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然[1](202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强调野外实际调研地质现象,结合详细的室内观察分析,系统的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准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对矿区内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开展岩石学、锆石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柴北缘造山带内牦牛山组酸性火山岩结晶年龄为407Ma、378Ma、377Ma,结合该时期前人的研究资料,系统的总结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陆碰撞-后碰撞的动力学演化事件,~410Ma的时间点为重要的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时间,此时柴北缘地区发生板片断离事件,整体从挤压造山环境转为伸展环境,标志着正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随着地壳持续增厚在~380Ma发生岩石圈拆沉,大量的幔源岩浆上涌。本文获取的柴北缘晚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结晶年龄为240Ma、232Ma、230Ma,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后,柴达木地块已经与祁连地块拼贴完成,本文研究认为该时期并未裂解出新的洋盆,而是与东昆仑造山带一同受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详细研究发现具有明显岩性差异、时代差异和构造背景差异的两期火山岩事件,而非前人认为的均为鄂拉山组,基于上述地质事实,本文建议将鄂拉山组解体,并建立夏河组,与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区分。夏河组成岩年龄为印支早期,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来源于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与熔融的镁铁质地壳形成的混合岩浆,形成于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其成岩年龄为印支晚期,源区具有强烈壳-幔混合岩浆特征,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后碰撞伸展-强烈的岩石圈拆沉背景。由此可见,柴周缘显生宙存在三期陆相火山岩,而非前人认为的两期。本文对选取的六个典型矿床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研究认为:柴北缘达达肯乌拉山多金属矿为热液脉型矿床,非VMS型矿床。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特征为斑岩型矿床,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夏河铜多金属矿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和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矿床。其中夏河,鄂拉山口和哈日扎均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属于H2O-Na Cl-CO2体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多元性,受酸性岩浆和地层共同影响。夏河铜多金属矿床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为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演化到晚期大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硫同位素来源于中酸性岩浆活动。哈日扎和那更康切尔矿床流体包裹体以CO2三相和气液两相为主,C-H-O-S-Pb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初生水特征,铅来源于幔源和地壳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此外首次在那更康切尔矿区发现碲化物的存在,种种迹象体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银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区域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水和金属硫、亲流体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卤素以及其他组分输送到上地幔中,为形成富含Ag、Au成矿物质的幔源C-H-O流体相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控矿构造,该时期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沿断裂上侵携带了成矿物质,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硫化物沉积形成如本文鄂拉山口和夏河矿床。演化到印支晚期洋盆闭合之后,区域经历强烈的构造体制转换,储存在上地幔的大量富含Ag、Au等金属元素的幔源C-H-O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地壳,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断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在运移至浅部时,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最终沉淀形成银多金属矿床。明确了产在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的矿床的找矿方向,既寻找形成深度较浅的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部分热液脉型矿床。由于中生代柴北缘远离俯冲带,因此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明显强于柴北缘地区。由于陆相火山岩区剥蚀深度较浅,本文认为陆相火山岩区是接下寻找此类Ag多金属矿床的重点靶区。本文以新的视角,内容涵盖丰富,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规律。进一步厘清了柴达木盆地周缘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观点、方法、阐述过程及结论方面不足之处,承蒙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肖军军[2](2020)在《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系统分析区域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区域金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内圈定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经异常查证发现了金矿化体。通过对九峰矿区土壤化探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初步研究,建立了九峰矿区金矿可能的成矿模式,初步评价了九峰矿区金矿找矿前景,主要成果如下:1、在九峰矿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成矿元素特征参数分析、地学多元统计分析,利用盒须图法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圈定单元素异常,圈出Au-As-Sb综合异常2处。土壤化探异常与槽探、硐探工程揭露的金矿化体位置较吻合,圈定的综合异常对九峰矿区金矿找矿具有指导意义。2、工程揭露的金矿化体位于韧性剪切带旁侧派生的构造破碎带内,受构造破碎带控制。通过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分析,认为九峰矿区内金矿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金矿化体Au/Ag比值的分析,认为目前工程揭露的矿化体往深部仍有较大延伸,九峰矿区内具备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韩颖霄[3](2020)在《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大量与燕山期侵入岩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层控型Cu-Fe-Au-Mo矿床。虽然经过多年研究,但远离接触带的脉状金矿化和层控型矿体的成因依然存在巨大争议,而且矿区内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九瑞矿集区丰山矿田、城门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的成因开展研究,并对稀散金属的赋存状态进行探讨。丰山矿田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脉状金矿床中发育大量Te-Au-Ag-(T1)矿物,如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金矿、碲金铊矿物等。这两种矿化在铅锌成矿阶段均发育富Mn碳酸盐,可标识出岩浆热液的前锋位置;在矿田中由近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至远接触带脉状金矿,可识别出Cu-Mo-Te-Bi、Pb-Zn-Mn-Te、As-Te-TI的元素分带。