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花,廖必勇,刘强,登斯拉木,艾合买提江,彭云承,孙娜,艾拉努尔,布阿依夏木[1](2021)在《新疆伊犁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适宜伊犁河谷优异的玉米育种材料,通过对218份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特征差异性、主成分、相关性、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性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18份玉米材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为6.37%~87.60%,平均变异系数为19.44%;每株穗粗(r=0.521 7)、行粒数(r=0.436 7)、穗长(r=0.405 3)与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穗行数(r=0.375 9)、千粒重(r=0.358 6)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秃尖长(r=-0.020 0)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大类主要以中晚熟组材料为主,株高高,果穗粗,行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第Ⅱ大类主要以生育期长为主,千粒重较重,单株产量较高;第Ⅲ大类主要是中熟材料,茎秆细,秃尖小,穗轴细;第Ⅳ大类主要为早熟材料。
陈松林[2](2020)在《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密度条件下,各株型材料的关键株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3个种植密度作为主区(D2:3×105株/hm2、D3:4.5×105株/hm2、D4:6×105株/hm2),12个具有较大株型差异的材料(来源于自然群体及DH系的12个材料,分别为1:Sophia、2:Chuanyou20、3:N69、4:N34、5:Zhongshuang12、6:WH-81、7:N35、8:N157、9:Erake、10:11-9-704、11:N14、12:N91)作为副区,于2018-2019、2019-2020两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株型参数在不同密度下的响应规律,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群体产量与株型结构参数的关系,以期为密植条件下适宜油菜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产量变化规律。1)12个不同株型材料随密度变化产量趋势不同。其中,1、4、5、10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3、6、7、8、9、11、12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波峰曲线变化,在4.5×105株/hm2密度下达峰值;较特殊的是2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就产量构成而言,供试的12个油菜材料的群体角果数的变化趋势与大田产量较一致;单株角果数均随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3、5材料每角粒数呈下降趋势,6、11呈波峰曲线变化,其余材料变化不显着;千粒重随密度增加变化并不显着。2)将不同株型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了低产、中产及高产聚类,发现高产群体在大部分为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在中等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产量可达2951.7~3193.2kg/hm2,在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单株角果数为166.0~244.5,每角粒数为11.4~14.9,千粒重为2.9~3.6g;在高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产量可达到3671.0~4471.9kg/hm2,在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单株角果数为225.1~282.6,每角粒数为11.4~13.0,千粒重为3.4~3.7g。3)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株型材料的高产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分枝层厚度、分枝数、分枝粗、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较粗的果身及较大表面积的角果,较小的角果着生角度。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筛选高产群体的关键农艺指标。在中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分枝层厚度为72.1~81.8cm,分枝数为6~7,整株平均分枝粗为3.17~3.84mm,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为24.6~40.1,果身粗为3.96~5.17mm,单个角果表面积为292.7~442.9mm2,角果与主茎角度为39.8~62.9°;在高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分枝层厚度为84.1~96.2cm,分枝数为6~8,整株平均分枝粗为3.23~3.51mm,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为42.2~66.3,果身粗为4.41~5.23mm,单个角果表面积为334.6~454.3mm2,角果与主茎角度为35.1~47.5°。2、本试验中,2号材料为高产耐密材料。以5号不耐密材料为对照,2号高产耐密材料表现为高密条件下分枝层较厚,其原因是节间长随密度变化较不显着,没有加剧分枝重叠现象;2号高产耐密材料在高密条件下分枝粗较粗且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较大的原因是分枝层中上部分枝粗变化幅度较小,随密度增加中上部分枝角度逐渐减小,对分枝生长影响较小,最终使中上部分枝角果数变化幅度较小;2号高产耐密材料在高密条件下具有较粗的果身及较大表面积的角果,较小的角果着生角度的原因是随着密度增加角果形态变化不显着,使得高密条件下角果保持较大较粗的形态,且随着密度增加角果着生角度显着减小,使得高密条件下角果结构更为紧凑。3、关键农艺指标的遗传效应差异。双列杂交试验表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关键产量构成指标,分枝层厚度、分枝数等关键农艺指标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反交效应(REC)均具有显着性差异。部分关键农艺指标的广义遗传力排序为:千粒重>分枝层厚度>每角粒数>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排序为:单株产量>分枝层厚度>千粒重>每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分枝数。分枝层厚度较每角粒数与单株角果数具有更高的广义遗传力及显性遗传效应,分枝数的广义遗传力及显性遗传效应较低。
苏代群[3](2020)在《两种施氮条件下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QTL分析》文中提出大豆是全球范围内食用蛋白和食用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动物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正因如此,选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一直都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大豆的产量、品质及形态等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不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还受环境影响。