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庭湖区洪灾形成机制及其防洪减灾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21)在《明嘉靖时期洞庭湖区洪灾治理研究》文中提出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黎丽[3](2019)在《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岳阳市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一大主要原因,因此,了解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选择准确、客观的预测方法可为岳阳市旱涝预警体系的建立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本文先利用岳阳市1986-2017年共32年降水量年均数据及月均数据,进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及旱涝识别,再运用岳阳楼区降水站点数据为岳阳楼区建立降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1)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应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降水倾向率、M-K(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岳阳市进行年和季的降水变化分析。从全年角度分析,岳阳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其降水量在2003年发生突变;从季节的角度上分析,岳阳市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春夏秋三季的突变年份分别在2004年、1997年、2011年,冬季没有发生突变。(2)旱涝识别与评价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湿度指标三种旱涝指标对岳阳市32年降雨量进行旱涝识别及评价,得出结果为岳阳市32年内出现旱灾和洪灾的次数在Z指数和湿度指标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发生旱灾的次数与洪灾的次数基本相同。最后根据岳阳市实际旱涝灾害统计结果对比上述三种指标的识别结果,发现Z指数为最适合岳阳市的旱涝评判指标。(3)降水量预测模型构建依据最近邻抽样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岳阳楼区站点19862017年间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进行有效预测及检验,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出2种方法对岳阳地区的降水量预测是可行的,但是总体而言,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最近邻模型,预测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出降水量的变化过程。最后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2019-2021年的年降水量及月降水量,并进行旱涝等级评价。(4)气候灾害成因及相关抗灾政策根据岳阳市过去时段内旱涝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对该地区的旱涝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9-2021年的旱涝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刘易庄[4](2019)在《基于洞庭湖区整体二维数学模型的洪涝灾害模拟及防洪减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洞庭湖区位于荆江河段南岸,是中国遭受洪水最频繁及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且湖区内洪涝灾害形势日趋严峻;同时,在三峡运行后新的水文情势下,洞庭湖区面临着严峻的季节性缺水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洞庭湖区域的绿色生态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问题及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河湖水动力学、防灾减灾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等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为此,本文以洞庭湖区复杂河湖水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洞庭湖区近60年的水文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三口”、“四水”洪水期及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和洞庭湖区降雨量变化规律,揭示了湖区水文情势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洞庭湖区水陆域地形数据,利用非结构化网格对湖区进行剖分,并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首次构建了洞庭湖区水陆域整体二维数学模型。(2)数值模拟了湖泊萎缩情况下的湖区洪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洪峰流量及洪峰水位随湖泊的萎缩而大幅增加,且洪峰流量及水位的对应达到时刻随着湖泊的萎缩而有所提前,因此若洞庭湖在当前湖泊面积(约2670km2)的基础上进一步萎缩,湖区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洪水灾害。(3)通过模拟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发现,不同蓄洪垸的平退对洞庭湖各湖区水位影响效果不同,平退共双茶垸对西洞庭及南洞庭西部水位影响较大;而平退钱粮湖垸及大通湖东垸对整个洞庭湖湖区水位都有明显的消减作用。根据“蓄洪补枯”理念,提出了新型防洪减灾方案—“河湖分离”。通过量化分析其对湖区防洪抗旱能力发现,该方案能有效隔离湖内的中小洪水,使其不占据湖容,从而增大洞庭湖的有效防洪库容,缓解湖区防洪压力。此外,“河湖分离”方案能够大大增加湖区蓄水量,缓解湖区季节性缺水问题。(4)考虑降雨和排涝过程,对湖区涝渍灾害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口河道下游河网密集区域、钱粮湖垸、大通湖东垸及共双茶垸东部等地区易受涝渍灾害影响。目前湖区排涝对堤垸内涝灾消减效果有限,湖区泵站排涝能力整体偏弱。