这两种矿化中碳酸盐δ13C和δ18O值由早到晚呈正相关增大趋势,模拟计算显示这是由岩浆热液与碳酸盐岩反应过程中水岩比降低所导致的。新的硫酸盐S同位素测试和前人数据共同显示矿田内矽卡岩型铜金、脉状金矿化为单一的岩浆硫源。在城门山矿区,镜下特征显示纹层状矿石、胶状-草莓状黄铁矿均不能作为同生喷流沉积作用的证据,层控型矿体的矿物组合、生成顺序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一致,即矽卡岩成矿系统可以解释各类型矿石的矿相学特征。城门山矿区发现大量与铜铅硫化物密切相关的Te-Bi矿物,包括碲银矿、辉碲铋矿、硫铋铜矿、硫铋铅矿等,这与丰山矿田中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相类似。原位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具有早期富Se、Co,晚期富As、Au、Tl的典型特征,且含量变化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与其他地区的岩浆热液系统相似,而不同于喷流沉积型矿床;闪锌矿早期富Fe、In,晚期Cd、Mn的特征也符合前人对岩浆热液系统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总结。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研究显示城门山矿区的硫源为单一且稳定的岩浆硫源(834S=0~4‰),高氧逸度环境会导致局部样品富集轻硫(δ34S最小达-30%‰)。矿相学、稳定同位素、硫化物微量元素等研究显示脉状金矿化、层控型矿体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其成因类型分别为远接触带型金矿化、manto交代型矿化,与近接触带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化构成了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矿区内可发育稀散金属富集,例如Te、Tl元素常以细粒的矿物集合体产出,而Se、In、Ga、Cd等元素则可以赋存在不同产状的黄铁矿、闪锌矿之中;同时本文建立的黄铁矿Se/As-Co图解,在识别矿床成因类型时也可提供重要思路。
赛盛勋[4](2020)在《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文中提出胶东牟乳金矿带位于苏鲁地体内,其金成矿时限、矿体定位过程、成矿后的变化和保存仍存争议。论文以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矿体内部结构观察和矿区构造变形测量为基础,运用高精度绢云母40Ar/39Ar、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元定年方法,结合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探求牟乳金矿带矿体详细定位过程、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模式。乳山金矿床形成于122-117 Ma,矿体边部的石英脉可能略晚于矿体中部形成,指示乳山金矿床的形成是持续时间达5个百万年、包含多次流体活动的单一成矿事件。NW-SE向弱剪切挤压背景下成矿流体发生周期性“超静岩压力-静水压力”压力波动,诱发控矿断裂多次左行逆冲滑动,矿体是在周期性“断裂破裂滑动-石英脉沉淀-先成石英脉被水力致裂-断裂被完全充填”增量沉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富金石英复脉。单次流体事件中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基本一致,Co、Ni、As等元素因成矿流体间歇性压力波动而与其他元素有不同的分布行为。周期性压力波动和由此引发的间歇性流体不混溶使乳白色粗粒石英和黄铁矿、烟灰色中细粒他形石英和黄铁矿依次大规模沉淀,含金矿物和多金属硫化物随后在愈加富Au、Ag、Te、Pb、Zn和Cu等的流体中近于同时沉淀。间歇性流体不混溶导致H2S等还原性气体大规模逸出,金硫络合物失稳分解,金被吸附至先成黄铁矿内水力致裂形成的裂隙面发生沉淀。成矿后胶东区域先后经历了NWW-SEE向伸展(110-100 Ma)、NW-SE向挤压(100-85 Ma)、NNW-SSE 向伸展(80-65 Ma)、NE-SW 向挤压(65-50 Ma)和NW-SE向挤压(50 Ma-至今)等多次应力场转换。与此对应,牟乳成矿带先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轻微升温后热静置、中速冷却和热静置等热历史,最后单调冷却并缓慢降至现今温度。牟乳成矿带整体成矿深度可能稍小于7.1-14.2 km,成矿后至今总计被剥蚀了约5.5-7.2 km,矿带只有最浅部被剥离,深部仍有较大资源潜力。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多幕式转变可能是早白垩世以来区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的主导地球动力学因素。
杨治[5](2020)在《安徽蚌埠—五河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安徽省蚌埠五河地区的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东南缘蚌埠台隆和五河台坳邻接区域。前人对本地区金矿床已经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系统的区域对比研究,对区内金矿床的沉淀机制研究较少,矿床成因类型还存在还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该地区典型金矿床(河口、荣渡及天井湖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Re-Os同位素、金的赋存状态以及H-O-S同位素的特征,来厘定矿床的形成时代、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本次研究的3个典型金矿床矿体主要呈细脉浸染状、脉状和网脉状赋存于古太古代西堌堆地层中,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1)黄铁矿-石英阶段(早阶段);(2)石英-黄铁矿阶段(中阶段);(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阶段);(4)石英-碳酸盐阶段(晚阶段);中阶段为主要的金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区内金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流体,从早阶段-主成矿阶段-晚阶段流体的盐度和温度都发生较大程度的降低;3个金矿床在主成矿阶段的温度具有河口金矿床>荣渡金矿床>天井湖金矿床的特点。矿石中石英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河口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少量大气降水,荣渡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大气降水,天井湖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地层有机水。矿石中黄铁矿以及围岩S同位素的特征表明3个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岩及地层。综合对比研究3个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H-O-S稳定同位素特征,认为河口、荣渡及天井湖金矿床为同一成矿体系,且河口金矿床可能是这3个金矿床的成矿热液中心。区内金矿床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裂隙金、粒间金及包体金赋存于黄铁矿和石英内,结合对不同世代的黄铁矿LA-ICP-MS的面扫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显示金可能发生了多次的富集,并且金沉淀的主要机制是减压沸腾去气和流体混合。对荣渡矿床矿石的黄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发现金矿床形成于134±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所做的岩浆岩定年工作,推测荣渡、河口及天井湖金矿床矿床的成矿可能与区内130Ma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综上,认为蚌埠五河地区金矿床可能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并且建立了该地区金矿床初步的成矿模式。
