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扩大骨折88例

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扩大骨折88例

一、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88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霖贤,黄碧玲,黄罡[1](2021)在《骨碎补接骨汤结合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骨碎补接骨汤结合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骨碎补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碎补接骨汤结合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作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恢复腕关节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促进骨折端愈合,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林华培[2](2021)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石膏组与夹板组,每组各32例。石膏组患者给予长臂石膏旋后位固定,夹板组患者给予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患者的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低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更利于维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楠,杜国庆,蔡雨卫,王辉昊,曹贺,郑春伟,胡启龙,陈晶晶,石瑛[3](2021)在《三种固定方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并比较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影响小夹板固定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135例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夹板组、石膏组、手术组,每组45例。夹板组予小夹板固定,石膏组予石膏固定,手术组予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6周时对患肢进行X线检查并决定是否拆除固定装置,并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X线下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高度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级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夹板组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试验期间,3组均无病例脱落。(2)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组内比较,各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高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6周比较,手术组的掌倾角、桡骨短缩高度水平改善优于夹板组、石膏组(P<0.05)。(3)治疗后3个月时,夹板组、石膏组、手术组Cooney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1%、75.6%、93.3%;组间Cooney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夹板组、手术组明显优于石膏组(P<0.05)。(4)治疗前桡骨短缩高度与治疗后3个月时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较为相关(r=-0.584,P=0.002),即治疗前桡骨短缩高度对夹板组患者疗效的影响较大。结论 3种固定方法都能较好地恢复桡骨远端骨折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高度水平。小夹板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在恢复腕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相当,且均优于石膏固定。治疗前桡骨短缩高度对应用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疗效的影响较大。

张伟业[4](2021)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月至2019-01月天津医院急诊复位室和肢体矫形一病区骨质疏松型Colles骨折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运用中医骨伤三期辨证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用药对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中医药的系统治疗;同时骨折经指套悬吊牵引及中医手法整复后,试验组用夹板进行外固定,对照组用石膏进行外固定,骨折愈合后均择机拆除外固定。记录并统计治疗前及辨证三期用药11周后骨密度,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时、两周复查、四周复查、以及两组患者拆除外固定两周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测定,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基线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VAS评分、骨折分型,均无统计学差异;骨密度对比分析结果:三期辨证用药后试验组骨密度值:-1.96±0.25,对照组:-1.97±0.1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期辨证用药完成后组间骨密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掌倾角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是p<0.05,有统计学意义;尺偏角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两周组内对比统计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周、四周、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对比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桡骨高度拆除固定两周后实验组为:1.33±0.28,对照组:1.36±0.27,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周):实验组为:11.81±4.91,对照组为:12.89±3.32,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腕关节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良率为:71.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周试验组VAS评分组间对比p<0.05,拆除固定两周后组间统计结果为p<0.05;治疗前与拆除固定两周后VAS评分组内对比统计:试验组为p<0.05,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四周两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对骨折部位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综上所述,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冷继扬[5](2021)在《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其高发病率以及潜在的对老年群体生活的致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祖国医学传统小夹板技术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小夹板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因固定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使患者感觉舒适,耐受性好,给骨折患者的快速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创造有利的良好条件。本文通过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医蒙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整理分析,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从历史、理论、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分别整理归纳分析了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特点,第三部分对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对比,结果认为历代中医和蒙医都十分重视骨折治疗的发展,在漫长过程中二者形成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来看二者对骨折的治疗的理念以及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但蒙医骨科在喷酒治疗、药物以及护理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可以进一步继续研究。

