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米飘香广东沿海 川粮购销大幅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健[1](2015)在《江右商帮兴衰研究(1368-1911)》文中指出江右商帮是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其经济实力在当时排第三位,在中国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在中国近代最早衰败下去,给历史留下很多经验教训。本文力图将明清江右商帮500百年间的商业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从宏观上回答以下问题:江右商帮为什么能兴盛、为何衰败?江右商帮在中国明清时期的地位及其作用如何?本文认为,江右商帮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外部经济环境上,明清以前及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为江右商帮的发展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基础,而国家政策、航道变更、军事扩展和移民又提供了强有力的推进器,也就推动江右商帮的发展。但是西方入侵、商路改道、太平天国运动等加速了江右商帮的衰败;从其自身上看,无地、生存条件恶化,江西自然资源和自身经济比较好,江西人素质比较高,众人各有技艺是其生存的法宝,这些促进江右商帮的发展,但是儒家文化深厚,资本意识弱,没有必要的制度保障,又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最后导致衰败。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余论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指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然后概述江右商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界定江右商帮的一些概念,以此确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接着就是正文部分。第一章论述江右商帮的兴起。江西商业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唐宋时期,江西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相当发展,促进了江西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江右商帮的兴起起了铺垫作用。明清时期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压力大,以及人口带来的压力,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江西商人被迫从商。由于这种游民式的经商却奇迹得小资本而大开张,从而出现了江右商帮的兴起。第二章论述江右商帮的发展。战争给了江右商帮发展的机会,战争进行到哪里商业就开展到哪里,无论是明朝统一还是清朝平定三藩都给江西商人带来商机。战争造成湖北、四川人口锐减,而“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给江西商人带来红利。正因如此,江右商帮在江西出现四个雄镇,在全国雄镇当中也是实力强大的,就是在明朝和清初的政府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第三章论述江右商帮的鼎盛。随着明代一朝和清初的恢复与发展,江右商帮至清代中期进入鼎盛的鼎盛。本文为了体现江右商帮的盛况,特意选了几个点, 一个是江右商帮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业城镇的兴盛。第四章论述江右商帮的衰败。江右商帮虽然做的很大,但由于他们没有垄断性的商业巨头,也没有官方的保护,在晚清出现商业的萎缩,经济地位的下降,特别是近代五口通商以后,商路改道,商路中心的改变,开始出现边缘化。尤其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市场被打乱,以前积蓄的资金被政府和太平军以各种渠道掳走,商业轴心地位也被置换,江西成了普通的内陆省份,最终导致江右商帮衰亡。余论论述商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发展。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等级观念,造成封闭市场不开放,在海外势力的入侵下,清政府门户洞开,封建社会自身的商业文化走向末路,为现代的商业模式所取代。综述上述,江右商帮源自生存的需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位置优势发展商业。战争和移民促进了江右商帮的发展,但是保守的商业观念,缺乏商业精神和制度创新的江右商帮,随着资源和地理优势的丧失,商业辉煌也随之消失。因此资源和环境是商业兴衰的关键,商业社会地位是商业的原动力,商业文化、商业精神和制度创新是企业长久不衰的社会核心竞争力。
杨志军[2](2010)在《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文中研究说明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兴起建立在三个市场体系的基础之上,一是全国市场的渐趋统一与区域分工的形成;二是湖南省内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三是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对中国市场的渗入与影响。它的兴起标志主要是五口通商,特别是岳、长开埠后,以湘潭为转口贸易中心转向以长沙为全省经济中心的形成。在西方冲击与内生性的商贸增长互动中,湖南区域贸易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贸易形态,实现近代化的转型。明清时代,湖南区域贸易主要为国内转口贸易,未知有外洋贸易之利弊。近代以来的湖南贸易,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对外贸易,包括洋货直接进口与土货直接出洋;二是洋货转口贸易,洋货由通商口岸进口;三是土货转口贸易,包括土货由通商口岸进口及土货输往通商口岸。按贸易领域,则又划分为农业农产品贸易、手工业产品贸易、工矿业产品贸易三大类。在这三大贸易领域内,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贸易规模的扩大,刺激了商业性农业的大幅增长;湖南特色手工业贸易勃兴;工矿业特别是矿砂贸易逐渐成为湖南新的经济支柱之一。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认知,本文认为,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总量大为膨胀,贸易结构发生调整,贸易性质发生变化。