王偲瑞[6](2020)在《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文中研究指明胶东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金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胶西北地区赋存了胶东金成矿省约80%的黄金资源储量,其内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群聚特征,但对群聚机理的研究极其薄弱。为此,论文针对金矿床群聚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方法技术,系统开展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系统的区域-矿床尺度调查和综合分析,识别了胶西北控矿断裂带结构,厘定了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演化历史,查明了控矿断裂带形成和演化与胶东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构造应力体制转换有关。玲珑花岗岩于约166~149Ma侵位,之后沿拆离断层发生快速剥露和冷却,约130Ma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生早期金成矿作用,约120Ma的主期金成矿事件发育于拆离断层脆-韧性构造转换带之上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叠加部位。区域断裂带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次级断裂带控制了中型-小型金矿床的产出,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受到相同的构造体制控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过程。2、在厘清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运动学性质的基础上,建立断裂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查明了断裂带构造活动引起高渗透率的区域分布在断裂带特定的部位,导致了金矿床空间群聚分布的规律。焦家金矿床内存在28个库伦破裂应力增大的区域,且已知金矿床与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高度一致性,金矿床储量(Q)与库伦破裂应力(ΔCFS)存在满足线性关系:Q=4.526×ΔCFS-83.27。该金矿床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了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导致在远离焦家主断裂的部位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发育小型金矿床(点)。3、胶西北金矿床内发育主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远离主断裂的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构造线框对金矿体形态进行数字化模拟分析,查明两种金矿体不同的几何学特征:蚀变岩型金矿体具有更高的U/V值,最高可达17.54198,成矿流体运移具管道流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具较低的W值,最低为0.718787,围岩渗透性更差。同一矿床内矿体具有从Ⅰ号蚀变岩型矿体主导的包含扁长状矿体到Ⅲ号石英脉矿体更加扁平状矿体的演化趋势。结合金品位地质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控矿构造分析,指出寺庄金矿床内Ⅰ号矿体群整体向SW 200°侧伏,Ⅲ号矿体群和高品位富矿柱向NE 48°侧伏;不同矿体间成矿流体的输运方式和方位都发生了转变,焦家断裂带成矿早阶段左行逆断活动形成了 SW侧伏的Ⅰ号矿体群;成矿晚阶段断裂带的右行正断活动,形成Ⅲ号矿体群,并在Ⅰ号矿体内导致矿化叠加形成NE侧伏的富矿柱。4、通过显微图像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宏观网脉密度统计分析,获取了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断裂带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和微孔隙度参数。揭示蚀变岩金型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分别具有高渗透率(1×10-16m2~4×10-16m2)、高微孔隙度(46%~69%)和高渗透率(2×10-16m2~4.2×10-15m2)、低微孔隙度(19%~21%)的特征。不同矿化类型渗透率和微孔隙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矿体中流体输运方式的不同,蚀变岩型矿体中流体以管道流的形式高效率的输运。5、综合剖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过程,指出玲珑花岗岩侵位后未冷却至围岩温度前,韧性构造活动和温度梯度差驱动了流体定向运移,在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育早期约130Ma的金矿化;而约120Ma发生的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脆性活动引起的流体势差。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带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断裂带构造活动提供了驱动力,在主断裂带下盘的破碎带内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在远离主断裂的下盘高角度张性裂隙中热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聂喜涛[7](2019)在《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延边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由龙岗地块和华北克拉通北缘陆缘增生带两大构造单元组成,受到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作用的影响,多起构造、岩浆作用使得本区成为以钼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区。本文在和龙地区已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点)进行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矿床成因。同时在研究岩浆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流体的演化、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上,探讨成矿作用,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最后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研究区经历了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俯冲、闭合、伸展)以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三个阶段。新太古代末期,克拉通化结束,进入系统伸展构造过程。到了中三叠世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在本区拼贴完成,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结束。晚三叠世研究区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背景。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处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西向俯冲的构造背景,标志着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开始。2.首次将研究区热液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脉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叠生型四类。其中百里坪银矿为中温热液脉型银矿床,金.城洞金矿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石马洞钼矿和华集岭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床,白石洞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床,沙金沟金矿为叠生型金矿床:为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化叠加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化。3.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化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研究揭示:百里坪银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富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296℃,盐度为3.137.2%NaCleqv,密度为0.751.08g/cm3,为中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金城洞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51312℃,盐度为0.511.2%NaCleqv,密度为0.500.87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石马洞钼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少量的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42338℃,盐度为6.910.7%NaCleqv,密度为0.750.90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晚期可能混有大气降水;华集岭钼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少量的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50347℃,盐度为6.013.6%NaCleqv,密度为0.620.88g/cm3,激光拉曼结果显示含矿流体主要成分为H2O和CO2,含少量的N2,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含CO2、N2的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白石洞铁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少量的富CO2三相包裹体,矽卡岩期石榴子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97445℃,盐度为4.250.4%NaCleqv,密度为0.651.11 g/cm3。