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牛淑豪[1](2021)在《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助推力”的有机结合,承担着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使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符合宏观经济战略要求,利用科技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成为重中之重。一段时间以来,科技金融存在产权不明晰、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亟需完成高质量、高效率转变,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基础。其中,营商环境是科技金融所在外部环境中的核心组成,而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科技金融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理论上,营商环境优化对科技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政府监督,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外部条件为地方创新企业的技术产权提供保障,加快科技金融发展。鉴于此,本文引入营商环境做为调节变量,构建科技金融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框架模型,实证检验三者的关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入地分析科技金融、营商环境和区域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首先对科技金融、营商环境和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后,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阐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并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介绍科技金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营商环境在科技金融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调节作用。鉴于此,通过文献梳理找到衡量指标,构筑科技金融和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概念模型,并将营商环境视为调节变量,对指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得出:(1)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这一促进作用有显着正向调节效应。(2)行政效率和法治环境在科技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有负向效应调节作用。(3)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市场化水平对这一促进作用有显着正向调节效应。(4)营商环境总指数分析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科技金融都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着正效应,但这一正效应从地理位置的由西向东看,是呈现递增趋势的,上游地区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大。因此,长江经济带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投入,加大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完善政府干预和行政效率,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更加稳健发展。
韩科振[2](2021)在《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和反馈关系,具有很强的时空特性。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要素,解决好了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历次会议明确强调“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发展就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战略举措,绿色经济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进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是确保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支持技术创新的共性的基本要素是人力资本和研发支出(R&D),特别是研发资本的积累。面对绿色经济这个当今全球共同性的主题,中国在更加开放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本国资本不断自主创新和强化内部的研发技术积累外外,还要更加有效的利用国际研发资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进口的产业集聚效应等引发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我国绿色技术进步,提高资源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需要深思的课题。绿色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何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点研究领域,纵观现有研究,推动一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国内的自主创新和通过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在于研发投入,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可借助或依靠对外直接投资(OFDI)、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进口等渠道实现。不过,相关研究基本上是沿着自主创新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两种不同途径展开的,尚鲜有将自主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统一在同一框架下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伴随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渠道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是否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进步,推动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尤其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均处于全球前列;还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推动作用是否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本国的自主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协同,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不仅事关如何有效提高我国绿色技术进步,而且与我国绿色发展密切相关,进而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因而,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演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在政府要求绿色创新和企业自主绿色创新的双重约束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对企业、区域、国家三个层面的绿色技术进步提升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对应假设。然后针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现实情况,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到宏观层面的国家,以不同视角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考察主要从企业层面、制造业行业层面、区域层面以及国家层面进行测度。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进口贸易渠道,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扩散或溢出,影响绿色技术进步。本文共设九个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由第1章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包括第2章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及第3章的影响机制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检验和分析,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第四部分为总结与研究展望,由第9章构成。第1章描述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关背景,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并阐述该选题的意义,梳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本章主要梳理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和绿色技术进步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了解和掌握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研究动态。第3章从理论分析国际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OFDI、FDI和进口渠道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分析了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第4章是基于微观视角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从企业特质层面深入分析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受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的异同。第5章是从制造业的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实证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因为制造业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导产业,在影响绿色技术进步中占有主导地位。第6章是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探讨技术吸收能力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进步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自主创新和OFDI逆向技术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探讨绿色技术进步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在区域间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第8章是从国家层面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一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第9章是总结部分。本章整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按照本文的逻辑脉络,归纳提炼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决策和企业应对两方面的相关建议,还有未来研究展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有显着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从微观层面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显着地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国际研发资本是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之一。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水平提升,企业通过引入外资和进口贸易也能显着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水平,不过,进口贸易所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企业异质性特征。