国内贸易继续扩大;外洋贸易有挫折,也有新发展;区域内的贸易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近代湖南区域贸易形态呈现出崭新面貌,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也还带来新经济制度的变迁。这些新制度包含了湖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素。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湖南的发育提供了可能性。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仍然是湖南社会现代变迁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区域贸易的发展扩大催生了湖南商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交通的现代化、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在社会文化层面,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突显,可以简单概括之,即:贸易改变湖南。透过全文论述,本文强调,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区域贸易在近代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湖南的立省之本在农业,近代湖南当局亦提倡“工业立省”,对商业贸易的价值则有所忽略。但是,有必要看到,农业的近代发展和早期工业化受到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严重影响;近代以来湖南的商业贸易实质上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以往研究成果所忽略的地方。可以说,在湖南工业化之前,乃至早期工业化阶段,湖南区域贸易仍然是湖南社会的主导性经济力量,促进了湖南商品经济发展,带动了商业性农业的增长,带动湖南特色手工业发展,为近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并使得商业精神弥漫于湖南社会。“商务兴省”是近代湖南经济发展最现实的路径,其成功与挫折对当代湖南经济发展仍然有相当的历史启迪。
王春芳[3](2010)在《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文中提出清代前期,安徽是国内主要来源地,皖米以江浙为主要销区。近代,湖南、江西等省份稻米输出量较清代日订期大为减少,广西不再是广东的主要来源地,福建也失去了台湾稻米的接济;安徽人口锐减,口粮消耗骤降,农业生产呈单一的水稻生产的特点,稻米生产的商品化率高于全国水平,水稻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芜湖米市在稳定后发挥了强大的市场汇聚作用。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安徽成为国内首要的稻米输出省份。其稻米市场的辐射范围南达闽粤、东至江浙,西到川鄂,北及平津,还远销国外,如日本等地。皖省稻米的流通是多向的。在省内,一方面,稻米由余米区向缺米区流动;另一方面,输往省外的稻米从产地汇聚到蚌埠、滁县和芜湖。其中,芜湖是大宗皖米输出的集散中心,其稻米输出量在三个中心中最大。皖米对外输出量以输往江浙和广东为最大。同时,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历史习惯等原因,徽州缺粮区还从省外(主要是浙赣两省)常年输入稻米。在省内发生重大灾害,稻米生产不能自给时,安徽也从省外购粮,甚至采办洋米赈济民食。安徽稻米市场组织的构成者主要有稻米零售商、贩运商,稻米经纪业、稻米加工业、仓储业及附着于稻米流通而存在的斛米业、绞包业、抗包业、石粉生产业等行业,还有与稻米流通有密切业务联系的金融业、运输业等。稻米贸易是近代安徽商业的主要内容,因而,上述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稻米流通的兴衰有着显着的相关性。安徽稻米流通市场是一个以芜湖为中心的层级体系。在这个市场层级体系中,各地稻米价格具有显着的联动性;在量器的使用上,各地容量呈与价格梯度基本一致的“容量梯度”。芜湖米市在60年运行中,经历了发展、兴盛和衰落三个阶段。在基层市场是无数个乡村集市。在集市上汇集的稻米,有的直接运往省外,更多的须经中转市场转运。根据稻米的转运情况,在省内形成三类稻米中转市场。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地方社会影响深刻。稻米流通的状况与稻米主产区农民、地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米粮流通行业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生活状态也是休戚相关;稻米价格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地价。稻米贩运业是安徽商业大宗。在稻作主产区,稻米贸易左右着当地商业的兴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稻米流通是进行地方公共建设的主要利源。办学、筑路、训练警察、市政建设、偿还债务、筹措军饷等等均以各种捐税、公债方式向米业征收。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市镇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稻米流通影响了主产区市镇的布局,与稻米流通相关的行业是当地市镇的主要行业。在这些市镇,商业格局中往往形成了稻米专业商区。这些市镇的发展走向受到稻米贸易的支配。近代天灾人祸频发,在安徽这样的稻米输出省份的主产区也常发生稻米流通事件,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发生于宣统二年的南陵遏籴事件便是一个代表。在这个事件中,民众、地方政府、士绅、商人参与其间,他们利益不同,诉求不同,主张各异。反映了在清末社会动荡、政府粮食保障机制运转不灵、社会阶层性质发生变动的背景下,主产区粮食问题的特殊性。近代安徽稻米流通在联系城乡、沟通内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经济纽带作用。在与洋米竞争时,国米市场劣势凸显。主要体现在市场经常被割裂、流通不畅,层层转手、成本高昂,苛捐杂税繁重,运输滞延,陋规种类繁多,等客上门、销售方式被动,仓储设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商品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措施等。以芜湖米市为代表的皖米市场同样具有这些弊端,而且在有些方面尤为突出。为了改善国米市场,提升与洋米的竞争力,政商界纷纷动员,采取了多项改善措施;学界也提出了改善粮食市场的设想。由于稻米贸易的衰落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诸多的社会问题纠结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将会有力不从心之虞。