大豆生长过程中,氮素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大豆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氮素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报道,并在育种和栽培研究领域对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缺乏不施氮处理下大豆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QTL分析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杂交组合“东农L13×黑河36”、“东农L13×合农60”衍生的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3613和RIL6013为材料,在哈尔滨、阿城和双城3个地点进行正常施用氮肥和不施用氮肥两种条件种植,对大豆形态、产量与品质等性状进行加性和上位性QTL定位,并对各性状进行氮肥响应QTL定位和候选基因预测,旨在剖析不同氮肥水平下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相关基因位点,为不同氮肥施用条件下的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IL3613和RIL6013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等8个性状,在两个地点下氮肥施用量、基因型×氮肥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都达到显着水平,说明这8个性状在基因型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应用这两个群体进行遗传分析是可行的。基因型与氮肥施用量之间互作效应显着,说明各农艺性状对于氮肥变化的响应在基因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基因型与氮肥互作效应在地点间差异也是极显着的,说明基因型、氮肥施用量、基因型×氮肥互作效应在多种环境条件下都是存在的,并且其大小受环境影响。综合多个地点单独分析和多个地点的联合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氮肥对各育种性状影响的遗传基础是不同的。各性状在不同地点之间,其遗传率也有较大差异,说明不同地点间基因型与氮肥的互作效应也是变化的。(2)RIL3613和RIL6013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各性状均存在超亲遗传现象。在氮肥施用和不施用情况下,各性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有明显差异。单株荚数的标准差最大,其次是株高和主茎节数,说明这三个性状变异程度高于其他性状。三个环境、两种施肥水平8个性状的绝大部分呈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适合进行QTL分析。(3)应用Ici Mapping 4.0软件构建大豆遗传图谱。RIL3613群体的遗传图谱含有156对SSR引物,包含20个连锁群,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遗传距离为2848.56c M,单个连锁群的遗传距离范围为1.15~283.42c 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8.99c M,标记数的范围为2~13个;RIL6013群体的遗传图谱含有137对SSR引物且包含20个连锁群,该图谱覆盖基因组的遗传距离为1886.8c M,单个连锁群的遗传距离范围为19.68~163.67c 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3.77c M,标记数的范围为4~11个。(4)在RIL3613和RIL6013群体中共检出9个株高加性QTL、6个主茎节数加性QTL、3个单株荚数加性QTL、5个单株粒数加性QTL、3个百粒重加性QTL、4个单株粒重加性QTL、4个蛋白质含量加性QTL、2个油分含量加性QTL,单个加性QTL可解释2.04~8.64%、1.13~8.25%、5.97~12.72%、0.02~11.72%、1.34~10.78%、5.51~8.99%、0.20~8.70%、7.23~7.50%的表型变异。其中各有2、4、2、5、0、4、0、1个是新发现的。(5)在RIL3613和RIL6013群体中共检出17对株高上位性QTL、4对主茎节数上位性QTL、2对单株荚数上位性QTL、10对单株粒数上位性QTL、3对百粒重上位性QTL、4对蛋白质含量上位性QTL,每对上位性QTL可解释2.15~15.62%、8.55~11.81%、5.68~18.32%、3.13~8.37%、10.65~11.55%、4.04~5.50%的表型变异。(6)在RIL3613和RIL6013群体中共检出4个株高氮肥响应QTL、4个主茎节数氮肥响应QTL、2个单株荚数氮肥响应QTL、1个单株粒数氮肥响应QTL、2个单株粒重氮肥响应QTL、2个蛋白质含量氮肥响应QTL,单个氮肥响应QTL可解释3.63~8.77%、2.40~2.95%、2.75~4.32%、6.68%、7.53~9.65%、8.88~12.49%的表型变异。其中各有2、2、2、1、2、2个是新发现的。(7)利用Soy Base在线程序获得的标记信息,在4个一致QTL区间中,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对1215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筛选和注释。KEGG通路中,Ko04075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激素,在调节茎生长、植物生长和种子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Pathway分析和功能注释,最终鉴定出15个候选基因,被注释为囊泡转运v-SNARE家族蛋白基因、带有beta亚基和-2亚基基因的协同分子、SAUR样生长素应答蛋白家族基因、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Sn RK)等,均是植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等多种发育途径所必需的。
陈明[4](2020)在《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目前油用牡丹的主要实生栽培品种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牡丹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凤丹花粉、柱头和种子进行了解剖显微观察,并对凤丹产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其发育过程和产量构成因素,为完善凤丹胚胎学研究,也为凤丹的增值增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研究主要内容有:凤丹花粉的显微观察和离体萌发;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生长的荧光观察;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种皮胚乳半薄切片观察;凤丹不同年份边行和内行的产量构成指标的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粉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花粉粒较宽有3条孔沟,膜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花粉外壁有网状纹饰;花粉粒里有较多的蛋白质,花粉管有较多的线粒体。花粉离体培养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凤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硼酸>蔗糖>四水硝酸钙。当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0.1%、四水硝酸钙浓度为0.1%、光照强度为5000 LX和萌发温度为25℃时萌发率最高,最高萌发率为85.9%;花粉在1h萌发率为(9.0±2.5)%,1-2 h萌发率迅速提高,2 h萌发率为(66.9±2.3)%,4 h后萌发率趋于平稳,萌发率为(85.6±5.0)%,花粉管在20-40 min伸长较慢,之后迅速伸长,6h后达(1527.1±253.7)μm,为其直径的31倍,且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柱头的染色荧光观察到花粉0h在柱头上附着,2h花粉萌发,花粉管已到达柱头基部,6 h花粉管已经通过花柱,到达子房,12 h进入到子房中部,24 h到达子房基部,48 h已到达胚珠。(2)凤丹种子的半薄切片结果显示:凤丹的种皮在前期占据种子较大部分体积,贮藏薄壁组织在种皮中最厚,有12-14层,里面有大量淀粉储存。角质层和栅栏组织在30 d时明显伸长,栅栏组织也由前期的双层细胞变为锯齿状交错排列的单层细胞。种皮在40 d时厚度达到最大,贮藏薄壁组织积累的淀粉也最多。随后,种皮厚度逐渐减小,贮藏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开始分解。100 d时,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核分解,细胞扭曲变形,内容物消失,细胞死亡被挤压至边缘。凤丹的胚乳在前期以胚乳游离核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空腔,在40 d左右可以看到胚乳游离核细胞化,且胚乳中可以看到许多大液泡和细胞核,液泡周围聚集着大量的高电子致密物质和少量的大油滴。80 d时,油滴开始变小,细胞壁加厚,细胞核消失。100 d时,细胞内油滴达到最大,大小基本一致,一部分规则的聚集在液泡周围形成一个圆圈,部分则无规则分散在细胞内。(3)凤丹不同年份边行和内行的产量构成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凤丹农艺性状单株种子数量、有效荚、分枝数、单荚粒重、单荚重和单荚种子数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性状差异明显;主茎粗、百粒重和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小,性状较稳定。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为:单株种子数量>单荚粒重>单荚种子数量。单株产量与和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种子数量>有效荚数>主茎粗>株高>单荚粒重>分枝数>单荚种子数量>单荚重>百粒重。三年生凤丹和四年生凤丹都无明显的边行优势。三年生凤丹和四年生凤丹的边行和内行在株高、有效荚、单株种子数量和主茎粗这4个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差异。不同计产方法对不同年份单产高低及排序无影响,无论是以全小区折算、边行折算以及内行折算凤丹产量,四年生凤丹产量均显着高于三年生凤丹。
