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ovel Platinum-Based Benzene Hydrotreating Catalyst Develop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Chemical Group Passed Appraisal(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麻志浩[2](2020)在《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煤焦油(HTCT)是一种富含缩合芳烃、含氧、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液体,是合成多种化学品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HTCT年产量在2200万吨左右。基于传统HTCT深加工技术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局面,精细化,清洁化,高效化的深加工技术亟需开发,以实现HTCT的高值化利用。本论文采用逐级逐次萃取,酸/碱萃取,络合萃取,柱层析分离,催化加氢转化和氧化等方法对武钢HTCT及其馏分进行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深加工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借助多种分析仪器对各个阶段进行检测表征,研究了HTCT及其馏分中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含量分布,并对化合物的富集规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考察。通过逐级逐次萃取HTCT了解了HTCT中可溶物的存在方式,析出行为和溶出规律。梳理了萃取率(EY)和萃取时间的关系,并借助萃取动力学研究了萃取过程。HTCT逐级级萃取的总EY为94.13%。各级累积EY与萃取时间的关系表明,第一级和第三级分别成对数关系,第二级为幂函数关系。萃取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硫化碳(CS2)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拟合曲线斜率在所有萃取阶段最大,其次是石油醚(PE)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动力学拟合曲线斜率。最后从机械搅拌,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等方面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酸/碱萃取结果表明:洗油(WO)和蒽油(AO)的三种组分(酸碱不溶物(ISP),碱性可溶物(BSP)和酸性可溶物(ASP))的总回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2.63%和94.94%。各馏分中三种组分的回收率趋势是ISP>>BSP>ASP。由于酚油(PO)中的O-H键振动,在3520 cm-1和3449 cm-1附近的吸收峰明显强于其它吸收峰,表明存在丰富的酚类。ASPs中富含主要包含酚类和醇类等OCAs。ASPLO和ASPPO中酚类的RC分别高达96.48%和97.69%。此外,结合质谱中的碎片离子峰,提出了主要化合物的详细裂解途径。最后,通过各组分中富集的化合物和分离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通过用不同过渡金属盐(TMS)络合分离AO中含氮化合物(NCAs),对络合效果较好的4种TMS的络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NCAs的RC分别是62.43%(AOCCo(NO3)2,Co(NO3)2的蒽油络合物),78.66%(AOCCr(NO3)3),89.50%(AOCNiCl2)和61.13%(AOCZnCl2)。另外,对TMS和主要NCAs的络合机理进行了分析。高压制备色谱色谱(HPPC)分离PE第一次萃取物(EPE-1)和CS2第一次萃取物(ECS2-1)的收率分别是82.23%和71.20%。中压制备色谱(MPPC)分离BSPNO的F2中苯并[c]吖啶的RC最高为96.34%;BSPAO馏分中NCAs主要包括苯并[c]吖啶(85.10%,F2)和苯并[h]异喹啉(88.17%,F3)。ISPNO和ISPAO经MPPC分离后富集的茚并[1,2-b]吡啶的RC分别为86.33%(F2)和90.97%(F2)。HPPC分离AOUCCr(NO3)3(Cr(NO3)3的蒽油未络合物)的总收率为77.04%。在其F12中检测到四氢萘的RC是76.48%。MPPC分离AOCZnCl2的馏分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75.24%(F4)。MPPC分离AOCCr(NO3)3的馏分中蒽-9-甲腈的RC最高是87.22%(F11)。AOCNiCl2馏分中,苯胺的RC在F11中最高,是94.49%。AOCCo(NO3)2分离的化合物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58.62%(F2)。AOUCCo(NO3)2馏分中茚并[1,2-b]吡啶的RC较高是70.4%(F3)。最后从吸附和洗脱两方面对柱层析分离机理进行了阐述。采用Pd/C催化剂在4 MPa,140 oC和4 h时对芘选择性催化加氢转化为十六氢芘的转化率最高是20.98%。AOUCNiCl2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得到八氢蒽,八氢菲,四氢荧蒽和十氢芘等供氢溶剂。添加ZSM-5的催化剂可以有效的脱除反应物中的杂原子化合物。双氧水-乙酸酐(H2O2-AA)氧化AOUC最为彻底,其次是NaClO氧化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AOUCH2O2-AA,AOUC NaClO-2和AOUCRICO-2中检测出RC较多的酮类化合物,包括占吨-9-酮,芴-9-酮,菲醌和蒽醌等。邻苯二甲酸酐在AOUCNaClO-2和AOUCRICO-2中的RC分别是66.3%和34.20%。9-芴酮-1-羧酸在AOUCH2O2-AA和AOUCRICO-1中RC分别是21.38%和25.7%。AOUCRICO-1中检测出RC为45.06%的联苯基-2,3’-二羧酸。ECS2-1-NaClO-2和ECS2-1-RICO-2的氧化效果最好,没有缩合芳烃被检测出。除在ECS2-1-RICO-1中检测到大量的邻苯二甲酸酐(66.88%)之外,其它样品中的化合物多为羟基或甲氧基烷酸,包括2-甲氧基-3-甲基戊-2-烯酸和3-甲氧基丁酸等。ECS2-1-RICO-2除包括大量的琥珀酸(43.83%)之外,还检测到少量2-羟基-2-甲基丙酸和2-羟基-2-甲基丁酸等。该论文有115幅图、20个表和250篇参考文献。
叶成[3](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钱伯章[4](2005)在《炼油催化剂的现状分析和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郝俊辉[5](2019)在《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砂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油砂所含沥青是一种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含量、高杂原子化合物含量和高残炭值的劣质重油,不论直接干馏,还是抽提后再加工,均需要对其进行分子水平热化学研究。然而目前对油砂沥青热转化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油砂或油砂沥青本身,未能从化学族层次上深入反映油砂沥青的热转化过程,成为了实现油砂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的瓶颈。为此,针对油砂沥青热改质领域亟待加强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两种布敦油砂沥青和加拿大油砂沥青作为研究对象,从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热转化机制的关联性、油砂沥青热转化过程中各族组分间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油砂沥青的流化热转化行为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油砂沥青热改质工艺反应器选择、反应工艺的优化以及目标产物的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根据油砂沥青极性物质含量高的特点,改进得到了适合油砂沥青的八组分分离方法。