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MPORTANCE OF MOIST AMBIENT AND ITS HELICAL ENHANCEMENT EFFECT TO STORM INTENSITY(论文文献综述)
闫梓宇[1](2021)在《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的异常路径和强度预报一直是业务中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热带气旋会与其附近高、低层气旋性环流系统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出现异常路径且强度发生较大变化,研究这种复杂的系统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对热带气旋移动和发展的认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研究重点关注热带气旋活跃季较常出现的低层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对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季风涡旋的垂直结构和水汽分布会影响热带气旋不同的路径表现形式。通过理想数值模拟发现,当热带气旋与初始垂直结构较为深厚的季风涡旋相互作用时,热带气旋的路径会突然北折,且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外围尺度。热带气旋初始多出现在季风涡旋东侧,较大的外围尺度使得其通过β效应更快地向西北移动靠近季风涡旋中心。同时季风涡旋提供的较大环境场相对涡度梯度也使得热带气旋可以通过涡度隔离过程较快地向季风涡旋中心靠近。一旦两个系统中心重合,由于季风涡旋尺度水平平流项与热带气旋尺度水平平流项相互抵消,总水平涡度平流项较弱且指向正北方向,使得热带气旋路径趋于北转。此外,两个系统的叠加增强了罗斯贝波能量频散,热带气旋东侧增强的西南风气流也可能作为转向流引导其路径突然北折。水汽敏感性研究表明,季风涡旋伴随的环境场水汽的纬向分布也会影响热带气旋移动,当热带气旋初始位于季风涡旋东侧,且季风涡旋伴随“东高西低”的相对湿度分布时,热带气旋容易出现路径突然北折。(2)在不考虑初始热力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季风涡旋可以通过三种动力机制影响热带气旋发展。第一,季风涡旋和热带气旋的叠加可能会增大热带气旋的外围尺度,较大的外围尺度会使得热带气旋在涡度隔离作用下对流组织较弱,深对流的分布多远离热带气旋的最大风速半径,这种情况下不利于热带气旋发展。第二,热带气旋和季风涡旋环流的叠加可能会使得在热带气旋外围出现涡度梯度改变符号,即出现外区正压不稳定。通过内外区波动间相互作用,外区的正压不稳定会使得内区非对称扰动增加。非对称扰动的逆切变倾斜又不利于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因此也不利于热带气旋增强。第三,季风涡旋的垂直斜压结构使得热带气旋处于较强的环境场垂直风切变中,从而导致热带气旋出现较大的垂直倾斜,这种情况下通风指数也较大。对流集中分布在顺风切变左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不利于热带气旋发展。敏感性研究也表明,季风涡旋伴随的环境场水汽分布也可能会影响热带气旋发展。(3)除了低层系统,高层系统也会影响热带气旋的移动和发展。通过观测分析发现,2018年“云雀”台风有着罕见的逆时针环形路径及先增强后减弱的较大强度变化,控制试验可以较好地模拟这种路径和强度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半理想化数值试验(在初始场中去除冷涡),结果台风趋于偏西行且强度持续缓慢增强。通过诊断分析发现,高层冷涡对“云雀”台风的异常路径和强度变化的贡献较大。通过位涡倾向方程诊断,由于台风与冷涡之间的藤原效应导致水平位涡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台风移动。高层冷涡对“云雀”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阶段讨论,前期冷涡通过高层的涡通量辐合和降低台风北侧的惯性稳定度使得台风增强,而后期两系统距离较近时,冷涡会显着增强台风附近的垂直风切变,进而减弱台风。此外有无冷涡两组试验中台风不同路径伴随的海温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强度差异。
梁梅[2](2021)在《ECMWF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预报能力及物理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是西北太平洋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热带扰动一旦形成,在某些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可在2-3天内发展成具有完全破坏性的台风。如果可以对海洋上TC生成的时间和位置准确预测,政府及相应的部门可以获得额外的时间来准备即将到来的威胁,减少TC造成的损害。利用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预报系统(The International Grand Global Ensemble,TIGGE)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高分辨率确定性预报数据,对2007-2018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生成的预报能力进行了全面的统计评估及物理机制研究。根据各预报提前期模型TC的预报能力可分为命中型(well prediction,WP)、早报型(early formation,EF)、晚报型(late formation,LF)和错报型(failed prediction,FP)。根据实际TC发生的特定时刻,将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场分为季风切变线(monsoon shear line,SL)、季风汇合区(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CR)、季风环流(monsoon gyre,GY)、东风波(easterly wave,EW)和先兆性热带气旋型(pre-existing TC,PTC)五种流型之一。任何不属于以上流场的均被标记为未能识别型流场(unclassified flow pattern,UCF)。(1)总体而言,SL型预报技巧最高,其次是CR、GY、PTC,EW和UCF型则最低。2007-2018年期间,ECMWF模式的预报性能没有明显的改善,可能部分原因是研究时间段后期SL型个例占比较低。5、6、9、10月份预测TC生成能力最高,7、8、11月份较低。在SL型中,偏西、偏南生成的TC更容易预报。