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部加快信息化步伐——交通信息化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1](2021)在《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及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并总结对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与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其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得出相关启示,对赛事的后续持续发展提出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三场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友好城市的缔结数量增加26个,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2.外商投资企业仅在2008北京奥运会一年的时间里数量就增多3187个,充分体现了奥运会赛事的巨大影响力;3.通过北京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在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至2001年期间,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291个,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617个。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上升,影响力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够直接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4.入境人数的增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要途径。1990年亚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100万人次,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379万人次;5.能够展现出国家的魅力、威望和地位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魅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高科技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国际航空口岸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介质和载体,城市形象的提高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因素。1990年亚运会时北京只有一个航站楼,到2008年奥运会时有专门开设了T3航站楼;7.进一步建设全面、多样、多功能的服务系统,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1990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为128个,到2008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增长至694个。建议:1.改善缔结友好城市的国际区域均衡性,形成布局合理的网络体系;2.继续完善投资环境和外商投资的法规与政策,为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献计献策;3.北京的体育外交应在积极完善制度机制的同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意识,增强体育外交的战略目的,同时国际会议的相关设施要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策划组织能力、会议国际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4.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北京的旅游形象;延伸体育旅游产品,延长体育旅游效应,充分发挥“后奥运”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展现城市风貌;5.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主动加强同国际传媒的联系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建立健全服务型形象,促进城市“魅力”可持续发展;6.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转变运营模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7.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外事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并大力建设一流的涉外环境。
王笑京[2](2021)在《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回眸(五)——中国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示范工程开展历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高速公路是分段逐步建设的,建成一段、开通一段,而且采用了"谁投资、谁收费、谁还贷"的政策,造成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很多,甚至出现主线收费站间隔几公里的现象。考虑到既要保护社会各界和地方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积极性,又要为老百姓提供安全和顺畅的交通服务,交通部在2000年初即着手编制有关联网收费的技术要求,并往2000年10月正式发布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要求》明确提出,高速公路应首先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联网收费,逐步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际间的联网收费,为全国联网收费电子货币化做好基础工作。
陈莹[3](2013)在《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极大带动作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达2483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则已超过美国,高达82610亿吨公里,稳居世界首位。而根据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2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1980—2008年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增长了6.9倍,从1980年的2902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08年的2291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伴随着国家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支持的发展政策,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而中国交通领域近8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则超过了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城市交通作为全国交通网络体系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全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推动作用下,小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种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也随之产生。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因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正是因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交通运输能耗迅速攀升的阶段。而要在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当前全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趋势就成为必然、且难以扭转。由此可见,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交通发展历史和现况的全面概述,对财税政策机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交通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的国际比较,最终对未来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的有效节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决策者们的决策参考。