赵长云[5](2019)在《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文中提出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回交法能快速地向轮回亲本中导入控制其它优良性状的基因,是聚合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11和K62为轮回亲本,分别用3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通过不同回交次数育成的36个回交改良系,以及用3个骨干系为测验种按3×38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的11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改良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遗传变异、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比较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的改良效应,明确回交改良系的育种应用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性状变异分析显示,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K11和K62的改良效果均存在差异。供体A2、A3、B1和B2对降低株高、穗位高和减少叶片数的改良效果显着,但A2和B3具有增加雄穗分支数的效应;供体A1、A2和A3能有效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秃尖长,从而提高单株产量,虽然B1、B2和B3能显着增加穗长,但同时增加了秃尖长,因而对单株产量的改良效果不大。针对上述性状而言,回交1-5次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育种实践上回交1-2次即可。2.分子标记研究表明,40对SSR引物在2个轮回亲本和36个回交改良系中共检测到81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025个,共检测到99个等位基因片段,平均2.475个。轮回亲本与其改良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随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遗传相似系数0.86为阈值,采用类平均法(UPGMA)将测验种和改良系划分为8大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供体A1、A2和A3改良系与K11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6.0、9.3和10.2个,而B1、B2和B3改良系与K62间分别为7.3、5.3和1.7个;回交0-5次改良系与2个相应轮回亲本的平均差异位点数分别为20.7-1.3个和13.3-0个,平均差异位点数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回交4次以上绝大多数改良系与轮回亲本间差异位点数为0-2个,可判定为相同或相似系。因此,实际育种中应根据改良目标灵活确定回交次数。3.配合力联合方差分析结果,单株产量等13个所有考察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株高等6个性状SCA达到显着水平;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GCA和9个性状SCA与地点间互作达极显着水平,说明这些性状配合力受环境影响大。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轮回亲本不同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应差异较大,在2个试点中,供体A3、B1和B3改良系产量GCA正向显着高于轮回亲本的个(次)数分别为8、12和5,表明这3个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果显着。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改良系平均产量GCA效应值与轮回亲本趋于一致,而回交0-5次改良系正向显着个(次)数分别为6、7、6、5、6和6,说明不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GCA的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实际育种中回交1-2次即可。4.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在铁岭和荥阳试点,改良系组合比相应轮回亲本组合(分类对照)增产的组合数分别有68和54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9.6%和47.4%,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19%-27.70%和0.08%-22.43%。其中,供体A3和B1的改良效果最好,其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均高达20个(次),其次为A2和B3;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8和17个(次),改良效果好。2试点改良系组合比郑单958(统一对照)增产组合数分别为65和8个,分别占总组合数的57.0%和7.0%,其增产幅度分别为0.83%-16.53%和0.57%-10.09%。其中,供体A3、B1和B3在2试点正向显着改良组合数分别为10、23和16个(次),对产量杂种优势改良效果好;回交0和1次正向显着组合数分别为14和11个(次),与分类对照优势改良效果趋势一致。K324×B1-0在铁岭和荥阳点比郑单958分别增产17.59%和10.09%,K128×B3-1等11个组合在铁岭点比郑单958增产10%以上,达显着水平,推荐进入高一级试验。5.综合分析表明,与相应轮回亲本比较,改良系A3-1、B1-1、B1-2和B3-1的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均达4个以上,产量显着增加或相当,株高和穗位高显着降低,其单株产量GCA效应值显着提高,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A2-3和B2-2株高和穗位高GCA负效应值显着降低,可作为矮化育种潜力亲本;B1-0百粒重和粒深GCA正效应值显着提高,是改良籽粒性状的优良材料。
王楠,王树星,张乐,任红丽,党润海,安绿宇[6](2019)在《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本文以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穗高系数、穗位叶面积、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变异系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秃尖长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变异程度大,选育潜力也较大;各性状与玉米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叶面积>穗粗>百粒重。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的选择,可放宽秃尖长、穗高系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王恩军[7](2018)在《菘蓝栽培技术优化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是中药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基原植物。甘肃省民乐县是“中国板蓝根之乡”。近年来,因缺乏规范化(GAP)栽培技术,药材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板蓝根产量决定因子及栽培调控技术对菘蓝生长、板蓝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明了各栽培因子与生物量、生理生化、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栽培技术对菘蓝生长、光合生理和生理生化的调控机制,确定了菘蓝栽培技术调控的最优方案,为甘肃省民乐县菘蓝最优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影响板蓝根产量的农艺性状研究表明,菘蓝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9.83%-69.22%范围。