杜军[4](2007)在《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湘西州的粮食物流虽然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国内外粮食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湘西州如何基于粮食物流现状,建设和发展具备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粮食现代物流园,就成了湘西州政府和湘西州粮食局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粮食现代物流及物流园区的建设经验,并在分析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各发展阶段的战略举措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湘西州粮食物流园的建设地址、平面布置、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资金估算与筹措等问题。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湘西州现代粮食物流园选址在交通十分便利的乾州吉庄工业园区。粮食物流园将致力于湖南粮油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分三个阶段逐渐打造成为跨越四省市(湘、鄂、渝、黔)周边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集商品采购、交易、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配载、信息咨询、金融支持等多种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进而搭建辐射半径上千公里的以粮油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大平台和大型的产品输出与中转集散基地。
何苗[5](2007)在《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优势产业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开放性市场所要求的产业,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与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培育、发展息息相关。四川省下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2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1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成都、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南充、攀枝花、德阳、绵阳、乐山、广安、广元、遂宁都是各类要素资源集聚、交通和市政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经济技术实力相对较强的区域,是西部地区各个不同层次区域内组织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目前四川地区所面临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大面积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脆弱等深层次矛盾比较严峻,因此,四川经济要实现工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必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培育与发展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上有大的突破。本文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出发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基础,立足于四川区域特色资源和产业,认为产业集群效应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拉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文中对四川优势产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了较有深度的考察,并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谋划和制定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及配套政策等一些建设性意见。
曾靖[6](2006)在《大米品牌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粮食市场已充分放开,大米成为粮食市场上商品化程度最高的粮食产品;同时,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大米输出入的日益自由化,大米进出口壁垒减少,我国大米价格更多地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然而,由于中国大米缺乏品牌竞争力优势,出口遭遇了国外大米的多方阻碍,此外,由于品牌是形成大米的国内销售及国际出口两个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竞争力就不能抵御市场风险。因此,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创建非常重要,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比阐述了国内外大米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并且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将各指标体系有机地整合的基础上有效反映了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及运作状态,为大米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的结构为: 第一部分----关于本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创新点及国内研究动态,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品牌竞争力、大米品牌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并予以评价: 第二部分----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培育的必要性,剖析了米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讲述了创建大米品牌竞争力的意义; 第三部分----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构建体系,首先解析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从一个全球化的品牌竞争力解析框架入手,借用系统学的理论构建大米品牌竞争力框架; 