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泥石流管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景区泥石流管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一、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曾雅婕,傅红,刘勇,税玥,胡铭真,耿藤瑜[1](2021)在《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文中研究指明灾害的频发严重威胁着风景区的游线畅通和游人安全。将灾害危险性评价融入风景区选线,对于制定减灾防灾战略以及优化风景区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乐山大佛风景区为例,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洪水灾害、森林火灾以及生物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下的灾害危险阻力面,以游览观赏点和景观资源点为源,利用GIS识别出了灾害影响下风景区游览路线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乐山大佛风景区主要受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影响,灾害危险呈环状分布,中部高四周较低、北侧高东南侧低、滨水危险高于山地区域,整体危险性高;依据携程网旅游数据以及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景源分布,确定源点51处;通过最小累积阻力计算获取风景区游览路线77条,总长34.322 km,结合遗产保护和实际利用需要,对选线结果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路线63条。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余丞程[3](2021)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既是一种特殊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其构造、地貌、水文特征和自然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公认为世界上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区域之一,其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并拥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西南喀斯特地区同样为生态脆弱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了石漠化现象和结果,并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贫困。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和社会资源压力逐渐增加,资源减少成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对生态旅游地负责、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福祉,以及实现环境教育的特性,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城镇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基于现有生态旅游景区案例从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方面总结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1)规范游客行为;2)资源保护性开发;3)平衡利益相关方;4)科学规划景区。以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例,分析研究区规划背景和场地条件,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选取视域分析、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坡向、河网缓冲距离、距离道路或者游线距离和距离景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距离8项指标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通过加权叠加计算得到I级适宜区占区内总面积4.79%,II级适宜区占56.75%,III级适宜区占37.62%,IV级适宜区占0.84%。基于适宜性评价确定空间布局、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选址,规划新的观景点进行景观设计,以及构建景区分级保护:1)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2)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3)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分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为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方式。在面临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将具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解决社区生计,还能实现生物和地理多样性保护。

陈玥[4](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肖怡然[5](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茂莎[6](2021)在《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认为风景名胜区有着五千余年的中华历史渊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保护地类型,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喀斯特地貌拥有分布范围广、区域面积大的特点,主要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占据最大面积,就贵州省而言,喀斯特地貌所占面积高达73%。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植被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区特色和先天具备的发展优势。但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同时阻碍着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管理和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待更新,保护趋于被动;(2)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3)生态环境脆弱;(4)资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相矛盾;(5)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景源利用方式单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访谈、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环城游憩带等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1)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考艾国家公园的发展方式。最后,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2)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2)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3)形成景源优势,完善全域旅游的策略。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保护等国家战略,形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为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

王军[7](2021)在《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第四纪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第四纪生态环境地质成为应用第四纪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九寨沟被誉为“人间的天堂”、“童话王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首个为保护自然风景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其在国际间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对景区的地貌、生态等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损伤,对整个聚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让景区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保证景观质量基础上进行灾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根据九寨沟震后崩塌滑坡景观修复的切实需求,确定了此次研究的课题,运用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遥感空间信息技术,从生态-地质-环境的思想角度,对九寨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以植被恢复景观重建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开展了分类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的立地条件完成对物种的选择,同时尽可能的去建立景区典型不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范和景观重建模式,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对典型修复崩塌滑坡景观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判,让崩塌滑坡灾害防范和景观协调能够科学的结合,完成两者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保护、改善景观的目标,同时也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在生态环境学科内涵基础上的拓展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及现场调研,运用不同的灾害评价模型对区内崩塌滑坡灾害进行了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站在植被重建的角度,采用第四纪地质