尽管如此,湖区排涝对湖内洪水过程仍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湖区洪涝灾害评价、预报及洪涝灾害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曾文[5](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指明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袁野[6](2017)在《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为核心,是湖南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资丰腴,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洞庭湖区的灾荒史入手,通过大量档案报告和方志对民国湖区洪涝灾害进行历史研究,并着重分析民国时期防灾、救灾措施。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文章的史料来源,并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简述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和历史变迁。第三部分,概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包括梳理湖区灾况,分析洪涝灾害的特点以及成因。第四部分,利用史料分析阐述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以1931年为例)。第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阐述了应对灾情湖南省内赈务机构和民间慈善团体在洞庭湖区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以1931年大水灾为例,详细介绍了救灾的程序,施行的急赈、田赋蠲缓与豁除、工赈、农赈等措施,同时还涉及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等方面内容。
易丽[7](2017)在《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演变 ——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演变。长江中游地区在历史时期经历了显着的变迁。江流河床的发展演变,主泓支汊的交替,湖泊的消亡与发展,蓄水沉沙场所的转变,这些江湖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是江湖关系发生转变的结果。江湖关系的转变,是江湖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促使江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大。江湖的演变给人类开发提供基础物质条件,而人类开发活动也加速或阻碍了江湖的演变,短时间内更有直接改变江湖关系之举。随着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江湖演变对沿江、沿湖地区居民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历史时期江湖关系的演变,不仅有利于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江湖之间的作用以及演变所带了的效应,更对今后开发利用江湖资源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之用。本文分三大部分,共四章。第一部分即为绪论,长江中游江湖关系演变的概况。在这章中,简单阐述了江湖关系的内涵以及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流域的基本情况。在大致了解长江中游的演变概况后,本文详细分析了长江与中游洞庭湖、鄱阳湖的江湖关系,即本文的第二大部分,分两章。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江湖关系的演变过程、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江湖关系变化的效应三大方面。江湖关系演变过程又分为江的演变过程、湖的演变过程、江湖水沙交换变化过程;影响因素则分为自然与人类活动两方面;而江湖关系变化效应则分为变化对江、湖的反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第二章是关于洞庭湖与荆江的江湖关系演变。荆江河床经历了漫流、单一顺直河床、曲流的演变,洞庭湖在形成后则交替扩大与萎缩,江湖的变迁带来江湖关系的演变,江湖关系的演变又促使江湖的变迁。江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人类开垦提供了物质条件,人类活动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成为江湖演变因子中的主导。第三章内容则是鄱阳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演变。此段长江即九江段,在历史时期经历了主流的交替演变。尤其是六朝时期长江主泓道的南移直接导致了今日鄱阳湖的形成。江湖作用下的湖口洲滩的淤涨变化,直接影响了湖水下泄面的变化,从而影响了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进而带来了江湖关系的变化。第三部分,则是比较以单口衔接的江湖与以多口衔接的江湖之间关系演变的异同。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湖经历的变迁极大。唐宋以降,洞庭湖的演变越来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日增不减,四水亦不再清澈。而洞庭湖进出分口,八水乱窜湖中,相互顶托,冲刷不强,难以排沙。故洞庭湖自清末开始快速淤塞、萎缩。如此发展,必将如云梦泽般,被淤积成陆。洪水必将寻找新的出路,或进一步湖体南移,或满溢于两岸平原。鄱阳湖的变迁,江湖关系的演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虽不及洞庭湖般,但自清末后,人类干扰呈明显加强之势。随着梅家洲的不断淤积延伸,鄱阳湖本应继续向南扩张,但自清末后南湖并未继续扩展,甚至洲滩淤积而出更明显,这表明人类活动已不容忽视。如继续如此开垦,必然造成水体南进与空间不足的冲突,从而导致洪灾的爆发,江湖关系的恶化等。
孙旭[8](2017)在《基层防洪应急能力评估与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水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工作,不断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动乱,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然而洪水灾害并没有很好的控制方案。基层洪水灾害更是频繁,且没有很好地控制方案,府谷县作为基层洪灾区代表,是历史上经常遭遇洪水灾害的城市之一,频繁的洪水灾害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安,给人民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威胁着府谷县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府谷县位于陕西北部靠近黄河的洪水多发区,洪涝灾害经常发生,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愈发多变异常,降雨量集中,河流水位不断上升,导致洪水灾害更加频繁,防洪困难不断加大,突发性的洪涝灾害和不断增加防洪困难威胁着府谷县的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频繁的洪涝灾害对防洪应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们必须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提高防洪工程质量。