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查找总结各类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分别归纳整理出全国、北京市和武汉,近十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能耗情况,及节能相关财政支出、税收收入的数据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材料,充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选取相关统计分析方式,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证分析,讨论在不同的经济状况、城市特征、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以实现交通节能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需要做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与单纯通过技术和管理途径实现节能的研究工作不同,对于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问题,本文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政府今后实现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方式;城市格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设计;交通节能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而本文选择以国家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燃油税、公共交通票价补贴、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应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的税收优惠等等不同财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影响及产生的真实政策效果,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总体上共分为八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进行详细的总结概括。研究综述部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以此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给出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在基本理论方面,按照交通、交通节能、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逻辑顺序,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系统分析国外多年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政策工具进行介绍和概述。同时,给出了国外文献中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及交通能耗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中国在交通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的现行政策。将整个政策体系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针对车辆、道路、燃料和其他交通节能政策。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交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交通节能领域大量国外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概述几个典型国家的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具体归纳为车辆税费、新车激励计划、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燃油税费及专门车队激励政策七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城市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趋势下,在未来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基于发达国家多年的交通发展经验,财税政策是实现交通节能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且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比坐以待毙在未来可能承担更小的成本。
邓焕彬[4](2012)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下交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区域交通一体化是打破区域内行政界限、部门界限、地域界限,把区域内所有的交通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交通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的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模式。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体化的珠三角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模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探讨和界定区域交通一体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措施。(2)在深入调研珠三角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政策导向和客观需要分析珠三角区域交通未来发展趋势,利用SWOT方法分析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借鉴国内外区域交通发展的经验,论述了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根据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两大方向: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化和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的协调优化,分别建立了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以旅客运输为代表,利用复合运输通道结构优化理论,提出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客运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合理配置的logit模型;以公路为代表,提出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的区域路网一体化最优化模型。(4)建立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属性值的计算及无量纲化问题进行研究,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并对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状况进行实际评价,从而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实用性。(5)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存在问题的调研和成因分析,提出推进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珠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和交通行业有关单位提供推进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决策参考。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界定了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建立了区域交通一体化模型。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状态的分析与评价,验证了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实性,并提供了实施策略,从而架起区域一体化条件下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孙晓飞[5](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指出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三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三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田少波[6](2010)在《现代交通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交通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我国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交通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交通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交通运输部提出了交通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任务。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质上就是推进现代交通业的发展。现代交通业在我国还处于研究和建设的探索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围绕我国建设现代交通业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交通业的内涵和特征、发展需求、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具体如下:1)研究了现代交通业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等方法,给出了现代交通业是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的传统交通业,并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和实施现代管理方式的新兴交通服务行业的定义,提出了现代交通业具有高科技性、新兴性、高增加值性和高素质性等特征,指出了现代交通业包括现代交通理念、现代交通技术、现代交通设施和现代交通管理等要素,构建了现代交通业的基本概念体系。2)研究了现代交通业发展需求,分析了国内外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特征,并实证分析了湖北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需求。