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水利科技》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豪[1](2020)在《河南新修家谱初探》文中指出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质的文化之一。家谱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载体,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广泛生动地记录了底层普通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河南,即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了重修家谱的热潮;21世纪之后,民间新修家谱数量又创新高,目前这些新修家谱分散于河南各地,但尚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此文章选取1949年后的河南新修家谱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了一个系统研究,力图说明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编写河南新修家谱目录,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为各个地区的家谱数量、出版的年代、各个家谱的基本信息等,对河南部分新修家谱做一个基础的文献资料整理,并对其作简要分析。其次以亲自察验及所编新修家谱目录为基础,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新修家谱目录、编修缘由、编修过程和编修主要内容,探究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不足之处,并阐述新修家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认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王楠[3](2020)在《《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又名《古今源流至论》《源流至论》《古今源流》,是一部成书於南宋晚期的科举类书。全书分为前集、後集、续集、别集四部分,每集各十卷,其中前、後、续集由林駉所作,别集为黄履翁所作。《古今源流至论》自成书之後,刊行极广,现存版本以元代圆沙书院刻本爲最早,後来各本均出於此,此後为梅隐书堂本、刘克常刻本、建阳书林詹氏刻本、宗文堂刻本、白坪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其中圆沙书院本和白坪本的质量较高。通过对《古今源流至论》一书的编纂体例的分析,发现其编纂方式在南宋理宗朝的科举类书中具有独特性。将《历代制度详说》《古今源流至论》《群书会元截江网》进行对比,发现《古今源流至论》《群书会元截江网》受到了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的影响。但与《历代制度详说》教师讲义、《群书会元截江网》考试策套的性质不同,《古今源流至论》侧重於对理学概念的分析、制度沿革的梳理、士子道德品格的培养,其中又夹杂以作者独到的见解,是一部宋朝版的“考生应知应会”知识大全,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普遍的知识和思想潮流。此外,《古今源流至论》一书中收录了较多已经亡佚的书籍,其中收录有吕希哲《吕氏家塾记》与熊克《九朝通略》的内容,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辑佚价值。《古今源流至论》又是一部以理学观念为主导编撰而成的科举类书,它的道统观基本沿袭了朱熹一派的观点,强调理学家谱系的传承和对元佑先贤的学习。文统观上,强调“道先文末”,注重作家操守和作品是否有助风教治道。作家观上,重点关注了宋前诗人的爱君忠国的作品,有意识的忽视了诗人作品中充满生活情趣、诙谐戏谑的一面。此外,《古今源流至论》不但在中国流传极广,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在国内,在有学者注意到本书考证详实的特点的同时,也有官吏关注到了考生剽窃套用《源流至论》以求取功名的情况。但在海外,多位朝鲜学者对《源流至论》赞赏有加,并将它推荐给自己後辈以供学习阅读之用。
丁煜[4](2019)在《过庭训及《本朝分省人物考》研究》文中指出过庭训是明代晚期一名着名的人物传记专家,同时也是一位仕历丰富的官员,浙江平湖人。经考证,生于万历二年(1574),卒于天启七年(1627),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江陵知县,云南道御史,北直隶、山东、河南巡仓御史,南京学政,江西参政,湖广参政,福建按察使,后升应天府府丞,可惜还未上任便卒于家,为官素有政绩。其仕历几乎贯穿当时东林党争的全过程,入仕期间,党争激烈,然庭训恬然自守,为人处世皆出于本心,对于党争有着自己清醒的看法。过庭训的着作甚丰,其中最为着名的为《本朝分省人物考》。对于此书的编纂,耗费了过庭训数十年的时间来搜集相关资料,大多来源私家着述、各省府通志以及家乘等资料。全书共计一百一十卷,收录人物上启元末至正年间,下至万历末年,总数多达5175人,跨度之大,数量之巨,史无前例。《本朝分省人物考》作为明代涵盖人物数量最多的人物传记,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首先,它保存了很多人物的原始传记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还首创了以行政区划来编排全国人物的体例,在查阅方面极具便利性,对后世人物传记的体例也有重要的影响。此书在编纂原则上以德行为宗,对人物记载以褒善为主,宁恕勿苛,充分体现了过庭训希望后生子弟能够择善而从的编纂初衷。