石英-硫化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4287℃,盐度为4.220.2%NaCleqv,密度为0.761.00g/cm3,表明早期为高温,高盐度,高密度成矿流体体系,晚期流体为低温,中盐度,中低密度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沙金沟金矿第一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为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65425℃,盐度为6.416.5%NaCleqv,密度为0.561.01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为富CO2三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49325℃,盐度为3.511.5%NaCleqv,密度为0.620.89g/cm3,为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晚期混有大气降水。4.矿石矿物硫、铅、Re-Os同位素和相关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百里坪银矿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2.074.93‰,平均为3.88‰,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硫;金城洞金矿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3.0‰4.3‰,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6.84517.173,207Pb/204Pb为15.4815.519,208Pb/204Pb为36.86438.52,表明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岩浆或壳幔混源;石马洞钼矿辉钼矿的Re含量在26.9×10-633.8×10-6之间,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属性;华集岭钼矿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范围为2.0‰4.2‰,辉钼矿Re含量介于19.564×10-623.128×10-6之间,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或壳幔混源;白石洞铁矿成矿闪长岩母岩起源于新生地壳和古老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源或大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下地壳的混合源;沙金沟金矿第一期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0.08‰1.92‰,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第二期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0.49‰4.90‰,对应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27018.281,207Pb/204Pb为15.56915.580,208Pb/204Pb为38.25638.301,指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属性。5.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百里坪银矿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辉绿玢岩锆石U-Pb年龄为243.5±2.6Ma,石马洞钼矿和华集岭钼矿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3.1±0.9 Ma和178.0±1.1Ma,白石洞铁矿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64.6±1.4Ma。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得出:百里坪中温热液银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三叠世、成矿与辉绿玢岩有关,金城洞中温热液金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煌斑岩、闪长玢岩有关,石马洞和华集岭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白石洞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闪长岩有关,而沙金沟叠生型金矿第一期成矿作用与中侏罗世闪长岩有关,第二期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据此,将研究区中生代热液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分别为印支期(中三叠世)银矿成矿作用、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内生多金属成矿作用和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多金属成矿作用。6.从成岩成矿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印支期(中三叠世)成矿作用是在古亚洲洋闭合的背景下的华北克拉通及其陆源增生带和兴蒙造山带在延边地区发生碰撞、岩石圈板块的缩短、增厚。促使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并底侵、加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房,经过进一步演化,在地壳浅部就位。岩浆演化后期流体出溶、并携带大量的Ag、Au等成矿物质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同时萃取少量的地层中的Ag、Au等成矿物质,并在近地表韧性剪切带等构造薄弱部位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富集成矿;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成矿作用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西向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俯冲洋壳的脱水、脱气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并底侵、加热下地壳,促使下地壳先存的古老物质部分熔融,混合新生玄武质岩浆生成混合岩浆房,混合岩浆在上侵过程中通过结晶分异作用最终在地表浅部就位形成与燕山早期Mo、Fe、Au矿成矿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分异晚期形成的热液(含矿热液)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构造薄弱带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沉淀形成一系列Mo、Fe、Au等热液矿床。燕山晚期(早白垩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后的伸展背景,携带大量常量及微量元素的高密度幔源C-H-O流体沿着断裂构造上升,在下地壳发生结晶分异作用。一部分形成钙碱性超基性岩浆,经过少量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和结晶分异作用,在地壳浅部就位;另一部分分异为相对富含硅碱质的C-H-O的流体,在地壳不同层次发生热液矿化作用形成含矿热液,含矿热液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在地壳浅部构造薄弱部位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沉淀、富集成矿。
毛晨[8](2019)在《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南秦岭凤太盆地泥盆系地层中相继发现有大量大、中型铅锌矿(如八方山-二里河、银洞山、铅硐山、银母寺、银洞梁等)和大型-超大型的金矿(如双王和八卦庙等金矿)。通过前人研究表明,凤太盆地金矿与铅锌矿在赋矿层位、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方面均有一定的关联性,表现出明显的共生成矿关系,但由于缺乏细致详尽的数据支撑和系统性矿床模式的建立,导致金矿与铅锌矿成因关系的认识不足,这一研究的滞后,不但有碍于“秦岭式”矿床理论的发展与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对秦岭区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本研究以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条件为基础,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岩相学、同位素定年、LA-ICP-MS原位同位素物源示踪、LA-ICP-MS原位微量成分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探讨南秦岭凤县地区时空紧密相关的八卦庙金矿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的成因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针对两类矿床成因建立完善统一的成矿模式。