张经龙[6](2021)在《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后,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年龄为60岁—75岁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骨折手法闭合复位,试验组以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4-6周,对照组以小夹板外固定4-6周,两组患者均有口服骨化三醇抗骨质疏松治疗。在复位固定后当天、第3天、1周时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和腕关节周径的测量,治疗后8周进行腕关节活动度测量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并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1.VAS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减轻患者腕关节疼痛(组内比较,P<0.05);从改善程度方面,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2.腕关节周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均有利于患者腕部软组织肿胀消退(组内比较,P<0.05);且改善程度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3.腕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之间腕关节活动度比较,P<0.05,说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G-W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患者的G-W腕关节评分,且总体效果相当,组间比较,P>0.05;试验组在G-W评分上与对照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总疗效,P>0.05,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未发现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后,应用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骨折前期改善患者腕关节疼痛、软组织肿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后期两者总疗效对比相当。

詹华洪[7](2021)在《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89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4例)。对照组采用支架外固定,试验组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着,能较好地固定患者骨折部位,使骨折部位尽快恢复,且不良情况较少。

何柯睿[8](2021)在《花椒新伤油剂对Colles骨折复位固定后早期疼痛、肿胀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明确花椒新伤油剂对Colles骨折(CooneyⅠ型、CooneyⅡ型、CooneyⅢ型)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疼痛与肿胀的影响,证明其在临床上的有效性,为今后花椒新伤油剂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2020年4月25日至2021年2月11日的Colles骨折拟行手法复位固定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6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根据病人的收治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复位成功满意后试验组局部缠绕浸润有花椒新伤油剂的纱布,对照组局部涂抹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并对两组都用小夹板固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压痛积分、肿胀积分、瘀斑积分,7天的试验周期结束后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总体疗效评估,将以上得出数据用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明确花椒新伤油剂的临床效应。结果:(1)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后1天两组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天两组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天两组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两组的疼痛VAS评分差异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压痛积分: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后1天,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两组的压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的压痛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的压痛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肿胀积分: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后1天两组的肿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两组的肿胀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的肿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的肿胀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的肿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的肿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的肿胀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瘀斑积分:组间比较发现在治疗后1天两组的瘀斑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天两组的瘀斑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两组的瘀斑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的的瘀斑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4天的瘀斑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天和治疗前、治疗后4天和治疗后1天的瘀斑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较治疗后4天的瘀斑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总体疗效评价:组间比较发现7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花椒新伤油剂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于Colles骨折复位固定后疼痛、肿胀的总体疗效相当。(2)花椒新伤油剂短期改善Colles骨折复位固定后的痛感以及肢体局部肿胀、瘀斑的效果优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艾军[9](2021)在《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1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法复位的前提下,分别采用石膏夹外固定与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与整复前相比,两组拆除固定后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3%(P<0.05)。结论: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促进骨折部位有效恢复和愈合,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严杰伟[10](2021)在《吴门手法双层夹板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估》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评估吴门手法复位双层夹板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吴门医派骨伤桡骨远端骨折四步复位法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1.回顾性分析:回顾分析近3年(2016年4月-2019年4月)因单侧桡骨远端骨折来我院接受吴门骨伤桡骨远端骨折四步复位法+双层夹板外固定治疗的ABC三型(基于AO分型)骨折的临床疗效。2.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手法组及手术组。手法组予吴门手法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予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分别从主要疗效标准(治疗第12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的Green-O’Brien评分)以及次要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当天、第一周、第3月、第12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卫生经济学评价、并发症等方面)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与研究。结果:1.三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就诊时间)对比,P均>0.05,差异不显着,具有可比性;A、B型两组病例的Green-O’Brien评分显着优于C型,P<0.05;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末次影像学评价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手法组与手术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就诊时间)对比,P>0.05,差异不显着,具有可比性。临床疗效:手法组与手术组对比,P>0.05,差异不显着,证明手法组和手术组疗效相当。Green-O’Brien评分:治疗前手法组与手术组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比,P<0.05,手术组显着优于手法组。影像学观测指标:两组治疗前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当天的掌倾角及尺偏角,两组对比,P>0.05,差异不显着,桡骨高度对比,P<0.05,差异显着,证明手法组复位后桡骨高度显着大于手术组;治疗后第1周、第3月、第12月的掌倾角及尺偏角对比,P均<0.05,而治疗后第1周、第3月、第12月的桡骨高度对比,P>0.05,证明手术组能更好地维持复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卫生经济学评价: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卫生经济学评价对比,P<0.05,手法组显着优于手术组;住院时间对比,P<0.05,手法组显着少于手术组。并发症:手法组与手术组对比,P>0.05,两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吴门手法双层夹板治疗老年A、B、C三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2.相比于手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虽然解剖对位及维持复位后的解剖位置等方面相对不足,但吴门手法联合双层夹板治疗方案住院时间更短,卫生经济学评价更优。