徐溪[5](2015)在《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文中提出中国素有崇尚闲适人生的传统,中国文人有着向往悠闲的浪漫情怀。古代文人无论入世与归隐,始终将“品味闲适”视作至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清代新疆汉族文人在品闲的雅趣中感悟出人生境界,这种休闲思想与内地文人同质,但又具有地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探究清代新疆精英阶层的休闲方式、休闲智慧与休闲境界,对建设当代新疆的和谐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分析休闲文化产生的基础、梳理休闲文化的群体、考证休闲生活的方式、归纳休闲境界等方面逐一展开: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概况为新疆休闲文化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塞外西域虽多戈壁荒漠,仍不乏风景优美、资源富足的萋萋绿洲。这些绿洲水甘土沃,气候宜人,人烟稠密,牧场广阔,为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形成营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清代新疆民族构成及人口的数量,奠定了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格局。清代新疆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为休闲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社会基础。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巩固了新疆的安定,为居民休闲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清代新疆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农牧业、手工业的繁荣,城镇化的进程,为休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赏闲、求闲、惜闲的休闲思潮,折射出清人尤其是汉族文人的休闲心态。清代新疆汉族文人是新疆休闲文化的主要群体。清代新疆的文人大致分派遣官吏、流放遣员、随军幕僚、本土文人。这些文人的诗文记录了清代新疆社会的休闲文化。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充实了休闲生活,丰富了休闲文化的内涵。一般认为物质层面的休闲琐碎平庸,是诗意消散的蠹患,精神层面的休闲才是诗意的源泉,然而,清代新疆文人却在衣食住行的细碎中找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以生花妙笔描绘出燕居闲适的韵味。清代新疆文人的悠闲,无论是诗书吟咏,琴棋书画,还是鉴花赏月,都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追求,即使庆贺佳节或是花鸟虫鱼的赏玩也极富有生活情趣。文人对休闲的追求其实是一种“境界”的追寻。中国传统的休闲哲学强调个体生命与心灵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文人对“闲”的消解最终都将回归到内心的淡泊宁静与生命的融汇和谐。清代新疆文人在休闲的境域趣舍之间,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最终以“合和生一”的休闲观体悟到休闲的意义与境界。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合和生一”浓缩了文人对休闲的体认、心态和践行。虽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远不及京城、江浙地带休闲文化的精致与艺术,但这在新疆已具开拓引领之功,更带动了清代新疆汉文化的繁荣。探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文化对于矫正当代休闲生活的异化,促进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延续汉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引领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意义。
田富军[6](2014)在《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宁夏出现了汉文着述的高峰。作者呈现家族化态势,以庆藩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为代表,典型人物如朱橱、胡汝砺、胡侍、赵良栋、俞益谟等,有着述传世者i00多人。他们的着述在数量上速超宁夏明代以前历代文人传世汉文着述的总和,着(编)有文集6工种,其中传世13种,136卷;编纂(修)或参与编纂(修)方志3工种,传世27种;其他散见诗文则更多。这些人物及其着述在当时全国层面上有一定影响,为丰富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在宁夏文化、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宁夏地方人文精神发展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对其开展研究,将向学界全面展现明清宁夏历史人物着述的总体情况,为宁夏地方文史、文化研究奠定坚寅的文献基础;为将来撰写宁夏古代文学史做好铺垫,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为宁夏地方旅游部门提供学术上的支撑,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以宁夏明清人士着述为对象,展开深入研究。所谓宁夏,指地理范畴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范围内,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五市,共有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的地域。