根鲜重、叶鲜重和叶面积变异系数都大于60%,板蓝根产量的变异系数大于50%,根直径、叶干物质含量、根长、根干物质含量变异系数较小。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了板蓝根产量(y)与根长(x1)和根鲜重(x2)之间的回归方程:y=0.497x1+0.104x2-5.981,确定根长和根鲜重的决策系数为0.837和0.592。根据决策系数,板蓝根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为根长,次要决定因子为根鲜重。2.播期研究表明,4月22日播种板蓝根产量最高,为5000.25 kg·hm-2,5月22日播种最低,为4066.87 kg·hm-2;4月22日5月12日播种(R,S)-告依春含量高(0.073%0.083%),其他播期低(0.056%0.063%)。菘蓝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3.栽培密度研究表明,行距为25cm,株距为10cm时菘蓝的个体植株生物量、产量构成指标、个体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最优;板蓝根产量最高,为5208.89 kg·hm-2;品质最好、(R,S)-告依春含量最高,达(0.082±0.002)%。主成分分析表明,栽培密度对菘蓝影响的光合指标主要是Tr和WUE。在民乐县产区,菘蓝栽培密度宜选择行距25cm,株距10cm,400200株·hm-2。4.菘蓝栽培方式研究表明,垄作覆黑膜,根系快速生长持续期最长,根系最发达,根长、根直径和单株根干重俱佳;板蓝根产量最高(4514.4 kg·hm-2)。(R,S)-告依春含量垄作覆白膜最高(0.261%),垄作不覆膜最低(0.137%)。垄作覆黑膜,菘蓝主根长、根直径和单株根干重生长随生长时间均呈现“S”型生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方程分别为:RLt=22.78/(1+e2.78-0.042t)、RDt=1.23/(1+e3.13-0.044t)、RDWt=7.52/(1+e5.91-0.071t)。综合板蓝根产量和(R,S)-告依春含量,民乐县菘蓝适宜栽培方式为垄作覆黑膜。5.灌水研究表明,菘蓝农田耗水量在365.99538.02 mm之间,幼苗期至莲座期是农田耗水量最大时期。菘蓝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主要集中在4060cm土层。随着灌水量增加,土壤供水能力逐渐降低,根长变短,根直径、侧根数、干鲜重增加,折干率降低。灌水影响菘蓝光合特性的指标主要是Ci和Tr。处理W2(苗期和莲座期均灌水,总量为135mm)板蓝根产量、灌水利用效率及板蓝根检测成分(R,S)-告依春含量均最高,产量为5125.87 kg·hm-2和5895.87 kg·hm-2,含量为0.0592%。菘蓝的产量水分响应值(Ky)为0.77,苗期、莲座期和肉质根膨大期的分别为0.62、0.5和0.44。菘蓝适宜的灌水方案为“苗期+莲座期”各一次,每次为67.5mm(675 m3·hm-2),总量为135mm(1350 m3·hm-2)。6.施肥研究表明,限制菘蓝生长的主要肥料因子为氮和钾。每1 kg氮、磷、钾,分别能增加板蓝根产量11.73、3.63、19.56 kg。最佳的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0.42:0.63。氮磷钾肥均对菘蓝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施肥对菘蓝光合特性影响的主要指标是Gs、WUE和Tr,对生理生化指标特性影响的主要指标是叶绿素SAPD值和SOD。当板蓝根的目标公顷产量为8274.888502.14 kg时,N、P2O5和K2O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22.95254.44 kg、96.01102.89 kg和148.44151.38 kg。7.最佳采收期研究表明,菘蓝根干重随生长天数呈现“S”型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方程为y=11.606/(1+e 3.385-0.0301x)(R2=0.9506,p<0.01)。单株产量11月最高,达9.79-9.96g;(R,S)-告依春含量10月12日最低,为0.008%,11月12日最高,达0.083%,并显着高于其他采收期。综合板蓝根产量和(R,S)-告依春含量,按照采收期评价模式图,民乐县板蓝根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王业建,郗浩江,李铭东,梁晓玲,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雷志刚,郝转芳,李明顺,刘文欣,陈绍江[8](2018)在《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文中提出利用耐旱系数法对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产量与耐旱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轴径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与单株子粒产量耐旱系数呈显着正相关;ASI与单株产量耐旱系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各性状耐旱性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粗>行粒数>轴径>株高>雄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穗长>ASI。按照综合耐旱系数将自交系耐旱性分为3个级别,耐旱性较强自交系有混517、郑58、掖52106、英64、38-11等19份,占40.4%;耐旱性中等自交系有525、C103、Mo17Ht、黄早四、昌7-2等18份,占38.3%;耐旱性较弱自交系有吉853、综31、L317、Os420、WF9等10份,占21.3%。
栗建枝,成锴,赵太存[9](2018)在《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对58个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长>秃尖>穗行数。因此,出籽率对于提高产量是重要的,其次是行粒数和百粒重,协调好三者的关系,还要兼顾其他性状的协调,才能实现单株产量的提高。
崔虎亮[10](2016)在《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文中提出牡丹(Paeonia Sect.Moutan)隶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历史悠久,栽培广泛,品种繁多。近年来发现,牡丹种子产量高,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α-亚麻酸含量较高,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木本油料作物。由于牡丹长期作观赏栽培和药用栽培,因此目前鲜见有牡丹种子产量、含油量、油脂特性、油用优良种质筛选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常见牡丹种质为供试材料,对不同品种的牡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初步探讨牡丹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广泛收集牡丹种子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并利用紫斑牡丹(P.rockii)不同基因型个体205株组成育种群体,在连续3年性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关联分析,剖析重要性状的等位遗传变异,为油用牡丹种质创新和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优良种质,为油用牡丹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R语言对30份不同牡丹品种(种)的产量、枝叶、花部、果实形态和油脂含量等38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变异系数CV为3.48%~1 11.00%,其中产量和冠幅等变异程度较高,而油脂相关性状变异程度较小,其中紫斑牡丹(P.rockii)和凤丹(P.ostii)的种子产量明显高于中原品种、日本品种等品种类型,而欧美品种和滇牡丹(P.delavayi)完全败育。对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的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牡丹单株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为单株果实重、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2)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共收集115份小样品量种子(~20g)和447份单粒种子分别进行小样品量模型和单粒模型的构建。总体来看,前者建模效果好于后者。其中亚麻酸(C18:3)小样品量模型精度最高,范围误差比(RPD)>3,可用于牡丹种子亚麻酸含量的快速检测,其去皮种子样品最佳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矫正(MSC),完整种子样品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一阶导数。