虽然SL流场在5天预测提前期时的预测技能最高,但仍然较低(16.2%)。基于SL流场出现频率最高(45%),研究SL流场提前5天预报期的大尺度热力学和动力学变量演变过程,对提高ECMWF模式TC生成预报技巧很重要。(2)SL流场下从初始预报时刻(Day-5)到生成时刻(Day 0)TC发生的物理过程主要受到环境场强迫、内部热力和动力过程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WP类型下环境场强迫为TC形成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对流层低层,WP类型表现出更明显的季风切变线。在Day-4,先兆性涡旋的东北侧东北信风开始加强,随后一天(Day-3),其南侧的西南气流也开始增强。在高层200 h Pa上,从Day-5到Day 0,WP型先兆性涡旋东北侧反气旋的辐散更强。季风环流的高低层配置有助于低层形成更明显的大尺度辐合,为低层水汽辐合以及径向风加强提供有利条件。(3)WP模式TC的演变过程可用Bottom-up理论来解释。在Day-5,WP类型的TC中心附近的对流吸收了大范围辐合的水汽,进一步增强了低层径向风。在Day-4,结合径向风辐合的增加,强烈的低层绝对角动量输入到内核提供初始旋转。此时,内核附近的湿对流的急剧增加,增强了凝结潜热释放并使得海平面气压降低,这进一步增强了低空绝对角动量输入涡旋内核,使得低空涡旋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低层涡度持续增加并向上延伸,在Day-2.5左右,高层绝对角动量的流出急剧增加使得强对流得以维持,低层涡度继续增强。在Day-2,次级环流系统建立,垂直风切变也变得有利于TC形成。(4)湿对流可能是影响TC形成的首要重要因素,且正反馈过程也是重要因素。在Day-5,WP类型的湿对流增强,导致海平面气压降低以及垂直潜热释放,它们反过来又会促使低层的水汽辐合加强,这是内部热力过程中的一次正反馈过程。在Day-4左右,WP类型TC内核强对流吸收了TC中心周边大范围辐合的水汽,进一步增强低层径向风。径向风辐合收缩,经向梯度增大,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引起水汽的辐合,这是环境场与内部动力之间的正反馈过程。在Day-2,次级环流系统的建立,高层角动量流出和低层角动量流入得以维持,对流运动得以发展。在此条件下,对流层持续增湿,凝结潜热通量增强,对流区涡度进一步增大,这是环境场强迫、内部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三者之间的正反馈过程。
陆琛[3](2021)在《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文中指出龙卷发生在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小且发展迅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监测和预警产生龙卷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及演变。为研究龙卷的结构与演变,本文综合利用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micaps等天气资料,经过资料预处理,分析了海南儋州龙卷及辽宁开原龙卷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了两类龙卷的热力和动力因素海南儋州龙卷和辽宁开原龙卷的天气背景和热力因素的差异,龙卷气旋分别处于东风带和西风带系统,发生时间分别在凌晨和下午,儋州龙卷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动力抬升,开原龙卷热力因素为主,附近的海面给低层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从而形成强对流天气的不稳定特征。在强对流天气的大气物理量诊断时,不仅使用了T-log P图分析对流指数,而且还利用风矢-位温(V-3?)图分析发生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大气能量结构特征,两例龙卷产生前皆有对流层顶的超低温层和中层强降温层特征,开原龙卷的“蜂腰”图像特征及附近地区的不稳定特征较儋州龙卷更为明显且持久,为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双线偏振雷达的双偏振参量相比于单偏振多普勒雷达的基数据能获得更多信息。对龙卷发生前后的速度回波的分析,凸显了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及特征的演变,速度对清楚,龙卷从空中向地面发展。研究发现,龙卷及地时出现了TVS的速度对呈反气旋旋转,这个回波特征验证了龙卷涡管的三维结构。儋州龙卷的双偏振参量相比开原龙卷的单偏振信息,可以显示出龙卷碎片特征(TDS),能更好的监测龙卷的位置和强度,为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龙卷演变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关键信息。
吴苗苗[4](2021)在《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在公元946年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火山喷发,这次喷发被认为是近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这次喷发几乎破坏了周围半径约50 km范围内的森林植被。位于50 km外的森林几乎未受到火山干扰的影响,是促进火山干扰区域内部森林恢复的基带种源,而在火山干扰区域内幸存下来的树木则为残遗种源。受这些种源和种子传播的驱动,森林的演替重新开始。经过多年的演替,目前长白山各个海拔带上的森林植被已经基本恢复。特别是在长白山北坡,温带,寒温带和亚高山带森林沿海拔垂直分布,与气候带相对应,森林的景观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在长白山的西坡和南坡,这种典型的垂直的植被带尚未发育完全,早期演替森林斑块随机分布在各个林带中。台风干扰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发生在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周期性的台风干扰会造成大面积的树木死亡,导致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然而,由于火山喷发区域海拔较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再加上充沛的降水和漫长的冬季使其很少受到林火干扰的影响。