3)论述了现代交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研究了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构建了现代交通业的发展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由2阶准则层11准则和43个具体指标构成。4)研究了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值确定的方法,以湖北省现代交通业发展为对象,综合运用模型分析法、横纵比较法、参照系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确定了2015年和2020年两个特征年的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值。到2015年,现代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跨越,现代交通业整体目标指数达到80%;到2020年,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由“总体适应”向“全面适应”跨越,总体上实现现代交通业,现代交通业整体目标指数达到90%以上。5)研究了现代交通业发展水平预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功效函数的现代交通业发展水平测评模型,确定了评价年份的发展水平值。6)研究了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路径和政策措施,采用了可能满意度法等方法,结合现代交通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设完善的客运网络体系等关键路径建议,给出了提升交通服务理念等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使现代交通业从一个口号式的概念变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对促进我国现代交通业发展,构建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现代交通业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梁丹[7](2008)在《沈阳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道路交通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大力发展和推进交通信息化,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以及充分挖掘和利用公共资源提供了条件,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沈阳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根据沈阳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沈阳交通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以构建完整统一的沈阳交通信息平台和通信信息网络,大力发展智能运输技术,达到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并为最终实现我市交通运输智能化、建成“数字化交通”奠定良好的基础,确定以发展交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等重点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从而指导沈阳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推动沈阳市道路交通事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道路交通服务。
王涛[8](2008)在《润物细无声——2008全国交通科教工作座谈会印象》文中研究指明3月25-26日,2008全国交通科教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开幕!来自全国交通科教系统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工作座谈会。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蒋千、周海涛,交通运输部科教司司长孙国庆、副司长张延华、任锦雄,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刘家镇、青岛市交委主任张洪训等出席大会开幕式。会议是为贯彻落实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创新,推进现代交通业发展而召开的。
孙孝文[9](2007)在《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处于运输化初期,采取的是供给导向型发展模式,在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环境等诸要素的不协调,出现了交通普遍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高发、交通发展不均衡等许多问题,形成了交通与人、交通与社会、交通行业内部、交通与自然的不和谐。本文围绕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和谐交通体系构建展开研究。和谐交通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本文研究范围是中观层次的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和谐交通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通过研究,初步构建起我国和谐交通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在和谐交通体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面,我国交通问题集中表现为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和污染问题凸现、农村交通总体落后、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等。城市交通普遍拥堵的原因为;城镇化水平不断加速,城市机动化需求集中释放,交通设施改善不能满足交通增长需求。交通事故和污染问题凸现的原因为;交通法制和安全意识差,交通规划水平不高,交通出行结构不合理。农村交通总体水平落后的原因为;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村交通投融资渠道不多,农村交通管理体制不完善。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为;不同区域交通区位和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各地综合交通发展水平不同步,交通政策与管理体制存在制约。在和谐交通体系形成机理方面,从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经过“霍布斯丛林”和“牧童经济”等发展道路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在《马丘比丘宪章》等理论指导下,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形成和谐交通的政治机理。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交通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重特性,加强交通竞争性的管制,利用“科斯定理”促使交通外部性的内化,避免交通“共有地悲剧”和政府失灵,是形成和谐交通的经济机理。从管理学的视角看,强调团体理性,消除交通“囚徒困境”下的纳什均衡,促进合作博弈的实现,是形成和谐交通的管理机理。在和谐交通体系的双层进化博弈方面,交通双层博弈即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出行者相互间形成合作博弈,博弈出行者在有限理性支配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交通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在宏观博弈层次上要满足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微观博弈层次上满足机动交通出行者的需求,协调机动交通出行者与非机动交通出行者之间的博弈,以达到进化稳定均衡。实现交通双层博弈的均衡,要治理交通违法者“复制动态”效应、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化以及政府交通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缺失,加强交通法制化、推进交通信息化、增加公共交通产品的供给。在和谐交通体系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公共交通优先、大力发展水运、积极建设综合交通是和谐交通体系发展模式选择。和谐交通体系构成要素包括实体要素和精神要素两个方面,公共交通价值取向是公平共享,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是人民满意,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策略包括;树立系统化的公共交通规划理念,采取积极扶植的公共交通政策,建立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树立“群众交通观”,确立常规公交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适度发展BRT系统。在和谐交通体系实现的路径方面,和谐交通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交通,促进绿色交通建设,推动交通一体化进程。实施以人为本的交通,首先要确立“人权”高于“车权”的交通原则,实行“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绿化美化交通景观环境,采取TND和TOD结合的开发模式,避免城市按CSD模式扩张带来“潮汐式”集中交通流,实施TDM来求解“当斯定理”悖论。促进绿色交通建设要反思交通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防止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制定鼓励节约型交通发展的政策,积极发展“步行或自行车+公交”出行模式,反对”P&R”。推动交通一体化主要包括综合运输一体化、城市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三个方面,按“点—轴”发展模型优化泛区域经济布局,建立区域和次区域政府协同机制,大力发展和应用ETC、VICS等ITS技术。在和谐交通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方面,和谐交通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交通与人的和谐、促进交通与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和谐交通建设提供努力方向。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交通公平、交通法治、交通效率、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交通文化等6项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评价方法包括SPSS、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综合运用。