研究过程中,本文取得成果和认识如下:研究内八卦庙金矿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第二岩性层铁白云质千枚岩(主要赋矿围岩)中沉积期草莓状黄铁矿岩相学特征以及硫同位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符合SEDEX矿化第一阶段成矿模式,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上段灰岩(主要赋矿围岩)中成岩期黄铁矿的岩相学特征以及硫同位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符合SEDEX矿化第二阶段成矿模式。由于八卦庙金矿赋矿围岩形成时间明显晚于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赋矿围岩,表明这两个不同层位的沉积-成岩期黄铁矿的形成是多期次(至少两期)喷流沉积事件导致的结果,由于不同期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层位上金和铅、锌的富集差异。本文认为晚泥盆世的喷流沉积作用只是使Au、Pb、Zn元素预富集在地层中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矿体,真正意义上的矿体是在晚三叠世造山过程中形成。研究区内八卦庙金矿和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的晚三叠世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处于秦岭造山后碰撞阶段,并经历了造山过程从早期挤压变形(209220Ma)到晚期伸展(209Ma)的构造-流体成矿过程:八卦庙金矿早期I、II成矿阶段主要受NW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早期I成矿阶段主要受NWW向构造破碎带和片理化带控制;而八卦庙金矿晚期III、IV成矿阶段受NE向张裂隙和剪节理控制,二里河铅锌矿晚期II、III成矿阶段受NE向张裂隙控制。在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方面,对于早期变质增温阶段,八卦庙金矿早期成矿流体(I、II成矿阶段)为地层变质流体和深部岩浆热液的混合流体,其硫源为深部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变质作用将地层中S和Au、Cu、Pb、Zn等一系列元素重新活化富集,但不排除部分金和成矿物质来自于深部岩浆热液活动;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早期成矿流体(I成矿阶段)以地层变质流体为主,并有少量岩浆流体的加入,硫源为地层硫与岩浆硫的混合来源,银洞山矿区I成矿阶段铅的来源很可能是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与赋矿围岩三者的混合作用。对于晚期增温减压成矿阶段,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古老基底变质流体和古道岭组地层,而IV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围岩星红铺组地层,III、IV成矿阶段硫源来自岩浆硫和下部古道岭组地层硫,III成矿阶段铅源来自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和古道岭组地层的混合作用,IV成矿阶段铅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地层(星红铺组);二里河铅锌矿晚期成矿流体(II、III成矿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而在III成矿阶段有少量地层流体的加入,II、III成矿阶段硫源以岩浆硫为主,II成矿阶段铅的来源很可能是西坝岩体岩浆热液、古老基底与赋矿围岩三者的混合作用。在金矿赋存状态和富集沉淀机制方面,八卦庙金矿II成矿阶段金主要以包裹金和裂隙金存在,少量存在于黄铁矿晶格中,而IV成矿阶段金的主要以晶格金和包裹金两种方式存在于黄铁矿内。八卦庙金矿热液期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水-岩反应,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水-岩反应和总硫活度下降,IV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水-岩反应、氧逸度下降、总硫活度下降和pH值增高。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总硫活度下降,III成矿阶段金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水-岩反应、总硫活度下降、pH值增高。在铅锌矿赋存状态和富集沉淀机制方面,铅锌矿体主要存在于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铅锌的运移方式主要以氯化物形式迁移并以硫化物(方铅矿和闪锌矿)形式沉淀。八卦庙金矿III成矿阶段铅锌矿的主要沉淀机制为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I、II成矿阶段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流体混合,而III成矿阶段的主要富集沉淀机制是温度下降和压力下降引起的沸腾作用、流体混合及水岩反应。在金矿与铅锌矿成因关系方面,本文认为早期晚泥盆世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导致研究区内金预富集在上层位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而铅锌矿主要产于在下层位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中,而晚三叠世的变质变形作用对研究区内金铅锌元素起着再次活化富集作用,并形成一系列容矿和导矿构造,深部岩浆热液和变质流体沿着导矿构造上涌,不仅活化萃取了原先地层的金铅锌元素,更重要的是将下部古道岭组地层中S和Au、Pb、Zn、Cu等成矿物质带到上部星红铺组相对富金地层中,不仅扩大了铅锌的成矿规模,也延缓了金的沉淀,导致金在后期流体中更加富集沉淀,从而扩大了金矿的规模。因此,晚三叠世岩浆热液的发育非常重要,它的性质和规模直接决定了研究区内金铅锌的分布和成矿规模,甚至决定了整个凤太盆地内金铅锌的分布和成矿规模。
杨宇军[9](2019)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夏尔楚鲁金矿位于乌力吉—锡林浩特元古代、华力西期、燕山期铜、铁、铬、金、萤石成矿带(Ⅲ7)-白乃庙--哈达庙铜、金、萤石成矿带(Ⅳ75)-白乃庙--谷那乌素铜、金成矿带(Ⅴ75-3),是内蒙古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多金属详查项目发现的金矿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区域地质情况及矿区地质情况、物化探情况、矿石规律、矿体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区内金矿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为研究区内中二叠纪酸性侵入岩,主要成矿时期为在中二叠世。金矿体严格受到近南北向次级微小断裂控制,随后含矿流体在上升侵入过程中,形成金矿体。总结研究区内金矿床成因上与四子王旗白乃庙铜金矿床不同,其成因类型应属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围岩型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二叠世黑云母花岗岩,矿体严格受到近南北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区地质及矿体展布特征等综合分析,今后找矿应该从己知到未知,探边摸底扩大矿山保有资源量。外围金矿找矿方向应在白云鄂博-赤峰及西拉木伦深大断裂两侧海西期侵入岩内。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10](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二、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0.1.1 项目依托及选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0.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1 陆相火山岩区矿床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区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工作 |
0.3.3 存在问题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主要工作量 |
0.6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柴周缘东昆仑造山带 |
1.2.2 柴北缘造山带 |
1.3 区域构造 |
1.3.1 昆南断裂 |
1.3.2 昆中断裂 |
1.3.3 昆北断裂 |
1.3.4 柴达木南缘隐伏断裂 |
1.3.5 柴达木北缘隐伏断裂 |
1.3.6 丁字口-乌兰断裂 |
1.3.7 宗务隆山南断裂 |
1.3.8 宗务隆-青海南山断裂 |
1.3.9 阿尔金断裂 |
1.3.10 哇洪山-温泉断裂 |
1.4 区域岩浆岩 |
1.4.1 东昆仑地区 |
1.4.2 柴北缘地区 |
第2章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及动力学演化研究 |
2.1 前加里东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 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1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体制转化和构造迁移 |