相较于渐进性绿色技术进步,对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要强,FDI和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相对较弱。从制造业及行业层面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制造业行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OFDI、FDI和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都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绿色技术水平,但进口贸易的效应相对较弱。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相较于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FDI以及进口贸易的影响要更为显着,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OFDI的绿色技术水平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对于渐进性绿色技术进步而言,制造业通过引入外资以及进口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的推动作用较大,OFDI的促进效应相对较小,对于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而言,OFDI的促进效果更为显着,FDI的影响相对较弱,进口贸易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从区域角度看,国际研发资本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有显着的提升效果。OFDI技术溢出是我国绿色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O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受到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区域,O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提升作用越强。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越强、研发投入越多、人力资本越丰富,对本地区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越有效果。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对本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具有积极(positive)推动作用。回顾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点创新。第一,有机结合国内自主创新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构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分析框架。对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多个溢出渠道,从微观到宏观,从行业到产业,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这些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关研究文献关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渠道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大多数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渠道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同时,鲜有将国内自主创新纳入一个整体分析范畴的研究。结论显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特别是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敏感性受国内自主研发水平的影响,国内自主研发水平越高,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越强。第二,对绿色技术水平划分更加细化,拓展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渠道并重新测度了各种渠道的技术溢出,多维度分析了企业不同异质性特征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影响,使得分析更加有针对性,结果精准可靠。将绿色技术创新区分为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和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还有,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绿色技术进步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等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对企业异质性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水平的影响考虑了企业的所有制、企业所属产业或行业、生产率、融资约束、所在区域。第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既存在门限效应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门限效应的存在与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有关联。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和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认为出存在门限效应,具有非对称的影响特征。区域间的绿色技术进步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其它区域的绿色技术进步也有显着影响,存在空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采用多种方法测度绿色技术水平和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和程度。对绿色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度采用“让数据说话”的非参数估计方法,运用SBM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进行测度,该测度方法得到的绿色技术进步指数更加精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到并探究了一些具有新颖性和可比性的实证结论,为更加深化开放的精准施策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决策依据。
高锦杰[3](2021)在《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文中指出如何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投资促进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产业结构生态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以绿色金融的外部性为前提,分析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在对绿色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水平的测度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机理、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三个层面,分别运用相关模型对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微观机理层面主要通过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传导路径层面主要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技术创新两条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在区域异质性层面主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影响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绿色金融工具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本文把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有机结合,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系统解析绿色金融对企业经营绩效、对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及区域异质性的综合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等四个层面提出以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在绿色金融对微观企业经营的实证研究中,本文以融资约束和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比较分析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与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而融资约束在绿色金融对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则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对比而言,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果要显着高于融资约束的调节效果。按照企业类型、产权属性以及企业规模等标准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对绿色企业而言,绿色金融对国有大规模环保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更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非国有以及小规模的绿色生产企业和绿色能源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就污染企业而言,绿色金融对国有大规模的重污染企业的影响较为显着,且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非国有小规模的中、轻度污染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分别以融资约束及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和污染企业经营绩效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对环保企业而言,绿色金融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条路径进而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的提升。而对污染企业而言,绿色金融通过恶化企业融资约束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两条路径共同作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推动作用超过了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在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本文根据环保产业和重污染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及其增长率构建了产业结构生态化指标,并简要地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结果表明,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与重污染产业的逐渐萎缩,提高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考虑到经济增长会受到政策制定、落实和发挥等方面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整,上一期的经济增长水平也会影响当期的经济增长,因此,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反映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控制经济增长自身的内在冲击,以此检验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且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确实能够通过提高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及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且总效应中大约有22.96%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中介效应实现的,有55.38%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的。