李占甫[10](2007)在《云南省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交通系统发展历史的总结,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以国民经济对公路交通需求为核心,对云南省公路网建设目标及等级结构、公路客货运输量、汽车保有量及构成、公路运输服务设施及运输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从交通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内部组织、内部环境及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性差距上,寻求系统发展的方向、方式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合理途径和指导思想。并通过筹划,把握云南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使之达到云南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把人、车、路和环境等在交通中相互关联的内容,综合在公路交通的统一环境中一起研究,以寻求优化发展公路通行能力,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减少道路运输公害的科学措施,以保持社会经济、公路交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布局及发展战略,对公路交通的发展模式提出初步构想,力求把握公路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使之形成总体的和谐机制。
二、交通部加快信息化步伐——交通信息化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部加快信息化步伐——交通信息化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国内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历史研究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概述 |
3.1.1 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 |
3.1.2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发展脉络 |
3.1.3 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
3.2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1 对缔结友好城市的影响分析 |
3.2.2 对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入驻的影响分析 |
3.2.3 对国际交往活动的影响分析 |
3.2.4 对入境人口数量影响分析 |
3.2.5 对城市魅力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6 对北京国际化城市设施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7 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的影响分析 |
3.3 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策略 |
3.3.1 巩固和发展国际交往中心友好城市关系 |
3.3.2 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的发展 |
3.3.3 增加国际交往活动的频率并提升其规格 |
3.3.4 促进入境人口数量增长 |
3.3.5 积极发挥北京城市魅力 |
3.3.6 促进北京城市设施国际化程度 |
3.3.7 完善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 |
3.4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举办2022 年冬奥会的启示 |
3.4.1 坚持开放办奥,使冬奥会成为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助推器 |
3.4.2 以冬奥会为舞台,展现国际投资环境和国际影响力 |
3.4.3 抢抓冬奥筹备的契机,促进国际交往活动 |
3.4.4 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入境人口的影响 |
3.4.5 打造具有冬奥特色旅游吸引物与节庆活动,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
3.4.6 以冬奥会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设施国际化 |
3.4.7 通过冬奥会筹办,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系统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专家访谈提纲 |
(3)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交通概论 |
2.1.1 交通的概念 |
2.1.2 交通的基本属性 |
2.1.3 交通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
2.1.4 城市交通概述 |
2.1.5 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
2.2 交通节能的理论分析 |
2.2.1 能源基本问题分析 |
2.2.2 节能的经济属性 |
2.2.3 交通节能的思想溯源 |
2.3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1 财税政策与节能 |
2.3.2 交通节能政策的评价标准体系 |
3 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机制分析 |
3.1 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 |
3.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 |
3.2.1 政策变化及其影响 |
3.2.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政策工具的特征) |
3.3 模型分析 |
3.3.1. 车辆里程数、车辆保有量及燃油效率 |
3.3.2 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
3.3.3 燃油消耗量 |
3.3.4 温室气体(GHG)排放量 |
4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共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1 中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4.1.2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 |
4.1.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4.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交通节能理念的认识仍然略显不足 |
4.2.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系统建设不足 |
4.2.3 对节能环保型车辆及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力度不足 |
4.2.4 有关城市交通节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5 全社会的交通节能精神文明建设不足 |
4.3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挑战 |
4.3.1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给城市交通节能带来巨大压力 |
4.3.2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需求管理的迫切要求 |
4.3.3 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4.3.4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 |
5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
5.1.1 国际能源环境对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影响分析 |
5.1.2 我国节能宏观政策分析 |
5.2 中国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历史回顾 |
5.2.1 计划经济阶段 |
5.2.2 经济转轨阶段 |
5.2.3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
5.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分析 |
5.3.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 |
5.3.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分析 |
5.4.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 |
5.4.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
6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实证分析 |