因而火山喷发后长白山的森林景观动态受到由种子传播所驱动的森林自然演替,台风干扰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此,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演替动态为量化种源,环境和台风干扰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此外,台风干扰作为引起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南坡森林景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长期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动态影响的评估对预测未来的森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对长白山历史的森林景观和台风干扰的时空序列进行重建(1710-2010),模拟林分尺度和景观尺度下的森林演替动态。本研究通过设计因子实验来分析不同种源(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中的作用,以及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塑造森林景观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另外,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长期台风干扰对长白山各个植被带森林景观动态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建立景观模型框架对过去300年长白山的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重建,是少数重建历史森林景观的时空动态的尝试之一。LANDIS PRO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当前的森林调查数据和景观格局的比较表明,重建的森林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可以代表当前的森林状况。模拟的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也被证实遵循普遍的林分动态理论。这些都表明LANDIS PRO森林景观模型是对火山喷发后历史森林景观和干扰进行时空重建的有效工具。重建的历史森林景观可以为量化火山喷发后森林景观恢复(1710年-2010年)过程中各驱动因素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可靠的平台。(2)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基带种源对森林的恢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残遗种源对森林恢复的影响很小,但是残遗种源的影响会随着森林恢复而逐渐增大。此外,残遗种可以促进晚期演替树种的恢复,进而影响树种组成,加快森林的演替。对森林历史景观进行时空重建,可以为模拟种子传播且量化种源在火山干扰后的景观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森林景观的早期恢复主要受到立地环境的强烈影响,森林的恢复趋向于一种确定的过程。随着森林的逐渐恢复,环境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森林恢复的晚期,多次台风事件的累积效应使得台风干扰逐渐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短期研究可能会限制对干扰累积效应的理解,长期的森林历史景观重建才可以全面地揭示环境,干扰和演替之间的相互作用。(4)在森林恢复的早期阶段,台风干扰对各个植被带的影响很小,但随着森林的演替其对各植被带的影响逐渐增大。台风干扰的出现会导致阔叶红松林带和岳桦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降低,但是会增加暗针叶林带中的晚期/顶极演替物种的重要性。由于不受台风干扰的影响,长白山北坡其森林景观经过280年的恢复后即可达到一种准平衡地状态,而受台风干扰影响的长白山西坡和南坡的森林景观经过300年的恢复后仍未达到平衡状态。但由于台风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经过250年的恢复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受台风干扰的森林景观在300年后很可能会达到另外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大型的且不频繁的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长期,持久的影响,需要在更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监测。
刘海丹[5](2021)在《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颁布,全球学前教育的焦点从入园机会均等逐步转向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而师幼互动的关键在教学支持,其与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以及未来的学业成就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发现,教学支持是师幼互动中“质量最低,且提升难度最大”的维度,已经成为全球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因此,关注教学支持质量现状并探寻质量提升路径,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三个问题:(1)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现状如何?(2)以何种模式来提升教学支持质量,具体是如何开展的?(3)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X县三所不同级别、不同办园性质、不同区域的幼儿园为研究场域。首先,随机选取110位不同学历、职称和教龄教师的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视频,借助自主研发的编码系统进行现状分析;随后,设计质量提升方案,同时采用随机群组实验设计,从三所园随机选取21个实验班级、42位教师,以及同等数量的对照组开展行动研究;最后,分析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并验证作用机制。研究一是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的现状研究。在正式分析之前,结合课堂对话和交际民族志的分析框架,研发了能够深入细致探究教师教学支持行为纹理的编码体系,具体包括交互性、支持性、累积性、目的性四大分析维度,以及“交际情境(Communicative Situations,CS)-交际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s,CE)-交际行为(Communicative Acts,CA)”三级分析单位。