利用此方法将油砂沥青按化学族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轻芳、中芳和重芳)、胶质(轻胶、中胶和重胶)和沥青质,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等对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从饱和分到沥青质,平均分子结构中芳环烷基链结构中甲基取代基含量和链烷基取代基含量、环烷环数、芳碳率、芳香环数、缩合度,以及芳环结构中的单环、双环和多环芳香结构的含量均呈现依次增加的趋势,而烷基结构的平均链长则与之相反;油砂沥青中的硫有39.31%为硫醚硫,有53.95%为噻吩硫,剩余的6.74%为亚砜/砜所含硫;其中油砂沥青中硫醚硫和噻吩硫在芳香分中富集度最高,其后为沥青质和胶质。根据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结构特性,利用TG-FTIR和Py-GC/TOF-MS深入研究了油砂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揭示了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与热解行为的关联性,以及各族组分对油砂沥青热解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TG-FTIR研究发现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过程主要包含挥发阶段、主裂解阶段和生焦阶段。其中,饱和分和芳香分中轻芳组分中低沸点组分的挥发是油砂沥青挥发阶段失重的主要来源;芳香组分中重芳香分和胶质组分中轻胶质的烷基侧链的断裂对油砂沥青在主裂解阶段的热解贡献最为明显。族组分间CO2产物的释放规律不明显,主要以轻胶和沥青质热解过程的逸出强度最高;饱和分、胶质及其亚组分和沥青质对油砂沥青热解过程中C2H4、CH4和轻质芳烃气态产物的生成贡献较大;气态C2+烷烃的生成主要来源于沥青质和芳香分中的中芳香分。族组分间主要气态产物逸出行为的差异与它们的组成和化学结构的差异有关。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特性参数以及影响油砂沥青热解挥发性产物生成的敏感组分产生影响;然后利用FWO、DAEM和Friedman三种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特性,并基于族组分的热解转化速率,建立了基于族组分的交互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Py-GC/TOF-MS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升温速率(10~20000 oC/s)和反应时间对油砂沥青及族组分的快速裂解挥发性产物的组成和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族组分的快速热解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油砂沥青快速裂解过程中,温度的升高促进烷基链结构的断裂,但当温度过高时,尤其在700 oC后,挥发性产物中烯烃类产物相对含量显着降低,而二烯烃类和芳烃类产物相对含量显着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烯烃的二次反应增多,导致烯烃相对含量降低而芳烃相对含量增加;高升温速率,尤其是闪速升温速率(20000 oC/s),有利于烯烃、二烯烃和芳烃产物的生成。油砂沥青族组分间,饱和分快速裂解生成的烯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而烷烃类最低;胶质快速裂解生成的芳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其中胶质亚组分间以重胶最高;沥青质快速裂解生成的烯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最低,烷烃类和二烯烃类最高,而芳烃类产物与中胶相近;芳香分的快速热解产物分布与油砂沥青相近,尤以芳香亚组分中的重芳最为接近。为进一步将热解反应过程的基础理论认识与实际热解工艺衔接,又借助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对油砂沥青的流化热转化行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和热载体类型(石英砂、铝酸钙和FCC)对三相产物收率分布、液体产物的化学结构以及液体产物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和迁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不同热载体油砂沥青裂解所得焦炭收率和气体产物中干气、液化气(LPG)和C2-C4烯烃收率以及选择性均逐渐增加;液体产物的收率降低,重油馏分和蜡油馏分的收率明显减小,轻油馏分(汽油和柴油馏分)收率随温度的变化因热载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以铝酸钙为热载体时,相同温度下C2-C4烯烃和轻质油馏分收率最高,焦炭产率最低。液体产物中烯基结构和芳环链烷基取代基的含量增加,而芳环结构、芳环结构中甲基取代基的含量最低;以FCC为热载体时,气体、LPG和焦炭收率最高,而液体收率最低。液体产物中芳环结构和芳环结构烷基取代基的含量最高,但烷基结构和烯基结构的含量最低。在油砂油含硫化合物中,硫醚/硫醇类、噻吩类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萘并噻吩类和四类氢化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以及二苯并噻吩、菲并噻吩类和苯并萘噻吩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在以石英砂、铝酸钙和FCC催化剂为热载体时最高。
马余璐[6](2019)在《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漆树是我国特色资源树种之一,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从漆树籽皮中提取的漆蜡主要是甘油三酯,广泛用于日化、油墨、润滑、增塑和保鲜等领域,但目前我国的漆蜡加工落后,得到的漆蜡产品品质相较日本漆蜡品质差、色泽深、熔点低,因此精细化利用不高。因此本论文利用催化加氢、酶催化酯化等改性手段,制备催化改性漆蜡和漆蜡基异丙酯(IPE),并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制备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稳定性、防晒性及对酪氨酸酶抑制性能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以漆蜡中硬脂酸和油酸、亚油酸相对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催化剂种类、用量、压力、反应时间、温度等因子,进行漆蜡加氢单因素实验,并与日本精制白蜡中硬脂酸含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钯碳催化剂用量0.5%,氢气压力0.3Mpa,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50℃,转速500r/min的条件下得到的加氢改性漆蜡,碘值可以降低至2.74mg/g,硬脂酸相对含量可以达到23.9%。但加氢后由于饱合度高导致改性漆蜡弹性降低,易折。为了改善改性漆蜡的性能,采用油酸含量较高的乌桕蜡与改性漆蜡进行复配及其加氢工艺研究。优化工艺为改性漆蜡与乌桕蜡复配比为1:1时,加氢后复配漆蜡中硬脂酸相对含量17.5%,与日本精制白蜡中硬脂酸含量17.6%接近,同时由于油酸亚油酸合理的比例,加氢后复配漆蜡的弹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漆蜡与异丙酯酶催化酯交换的工艺。