二、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8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88例(论文提纲范文)

(1)骨碎补接骨汤结合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3 讨论

(2)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手法复位
        1.3.2 外固定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3)三种固定方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夹板组
        1.3.2 石膏组
        1.3.3 手术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相关影像学指标
        1.4.2 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试验完成情况及基线比较
    2.2 相关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
    2.3 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级比较
    2.4 夹板组影响疗效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4)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Colles骨折病因病机
    2 中医骨折治疗原则
    3 中医骨伤科骨折的治法
    4 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5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病例来源
2 实验设计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影像学检查
    2.4 康复锻炼
3 临床疗效观察及评定
4 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2 患者治疗指标分析
        2.1 骨密度的分析
        2.2 掌倾角和尺偏角分析
        2.3 桡骨高度分析
        2.4 骨折愈合时间分析
        2.5 腕关节Gartland和 Werley功能评分组间对比
        2.6 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7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分析
讨论
    1 Colles骨折流行病学及分型
    2 中医药治疗Colles骨折的历史沿革
    3 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优势与研究方向
    4 中医骨伤三期辨证的优势
    5 指套悬吊牵引的临床优势与禁忌症
    6 利用网络药理学对部分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初探
    7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综述 Colles骨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诊断
    2 中医和西医的分型
    3 治疗
        3.1 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3.2 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康复方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蒙医两种传统民族医学的比较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1.1 中医治疗骨折病的发展简史
    1.2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1.3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1.4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1.5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
第二部分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1 蒙医骨伤学的发展简史
    2.2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2.3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2.4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2.5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第三部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蒙医的整体比较
    3.1 中医与蒙医治疗骨折发展历史的对比
    3.2 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对比
    3.3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的异同比较
    3.4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对比
    3.5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蒙医特殊术语注释
致谢
作者简介

(6)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的选择
        1.1 病例的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
        1.6 伦理学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意外情况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检测方法
        2.6 疗效评价
        2.7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腕关节周径的组间对比
        3.4 VAS评分
        3.5 腕关节周径
        3.6 腕关节活动度对比
        3.7 Gartland-Werley腕关节机能评分
        3.8 两组总疗效对比
    4 讨论
        4.1 中医认识
        4.2 西医研究现状
        4.3 中药外敷治疗骨折的机理
        4.4 中药外敷对骨质疏松的研究
        4.5 消炎1号膏药理分析
        4.6 消炎1号膏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
        4.7 治疗后结果分析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药外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不良情况比较
3 讨论