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崩塌滑坡特征实施整理分析,同时对其和我国已有的崩塌滑坡生态恢复技术进行联系,充分考虑立地海拔、土壤(岩性、风化程度)等植物生长发育时的8大要素基本特性,充分尊重崩塌滑坡的地学规律,将区域内受损边坡划分为六类:(1)微风化中山整体结构平整高-超高岩质急坡面(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2)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轻微凹凸中高岩质急坡面(荷叶寨后山式崩滑)、(3)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凹凸中高岩质急-峻坡面(五花海右岸式崩塌)、(4)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轻微凹凸中低土石质陡坡面(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5)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黑角寨道路式滑坡)、(6)全风化中山散体结构凹凸中低缓松散堆积物坡面(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2)采用历史遥感影像和现场样方调查综合迹地周围地块植被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地区海拔建群种和优势种详细研究后得到了16种乔木、20种灌木、12种草本,并掌握了它们在九寨沟的分布情况,为之后的物种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针对典型六类崩塌滑坡开展立地条件分析,在筛选适宜物种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的搭配模式: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宜低矮植被: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五花海右岸式崩塌:乔-灌-草-藓模式、灌-草-藓模式;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草模式等;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阴坡乔-草模式和草本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以及草本模式。(4)通过六种不同典型类型坡面的立地条件及地质特征分别对相应坡面的崩塌滑坡防治措施:(1)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适用于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微生境创造(掘孔)+适量孔内填土+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2)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合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一定量孔内填土;(3)五花海右岸式崩塌适合清方+一定量填土+挂网喷播+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藤蔓、穴植乔木+灌草先锋物种模式;(4)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6)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适用于清方+穴植乔木+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根据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特殊性并结合了前人已有研究方法,综合层次分析法(AHP)、专家咨询法(Delphi)建立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的景观协调性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景观内部协调、外部景观协调以及整体美学效果,对各项指标的内在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其对应的评估标准进行界定。其次充分发挥综合指数法的作用,对景观协调度展开相对精确的计算,并根据协调度的具体数据确定等级评价标准。最后运用新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六类典型崩塌滑坡修复模式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出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B)分别为4.6.、4.6、5.4、6、6.6、7.2,景观协调度得分(M)及等级分别为(57.5,Ⅲ级)、(57.5,Ⅲ级)、(67.5,Ⅲ级)、(75,Ⅱ级)、(82.5,Ⅰ级)、(90,Ⅰ级),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后与周围景观协调性良好。

蔡新良[8](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润,郭忻怡,杜杰,胡晓[9](2020)在《地震地质灾害及灾后重建对九寨沟荷叶寨区域生态环境扰动的遥感监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及次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和村寨造成了破坏和扰动。文章利用高精度遥感监测技术对地震前后荷叶寨及其周边的地质灾害和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震后该区域原有不稳定区域发生了更大范围和规模的崩塌和滑坡,但是由于村寨选址较好地避开了这些区域,因此并未遭受毁灭性破坏,避免了灾后搬迁。震后该区域的两处滑坡都进行了治理,治理面积约1.5 hm2,村寨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灾后重建以来,村寨的范围并没有扩大,地震毁坏的建筑物仅在原地重建。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未发生明显改变,只有面积约为1 hm2的开阔草地转换为临时建设工地。高植被覆盖度区占比由震前的91.98%下降至91.09%,而裸地-中低植被覆盖度区占比由震前的4.78%上升至6.53%。因此,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对该区域造成了一定的扰动,但经过灾后两年多的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其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良好恢复状态。为了保障灾后重建规划执行、保护世界遗产,高精度遥感监测应作为灾后恢复重建遗产地村寨生态环境与重建规模变化的重要手段。

刘亚洲[10](2020)在《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借此契机,旅游业得以高速发展。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经济效益占据我国旅游景区的半壁江山,是我国旅游事业的核心要素。然而,相较于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等旅游业的其他要素,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差,规划发展不足,政企不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就要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Y风景名胜区作为众多风景名胜区的一员,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本身的管理问题也很多,作为业内的一个标杆性风景名胜区,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选取Y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管理模式的优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对Y风景名胜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对Y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模式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和现代旅游企业管理模式,为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优化建议,助推Y风景名胜区实现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并为地方风景名胜区或类似旅游公司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研究发现:(1)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中可借鉴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分明职责,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2)Y风景名胜区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目标失衡、管理机制效率低下、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单一、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产权不够明晰、重开发轻保护造成管理失衡、监管不力、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以及人才缺乏。(3)从宏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应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五维”管理目标;从中观层面,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应形成单一独立集权的管理关系;从微观层面,Y旅游发展公司应以上市为目标,进行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保障层面,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监督体系建设等。从而对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并为类似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研究理论添砖加瓦,在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型)
        1.3.2 阻力面构建
        1.3.3 景观源
        1.3.4最小阻力路径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阻力面的构建结果
        2.1.1 灾害危险性指数的计算结果
        2.1.2 灾害危险阻力面的构建
        2.1.3 结果分析
    2.2 源的提取结果
    2.3 最小阻力路径的获取
        2.3.1 游线识别结果
        2.3.2 游线优化
3 讨论
4 结论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三、真实性理论
        四、文化认同理论