选取异丙醇与漆蜡体积质量比、酶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以反应物的酸值为评价指标,考察对漆蜡酶催化酯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诺维信435脂肪酶的催化酯化效果最佳,选择工艺条件为异丙醇(m L):漆蜡(g)=4:1,脂肪酶质量浓度10g/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6h时,得到酸值为3.29mg/g,黏度为13.2mpa?s,折光率为1.441的漆蜡基异丙酯(IPE)。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漆蜡基异丙酯(IPE),通过GC-MS检测分析,漆蜡基异丙酯由73.6%的棕榈酸异丙酯,19.4%的油酸异丙酯,6.2%的硬脂酸异丙酯,0.9%的亚油酸异丙酯组成。3.以漆蜡基异丙酯(IPE)为油相制备具有热力学稳定性,透明的W/O型漆蜡基异丙酯(IPE)微乳液。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对微乳液的复配表面活性剂HLB值、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v/v)进行筛选。通过对IPE微乳液的电导率检测和流变性能检测,鉴定微乳液类型,制备性能稳定的W/O型IPE微乳液。通过对W/O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的粒径和稳定性的检测,筛选W/O型IPE微乳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乙醇为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以Span80:Tween80=7:3制备复配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2: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比值为5:5时,制备出的IPE微乳液的粒径在20~50nm,增溶水量为16%,粘度为55mpa?s。4.以IPE为油相,4%熊果苷水溶液为水相,进行低电导率的W/O型熊果苷-漆蜡基异丙酯(AR-IPE)微乳液的制备。首先考察AR-IPE微乳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R-IPE对酪氨酸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17 mg/m L。接着采用体外法对IPE微乳液、AR-IPE微乳液和熊果苷水溶液进行防晒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PE空白微乳液及AR-IPE微乳液都有抵抗UVA、UVB的能力。最后利用高速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熊果苷-漆蜡基异丙酯(AR-IPE)微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R-IPE微乳液经过四周后外观保持无色澄清透明,PH值和熊果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AR-IPE微乳液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美白防晒制剂。
董云芸[7](2018)在《多级孔氧化铝的研制及其在加氢处理催化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伴随着原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呈现出原油资源劣质化加剧、渣油比例增加、可直接使用的轻油量减少等问题。渣油含有大量残炭、硫、重金属、氮等杂质元素,以及较多的非理想成分如胶质、沥青质等。因此,具有高通透性、大孔隙率以及不同级别孔径分布集中等特点的多级孔氧化铝的研发已经成为未来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围绕以廉价无机铝源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详细探究了不同形貌多级孔氧化铝形成的机理及其负载Ni和Mo活性组分所制系列催化剂在加氢处理中的应用,并采用诸多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多级孔结构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归纳如下:首先,我们以硫酸铝和尿素为原料,不添加模板剂,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一种由纳米丝线缠绕的鸟巢状多级孔氧化铝微米球。压汞仪测定结果显示,所制氧化铝样品具有两个孔径分布峰,峰值分别对应20 nm和900 nm,其中介孔由纳米丝线缠绕而成,而大孔则由微米球中空贡献,样品孔容达到0.93 cm3·g-1。由于其独特的鸟巢状孔结构特性,将其制备成NiMo/nest-like γ-Al2O3加氢脱金属(HDM)催化剂后,与传统的商业催化剂相比,表面活性金属分散度与催化剂的扩散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并在HDM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特别是较长的使用寿命。其次,运用柠檬酸调变的水热法,对上述所合成的具有高通透性的大孔—介孔鸟巢状氧化铝进行调变,得到系列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空心氧化铝微米球。利用柠檬酸与铝离子之间的螯合作用,抑制氧化铝初级粒子的聚合,从而得到高比表面积、颗粒均匀的氧化铝材料。通过此法所制备的多级孔结构氧化铝微米球的晶粒大小可调,从而可以调控所得产物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表面酸性。将其负载Mo、Ni活性组分后,制备了一系列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大分子二苯并噻吩(DBT)HDS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评价和表征结果表明,具有高传质效率的多级孔MoNi/Al2O3-xCA催化剂与传统的单一介孔MoNi/cAl2O3相比,表现出优良的HDS活性;其中具有较高比表面积,适当酸度的Al2O3-0.3CA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硫化度及活性相分散度,表现出最佳的HDS催化性能。再次,在工业制造中,催化剂载体颗粒内的大孔,通常是通过在成型阶段加入造孔剂获得。这些造孔剂可以通过煅烧去除,从而形成相应的大孔。但这种方法所制介孔—大孔氧化铝载体颗粒堆积密度偏小,机械强度低,孔道较易坍塌。为此,我们研制了具有一定结晶度的氧化铝纳米棒组装的介孔氧化铝微米球。这类氧化铝微米球在后续成型工艺中,无需经过传统的造孔过程,一步组装形成具有大孔结构的载体颗粒。氧化铝微米球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显着的机械稳定性使得所形成的氧化铝载体在保持原有的介孔(平均孔径为12.2 nm)的同时,还具有高连通性的大孔(平均孔径为265 nm)。这种具有介孔—大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多级孔氧化铝载体,可使活性组分Mo、Ni活性组分较好地分散,相应的介孔—大孔MoNi/A1203催化剂与只有单一孔型的传统催化剂相比,对加氢脱金属(HDM)和加氢脱硫(HDS)反应均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种大孔—介孔氧化铝载体易于制备,为渣油加氢处理工业催化剂载体的选择提供了有希望的替代方案。最后,探讨中空氧化铝微米球的形成机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初始阶段的无定型微米球的形成与性质决定最终中空氧化铝微米球能否成功形成。中空氧化铝的形成与水热合成中所涉及到的温度,反应物浓度,pH值等因素有关。分析和结合种种实验现象,在经典Ostwald熟化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粒子比表面自由能差异为推动力的熟化机理,合理地解释了中空氧化铝微米球形成的原因。此外,创建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各种因素对无定型氧化铝微米球尺寸的影响规律,这对中空氧化铝微米球的调控具有指导意义。