随后对110节活动进行转录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存在明显错位,即教师已经具备建构主义视野下“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动学习者”等理念,但由于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其行为还处于从传统教学主义向建构主义的缓慢过渡阶段。以编码分析结果为诱导材料访谈园长和教师,发现主要原因包括:培训内容多停留在理念倡导阶段,较少关注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形式多以专家集体讲座开展,欠缺对实践环节的关注,而园内教研参与者同质性强,且更多是经验的传递;此外,还有教参更新迭代慢,无法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及教师面临严重“时间饥荒”等问题。总体来看,创新研训模式来突破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困境已经迫在眉睫。研究二是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课程+围绕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思路,以领域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和教学支持策略知识为两个抓手,在高校和幼儿园的跨界合作模式下建立园所教研体系,从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集体公开课研磨、个人实践与反馈进行系统化研训。质量提升项目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双方在剧烈的理念冲突和磨合后,建立了初步的教研模式,教师的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理念、意识和行为逐步开始发生变化,但依然存在专家集体培训费时费力、效果欠佳,自我反思和同伴反馈质量不高,以及总体落实度无法保障的情况;第二轮行动研究恰逢疫情,主要围绕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进行,经历了线上教研模式的探索与成熟,在教研内容、资源、人员及形式上都做出了较大调整,发现教师的PCK水平有了显着提升,教学策略知识也有了明显进步,对教研的满意度和有效性也非常高,但主要问题在于实践环节的缺失;第三轮行动研究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混合研修模式,实践环节采用了以集体带动个人发展的思路,并且借助电子平台对教师进行个别化反馈。此时教师进入实践重构阶段,对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使用教学支持策略的经验更加丰富,但是自我反思和同伴反馈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本研究通过两年的不断尝试,在借鉴国际已有经验和传承中国传统教研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本土路径。研究三是教学支持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研究。分析显示:在CS(交际情境)上,质量提升项目让语言领域活动更加均衡,让儿童有更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在CE(交际事件)上,实验班教师有越来越多发展儿童高级思维的讨论,螺旋深入式互动的结构数量也显着增加;在CA(交际行为)上,显着促进了实验班教师在累积性和目的性维度的表现,一定程度提升了在交互性维度上的表现,但是在支持性维度中对教师自我实践频次要求更高的指标上作用不明显。进一步探究质量提升项目中PCK的作用机制,发现PCK不仅能直接促进教师的CA(交际行为),还可以通过调节CE(交际事件)的内容和形式,让高质量的教学支持行为有进入的空间。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要高度关注教师理念和行为的错位问题,深刻认识到当前研训的内容及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需要,且部分大环境因素还在制约着质量提升的步伐。在质量提升方面,“课程+围绕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可行思路,其中课程审议能让教师对活动内容更加熟悉和敏感,PCK和教学支持策略知识能有效支撑教师理念落地。在跨界学习中,教师经历了意义协商、视角再造和实践重构三个阶段,这是教师行为改变的重要中介过程。教研内容、人员和形式是影响教研效率的重要变量,教研内容要涵盖理论-案例-实践三个层次,教研尊重教师主体性,激发其主动性,还要充分挖掘网络信息技术的潜力助推教研模式的变革。此外,园长的领导力是教研活动持续高效推进的关键,需加以重视。最后还需注意,教学支持行为的提升难度有差异,支架式行为的改善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自我实践与他人反馈。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6](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冯文[7](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仲文洲[8](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石[10](2020)在《基于实测数据的雷暴风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灾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由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中,超过70%是由风灾引起的。对建筑结构造成巨大破坏的主要是台风、龙卷风和雷暴风等极端风。其中,雷暴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竖向下降气流及其撞击地面后形成的四散环状涡形成的瞬态强风即雷暴风,是造成输电线塔等高耸结构倒塌、及悬挑屋盖和大跨空间等多种建筑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例如,2006年8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发生的输电线塔倒塌事故和2015年6月中国长江流域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等。