在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中,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着推动经济增长率及经济增长效率。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及不同类型绿色金融工具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且证券类绿色金融工具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着,信贷类绿色金融工具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以绿色金融作为门限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通过技术吸纳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即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GF≤0.2518)时,产业结构生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显着的,而随着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0.2518<GF≤0.3294),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着为正,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GF>0.3294),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显着性明显提高(1%的水平下显着),影响系数也进一步增强;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GF≤0.3051)时,技术吸纳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是显着的,但影响程度明显小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的影响程度。
李朋骜[4](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背景下,生产率将取代要素投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是常用的生产率指标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期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但随着2004年跨过刘易斯拐点和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中国劳动力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应对劳动供给下降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是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区位条件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这与劳动生产率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具有一定的耦合性。2018年,产业分布较为密集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7.8万元/人和19.5万元/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7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是二者空间相似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以中国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均发现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意味产业集聚是城市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来源。但通过计算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一致性指数可以发现,近年来,二者空间分布耦合性正在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当前中国部分城市中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拥挤效应有关。在此背景下,从影响机制、溢出效应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地,本文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以往研究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三个方面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不同地区和不同集聚类型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并进行机制检验。城市内部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和城市间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样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这在中国城市内部拥挤效应日益严重和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所得结论如下:(1)利用四分位图、Moran’I指数、变异系数、一致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均衡指数、双变量Moran’I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研究发现,在产业集聚现状和特征方面,中国产业多样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总产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显着;城市间产业集聚差异较为稳定。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劳动生产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各城市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间劳动生产率差距逐渐缩小。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关系方面,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逐渐下降;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在2016年前并没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利用2005年至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考虑了模型内生性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指标替换和变换样本等方式的检验表明该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中国城市产业集聚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两条重要路径,而资本深化的中介效应则并不显着。(3)从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集聚类型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地区方面,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显着为负,但对样本进行筛选后,发现在多样化集聚特征显着的大中城市,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起到了中介效应。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4)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利用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产业集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集聚程度超过这一范围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分地区来看,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时,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产业集聚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低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别显着为正和显着为负,而当专业化集聚程度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不显着。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呈“倒U型”。(5)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产业集聚对其他城市劳动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同样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黄彩虹[5](2021)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研究城市群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当前三大区域创新高地,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结构特征、驱动因素、经济效应以及对策建议等。首先,论文在对协同创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效应等概念进行界定;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及熊彼特创新理论、集群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阐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创新产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解释机制。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到创新活动的共同参与,实现创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劣势共避,使得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限制、跨越组织边界和地理障碍,实现创新的外溢,带来正的外部性。因此,论文从捕捉区域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协同创新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对邻近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以及在协同创新网络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这种驱动作用力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区域作用程度的差异;其中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主体囊括了参与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主体,既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消费者用户,也包括政府调控和中介组织,以此探究协同创新及其溢出效应是否带来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接着,论文展开实证研究。利用1985-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城市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库,基于“区域-跨域”的视角,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刻画与分析;将专利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建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对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溢出效应及驱动经济趋同等效应作出分析,并分析每个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差异。通过上述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协同创新的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内部动力是推动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合作并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对于发展战略的定位、对于高额利润的追求、对于创新资源互补需求。