第四部分----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现状,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提升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对策,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提出提升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科学合理地利用了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在将各指标有机地整合的基础上有效反映了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及运作状态,为大米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马军[7](2004)在《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5至1949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争夺国家的执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两党争夺的焦点。其间,粮食危机一直困扰着上海城市,主要体现在供应的不稳定性和粮价的暴涨,这是社会震荡、民情不安、工潮起伏、学界骚动的内在因素。米潮从形成到发展,从爆发到恶化,当局的措施、米商的态度、市民的反应,几乎每个环节都涉及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问题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它是解读当时上海城市生活乃至全国局势的一把钥匙。 粮食问题从来不是什么别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社会安定问题,是政权问题。当局者的粮食政策通常被认为具有统御全局的功效,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抓住典型事例及重要机构,采用全景梳理的手法,寓理于述,透过纷繁现象探寻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规律和实质,进而着重反映其导致的社会政治后果,以期揭示这一史段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为解释“大陆易手”这个传统大命题做一新的注脚。
二、湘米飘香广东沿海 川粮购销大幅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米飘香广东沿海 川粮购销大幅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江右商帮兴衰研究(1368-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路径 |
三、国内外目前研究的状况 |
(一) 国内目前研究的状况 |
(二) 海外与港台对江右商帮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创新点 |
五、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江右商帮的兴起 |
第一节 物华天宝—物质基础 |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
二、天然物产 |
三、人工物产 |
第二节 唐宋江西经济的繁荣 |
一、唐代江西商业的繁荣 |
二、宋代江西商业经济的繁荣 |
第三节 明清江西经济的恢复—经济基础 |
一、明江西经济的恢复 |
二、清江西经济的恢复 |
第四节 明清江右商人生存环境状况 |
一、土地高度集中 |
二、赋税压力大 |
三、人口压力大 |
四、天灾人祸 |
第五节 江右商帮的兴起 |
一、小资本大开张 |
(一) 江右商帮经营的行业 |
(二) 江右商帮资本的来源 |
二、江右商帮的形成 |
第二章 江右商帮的发展 |
第一节 战争与商业 |
一、红巾军与商业 |
二、红巾军进军与江西商人 |
三、江右商人的特权 |
四、江右商人的收益 |
五、“三藩”平定与商业 |
第二节 移民路线与商路 |
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二、江西移民路线与商路 |
第三节 明朝与清初商业城镇的发展 |
一、明朝商业城镇的发展 |
二、繁荣的商业贸易 |
三、江右商帮的发展 |
四、江西重镇的兴起 |
(一) 农村集市的发展 |
(二) 市镇的发展 |
五、清初商业城镇的发展 |
(一) 江右商业中心地位再次确立 |
(二) 雄厚的经济实力 |
(三) 江西重镇的再次兴起 |
第四节 明朝与清初江右商帮的经济实力 |
一、明朝江右商帮经济实力 |
(一) 经营业务 |
(二) 势力范围 |
(三) 经济实力 |
二、清初江右商帮经济实力 |
(一) 经营业务 |
(二) 势力范围 |
(三) 经济运营状况 |
第三章 清中期江右商帮的鼎盛 |
第一节 繁荣的江右商业城镇 |
一、交通区位优势的提升 |
二、农产品商业化 |
三、手工业的繁荣 |
第二节 繁荣的商业城镇 |
一、瓷都景德镇 |
二、药都樟树镇 |
三、闽浙赣江通道上的重镇——河口镇 |
四、赣江入鄱阳湖的咽喉——吴城镇 |
五、赣西北出口——九江 |
第三节 江右商帮在清中期的经济地位 |
一、粮食和田赋收入 |
二、榷关税及其在清关税中的地位 |
第四章 江右商帮的衰败 |
第一节 江右商帮的衰败 |
一、江右商帮行业萎缩 |
二、江右商帮在清的经济地位转换 |
(一) 重要的产粮区 |
(--)重要的手工业区 |
(三) .重要的商品经济区 |
(四) 经济地位的降低 |
第二节 江右商帮衰败的原因分析 |
一、儒家的价值取向限制了江右商帮的发展 |
(一) “农本商末” |
(二) 轻商尊士,崇尚仕途 |
(三) 重礼仪,轻资本 |
二、小资本做不起大买卖 |
(一) 江右商帮资本来源 |
(二) 江右商人从事的行业 |
三、西方入侵与商路改道 |
(一) 西方侵华战争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
(二) 国内贸易转向国外贸易 |
(三) 商路改道 |
四、太平天国与江右商帮的衰败 |
(一) 太平天国在江西的战争 |
(二) 战争给江西商业的负面影响 |
余论:商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发展 |
一、商业政策 |
二、商人的社会地位 |
三、海外势力的入侵 |
四、清政府门户洞开 |
五、封建社会的末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点 |
第五节 文献资料的占有与整理 |
第一章 清前期湖南的社会经济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资源 |
第三节 商路 |
第四节 市场 |
一、全国市场的渐趋统一 |
二、传统市场的规模与结构 |
三、湖南区域内市场的发育 |
第二章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的兴起 |
第一节 西方冲击 |