雷暴风及其作用下建筑结构风致荷载和抗风设计方法已成为当今结构风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但由于雷暴风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突发性、随机性、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因而制约其相关研究的快速发展。准确了解雷暴风特性是该研究方向的工作前提,而实测数据分析是最直接且可信的重要方法。但有限的可用高精度雷暴风数据阻碍了对其风场特性的准确分析;此外,与气象领域的学科差异,使得风工程领域目前对雷暴风复杂特性的理解并不全面;且现有雷暴风工程参数提取方法大多忽略或仅定性展示了较为重要的方向性因素,导致雷暴风致响应结果均隐含性地假定沿着顺风向产生;同时,目前大部分规范仍采用基于大尺度稳态强风平均风速极值定义的结构设计风速,显然在强烈雷暴时常发生的混合气候地域,这必然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不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实测数据,高效地建立起雷暴风数据库,并据此深入开展雷暴风工程特性研究,为其作用下建筑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内容包括揭示典型雷暴风气象特性、改进雷暴风识别技术、开拓性提出考虑风向的雷暴风风场建模方法并据此建立了高精度雷暴风风场模型以及构建了考虑雷暴风的混合气候极值分布模型等,主要的工作和成果如下:本文重点分析了地中海北部港口区域风速监测网络提供的近6年来14个高采样率超声风速仪获取的大量现场实测资料。根据性质差异,采用半自动识别程序成功将该地区的三种强烈天气事件,即温带气旋、雷暴风和中间事件分离开,最终提取了277个具有强烈瞬态性、可定义为雷暴风的风速记录。根据阵风锋通道的时间尺度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为3个数据目录集,即10分钟、1小时和10小时,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为了探索当地雷暴风事件发生时的实际气象特征,本文选取了该雷暴数据集下的一个典型瞬态雷暴风事件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气象数据深入探究了雷暴风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雷暴风的发生预警、演化过程、以及与特定大尺度天气条件间的可能联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随后,研究致力于揭示与评估结构风荷载效应相关的重要雷暴风工程参数特性。为此,率先提出了一种新型普适性工程风参数提取方法模型,实现了对雷暴风向偏移特性的定量分析,为雷暴风和大尺度稳态强风在风速、风荷载和结构响应结果的并行分析提供了契机。据此,基于提取的一系列强烈雷暴风数据集,采用传统与新型方法对比和探究了雷暴风工程参数的统计特性,建立了高精度雷暴风风场模型。为研究雷暴风作用下建筑结构风致荷载提供了基础依据。在混合风气候条件下,由于雷暴风等极端风事件的发生,常规平均风速极值数据统计分析法将不再适用。据此,本文基于上述监测网络内两个港口区域的高频现场实测数据,采用组合统计法对雷暴频发的混合风气候区极值风速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重现期区内极值风速往往与雷暴风有关。此外,将所有事件的极值聚合在一起统一分析以及忽略雷暴风事件的局地风气候分析均会低估极值风速。
二、IMPORTANCE OF MOIST AMBIENT AND ITS HELICAL ENHANCEMENT EFFECT TO STORM INTENS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PORTANCE OF MOIST AMBIENT AND ITS HELICAL ENHANCEMENT EFFECT TO STORM INTENSITY(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热带气旋活动 |
1.2.1 热带气旋移动 |
1.2.2 热带气旋发展 |
1.3 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1.3.1 季风涡旋与热带气旋移动 |
1.3.2 季风涡旋与热带气旋发展 |
1.4 西北太平洋高层冷涡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1.4.1 高层冷涡与热带气旋移动 |
1.4.2 高层冷涡与热带气旋发展 |
1.5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模式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模式 |
2.3 方法 |
2.3.1 空间滤波方法 |
2.3.2 片段位涡反演 |
2.3.3 理想轴对称涡旋构建方法 |
2.3.4 涡度倾向方程诊断 |
2.3.5 位涡倾向方程诊断 |
第三章 季风涡旋水汽分布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水汽纬向分布敏感性试验设计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变化 |
3.3.2 涡度方程诊断 |
3.3.3 热带气旋和季风涡旋相互作用 |
3.3.4 罗斯贝波能量频散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风涡旋垂直结构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季风涡旋垂直结构敏感性试验设计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变化 |
4.3.2 涡度方程诊断 |
4.3.3 热带气旋与季风涡旋的相互作用 |
4.3.4 罗斯贝波能量频散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风涡旋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强度演变 |
5.4 诊断分析 |
5.4.1 对流分布 |
5.4.2 正压不稳定 |
5.4.3 垂直风切变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层冷涡对2018 年“云雀”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云雀”台风概述 |
6.3 试验设计 |
6.4 路径和强度演变 |
6.5 高层冷涡对台风路径影响 |
6.5.1 位涡收支的诊断分析 |
6.5.2 引导气流 |
6.5.3 藤原效应 |
6.6 高层冷涡对台风强度影响 |
6.6.1 高层出流 |
6.6.2 涡通量辐合 |
6.6.3 垂直风切变 |
6.6.4 地形作用 |