肖俊[8](2018)在《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文中指出为提高催化裂化(以下简称FCC)重循环油的催化效率,本文考虑到其分子组成中含有大量的三环和四环芳烃,若将其直接返回催化裂化装置,不仅增加装置的加工负荷也会增加干气和焦炭的产率,使氢转移反应增加,轻质油的收率较低。故本文提出以下工艺思路:根据FCC重循环油的分子组成特点,利用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先将其进行加氢改质,使难裂化的多环芳烃转化为易于裂化的环烷烃或环烷-芳烃,然后再将加氢改质后FCC重循环油单独进行催化裂化,从而提高FCC重循环油的转化率和轻质油收率,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此,本文首先利用核磁和GC-MS等手段全面分析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化合物研究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关键组分催化裂化规律;然后进一步筛选高选择裂解环烷环结构的工业平衡剂并获得最优裂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的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不同加氢深度对FCC重循环油反应性能的影响;最终建立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八集总动力学模型,为组合工艺的开发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平均分子结构B-L法分析可知:加氢后FCC重循环油芳碳率从0.46下降到0.25,环烷碳率从0.24增加至0.29,链烷碳率从0.30增加至0.46,总环数从3.01下降到2.05,其中芳香环数从1.80下降到0.67,而环烷环则从1.21增加至1.38。结果表明FCC重循环油在加氢改质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芳香环的饱和反应,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环烷烃发生开环裂化现象。利用GC-MS对加氢前后FCC重循环油烃组成分析可知,FCC重循环油中总芳烃含量高达67.8%,三环和四环芳烃含量占总芳烃含量的55.16%,而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以单环芳烃、环烷烃和环烷-芳烃为主。因此,加氢有利于FCC重循环油进一步催化裂化轻质化。针对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富含环烷烃和环烷-芳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本文选择四氢萘、十氢萘和9,10-二氢蒽作为模型化合物,分别研究其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三者的转化率和开环裂化产物的选择性,同时随着芳香环数的减少,最佳剂油比可以适当降低,说明通过对重循环油加氢改质,有利于提高其催化裂化效率。进一步研究环烷烃和烯烃对环烷-芳烃氢转移的影响规律可知:将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与重质原料油混合进催化裂化装置共炼,重质原料油中的多环芳烃和烯烃会与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中的环烷烃和环烷-芳烃发生剧烈的氢转移反应,而使其再次转化为芳烃,导致裂化产物的选择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将加氢改质后的FCC重循环油单独进催化裂化装置,以提高裂化效率。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工业平衡催化剂,以燕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以下简称YH-HHCO)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从提高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开环裂化选择性,多产汽油、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的角度,选择USY型工业平衡剂-2作为YH-HHCO催化裂化的优选催化剂。而通过对工艺条件的优化得出在此催化剂下YH-HHCO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30℃、剂油质量比为9、重时空速为15 h-1、停留时间为3 s。在最佳条件下,汽油的收率比燕化FCC重循环油(以下简称YH-HCO)催化裂化增加了11.39%。通过考察不同加氢深度对YH-HCO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YH-HCO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均不断增加,在加氢至0.9424 g/cm3之后由于加氢裂化程度加剧,汽油的收率增幅出现拐点。因此,为提高YH-HCO转化率,多产高辛烷汽油,优选加氢后密度为0.9424 g/cm3。以四环含量较高的济南FCC重循环油(简称JN-HCO)对比可知:JN-HCO与YH-HCO具有相似的规律,在优化裂化条件下,优选加氢后密度为0.9623 g/cm3。因此,通过对FCC重循环油选择性加氢,可以提高其催化裂化的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基于前面的研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原料特征,将原料按组成分为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个集总,而将产物分为重油、柴油、汽油、液化气、干气与焦炭五个集总,得到八集总模型反应网络和数学表达式,利用Marquardt算法,在MATLAB软件上对模型进行求解和验证。通过与传统重油催化裂化动力学参数对比可知:本八集总动力学模型中25个速率常数均较高,而活化能的范围在3394kJ/mol之间,略低于传统重油烃类活化能,原料的链烷烃更易生成液化气,而环烷烃更易生成柴油和汽油,且生成汽油的速率常数高于芳香烃生成汽油的速率常数。证明利用加氢改质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通过筛选催化剂,FCC重循环油更易于轻质化,从而提高汽油收率。通过对模型结果验证,该模型对主要产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加氢后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反应的产物分布,可以为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9](2016)在《技术动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抚顺石化院重质油加氢转化技术获专利金奖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明的"一种重质油及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重、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将重质、劣质原料加工为轻质清洁燃料的关键技术,与其他重、渣油加工技术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原油资源利用充分等特点。针对渣油加氢处理中的技术难题,该院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重质油及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