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环境的风向、创新产出的压力、政策法规的促进,以及与合作主体间的互信关系。(2)1985-2018年,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可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北京是唯一的主导型节点且占据统领地位,天津是唯一的次级主导型节点,北京与天津的协同创新联系最稠密,是第一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部分,其他城市接受辐射构成从属型节点。随着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网络的密集程度加深,河北省内的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联系逐渐稠密,石家庄—保定—秦皇岛一线协同联系生成并深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在初期阶段以上海、南京为双中心,协同创新网络趋于完善,从规模属性来看,城市间差距显着缩小,群内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的同时进一步均衡分布,安徽省各市的中心度相较于之前阶段明显升高,协同创新网络实现了由中部密集区域向南北充分延展的发育特征。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以广州-深圳-佛山为网络的核心骨架,东莞形成次级主导节点,在第三阶段城市群内形成协同创新的聚合闭环。珠三角城市群中存在协同创新联系的城市主体不断增加,但联系强度并未同步上升,珠三角城市与群外城市协同创新联系的范围扩大、强度略显降低。(3)单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协同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作用效应系数为0.0218,间接效应系数为0.0031,即随着城市参与整个群协同创新程度的加深,不仅驱动本地经济增长,也促进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表现为群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显着高于群外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则相反。(4)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表现为加速效应、扩散效应和收敛效应。选取1995年、2005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进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每个城市协同创新经济效应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京津冀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消极作用逐渐转为积极影响,且驱动效应增强并呈加速效应;长三角城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持续显着为正且正向扩散;珠三角城市协同创新强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1995年表现最强,随后减弱,呈现收敛趋势。(5)空间“X”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结果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邻近城市的协同创新强度对本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即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显着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邻域环境为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相应升高,向下转移的概率降低,协同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的空间正外部性存在。(6)针对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共建协同创新载体,推进创新资源流动共享,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完善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构建,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第三,建立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城市群内城市分工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协同创新经济效应,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裴耀琳[6](2021)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实现创新驱动有赖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筑与优化,要求在地区形成一个要素关联、多重互动、协同发展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实践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等,这对构建创新供需两侧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客观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创新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创新绩效等的作用,也有学者关注到产业、企业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在区域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是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区域是链接宏观与微观的重要层面,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创新系统理论、“五螺旋”创新驱动范式、马克思主义的供给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推演、耦合协同度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方法,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核心问题,在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及供需协同指数。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及其功能特点,构建了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创新供给子系统层次、要素层次的双层供需协同框架,并从要素关联、系统协同角度指出该系统供需协同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与创新供给子系统之间的供需协同,以及创新供给子系统中产学研供需协同两组关键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并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2009—2018年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发现各省份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供需两侧普遍呈非协同演化态势。(2)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所涉及的两组关键协同关系为基础,一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创新要素配置作为传导中介,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3)实证检验了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直接影响看,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不同地理区位、不同资源依赖水平的地区及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地区,二者间作用效果表现出地区异质性。从间接影响看,研究期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方面,仅能通过优化创新人才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能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4)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调节因素。通过明确创新供需两侧关注重点,选择不同创新途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同研究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不同产业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在分析它们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作用基础上,构建可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创新途径中自主研发可以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影响得到增强,不同研究类型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促进作用得到强化,不同产业发展上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作用被增强。另外,不同创新途径、研究类型及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三条作用路径的影响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从而也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区域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供给子系统,并基于要素关联、协同明确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弥补了缺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的不足;采用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及异质性地区两个维度,验证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边云涛[7](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朱利利[8](2021)在《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为科学评价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学者们从产业集聚外部性视角开始探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的结论也存在差异,并且二者可能还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现有研究直接探究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二者之间的中介传导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6年省级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运用区位熵测度三种产业集聚模式,最后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和调节路径分析法,实证研究产业集聚三种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即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传导机制。此外,依据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探讨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不同产业集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机理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第一,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第二,技术创新在专业化集聚、竞争性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中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而在多样化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第三,就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样本而言,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竞争性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其中沿海省份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已超全国同等集聚模式下的发展水平,多样化集聚仍处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而内陆省份的三种集聚模式均低于全国同等集聚模式下的发展水平。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和高技术产业相关部门,科学认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集聚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传导机制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同时为不同地域选择产业集聚模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管理启示和实践思路。