一、洋货冲击与湖南传统工商业的衰落 |
二、西方列强对湖南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形态变迁 |
一、湖南区域贸易总量增长趋势 |
二、贸易性质变迁 |
三、进出口贸易结构变迁 |
四、贸易市场结构变迁 |
第三章 近代湖南商业性农业的增长 |
第一节 湖南谷米生产与贸易 |
一、谷米生产的商品化 |
二、谷米贸易的长期增长 |
三、商业网络与米市形成 |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 |
一、杂粮 |
二、棉花 |
三、茶 |
四、桐油 |
五、木、竹 |
六、烟草 |
七、麻 |
第三节 湖南农产品贸易商人与商帮 |
一、外省商人及本土化 |
二、本土商人及组织的发展 |
第四章 近代湖南特色手工业贸易与生产转型 |
第一节 多种外向型手工业贸易勃兴 |
一、爆竹业 |
二、瓷器 |
三、湘绣 |
四、夏布 |
第二节 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包买商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
二、技术的改进 |
三、同业公会 |
第五章 湖南工矿业贸易与工业化的早期发展 |
第一节 矿业贸易与矿冶工业 |
一、矿业的外洋贸易 |
二、主要矿产品贸易 |
三、矿冶工业的近代化起步 |
第二节 技术设备的引进 |
第三节 多种工业行业的兴起与产品销售 |
一、湖南机器制造业的萌芽与发展 |
二、电力工业缓慢发展 |
三、纺织业的曲折发展 |
四、其他新兴工业的生产与销售 |
第四节 湖南工矿贸易组织 |
一、外商一洋行 |
二、客籍商帮 |
三、湘省第一家出口商:华昌公司 |
第六章 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近代商业城市的兴起 |
一、影响近代城市化的因素 |
二、城市商业人口的集聚 |
三、城市商业空间的改造扩展 |
四、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 |
第二节 交通的近代化 |
一、近代航运 |
二、铁路的兴筑 |
三、公路的兴修 |
第三节 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
一、洋商与买办 |
二、新式商人阶层 |
三、工人阶级的产生和成长 |
四、社会新式职业者群体 |
第四节 近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消费方式:奢糜之风的兴起 |
二、观念心理:由保守趋于进取 |
三、城市生活:娱乐生活渐趋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对近年来明清至近代粮食史研究的简要回顾 |
三、论文思路和主要内容 |
四、文中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安徽在近代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安徽水稻生产概况 |
一、咸同兵燹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
二、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 |
三、水稻产量 |
第二节 近代安徽水稻生产的特点 |
一、耕作技术的传统性 |
二、产量的不稳定性 |
三、水稻生产的单一性 |
四、偏高的商品性 |
第三节 安徽是近代首要稻米输出省 |
一、清代前期安徽是重要的稻米输出省 |
二、近代安徽是首要稻米输出省的表现 |
三、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向的稻米流通 |
第一节 稻米在省内的流通 |
一、各地稻米余缺状况 |
二、省内稻米余缺调剂 |
三、稻米向集散中心汇聚 |
第二节 对外稻米流通 |
一、皖米对江浙的流通 |
二、皖米对闽粤的流通 |
三、皖米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流通 |
四、皖米对日本的输出 |
第三节 省外稻米的流入 |
一、临时性的稻米输入 |
二、经常性的稻米输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稻米市场组织 |
第一节 稻米贩卖商 |
一、零售商 |
二、贩运商 |
第二节 稻米经纪业 |
一、粮食中介机构分类 |
二、内部构成和取佣数 |
三、各地稻米中介机构数量及其行业组织 |
第三节 稻米加工业 |
一、砻坊 |
二、机器碾米厂 |
三、水碓 |
第四节 其他相关行业 |
一、斛行 |
二、运输业 |
三、绞包业 |
四、扛包业 |
五、石粉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米市场层级体系 |
第一节 市场整合与"容量梯度" |
一、近代安徽稻米市场整合的价格相关性印证 |
二、稻米市场层级体系中的"容量梯度" |
第二节 芜湖:近代安徽稻米市场层级体系的中心 |
一、形成、发展时期(1877—1897年) |
二、兴盛时期(1898年—1926年) |
三、衰落时期(1927—1937年) |
四、关于芜湖稻米输出量 |
第三节 稻米市场层级体系中的中转市场 |
一、第一类中转市场 |
二、第二类中转市场 |
三、第三类中转市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稻米流通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社会经济生活 |
一、稻米流通与民众生活 |
二、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工商业的影响 |
三、稻米流通与地方公共建设 |
第二节 稻米流通与主产区市镇的发展 |
一、近代安徽市镇体系 |
二、长江流域市镇在近代的快速发展 |
三、稻米流通对市镇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稻米流通事件中的地方社会——以宣统二年南陵遏籴事件为中心 |
一、事件经过 |
二、遏籴事件中的民众、官府、士绅与商人 |
三、南陵遏籴事件与清末粮食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稻米流通是重要的经济纽带 |
二、安徽稻米市场的弊端 |
三、改善稻米市场的努力与成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粮食物流相关概念研究 |
1.2.2 粮食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
1.2.3 粮食物流活动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
1.3.1 现代物流理论 |
1.3.2 区域经济理论 |
1.3.3 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国外粮食物流及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借鉴 |
2.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经验 |
2.1.1 国外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
2.1.2 国外发展粮食物流的经验 |