就府谷县实际防洪现状而言,普遍防洪建设标准较低,甚至有部分河流区域防洪工程不达标,府谷县大多采取加固河道、延长堤坝等方式进行防洪建设,不仅耗时长,而且作用不明显;而且府谷县对河流流域的监测能力不足,预警准备也不到位,各种保障水平都有待提升,防洪管理模式也需不断改善。面对如此多发的洪水灾害,府谷县有必要进行防洪建设的改进。本文立足于防洪应急机制建设理论,对府谷县防洪应急建设展开研究;在对府谷县防洪应急物资、设备、预警等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基层防洪应急的问题进行了揭示;深入剖析基层防洪应急能力不足的成因;针对基层防洪应急的机制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思懿[9](2017)在《基于GIS的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评价及风险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洪灾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防洪减灾的薄弱性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洪灾风险分析的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洪灾风险进行评价。并对1996~2005年和2005~2014年两个阶段城市化与洪灾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首先根据洪灾的形成机制,兼顾资料的可获得性,选取了汛期雨量、暴雨日数等12个指标因子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因子的影响权重,然后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组合叠加,得到1996年、2005年和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的洪灾危险性、易损性和防洪减灾薄弱性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洪灾综合风险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洪灾风险大致呈从西北向东南部地区增长趋势,东南部沿海地区受其自然和社会属性等多重影响,洪灾风险一直处于较高状态。然后将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划分为1996~2005年和2005~2014年两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各指标因子对洪灾危险性、易损性以及洪灾综合风险变化的影响程度。采用复合指数法,得到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综合城市化率,并对其城市化水平与洪灾风险做了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洪灾风险增长的越快,城市化导致的易损性变化对区域洪灾变化具有显着影响。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北部湾经济区历年来洪灾风险最严重的地区在东南部沿海区以及各大江河沿岸,尤其是河流交汇处的洪水叠加要格外引起注意。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城市在未来将出现洪灾风险迅速增加的态势,且同时防洪减灾能力较弱,综合风险将有更大的增加幅度,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胡光伟[10](2014)在《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洞庭湖的水沙演变是引起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来水来沙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江湖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系统研究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洞庭湖研究的前沿课题。全面分析洞庭湖水沙演变与变异规律,重点探讨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为洞庭湖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论文立足于地理学和水文学,以水文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工程水文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滤波器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充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以及ArcGis、MapInfo和CorelDraw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江湖关系即将发生新的调整过程。洞庭湖区河流水系发达,江湖关系复杂,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后,三口入湖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洞庭湖区的连锁反应,湖区蓄洪能力、江湖生态系统稳定性、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和泥沙淤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江湖关系面临新的调整过程。(2)基于时间序列变异理论,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入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过程与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洞庭湖冲淤时空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Ⅰ)湖南四水入湖水沙变化。四水入湖水量除湘水有增加趋势外,其余均呈微弱的衰减趋势,而入湖沙量则均呈较显着衰减趋势,入湖水沙量均处于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且输沙量变化呈强持续性;四水径流量分别有23a、23a、24a和33a的周期性,输沙量有21a、20a、22a和13a的周期性;四水入湖水量和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特征较明显,特别是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径流集中于5~7月,输沙集中于6~7月。(Ⅱ)荆江三口入湖水沙变化。