而单粒模型由于预测精确度普遍较低,仅亚麻酸(C183)和亚油酸(C18:2)可用于牡丹种子的初步检测。建立了牡丹种子小样品量模型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快速准确的预测方法,说明NIRS可应用于油用牡丹高油优良种质筛选。(3)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评价是开展关联分析的前提。本研究利用102个多态性SSR标记对紫斑牡丹育种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STRUCTUR分析群体结构,确定群体的亚群数K=2;利用SPAGeDi1.5估算供试群体内两两个体间的kinship值,其中kinship=0的个体占51.65%,kinship>0.3的个体仅占1.44%。然后利用TASSEL分别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关联检测,结果表明GLM模型共有32个性状与70个标记的232个关联组合在不同年份间重复检出,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变化范围0.0381~0.2804;MLM模型共有产量和油脂等7个性状与19个标记的21个关联组合在不同年份间能够重复检出,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变化范围0.0030~0.1295。最终在GLM和MLM两种模型且在不同年份间能够重复检测到6个性状与17个标记的19个关联组合;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分析表明共83个等位变异,其中效应一致的有72个,增效38个,减效34个。与产量关联的标记有ps207、ps328和ps356,解释率0.0065~0.0216,与亚麻酸关联的标记是ps345,解释率0.0928。(4)进一步从205株紫斑牡丹育种群体中筛选优良种质。确定单位冠幅产量(K1)、单位冠幅果实重(K2)、单位冠幅有效果实数(K3)、百粒重(K4)、出籽率(K5)、出油率(K6)和亚麻酸含量(K7)等7个经济性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关联度大于0.65时,选出编号为ZB025、ZB050、ZB016、ZB002共4个优良单株,单位冠幅产量分别为 329.07 g/m2、338.79g/m2、346.40 g/m2 和 356.50 g/m2。
二、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伊犁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及表型性状 |
2.2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
2.3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4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通径分析 |
2.5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株型研究现状 |
1.1 作物株型结构的认识 |
1.2 油菜株型研究概况 |
1.3 其它作物株型的研究进展 |
2 适宜密植作物株型研究现状 |
2.1 合理密植的概念 |
2.2 油菜密植相关研究 |
2.3 密度对不同株型作物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作物理想株型和密植模式 |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3.3 目前可开展的研究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油菜产量形成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环境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产量的系统聚类分析 |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 成熟期株型结构 |
2.4 成熟期株型对密植油菜产量结构的影响 |
2.5 前期关键农艺指标特征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三章 高产耐密材料关键农艺指标建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环境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 成熟期株型结构 |
2.3 全生育期干物质分配 |
2.4 前期营养生长期器官生长特征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株型油菜双列杂交遗传效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
1.2 农艺性状调查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 遗传方差与遗传力分析 |
2.3 亲本一般配合力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1 研究总结 |
1.1 关键农艺指标参数分布 |
1.2 密植油菜成熟期株型综合分类 |
1.3 增密增产成熟期株型改良方向 |
1.4 高产耐密材料与不耐密材料的差异 |
1.5 关键农艺指标遗传效应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两种施氮条件下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氮肥效应研究进展 |
1.2.1 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2.2 氮肥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遗传群体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性状调查 |
2.4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2.5.1 表型数据的变异分析 |
2.5.2 氮肥响应 |
2.5.3 QTL作图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型变异分析 |
3.1.1 方差与遗传率 |
3.1.2 表型分离与次数分布 |
3.1.3 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 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加性QTL定位 |
3.2.1 株高加性QTL定位 |
3.2.2 主茎节数加性QTL定位 |
3.2.3 单株荚数加性QTL定位 |
3.2.4 单株粒数加性QTL定位 |
3.2.5 百粒重加性QTL定位 |
3.2.6 单株粒重加性QTL定位 |
3.2.7 蛋白质含量加性QTL定位 |
3.2.8 油分含量加性QTL定位 |
3.3 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上位性QTL定位 |
3.3.1 株高上位性QTL定位 |
3.3.2 主茎节数上位性QTL定位 |
3.3.3 单株荚数上位性QTL定位 |
3.3.4 单株粒数上位性QTL定位 |
3.3.5 百粒重上位性QTL定位 |
3.3.6 蛋白质含量上位性QTL定位 |
3.4 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氮肥响应的QTL分析 |
3.5 候选基因预测 |
4 讨论 |
4.1 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优势 |
4.2 氮肥对大豆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及相关QTL |
4.3 大豆氮肥响应QTL |
4.4 上位性QTL影响大豆农艺与品质性状 |
4.5 多种策略定位的优势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双受精过程研究进展 |
1.1.1.1 雌配子体 |
1.1.1.2 雄配子体 |
1.1.1.3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 |
1.1.1.4 双受精过程 |
1.1.2 双子叶植物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
1.1.3 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研究进展 |
1.1.4 双子叶植物种皮发育研究进展 |
1.2 影响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
1.2.1 影响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的因素 |
1.2.2 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提高途径 |
1.3 凤丹种子发育及其产量研究进展 |
1.3.1 牡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
1.3.2 影响牡丹产量的因素 |
1.3.3 凤丹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3.1 花粉的采集与活力测定 |
1.3.3.2 花粉贮藏 |
1.3.3.3 柱头可授性测定 |