6.7 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ECMWF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预报能力及物理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热带气旋生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 |
1.2.2 热带气旋生成预报技术评估 |
1.2.3 热带气旋生成预报的机理研究 |
1.3 热带气旋生成预报技术和关键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分析方法 |
2.2.1 客观识别模式预报热带气旋的方法 |
2.2.2 热带气旋预报类型客观分类法 |
2.2.3 客观识别热带气旋生成的天气环流场的方法 |
2.2.4 相关诊断量的计算 |
第三章 ECMWF模式对热带气旋生成的预报能力评估 |
3.1 引言 |
3.2 各天气尺度流场的预报技巧 |
3.3 各预报类型的年际变率 |
3.4 各预报类型的季节变率 |
3.5 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和生命史的活动特征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环境场以及热力因子对模式预报涡旋生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物理过程研究 |
4.3 热力因子演变特征 |
4.3.1 时间演变特征 |
4.3.2 空间演变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力因子对模式预报涡旋生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动力因子演变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式预报涡旋的生成机理研究 |
6.1 前言 |
6.2 热带气旋生成机理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讨论 |
7.3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
7.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及数据预处理 |
2.1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及资料简介 |
2.2 其它资料和方法简介 |
2.3 资料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儋州龙卷的天气背景及双偏振雷达回波分析 |
3.1 2019年8月29 日海南儋州龙卷的天气背景及大气能量结构 |
3.1.1 龙卷事件概况 |
3.1.2 海南省地形及影响 |
3.1.3 天气背景 |
3.1.4 卫星云图 |
3.1.5 物理量诊断 |
3.2 海南儋州龙卷的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 |
3.2.1 反射率因子特征 |
3.2.2 径向速度特征 |
3.2.3 速度谱宽特征 |
3.2.4 双偏振参量特征 |
3.2.5 风暴发展不同阶段的雷达回波参量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9年7月3 日辽宁开原龙卷分析 |
4.1 2019年7月3 日辽宁开原龙卷概况及天气背景 |
4.1.1 龙卷事件概况 |
4.1.2 天气背景 |
4.1.3 静止卫星云图的演变 |
4.1.4 对流指数与T-log P图 |
4.1.5 V-3?图 |
4.2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4.2.1 反射率因子特征 |
4.2.2 径向速度特征 |
4.2.3 速度谱宽特征 |
4.3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开原龙卷与儋州龙卷的对比 |
5.2 全文总结 |
5.3 创新点 |
5.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火山喷发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2 火山喷发后的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
1.2.3 种源和种子传播在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
1.2.4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5 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
1.2.6 长白山森林植被的分布及演替规律 |
1.2.7 森林植被演替动态模拟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的确定 |
2.1.2 地理位置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气候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1.6 植被特征 |
2.1.7 水文特征 |
2.1.8 干扰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总体研究思路 |
2.2.2 森林景观模型LANDSI PRO |
2.2.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
2.2.4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
2.2.5 森林调查数据 |
2.2.6 初始树种组成的确定 |
2.2.7 历史台风干扰的重建 |
2.2.8 因子实验设计 |
2.2.9 LINKAGES模型 |
第三章 种源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区 |
3.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
3.2.3 模拟结果验证 |
3.2.4 预案设计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模型结果验证 |
3.3.2 火山喷发后的森林恢复轨迹 |
3.3.3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在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
3.3.4 基带种源和残遗种源对各树种恢复的重要性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在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中的重要性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区 |