        五、跨文化理论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二、遗产经营者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四、遗产旅游者
        五、非政府组织
        六、社会大众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一、故宫概况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概况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一、朝圣之路概况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一、文化线路认定
        二、管理体系
        三、财政制度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三、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1.2.3 国内外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人地协调论
        2.2.3 生态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2.3.1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
        2.3.2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2.3.3 坚持社区参与原则
        2.3.4 坚持环境教育原则
        2.3.5 坚持依法开发原则
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及景观资源研究
    3.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
        3.1.1 游客行为管理
        3.1.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3.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1.4 景区科学规划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
        3.2.1 喀斯特环境特征分析
        3.2.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3.2.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3.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3.3.1 威胁
        3.3.2 挑战
4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1 规划背景
        4.1.1 上位规划
        4.1.2 地方发展纲领性文件
        4.1.3 县域概况
    4.2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场地条件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旅游资源概况
        4.2.3 SWOT分析
    4.3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4.3.1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4.4.1 生态旅游资源
        4.4.2 自然环境条件
        4.4.3 开发利用条件
        4.4.4 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5.1 规划目标与战略
        5.1.1 目标定位
        5.1.2 发展战略
    5.2 规划营造
        5.2.1 规划要点
        5.2.2 空间布局
        5.2.3 风景游赏规划
    5.3 景观设计
        5.3.1 设计要点
        5.3.2 景观设计
    5.4 环境保护规划
        5.4.1 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2 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4.3 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5.5 景区生态安全防控
        5.5.1 科学的管理机制体系
        5.5.2 预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1 自然环境脆弱
        2 人文环境脆弱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4 评价指标说明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1 指标数据来源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1 生态压力分析
        2 生态状态分析
        3 生态响应分析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1 环境预警机制
        2 生态补偿机制
        3 问责评估机制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三)施秉模式
    (四)荔波模式
    (五)环江模式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喀斯特地貌
        1.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分布
        1.2.2 喀斯特地貌特征
    1.3 相关理论介绍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环城游憩带
    1.4 相关概念介绍
        1.4.1 生态旅游
        1.4.2 生态文明
        1.4.3 全域旅游
        1.4.4 国土空间规划
        1.4.5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的渊源
        1.4.6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1.5.2 国外典型国家公园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
        1.6.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5 研究方法
        1.6.6 技术路线
        1.6.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1.1 九寨沟概况
        2.1.2 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
        2.1.3 开发利用策略
    2.2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2.2.1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概况
        2.2.2 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2.2.3 开发利用策略
    2.3 总结分析
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
    3.1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3.1.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4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4.1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
        4.1.1 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
        4.1.2 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
        4.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
        4.2.1 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
        4.2.2 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4.2.3 形成景源优势,推动全域旅游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景区的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5.1.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7)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第四纪震后受损边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震后受损边坡与活动断裂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研究区域活动构造与崩塌滑坡灾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5 震后崩塌滑坡灾害修复及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成果
        1.5.1 论文工作量
        1.5.2 章节结构
        1.5.3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大地构造背景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特征
    2.4 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
    2.5 第四纪地层及崩塌滑坡灾害
第3章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1.1 影像处理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3.1.3 影像解译
    3.2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震后受损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风险性评价
        3.3.1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2 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
        3.3.3 地层与岩土体结构条件的影响
        3.3.4 降雨条件及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
        3.3.5 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的影响
        3.3.6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性评价
第4章 基于植被生态修复的典型震后受损边坡分类及立地分析