所谓明清,指时间跨度为从明朝1368年建立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止,共543年的历史.所谓宁夏明清人士着述,指明清两朝在宁夏出生(如胡侍),或者虽未在宁夏出生但是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定居於此且後代在宁夏出生之人(如朱橱)(以下简称宁夏人)创作(编)的汉文作品,不含民歌、童谣之类口传心授的民间文学篇什。明清宁夏人的着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定的各类诗文集,二为编纂(修)的旧地方志,三为各类文献中的散见着述。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全面搜集、爬梳明清宁夏人及其着述的基本情况,通过查找宁夏旧地方志,查阅各种工具书及相关文献资料,以搜集着述为主线,进而引出着者,理清着者的生平、家世及着述的基本内容、文献着录、存佚情况等;二是运用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传世着述的馆藏、版本、主要内容、写作特色、价值评判及其对後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力争通过对明清事夏人着述的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发展脉络,概括出发展特点,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论文包括引言、上编、下编和结语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上编为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共五章,分别是朱(?)及其后人着述、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管律及其着述、胡侍及其着述、宁夏明代其他人上着述;下编为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共四章,分别是赵良栋及其後人着述,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每章均包括研究现状、人物生平、人格评价、家世情况、着述考索、诗文研究、後世影响等几部分,後人(族人)及其他人物也按此模式或详或略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是基本情况的考述,特别是在人物生平分期及评价,着述的文献着录、传世情况、版本辨析,诗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等方面,力求论述全面,分析透彻。创新点在於:个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修的各类诗文集,一般前人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是靠笔者搜集资料、目验文献、提炼归纳进行论述;旧地方志,前人研究成果较多,本论文主要是考辨纠错,拾遣补缺,以新的角度进行研究,特别倾向於版本研究与传承关系的梳理;散见着述,则完全是靠笔者从各类文献典籍中查索钩稽、归纳整理後展开论述。结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对宁夏明清人士着述进行探究,剖析其特贴,分析其产生原因,评论其价值,给予其准确的历史定位。
李瑞芬,高伟[7](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高河金[8](2007)在《“大陆新武侠”研究》文中提出笔者在本文中对“大陆新武侠”的武侠小说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梳理,联系到武侠小说的创作现状和传播情况,结合有关理论论述,对“大陆新武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本研究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大陆新武侠”的基本内容,包括解释“大陆新武侠”的定义,分析了其武侠小说复兴的社会文化心理与传播技术背景,介绍了其创作群体、传播媒介和接受群体的情况。第二部分重点就“大陆新武侠”的外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进行解析。前者涉及到语言运用,情节结构,流行元素的吸收,叙述视角的转换尝试;后者注重分析了“大陆新武侠”在侠义观、历史观、女性观、成长主题和宗教观念五个方面的探索。第三部分就其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析,考察了这些作家作品的各种优劣得失,并对“大陆新武侠”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看法。
温玉清[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赵醒[10](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研究指明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二、2002年《水利科技》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水利科技》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新修家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一 河南省民间兴起修谱热潮 |
二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重点难点 |
三 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河南新修家谱概况 |
第一节 新修家谱区域分布 |
第二节 新修家谱年代分布 |
第三节 新修家谱姓氏分布 |