6.1.1 北京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 |
6.1.2 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 |
6.1.3 北京市交通节能的实证分析 |
6.1.4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5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6.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2.1 武汉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现状 |
6.2.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7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
7.1 车辆税费 |
7.1.1 基于车辆状况的年度税费——欧盟 |
7.1.2 对于清洁、高能效环保型汽车的税费减免——日本、丹麦、德国 |
7.1.3 以烟雾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为征税依据的税费(丹麦、英国) |
7.2 对于新车车型选择的激励计划 |
7.2.1 折扣及现金返还——日本、美国 |
7.2.2 税费激励措施——美国(高油耗税) |
7.2.3 汽车综合税制——奥地利 |
7.3 车辆保险费 |
7.3.1 对未购买强制保险的处罚政策——英国、美国 |
7.3.2 汽车保险的专项税收——法国 |
7.3.3 以行驶里程及用油量为付费依据的保险——美国、英国 |
7.4 道路收费 |
7.4.1 道路收费——美国加州橙县收费公路 |
7.4.2 拥堵收费——伦敦 |
7.4.3 以外部影响为依据实施的道路收费——新加坡 |
7.5 对于专门车队的激励政策——加拿大 |
7.6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7.6.1 加强政府对城市交通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 |
7.6.2 配套实施节能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 |
7.6.3 综合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实现交通节能 |
7.6.4 交通节能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
7.6.5 全面评估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
7.6.6 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
7.6.7 加强环保性质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
8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建议 |
8.1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政策目标 |
8.1.3 政策重点 |
8.2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建议 |
8.2.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交通节能政策发展、细化明确交通节能目标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交通节能专项资金 |
8.2.3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
8.2.4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保持城市交通系统的多样性 |
8.3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其他配套措施建议 |
8.3.1 综合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
8.3.2 配合完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 |
8.3.3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交通节能 |
8.3.4 加强建立城市交通节能统计体系 |
8.3.5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下交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珠三角交通发展形势分析与国内外城市群交通发展经验借鉴 |
2.1 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
2.1.1 公路运输 |
2.1.2 水路运输 |
2.1.3 铁路运输 |
2.1.4 航空运输 |
2.1.5 管道运输 |
2.1.6 存在问题 |
2.2 珠三角区域交通发展的形势分析 |
2.2.1 SWOT 分析 |
2.2.2 政策导向分析 |
2.3 国内外城市群交通发展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一体化下的交通发展方式与特征 |
3.1 概念的界定 |
3.1.1 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及特性 |
3.1.2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内涵 |
3.1.3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外延 |
3.2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主要措施和发展特征 |
3.2.1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主要措施 |
3.2.2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 |
4.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特征 |
4.1.1 公路运输 |
4.1.2 铁路运输 |
4.1.3 水路运输 |
4.1.4 航空运输 |
4.1.5 管道运输 |
4.2 综合运输体系的通道分析 |
4.2.1 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客运结构分析 |
4.2.2 综合运输通道的概念及特征 |
4.2.3 综合运输通道运量结构分析 |
4.2.4 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
4.3 旅客出行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主观因素 |
4.3.2 客观因素 |
4.3.3 随机因素 |
4.4 综合运输通道的客运分担模型 |
4.4.1 分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2 不同运输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 |
4.4.3 模型影响因素的选择 |
4.4.4 模型参数标定及检验 |
4.5 模型应用实例 |
4.5.1 惠深客运通道概况 |
4.5.2 调查与分析 |
4.5.3 极大似然估计法标定参数 |
4.5.4 层次分析法标定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路网一体化协调优化 |
5.1 两点间的路径优化 |
5.2 区域路网优化模型 |
5.2.1 区域交通矩阵 |
5.2.2 两市间路网最优化模型 |
5.3 实例分析 |
5.3.1 项目背景 |
5.3.2 项目基本情况 |
5.3.3 费用计算 |
5.3.4 项目效益计算 |
5.3.5 经济效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6.1 评价框架 |
6.1.1 评价的主要内容 |
6.1.2 评价的概念模型 |
6.1.3 评价的技术路线 |
6.2 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构建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6.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4 评价指标的含义与取值 |
6.3 评价方法 |
6.4 评价实例 |
6.4.1 指标的计算及无量纲化 |
6.4.2 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
6.4.3 各评价要素的权系数行向量 |
6.4.4 影响因素排序 |
6.4.5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
7.1 调查方法与对象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对象 |
7.2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
7.2.1 存在的问题 |
7.2.2 原因分析 |
7.2.3 调查结果汇总 |
7.3 对策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 |
8.2 主要结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惠州市居民出行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 B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课题专家访谈问卷(第一轮) |
附录 C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
附录 D 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公路运输历史沿革概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回顾(1978年以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政策(1912-1949) |
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公路运输政策的构成 |
(一) 由宽趋严的市场准入 |
(二) 以兴办公路联运为特点的运输组织政策 |
(三) 市场监管政策由缺失到初步规范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78) |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50-1965) |
(一) 影响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
(二) 建国初期运力的恢复及企业管理的加强 |
(三) 运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调整 |