洪定一[10](2014)在《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2013年在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条件下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一是全年石化行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加,炼油平稳,乙烯向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石化产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二是2013年石化生产取得良好业绩,原油加工量达到4.786亿吨,同比增加3.3%;生产成品油2.96亿吨,同比增长4.4%;乙烯产量1623万吨,增长8.5%,丙烯产量为1460万吨,年均增速11%;生产合成树脂5837万吨,增长11%;生产合成橡胶409万吨,增长6.3%,生产合成纤维3739万吨,同比增长7.1%;生产化肥7154万吨,同比增长4.9%。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取得新进展,原油加工能力保持世界第二,乙烯生产保持世界第二,芳烃产业链位列世界一流,三大合成材料生产位列前茅,大型炼油乙烯一体化装置首次实现"四年一修"。四是产业转型与产品升级取得新进展,现代煤化工顺利融入石油化工生产体系,国产生物航空煤油获得适航通行证。五是石化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200万吨/年高能效(SHEER)加氢成套技术开发获得成功,200万吨/年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生产出总硫含量为3mg/kg的精制柴油,第二代S-Zorb技术开发成功,将建成15套装置,首次采用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技术建成的武汉石化80万吨/年大乙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关键装备丙烯制冷压缩机组和CBL-R裂解炉双双取得突破,开发自主产权60万吨/年大型联合芳烃技术取得成功并在海南建成装置,节能二代苯乙烯技术开发成功,首套12万吨/年装置在巴陵石化运行,茂金属气相法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实现了工业生产并通过产品认证,我国首套3万吨/年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建成,甲醇制芳烃流化床技术万吨级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六是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取得新进展,我国石化产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改进原油资源获取机制初见成效,调整装置结构,提高加工较低成本原油的能力,开展炼油全流程优化工程,提高渣油使用价值,渣油加工按效益分配,加大化工轻油的非油替代力度,降低乙烯原料成本。同时,也对2013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我国炼油产业显现产能过剩,需要爱护和坚持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消除尾气排放、治理雾霾天气仍存软肋,页岩气重振美国石化产业对我国的启示以及PX焦虑事件折射出石化科普的重要及企业的责任。文章还分析了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逐步缓慢向好,国际油价走势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保持高位振荡,我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发展,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上年持平或略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宏观因素为包括成品油、乙烯、丙烯、芳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在内的石化产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催促石化产业加快向能源化工的转型进程。我国石化产业在2014年的实际运行中,将依托这些重要基础,遵循着重本质安全、重视节能减排、推行绿色低碳、加快结构调整的理念;继续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和经验,持续攻坚克难,克服产能过剩,决胜市场竞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新业绩;在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产品结构向基础加高端转变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践行可持续发展、加快原料结构向能源化工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总之,石化产业2014年呈更加积极复苏态势几成定局,石化产业必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支柱产业应有的贡献。
二、Novel Platinum-Based Benzene Hydrotreating Catalyst Develop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Chemical Group Passed Apprais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vel Platinum-Based Benzene Hydrotreating Catalyst Develop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Chemical Group Passed Appraisal(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温煤焦油来源及其组成 |
1.3 高温煤焦油研究现状 |
1.4 高温煤焦油分离方法与分析技术 |
1.5 煤焦油缩合芳烃提质改性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 研究路线、预期目标及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
3 高温煤焦油的逐级逐次萃取 |
3.1 高温煤焦油逐级逐次萃取的萃取率分析 |
3.2 高温煤焦油萃取动力学的分析 |
3.3 E_(PE)的分析 |
3.4 E_(CH_3OH)的分析 |
3.5 E_(CS_2)的分析 |
3.6 E_(CS2-1),E_(CS2-21)和E_(CS2-35)的TG分析 |
3.7 E_(CS2-35)的进一步分析 |
3.8 逐级萃取机理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高温煤焦油馏分的酸/碱萃取 |
4.1 ASPs,BSPs和 ISPs的收率 |
4.2 各馏分的FTIRS分析 |
4.3 ASPs,BSPs和 ISPs中不同ARs含量的分布 |
4.4 ASPs,BSPs和 ISPs中的分子组成 |
4.5 ASPs,BSPs和 ISPs中主要化合物的GC/MS分析 |
4.6 酸碱萃取的分离机理 |
4.7 BSPs的 QEOTMS分析 |
4.8 HTCT馏分有效利用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5 AO的络合萃取 |
5.1 不同过渡金属盐络合效果的比较 |
5.2 过渡金属盐络合条件的优化 |
5.3 最佳条件下络合物中化合物分布 |
5.4 络合机理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富集组分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
6.1 E_(PE-1)和E_(CS2-1)的HPPC分离与分析 |
6.2 BSPs和 ISPs的 MPPC分离与分析 |
6.3 AOUC和 AOC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
6.4 柱层析分离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缩合芳烃的催化转化 |
7.1 AOUC的催化加氢 |
7.2 AOUC和 E_(CS2-1)的氧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油砂资源的概述 |