    4.1 受损边坡类型划分
        4.1.1 分类原则
        4.1.2 分类依据
        4.1.3 分类结果
    4.2 老虎嘴不稳定斜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2.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2.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2.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2.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2.5 立地分析
    4.3 荷叶寨后山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3.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3.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3.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3.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3.5 立地分析
    4.4 五花海右岸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4.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4.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4.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4.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4.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4.6 立地分析
    4.5 五花海右侧中段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5.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5.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5.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5.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5.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5.6 立地分析
    4.6 黑角寨公路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6.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6.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6.3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6.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6.5 立地分析
    4.7 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7.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7.2 斜坡表层变形破坏特征
        4.7.3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7.4 立地分析
第5章 典型震后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与景观协调度评价
    5.1 受损山体生态植被修复基本原理
        5.1.1 生态恢复原理
        5.1.2 植被群落演替原理
        5.1.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
        5.1.4 物种生态适应性原理
        5.1.5 物种共生生原理
    5.2 植物种筛选
        5.2.1 植物种选择的原则
        5.2.2 植物种选择方法
        5.2.3 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筛选
    5.3 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3.1 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2 荷叶寨式滑坡模式
        5.3.3 五花海右岸式崩塌模式
        5.3.4 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模式
        5.3.5 黑角寨式滑坡模式
        5.3.6 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7 不同类型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4 受损边坡景观修复协调度评价
        5.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5.4.2 评价计算指标体系构建
        5.4.3 评价计算指标选取
        5.4.4 评价方法
        5.4.5 评价因子分级及赋值
        5.4.6 综合评价计算
        5.4.7 典型受损边坡协调度评价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9)地震地质灾害及灾后重建对九寨沟荷叶寨区域生态环境扰动的遥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目视解译
        1.3.2 植被覆盖度计算
        1.3.3 定量分析
2 数据结果及荷叶寨区域变化分析
    2.1 震后荷叶寨及其周边地质灾害解译结果及其分析
    2.2 震后荷叶寨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2.3 震后荷叶寨内部的重建分析
    2.4 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0)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风景名胜区
        2.1.1 风景名胜区概念
        2.1.2 我国风景名胜区现状
        2.1.3 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回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战略管理学理论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2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2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分析
        3.2.1 “产权集中模式”分析
        3.2.2 “产权对内分离-政府主导下旅游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3 “产权对外分离-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3.2.4 “产权市场化分离--整体租赁经营”模式分析
    3.3 管理启示
第四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4.1 Y风景区名胜区概况
    4.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现状
        4.2.1 Y风景名胜区组织架构
        4.2.2 Y风景名胜区管理权力实质
    4.3 Y风景名胜区当前经营发展遇到的瓶颈
        4.3.1 景区建设停滞不前
        4.3.2 旅游管理水平下降
        4.3.3 市场开拓乏力
        4.3.4 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不足
    4.4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4.4.1 内部管理决策僵化
        4.4.2 人才选用机制僵化
        4.4.3 薪酬制度僵化
        4.4.4 投资机制僵化
        4.4.5 监管保障乏力
第五章 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索
    5.1 基于宏观层面的目标导向——明确“五维目标”
        5.1.1 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
        5.1.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次要目标
    5.2 基于中观层面的“政企分开”——管理局管理模式优化
        5.2.1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X县的关系
        5.2.2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Y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关系
        5.2.3 理顺Y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有关部门的关系
    5.3 基于微观层面的Y旅游发展公司管理模式优化
        5.3.1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实现五独立
        5.3.2 规范管理流程,实施有效内部控制
        5.3.3 增收节支,实现利润最大化
        5.3.4 制定明确发展目标,不断做大做强主业
    5.4 基于保障层面的政策措施
        5.4.1 人才保障
        5.4.2 标准规范保障
        5.4.3 监督体系保障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乐山大佛风景区游览路线[J]. 曾雅婕,傅红,刘勇,税玥,胡铭真,耿藤瑜. 生态学杂志, 2021(10)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丞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茂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7]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D]. 王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8]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地震地质灾害及灾后重建对九寨沟荷叶寨区域生态环境扰动的遥感监测[J]. 陈润,郭忻怡,杜杰,胡晓. 第四纪研究, 2020(05)
  • [10]Y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刘亚洲.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景区泥石流管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