(四) 逐步封闭的市场准入 |
(五) 运输结构的重新构建 |
(六) 市场监管的推陈出新 |
二、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僵化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66-1978年) |
(一) 特殊社会因素对政策的不利影响 |
(二) 运力结构的顾此失彼 |
(三) 市场监管机制由破坏到有限恢复 |
第二章 初步市场化进程中的公路运输政策(1979-1991) |
第一节 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 |
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二、国家对发展交通的高度重视 |
三、管理体制由政企合一到逐步分离的适时转变 |
第二节 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 |
一、客货运市场对各种经济成分全面放开 |
二、相关业务市场实行开放 |
第三节 运输企业的全面改革 |
一、实行放权减税让利 |
二、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三、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 |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积极推进市场培育 |
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二、运力结构的优化 |
三、运输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
四、运输组织的合理化 |
五、站场加大建设力度及向社会全面开放 |
第五节 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 |
一、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的运价管理 |
二、面向全行业的车辆技术管理 |
三、由多头管理到分工管理的安全监管 |
四、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 |
五、以管理和技术性节能为主,结构性节能为辅 |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1992-2002) |
第一节 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 |
一、市场经济战略目标的确定 |
二、公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 |
三、行业管理理念及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二节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 |
一、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权 |
二、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市场准入的从严 |
一、客运市场的严格准入及退出机制的探索 |
二、加强规范的货运市场准入 |
三、引进外资由侧重立项审批到规范外资经营的转变 |
第四节 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 |
一、推进运输主体的规模化 |
二、引导运力结构调整 |
三、促进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推动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重视站场投资、布局及经营结构调整 |
第五节 全方位的市场监管 |
一、积极适应市场规律的运价管理 |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 |
三、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的体制机制 |
四、开始建立从业资格制度 |
五、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顿治理 |
六、侧重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及产品监测认证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公路运输政策(2003-) |
第一节 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 |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法制建设的深入 |
三、交通体制的重大改革 |
第二节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 |
一、加快线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二、严格设定准入条件及经营期限 |
三、规范外资引进 |
四、积极推行质量信誉考核,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
第三节 运输结构的全方位、深层次调整 |
一、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二、实行多样化的运力结构调整 |
三、进一步细化经营方式的运输经营结构调整 |
四、重视合理化的运输组织结构调整 |
五、加大站场投资力度,重视布局规划 |
第四节 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 |
一、市场整顿长效机制的建立 |
二、紧密联系成品油价的运价管理 |
三、以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为重点的技术管理 |
四、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强化 |
五、逐步建立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长效机制 |
六、加快构建职业资格体系 |
七、结构、技术、管理并重,节能与减排结合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经验教训及建议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 |
一、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 |
二、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 |
三、公路运输政策教训及不足分析 |
第二节 公路运输主要政策走向建议 |
一、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
三、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 |
四、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体系 |
五、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
六、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
七、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8年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统计数据表 |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
附录3: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大事记要(2003.1-2009.7) |
后记 |
(6)现代交通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现代交通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 现代服务业及其发展趋势 |
2.1.1 服务业的分类 |
2.1.2 现代服务业内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1.3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特征 |
2.1.4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趋势 |
2.2 现代交通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2.2.1 现代交通业的概念辨析 |
2.2.2 现代交通业的几种关系 |
2.2.3 现代交通业的特征 |
2.2.4 现代交通业的目标 |
2.3 现代交通业构成的基本要素 |
2.3.1 现代交通理念 |
2.3.2 现代交通技术 |
2.3.3 现代交通设施 |
2.3.4 现代交通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交通业发展需求分析 |
3.1 国外现代交通业发展 |
3.1.1 国外现代交通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
3.1.2 国外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需求特征分析 |
3.2 交通与社会经济的特征分析 |
3.2.1 交通的社会经济特征 |
3.2.2 交通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3 我国交通运输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3.3 实证:湖北现代交通业的发展需求分析 |
3.3.1 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3.2 湖北交通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3.3 社会经济发展对湖北交通的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体系的确定 |
4.1 建设现代交通业的总体方向 |
4.1.1 建设现代交通业的总体要求 |
4.1.2 建设现代交通业的总体方向 |
4.2 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2 发展指标的选择原则 |
4.2.3 发展目标体系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值的确定 |
5.1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指导思想 |
5.1.2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基本原则 |
5.2 现代交通业的发展目标 |
5.2.1 现代交通业现阶段的任务 |
5.2.2 现代交通业分阶段发展目标 |