1.2.1 油砂的分布 |
1.2.2 油砂的组成与结构 |
1.2.3 油砂沥青的分离提取 |
1.3 油砂沥青改质工艺的选择 |
1.3.1 加氢工艺 |
1.3.2 溶剂脱沥青工艺 |
1.3.3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 |
1.3.4 减粘裂化工艺 |
1.3.5 延迟焦化工艺 |
1.3.6 流态化焦化工艺 |
1.3.7 流态化热解-气化耦合工艺 |
1.4 油砂沥青热解研究进展 |
1.4.1 油砂沥青热解机理 |
1.4.2 国内外油砂沥青热解研究进展 |
1.5 油砂沥青类型硫的分布与含硫化合物的热转化 |
1.5.1 含硫化合物的类型与分布 |
1.5.2 含硫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
1.5.3 含硫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
1.5.4 热转化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分离及结构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分离方法 |
2.1.3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中含硫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分离 |
2.1.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分析表征方法 |
2.2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含量分布 |
2.3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
2.3.1 饱和分元素分析 |
2.3.2 芳香分及其亚组分元素分析 |
2.3.3 胶质及其亚组分元素分析 |
2.3.4 沥青质元素分析 |
2.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红外分析 |
2.4.1 饱和分红外分析 |
2.4.2 芳香分及其亚组分红外分析 |
2.4.3 胶质及其亚组分红外分析 |
2.4.4 沥青质红外分析 |
2.5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化学结构分析 |
2.5.1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氢类型含量分布规律 |
2.5.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平均结构分析 |
2.6 油砂沥青中的硫分布 |
2.6.1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选择性氧化前后的红外分析 |
2.6.2 油砂沥青可溶质族组分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6.3 油砂沥青沥青质组分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6.4 油砂沥青中不同类型硫的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2 油砂沥青的热解特性 |
3.2.1 油砂沥青的热失重行为 |
3.2.2 典型气态热解产物的释放行为 |
3.3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热解特性 |
3.3.1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热失重行为 |
3.3.2 典型气态热解产物的释放行为分析 |
3.4 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特性的影响 |
3.4.1 升温速率对失重行为的影响 |
3.4.2 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参数的影响 |
3.4.3 升温速率对气态产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
3.4.4 升温速率对影响油砂沥青热解挥发性产物生成的敏感组分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
4.1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热解动力学模型 |
4.1.1 热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
4.1.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间的交互动力学模型 |
4.2 升温速率对油砂沥青热解动力学的影响 |
4.3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 |
4.3.1 Friedman法 |
4.3.2 FWO法 |
4.3.3 DAEM法 |
4.3.4 基于等转化率法的动力学分析 |
4.4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交互动力学模型 |
4.4.1 油砂沥青热解转化速率与族组分加权转化速率的比较 |
4.4.2 基于交互动力学影响因子的油砂沥青热解过程族组分相互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快速热裂解产物分布规律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油砂沥青及其族组分的Py-GC/TOF-MS分析 |
5.2 不同反应温度下油砂沥青的快速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2.1 烯烃产物 |
5.2.2 烷烃产物 |
5.2.3 二烯烃产物 |
5.2.4 芳烃产物 |
5.2.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3 不同反应时间下油砂沥青的快速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3.1 烯烃产物 |
5.3.2 烷烃产物 |
5.3.3 二烯烃产物 |
5.3.4 芳烃产物 |
5.3.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4 不同升温速率下油砂沥青热裂解挥发性产物组成与分布 |
5.4.1 烯烃产物 |
5.4.2 烷烃产物 |
5.4.3 二烯烃产物 |
5.4.4 芳烃产物 |
5.4.5 含硫化合物产物 |
5.5 油砂沥青族组分的快速热裂解产物组成与分布 |
5.5.1 烯烃产物的比较 |
5.5.2 烷烃产物的比较 |
5.5.3 二烯烃产物的比较 |
5.5.4 芳烃产物的比较 |
5.5.5 含硫化合物产物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砂沥青的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 |
6.1.2 流化床热解实验 |
6.1.3 热解产物分析方法 |
6.2 三相产物的分布规律 |
6.3 气相产物组成与分布 |
6.3.1 干气产物的收率分布 |
6.3.2 液化气产物的收率分布 |
6.3.3 烯烃气体产物选择性 |
6.4 液相产物组成分布与结构分析 |
6.4.1 液相产物组成与分布 |
6.4.2 液相产物化学结构分析 |
6.5 油砂沥青热转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硫的组成分布及迁移转化行为 |
6.5.1 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 |
6.5.2 不同反应温度热解所得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和转化行为 |
6.5.3 不同热载体裂解所得油砂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和转化行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漆蜡加工利用研究现状 |
1.2.2 漆蜡的催化加氢进展 |
1.2.3 脂肪酸异丙酯的合成 |