2.2.2 柴北缘造山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3.1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造山带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2.3.2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北缘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3 柴周缘中生代相邻板块时空演化关系 |
2.4 关于中生代火山岩问题 |
2.4.1 印支早期夏河组火山岩 |
2.4.2 印支晚期鄂拉山组火山岩 |
2.4.3 夏河组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差异性对比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柴周缘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1.1 鄂拉山口铅锌矿床 |
3.1.2 夏河铜多金属矿床 |
3.1.3 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 |
3.1.4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 |
3.2 柴周缘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2.1 达达肯乌拉山铜铅锌矿床 |
3.2.2 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金多金属矿床 |
第4章 区域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
4.1 柴周缘成矿带的时空结构 |
4.2 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解析 |
4.3 柴周缘印支早期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 柴周缘印支晚期陆相火山岩区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1 幔源C-H-O流体与银、金元素的关系 |
4.4.2 成矿深源性问题探讨 |
4.4.3 东昆仑富Ag幔源流体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过程分析 |
4.4.4 成矿模式 |
4.4.5 矿床的剥蚀保存条件 |
4.5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本次工作情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
3.2 元素特征参数统计分析 |
3.3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 |
第四章 控矿因素及金矿找矿预测 |
4.1 区域成矿规律分析 |
4.2 异常查证 |
4.3 九峰矿区控矿因素 |
4.4 找矿远景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3)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矿物缩写 |
1 绪论 |
1.1 赋存于碳酸盐岩中金矿化 |
1.1.1 研究现状 |
1.1.2 丰山矿田 |
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型矿体 |
1.2.1 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总结 |
1.2.1.1 喷流沉积矿床 |
1.2.1.2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1.2.1.3 Manto交代型矿体 |
1.3 稀散金属 |
1.3.1 定义和研究意义 |
1.3.2 长江中下游稀散金属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计划实施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九瑞矿集区 |
3 丰山矿田脉状金矿化成因研究 |
3.1 矿区地质 |
3.1.1 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3.1.2 脉状金矿床 |
3.2 矿相学特征 |
3.2.1 矽卡岩铜金矿床 |
3.2.2 脉状金矿床矿相学研究 |
3.3 碳酸盐成分 |
3.4 稳定同位素研究 |
3.4.1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3.4.2 硫酸盐硫同位素研究 |
3.5 丰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4 城门山矿区层控型矿体成因研究 |
4.1 矿区地质 |
4.1.1 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2.1 断裂 |
4.1.2.2 褶皱 |
4.1.3 岩浆岩 |
4.2 矿石类型 |
4.3 矿石组合及生成顺序 |
4.4 硫化物微量元素测试 |
4.4.1 黄铁矿微量元素 |
4.4.1.1 城门山矿区 |
4.4.1.2 丰山矿田鸡笼山矿床 |
4.4.1.3 黄铁矿Se/As-Co图解 |
4.4.2 闪锌矿微量元素 |
4.4.2.1 城门山矿区 |
4.4.2.2 丰山矿田鸡笼山-曹家山成矿系统 |
4.4.2.3 闪锌矿Fe/Mn-In图解 |
4.5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测试 |
4.6 金、银、稀散金属赋存状态 |
4.7 城门山矿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意义 |
5 结论 |
5.1 主要认识 |
5.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1.1.2 构造控矿作用 |
1.1.3 成矿作用时限 |
1.1.4 成矿流体演化 |
1.1.5 成矿后变化和保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构造控矿作用与构造-热液脉系统特征 |
1.2.2 岩相学和矿相学特征 |
1.2.3 金矿化时限及持续时间 |
1.2.4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1.2.5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1.3 论文结构和实物工作量 |
1.3.1 论文结构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胶东金成矿地质背景 |
2.1.1 变质基底 |
2.1.2 岩浆活动 |
2.1.3 构造格架 |
2.2 牟乳成矿带地质背景 |
2.2.1 断裂构造 |
2.2.2 地层和岩浆岩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地质 |
3.1.1 乳山金矿床 |
3.1.2 邓格庄金矿床 |
3.1.3 胡八庄金矿床 |
3.1.4 三甲金矿床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化类型 |
3.2.2 矿石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 |
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4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形成机制 |
4.1 控矿构造特征 |
4.1.1 几何学特征 |
4.1.2 运动学特征 |
4.2 石英脉结构特征和热液矿物共生序列 |
4.2.1 高角度剪切脉 |
4.2.2 低角度张性脉 |
4.2.3 矿物共生序列 |
4.3 金成矿作用年代学 |
4.3.1 样品采集与样品特征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时限 |
4.4.2 断裂动力学,流体压力波动和断层阀行为 |
4.4.3 高角度剪切脉形成过程 |
4.4.4 成矿流体运移与围岩蚀变 |
4.4.5 成矿动力学意义 |
4.5 小结 |
5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5.1 黄铁矿矿相学 |
5.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3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 |
5.3.2 黄铁矿微量元素相关性 |
5.3.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成矿流体压力波动下的微量元素分布行为 |
5.4.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和矿物沉淀序列 |
5.4.3 金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6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 |
6.1 成矿后构造-岩浆活动 |
6.1.1 成矿后岩浆活动 |
6.1.2 成矿后构造活动 |
6.2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 |
6.2.1 锆石(U-Th)/He测试 |
6.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矿带构造分析 |
6.3.2 锆石(U-Th)/He测试 |
6.3.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4 讨论 |
6.4.1 成矿后热历史 |
6.4.2 矿带剥蚀幅度和勘查意义 |
6.4.3 区域应力转换和地球动力学体制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定位过程 |