5.3 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值的确定方法与实证 |
5.3.1 发展目标值确定的方法 |
5.3.2 实证:湖北现代交通业发展目标值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交通业发展水平评价 |
6.1 现代交通业发展水平测评方法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6.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4 现代交通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
6.2 实证:湖北现代交通业发展等级测评及差距分析 |
6.2.1 湖北现代交通业发展现状等级测评 |
6.2.2 湖北现代交通业发展差距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建议 |
7.1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途径 |
7.1.1 建设完善的客运网络体系,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
7.1.2 建设现代物流系统,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
7.1.3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 |
7.1.4 发展交通服务新业态,拓展交通服务领域 |
7.1.5 完善交通电子政务系统,提升交通公共服务能力 |
7.1.6 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
7.2 发展现代交通业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
7.2.1 提升交通服务理念,加强组织领导 |
7.2.2 建立健全交通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优化运输市场发展监管 |
7.2.4 积极争取投融资政策 |
7.2.5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沈阳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交通信息化发展综述 |
1.2.1 国外交通信息化发展综述 |
1.2.2 国内交通信息化发展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概述 |
2.1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相关概念 |
2.1.1 道路及城市道路的定义 |
2.1.2 交通、信息及信息化的定义 |
2.1.3 交通信息化的定义 |
2.2 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
2.2.1 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2.2.2 交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2.3 交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沈阳交通信息化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沈阳信息化现状 |
3.1.1 沈阳交通信息化发展环境 |
3.1.2 沈阳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现状 |
3.1.3 沈阳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现状 |
3.2 沈阳交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信息资源不足 |
3.2.2 信息共享困难 |
3.3 问题的主要原因 |
3.3.1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 |
3.3.2 信息化建设因利益受损而受到牵连 |
3.3.3 对信息应用规律和交通作用认识不清 |
3.4 现状评价 |
3.4.1 沈阳交通信息化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 |
3.4.2 目前的交通现状阻碍了沈阳交通现代化的发展 |
第4章 沈阳交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
4.1 沈阳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
4.1.1 沈阳交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
4.1.2 全面改善沈阳交通安全形势的需要 |
4.1.3 沈阳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4.1.4 需要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4.1.5 解决交通拥挤方便公众出行的需要 |
4.2 信息化是沈阳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4.2.1 信息化是实现沈阳交通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
4.2.2 信息化是沈阳交通提高监管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
4.2.3 信息化是沈阳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4.2.4 信息化是沈阳交通贴近公众、贴近社会的最佳方式 |
4.3 沈阳交通信息化需求的表现 |
4.3.1 沈阳交通局信息化需求的表现 |
4.3.2 沈阳公众对交通的需求 |
第5章 实现交通信息化的基本对策 |
5.1 沈阳交通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
5.1.1 沈阳交通政务内网建设 |
5.1.2 沈阳交通政务外网建设 |
5.1.3 沈阳交通政务内、外网之间共享 |
5.2 两个交通信息中心建立 |
5.2.1 沈阳交通信息交换中心建立 |
5.2.2 公众交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 |
5.3 第三方信息网络平台建立 |
5.3.1 物流信息平台建立 |
5.3.2 客运联网售票信息平台建立 |
5.4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
5.4.1 先进的城市公交系统建设 |
5.4.2 出租汽车服务系统建设 |
5.4.3 沈阳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 |
5.4.4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
5.5 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范围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具体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交通矛盾及其影响因素 |
2.1 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
2.1.1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
2.1.2 机动化需求集中释放 |
2.1.3 交通设施不能满足需求 |
2.1.4 普通公共交通萎缩 |
2.1.5 交通法制与安全意识不强 |
2.1.6 交通综合规划水平不高 |
2.2 农村交通总体落后 |
2.2.1 交通基础条件薄弱 |
2.2.2 交通投融资渠道不畅 |
2.2.3 交通管理体制不完善 |
2.3 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 |
2.3.1 区域交通发展条件差异较大 |
2.3.2 区域交通一体化起步较晚 |
2.3.3 综合交通发展水平不同步 |
2.3.4 交通行业与行政区划制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视角和谐交通体系形成机理 |
3.1 政治学视角:社会发展的逻辑选择 |
3.1.1 科学发展观的引领 |
3.1.2 交通理念发展的促进 |
3.1.3 社会变迁的推动 |
3.2 经济学视角:公共产品特性的约束 |
3.2.1 交通双重公共产品特性 |
3.2.2 交通的竞争性及其管制 |
3.2.3 交通外部性的治理 |
3.3 管理学视角:“非零和”博弈的效应 |
3.3.1 交通非合作博弈的均衡 |
3.3.2 交通合作博弈的团体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和谐交通体系双层进化博弈 |
4.1 交通双层进化博弈的理论基础 |
4.1.1 交通双层博弈 |
4.1.2 交通进化博弈 |
4.1.3 交通博弈分析的适应性与局限性 |
4.2 交通双层进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交通宏观层次博弈模型 |
4.2.3 交通微观层次博弈模型 |
4.3.4 交通双层次进化博弈模型 |
4.3 交通双层进化博弈实践分析 |
4.3.1 交通出行者的“复制动态”效应 |
4.3.2 交通管理部门权力的内部化 |
4.3.3 政府交通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缺失 |
4.4 交通双层进化博弈均衡的策略 |
4.4.1 加强交通法制化 |
4.4.2 推进交通信息化 |
4.4.3 增加公共交通产品的供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和谐交通体系构建要素与模式 |
5.1 国外交通发展模式的特征和启示 |
5.1.1 私人交通出行模式的分布与特征 |
5.1.2 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分布与特征 |
5.1.3 国外城市交通模式选择的启示 |
5.2 和谐交通体系构成要素 |
5.2.1 和谐交通体系四个方面与三个层次 |
5.2.2 和谐交通体系的主体和客体 |
5.2.3 强调公平共享的价值取向 |
5.2.4 坚持尊重自然的发展原则 |
5.2.5 重视交通软环境改善 |
5.3 先发展公共交通 |
5.3.1 树立系统化的规划理念 |
5.3.2 实施积极扶植的政策 |
5.3.3 采取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 |
5.3.4 确立常规公交的主体地位 |
5.4 大力发展水路交通 |
5.4.1 加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5.4.2 提高水运法制化水平 |
5.4.3 充分开发长江黄金水道 |
5.5 积极推进综合交通 |
5.5.1 深入改革交通管理体制 |
5.5.2 积极进行运输组织方式创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和谐交通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 |