赵婷婷[9](2020)在《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近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并逐步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推动以区域创新为核心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而产业集群依托于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主要载体。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且研究重点大多放在省级区域范围内。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从省际、城市及微观企业的全视角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并对广东省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拓宽现有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对于产业集群布局及内部结构的优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目前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不同产业集群特点及区域创新能力成因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等产业集群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新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对中国产业集群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政策性产业集群占主导地位向市场性产业集群为主导转变,产业集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其次,从区域绝对创新水平和相对创新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演变与产业区集群区位转移特征基本一致。最后,本文通过构建Tobit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对产业集群与集群创新的演化阶段和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中创新的演化逻辑。从区域内部企业和区域整体两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集群对内部企业产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显性动力和隐性动力,同时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第四,产业集群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现有研究大多从省级宏观层面检验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市级及微观企业层面。首先以微观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内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和所有制异质性。接着以宏观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产业集群能够显着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虹吸效应。第五,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在理论分析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强度、知识嵌入度、智力资本投入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地理距离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第六,广东省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首先,梳理并分析了广东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分布特征、发展现状等,揭示广东省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其次,深入并全面剖析广东省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最后,对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在借鉴广东省创新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以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七,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在对全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及案例分析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对我国区域创新导向型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强化政府支撑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关键作用。
张彩云[10](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凭借知识和技术要素密集、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优势,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高技术产业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00-2018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1.63%,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现象,且集聚区发展势头超过传统产业集聚区,如美国硅谷、韩国大德科技园、中国中关村等,这种产业集聚形式提升了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产生的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产业集聚及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和评述,阐述了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再对其产生的三个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格局演变。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变缓。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最快。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区域分布不均衡,表现为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区集中最明显。在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较为均衡。第二,高技术产业及其大部分细分行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出现了拐点,在拐点之前集聚度的增长速度较快,超过拐点后增长速度变缓。东部是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江苏等地区集聚水平最高。高技术产业及细分行业集聚水平普遍存在显着且正向空间相关性,主要集聚类型是HH型和LL型。第三,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在对其进行非线性研究中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效应,超过门槛值后会降低经济增长率。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全国大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少部分省市出现集聚的负外部效应大于正外部性的现象。第四,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和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都起到促进作用,对邻近省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发现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远近的影响较大,即距离越近溢出效果越显着。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和邻近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该效果不显着。第五,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最大,并且在后期的促进效果要高于前期。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对总体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着,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弱。
二、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 |
2.1.2 经济增长 |
2.1.3 营商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状描述和影响机制分析 |
3.1 现状描述 |
3.1.1 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现状描述 |
3.1.2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现状描述 |
3.2 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市场机制分析 |
3.2.2 政府机制分析 |
3.3 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 |
4.1.2 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选取 |
4.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3.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4.3.3 调节变量的选取 |
4.3.4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4 模型的设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调节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科技金融投入 |
6.2.2 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国际研发资本 |
1.3.2 自主创新 |
1.3.3 绿色技术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溢出效应基础理论 |
2.1.2 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3 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4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 |
2.2.2 FDI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2.3 OFDI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2.4 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3 文献述评 |
3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
3.1 国际研发资本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 |
3.1.1 基准模型 |
3.1.2 路径设计模型 |
3.1.3 路径收敛模型 |
3.2 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2.1 竞争效应 |
3.2.2 模仿-示范效应 |
3.2.3 人员流动效应 |
3.2.4 关联效应 |
3.2.5 研发国际化效应 |