7.1.2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7.1.3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安徽蚌埠—五河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热液金矿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热液金矿床金的沉淀机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概况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进度及工作量 |
1.4.1 工作进度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荣渡金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围岩蚀变 |
3.1.7 成矿阶段 |
3.2 河口金矿床 |
3.2.1 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石特征 |
3.2.6 围岩蚀变特征 |
3.2.7 成矿阶段 |
3.3 天井湖金矿床 |
3.3.1 地层 |
3.3.2 构造 |
3.3.3 岩浆岩 |
3.3.4 矿体地质特征 |
3.3.5 矿石特征 |
3.3.6 围岩蚀变特征 |
3.3.7 成矿阶段 |
3.3.8 黄铁矿的世代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
4.1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4.2 H-O-S同位素特征 |
4.2.1 H-O同位素组成 |
4.2.2 S同位素组成 |
4.3 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五章 金矿物赋存状态及成矿元素分析 |
5.1 金的赋存状态 |
5.1.1 显微-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 |
5.1.2 晶格金的赋存状态 |
5.2 矿石成矿元素分析 |
第六章 讨论 |
6.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6.2 成矿年代学探讨 |
6.3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特征 |
6.4 金的沉淀机制 |
6.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5.1 区内矿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 |
6.5.2 矿床成因类型 |
6.5.3 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6)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造-流体成矿学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1.1.2 成矿流体动力学研究趋势 |
1.2 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控矿构造体制 |
1.2.2 胶西北金成矿作用 |
1.2.3 胶西北金成矿动力学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与矿床地质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成矿背景 |
2.1.2 金成矿年代学 |
2.2 控矿构造体制 |
2.2.1 玲珑变质核杂岩 |
2.2.2 玲珑变质核杂岩形成剥露历史 |
2.3 控矿断裂带结构构造 |
2.3.1 主控矿NE-NNE向构造 |
2.3.2 E-W向基底构造 |
2.3.3 NW-NNW向构造 |
2.4 金矿床地质 |
2.4.1 三山岛金矿床 |
2.4.2 三山岛金矿床 |
2.4.3 寺庄金矿床 |
2.4.4 夏甸金矿床 |
2.4.5 大尹格庄金矿床 |
2.5 金矿化样式 |
2.5.1 矿化样式 |
2.5.2 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
2.6 控矿构造解析 |
2.6.1 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 |
2.6.2 成矿前韧-脆性剪切活动 |
2.6.3 成矿期压剪性构造活动 |
2.6.4 成矿期张剪性构造活动 |
2.6.5 成矿后剪性活动 |
2.7 小结 |
3 区域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1 断裂带活动与高渗透率区域 |
3.1.1 高渗透率区域和金矿床空间分布 |
3.1.2 岩石破碎和库伦破裂应力 |
3.2 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1 焦家断裂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2 寺庄金矿床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3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底构造带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
3.3.2 胶西北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成矿流体输运与金矿化几何学结构 |
4.1 矿体几何学结构 |
4.1.1 矿体几何学参数 |
4.1.2 寺庄金矿床矿体特征 |
4.1.3 寺庄金矿床几何学结构 |
4.2 矿体和富矿柱侧伏规律 |
4.2.1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4.2.2 半变异函数图像和金品位分布 |
4.3 讨论 |
4.3.1 矿体自仿射结构和流体输运 |
4.3.2 侧伏规律和控矿断层运动学 |
4.4 本章小结 |
5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与金矿化类型 |
5.1 断裂带空间结构 |
5.1.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5.1.2 控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
5.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5.2 断裂带渗透性模型 |
5.2.1 矿石构造和显微特征 |
5.2.2 网脉渗透率和微孔隙度 |
5.2.3 矿化类型和流体输运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6.1 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 |
6.1.1 流体密度变化 |
6.1.2 流体超压 |
6.1.3 围岩渗透率 |
6.1.4 流体输运和水岩反应过程 |
6.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
6.2.1 控矿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
6.2.2 断裂带成矿作用 |
6.3 勘查模型和找矿方向 |
6.3.1 构造应力转移与靶区预测 |
6.3.2 多元信息勘查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胶西北金成矿系统控矿构造时空结构 |
7.1.2 控矿断裂带运动学控制金矿体产出状态 |
7.1.3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控制矿化类型和强度 |
7.1.4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与金矿床群聚机理 |
7.2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7.2.1 玲珑变质核杂岩四维演化模型 |
7.2.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模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概况 |
1.2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宇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太古宙-元古宙变形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新太古-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 |
2.4 区域内生金属矿产资源 |
2.5 区域地壳演化 |
2.5.1 测试方法 |
2.5.2 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
2.5.3 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与闭合 |
2.5.4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
2.5.5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2.5.6 古太平洋板块伸展 |
第3章 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研究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斑岩型钼矿床 |
3.1.2 中温热液金、银矿床 |
3.1.3 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 |
3.1.4 叠生型金矿床 |
3.2 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与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 |
第4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
4.1.1 LA-ICP-MS锆石U-Pb测试样品、方法 |