三口入湖水沙量均呈显着衰减趋势,输沙量衰减趋势更为显着,入湖水沙量均处在一个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均表现为强持续性;三口径流周期分别为16a、31a、31a,输沙周期分别为33a、31a、31a;三口入湖水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在90%以上,径流输沙均集中在每年的7月份,三口分流洪道萎缩速度加快,枯季三口断流天数显着增多。(Ⅲ)城陵矶出湖水沙变化。出湖水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径流序列分为1951~1970年多水期和1971~2011年的少水期,输沙序列分为1951~1982年多沙期和1983~2011年少沙期;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序列分别在1971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分别具有35a和31a的周期性特征;径流输沙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别集中在每年的7月和4月。(ⅣV)湖泊冲淤变化。洞庭湖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形成、扩大、破碎和解体的过程变化。1951~2011年洞庭湖淤积泥沙总量627173×104t,年均淤积量为10282× 104t,洞庭湖平均淤积厚度达1.56m,年均淤积厚度约为2.56cm。淤积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洞庭湖,七里湖现已淤平。(3)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江湖关系先后发生了多次较大调整过程。探讨了水沙变异识别的系统流程和方法,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水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诊断。(Ⅰ)趋势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均呈衰减趋势,且输沙衰减趋势更为显着;(Ⅱ)突变点:三口入湖径流输沙序列分别在1977年和1990年附近发生了突变;四水径流序列未发生突变,输沙序列在1996年附件发生了突变;城陵矶径流序列在1971年发生了突变,输沙序列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Ⅲ)持续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输沙均表现出正持续性;(Ⅳ)周期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3a和35a,输沙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1a和31a。(4)在对荆江—洞庭湖河网结构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江湖联合水沙数学模型对洞庭湖区水沙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分别构建多变量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洞庭湖入出湖水沙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SVM模型模拟径流量的最大误差百分比为2.84%,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输沙量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5.22%(2007年),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SVM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信度较高,可以用来对洞庭湖出湖水沙进行预测。(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从防洪安全(水多)、缺水安全(水少)、水质安全(水脏)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面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并对影响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Ⅰ)水量安全的影响:水量安全包括防洪安全和缺水安全两个方面,三峡水库建成后洞庭湖的防洪形势有所好转,但三峡并不能完全解决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问题,湖区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随着三口入湖水量的减少,洞庭湖的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a)防洪安全:①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库对长江上游洪水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洞庭湖的防洪压力有所减轻;②但三峡水库并不能够完全解决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问题,洞庭湖区一直是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洞庭湖自身的防洪作用依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③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减少了荆江三口入湖沙量,有利于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④但三峡运行初期将会对长江干流河道造成冲刷,进一步加剧湖口出流顶托作用,不利于湖区的防洪排涝,且水库调度作用使后洪水过程历时延长,对湖区防洪造成不利影响。(b)缺水安全:三峡水库拦截了上游的大量泥沙,坝下游清水下泄导致长江干流冲刷,河床下切,枯水期时间延长,流量减小,枯水位显着下降,不利于洞庭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至475×108m3/a(2003~2010年),导致湖区连年季节性缺水,枯季荆江三口断流天数逐年增加,2006年藕池河西支断流天数达336d,刷新了历史断流天数记录。洞庭湖近几年持续出现水位偏低、湖泊面积不断萎缩,致使洞庭湖区严重的缺水形势。(Ⅱ)水质安全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入湖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受到较大影响。①湖区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体TN和TP的浓度呈上升趋势,湖区各水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以入湖口水域最大,湖体水域次之,出湖口水域最小;湖体水质表现为东洞庭湖劣于南洞庭湖,南洞庭湖劣于西洞庭湖。