3.3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3.1 研发成果逆向转移机制 |
3.3.2 要素吸纳机制 |
3.3.3 研发人员培养机制 |
3.3.4 技术扩散机制 |
3.4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4.1 技术溢出效应 |
3.4.2 中间品进口效应 |
3.4.3 竞争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企业层面的国际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1.1 模型设定 |
4.1.2 变量选择 |
4.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4.2 全样本基准模型估计与分析 |
4.2.1 基准模型估计 |
4.2.2 基准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3 企业异质性特征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4.3.1 所有制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2 融资约束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3 生产率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4 区域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5 产业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4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渐进性和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4.4.1 对渐进性技术进步影响的估计与分析 |
4.4.2 对突破性技术进步影响的估计与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行业异质性的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择 |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2 全样本的基准模型估计与分析 |
5.3 制造业行业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
5.3.1 要素禀赋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5.3.2 技术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6.1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指标构建 |
6.1.1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
6.1.2 区域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 |
6.1.3 其他变量与数据解析 |
6.2 总体与分区域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6.2.2 总体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3 分区域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绿色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协同效应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基准估计结果 |
6.3.3 分区域估计结果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门限效应 |
6.4.1 模型构建 |
6.4.2 门限效应存在性分析 |
6.4.3 门限效应估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7.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7.1.1 设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类型 |
7.1.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7.2 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与区域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3.1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 |
7.3.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宏观视角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
8.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8.1.1 研究假设 |
8.1.2 模型设定 |
8.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8.2.1 基准回归结果 |
8.2.2 分样本回归结果 |
8.3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稳健性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9.2.2 区域和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9.2.3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有关绿色金融内涵的相关文献 |
1.2.2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 |
1.2.3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产业结构的相关文献 |
1.2.4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 |
1.2.5 有关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金融 |
2.1.2 绿色产业 |
2.1.3 污染产业 |
2.1.4 产业结构 |
2.1.5 经济增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绿色金融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绿色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绿色金融的基本功能 |
3.1.1 资本积聚功能 |
3.1.2 投资导向功能 |
3.1.3 信息传递功能 |
3.1.4 要素整合功能 |
3.2 绿色金融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 |
3.2.1 成本—收益函数 |
3.2.2 图形解析 |
3.2.3 企业决策 |
3.3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DSGE模型分析 |
3.3.1 模型简介 |
3.3.2 模型构建 |
3.3.3 模型校准 |
3.3.4 政策冲击 |
3.4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4.1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
3.4.2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效率提升 |
3.4.3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1.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
4.1.2 绿色金融的水平测度 |
4.2 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及测度 |
4.2.1 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 |
4.2.2 经济增长的效率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分析 |
5.1 样本选择、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5.1.1 样本选择 |
5.1.2 特征事实 |
5.1.3 理论假设 |
5.2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全样本估计结果 |
5.3.2 企业类型视角 |
5.3.3 产权性质视角 |
5.3.4 企业规模视角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更换经营绩效指标 |
5.4.2 替换控制变量 |
5.5 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绿色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 |
5.5.2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分析 |
6.1 样本选择、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6.1.1 样本选择 |
6.1.2 特征事实 |
6.1.3 理论假设 |
6.2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计量方法 |
6.2.3 变量选取 |
6.2.4 数据说明 |
6.3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1 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检验 |
6.3.2 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经济增长 |
6.3.3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更换计量方法 |
6.4.2 变更样本范围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
7.1 特征事实与理论假设 |
7.1.1 特征事实 |
7.1.2 理论假设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基于全样本的估计 |
7.3.2 基于地区样本估计 |
7.3.3 基于绿色金融工具的估计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剔除控制变量 |
7.4.2 指标的再度量 |
7.5 门限效应检验 |
7.5.1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
7.5.2 门限效应存在性检验 |
7.5.3 门限估计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国家统筹设计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
8.2.2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金融 |
8.2.3 发挥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引导作用 |
8.2.4 强化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后记 |
(4)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
1.2.2 劳动生产率文献综述 |
1.2.3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文献综述 |
1.2.4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劳动生产率 |
2.2 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 |
2.2.1 共享 |
2.2.2 匹配 |
2.2.3 学习 |
2.3 集聚和区域增长理论 |
2.3.1 资本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2.3.2 劳动力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2.4 集聚经济范围理论 |
2.4.1 产业范围 |
2.4.2 空间范围 |
2.4.3 时间范围 |
2.4.4 考虑集聚经济范围的生产函数 |
第3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产业集聚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1 人力资本 |
3.1.2 资本深化 |
3.1.3 技术进步 |
3.2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分析 |
3.2.1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
3.2.2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
3.3 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
3.4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第4章 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现状与特征分析 |
4.1 中国产业集聚现状与特征分析 |
4.1.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
4.1.2 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
4.1.3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城市产业集聚差距度量 |