1.3.3.4 花粉管进入胚囊及精细胞的释放 |
1.3.3.5 双受精过程 |
1.3.3.6 凤丹胚发育过程 |
1.3.3.7 凤丹胚乳发育过程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凤丹的双受精过程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凤丹花粉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
2.2.1.1 样品包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2 凤丹花粉的适宜萌发培养基探索 |
2.2.2.1 花粉提取 |
2.2.2.2 花粉培养方法 |
2.2.2.3 花粉萌发率统计 |
2.2.2.4 花粉萌发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2.2.2.5 花粉萌发的正交试验设计 |
2.2.3 花粉萌发规律 |
2.2.3.1 花粉培养 |
2.2.3.2 花粉管长度统计 |
2.2.3.3 花粉萌发统计 |
2.2.4 凤丹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并进入胚珠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凤丹花粉的形态及微观结构观察 |
2.3.1.1 凤丹花粉的形态观察 |
2.3.1.2 花粉的透射电镜观察 |
2.3.2 花粉萌发最适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分析 |
2.3.2.1 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2.2 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2.3 四水硝酸钙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3 花粉萌发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3.4 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下的萌发规律 |
2.3.5 凤丹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动态过程 |
2.3.5.1 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 |
2.3.5.2 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的过程 |
2.3.5.3 花粉管进入胚珠 |
2.4 讨论 |
第3章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发育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树脂包埋 |
3.2.2 凤丹种子淀粉分布与种子活力 |
3.2.2.1 凤丹种子淀粉分布 |
3.2.2.2 凤丹种子活力测定 |
3.2.3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半薄切片 |
3.2.4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结构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凤丹种子各组织发育关系 |
3.3.1.1 凤丹种子重要组织结构 |
3.3.1.2 凤丹种子各组织发育关系 |
3.3.2 凤丹种皮发育 |
3.3.2.1 凤丹种子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育 |
3.3.2.2 凤丹种子贮藏薄壁组织发育 |
3.3.2.3 凤丹种子种皮发育不同时期形态对比 |
3.3.3 凤丹种子胚乳发育 |
3.4 讨论 |
第4章 凤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凤丹个体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试验 |
4.2.2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的研究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凤丹个体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3.1.1 凤丹农艺性状表现 |
4.3.1.2 凤丹单株粒质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3.1.3 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粒质量的通径系数 |
4.3.1.4 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1.5 应用TOPSIS评价法对凤丹单株产量性状的综合比较 |
4.3.2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的研究 |
4.3.2.1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数据 |
4.3.2.2 各年份小区边行、内行产量及边行优势差异性比较 |
4.3.2.3 边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性比较 |
4.3.2.4 内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性比较 |
4.3.2.5 各产量构成因素的边行优势差异性比较 |
4.3.2.6 不同方法折算单产差异性比较 |
4.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1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意义 |
1.1.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1.3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
1.2 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
1.2.1 筛选、改良地方种质资源 |
1.2.2 人工合成群体改良 |
1.2.3 物理、化学诱变改良 |
1.2.4 回交改良 |
1.3 玉米种质回交改良研究与应用 |
1.3.1 自交系改良 |
1.3.2 创建近等基因系 |
1.3.3 创制雄性不育系 |
1.3.4 外来种质利用 |
1.4 种质资源的评价 |
1.4.1 表型性状评价 |
1.4.2 分子标记评价 |
1.4.3 配合力评价 |
1.4.4 杂种优势评价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性状及方法 |
2.2.3 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3.1 主要性状差异比较 |
2.3.2 SSR数据分析 |
2.3.3 配合力分析 |
2.3.4 杂种优势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改良系主要性状表现 |
3.1.1 主要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3.1.2 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 |
3.1.2.1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
3.1.2.2 供体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2.3 回交次数对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 主要产量性状改良效果 |
3.1.3.1 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
3.1.3.2 供体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1.3.3 回交次数对主要产量性状的改良效应 |
3.2 改良系SSR标记遗传变异 |
3.2.1 SSR标记扩增结果 |
3.2.2 轮回亲本与改良系间遗传相似系数 |
3.2.3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2.4 SSR标记差异位点数分析 |
3.3 改良系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方差分析 |
3.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3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3.1 改良系主要性状GCA效应 |
3.3.3.2 供体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3.3 回交次数对产量GCA的改良效应 |
3.3.4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3.4.1 单株产量SCA相对效应值 |
3.3.4.2 供体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3.4.3 回交次数对产量SCA的改良效应 |
3.4 产量杂种优势分析 |
3.4.1 分类对照优势分析 |