2.2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
2.2.1 物流园区的功能 |
2.2.2 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 |
2.2.3 园区建设和经营 |
2.3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应借鉴的经验 |
2.3.1 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
2.3.2 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 |
2.3.3 我国发展粮食物流应吸取的经验 |
第三章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湘西州粮食物流建设现状 |
3.1.1 湘西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所在地概况 |
3.1.2 主体粮食物流企业 |
3.1.3 主要粮食物流活动 |
3.2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必要性 |
3.2.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
3.2.2 扶持和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要 |
3.2.3 推进湘西州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容的需要 |
3.2.4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
3.2.5 完善湘西州粮食物流体系的需要 |
3.3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有利环境 |
3.3.1 中央储备粮湘西州直属库成立 |
3.3.2 我省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提升粮食物流竞争力 |
3.3.3 粮食产销区域合作为粮食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
3.3.4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需求潜力大 |
3.3.5 湘西州及周边省市粮食运输量大 |
3.4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的优势 |
3.4.1 政策优惠 |
3.4.2 交通便捷 |
3.4.3 区域辐射 |
3.4.4 设施完善 |
3.4.5 产业带动 |
3.5 湘西州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园存在的不足 |
3.5.1 湘西州粮食生产问题 |
3.5.2 湘西州粮食流通问题 |
第四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
4.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定位 |
4.1.1 建设与发展依据 |
4.1.2 战略定位 |
4.1.3 功能定位 |
4.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 |
4.2.1 总体目标 |
4.2.2 财务目标 |
4.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策略 |
4.3.1 完善园区建设,构建一体化粮食物流平台 |
4.3.2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园区持续发展源动力 |
4.3.3 引领主业上市,促进整个园区产业腾飞 |
4.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
4.4.1 加强多方筹资 |
4.4.2 创新经营体制 |
4.4.3 加快土地征用与开发 |
第五章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方案 |
5.1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 |
5.1.1 空间布局原则 |
5.1.2 物流功能分区布局 |
5.1.3 建筑物空间布局 |
5.1.4 各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 |
5.2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要素建设 |
5.2.1 交通运输设施 |
5.2.2 物流专业设施 |
5.2.3 配套辅助设施 |
5.2.4 办公后勤设施 |
5.2.5 管理信息系统 |
5.3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计划及管理措施 |
5.3.1 园区建设计划 |
5.3.2 园区建设管理 |
5.4 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4.1 投资估算 |
5.4.2 资金筹措 |
5.4.3 资金使用计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5)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2. 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及启示 |
2.2 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及借鉴 |
2.3 产业集群理论及产业集群效益的经济学特征 |
2.4 产业集群形成的优势基础分析 |
3. 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四川地区优势产业资源考察 |
3.2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四川现有优势产业分析 |
3.3 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 制约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
4.1 资源人均占有低,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 |
4.2 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
4.3 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
4.4 企业机制改革滞后,国有企业负担重 |
4.5 政府制度不完善 |
4.6 高素质人力资源相对稀缺 |
5. 促进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建设 |
5.1 整合四川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 |
5.2 发展优势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