②2007年以前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以后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各年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为100.0%,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洞庭湖水质的水期变化较为明显,汛期水质较好,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状况均为优,而非汛期水质较差。③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从1991~2007年的中营养化到2008~2010年的轻度富营养化。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对洞庭湖富营养化带来影响:一方面,洞庭湖来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从而TN、TP、CODMn等浓度上升;另一方面,来沙量减少导致SS减少,进而导致SD提高和Chla增加。④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洞庭湖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经检验,TN、TP、CODMn、Chla、SD模型均能够满足预测要求,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⑤洞庭湖CODMMn、TN、TP的多年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963740t、699935t、50073t。枯水期:11 月份CODMn、TN、TP 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衰减10757t、289t和24t;1~4、12月份水环境容量在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水期:10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变化最大,主要是因为10月开始蓄水,洞庭湖的净化能力受到影响。⑥洞庭湖区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洞庭湖的N、P元素超标主要是面源污染引起的。(Ⅲ)饮水安全的影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等对湖泊水体的污染,湖区水质性缺水形势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饮水安全的人口已达350.3万人,占全省的24.5%,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①洞庭湖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人畜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湖区降水持续偏少也加剧了湖区的旱情;另外,湖区改水工作步履维艰是农村饮水困难的现实情况。②三峡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下泄流量比多年平均流量减少7890m3/s,枯水期1~3月份流量增加1170~1760m3/s,4月份流量减少370m3/s,5月份流量增加3760m3/s,洪水期6~9月份流量变化不大。荆江三口入洞庭湖的水量显着减少,湖区潜水位下降,尤其是枯水期水位下降明显。③最后提出解决湖区饮水安全的措施。首先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做到取水与治污相结合,加大湖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饮水安全的管理。
二、洞庭湖区洪灾形成机制及其防洪减灾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区洪灾形成机制及其防洪减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水演变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旱涝指标的研究现状 |
1.2.3 降雨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岳阳市降水数据分析 |
2.1 岳阳市区域概况 |
2.1.1 基本概况 |
2.1.2 自然环境状况 |
2.1.3 社会主要情况 |
2.2 降水量分析方法 |
2.2.1 移动平均法 |
2.2.2 累积距平法 |
2.2.3 气候倾向率法 |
2.2.4 变化趋势的显着性检验 |
2.2.5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
2.3 岳阳市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
2.3.1 趋势分析 |
2.3.2 突变分析 |
2.4 岳阳市季节降水量变化特征 |
2.4.1 趋势分析 |
2.4.2 岳阳市各季降水量突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岳阳市降雨量的旱涝特征分析 |
3.1 旱涝指标简介 |
3.1.1 降水距平百分率 |
3.1.2 Z指数 |
3.1.3 湿度指标 |
3.2 岳阳市年旱涝特征分析 |
3.2.1 降水距平百分率 |
3.2.2 Z指数 |
3.2.3 湿度指标 |
3.3 岳阳市季节旱涝特征分析 |
3.3.1 Z指数 |
3.3.2 湿度指标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岳阳市降水量预测 |
4.1 引言 |
4.2 资料来源 |
4.3 预测模型简介 |
4.3.2 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 |
4.3.3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4 降水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4.4.1 最近邻抽样回归降水预测 |
4.4.2 小波神经网络降雨量预测 |
4.5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降雨量预测及旱涝等级分析 |
4.6 岳阳市农业旱涝灾害成因及建议 |
4.6.1 自然因素 |
4.6.2 社会因素 |
4.6.3 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洞庭湖区整体二维数学模型的洪涝灾害模拟及防洪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研究进展 |
1.2.2 洞庭湖区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
1.2.3 洞庭湖治理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洞庭湖区整体二维数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2.1 数学模型简介 |
2.1.1 基本方程 |
2.1.2 数值计算方法 |
2.1.3 初始条件及参数 |
2.2 关键问题处理及检验 |
2.2.1 水工结构建筑物 |
2.2.2 洪水演进模拟 |
2.2.3 降雨模拟 |
2.2.4 泵站模拟 |
2.3 洞庭湖区整体二维数学模型建立 |
2.3.1 数学模型建立 |
2.3.2 模型率定与验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湖泊萎缩对洞庭湖区洪水过程影响模拟研究 |