3.4.1.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 |
3.4.1.2 供体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1.3 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分类对照优势的影响 |
3.4.2 统一对照优势分析 |
3.4.2.1 改良系组合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 |
3.4.2.2 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改良系单株产量统一对照优势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农艺经济性状的改良效应 |
4.2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配合力的影响 |
4.3 不同供体和回交次数对改良系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4.4 回交改良系的应用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历 |
(6)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穗主要性状和单株产量及各因素的变异系数 |
2.2 果穗主要性状和单株产量及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
2.3 通径分析 |
2.3.1 穗长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3.2 行粒数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3.3 穗行数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3.4 穗位叶面积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3.5 穗粗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3.6 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3 结论与讨论 |
(7)菘蓝栽培技术优化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板蓝根原植物与本草研究 |
1.2 菘蓝栽培技术研究 |
1.2.1 播期研究 |
1.2.2 栽培密度研究 |
1.2.3 施肥研究 |
1.2.4 灌溉研究 |
1.2.5 板蓝根最佳采收期研究 |
1.3 菘蓝分子水平研究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菘蓝农艺性状与板蓝根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2.1.3 性状调查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菘蓝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2 菘蓝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3 板蓝根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播期调控对菘蓝生长及板蓝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仪器和试剂 |
3.1.3 试验地概况 |
3.1.4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 |
3.1.5 试验设计 |
3.1.6 田间管理 |
3.1.7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播期调控对菘蓝物候期的影响 |
3.2.2 播期调控对菘蓝出苗率和抽薹率的影响 |
3.2.3 播期调控对菘蓝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4 播期调控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 |
3.2.5 播期调控对板蓝根品质的影响 |
3.2.6 播期与菘蓝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栽培密度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试验地概况 |
4.1.4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 |
4.1.5 试验设计 |
4.1.6 田间管理 |
4.1.7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栽培密度调控对菘蓝生长变化动态的影响 |
4.2.2 栽培密度调控对板蓝根个体产量的影响 |
4.2.3 栽培密度对菘蓝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4 栽培密度对菘蓝光合生理响应的主成分分析 |
4.2.5 栽培密度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影响 |
4.2.6 栽培密度调控对板蓝根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栽培方式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仪器和试剂 |
5.1.3 试验地概况 |
5.1.4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 |
5.1.5 试验设计 |
5.1.6 田间管理 |
5.1.7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栽培方式调控对菘蓝根系各指标动态累积的影响 |
5.2.2 栽培方式调控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 |
5.2.3 栽培方式调控对板蓝根中(R,S)-告依春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灌水对菘蓝水分利用效率及板蓝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仪器和试剂 |
6.1.3 试验地概况 |
6.1.4 试验地降水和温度 |
6.1.5 试验设计 |
6.1.6 田间管理 |
6.1.7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灌水调控对菘蓝耗水特性的影响 |
6.2.2 灌水调控对土壤各层耗水量的影响 |
6.2.3 灌水调控对菘蓝根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
6.2.4 灌水调控对菘蓝不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6.2.5 灌水调控对菘蓝光合生理响应的主成分分析 |
6.2.6 灌水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2.7 灌水调控对菘蓝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 |
6.2.8 农田耗水量和灌水利用效率及板蓝根产量和农田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
6.2.9 不同生长季和不同生育期的产量水分响应值(Ky)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施肥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仪器和试剂 |
7.1.3 试验地概况 |
7.1.4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 |
7.1.5 试验设计 |
7.1.6 田间管理和取样 |
7.1.7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施肥调控对菘蓝不同生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7.2.2 施肥调控对菘蓝光合特性的影响 |
7.2.3 施肥调控对菘蓝光合生理响应的主成分分析 |
7.2.4 施肥调控对菘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7.2.5 施肥调控对菘蓝生理生化响应的主成分分析 |
7.2.6 施肥调控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 |
7.2.7 板蓝根产量与氮、磷、钾的肥料效应模型 |
7.2.8 施肥调控对板蓝根检测成份的影响 |
7.3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采收期调控对板蓝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仪器和试剂 |
8.1.3 试验地概况 |
8.1.4 试验设计 |
8.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8.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采收期调控菘蓝地下农艺性状指标分析 |
8.2.2 采收期调控板蓝根成分指标分析 |
8.2.3 最佳采收期确定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间试验小区总览图 |