(8)花椒新伤油剂对Colles骨折复位固定后早期疼痛、肿胀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现代医学对于DRFs及 Colles骨折的认识
        2.1.1 一般认识
        2.1.2 流行病学相关
        2.1.3 解剖及生物力学相关
        2.1.4 DRFs的分型
        2.1.5 Colles骨折的治疗要求
        2.1.6 手法复位治疗方式
        2.1.7 手法复位后再次位移的原因研究
        2.1.8 手术治疗方式
    2.2 现代医学对于骨折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现状
        2.2.1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研究现状
        2.2.2 现代医学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现状
    2.3 传统医学对于骨折早期的一般认识
        2.3.1 传统医学骨折后的手法复位与固定
        2.3.2 传统医学关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思路
        2.3.3 传统医学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现状
        2.3.4 传统医学关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现状
    2.4 花椒新伤油剂及相关研究进展
        2.4.1 花椒新伤油剂的组成药物
        2.4.2 花椒新伤油剂的组方功效
        2.4.3 花椒新伤油剂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来源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1 西医诊断标准
        3.2.2 骨折分型标准
        3.2.3 中医证候分型诊断标准
        3.2.4 纳入标准
        3.2.5 排除标准
        3.2.6 剔除和脱落标准
        3.2.7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标准
        3.2.8 终止临床试验的标准
    3.3 临床研究方法
        3.3.1 样本量的设计
        3.3.2 随机的方法
        3.3.3 对照的方法
        3.3.4 盲法的实施
    3.4 治疗方法
        3.4.1 骨折复位前的必要准备
        3.4.2 手法整复
        3.4.3 小夹板固定
        3.4.4 试验组处理
        3.4.5 对照组处理
    3.5 外敷药物制剂
    3.6 试验周期内的要求
    3.7 观察指标
        3.7.1 一般资料情况
        3.7.2 疗效性评价
        3.7.3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3.8 安全性评价
    3.9 依从性评价
    3.10 不良事件处理
    3.11 伦理学处理原则
    3.12 统计分析
    3.13 技术研究路线
4 临床研究结果
    4.1 研究完成情况
    4.2 基线资料对比情况
        4.2.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
        4.2.2 两组治疗前疗效评价指标情况
    4.3 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指标对比情况
        4.3.1 两组疼痛VAS评分情况
        4.3.2 两组压痛积分情况
        4.3.3 两组肿胀积分情况
        4.3.4 两组瘀斑积分情况
        4.3.5 总体疗效评价情况
    4.4 安全性评价
    4.5 依从性评价
5 讨论
    5.1 试验结果的讨论
        5.1.1 治疗前的两组基线资料情况
        5.1.2 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疗效评价指标差异情况
        5.1.3 总体疗效情况
    5.2 骨折分型方式的选择依据
    5.3 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5.4 花椒新伤油剂改善疼痛、肿胀机制的可能原因分析
    5.5 关于花椒新伤油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性的讨论
6 研究结论
7 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 附录
    附表1 疼痛VAS评分
    附表2 压痛积分
    附表3 肿胀积分
    附表4 瘀斑积分
    附表5 总体疗效评价

(9)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X线片解剖值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10)吴门手法双层夹板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及研究
    1. 解剖生理
    2. 三柱结构及功能解剖
    3. 病因机制
    4. 常用分型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5.2 中医治疗
        5.3 西医治疗
    6. 目前争论
        6.1 手术与手法
        6.2 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吴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依据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方案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随访方式及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
        2.6 数据整理
        2.7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比较
        4.结论
    二. 吴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依据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方案
        2.2 分组及随机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治疗疗程
        2.5 随访方式及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价
        2.7 数据整理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比较
        4. 结论
        5.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本研究结果分析
    2. 中医正骨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优势
    3. 切开复位联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优势
    4. 并发症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病历随访观察表
    附录二: 主流正骨手法流派
    附录三: Green-O'Brien评分表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8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骨碎补接骨汤结合中医手法正骨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 吴霖贤,黄碧玲,黄罡. 中外医学研究, 2021(35)
  • [2]自制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J]. 林华培.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3)
  • [3]三种固定方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观察[J]. 王楠,杜国庆,蔡雨卫,王辉昊,曹贺,郑春伟,胡启龙,陈晶晶,石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08)
  • [4]中医三期辨证用药联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张伟业.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D]. 冷继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6]消炎1号膏外敷联合小夹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经龙.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 詹华洪. 医疗装备, 2021(10)
  • [8]花椒新伤油剂对Colles骨折复位固定后早期疼痛、肿胀疗效的临床研究[D]. 何柯睿.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9]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艾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07)
  • [10]吴门手法双层夹板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估[D]. 严杰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扩大骨折8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