3 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科学化 |
3.1 教学方法的改革 |
3.2 实验考核方式的科学化 |
4 教学改革成效 |
5 结语 |
(6)基于多元化兴趣引导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
1.1 如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1.2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思维 |
1.3 如何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
2 改革和探索 |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
2.2.1 兴趣融入课后复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
2.2.2 分组协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
2.2.3 课堂展示与点评,提高课堂效率 |
2.3 教学评价的改革 |
3 结果与反馈 |
4 小结 |
(7)信息技术助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学实验课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 微生物学实验课改革探索具体内容和对象 |
2.1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
2.2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
2.3 探索实验新方法 |
3 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探索的实施过程 |
4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
5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5.1 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
5.2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基本达到以下预期效益 |
(1)夯实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
(2)创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 |
(3)探索“微生物学实验”新方法: |
6 结语 |
(8)论高等学校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1 微生物教学模式落后 |
1.2 微生物学教材内容陈旧 |
1.3 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欠佳 |
2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
2.1 宏观层面策略 |
2.1.1 高等学校政策的转变 |
2.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2.1.3 完善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大纲 |
2.2 教师个人层面策略 |
2.2.1 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2.2.2 引入前沿热点研究,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
2.2.3 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 |
2.2.4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
3 结语 |
(10)创新创业教育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几大举措 |
1.1 组建微生物学兴趣小组参与实验准备,让部分学生快速成为实验能手 |
1.2 开设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
1.3 指导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
1.3.1 参与教师科研,系统训练科研技能 |
1.3.2 组建创新小组,申报科技创新项目 |
1.4 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强化学生的创业思维培养 |
2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一些成效 |
2.1 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效 |
2.2 以指导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有机融合 |
2.3 学生参与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 |
3 教学改革的成效分析 |
4 结语 |
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应用型高校“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吴永祥,胡长玉,周讯,吴丽萍,楚文靖,金声琅. 微生物学通报, 2022(01)
- [2]着眼于基本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朱艳蕾,古丽皮艳·托乎提,朱晓莹,张伟. 微生物学杂志, 2021(04)
- [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李娜,郭春秋,杨品红,韩庆,王鹏.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14)
- [4]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分析[D]. 贾雪涵.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J]. 潘小翠,阮奇城,管铭.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01)
- [6]基于多元化兴趣引导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王慧,张培培,杜虹,胡忠,李升康,王树启.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2)
- [7]信息技术助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研究[J]. 史银连,李开,张伟,刘梅芳. 实验室科学, 2020(04)
- [8]论高等学校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J]. 项兴佳. 黄山学院学报, 2020(03)
- [9]通识教育选修课“微生物与生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 宫春杰,薛栋升,张含含,王崇鞠.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4)
- [10]创新创业教育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 毛露甜,陈兆贵,徐良雄.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