3.1 洞庭湖区入湖洪水分析 |
3.1.1 三口分流量 |
3.1.2 四水入湖量 |
3.2 洞庭湖区洪水位分析 |
3.3 洞庭湖萎缩对湖内洪水影响 |
3.3.1 湖内水位变化 |
3.3.2 湖内流量变化 |
3.3.3 水面坡降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蓄洪补枯”理念下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研究 |
4.1 “退田还湖”治理方案研究 |
4.1.1 湖内水位变化 |
4.1.2 湖内流量变化 |
4.1.3 湖内坡降变化 |
4.1.4 分洪方式对洪水消减效果的影响 |
4.2 “河湖分离”治理方案研究 |
4.2.1 “河湖分离”方案对洞庭湖防洪效果分析 |
4.2.2 “河湖分离”方案蓄水效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数值模拟研究 |
5.1 湖区降雨量分析 |
5.1.1 湖区降雨量趋势分析 |
5.1.2 最大一日降雨量重现期统计 |
5.1.3 最大三日降雨量重现期统计 |
5.2 湖区涝灾模拟研究 |
5.2.1 模型 |
5.2.2 沥涝标准 |
5.2.3 排涝标准 |
5.2.4 不排涝情况下的湖区淹没范围 |
5.2.5 排涝情况下的湖区淹没范围 |
5.3 湖区降雨排涝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史料来源 |
2 洞庭湖区的历史地理 |
2.1 洞庭湖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
2.2 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
2.3 民国洞庭湖的水陆环境 |
3.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概述 |
3.1 洞庭湖区的灾况 |
3.2 洪涝灾害的成因 |
3.2.1 自然原因 |
3.2.2 社会原因 |
4.民国时期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影响 |
4.1 社会经济衰退 |
4.1.1 对城市的破坏 |
4.1.2 对农村的破坏 |
4.2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
4.3 阻断正常的交通运输事业 |
5. 民国时期洞庭湖区防灾、救灾措施 |
5.1 赈灾的基本程序和实施形式 |
5.1.1 报灾 |
5.1.2 勘灾 |
5.1.3 放赈 |
5.2 施行多种赈济措施 |
5.2.1 急赈 |
5.2.2 田赋蠲缓与豁除 |
5.2.3 工赈 |
5.2.4 农赈 |
5.3 兴修水利,治理江河堤垸 |
5.3.1 明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建设概况 |
5.3.2 民国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的开展 |
5.4 设仓积谷备荒,实行米禁 |
5.5 建立灾害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机构 |
5.6 慈善团体及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演变 ——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江湖关系概论 |
三、研究的时空范围 |
四、学术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长江与洞庭湖的江湖关系演变 |
第一节 长江与洞庭湖的江湖关系演变过程 |
一、荆江的演变过程 |
二、洞庭湖的演变过程 |
三、洞庭湖区江湖关系演变历程 |
第二节 江湖关系演变原因探析 |
一、自然原因 |
二、人为原因 |
第三节 江湖关系演变的效应 |
一、江、湖关于演变的自身效应 |
二、江湖关系演变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演变 |
第一节 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演变过程 |
一、武穴至湖口段长江演变过程 |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
三、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演变历程 |
第二节 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原因探析 |
一、自然原因 |
二、人为原因 |
第三节 江湖关系演变效应 |
一、江、湖关于演变的自身效应 |
二、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与鄱阳湖江湖关系之异同 |
第一节 两湖江湖关系相同之处 |
一、演变过程中的相同点 |
二、水沙交换过程中的相同点 |
第二节 两湖江湖关系相异之处 |
一、吞吐模式不同 |
二、水沙交换过程中的不同点 |
三、泥沙淤积与冲刷情况不同 |
四、水位差的成因不同 |
五、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演变的互动活跃度不同 |
六、江湖关系的演变对长江的反作用不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基层防洪应急能力评估与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综述 |
2.1 防洪应急相关概念 |
2.1.1 防洪应急 |
2.1.2 应急管理 |
2.2 防洪应急机制的内容与过程 |
2.2.1 应急准备机制 |
2.2.2 应急预警机制 |
2.2.3 信息管理机制 |
2.2.4 应急响应机制 |
2.2.5 社会动员机制 |
2.2.6 善后重建机制 |
2.2.7 调查评估机制 |
2.2.8 应急保障机制 |
3 府谷县防洪应急现状与问题 |
3.1 府谷县地理特点 |
3.2 府谷县防洪应急现状 |
3.2.1 增加防洪物资,加固防洪工程 |
3.2.2 建立防洪预案,设立指挥中心 |
3.2.3 加强预警监测,重视转移安置 |
3.3 府谷县防洪应急存在问题 |
3.3.1 防洪除涝能力不足 |
3.3.2 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
3.3.3 抢灾救险能力不足 |
3.3.4 应急保障能力不足 |
4 府谷县防洪应急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 |
4.2 评价模型 |
4.2.1 云模型 |
4.2.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3 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法的评估模型 |
4.3 评价过程 |
4.3.1 防洪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正态云分布 |
4.3.2 计算平均隶属度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 国外防洪应急经验借鉴 |
5.1 防洪应急管理多样化 |
5.2 防洪应急救助力量充足 |
5.3 防洪应急意识到位 |
5.4 启示与借鉴 |
6 基层防洪应急机制构建 |
6.1 防洪应急准备阶段 |
6.1.1 防洪准备机制 |
6.1.2 防洪预警机制 |
6.1.3 信息管理机制 |
6.2 防洪应急实施阶段 |
6.2.1 应急响应机制 |