6.1 实施以人为本的交通 |
6.1.1 确立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 |
6.1.2 采取公交导向开发模式 |
6.1.3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
6.2 促进绿色交通建设 |
6.2.1 提高交通环境与生态意识 |
6.2.2 制定鼓励节约型交通发展的政策 |
6.3 推动交通一体化进程 |
6.3.1 优化泛区域经济布局 |
6.3.2 建立区域和次区域政府协同机制 |
6.3.3 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和谐交通体系模糊评价 |
7.1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
7.1.1 促进交通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
7.1.2 为和谐交通建设提供努力方向 |
7.1.3 遵循系统性与可操作的原则 |
7.2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筛选与权重 |
7.2.1 主观评价指标隶属度分析 |
7.2.2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
7.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与模型 |
7.3.1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内涵与标定 |
7.3.2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7.3.3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实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Ⅰ |
附录2: 和谐交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Ⅱ |
附录3: 和谐交通体系指标评分调查表 |
(10)云南省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云南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公路交通发展趋势 |
1.3.1 国外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
1.3.2 国内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1 战略研究基本思路 |
1.4.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5 战略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二章 交通发展的环境和现状分析 |
2.1 交通运输系统的环境分析 |
2.2 云南省公路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公路里程发展状况 |
2.2.2 公路运输结构分析 |
2.2.3 公路运输量发展状况分析 |
2.3 公路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状况分析 |
2.4 云南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2.5 云南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发展状态分析 |
2.5.1 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 |
2.5.2 云南省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的变化 |
2.5.3 云南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定位 |
2.6 公路交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
3.1 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3.1.1 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分析 |
3.1.2 云南社会经济现状 |
3.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3.2.1 云南省级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
3.2.2 云南省运输形势分析 |
3.2.3 云南省未来交通发展趋势 |
3.3 云南省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
3.3.1 公路交通运输量和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需求预测模型 |
3.3.2 汽车保有量 |
3.3.3 公路运输量预测 |
3.3.4 主要公路通道平均交通量 |
3.4 公路发展需求预测 |
3.4.1 公路网总里程需求预测 |
3.4.2 发展规模需求与结构预测 |
3.5 人才需求预测 |
3.5.1 需求分析 |
3.5.2 宏观人才预测的基本原则 |
3.5.3 宏观人才预测的影响因素 |
3.5.4 宏观人才预测模型及其选择 |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意图 |
4.1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 |
4.2 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意图 |
4.3.1 可持续发展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 |
4.3.2 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4.3.3 指导方针 |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
5.1 战略目标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
5.2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建立 |
5.3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方案的量化与论证 |
5.3.1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方案的量化 |
5.3.2 影响交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 |
5.3.3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方案论证 |
5.4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定 |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部署 |
6.1 战略部署的内容及意义 |
6.2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
6.3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阶段 |
6.3.1 战略阶段划分的原则 |
6.3.2 战略阶段划分 |
6.4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重点 |
6.4.1 确定发展战略重点的原则 |
6.4.2 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重点 |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
7.1 干线网战略规划 |
7.1.1 战略规划指导方针 |
7.1.2 战略规划目标 |
7.1.3 战略规划 |
7.2 农村公路网战略规划 |
7.2.1 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
7.2.2 战略规划目标 |
7.3 公路枢纽战略规划 |
7.3.1 规划目标 |
7.3.2 布局原则 |
7.3.3 布局规划 |
第八章 实现云南省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措施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交通部加快信息化步伐——交通信息化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D]. 许晨.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2]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回眸(五)——中国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示范工程开展历程[J]. 王笑京.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1(04)
- [3]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D]. 陈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4]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下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 邓焕彬. 清华大学, 2012(07)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6]现代交通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田少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7]沈阳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研究[D]. 梁丹. 东北大学, 2008(03)
- [8]润物细无声——2008全国交通科教工作座谈会印象[J]. 王涛.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8(04)
- [9]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研究[D]. 孙孝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10]云南省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研究[D]. 李占甫. 长安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