第二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编修方式 |
第一节 个人独力编修 |
第二节 群体编修 |
一 倡修家谱 |
二 成立修谱机构 |
三 筹措资金 |
四 编修印刷 |
第三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的内容及特色 |
第一节 新修家谱的主要内容 |
一 谱序方面的内容 |
二 凡例方面的内容 |
三 图片方面的内容 |
四 世系源流方面的内容 |
五 世系图表方面的内容 |
六 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 |
第二节 新修家谱的思想特色 |
第四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之学术及社会价值 |
第一节 极具地方史料价值 |
一 社会之沧桑变迁 |
(一)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 |
(二)乡路漫漫之变化历程 |
(三)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发展 |
基层山村的医疗资源紧缺 |
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进步 |
第二节 河南灾难之真实记录 |
一 豫西匪患 |
(一)宜阳县乡村匪患猖獗 |
(二)当地村民深受土匪残害 |
(三)各乡村建村寨以避匪患 |
(四)民国宜阳县政府软弱无力 |
(五)当地存在亦农亦匪的现象 |
二 河南灾荒 |
(一)农民受灾之真实状况 |
(二)乡村灾害之真实记录 |
(三)战乱之苦 |
第三节 为婚姻及习俗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
一 乡村婚姻及习俗之反映 |
(一)婚姻观的转变 |
(二)乡村高价彩礼的兴起 |
(三)高价彩礼之根源 |
二 少数民族婚姻及习俗之记载 |
第四节 实录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
一 对回汉文化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
二 回族民族的抗日斗争 |
第五节 新修家谱之社会价值 |
一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社会价值。 |
二 教化子女,警励后人之主要目的。 |
三 为民立传和为国写史的观念。 |
四 海外同胞寻根问祖之心愿。 |
结语 |
附录: 河南新修家谱目录 |
一 郑州地区新修家谱 |
二 开封地区新修家谱 |
三 洛阳地区新修家谱 |
四 新乡地区新修家谱 |
五 许昌地区新修家谱 |
六 安阳地区新修家谱 |
七 商丘地区新修家谱 |
八 焦作地区新修家谱 |
九 濮阳地区新修家谱 |
十 鹤壁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一 周口地区新修家谱 |
十二 驻马店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三 平顶山地区新修家谱 |
十四三 门峡地区新修家谱 |
十五 济源地区新修家谱 |
十六 信阳地区新修家谱 |
十七 南阳地区新修家谱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源流至论》作者与版本考 |
第一节 作者与成书时间 |
第二节 《源流至论》版本考 |
第二章 《源流至论》的内容体例和文献价值 |
第一节 内容与体例 |
第二节 徵引文献情况 |
第三节 辑佚价值 |
第三章 《源流至论》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文统观与文学批评 |
第二节 作家论 |
第三节 道统与政治 |
第四章 《源流至论》的影响 |
第一节 在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外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过庭训及《本朝分省人物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 |
2 有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
1 过庭训生平考述 |
1.1 生卒年考述 |
1.2 家世考述 |
1.3 仕历考述 |
1.4 “浙党”或“阉党” |
2 《本朝分省人物考》名称、版本及编纂过程 |
2.1 名称考订 |
2.2 版本考订 |
2.3 编纂过程 |
3 《本朝分省人物考》的编纂动因 |
3.1 “择善而从” |
3.2 “补《实录》之不实” |
3.3 “开卷了然” |
4 《本朝分省人物考》的史料价值 |
4.1 增《明史》之简略 |
4.2 补《明史》之缺漏 |
4.3 扩《明史》之局限 |
4.4 不足之处 |
5 《本朝分省人物考》编纂体例及价值 |
5.1 宋明时期人物传记编纂体例 |
5.2 《本朝分省人物考》的编纂体例及价值 |
6 《本朝分省人物考》编纂思想 |
6.1 编纂原则 |
6.2 不足之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范畴厘定 |
(一) 研究意趣 |
(二) 时空界定 |
(三) “休闲”的词源学考释 |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
(一) 资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论旨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构成 |
第一节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概况 |
一、地理特征 |
二、气候物产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民族的构成 |
一、伊斯兰诸族 |
二、非伊斯兰诸族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来源 |
一、屯戍移民 |
二、故土记忆考 |