4.1.2 Re-Os同位素测试样品、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2 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 成矿时代的厘定 |
4.3.1 斑岩型钼矿床 |
4.3.2 中温热液矿床 |
4.3.3 矽卡岩型铁矿床 |
4.3.4 叠生型金矿床 |
第5章 矿床成因 |
5.1 斑岩型 |
5.1.1 石马洞钼矿 |
5.1.2 华集岭钼矿 |
5.2 中温热液型 |
5.2.1 金城洞金矿 |
5.2.2 百里坪银矿 |
5.3 矽卡岩型 |
5.3.1 白石洞铁矿 |
5.4 叠生型 |
5.4.1 沙金沟金矿 |
第6章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6.1 斑岩型 |
6.1.1 石马洞钼矿 |
6.1.2 华集岭钼矿 |
6.2 中温热液型 |
6.2.1 金城洞金矿 |
6.2.2 百里坪银矿 |
6.3 矽卡岩型 |
6.3.1 白石洞铁矿 |
6.4 叠生型 |
6.4.1 沙金沟金矿 |
第7章 成矿作用与成岩成矿模式 |
7.1 成矿期次的划分 |
7.2 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
7.2.1 斑岩型 |
7.2.2 中温热液型 |
7.2.3 矽卡岩型 |
7.2.4 叠生型 |
7.3 成矿物质来源 |
7.3.1 斑岩型 |
7.3.2 中温热液型 |
7.3.3 矽卡岩型 |
7.3.4 叠生型 |
7.4 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7.4.1 斑岩型 |
7.4.2 中温热液型 |
7.4.3 矽卡岩型 |
7.4.4 叠生型 |
7.5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
7.5.1 印支期(中三叠世) |
7.5.2 燕山早期(中侏罗世) |
7.5.3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南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南秦岭印支期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3 凤太盆地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LA-ICP-MS微区分析在矿床学的应用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南秦岭盆地演化史 |
2.2.1 早古生代裂陷系的形成阶段 |
2.2.2 晚古生代早期扩张、秦岭板块独立和稳定沉积阶段 |
2.2.3 晚古生代晚期汇聚收缩–中生代闭合造山阶段 |
2.2.4 陆内新造山作用阶段 |
2.3 凤太盆地地质概况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2.3.3 区域岩浆岩 |
2.3.4 矿产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八卦庙金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 |
3.1.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3.2 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 |
3.2.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八卦庙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1.2 磁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特征 |
4.1.4 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特征 |
4.1.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6 成矿年代学 |
4.2 二里河-银洞山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 |
4.2.1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 |
4.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2.3 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特征 |
4.2.4 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特征 |
4.2.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6 成矿年代学 |
4.3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锆石U-Pb定年 |
4.3.2 锆石微量元素、Ti温度计及岩浆氧逸度 |
第五章 金铅锌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 |
5.1 泥盆纪沉积-成岩期成矿作用 |
5.2 三叠纪造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5.2.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2.2 岩浆氧逸度及成矿性 |
5.3 三叠纪造山期构造-流体成矿特征 |
5.3.1 早期挤压变形成矿特征 |
5.3.2 晚期伸展成矿特征 |
5.4 三叠纪造山期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 |
5.4.1 早期变质增温成矿阶段 |
5.4.2 晚期伸展减压成矿阶段 |
5.5 金铅锌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1 金的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2 铅锌的赋存状态及沉淀机制 |
5.5.3 金与铅锌相互作用机制 |
5.6 矿床成因模式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测试分析方法 |
1.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组成分析 |
2.单矿物显微结构观测与地球化学分析 |
3.成岩成矿年代测定 |
附表 |
(9)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与项目依托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区域地质调查及物化探工作 |
1.3.2 矿产勘查工作 |
1.3.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蓟县系哈拉霍疙特组(Jxh) |
2.1.2 青白口系白音宝拉格组(Qnby) |
2.1.3 新近系汉诺坝组(N_1h) |
2.1.4 新近系宝格达乌拉组(N_2b) |
2.1.5 第四系沉积物(Q)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脉岩 |
2.4 区域矿产 |
2.4.1 白乃庙金矿体 |
3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白音宝拉格组二段 |
3.1.2 第四系全新统 |
3.2 矿区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侵入岩 |
3.3.2 脉岩 |
3.4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4.1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3.4.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金矿体特征 |
4.1.1 Ⅲ号金矿体 |
4.1.2 Ⅳ号金矿体 |
4.1.3 Ⅴ号金矿体 |
4.2 矿石质量特征 |
4.2.1 矿石物质成分 |
4.2.2 金的赋存状态 |
4.2.3 矿石结构构造 |
4.2.4 矿床共伴生综合评价 |
4.3 矿石类型 |
4.3.1 矿石自然类型 |
4.3.2 矿石工业类型 |
4.4 矿体围岩 |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
5.1 矿床成因浅析 |
5.1.1 矿床成因 |
5.1.2 控矿因素 |
5.2 找矿方向探讨 |
5.2.1 找矿标志 |
5.2.2 找矿潜力浅析 |
5.2.3 找矿方向探讨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四、脉状金矿床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浩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D]. 肖军军. 南京大学, 2020(12)
- [3]鄂东南-赣西北矽卡岩铜金成矿作用研究 ——以九瑞丰山矿田和城门山矿区为例[D]. 韩颖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D]. 赛盛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安徽蚌埠—五河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杨治.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D]. 王偲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D]. 聂喜涛. 吉林大学, 2019(02)
- [8]南秦岭凤县地区金矿与铅锌矿成因研究[D]. 毛晨.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内蒙古四子王旗夏尔楚鲁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D]. 杨宇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