4.2 中国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与特征 |
4.2.1 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 |
4.2.2 劳动生产率空间特征 |
4.2.3 城市劳动生产率差距度量 |
4.3 中国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一致性特征分析 |
4.3.1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分析 |
4.3.2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实证研究及机制检验 |
5.1 模型设计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内生性分析 |
5.1.3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1.4 描述性分析 |
5.2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相关性分析 |
5.2.2 实证结果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介绍 |
5.3.2 中介变量度量 |
5.3.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
6.1 产业集聚对东、中、西部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
6.1.1 东、中、西部样本特征描述 |
6.1.2 实证结果 |
6.2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
6.2.1 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度量 |
6.2.2 实证结果 |
6.3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
6.3.1 不同类型产业划分及特征描述 |
6.3.2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7.1 相关文献述评 |
7.2 模型设计 |
7.2.1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介绍 |
7.2.2 检验原理 |
7.2.3 实证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8.1 相关文献述评 |
8.2 模型设计 |
8.2.1 常用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
8.2.2 偏微分分解方法介绍 |
8.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8.2.4 实证模型设定 |
8.3 实证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大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
1.1.2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 |
1.1.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
1.1.4 城市群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比较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 |
1.2.2 探究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和优化策略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协同创新研究文献分析 |
1.3.2 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网络与效应相关研究 |
1.3.4 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 |
2.1.2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
2.1.3 区域协同创新 |
2.1.4 协同创新网络 |
2.1.5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 |
2.1.6 协同创新效应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创新网络理论 |
2.2.4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5 集聚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 |
3.1 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
3.1.1 内部驱动力 |
3.1.2 外部驱动力 |
3.2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创新产出分析 |
3.2.1 网络结构演化机制 |
3.2.2 网络发展促进整体创新产出提高 |
3.2.3 网络发展促进群内包容性创新 |
3.3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
3.3.1 促进群内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
3.3.2 形成群内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 |
3.3.3 产生空间溢出 |
3.3.4 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 |
4.1.2 三大城市群创新发展现状及特征 |
4.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演化阶段 |
4.2.1 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特征 |
4.2.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演化阶段 |
4.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3.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4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
4.4.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4.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5 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 |
4.5.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5.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6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点及成因比较 |
4.6.1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比较 |
4.6.2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差异成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模拟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 |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5.3 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3.2 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 |
6.2.1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选择 |
6.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
6.3 协同创新局部经济效应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分析 |
6.3.1 GWR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3.3 三大城市群局部经济效应差异比较 |
6.4 协同创新溢出效应的局部效果及经济趋同格局驱动 |
6.4.1 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 |
6.4.2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4.3 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对城市群经济趋同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7.1 强化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 |
7.1.1 共建协同创新载体 |
7.1.2 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 |
7.1.3 完善协同创新投融资体系 |
7.2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 |
7.2.1 协同创新成果对接转化 |
7.2.2 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 |
7.2.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2.4 构建跨域承托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 |
7.3 协同创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
7.3.1 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 |
7.3.2 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 |
7.3.3 城市群内城市间分工协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6)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创新系统理论 |
2.1.2 “螺旋”创新驱动范式 |
2.1.3 生态系统理论 |
2.1.4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理论 |
2.1.5 演化经济理论 |
2.1.6 马克思主义的供给需求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与实证测度 |
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
3.1.1 概念界定 |
3.1.2 特征分析 |
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构建 |
3.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解构 |
3.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理论解释 |
3.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概念框架 |
3.2.4 关键协同关系识别 |
3.2.5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演化 |
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构建逻辑及指标选取 |
3.4 中国30 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评价 |
3.4.1 评价方法 |
3.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4.3 中国30 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评价结果 |
3.4.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演化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
4.1 特征事实分析 |
4.1.1 样本整体特征 |
4.1.2 三大经济带特征 |
4.1.3 各省市对比特征 |
4.1.4 特殊省市特征 |
4.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 |
4.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 |
4.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
4.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 |
4.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创新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
5.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 |
5.1.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1.2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 |
5.1.3 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
5.1.4 回归结果分析 |
5.1.5 稳健性检验 |
5.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分析 |