第二章 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一、军府制与州县制并存 |
二、军政管辖下的民政系统 |
三、建省后普遍实施郡县制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一、天山北路的城镇 |
二、天山南路的城镇 |
第三节 思想背景 |
一、尚闲:“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
二、求闲:“闲处风光尽醉吟,一麾出守岂予心” |
三、惜闲:“但使心境闲,殊觉天趣永” |
第三章 清代新疆的汉族文人群体 |
第一节 派遣官员:“偷得浮生半日闲” |
第二节 流放遣员:“不堪闲坐细思量” |
第三节 随军幕僚:“戏马闲看过蓏村” |
第四节 本土文人:“题诗本是闲中趣”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上) |
第一节 燕居服饰 |
一、袍褂衫裤:“袍褂街穿梭,衫裙曾几何” |
二、帛贵裘廉:“可爱黄绵冬日暖,寒侵黍谷觉春归” |
三、芨芨草帽:“编作帽丝裁作箸,龙须也共上帘栊” |
第二节 宴饮美馔 |
一、宴请欢聚:“秋风莫漫思张翰,且喜烹鲜佐客觞” |
二、佳肴珍馐:“山珍人馔只寻常,处处深林是猎场” |
三、美酒香茗:“羊肝下酒沙壶暖,牛乳烹茶木钵温” |
第三节 闲适居所 |
一、筑室雕窗:“云母窗棂片片明,往来人在镜中行” |
二、构园造景:“万斛黄沙都不染,雪山孤洁是吾邻” |
第四节 得闲游赏 |
一、登山临水:“红山之下何所有?烟树村庄围绣亩” |
二、凭栏远眺:“趁得南山风日好,望河楼下踏春归” |
三、连辔游园:“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 |
第五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下) |
第一节 文学性休闲 |
一、迪化文人:“一闲成就万篇诗” |
二、伊犁文人:“闲里生忙为着书” |
第二节 文艺性休闲 |
一、琴棋书画,玩物适情 |
二、品曲艺:“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 |
三、听说书:“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
四、观杂技:“寻撞度索巧无双,传自花门远部降” |
第三节 节庆性休闲 |
一、年节:“酒果新年对客陈,鹅黄寒具荐烧春” |
二、元宵节:“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抟为灯” |
三、其他节日:“万里独携东海月,昆仑山下做中秋” |
第四节 观赏性休闲 |
一、豢养动物 |
(一) 飞禽:“野人知我闲,遗我一鹤子” |
(二) 走兽:“只怪深更齐吠影,不容好梦到南柯” |
(三) 虫鱼:“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
二、莳花赏卉 |
(一) 莳花:“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罂粟大如盘” |
(二) 赏卉:“缠头百岁眼未见,但惊水面浮红霞” |
第六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之境域趣舍 |
第一节 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 |
一、官场之缚与方外之想 |
二、隐逸之性与栖隐之举 |
第二节 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 |
一、漫游山水之胜 |
二、营造园林之秀 |
第三节 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 |
一、交游之乐,仁礼相成,雅集之趣 |
二、兼容之美,民族相生,融合之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
上编 宁夏明代人士着述研究 |
第一章 朱(?)及其後人着述 |
第一节 朱(?)的生平 |
一、庆靖王之名用字问题 |
二、朱(?)的排行问题 |
三、朱(?)的生平分期 |
四、朱(?)的家世 |
第二节 朱(?)的着述 |
一、《文章类选》 |
二、(正统)《宁夏志》 |
三、朱(?)的其他着述 |
第三节 朱氏後人及其着述 |
一、朱秩煃及其着述 |
二、朱秩炅及其着述 |
三、朱(?)其他後人及其着述 |
第二章 胡汝砺及其族人着述 |
第一节 胡汝砺的生平 |
一、胡汝砺的籍贯 |
二、胡汝砺的生平分期 |
三、胡汝砺的评价 |
四、胡汝砺的家世 |
第二节 胡汝砺的(弘治)《宁夏新志》 |
一、(弘治)《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
二、(弘治)《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
三、(弘治)《宁夏新志》的评价 |
第三节 胡汝砺的其他着述及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
一、胡汝砺的其他着述 |
二、胡氏其他族人着述 |
第三章 管律及其着述 |
第一节 管律的生平 |
一、管律的字号 |
二、管律一生主要事迹 |
三、管律的评价 |
第二节 管律的(嘉靖)《宁夏新志》 |
一、(嘉靖)《宁夏新志》的文献着录 |
二、(嘉靖)《宁夏新志》的版本和内容 |
三、(嘉靖)《宁夏新志》的评价 |
第三节 管律的《芸庄杂录备遗》及其他散见着述 |
一、《芸庄杂录备遣》 |
二、管律的散见着述 |
第四章 胡侍及其着述 |
第一节 胡侍的生平 |
一、胡侍的籍贯辨析 |
二、胡侍字“承之”辨析 |
三、胡侍别号辨析 |
四、胡侍的生平分期 |
五、胡侍的评价 |
第二节 胡侍的着述 |
一、《胡蒙谿诗集》《胡蒙谿文集》《胡蒙谿续集》 |
二、《墅谈》 |
三、《真珠船》 |
四、胡侍的散佚着述 |
第三节 胡侍的杂文 |
一、《墅谈》和《真珠船》是杂文集 |
二、胡侍杂文的主要内容 |
三、胡侍杂文的艺术特色 |
第四节 胡侍的诗文 |
一、胡侍的诗歌 |
二、胡侍的文 |
第五节 胡侍着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五章 宁夏明代其他人士着述 |
第一节 张嘉谟及其着述 |