5.3 调整四川优势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5.4 深化国企改革,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
6. 促进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外在保障体系建设 |
6.1 加强政府服务职能,改善优势产业发展环境 |
6.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立法 |
6.3 调整优势产业布局,促进地区间产业协调发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大米品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米国内市场现状 |
1.1.2 大米国外市场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培育的必要性 |
2.1 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
2.1.1 大米品牌竞争力是大米企业长期积累下来的竞争能力 |
2.1.2 大米品牌竞争力具有延展力 |
2.1.3 大米品牌竞争力是大米企业不可替代的能力 |
2.1.4 大米品牌竞争力能使大米企业持续盈利 |
2.1.5 大米品牌竞争力能构筑竞争壁垒 |
2.2 培育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必要性 |
2.2.1 培育大米品牌竞争力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
2.2.2 大米的品牌竞争力是大米适应产销商品化、市场化的需要 |
2.2.3 培育大米的品牌竞争力是消费者导向时代的必然要求 |
2.2.4 提高大米品牌竞争力是顺应新经济发展趋势的举措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构建与结构解析 |
3.1 大米品牌竞争力指标构建 |
3.1.1 外显性指标 |
3.1.2 潜力性指标 |
3.1.3 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其他贡献指标 |
3.2 大米品牌竞争力结构解析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分析 |
4.1 我国大米品牌国内竞争力现状 |
4.1.1 缺乏实力强的大米企业,因而缺乏培育品牌竞争力的优势 |
4.1.2 现有品牌缺乏市场整合,因而没有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全国性品牌 |
4.2 我国大米品牌国外竞争力现状 |
4.3 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差的原因 |
4.3.1 政策层面 |
4.3.2 生产者层面 |
4.3.3 行业层面 |
4.3.4 企业层面 |
4.3.5 消费者层面 |
4.3.6 自然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提升我国大米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
5.1 政府政策层面的措施 |
5.1.1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5.1.2 运用好务实的大米政策 |
5.1.3 制定严格的大米品质标准 |
5.1.4 调整现有的农业政策 |
5.1.5 强化优良品种选育政策 |
5.2 大米企业层面的举措 |
5.2.1 加强品牌建设观念 |
5.2.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
5.2.3 完善管理保障策略 |
5.2.4 品牌策略 |
5.2.5 渠道策略 |
5.2.6 宣传策略 |
5.3 国外经验借鉴—以泰国为例 |
5.3.1 经验借鉴之一:狠抓优质品种培育 |
5.3.2 经验借鉴之二:在大米加工上做出不懈努力 |
5.3.3 经验借鉴之三:实施严格的大米质量检验标准 |
5.3.4 经验借鉴之四:运用好大米贸易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案例:金健米业十年品牌之路 |
致谢 |
(7)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日本语概要 |
导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中国粮食史研究的简要回顾 |
三、 若干定义、主要资料和研究方法 |
四、 抗战胜利前国民党粮政的理论和实践 |
五、 1945至1949年上海粮食运作及管理的基本机制 |
第一章 失败的尝试--1946年上海粮食贷款案始末 |
一、 政策出台 |
二、 欲抑又扬 |
三、 初步侦审 |
四、 供词纪要 |
五、 求证粮部 |
六、 地院审结 |
余论 |
第二章 应对难关:1946年的青黄不接 |
一、 下车伊始 |
二、 川米洋米 |
三、 存底将罄 |
四、 糙米政策 |
五、 风回路转 |
小结 |
第三章 从限价到抢米(上) |
一、 限价政策 |
二、 涨风又至 |
三、 愈演愈烈 |
四、 抢米潮起 |
五、 探究原因 |
六、 筹划配售 |
第四章 从限价到抢米(下) |
一、 再度限价 |
二、 实施之初 |
三、 步履维艰 |
四、 抢风再起 |
五、 恢复秩序 |
结语 |
第五章 计口授粮:以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为主线 |
一、 局部配售 |
二、 美粮来了 |
三、 首期全配 |
四、 艰难时刻 |
五、 易手前夜 |
小结 |
总论 |
大事记 |
参引文献 |
后记 |
四、湘米飘香广东沿海 川粮购销大幅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右商帮兴衰研究(1368-1911)[D]. 张小健.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2]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D]. 杨志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3]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D]. 王春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0(10)
- [4]湘西州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 杜军. 中南大学, 2007(01)
- [5]四川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 何苗. 四川大学, 2007(06)
- [6]大米品牌竞争力研究[D]. 曾靖.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7]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 马军.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