附录二 不同栽培类型菘蓝照片 |
附录三 田间试验照片 |
附录四 板蓝根(R,S)-告依春HLPC色谱图 |
附录五 板蓝根品质检测报告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8)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性状调查与分析方法 |
1.3.1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
1.3.2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间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分析 |
2.2 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耐旱性分析 |
2.2.1 主要农艺性状耐旱系数相关分析 |
2.2.2 主要农艺性状耐旱系数通径分析 |
2.3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综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9)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 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
2.2.1 穗长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2 穗粗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3 秃尖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4 穗行数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5 行粒数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6 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2.2.7 出籽率对单株产量的效应 |
3 结论与讨论 |
(10)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牡丹育种研究进展 |
1.1.1 传统方法在牡丹育种中的成就 |
1.1.2 SSR分子标记在牡丹育种中的应用 |
1.1.3 油用牡丹研究现状及展望 |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应用现状 |
1.2.1 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 |
1.2.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应用 |
1.3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应用 |
1.3.1 关联分析策略 |
1.3.2 关联分析在油料作物及木本经济作物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牡丹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
2.1.3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牡丹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2 牡丹种质表型性状综合分析 |
2.2.3 牡丹各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
2.3 讨论 |
2.3.1 牡丹种质资源表型相关性状解析 |
2.3.2 供试牡丹品种油用潜力评价 |
2.3.3 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的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模型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近红外(NIRS)光谱采集 |
3.1.3 牡丹种子出油率和脂肪酸含量测定 |
3.1.4 光谱预处理及建模方法 |
3.1.5 外部检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牡丹种子样品出油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特征 |
3.2.2 牡丹种子近红外光谱特征 |
3.2.3 小样品种子模型构建 |
3.2.4 单粒种子模型构建 |
3.3 外部检验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牡丹种子NIRS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 |
3.4.2 牡丹种子的NIRS光谱特征 |
3.4.3 牡丹单粒种子NIRS应用的技术难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紫斑牡丹产量等重要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方法 |
4.1.3 SSR标记试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
4.2.2 基于SSR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
4.2.3 表型性状的正态性检验 |
4.2.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2.5 群体结构分析 |
4.2.6 群体内个体间亲缘关系估算 |
4.2.7 SSR标记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8 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供试紫斑牡丹育种群体表型多样性评价 |
4.3.2 供试紫斑牡丹育种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4.3.3 关联分析方法及关联位点的确定 |
4.3.4 优异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 |
4.4 本章小结 |
5 油用紫斑牡丹优良单株筛选 |
5.1 材料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候选优良单株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 |
5.2.2 候选优良单株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3 初选优良单株SSR标记位点特异组合 |
5.2.4 初选优良单株性状比较 |
5.3 讨论 |
5.3.1 灰色关联度用于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筛选 |
5.3.2 初选优良单株的性状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四、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伊犁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J]. 杨明花,廖必勇,刘强,登斯拉木,艾合买提江,彭云承,孙娜,艾拉努尔,布阿依夏木. 种子, 2021(10)
- [2]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D]. 陈松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两种施氮条件下大豆重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QTL分析[D]. 苏代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D]. 陈明. 扬州大学, 2020(04)
- [5]不同供体及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K11和K62的改良效应[D]. 赵长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王楠,王树星,张乐,任红丽,党润海,安绿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1)
- [7]菘蓝栽培技术优化调控机制研究[D]. 王恩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8]我国47份主要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分析[J]. 王业建,郗浩江,李铭东,梁晓玲,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雷志刚,郝转芳,李明顺,刘文欣,陈绍江. 玉米科学, 2018(04)
- [9]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研究[J]. 栗建枝,成锴,赵太存. 种子科技, 2018(02)
- [10]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D]. 崔虎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