一、张嘉谟的生平 |
二、张嘉谟的家世 |
三、张嘉谟的着述 |
第二节 杨经及其着述 |
一、杨经的生平 |
二、杨经的(嘉靖)《固原州志》 |
三、杨经的散见着述 |
第三节 杨寿等人的(万历)《朔方新志》 |
一、杨寿等人生平及其编纂(万历)《朔方新志》的过程 |
二、(万历)《朔方新志》的文献着录情况 |
三、(万历)《朔方新志》的版本 |
四、(万历)《朔方新志》的主要内容 |
五、(万历)《朔方新志》的评价 |
第四节 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着述 |
一、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诗 |
二、宁夏明代其他人物的文 |
下编 宁夏清代人士着述研究 |
第一章 趟良楝及其後人着述 |
第一节 赵良楝的生平 |
一、赵良楝的生平分期 |
二、赵良栋的评价 |
第二节 赵良楝的《奏疏存藁》 |
一、《奏疏存藁》的文献着录 |
二、《奏疏存藁》的版本 |
三、《奏疏存藁》的主要内容 |
四、《奏疏存藁》的价值 |
第三节 赵良栋的家世情况及其後人着述 |
一、赵良栋的家世 |
二、赵弘灿、赵弘燮的着述 |
第二章 俞益谟及其族人着述 |
第一节 俞益谟的生平 |
第二节 俞益谟的《青铜自考》 |
一、《青铜自考》题解 |
二、《青铜自考》的主要内容 |
三、《青铜自考》的文献着录 |
四、《青铜自考》的版本 |
五、《青铜自考》的禁毁原因 |
六、《青铜自考》的价值 |
第三节 俞益谟的其他着述 |
一、《办苗纪略》 |
二、《孙思克行述》 |
三、(康熙)《新修朔方广武志》 |
四、俞益谟其他着述 |
第四节 俞益谟的诗文 |
一、俞益谟的诗词 |
二、俞益谟的文 |
第五节 俞氏族人及其着述 |
第三章 谢王宠、俞德渊及其着述 |
第一节 谢王宠及其《愚斋反经录》 |
一、谢王宠的生平 |
二、谢王宠的家世情况 |
三、谢王宠的《愚斋反经录》 |
四、谢王宠的评价 |
第二节 俞德渊及其族人着述 |
一、俞德渊的生平 |
二、俞德渊的《默斋公牍》及其他着述 |
三、俞德渊的家世及其族人着述 |
第四章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着述 |
第一节 张煦及其家族人物着述 |
一、张煦的生平 |
二、张煦的着述 |
三、张氏家族其他人物及其着述 |
第二节 作品集亡佚的清代宁夏人及其散见诗文 |
一、刘芳猷的着述 |
二、孟养龙的着述 |
三、朱廷翰的着述 |
四、岳咨的着述 |
五、赵飞熊的着述 |
六、王绥的着述 |
七、许体元的着述 |
八、路谈的着述 |
九、润光老人的着述 |
十、景琪的着述 |
十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及其亡佚诗文集 |
第三节 宁夏清代其他人士散见诗文 |
一、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诗 |
二、宁夏清代其他人士的散见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大陆新武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关于武侠 第一章 |
盛世江湖里的"大陆新武侠" 第一节 |
"大陆新武侠"定义的产生 第二节 |
"大陆新武侠"的社会、文化及技术背景 第三节 |
"大陆新武侠"的缔造者 第二章 |
"大陆新武侠"面面观——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研究 第一节 |
"大陆新武侠"艺术形式层面的多方面探索 第二节 |
"大陆新武侠"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性拓展 第三章 |
"大陆新武侠"之新门派——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节 |
小椴:新传统武侠之平衡化江湖 第二节 |
凤歌:新传统武侠之智慧人生路 第三节 |
"大陆新武侠"作家群综论——男作家篇 第四节 |
"大陆新武侠"作家群综论——女作家篇 结语 |
希望和危机共存 参考文献 后记 |
这段江湖岁月 附录 一 |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二 |
《武侠故事》总目录 三 |
"大陆新武侠"作者名单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10)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
一、单册专着 |
二、多册丛书 |
三、工具书 |
四、非正式出版物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
一、文学类 |
二、史学类 |
三、哲学类 |
四、民间文化类 |
五、文化专题类 |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
第一节 文学类 |
第二节 史学类 |
第三节 哲学类 |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2002年《水利科技》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新修家谱初探[D]. 高文豪. 郑州大学, 2020(08)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D]. 王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过庭训及《本朝分省人物考》研究[D]. 丁煜. 宁波大学, 2019(06)
- [5]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D]. 徐溪. 山东大学, 2015(06)
- [6]宁夏明清人士着述研究[D]. 田富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8]“大陆新武侠”研究[D]. 高河金. 暨南大学, 2007(03)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10]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