4.2.2 历史台风干扰重建 |
4.2.3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
4.2.4 模拟结果验证 |
4.2.5 预案设计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模型结果验证 |
4.3.2 模型重建的森林动态 |
4.3.3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恢复的影响 |
4.3.4 立地环境和台风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台风干扰对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区 |
5.2.2 LANDIS RPO模型参数化 |
5.2.3 模拟结果验证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林分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
5.3.2 景观尺度下台风干扰对长白山森林恢复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支持行为 |
2.1.2 教学支持策略 |
2.1.3 教学支持质量 |
2.1.4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 |
2.2 教学支持质量的评估方法 |
2.2.1 基于量表的评估 |
2.2.2 以策略为单位的编码分析 |
2.2.3 从课堂对话角度的分析 |
2.3 教学支持质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
2.3.1 教学支持质量与儿童各个领域发展的关系 |
2.3.2 教学支持质量对弱势儿童的补偿作用 |
2.3.3 教学支持质量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时效性 |
2.3.4 教学支持质量对儿童发展的门槛效应 |
2.4 教学支持质量现状的研究 |
2.4.1 教学支持质量的总体水平 |
2.4.2 不同领域活动和不同教育情境下教学支持质量的差异 |
2.4.3 教学支持质量维度内部的现状及差异 |
2.5 教学支持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1 教师层面的因素 |
2.5.2 地域及园所层面的因素 |
2.6 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研究 |
2.6.1 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困境 |
2.6.2 教练式是实现培训迁移的有效方法 |
2.6.3 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特征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思路 |
3.1.1 研究一: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的现状研究 |
3.1.2 研究二: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 |
3.1.3 研究三: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研究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场域 |
3.2.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研究工具 |
3.4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5 研究的创新点 |
4.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的现状研究 |
4.1 语言领域集体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的量化分析 |
4.1.1 CS(交际情境)的分析 |
4.1.2 CE(交际事件)的分析 |
4.1.3 CA(交际行为)的分析 |
4.1.4 本节小结 |
4.2 语言领域集体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的质性分析 |
4.2.1 IRF式,小碎步,快节奏,对话空间狭小 |
4.2.2 平铺式,交互性凸显,而对讨论内容的整合不足 |
4.2.3 螺旋深入式,以五步小螺旋为主,难以深入和持续 |
4.2.4 “其他”类CE(交际事件)的比重依然较大 |
4.2.5 本节小结 |
4.3 语言领域集体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园长和教师对现状分析结果的回应 |
4.3.2 影响教师教学支持行为的背景因素 |
4.3.3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 |
5.1 质量提升项目的设计 |
5.1.1 质量提升项目的背景框架 |
5.1.2 质量提升项目的设计思路 |
5.1.3 质量提升项目的运行模式 |
5.1.4 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评估 |
5.1.5 行动研究开展的三个阶段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理念的冲突和磨合,教研模式的初步建立 |
5.2.1 第一轮行动研究问题的确立 |
5.2.2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计划与实施 |
5.2.3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成效、转变机制与反思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线上教研模式的探索与成熟 |
5.3.1 第二轮行动研究问题的确立 |
5.3.2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计划与实施 |
5.3.3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成效、转变机制与反思 |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线上+线下”模式运行和个别化反馈的实现 |
5.4.1 第三轮行动研究问题的确立 |
5.4.2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计划与实施 |
5.4.3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成效、转变机制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项目的有效性研究 |