1.2.4 漆蜡基脂肪酸异丙酯微乳液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漆蜡的复配工艺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精制漆蜡与日本精制白蜡性能对比 |
2.3.2 漆蜡加氢因素的影响 |
2.3.3 加氢精制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差异 |
2.3.4 新型复合漆蜡的复配 |
2.4 结论 |
第三章 酶催化酯化合成漆蜡基异丙酯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产物的结构鉴定 |
3.3.2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单因素试验 |
3.3.3 酶法合成漆蜡基异丙酯的正交实验 |
3.3.4 漆蜡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组成 |
3.4 结论 |
第四章 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乳液配方的筛选 |
4.3.2 微乳液稳定性检测 |
4.3.3 微乳液类型的鉴定 |
4.3.4 微乳液粒径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熊果苷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熊果苷微乳液制备 |
5.3.2 AR-IPE微乳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
5.3.3 防晒效果评价 |
5.3.4 熊果苷微乳含量的测定 |
5.3.5 熊果苷微乳的离心稳定性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多级孔氧化铝的研制及其在加氢处理催化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渣油加氢技术 |
1.2.1 渣油加氢工艺 |
1.2.2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 |
1.2.3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组成 |
1.3 多级孔材料的合成 |
1.3.1 模板法 |
1.3.2 自组装法 |
1.3.3 选择性浸出法 |
1.3.4 化学刻蚀 |
1.4 多级孔材料在渣油处理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常规表征 |
2.2.1 N_2吸脱附实验测试 |
2.2.2 压汞法(MIP)测试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
2.2.4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5 热重(TG)测试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2.7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2.8 高倍透射电镜(HRTEM)测试 |
2.2.9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测试 |
2.2.10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测试 |
2.2.11 显微拉曼光谱(RS)实验 |
2.2.12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测试 |
2.2.13 紫外—可见光(UV-vis)测试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3.1 HDM催化剂的评价 |
2.3.1.1 HDM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 |
2.3.1.2 Ni-TPP反应液的制备 |
2.3.1.3 反应产物的分析 |
2.3.2 HDS催化剂的评价 |
2.3.2.1 反应装置与操作要点 |
2.3.2.2 产物分析 |
2.4 扩散系数测定 |
第三章 无模板剂合成鸟巢状氧化铝微米球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载体与催化剂的制备 |
3.2.1 鸟巢状γ-Al_2O_3的制备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氧化铝样品的表征 |
3.3.2 催化剂表征 |
3.3.3 催化剂扩散系数的测试 |
3.3.4 催化剂HDM活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鸟巢状氧化铝微米球的调控及其在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载体与催化剂的制备 |
4.2.1 大孔—介孔氧化铝载体的制备 |
4.2.2 NiMo/Al_2O_3-xC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l_2O_3-xAC载体的形成与表征 |
4.3.2 MoNi/Al_2O_3-xAC催化剂的表征 |
4.3.3 MoNi/Al_2O_3-xAC催化剂的HDS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刚性介孔氧化铝微米球的合成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载体与催化剂的制备 |
5.3 介孔氧化铝微米球的形成 |
5.4 由介孔Al_2O_3微米球到大孔—介孔Al_2O_3载体 |
5.5 大孔—介孔MoNi/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5.6 大孔—介孔MoNi/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 空心氧化铝微米球形成机制初探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方案 |
6.2.2 实验结果 |
6.2.2.1 尿素添加量对AlOOH产品的影响 |
6.2.2.2 硫酸铝加入量对AlOOH产物的影响 |
6.2.2.3 水热温度对AlOOH产物的影响 |
6.3 讨论部分 |
6.3.1 一级粒子的形成 |
6.3.2 无定型氧化铝微米球的形成 |
6.3.3 无定型微米球的结构与性质演变 |
6.3.4 扩展的Ostwald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理论比表面积S_(theor)的推导 |
附录二 Matlab数据拟合过程 |
附录三 水热合成实验参数 |
附录四 水热合成实验结果汇总 |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8)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重质油催化裂化加工现状 |
1.2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分析方法 |
1.2.1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
1.2.2 FCC重循环油组成及性质 |
1.3 FCC重循环油中关键组分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
1.3.1 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路径及反应机理分析 |
1.3.2 工艺条件对于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
1.4 催化裂化动力学研究 |
1.4.1 经验模型及结构导向模型 |
1.4.2 集总理论在催化裂化领域的应用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1.6 论文研究任务和目标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和催化剂 |
2.2 实验装置 |
2.2.1 中高压固定床加氢装置 |
2.2.2 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 |
2.2.3 小型精馏实验装置 |