5.2.1 基于不同地理区位的异质性检验 |
5.2.2 基于不同资源依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 |
5.2.3 基于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异质性检验 |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 |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3.2 检验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因素研究 |
6.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两侧的关注重点 |
6.2 调节因素作用理论分析 |
6.2.1 创新途径的调节作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 |
6.2.2 研究类型的调节作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6.2.3 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4.1 创新途径的调节效应结果 |
6.4.2 研究类型的调节效应结果 |
6.4.3 产业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提升各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水平 |
7.2.2 发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
7.2.3 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两侧的关注重点上合理决策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8)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创新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技术创新 |
2.1.3 区域经济增长 |
2.2 文献回顾 |
2.2.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2.2.2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2.2.3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产业集聚理论 |
3.1.2 技术创新理论 |
3.1.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
3.2.2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
3.2.3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 |
3.2.4 研究假设模型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2 变量定义与测度 |
4.1.3 模型设定与方法 |
4.2 实证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2.2 回归结果及假设检验 |
4.2.3 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评述 |
1.2.1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演进机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区域创新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2.2 区域创新发能力相关理论 |
2.3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逻辑 |
2.3.1 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 |
2.3.2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产业集群及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历程 |
3.1.2 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 |
3.2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
3.2.2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
4.1 产业集群创新的演化阶段与路径 |
4.1.1 阿霍坎加斯的三阶段模型 |
4.1.2 产业集群创新的演化路径 |
4.2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创新动力模型 |
4.2.1 组织动力 |
4.2.2 外部动力 |
4.2.3 机制动力 |
4.2.4 文化动力 |
4.3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的知识溢出机制分析 |
4.3.1 知识溢出源分析 |
4.3.2 知识溢出渠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集群影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 |
5.1 产业集群对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2.1 研究设计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
5.3.1 研究设计 |
5.3.2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衍 |
6.1.1 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强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2 产业集群的知识嵌入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3 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因素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1.4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聚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6.2 模型的选择及设定 |
6.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基准回归 |
6.4.2 调节效应检验 |
6.4.3 研究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广东省产业集群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
7.1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7.1.1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7.1.2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7.1.3 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挑战 |
7.2 广东省集群创新模式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2.1 广东省集群创新模式 |
7.2.2 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3 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及经验借鉴 |
7.3.1 广东省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模式 |
7.3.2 广东省产业集群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验借鉴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强化政府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支撑作用 |
8.2.2 发挥企业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主体作用 |
8.2.3 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集聚概念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产业集聚效应的文献综述 |
1.2.4 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聚 |
2.1.2 高技术产业 |
2.1.3 高技术产业集聚 |
2.2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
2.2.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2.2.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2.2.3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
2.2.4 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
2.2.5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及效应机理 |
3.1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动因 |
3.1.1 资源优势 |
3.1.2 规模经济递增 |
3.1.3 知识外溢 |
3.1.4 政府引导 |
3.2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效应机理 |
3.2.1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2.2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
3.2.3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2 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4.2.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
4.2.2 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 相关文献借鉴 |
5.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线性效应 |
5.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 |
5.2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
5.2.1 线性回归——静态面板模型 |
5.2.2 非线性回归——门槛面板模型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模型的设定 |
5.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3 平稳性检验 |
5.3.4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3.5 门槛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
6.1 相关文献借鉴 |
6.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回归模型 |
6.2.2 空间误差模型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的设定 |
6.3.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6.3.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3.4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5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效应 |
7.1 相关文献借鉴 |
7.2 动态面板模型 |
7.2.1 差分GMM |
7.2.2 水平GMM |
7.2.3 系统GMM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D]. 牛淑豪.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 韩科振. 四川大学, 2021(12)
- [3]绿色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D]. 高锦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D]. 李朋骜.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D]. 黄彩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D]. 裴耀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D]. 朱利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
- [9]中国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赵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3)
- [10]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 张彩云.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