6.1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提升项目的效果分析 |
6.1.1 教师在CS(交际情境)层面的变化 |
6.1.2 教师在CE(交际事件)层面的变化 |
6.1.3 教师在CA(交际行为)层面的变化 |
6.1.4 本节小结 |
6.2 语言领域教师PCK及教学支持行为的关系 |
6.2.1 PCK、CE(交际事件)和CA(交际行为)的相关关系 |
6.2.2 PCK、CE(交际事件)和CA(交际行为)的中介效应模型 |
6.2.3 本节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讨论与建议 |
7.1.1 教师理念和行为错位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
7.1.2 已有研训内容和模式及部分环境因素限制了质量提升 |
7.1.3 “课程+围绕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学支持质量的可行思路 |
7.1.4 跨界学习是教师行为改变的重要中介过程 |
7.1.5 教研内容、人员和形式是影响教研效率的重要变量 |
7.1.6 园长的领导力是教研活动持续高效推进的关键 |
7.1.7 各教学支持行为的提升难度有差异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7)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
1.2.2 华南暖区暴雨 |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
1.5.1 资料 |
1.5.2 方法 |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
2.1.1 概况 |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年代际分布 |
2.2.2 月际分布特征 |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
3.1.1 对流层上层 |
3.1.2 对流层中、低层 |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
3.3.1 个例降水概况 |
3.3.2 天气系统配置 |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
3.5.1 合成方法 |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
4.1 过程概况 |
4.1.1 雨情 |
4.1.2 环流系统配置 |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
5.1 地理分布特征 |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
5.2.3 模拟结果检验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降水量的差异 |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实测数据的雷暴风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雷暴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气候统计与分类 |
1.3.2 雷暴特性研究 |
1.3.3 极值风速分布 |
1.4 研究目的及目标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风速监测网络与数据集 |
3 典型雷暴事件气象特性 |
3.1 引言 |
3.2 典型雷暴事件 |
3.2.1 风速数据分析 |
3.2.2 气象数据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4 雷暴风识别技术及工程参数提取方法 |
4.1 雷暴风识别技术及数据集特性 |
4.1.1 雷暴风识别技术 |
4.1.2 雷暴数据集特性 |
4.2 工程参数提取方法 |
4.2.1 大尺度稳态强风参数传统提取方法 |
4.2.2 雷暴风参数传统提取方法 |
4.2.3 新型普适性强风工程参数提取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雷暴风场的工程特性统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风速分量统计特性 |
5.2.1 滑动平均风速 |
5.2.2 滑动平均风向 |
5.2.3 湍流强度 |
5.2.4 折算脉动分量 |
5.2.5 湍流积分尺度 |
5.2.6 风速功率谱 |
5.2.7 调制湍流强度 |
5.2.8 阵风因子 |
5.3 本章小结 |
6 考虑雷暴风的混合气候下设计风速研究 |
6.1 引言 |
6.2 独立事件的分类与分离 |
6.3 极值风速分布 |
6.4 平均风速与峰值风速的极值分布对比 |
6.5 雷暴对结构设计风速的重要性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六章所述三种独立风暴极值风速序列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IMPORTANCE OF MOIST AMBIENT AND ITS HELICAL ENHANCEMENT EFFECT TO STORM INTENSITY(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D]. 闫梓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ECMWF模式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预报能力及物理过程研究[D]. 梁梅. 广东海洋大学, 2021(02)
- [3]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D]. 陆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森林景观恢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支持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D]. 刘海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7]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8]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基于实测数据的雷暴风工程特性研究[D]. 张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