2.3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 |
2.3.1 分子结构分析 |
2.3.2 气体产物分析 |
2.3.3 液体产物分析 |
2.3.4 固体产物分析 |
2.3.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提高关键组分裂化效率研究 |
3.1 加氢改质前后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分析 |
3.2 提高边环结构芳烃催化裂化效率的研究 |
3.2.1 四氢萘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2.2 四氢萘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3 提高环烷烃裂化效率的研究 |
3.3.1 十氢萘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3.2 十氢萘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4 提高中间环烷结构芳烃裂化效率的研究 |
3.4.1 9,10-二氢蒽催化裂化反应历程及反应机理 |
3.4.2 9,10-二氢蒽裂化效率调控机制的优化 |
3.5 环烷-芳烃发生氢转移反应研究 |
3.5.1 环烷烃对中间环结构芳烃氢转移的影响 |
3.5.2 烯烃对环烷烃和边环结构芳烃氢转移反应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
4.1 高选择性裂化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剂的筛选 |
4.2 工艺条件对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1 反应温度影响 |
4.2.2 剂油比影响 |
4.2.3 重时空速影响 |
4.3 加氢深度对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加氢深度YH-H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4.3.2 不同加氢深度JN-H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催化裂化动力学研究 |
5.1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1.1 反应过程分析 |
5.1.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取方法 |
5.3 加氢后FCC重循环油八集总动力学模型数据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抚顺石化院重质油加氢转化技术获专利金奖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自主研发ETPU发泡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 |
中国石化开发的气液法流化床聚乙烯工艺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
新疆天业两成果通过鉴定 |
仪征化纤超仿棉纤维成套技术通过鉴定 |
齐鲁石化新建150万t/a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中交 |
DSM公司提高Akulon XS软包装薄膜的生产能力 |
中国石化开发由劣质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 |
天津大学研制新型超分子水凝胶 |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取得突破 |
南化集团和四川维尼厂研发新型溶剂降低烟气CO2捕集成本 |
南化研究院和华东理工大学研发微旋流分离器捕集CO2 |
河南能源开发CO2返炉制CO技术 |
Ineos技术公司向泰国PTT全球化学公司提供HDPE技术专利 |
燕山石化第三套三废联合装置投产 |
中科院兰化所研发常温下催化消除CO |
杭州水处理中心开发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
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煤焦化低温脱硝项目试车成功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型纳米涂层研究获进展 |
南化集团攻克含氯有机尾气治理难题 |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开发与前景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
印度需大规模增加乙烯产能 |
日本瑞翁公司大规模生产碳纳米管 |
Du Pont公司与Dow化学公司确认“对等合并” |
美国Velocys公司完成GTL中试装置试验 |
Exxon Mobil化学公司开发出茂金属聚乙烯新牌号 |
美国总的聚乙烯利润保持强劲增长 |
Pertamina公司和Saudi Aramco公司就耗资55亿美元的印尼炼油厂石化装置签订协议 |
日本开发出用沸石分离乙醇和水制备生物乙醇技术 |
Arkema公司使用新型氟化工艺助剂改善特种聚烯烃加工性能 |
无卤阻燃尼龙6用于电气开关 |
植物油改善超强塑料纤维 |
使用多氧化物催化剂烷烃氧化转变成烯烃 |
日本开发出以生物基为基材的高功能隔热材料 |
聚乙烯薄膜树脂再添最新新鲜减薄潜力的新类别 |
Invista公司与Lanza Tech公司宣布生物基丁二烯生产的突破 |
日本NEDO确立由木薯低成本生产乙醇的技术 |
使用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新型伸缩性材料 |
ICL-IP公司开发新的聚合物阻燃剂牌号用于EPS和XPS |
Perstorp集团推出世界首例可再生Capa生物塑料 |
茂名石化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稳定运行 |
山西煤化所与神华开发合成气制低碳醇项目完成工业侧线试验 |
众泰煤焦化项目获专项补助 |
中国石化YS-8810催化剂通过周年考评 |
南京新戊二醇装置投产 |
索普集团生物质甘油氯化法制备环氧氯丙烷等两项目获资助 |
抚顺院FC-52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制成功 |
中国石化研发IHCC工艺 |
国新和盛碳四深加工项目竣工 |
湖北枣阳柴油车尾气处理液项目投产 |
四川蓝邦用废弃油料制生物柴油项目试产 |
南开大学研究用蓖麻油制备生物航油技术 |
榆炼成功生产出国Ⅳ97号汽油 |
长岭炼化航煤管式液相加氢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 |
长岭炼化渣油加氢液力透平技术通过专家验收 |
茂名石化成功开发高密度聚乙烯无气味小中空料 |
四、Novel Platinum-Based Benzene Hydrotreating Catalyst Develop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Chemical Group Passed Appraisal(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D]. 麻志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4]炼油催化剂的现状分析和技术进展[A]. 钱伯章. 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
- [5]油砂沥青热化学转化基础研究[D]. 郝俊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6]漆蜡催化改性及漆蜡基异丙酯微乳液性能研究[D]. 马余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多级孔氧化铝的研制及其在加氢处理催化剂中的应用[D]. 董云芸. 厦门大学, 2018(07)
- [8]FCC重循环油分子结构组成及催化加工利用[D]. 肖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6(03)
- [10]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J]. 洪定一. 化工进展,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