6.2.2 社会动员机制 |
6.3 防洪应急重建阶段 |
6.3.1 善后重建机制 |
6.3.2 调查评估机制 |
6.3.3 应急保障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GIS的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评价及风险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洪灾风险的相关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自然地理概况 |
1.3.2 社会经济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洪灾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洪灾风险评价理论 |
2.2 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综合评价法 |
2.2.3 GIS功能 |
2.3 洪灾风险评价模型 |
2.4 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4.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2.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评价 |
3.1 数据来源 |
3.2 洪灾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处理 |
3.2.1 洪灾危险性指标 |
3.2.2 洪灾易损性指标 |
3.2.3 防洪减灾薄弱性指标 |
3.3 洪灾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评价 |
3.4.1 洪灾危险性评价 |
3.4.2 洪灾易损性评价 |
3.4.3 防洪减灾薄弱性评价 |
3.4.4 洪灾风险综合评价 |
3.5 评价结果验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影响下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变化 |
4.1 洪灾风险变化 |
4.1.1 洪灾风险变化的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
4.1.2 洪灾危险性变化 |
4.1.3 洪灾易损性变化 |
4.1.4 洪灾综合风险变化 |
4.2 城市化对洪灾风险的影响 |
4.2.1 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分析 |
4.2.2 城市化与洪灾风险的相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流域水系 |
2.4 气象水文特征 |
2.5 土壤植被 |
2.6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7 生态环境 |
2.8 洞庭湖历史演变与江湖关系变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区水文泥沙特征与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1 洞庭湖入湖水文泥沙条件变化 |
3.2 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3 洞庭湖出湖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与影响机理分析 |
4.1 水沙序列及其变异 |
4.2 水沙序列变异识别与诊断 |
4.3 洞庭湖区水沙变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水沙交互作用模拟分析 |
5.1 面向复杂系统的水文建模技术 |
5.2 长江与洞庭湖水沙交互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三峡建库后的洞庭湖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
6.1 洞庭湖区的洪旱灾害形势 |
6.2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量安全的影响 |
6.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制分析 |
6.4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防治措施 |
6.5 洞庭湖区缺水安全防治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质安全的影响分析 |
7.1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 |
7.2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7.3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分析 |
7.4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的形成机制分析 |
7.5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分析 |
8.1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的影响 |
8.3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治理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洞庭湖区洪灾形成机制及其防洪减灾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嘉靖时期洞庭湖区洪灾治理研究[D]. 张莹. 吉首大学, 2021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黎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基于洞庭湖区整体二维数学模型的洪涝灾害模拟及防洪减灾研究[D]. 刘易庄.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5]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6]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与治理研究[D]. 袁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演变 ——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D]. 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层防洪应急能力评估与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以府谷县为例[D]. 孙旭. 西北大学, 2017(04)
- [9]基于GIS的北部湾经济区洪灾风险评价及风险变化研究[D]. 王思懿. 广西大学, 2017(06)
- [10]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D]. 胡光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